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外拓展课中国象棋教案集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12
中国象棋教案第一周教学内容:认识棋盘和棋子教学目标:1、了解棋盘的构2、培养下中国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简单教学过程:一、组织:1、课堂常规教育。
课前要准备好象棋,上课时先听老师讲象棋知识,学到一些本领后再打开象棋下。
2、谈话:你们知道中国象棋吗?谁想来介绍一下。
可以先让会下棋的学生简单介绍一下。
师介绍:这个学期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国象棋。
走象棋就像是两军作战,双方都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兵力杀死对方的最高首领,一旦对方的将或帅被杀死,对方就全军覆没,我方就获胜了。
二、认识棋盘:许多小朋友都见过中国象棋的棋盘,先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棋盘上你看到了什么?[出示]1、棋盘,是完全相同的两部分相对组成的,就一方来说是,是由五条横线和9条竖线交叉而成。
2、中间有一条空白的横道,象征着界限,写着“楚河”“汉界”,叫“河界”。
合起来就是横十竖九的完整棋盘了。
“河界”中间虽然没有线,但是不论横走或者斜走都和有线是一样的。
只是有些子不能过河。
3、每一方直线的标法,从右往左,依次为1-9路,双方刚好相反。
4、双方阵营的一、三路横线与4、6路直线的方框内有两条对角线,组成一个“米”字,称为“九宫”。
将(帅)士的活动范围不能走出“九宫”。
三、认识棋子:考虑到很多学生认识棋,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进行认棋比赛。
四、学生互相介绍,拿出棋盘对照自己的,进行巩固介绍记忆。
第二周教学内容:摆棋教学目标:1、能认识各个棋,并会摆棋。
2、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简单教学过程:一、复习棋盘和棋子请学生说一说棋盘上有几条竖线和横线。
(9条竖线和10条横线。
)你已经认识了哪些棋子?红方有哪些棋子?黑方有哪些棋子?二、新授摆棋(一)以红方为例,按将、士、象、马、车、炮、兵的顺序教授摆棋。
象棋的棋子是摆在交叉点上的。
以红方为例:(学生示范摆和老师讲解结合,边讲边试着摆)1、五个“兵”对了,隔一路,一字排开摆在自己这方阵地的第四条横线上。
小学初中《象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象棋的基本规则和棋盘布局。
2. 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象棋的基本规则:棋子的走法、吃子方法、胜负判定等。
2. 棋盘布局:棋盘的结构、棋子的摆放、各棋子的初始位置等。
3. 简单的开局技巧:兵的三路进取、象眼守势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象棋的基本规则和棋盘布局。
2. 教学难点:棋子的走法、吃子方法、胜负判定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象棋的基本规则和棋盘布局。
2. 示范法:演示棋子的走法和吃子方法。
3. 实践法:学生亲自下棋,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对弈,讨论开局技巧和策略。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象棋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棋盘布局:讲解棋盘的结构、棋子的摆放和各棋子的初始位置。
3. 讲解棋子的走法和吃子方法:演示棋子的走法和吃子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讲解胜负判定:让学生明白如何判断胜负。
5. 实践环节:学生亲自下棋,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棋子的走法和吃子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在讲解过程中需要反复演示和练习。
学生之间的对弈环节可以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象棋故事和名局讲解,激发学生对象棋的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拓展1. 介绍象棋的历史名人及其成就。
2. 讲解一些经典的象棋名局,分析其中的策略和思路。
3. 引导学生关注象棋比赛,了解最新的象棋动态。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象棋的基本规则和棋盘布局。
2. 学生能在对弈中运用基本的开局技巧。
八、教学资源1. 象棋棋盘:用于学生实践和练习。
2. 象棋棋子:用于学生实践和练习。
3. 教学PPT:用于讲解和展示棋盘布局、棋子的走法和吃子方法等。
4. 象棋书籍和资料:用于学生课后阅读和拓展学习。
中国象棋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象棋的起源、发展历史及文化内涵。
2. 使学生掌握中国象棋的基本规则、棋子的走法与吃法。
3. 培养学生对棋类运动的兴趣,提高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象棋简介:介绍中国象棋的起源、发展历史及文化内涵。
2. 中国象棋基本规则:棋盘布局、棋子的种类与走法、吃法。
3. 棋谱知识:棋谱的读法、常用棋谱符号。
4. 基本战术:兵种的特性、简单的战术组合。
5. 对弈技巧:开局、中局、残局的基本策略。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中国象棋的起源、发展历史、基本规则等。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棋谱的读法、棋子的走法与吃法。
3. 练习法:学生自主练习对弈,教师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4. 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棋艺,分享心得体会。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中国象棋简介及基本规则讲解。
2. 第二课时:棋谱知识及基本战术学习。
3. 第三课时:对弈技巧讲解与实践。
4. 第四课时:学生自主练习对弈,教师点评。
