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
- 格式:pdf
- 大小:214.49 KB
- 文档页数:6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1期中考试试卷高二语文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为Ⅰ阅读题和Ⅱ表达题两部分。
务必请同学们将单项选择题答案涂在机读卡上,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6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城市应该有延续文脉的自觉性葛剑雄中国古代的城市大多是因政治功能而形成并生存的,基本上都是从国都至县(邑)的各级行政机构驻地。
这些城市往往也是全国的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甚至是军事中心。
但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一座城市的其他功能也可能随之消失。
一旦城市的功能改变,即使自然条件依然如故,相应的硬件和软件都会随之改变。
否则,这些硬件和软件不是过剩就是不足,或者只能废弃,城市就会失去生命力。
城市功能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城市的文脉上。
所谓“城市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指当时存在的文化,还包括过去的文化。
因此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这两者是延续的,那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如果两者是不同的,或者以往有过这样的不同,这种传统就中断了,难以形成文脉。
一座城市,尽管现在的文化很发达,如果过去的文化已不复存在,或者从来没有这样的文化,要形成文化传统必定要假以时日,形成自己的文脉则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绵延。
另一方面,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
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文物遗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足以保持城市的记忆,提供调节人地关系和适应变化发展的经验。
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保持不变的功能,特别是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城市被破坏殆尽,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此中断,幸而不绝如线,也已岌岌可危。
例如,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都城建康(建业)作为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存在了三百多年,其功能基本不变,文脉得以延续。
甘肃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19·合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正音”,如今要被“别字”________地取而代之?专家们陈述如此“修正”的理由,“就比如说‘确凿’的‘凿(záo)’字,大家都这样读,读着读着就成了‘对的’。
”这让大家愈发不淡定了。
语言文宇从来都是变动不居、与时俱进的,当然不能________,全依祖宗,一字不能易。
否则,我们“也许”仍在之乎者也和繁体字中呢喃沉浮呢!然而“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传递和表达。
”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代表着国家尊严和文化传承,兹事体大。
如果少了________的敬畏之心,在改动时随意性太强,会带来简单粗暴、杂乱混淆甚至人文历史的断裂。
()但这并不是说,祖先魂魄所依的皇皇汉字,就一定要向“错误的大多数”屈服。
像“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这样的名句,几乎是每一代小朋友开蒙必读,这个读音不仅合辙押韵且________。
倘若改成“xié”,便让晩唐七绝圣手杜牧陷入不会“押韵”的窘境。
久而久之,我们的后人还怎么体会唐诗的铿锵优雅、宋词的婉转清丽?怎么告诉孩子某处读音的别扭该由谁来负责?兹事体大,且请广开视听,慎之又慎。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堂而皇之抱残守缺诚惶诚恐浑然天成B . 冠冕堂皇食古不化战战兢兢浑然天成C . 堂而皇之食古不化诚惶诚恐水乳交融D . 冠冕堂皇抱残守缺战战兢兢水乳交融(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标点使用有误,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传递和表达。
”B . “对于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C . “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甘肃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各项中加线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竦(sǒng)身悚(sǒng)然漱(sù)口B . 隔膜(mó)冷漠(mò)寂寞(mò)C . 蒸馍(mó)揉(róu)搓糅(róu)合D . 蹂(róu)躏飞猱(náo) 悄(qiǎo)然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一篇好的高考作文,不是充斥着华丽辞藻的作文,而是有“个性”的作文。
这里所谓的“个性”,并不是“惊世骇俗”的“歪理”,而是对材料中某一个问题本质的深入挖掘,写出真实的“自我”与诚挚的情感。
B . 偶像不好当,尤其道德偶像,因为光环被放大,瑕庛也会被放大,捧上神坛时,万人敬仰,一旦摔落,又世人皆欲杀,可偶像也是人。
袁厉害所面临的评价困境,毋宁说是普遍的偶像的困境。
C . 茅台和五粮液因实施价格垄断被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罚4.49亿元,这一处罚,除了与此前茅台五粮液的铁腕“限价令”有关,更与过去三年酒类企业利用中国礼品文化绑架消费者、连翻涨价有关。
D .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记者采访到了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赵本山。
面对镜头,谈吐间不失小品王的幽默本色,但他更多地还是基于自己政协委员的新身份,积极荐言献策。
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电视画面显示,当日的民主党竞选总部沸反盈天,奥巴马的支持者们有序地握手拥抱,庆祝奥巴马开创新的选举记录,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B . 我曾在幼稚中渴望少不更事的气质,将来的我也会老,或许有一天又会在皱纹与霜鬓中寻找一颗未泯的童心。
