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版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学习总结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 格式:pdf
- 大小:98.74 KB
- 文档页数:4
第1课时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学考报告】考点一詹天佑的主要生平事迹及其为中国铁路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b)一、幼童留学生1.出身:1861年,詹天佑出生在广东南海县一个破落的茶商家庭。
2.留学(1)1872年,作为第一批幼童之一赴美留学。
(2)先后考入西海纹海滨男生学校、丘屋高级中学,成绩优异。
(3)1878年,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获学士学位。
(4)1881年,中国保守派官僚取消了留学事业,詹天佑回国。
二、为中国建造铁路1.初显锋芒:1888年,詹天佑被中国铁路公司聘到津沽铁路工地任帮工程师,所主持的津沽段铺轨工程在短时间内完成。
2.建成滦河大桥:詹天佑将中国传统桥梁打桩法和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结合,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成功地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3.修建京张铁路(1)背景①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认识到铁路的重要性。
②帝国主义对中国路权的争夺白热化。
③京张铁路修建困难重重。
(2)过程①詹天佑抱着为国争光的信念,亲自测量路线,战胜天险。
②为解决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设计出“人”字形路线。
③采用直井施工方法解决隧道施工困难。
(3)结果: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全线通车。
(4)意义①中国人自行筹款、勘测、设计并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②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③是詹天佑个人事业的杰出成就,也是中国近代交通事业的杰出成就。
[深化认知]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所体现的是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自强的意志,振奋了中国的民族精神。
詹天佑不愧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三、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1.为国勘路:主要有张绥铁路、川汉铁路、粤汉铁路、洛潼铁路。
2.维护路权(1)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实际出卖路权时,投身保路运动。
(2)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主持全国铁路技术工作。
他亲自督办川粤汉铁路。
(3)1919年,詹天佑参与主持俄国远东铁路、包括中国境内中东铁路的监管技术工作,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和管理权。
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一中国科技之光1、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____朝人,世称“医中之圣”,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所著的《_________》集中国古代医药学之大成,系统总结了中国____世纪以前医药学的经验和成就,大大丰富了中国的药物品种,是中国古代______学、_______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被誉为“_____________”,名扬海内外。
它首创了按_____________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_____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
达尔文曾将这部书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2、詹天佑与京张铁路(1)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905—19,他成功主持修建了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
这是中国第一条完全由_____________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2)从小就对机器构造感兴趣;1872年,他考取了清政府筹办的“__________________班”,成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学生中的一员。
他17岁考入美国________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_______工程。
(3)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詹天佑在三个关键问题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首先是______问题。
其次是发明了“________”。
第三是发明了________。
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条不借助外国力量修建的铁路,它的成功建成,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给藐视中国的列强以猛烈的回击,詹天佑也因此名扬中外,成为第一位被选入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的中国工程师。
(4)詹天佑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并为维护国家铁路权益与列强斗争,被称为“中国铁路工程师之父”,周恩来赞誉他为“___________”。
3.李四光与地质力学(1)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家庭。
19李四光因成绩优异,被派往_____留学,留学期间,他接受了_______思想,成为_____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
学案1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课标要求]了解李时珍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一、从医之路1.医生世家明朝中叶,李时珍出生在医生世家,从小对医药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2.科举受挫几次科举考试失败后,决定专心学医。
3.成为名医10余年刻苦钻研,成为当地很有名望的医生。
4.提升学识曾担任太医院院判,饱览丰富医药典籍。
后辞职回乡,行医之余进行医药学的研究和著述。
[教材互补]经过27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整理和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李时珍结合自己的发现与研究,于1578年完成闻名中外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人民版)1951年参加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各国代表,一致尊崇李时珍为世界文化名人。
正如世界著名科学家培根所赞扬的:“他在书中留下的渊博知识与才华,将不受时间影响,永葆一新”。
(岳麓版)深化探究材料与李时珍同时代的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如此评论李时珍:“予窥其人,悴然貌也,矍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
真北斗以南一人!”思考(1)李时珍所处的时代,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求取功名是深得社会认可的道路。
李时珍不走这条道路,主要原因有哪些?(2)结合李时珍先后在楚王府和太医院供职,很快便托病辞职的经历,评价李时珍的人生态度和学术态度。
答案(1)出身医生世家,从小对医学兴趣浓厚,立志成为良医;科举失败,反思自己。
(2)人生态度:淡泊名利。
学术态度:热爱医学,全身心地投入医学研究。
二、编写中医药巨著《本草纲目》1.原因在学习和行医的实践中发现医学书籍上记载的药物有不少错误。
2.经过(1)花费大约10年的时间,对以往本草书中记载的药物进行详细的鉴别和考证。
(2)经过27年的艰苦探索,完成了初稿,后经三次修改,最终定稿。
(3)1596_年,《本草纲目》正式出版。
[重点精讲]《本草纲目》的特点(1)以应用科学的实用性为主;(2)注重整理典籍的方法;(3)以感性和经验成果为主。
[特别提醒]《本草纲目》在古代医药学著作上的地位《本草纲目》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
学案3 专题学习总结[学习目标] 在本专题的学习中,我们既要对科学家们的科学成就及其影响有所了解,学习他们对科学事业的执著与献身精神,更要特别关注科学家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与科学态度。
正如许多科学家所强调的:牛顿所有成就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他发现了什么,而是他发明了当今从事科学研究的方式,也就是你必须脚踏实地的用实验来验证你的理论及假设。
渗透于科学家们创造过程中的这种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推动科学不断前行的巨大动力,也是我们应该着重加以关注和体会的内涵所在。
1.《本草纲目》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