5.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进行课程测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中国象棋的基本规则、棋子的走法与吃法。
2. 学生能够阅读棋谱,理解常用棋谱符号。
3.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战术进行对弈,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
4. 学生对中国象棋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中国象棋的基本规则、棋谱知识、战术讲解等。
2. 棋盘与棋子:准备中国象棋棋盘和棋子,方便学生实践操作。
3. 教学视频:中国象棋比赛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高手对弈。
4. 参考书籍:提供中国象棋相关的书籍,供学生课后深入学习。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4. 关注学生的安全,避免在课堂上发生棋子伤人等意外情况。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中国象棋比赛:班级内、校际间进行中国象棋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小学社团中国象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象棋的基本规则和棋盘布局。
2. 培养学生对国象棋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象棋的基本规则介绍:棋盘布局、棋子的走法、吃子方法等。
2. 中国象棋的基本战术和策略:兵种的特性、棋局的节奏、攻守平衡等。
3. 中国象棋的棋谱学习和分析:经典棋谱、棋局解析、战术运用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中国象棋的基本规则和棋盘布局。
2. 示范法:教师演示中国象棋的基本走法和吃子方法。
3. 案例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经典棋谱和棋局解析。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棋局对抗,交流战术和策略。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中国象棋的基本规则、棋盘布局、棋谱等内容。
2. 中国象棋棋盘和棋子:准备足够的棋盘和棋子供学生实践操作。
3. 教学素材:收集一些经典棋谱和棋局解析供学生学习参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中国象棋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基本规则:教师讲解棋盘布局、棋子的走法、吃子方法等基本规则。
3. 演示走法和吃子: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象棋的基本走法和吃子方法。
4. 学习棋谱和战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经典棋谱,分析棋局解析,讲解战术和策略的运用。
5. 小组对抗和讨论:学生分组进行棋局对抗,交流战术和策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2. 棋局对抗结果:评估学生在棋局对抗中的表现,包括胜负记录和棋局质量。
七、教学拓展:1. 组织校内外中国象棋比赛: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中国象棋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2. 参观象棋比赛或专家讲座:组织学生参观象棋比赛或专家讲座,拓宽视野。
3. 开展中国象棋主题文化活动: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或文化活动,开展中国象棋主题文化活动。
中国象棋教案第一课时谈中国象棋蕴涵的历史文化教学目的:学生了解有关象棋文化。
象棋是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遗产,与琴、书、画并列,被称为四大艺术之一。
街头巷尾,城镇乡村,几乎随处可见。
凭着这三十二颗棋子,下起来变化深不可测。
古之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僧道仙佛,士农工商,都留有象棋的诗篇。
中国象棋是存在时间很长久,普及面极广的娱乐游戏工具,从帝王宫廷到民间市井,从将军府第到村民屋前屋后,从百岁老人到稚气孩童,到处都在玩着中国象棋,真可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而且中国象棋富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深厚的文化韵味,包涵着深刻的文化哲理,表现了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
中国象棋和围棋,和中国算盘,和中国易经,和中国兵书,和中国古代哲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很值得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去好好的思考的。
1972年,在江西安义县出土了一幅完整的宋代铜质象棋,三十二枚棋子的正面是阳文楷书各自的名目、背面则为各自的象形图案;另外,在黄河以北的鹤壁集窑址也出土了宋代制作的瓷质象棋;1964年,在福建泉州湾打捞的宋代沉船中,则发现了色分黑、红的木质象棋子。
这些象棋文物的发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象棋的起源和发展。
据研究者推测,中国象棋制艺成型大约在唐末至宋初,但成型之前已有流传于各地的各种不同的棋式。
有的棋盘有“河界”,有的没有;有的把棋子放在在棋盘的方格内,有的则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有的双方的棋子的名目颜色相同有的却不同等等。
唐末宋初,棋子已有“将、士、象、车、马、兵”,并分黑、红二色,那时,叫做“象戏”而不是现在叫的“象棋”。
有人考证,“象棋”一语最早见之于《楚辞》和《国策》,但指称弈棋还是说“象戏”,传说中,“象戏”是来自黄帝的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宋朝晁无咎说:“黄帝驱蠢兽为阵,象之雄也,故戏兵而以象戏名之。