C . 在高中读书的三年期间,班主任老师给了我无所不至的关怀,现在想起来,依然铭感于心,真想什么时候当面说声“谢谢”。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3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句是()A.复驾言兮焉求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乐夫天命复奚疑D.将有事于西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
每一种句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
D项是状语后置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都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答案】C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各诗句所涉及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①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看鹊桥归路。
⑤渚闹渔歌响,风和角棕香。
A.重阳节元宵节春节七夕节端午节B.春节重阳节元宵节冬至清明C.重阳节春节元宵节七夕节冬至D.元宵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七夕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①重阳有登高的习俗。
②“夜放花千树”指元宵节放烟花。
③“新桃换旧符”指贴春联。
④“鹊桥”是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的故事。
⑤“棕香”是端午吃棕子的习俗。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层级为识记A.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A.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都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答案解析】C“除”应翻译为任命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杜纂,字荣孙,常山九门人也。
少以清苦自立。
时县令齐罗丧亡,无亲属收瘗(yì,埋葬,掩埋),纂以私财殡葬。
由是郡县标其门闾,后居父丧尽礼。
郡举孝廉,补豫州司士。
稍除积弩将军。
领众诣淮,迎降民杨箱等。
修立楚镇,始纳山蛮李天保等五百户。
从征新野,除骑都尉。
又从驾寿春,敕纂缘淮慰劳。
豫州刺史田益宗率户归国,使纂诣广陵安慰初附,赈给田廪。
从征新野,及南阳平,以功赐爵井陉男,赏帛五百匹。
数日之中,散之知友。
时人称之。
又诣赭阳、武都阴二郡,课种公田,随供军费。
除南秦州武都太守。
正始中,迁汉阳太守,并以清白为名。
又随都督杨椿等诣南秦军前,招慰逆氐。
还,除虎贲中郎将,领太仓令。
遭母忧去职。
久之,除伏波将军。
延昌中,京师俭,敕纂监京仓赈给民廪。
性俭约,尤爱贫老,至能问民疾苦,对之泣涕。
劝督农桑,亲自检视,勤者赏以物帛,惰者加以罪遣。
吊死问生,甚有恩纪。
还,以本将军除益州刺史。
无御边威略,群氐反叛。
以失民和征还。
正光末,清河人房通等三百人颂纂德政,乞重临郡。
诏许之。
孝昌中,为葛荣围逼,纂以郭降荣。
荣令纂入信都慰喻,都督李瑾欲斩,刺史元孚德纂,还。
出,又劝荣以水灌城,荣遂以纂为常山太守。
甘肃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选出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A . 其曲中规其皆出于此乎B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C . 故为之文以志作《师说》以贻之D . 蟹六跪而二螯耳得之而为声2. (2分) (2017高一下·成都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斑驳朗照弥望没精打彩B . 风致点缀掂记疏疏落落C . 平仄潇索驯鸽涸辙之鲋D . 工巧陆离绳墨夙兴夜寐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2014年3月28日,王蒙到河南卫视综艺节目《成语英雄》第二季做客,老先生在节目中咂摸成语里的人生百态,显得意犹未尽。
B . 这种治疗哮喘的新药疗效显著,但是副作用也较大,人吃了后,手就会情不自禁地发抖。
C . 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心猿意马,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D . 包弟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点头哈腰,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
4. (2分)(2017·大连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12月16日韩国国会通过的针对朴槿惠的弹劾案,朴槿惠被暂停行使总统职权,等待宪法法院作出最终裁决。
B . 近年来,社会上医疗相关的案件增多,特别是时常发生的“医闹”事件,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造成了不利影响。
C . 现如今,中国经济只有精准定位,找准坐标,才能对准短板,精准发力,在新常态的大逻辑中有新作为,见新成效。
D . 英国公投决定“脱欧”至今已近半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想拿回边界管控、立法等主权,重新成为“独立国家”。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5. (6分) (2016高二上·馆陶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在世界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引人高度关注。
一中高二语文(yǔwén)期中考试试题卷一、根底知识〔18分,每一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乳媪.〔ǎo〕晤.〔wù〕面骄横.〔hèng〕长歌当.〔dāng〕哭B.矜.〔jīn g〕持寥.〔liáo〕落震颤.〔chàn〕浑浑噩噩.〔è〕C.墙垣.〔yuán〕苇.〔wěi〕草浸渍.〔zhì〕俯.〔fǔ〕仰一世D.汲.〔jí〕取菲.〔fěi〕薄拯.〔zhěng〕救芸芸.〔yún〕众生2.以下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恶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
B.当史前人类遭受大洪水的灭顶之灾时,当庞贝城居民被维苏威火山的岩浆吞没时,他们能有什么慰籍呢?C.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D.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谍血呢?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A.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B.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