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2.经典力学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或与牛顿定律有关且等价的其他力学原理,它是20世纪以前的力学,有两个基本假定:其一是假定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长度和时间间隔的测量与观测者的运动无关,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是瞬时到达的;其二是一切可观测的物理量在原则上可以无限精确地加以测定。
20世纪以来,由于物理学的发展,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暴露出来。
3.京张铁路京张铁路连接北京丰台,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千米,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
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完成,投入营运的铁路。
这条铁路工程艰巨。
现为北京至包头铁路线的首段。
京张铁路是清政府排除英国、俄国等殖民主义者的阻挠,委派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后兼任京张铁路局总办)主持建成的。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个胜利。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学习总结一、中国近代科学家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1.热爱祖国,以救亡图存、振兴民族为科研和创造的强大动力。
中国思想界倡导学习西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强国御侮。
中国近代科学家投身于科学研究,也是服务于抵御西方侵略的大局。
2.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又不盲目崇洋,坚持自主创新。
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设计出“人”字形路线、运用直井施工法等解决了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3.在十分艰辛的环境下,发扬中华民族不畏困难、勤奋刻苦的优良传统。
詹天佑以饱满的热情跋涉于南北山野河川之间,在深谷和崖间测绘,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而为我国铁路修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牛顿与爱因斯坦的成就牛顿爱因斯坦背景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早期,欧洲社会发生巨大变革,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有所突破,人文主义发展为理性主义19世纪末,电磁学方面的新发展和新实验同经典物理学理论发生了矛盾,经典物理学面临危机成就(1)发现二项式定理(2)创立微积分(1)提出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3)证明日光的组成(4)发现“万有引力定律”(5)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2)光量子假说(3)时刻关心人类的进步与和平评价(1)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对以后的天体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牛顿力学成为经典力学理论,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2)晚年的牛顿醉心神学和炼金术,这是他的局限性(1)相对论是物理学的重大突破(2)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3)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4)具有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三、中外杰出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及评价科学家主要成就评价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创造当时世界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詹天佑修建关东铁路,建滦河大桥,京张铁路,捍卫路权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等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微积分牛顿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相对论、光电效应理论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相对论标志着物理学的重大突破典题示例(2014·课标全国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总结一、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的社会价值及优良品质1.主要成就及社会价值(1)李时珍:作为中国传统中医药学的代表性人物,撰写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2)詹天佑:受命修建京张铁路,并不畏艰难险阻地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一生致力于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为维护祖国路权与列强进行不懈的斗争,功在国家,名昭中外。
这些体现了詹天佑的科学报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3)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科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及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从地质运动的观点出发所建立的地质学理论和方法成为世界地质学界具有独创性的学说,对我国的石油探测和地震预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优良品质:不迷信权威,坚持不懈、勤奋刻苦,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科技报国。
二、中国近代科学家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1.热爱祖国,以救亡图存、振兴民族为科研和创造的强大动力。
中国思想界倡导学习西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强国御侮。
中国近代科学家投身于科学研究,也是服务于抵御西方侵略的大局。
2.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又不盲目崇洋,坚持自主创新。
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设计出“人”字形路线、运用直井施工法等解决了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3.在十分艰辛的环境下,发扬中华民族不畏困难、勤奋刻苦的优良传统。
詹天佑以饱满的热情跋涉于南北山野河川之间,在深谷和崖间测绘,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而为我国铁路修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杰出科学家身上所体现的优秀品质1.挑战权威的创新精神如李四光两次否定“洋神话”;牛顿则在“巨人的肩上”大胆创新,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爱因斯坦则大胆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念,创立了相对论。
2.正确的科研方法(1)独立思考是科学创新的首要条件,是科学思维的必备品质。
(2)重视实践调查,考察(李四光),归纳总结(牛顿),理论分析(爱因斯坦),科学实验以及实践调查,科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是科学家基本的方法。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专题学习总结人民版选修4一、李时珍的医学成就1.编写中医药巨著《本草纲目》(1)16世纪后期,李时珍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医药学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亲身实践,编写了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2)《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学的代表作之一,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2.其他医学成就:除《本草纲目》外,其著述还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
二、詹天佑与中国铁路事业1.幼年留学美国,学成回国,投身中国铁路事业(1)1872年,詹天佑考取了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到美国就读,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1881年回国。
(2)回国后,几经周折转入了中国铁路公司,开始投身于中国的铁路事业。
2.为中国铁路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1)1905~1909年,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是中国第一条不借助外国力量修建的铁路,该铁路的成功建成,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2)从事铁路建设30余年,几乎和当时中国的每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被周恩来誉为“中国人的光荣”。
