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456[2]123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5
1. 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中文字体为宋体2. 封面按照样本修改:Abstract:五号字,加粗,后面空一格,摘要部分五号字,180字左右,第二行摘要与第一行对齐,多倍行距,1.25Key Word:K和W大写,五号字,加粗,后面空一格,词与词中间用分号“;”隔开,分号后空一格摘要:摘和要字中间空两格,五号字,加粗,后面空一格,摘要部分五号字,要与英文摘要相对应,第二行摘要与第一行对齐,多倍行距,1.25关键词:五号字,加粗,后面空一格,词与词中间用分号“;”隔开,要与英文摘要相对应关键词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要是词或简短的短语,摘要要能概括全文3. Contents小二字,加粗,居中C要大写,目录里面的第一个词及实义词首字母要大写,字号小四,1.5倍行距1. Introduction 1. 与Introduction 中间空一格…….为英文的句号,第一部分都要是Introduction2.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China 2. 与下面的单词空一格,四号字,第一个词及实义词首字母要大写2.1前空3格2.1与下面的单词空一格,四号字,后面的要求与1.和2.的一样2.1.1 前空7格2.1.1与下面的单词空一格,小四号字,后面的要求与1.和2.的一样正文中的标题格式为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0.5最后一部分是Conclusion,前面有序号Bibliography写在最后,前面没有序号4. 正文正文标题四号字,加粗,第一个词及实义词首字母要大写正文内容小四字,首行空4格正文在8-9页左右多倍行距,1.255. Bibliography要另起一页,不与正文在一页上,Bibliography四号字,加粗,居中,先英文后中文,按名字第一个词或字的字母表顺序排列,摘要部分的标点都用Times New Roman格式下的不用宋体格式下的,多倍行距,1.25英文参考文献[1] 空一格人名,空一格作品后直接[M/J].后空一格地名:空一格出版社,空一格年限.文章:斜体,第一个词及实义词首字母要大写中文参考文献[1] 空一格人名.空一格作品后直接[M/J]. 后空一格地名: 空一格出版社, 空一格年限.6. contents不算页码,从正文开始,参考文献算页码。
论文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一、封面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
二、目录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章节条目:五号宋体。
行距:单倍行距。
三、论文题目: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
3、字数:300字左右。
4、行距:20磅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
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1、ABSTRACT:小二号 Times New Roman.2、内容字体: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3、单倍行距。
4、Keywords:四号加粗。
词3-5个,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词间空一格。
六、绪论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七、正文(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
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 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
三级标题序号如:1.2.3. 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四级标题序号如:(1)(2)(3) 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
1.1××××(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
论文写作规范论文一二三级标题范本毕业论文写作规范一、写作规范的基本要求1.论文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
2.论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
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等,应加以注释。
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小括号注明原文。
3.论文中的图和附表应有对应的图题、表题及编号。
(1)图: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图1”等。
图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与章、节的编号无关。
只有一幅图时,仍应标为“图1”。
图应有图题,置于图的编号之后,图的编号和图题应置于图下方居中的位置;(2)表: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如“表1”、“表2”等。
表的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与章、条和表的编号无关。
只有一个表时,仍应标为“表1”。
表应有表题,置于表的编号之后,表的编号和表题应置于表上方居中位置;(3)公式: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排;如:“式(2-13)”、“式(4-5)”,其标注应于该公式所在行的最右侧。
公式书写方式应在文中相应位置另起一行居中横排,对于较长的公式只可在符号处(+、-、*、/、≤≥等)转行。
如图表较多(>20),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页之后。
图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4.论文的文档格式(1)论文题目:三号黑体;(2)目录:三号黑体;1 (章的标题) XXXX …………………………………1(三号黑体字)1.1 (条的标题) XXXX ………………………………2 (小三号黑体字)1.1.1 (款的标题)XXXX……………………………3 (四号黑体字)1.1.1.1 (项的标题)XXXX…………………………4(小四号黑体字)(3)中文摘要:小三号黑体,摘要内容:四号宋体,行距20磅;Times New Roman字体(4)关键词:四号黑体,关键词内容:四号宋体;(5)正文标题:均加粗,段前后均0.5行。
2011年毕业论文标准格式-123文)目:xxxxxxxxxxxxxxxxxx导师姓名: xxx 职称: xxx 起止时间: 2010年12月20日至2011年06月20日T i m e s N e w R o m a n 字体西安邮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010年12 月20 日2011年06 月20 日西安 邮 电 学 院毕 业 设 计 (论文) 工 作 计 划主要参考书目(资料)书名,期刊名(含期刊号),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计算机、网络查询论文(设计)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安排按工作计划执行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每周见面一次)对计划的说明(对以上各项目中的某些内容进行说明;如无,则不须填此项)西安邮电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报告日期:2011年03月25 日(此页汉字用四号宋体,数字用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本报告必须由承担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任务的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 正式开始的第1周周五之前独立撰写完成,并交指导教师审阅。