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C.大学生找工作(gōngzuò)曾经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是如今这种优越感消失了,面对找工作许多大学感慨:怎一个“难〞字了得。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件丑事即使不宣传,也会有人知道的。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A.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B.高等教育产业化运作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使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圆大学梦,又可以筹措更多资金帮助高校解决经费缺乏的问题。
高二语文(yǔwén)试题参考答案一、阐述类文本阅读1.C〔C项,“葫芦源自非洲〞说法绝对,见原文第二段“一般认为葫芦的原产地是非洲〞。
〕2.C〔C项“倒因为果〞,原文意思是,葫芦在“一带一路〞国家中具有“一共通性〞,有利于促进和加强民间交流。
〕3.C〔A项,扩大范围,“中华民族对自己所生存的环境中的事物〞应改为“中华民族对自己所生存的环境中的某些事物〞;B项,“只有……才〞表示唯一条件,说法绝对;D项,“下一步就是要进步葫芦的产量和葫芦原料的质量〞于文无据。
〕二、语言根底知识4.B〔A项“bǐ〞应为“pí〞; C项jí应为jǐ,“清〞应为“青〞;D项“拘〞应为“掬〞〕5.C[庞大:〔形体、组织或者数量等〕很大〔多含过大或者大而无当的意思〕。
宏大:宏大,宏伟。
依次:按照次序。
渐次:渐渐。
游憩:玩耍和休息。
游弋:泛指在水中游动] 6.C7.A〔“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沉着不迫。
B项“目不见睫〞: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
应用“目不交睫〞。
C项“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冲动。
D项“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者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8.D〔A项成分残缺,缺介词,应为“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或者“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B项搭配不当,“形成……力度〞应为“增强……力度〞。
C项杂糅,应去掉“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三、古诗文阅读14.D〔“帝诏挺将兵镇守示复用城与贼新城接日夜转斗无休时挺以渎职〞,涉及三方主要人物,即皇帝、韦挺、贼。
先说皇帝和韦挺的关系,原文意思是,皇帝下诏让韦挺领HY镇守,表示重新任用,因此应当断开为“诏挺将兵镇守/示复用/〞;再说韦挺和贼之间的关系,原文意思是,韦挺所镇守的城和贼所占据的城,这两个城一直作战不停顿,所以应当断开为“城与贼新城接/日夜转斗无休时〞。
至于韦挺本人,其内心不平静,就写了书信给老朋友公孙常,因此应当断开为“内不平/作书谢所善公孙常〞。
2021学年甘肃高二上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含解析】一、语言表达(共1题)1、(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和元曲,完成8-9题。
梅【注】林和靖:北宋诗人,字和靖。
他的《山园小梅》诗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佳唱。
8、请简要分析上面的宋诗和元曲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共同特点。
(5分)9、分析说明上面的宋诗和元曲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6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1、(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
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①作吏部侍郎,侯②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 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日就月将,渐益堆积。
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巳。
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
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
后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篥③。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
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
故能纸札精致, 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 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
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
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
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惨栗。
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刑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
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1期末考试卷高二语文一、语言基础(9分)1、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B.伊拉克“跳蚤市场”在美国撤军后异常“繁荣”,枪支子弹、美军勋章、小型发电机和家用电器等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耧,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D.由于旅途匆忙,恕我不能举些例子来商讨,而只能泛泛而谈....。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规划》指出,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B.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必须加大文化领域科技应用力度,高度重视文化单位的经营管理。
C.此处噪音扰民已有6年之久,群众反映多年,但一直遭到有关部门推诿扯皮,始终没有解决。
其中不但环保局应该管,还应负主要责任。
D.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是新医改方案确定的近期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也是最受关注的热点、难点。
有关专家指出,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为公立医院改革标明了方向,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