三、李四光与中国地质力学1.创建地质力学:主张用力学研究地壳现象,探讨地壳运动与矿产资源分布的规律,创立了“构造体系”的基本理论。
2.中年以后,主持绘制石油的分布蓝图,为中国的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其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发现了许多油田,从而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四、牛顿——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奠基人1.创立天体力学: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把天上的行星和它们的卫星的运动规律同地上重力下坠的现象统一起来,完成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2.在数学领域方面:发现了二次项定理,促进了微积分学的发展。
3.在光学领域:发现了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制成第一架反射望远镜,提出光的“微粒说”。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提升(六)1.中国近代科学家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1)热爱祖国,以救亡图存、振兴民族为科研和创造的强大动力。
中国思想界倡导学习西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强国御侮。
中国近代科学家投身于科学研究,也是服务于抵御西方侵略的大局。
(2)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又不盲目崇洋,坚持自主创新。
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设计出“人”字形路线、运用直井施工法等解决了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3)在十分艰辛的环境下,发扬中华民族不畏困难、勤奋刻苦的优良传统。
詹天佑以饱满的热情跋涉于南北山野河川之间,在深谷和崖间测绘,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而为我国铁路修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正确认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1)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这些定律的适用有一个前提,即物体在低速运动情况下。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爱因斯坦还提出质能转换原理,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
(3)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把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牛顿所创的概念,至今仍是指导物理学的重要思想。
3.科学家共同优秀品质以及对现实的启迪(1)优秀品质①挑战权威的创新精神:在牛顿之前许多科学家如胡克、哈雷、惠更斯等人的科学研究已经很接近万有引力规律,但是,他们由于囿于传统观念,离真正的科学发现仍隔着一层关键的“窗户纸”,牛顿则在“巨人的肩上”大胆创新,做出了辉煌的科学发现,爱因斯坦则大胆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念,创立了相对论。
②正确的科研方法:独立思考是科学创见的首要条件,是科学思维的必备品质;重视归纳总结(牛顿)、理论分析(爱因斯坦)、科学实验以及实践调查、科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是科学家基本的方法;坚持不懈勤奋探索。
③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价值观。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分层突破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4[自我校对]A.李时珍B.詹天佑C.地质力学D.牛顿E.爱因斯坦主题一科学家共同优秀品质以及对现实的启迪[核心整合]1.优秀品质(1)挑战权威的创新精神:如李四光两次否定“洋神话”,而在牛顿之前许多科学家如胡克、哈雷、惠更斯等人的科学研究已经很接近万有引力规律,但是,他们由于囿于传统观念,离真正的科学发现仍隔着一层关键的“窗户纸”,牛顿则在“巨人的肩上”大胆创新,做出了辉煌的科学发现,爱因斯坦则大胆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念,创立了相对论。
(2)正确的科研方法:①独立思考是科学创见的首要条件,是科学思维的必备品质;②重视实践调查、考察(李四光)、归纳总结(牛顿)、理论分析(爱因斯坦)、科学实验以及实践调查、科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是科学家基本的方法;③坚持不懈勤奋探索。
(3)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价值观。
(4)献身科学的精神。
2.对现实的启迪(1)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真正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2)提高科学家、知识分子待遇。
(3)关心青少年成长,提高全民族科学意识、科学素养。
(4)解放思想,营造自由开放的思想文化环境。
[即时演练]1.牛顿和爱因斯坦在科学上获得巨大成就的相同原因有( )①都经过长期思考、勤奋学习②都有政府的大力协助③都吸收前人研究的成果④都不畏艰难勇于创新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
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主要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没有得到政府的大力协助。
【答案】 A主题二关于中国近代科学家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核心整合]1.热爱祖国,以救亡图存、振兴民族为科研和创造的强大动力。
中国思想界倡导学习西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强国御侮。
中国近代科学家投身于科学研究,也是服务于抵御西方侵略的大局。
2.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又不盲目崇洋,坚持自主创新。
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专题学习总结一、杰出中外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及评价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的关系1.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这些定律有一个适用的前提,即物体运动是在低速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特例。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不是绝对不变的,它们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物质质量随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
爱因斯坦还提出质能转化原理,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
3.但并不是说,牛顿在历史上的光辉被相对论抹掉了,而应该理解为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把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是指导物理学的重要思想。
典题示例(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
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
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
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
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
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
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
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
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
单元学习总结
一、中国近代科学家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热爱祖国,以救亡图存、振兴民族为科研和创造的强大动力。
中国思想界倡导学习西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强国御侮。
中国近代科学家投身于科学研究,也是服务于抵御西方侵略的大局。
2.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又不盲目崇洋,坚持自主创新。
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设计出“人”字形路线、运用直井施工法等解决了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3.在十分艰辛的环境下,发扬中华民族不畏困难、勤奋刻苦的优良传统。
詹天佑以饱满的热情跋涉于南北山野河川之间,在深谷和崖间测绘,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而为我国铁路修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牛顿与爱因斯坦的成就