”也有人认为,中国象棋起源于古代传说中的神农氏。
有的认为象棋是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期,史书称:“象棋,武王所造,其进退攻守之法,日月星辰之象,乃争国用兵战斗之术。
课程名称:象棋兴趣课适用年级:三年级至六年级课时安排:每周一节,每节课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象棋的基本规则和棋具。
2. 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3. 通过象棋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精神。
4. 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一、基本规则与棋具介绍1. 介绍中国象棋的起源、发展及文化内涵。
2. 讲解棋盘、棋子的基本构成及各自名称。
3. 演示棋子的走法,如车、马、炮、象、士、将(帅)等。
二、基本技巧与策略1. 讲解开局、中局、残局的基本战术。
2. 介绍棋谚、口诀,如“马走日,象走田,炮隔山打,车走直线,将帅不出城,小卒一去不返乡”等。
3. 案例分析,讲解经典棋局,让学生体会象棋的魅力。
三、实战演练1. 组织学生进行对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走法。
3. 开展小组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文化拓展1. 介绍象棋与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的关联。
2. 讲解象棋中的著名典故,如“楚汉相争”、“马陵道”、“卧薪尝胆”等。
3. 引导学生欣赏象棋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象棋的历史、文化内涵及教学目标。
2. 通过展示棋具、棋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规则与棋具介绍1. 教师讲解棋盘、棋子的构成及各自名称。
2. 学生跟读棋子名称,加深印象。
3. 教师演示棋子的走法,学生模仿练习。
三、基本技巧与策略1. 教师讲解开局、中局、残局的基本战术。
2. 介绍棋谚、口诀,让学生记忆。
3. 案例分析,讲解经典棋局,让学生体会象棋的魅力。
四、实战演练1. 学生进行对弈,教师巡视指导。
2. 教师点评学生的棋局,指出优点和不足。
3. 开展小组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文化拓展1. 教师讲解象棋与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的关联。
2. 介绍象棋中的著名典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中国象棋教案教学内容:自我介绍、强调课堂纪律、认识棋盘和棋子教学目标:1、了解棋盘的构成和棋子。
2、培养下中国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简单教学过程:一、组织:1、课堂常规教育。
课前要准备好象棋,上课时先听老师讲象棋知识,学到一些本领后再打开象棋下。
2、谈话:你们知道中国象棋吗?谁想来介绍一下。
可以先让会下棋的学生简单介绍一下。
师介绍:这个学期我们要研究的是中国象棋。
走象棋就像是两军作战,双方都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兵力杀死对方的最高首领,一旦对方的将或帅被杀死,对方就全军覆没,我方就获胜了。
二、认识棋盘:许多小朋友都见过中国象棋的棋盘,先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棋盘上你看到了什么?出示]1、棋盘,是完全相同的两部分相对组成的,就一方来说是,是由五条横线和9条竖线交叉而成。
2、中间有一条空白的横道,象征着界限,写着“楚河”“汉界”,叫“河界”。
合起来就是横十竖九的完整棋盘了。
“河界”中间虽然没有线,但是不论横走或者斜走都和有线是一样的。
只是有些子不能过河。
3、每一方直线的标法,从右往左,依次为1-9路,双方刚好相反。
4、单方阵营的1、三路横线与4、6路直线的方框内有两条对角线,构成一个“米”字,称为“九宫”。
将(帅)士的活动范围不能走出“九宫”。
三、认识棋子:考虑到很多学生认识棋,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进行认棋比赛。
四、学生互相介绍,拿出棋盘对照自己的,进行巩固介绍记忆。
五、关于象棋的故事风闻,刘邦率领义军在芒砀山起义,并亲自由山上斩死一条大白索,这就是民间撒布很久的“高祖斩蛇”的故事。
传说,刘邦将大白蛇斩死后,一名老妇人哭着找上山来,说他的儿子就是白帝的儿子,化作白蛇上山游玩,被亦帝的儿子杀死了,她伤心极了。
说完,老妇女快速不见,这个故事暗示着当时的秦代就要被新的王朝所替换。
自从斩杀白蛇后,刘邦便自称是赤帝的儿子,也就出格喜爱红色,连军中的大旗都改成红色。
而项羽则喜爱黑色,他穿的衣服,披挂皆为黑色,就连骑的鸟骓战马也都是黑色的。
中国象棋教案中国象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象棋的起源、规则和棋子的走法;2.掌握中国象棋的基本技巧和战略思维;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决策能力。
二、教学重点1.中国象棋规则的讲解;2.棋子的走法的教学。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象棋的起源和历史,并解释为什么中国象棋在中国非常流行。
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中国象棋的规则(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中国象棋的规则,包括棋盘的布局、棋子的名称和走法。
让学生了解每个棋子的特点和能力。
并强调棋盘是对称的,双方棋子的布局也是一样的。
3.棋子的走法的教学(25分钟)教师分别教学每个棋子的走法,并举例说明。
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模仿老师的走法,并互相练习。
特别强调兵的特殊走法和将、士的限制走法。
4.小组对弈(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对弈。
每个小组一方执黑棋,一方执红棋。
开始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技巧和策略的指导。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进行对弈。
