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
- 格式:pdf
- 大小:441.28 KB
- 文档页数:6
可降解地膜据悉,在10月19-20日淄博召开的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暨降解材料技术交流会上,中国工信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国家正在加大对农用地膜、一次性包装材料等塑料产品的可降解替代产品的政策支持。
随着社会对降解材料的认识深化、需求加大、市场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国家限塑政策的完善和实施,降解材料的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好。
为此,中国工信部已选择新疆、云南等省区和一些城市建设应用示范区进行试点,对塑料回收、利用将给予更大的关注和支持。
此外,目前国家正在实施的“双百工程”(建立100个新材料基地,选择100家企业)将会更好地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将加快回收利用的研究和实施步伐,降解材料行业加强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加强企业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推出新产品。
我国地膜覆盖农田面积已超过0.13亿公顷,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
但地膜残留土壤中所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地膜产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技降低降解地膜价格成本的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国家政策扶持,需要推出一系列的举措,扶持产业链上的农户或企业。
几个月前,广东达华节水科技股份公司东北工厂利用近7公顷地,进行可控氧化生物降解农用地膜户外实验,监测数据显示效果不错。
前不久,金发科技股份公司总投资5亿元的全降解PBSA(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聚酯)塑料产业化项目,被列入广州市2013年十大产业项目,将建成年产10万吨全降解PBSA塑料生产基地,提供市场急需的可降解地膜等产品。
近两三年,尤其是今年以来,生产企业发力掘金可降解农用地膜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产学研机构在研发新产品、降低地膜推广成本、布局未来市场等方面纷纷厉兵秣马,可降解农用地膜研发应用的脚步从“走”逐渐转向“跑”。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降解地膜的发展虽前景可期,但面临着推广成本高的难题。
许多业内人士对此指出,要实现产业勃兴发展,急需国家相关政策“推一把”。
掘金步伐加快“降解地膜在国外已有30年以上的研究经验,国内过去10多年也有很多企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究。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第四章第十八条规定,设立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
其规范名称为,中文: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本专委会)。
英文译名:Degradable Plastics Committee of China Plastics Processing Industry Association(英文缩写:DPC of CPPIA)。
第二条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降解塑料行业的特点(业务范围划分或会员组成特点),特制定本专委会工作条例。
第三条本专委会性质:是在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塑协)会员中依据降解塑料行业(产品或业务特点)而设立的专门从事专项业务(研究或活动)的内设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
第四条本专委会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风尚,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反映行业要求,引导并促进本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降解塑料行业整体水平。
第二章业务范围第五条本专委会在《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活动地域内开展活动。
其主要工作职责:1、组织行业调研、行业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向中国塑协和向有关部门提供有关行业发展规划、经济技术政策的建议,及时反映行业热点和难点问题;向成员单位提供国内外行业市场信息,贯彻落实行业发展规划。
2、组织企业交流行业管理和生产技术方面的经验,在行业中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和新经验。
3、推进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生态化建设,注重提高行业的环保意识,加强节能减排的宣传和技术指导,倡导循环经济,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4、开展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协调企业之间的生产经营、技术合作和竞争中的相互关系,尊重知识产权,以诚信为本,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5、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实施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工程。
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家委员会名单序号姓名职称/职务单位专业领域1 卓仁禧院士武汉大学医用生物分解材料2 徐僖院士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3 廖正品教授级高工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加工4 夏青教授中国环境科学院环境保护5 胡汉杰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退休)高分子材料6 许国志教授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生物降解塑料加工研究7 翁云宣副主任/高工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标准、加工8 唐赛珍高工北京市赛恩信息咨询中心降解塑料9 陈国强教授清华大学生物系 PHA10 董丽松教授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PLA,全淀粉11 王身国教授中科院化所医用生物分解材料12 成国祥教授天津大学医用生物分解材料13 顾忠伟教授四川大学生物医用材料实验室医用生物分解材料14 张俐娜教授武汉大学纤维素材料15 余龙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全淀粉材料16 杨惠娣教授级高工中国塑料信息17 景遐斌教授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PLA18 陈学思教授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PLA19 王献红教授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二氧化碳共聚物20 孟跃中教授中山大学理工学院二氧化碳共聚物21 王玉忠教授四川大学化学系降解材料22 陈家琪高工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23 李发生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院环境评价24 陈立班教授中科院广州化学所二氧化碳共聚物25 胡平教授清华大学化工系医用高分子材料26 邓先模研究员中科院成都有机所 PLA27 任杰教授上海同济大学 PLA28 曹阿民研究员中科院上海有机所 PBS29 邱威扬教授江西省科学院全淀粉30 季君晖研究员中科院理化所 PBS31 聂永根教授湖南科技大学 PCL32 陈庆华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无机填充环境友好材料33 宋存江教授天津南开大学生物聚酯34 于九皋教授天津大学理工学院淀粉共混35 冯增国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医用生物分解材料36 郭宝华 教授 清华大学 PBS。
翁云宣:环保生物降解材料是未来包装大趋势之一包装是用来服务产品和营销的,优秀的包装设计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有效拉动销售业绩。
作为一种时尚消费品,化妆品更需要优质的、内涵丰富的包装提升自身价值。
因此,包装在化妆品企业的战略布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伴随着化妆品行业发展持续高涨的繁荣景象,过度包装、包装安全等问题频频发生,如何实现包装安全性和功能性的最大化、实现化妆包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化妆品》杂志社特邀请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翁云宣教授,就“国内外包装产业发展流行趋势,科技创新与化妆品包装材料的有机结合,如何实现化妆品包装更加绿色环保的生产”的主题内容,进行了访谈。
文|顾文弟全球包装行业突出“减量化、智能化、功能化与文化赋能”近年来,伴随着各行各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包装在市场上引起人们对整个包装产业的重视。
在谈到全球包装产业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时,翁教授讲到,全球包装行业现在的热点是“减量化”,强调包装要可回收、可循环、可持续化,不要过度包装。
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增长模式亟待变革,包装减量化是实现绿色包装的重要途径。