西安邮电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续表)目 录(三号黑体,居中)空一行摘要(四号黑体,左对齐) (I)(空一行)Abstract (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 (II)(空一行)1 引言(或绪论)(四号黑体,左对齐) (1)(空一行)2 第二部分一级标题(四号黑体,左对齐) (2)(空一行)2.1 XXXXXX (小四号宋体,二级标题退位)..........................................2 2.2 XXXXXX (小四号宋体,二级标题退位) (3)2.3 XXXXXX (小四号宋体,二级标题退位)……………………………………6 (空一行)3第三部分一级标题(四号黑体,左对齐) (8)(空一行)3.1 XXXXXX (小四号宋体,二级标题退位)……………………………………8 3.2 XXXXXX (小四号宋体,二级标题退位)…………………………………10 3.3 XXXXXX (小四号宋体,二级标题退位) …………………………………12 (空一行)6 结论(四号黑体,左对齐) (77)(空一行)致谢(小四号黑体,左对齐) (78)(空一行)参考文献(四号黑体,左对齐)…………………………………………………80(空一行)附录(根据需要)(四号黑体,左对齐) (81)摘要(三号黑体,居中)(空一行)本文通过对管理激励理论的一般分析,进一步将管理激励区分为正向激励和逆向激励两种,并利用……(小四号宋体,首先缩进两字,固定行间距20磅)(空一行)关键词(四号黑体):工资 激励(小四号宋体) ……Abstract(三号Arial,加粗,居中)(空一行)This paper further divides incentive (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固定行间距20磅)……(空一行)Key Words(小四号黑体): Wage Incentive(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XXXXXXXXXXX1 引言(小三号黑体,居左, 多倍行距,设置值3)1.1….. (四号,黑体,2倍行距)….(小四号,黑体,1.5倍行距)2 第二部分一级标题(小三号黑体,居左, 多倍行距,设置值3)2.1 二级标题(四号,黑体,2倍行距)三级标题[1](引用文献以数字上标表示)(小四号,黑体,1.5倍行距)XXXXXXXXXX,……(用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论文格式要求123 [1000字]一、专业班级(年级)格式为:如英语B02-1,班级格式为:如B02-1,学号格式为:如201X08014133。
二、目录不用目录三、论文题目题目为三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居中。
四、摘要及关键词摘要部分与题目之间空一行。
首先是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然后是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与中文摘要关键词之间空一行,约100字左右。
“摘要:”、“关键词:”标题为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摘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面无标点符号。
“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 Words)”后加“:”号,接着写内容,齐头式,“1.5倍行距。
五、正文正文另起一页。
正文采用三级标题形式(即1.?? 1.1?? 1.1.1??等),一级标题为三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二级标题为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三级标题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标题首行均不缩进,实词首字母大写。
正文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首行缩进2字符。
行间距为1.2倍行距;段间距(含各级标题)为1.5倍行间距。
成段引用原文时,要另起一段,左右同时缩进4字符,使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单倍行距。
六、页眉和页脚页眉距边界为1.5cm,页脚为1.75cm。
页眉书写“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论文”,用宋体五号书写。
论文封面不标示页码。
七、页边距上、下边距为25mm,左边距30mm、右边距为20mm。
八、致谢无九、声明无十、参考文献(Bibliography)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应符合国家新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准(GB/T 7714-201X)。
工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在现代的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工科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文将从选题背景和意义、相关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目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以及研究计划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计划。
二、相关研究现状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科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在选题研究的领域,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些相关的研究现状。
首先,XYZ等人在2010年的研究中探索了ABC方法在某某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此外,该领域国内外学者也开展了一系列与本文相关的研究,如123、456等。
这些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内容与目标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XXX的理论分析与探讨;2)XXX模型的建立与算法设计;3)基于XXX模型的实验与性能分析。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基于对现有研究的综合分析和扩展,提出一种新的XXX方法,并在实验中验证其性能。
通过对XXX的进一步研究,可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提高XXX的效率和性能,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将采用实验方法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将对XXX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探讨其内在机理和优缺点。
然后,我们将根据理论研究的结果,设计出一套合适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来验证所提出的XXX方法的性能和效果。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XXX方法的性能,我们还将借鉴其他相关领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技术路线的优化和改进。
五、研究计划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将按照以下计划进行工作:1.第一阶段(时间安排:xx年x月-xx年x月)–深入研究相关文献,对XXX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研究方向。
–掌握相关研究方法和技术,为后续实验做好准备。
–进行初步的理论分析,确定XXX的优化方向和设计思路。
毕业论文格式1234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