教师可以在一旁观察和点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5.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如:在对弈中有没有发现对方的弱点?怎样才能制造有利的形势?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战略思维。
四、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通过教师的讲解来介绍规则和走法,帮助学生掌握。
2.示范演示法:通过示范和演示来教给学生如何走棋。
3.问题解决法:通过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对弈过程中的表现,如:棋局布局是否合理、走棋时的思路是否清晰等。
2.提问学生对中国象棋规则和走法的理解程度。
3.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中国象棋的小论文,或设计一个有趣的中国象棋棋局等。
六.教学资源1.教师可准备中国象棋棋盘、棋子。
2.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来介绍中国象棋的起源和规则。
七、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中国象棋比赛,加深对中国象棋的理解和运用。
中国象棋教案第一周教学内容:认识棋盘和棋子教学目标:1、了解棋盘的构2、培养下中国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简单教学过程:一、组织:1、课堂常规教育。
课前要准备好象棋,上课时先听老师讲象棋知识,学到一些本领后再打开象棋下。
2、谈话:你们知道中国象棋吗?谁想来介绍一下。
可以先让会下棋的学生简单介绍一下。
师介绍:这个学期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国象棋。
走象棋就像是两军作战,双方都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兵力杀死对方的最高首领,一旦对方的将或帅被杀死,对方就全军覆没,我方就获胜了。
二、认识棋盘:许多小朋友都见过中国象棋的棋盘,先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棋盘上你看到了什么?[出示]1、棋盘,是完全相同的两部分相对组成的,就一方来说是,是由五条横线和9条竖线交叉而成。
2、中间有一条空白的横道,象征着界限,写着“楚河”“汉界”,叫“河界”。
合起来就是横十竖九的完整棋盘了。
“河界”中间虽然没有线,但是不论横走或者斜走都和有线是一样的。
只是有些子不能过河。
3、每一方直线的标法,从右往左,依次为1-9路,双方刚好相反。
4、双方阵营的一、三路横线与4、6路直线的方框内有两条对角线,组成一个“米”字,称为“九宫”。
将(帅)士的活动范围不能走出“九宫”。
三、认识棋子:考虑到很多学生认识棋,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进行认棋比赛。
四、学生互相介绍,拿出棋盘对照自己的,进行巩固介绍记忆。
第二周教学内容:摆棋教学目标:1、能认识各个棋,并会摆棋。
2、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中国象棋一副简单教学过程:一、复习棋盘和棋子请学生说一说棋盘上有几条竖线和横线。
(9条竖线和10条横线。
) 你已经认识了哪些棋子?红方有哪些棋子?黑方有哪些棋子?二、新授摆棋(一)以红方为例,按将、士、象、马、车、炮、兵的顺序教授摆棋。
象棋的棋子是摆在交叉点上的。
以红方为例:(学生示范摆和老师讲解结合,边讲边试着摆)1、五个“兵”对了,隔一路,一字排开摆在自己这方阵地的第四条横线上。
小学象棋高级教案大全标题:小学象棋高级教案大全教案1:象棋基础知识与规则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象棋的基本知识和规则,掌握象棋的棋盘、棋子、走法等基本要素。
活动1:象棋棋盘与棋子的介绍1. 展示象棋棋盘和棋子,引导学生认识棋盘上的行、列和交叉点。
2. 介绍象棋棋盘的颜色分布和棋子的不同职责。
活动2:象棋的基本规则1. 介绍象棋的起始布局和棋子的摆放位置。
2. 解释象棋的走法和各个棋子的特点。
3. 演示象棋的基本走法和吃子规则。
活动3:象棋基础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象棋的基础练习,通过模拟对局加深对象棋规则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象棋对弈,加强对规则的实践运用。
教案2:象棋战略与策略目标:培养学生的象棋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在对局中的决策能力和战略意识。
活动1:象棋的攻与守1. 介绍象棋中的攻与守的概念,以及攻守的重要性。
2. 分析象棋中的攻与守的策略和技巧,如进攻要点、防守要点等。
活动2:象棋的局势判断1.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判断象棋局势的好坏。
2. 分析象棋中的形势评价指标,如中央控制、兵力优势等。
活动3:象棋的战略思考1. 引导学生学习象棋的战略思考方法,如计划、预测等。
2. 给学生提供一些象棋棋局,让他们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自己的战略方案。
教案3:象棋残局与练习目标:培养学生解决象棋残局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象棋实战水平。
活动1:象棋残局的分类1. 介绍象棋残局的分类和特点,如和棋残局、胜棋残局等。
2. 分析不同类型的象棋残局的解决方法和技巧。
活动2:象棋残局的解决1. 提供一些象棋残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决。
2. 分组比赛,让学生通过解决象棋残局问题来提高实战水平。
活动3:象棋残局的创作1.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象棋残局问题,提高他们的象棋思维和创造能力。
2. 学生互相交换残局问题,进行解答和讨论。
以上是小学象棋高级教案大全的简要概述,你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和学生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希望这些教案能够帮助你有效地教授小学生象棋高级知识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