随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标准后,“减量化”目前对中国市场来讲也是最热门的话题,推动了包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是推动智能包装的快速发展,早在《中国包装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就提出:以智能包装为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着力发展智能包装商品,大力提升包装产业信息化水平。
在包装生产机械装备的自动化,以及如今快递与互联网+结合的电子运单,以及电商的包装创新等方面,数字化功能的体现就更加明显。
因此,智能包装在我国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契机,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使命,已成为我国现代包装行业新的发展方向。
第三是环保科技新材料的运用,比如纸浆模塑,也叫立体造纸技术,它以废纸为原料,在模塑机上由特殊的模具塑造出一定形状的纸制品。
2007年9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了“土壤中塑料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采用测定密闭呼吸计中需氧量或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塑料中淀粉含量测定”标准审查会和“淀粉基塑料”标准草稿讨论会。
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廖正品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许国志所长,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陈家琪高工,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唐赛珍高工、北京塑料研究所刘晓荟高工、山东省塑料工业检测中心李莉主任,四川大学降解与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王玉忠教授,中国环境科学院周炳炎研究员,惠州俊豪塑料发展有限公司苏俊铭总经理,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委会翁云宣,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凌伟,浙江华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沈华峰总经理,浙江华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丁炎君经理,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张先炳总经理,深圳市中京科林环保塑料技术有限公司张英教授,河北昭和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马英华高工,比澳格(南京)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方蓉经理,宁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刘辉经理,天津思态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李汉克经理,广东三九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毛光辉总工,湘潭冠华环保制品有限公司夏建民总经理,湘潭冠华环保制品有限公司冠群,湘潭冠华环保制品有限公司戴文利,烟台万利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上官智慧经理,上海林达塑胶化工有限公司王梓刚总经理,汕头高聚物科技有限公司叶新建总工,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向辉经理,深圳禾田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贾伟生总经理,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沈莉萍经理,四川琢新生物材料研究有限公司袁明龙经理,浙江天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侯凤春总工,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王蕾、牛丽洁、李字义、许丽丹,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公司杜风光总工等科研、生产、使用各方面的技术专家和代表共37人。
经过会议专家专家审查,两项标准获得通过,并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报。
经过会议讨论,初步确定了淀粉基塑料标准的起草单位、验证试验计划等。
1.起草单位经过前期自愿报名和会议期间讨论决定,参加标准起草的单位有浙江华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中京科林环保塑料技术有限公司、河北昭和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比澳格(南京)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宁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天津思态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广东三九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湘潭冠华环保制品有限公司、烟台万利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林达塑胶化工有限公司、汕头成祥高聚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琢新生物材料研究有限公司、浙江天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公司杜风光、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公司、安徽华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百事达生物材料公司、宁波旺得福生物降解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专委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名称: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委会)。
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委会英文译名:Degradable Plastics Committee of China Plastics Process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英文缩写 DPC )。
第二条性质: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委会是由从事降解塑料的原料、助剂、制品、机械和仪器等相关的研究机构、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等和个人自愿组成的行业组织,是业内服务性、公益性、自律性和非盈利性的社团组织。
第三条宗旨: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为会员服务,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保障行业公平竞争,沟通会员和政府、社会的联系,为行业和社会服务,加强与其他行业组织的紧密合作。
作好行业自律、协调、监督工作,促进行业经济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第四条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委会隶属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塑协)直接领导,并接受中国轻工联合会以及国家民政部社团登记管理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业务范围第五条业务范围:(一)开展本行业国内发展的调查研究,掌握本行业国内外发展动向,搜集国内外科学技术情报,提出有关科技、经济领域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意见、建议;(二)组织开展国内外经验和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宣传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组织人才、技术、职业培训;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三)组织产品展销会、展览会;组织委托性科技成果鉴定和推广应用;(四)经政府主管部门和上级授权的情况下,参与行业内的产品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建立降解塑料识别标识体系;受委托协助组织或承担行业内降解塑料试验方法、相关产品标准的修订或编制,组织贯彻实施并进行监督;(五)组织制定并监督执行行规、行约,规范行业行为,促进行业自律,建立良好的信用制度,协调同行价格争议、构筑公平竞争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六)受政府部门授权和委托,参与制定行业规划,对行业内重大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投资与开发项目进行前期论证,经政府主管部门同意或授权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发布行业信息;(七)办好本专委会刊物和网站;发展行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八)作为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反映会员要求,协调会员关系,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承担政府和上级部门委托的其它任务;(九)做反倾销方面的组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