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从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严格、科学和规范化管理出发,对我系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做如下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与社会、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等实际任务相结合,选题的难度和工作量应适合学生的知识、能力、相应的实验条件和毕业设计所规定的时间。
2.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应处于学生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范围。
必须侧重于工程设计、工程技术专题或实验研究、设备调试等技术应用课题。
3.学生应该有一项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以达到全面训练的目的。
原则上一个学生一个课题,完成大课题中的子课题的学生应对整个课题有全面的了解,但要各有侧重,要能反映出各自的水平。
4.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由指导教师申报。
课题的确定可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学生提出申请,教师提出意见。
根据学生申请和教师意见,经教研组讨论后确定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并报系部批准。
5、提前就业的学生必须经教研组安排设计课题,并指定指导教师,由学生在就业岗位自行完成设计。
二、指导教师1.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要由具有讲师或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由助教任指导教师时,应有讲师职务以上的教师参与指导。
2.指导教师应认真、及时地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3.指导教师应有明确的指导计划,抓好关键环节的指导,加强阶段检查,每半月至少对学生进行一次答疑和检查,回答问题,解决困难,认真指导论文写作,并记载检查结果。
4.需要在工厂或校外其它单位进行的毕业设计,可聘请该单位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参加指导工作,但仍必须由在校教师负责选题、检查和答辩,确保论文质量。
5.在毕业没计期间,教师不仅应负责业务指导,还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负起责任,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请假制度,不得放任自流。
毕业论文序号的结构层次顺序关于常用序号的几点说明数字序号顺序一序号序号,有顺序的号码,如数字序号1、2、3�6�7�6�7,大写汉字也算数字序号,如一、二、三�6�7�6�7序号可以清晰的分清同一类事物,也可以用序号作文章的小标题。
我们在写文章,特别是在写论文中经常会用一些数字序号,正确地运用序号,能使我们的文章层次清楚,逻辑分明,便于读者阅读和引述;目前较多论文在序号的写法上存在着不少的误区,如层次大小不分、中文数字与阿拉伯数字混用、前后序号形式不统一,等等。
用得不好,让人看着别扭,甚至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可见序号也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范与否同样很重要。
在评选论文时,常常会为一些文章感到惋惜,内容、文字很精彩,可数字序号的运用不规范或者混乱,让人看着不舒服。
正文层次标题序号要注意大小分级,为此,我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并参考一些资料,在此谈谈有关数字序号的用法,对序号规范写法作一详细说明二、序号的结构层次顺序一数字序号的级别顺序为第一层为汉字数字加顿号,例如一、二、三、;第二层为括号中包含汉字数字,例如一二三;第三层为阿拉伯数字加下脚点,例如123;第四层为括号中包含阿拉伯数字,例如123;第五层为带圈的阿拉伯数字,例如①②③或者123;第六层为大写英文字母,例如或者;第七层为小写英文字母,例如或者;�6�7�6�7数字序号级别一览表二理科类论文的正文层次标题序号理科类论文的各层次标题还可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2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
如1,12,121等;各层次的标题序号均左顶格排写,最后一个序号之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
如532测量的方法,表示第五章第三节第二条的标题是测量的方法。
注意同一层次各段内容是否列标题应一致,各层次的下一级序号标法应一致,若层次较少可不用若干加括号的序号。
三正文中图、表、公式、算式等的序号正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表2、式5等;对长篇研究报告也可以分章条依序编码,如图21、表42、式33等,其前一个数字表示章条序号,后一个数字表示本章中图表、公式的序号。
文章中数字序号使用顺序我们在写文章经常会用一些数字序号,用得好,能使我们的文章有条有理,眉目清楚;用得不好,让人看着别扭,甚至会影响文章的质量。
可见序号也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范与否同样很重要。
在评选论文时,常常会为一些文章感到惋惜,内容、文字很精彩,可数字序号的运用不规范或者混乱,让人看着不舒服。
为此,我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并参考了一些别的资料,在此谈谈数字序号的用法。
常见不规范之序号有:在论文中正确地运用序号,能使文章层次清楚,逻辑分明,便于读者阅读和引述,但目前教师撰写论文在序号的写法上存在着不少的误区,如:层次大小不分、中文数字与阿拉伯数字混用、前后序号形式不统一,等等。
下面就论文中几种常见的序号写法作一说明:一、正文层次标题序号正文层次标题序号要注意大小分级。
如一级标题序号可用汉字一、二、三……,二级标题序号可用汉字加括号(一)(二)(三)……,三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1、2、3……,四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加括号(1)(2)(3)……,五级标题序号可用阿拉伯数字加右括号1)2)3)……,若还有六、七级序码还可采用大小写英文字母。
注意加了括号的序号后就不要再加点号了。
理科类论文的各层次标题还可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2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
如“1”,“1.2”,“3.5.1”等;各层次的标题序号均左顶格排写,最后一个序号之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
如“5.3.2 测量的方法”,表示第五章第三节第二条的标题是“测量的方法”。
注意:同一层次各段内容是否列标题应一致,各层次的下一级序号标法应一致,若层次较少可不用若干加括号的序号。
二、正文中图、表、公式、算式等的序号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表2、式(5)”等;对长篇研究报告也可以分章(条)依序编码,如“图2.1、表4.2、式(3.3)”等,其前一个数字表示章(条)序号,后一个数字表示本章中图表、公式的序号。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规范为了加强对我院毕业生论文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现将毕业论文写作要求通知如下。
毕业生必须严格按照要求的格式,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
一、封面: 使用学校统一样表,宋体四号字输入信息。
二、毕业论文评审书:使用学校统一样表,宋体小四输入信息。
三、目录: 由论文的章节附录等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宋体四号字,格式见样表。
四、前言:简要说明工作的目的、意义、范围、研究设想、方法、选题依据等。