牛顿爱因斯坦
背景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早期,欧洲社会
发生巨大变革,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自然科学有所突破,人文主义发展为理
性主义
19世纪末,电磁学方面的新发展和新
实验同经典物理学理论发生了矛盾,
经典物理学面临危机
成就(1)发现二项式定理
(2)创立微积分
(3)证明日光的组成
(4)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5)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
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
(1)提出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
对论)
(2)光量子假说
(3)时刻关心人类的进步与和平
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
评价(1)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对以后的天
体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牛顿力学
成为经典力学理论,为近代科学的发展
奠定基础
(2)晚年的牛顿醉心神学和炼金术,这
是他的局限性
(1)相对论是物理学的重大突破
(2)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
(3)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4)具有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
三、中外杰出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及评价
科学家主要成就评价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创造当时
世界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
詹天佑修建关东铁路,建滦河大桥,京
张铁路,捍卫路权
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被誉为
“中国铁路之父”
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发现中国第四纪
冰川等
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
始人
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
律、微积分牛顿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爱因斯坦相对论、光电效应理论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相对论标志着物理学的重大突破
典题示例(2014·课标全国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
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
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
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
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
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
敢印行。
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
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
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
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
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
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
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
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
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
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
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审题思路第(1)题,依据材料信息“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可归纳出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是
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依据信息“牛顿自幼喜欢钻研科学”,对比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可归纳出
牛顿科技成果的特点是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结合中西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宋应星、牛顿
的个人经历,分析他们的科技成果出现的背景。
第(2)题,科学技术是否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取决于一定的社
会环境。
答案(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
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
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
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原因: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
重视科学的社会氛
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题型特点]
历史特点是指某一个历史事物或人物的特殊之处,既反映其具体性,又显现其特殊性。
历史特点类设问一般含有以
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以及时代特征、共同特征、不
同特征等。
[解题技巧]
按照考查的问题的类型看,可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类型1 回答与历史阶段相关的问题的主要答题思路和内容
(1)考查某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一般从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归纳。
(2)考查某一历史现象发展的阶段特征,一般按照时间划分阶段来归纳特点。
类型2 回答与历史专题相关的问题的主要答题思路和内容
(1)政治方面,内部的,可从政治制度和政策、政权变更、中央与地方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归纳;外部的,
可从外交政策和外交关系、国际关系格局等方面考虑。
(2)经济方面,可从经济政策、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繁荣状况(交通状况、城市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
(3)思想文化方面,要注意体现时代特色。
思想方面的特点可从对人们的思想解放作用或对新生事物的推动
或阻碍作用方面思考,文化方面的特点要结合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进行思考。
类型3 回答与历史概念相关的问题的主要答题思路和内容
回答这类问题时,首先应明确问题涉及的主体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及问题分值的多少,决定是从某一方
面还是某几个方面回答。
一般来说,根据要素概括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了特殊的方式,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等。
(2)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处于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等。
(3)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
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
(4)过程——相关准备、发生的变化(领导力量的对比)、是否一帆风顺、最突出的地
方等。
(5)内容(措施)——体现某种思想、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
(6)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否彻底、有没有局限性等。
(7)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
(8)性质——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和双重性质、性质是否前后发生
变化等。
(9)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
综合起来概括就是:特点=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规模速度)+新发展新变化(比较)+地位(最早、首创、领先)+作用+影响(广泛、深远、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