五、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毕业生论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
正文内容应该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书写工整,符合学科、专业的有关要求。
论文中的用语、图纸绘制、表格、插图、应规范准确,符合各专业国家标准。
正文中出现的符号和缩略语应采用本专业学科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的规定。
六、结论:毕业论文的结论应当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但也可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七、参考文献:按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论文末。
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月,页码。
另外,要求每篇论文至少有8篇参考文献。
所有参考文献至少有3篇以上为近期在省级以上刊物中发表的文章。
八、附录: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零件图、装配图等。
备注:毕业论文要求打印输出(学生可运用Word知识打字、排版)。
页面设置要求:纸型:A4/ 上、下、右页边距2厘米,左页边距3厘米/ 一级标题四号黑体居中(1、2….),二级标题小四黑体左对齐(1.1、1.2…..),前言/ 三级以下标题和正文字体:小四宋体/ 字间距:标准/行间距:1.5倍行距/ 页眉五号字[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 页码在下侧居中,由引言开始/ 左侧装订,论文装订顺序:按照“论文封面、毕业论文评审书和毕业论文”的顺序装订在一起。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白鹤小学卢建永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我认为在实际教学应用过程中可以理解为:知识及技能的教学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现在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也基本上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通过讲解或操作实践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内涵所谓“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理论,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完成教师设置的具有真实情境和意义的任务,通过探究完成任务来实现知识的内化与技能的掌握,通过问题解决不断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内化与迁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建构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过程。
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首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不再用以前的“知识点”为线索,而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信息时代的需求,改用以“任务”为线索、以“子任务”为模块,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别是强调所学知识要与时代同步。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根据“任务”的需求来学习,变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寻求知识,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由“学会”到“会学”。
再次在能力培养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积极地去思考、探索,每个人的思路、想法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交流,并适当地给以点评,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所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学内容的从易到难的顺序,而是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因此在“任务驱动”课堂教学中,一般来说,把课堂教学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是教师设计展示“任务”阶段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每节课上课伊始,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教学环境。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致力于“任务”的设计。
教师用精心设计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思考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从内心产生强烈的“探索计算机”的欲望,以积极探索问题、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态来驱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自始至终维持浓厚的兴趣。
关于如何进行“任务"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为教材中的每一模块设计一个大任务,此任务中包含这一模块中的所有知识点。
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个小任务中隐含着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每一课完成一个或几个小任务。
例如学习“Word的功能和使用"这一模块时,我设计的大任务是要求每一位同学编制一份精美的电子报刊。
本章有以下5个知识点:1.Word的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 2.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 3.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4.Word的图形功能; 5.Word的表格功能。
我把大任务分成5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中隐含着其中的一个知识点,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
教学时,我又把一节课的小任务分成几个更小的任务。
如第一节课的任务是按要求对现有文档进行修改。
修改要求中隐含着3个知识点,即:1.Word的基本概念; 2.文档的建立、打开与关闭; 3.编辑文档。
这3个知识点分别隐含在3个小任务中。
另外,结合时尚的、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设计任务也非常重要。
如在教学“自选图形”时,我设计的任务是:运用自选图形设计一个机器人。
由于学生对机器人非常感兴趣,因而学习积极性很高。
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时,很快就掌握了各种自选图形的使用方法。
(二)任务设计要有层次,要注意渗透方法任务设计要有层次,并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例如,学习“在PowerPoint中插入声音”一课时,我制作了任务卡和升级卡。
基本任务卡是:要求学生能在文件中插入声音,在设置自定义动画时能加入声音;升级卡是:让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方法收集各种声音素材,然后再用不同的工具软件(如Windows中的录音机、超级解霸等)制作多媒体作品。
学生制作出了很多具有个性的作品。
(三)任务设计要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也就是说要提倡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地整合,使信息技术课不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孤立的“术科”教育,而是所有基础学科都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例如,在教“各种各样的桥”一课时,从学生熟悉的“赵州桥”课文引入,设计的任务是:“仿照介绍赵州桥的方式,从网上收集资料,利用PowerPoint组合成一篇介绍性的演示文稿,可以介绍著名的桥梁,也可以介绍一处名胜古迹。
”这个任务中就整合了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内容。
四、任务设计要密切联系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社会生活,使信息技术教学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以及娱乐不可或缺的一门学问和一种技能。
为此,在设计某一节课的“任务”时,要先把本课的“任务”通过教育网的“电子黑板”上演示一遍,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白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需要掌握的技能,让学生在学习目标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在落实过程中,应当注意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
例如:在讲画图中图片翻转时,首先是视频片断:“过春节了,到处喜气洋洋,家家户户忙着张贴春联和‘福’字”。
闪烁倒“福”。
问:为什么将“福”倒贴过来呢?解释:“福倒”谐音“福到”,有吉祥的意思。
师: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画一个吉祥的倒“福”。
这样,在这个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创新的意识也被诱发出来了。
第二环节是学生自主探索“任务”阶段这是一个全开放性的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对新知的理解和巩固。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在信息技术课中则可谓“百看不如一练”,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是不可行的。
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
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
学生自主探索“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上机操作来探索并完成“任务”,在教学设计上,本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布置三个操作练习。
一个是“模仿”,即照着课本上的例子仿做一遍,让学生在模仿中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初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内动力;二是“改造”,即对第一个例子进行加工,在前一个题型上有所变化,举出与原题类似但又要求略高、角度较新而又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例子,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同学们适当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任务,进一步品尝付出努力后的成功喜悦,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信心,焕发自主学习深入探索的学习热情;三是“创新”,即在完成上述训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性练习,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展开想象的空间,完全解放学生;学生可以互相讨论,互相指点,可以小组完成,遇到问题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学,方法可以多样,只要达到要求就可以。
第三环节师生评价议论阶段课堂教学的评价,要立足于“教学过程”,采用民主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激励”学生创新进取的目的。
教师要创设一个自主平等的气氛,适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对每个问题的意见,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各个学习小组的或个人的不同理解,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会比较、学会思考、学会表现自我,敢于创新。
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创新作品和思想,应该及时予以肯定或表扬,从而激励学生形成一种积极探索的氛围。
同时,每一堂教学活动中,都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过多地看重学生所获取知识的对与错,更应关注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以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情感和思维方式。
在具体的教学中,当每个学生完成一个任务时,都进行交流展示,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尤其对于那些能创造性完成任务的同学要进行表扬,对他们的作业进行评析,同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以提高他们的创造激情,也激发其他同学的创造积极性。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点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等不同,“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把所有问题的具体操作步骤都讲授给学生,学生是被动地依样画葫芦,没有机会去思考、探索操作的方法和步骤,而且操作中发生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反馈,以致不能正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也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而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中,教师提出具体任务,由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并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师不再主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从而能正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改变教学思想,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由于提出了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乐学、好学”的情景中积极思考、判断和互相交流。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去学习,而学会学习的成功体验又反过来激发他们乐学的精神,从而达到良性循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素质也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