3、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①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②因为知识是有限的③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④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A.③①④②B.③②①④C.①③④②D.②①③④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也。
父扌离,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
母臧氏。
光宅惠云法师每嗟陵早成就,谓之颜回。
八岁能属文,十二通《庄》《老》义。
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为Ⅰ阅读题和Ⅱ表达题两部分。
务必请同学们将单项选择题答案涂在机读卡上,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共7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城市应该有延续文脉的自觉性 葛剑雄 中国古代的城市大多是因政治功能而形成并生存的,基本上都是从国都至县(邑)的各级行政机构驻地。
这些城市往往也是全国的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甚至是军事中心。
但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一座城市的其他功能也可能随之消失。
一旦城市的功能改变,即使自然条件依然如故,相应的硬件和软件都会随之改变。
否则,这些硬件和软件不是过剩就是不足,或者只能废弃,城市就会失去生命力。
城市功能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城市的文脉上。
所谓“城市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指当时存在的文化,还包括过去的文化。
因此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这两者是延续的,那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如果两者是不同的,或者以往有过这样的不同,这种传统就中断了,难以形成文脉。
一座城市,尽管现在的文化很发达,如果过去的文化已不复存在,或者从来没有这样的文化,要形成文化传统必定要假以时日,形成自己的文脉则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绵延。
另一方面,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
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文物遗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足以保持城市的记忆,提供调节人地关系和适应变化发展的经验。
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保持不变的功能,特别是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城市被破坏殆尽,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此中断,幸而不绝如线,也已岌岌可危。
例如,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都城建康(建业)作为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存在了三百多年,其功能基本不变,文脉得以延续。
但到隋灭陈时将建康城彻底毁灭,将地区行政中心迁往别处,当地人口几乎全部外迁,这座六朝古都便从地图上消失了。
尽管以后的南京是在这片土地上重建的,但除了战火毁灭不了的古代遗址遗物外,还有多少六朝遗风? 但为延续文脉着想,一座城市需要保存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才能保持城市的历史记忆。
因为这些物件曾经是城市多数居民的住所或活动场所,也是当时的文化和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
如果让城市的后人仅仅凭着文字和图像去想象,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理解生动的历史,留下深刻记忆的。
何况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居民的精神生活要求会不断提高,对国家和城市的记忆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这些记忆中还包含着我们今天不一定知道或理解的抽象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原物的保存才能给后人以破解或汲取的可能。
即使是属于封建、迷信、腐朽、反动、罪恶的旧物,也有必要适当保留一些,以便让后人了解历史的另一面。
(选自《环球人文地理》) 1.下列对城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城市大多是因为政治功能而形成并生存的,古代一般都是把从国都至县(邑)的各级行政机构设在这些城市里,但城市的其他功能会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而消失。
B.在自然条件依然如故的情况下,如果城市的功能改变了,那么相应的硬件和软件都应随之改变。
否则城市就会失去生命力。
C.一座城市,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绵延才能形成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
D.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是遇到变革的时代,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就会被强制改变,城市的文脉会因此中断。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论述了政治功能对于古代城市的重要作用,如果政治功能强城市就会兴旺发达,政治功能一旦丧失,城市就会失去生命力。
B.第二段说明了城市文脉与城市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还讲了一座城市要形成自己的文脉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绵延。
C.第四段告诉我们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会中断,即使有保留,也岌岌可危。
D.全文首先阐述政治功能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接着又讲了城市文脉,最后说只要保存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城市就会延续文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座城市的文化和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是这个城市中的一些物件,保留一定数量的古物、旧物才能保持城市的历史记忆。
B.南京是在古建康城废墟的基础上重建的,也保存了战火毁灭不了的一些六朝的遗址遗物,但六朝古都的文脉已基本中断。
C.城市的历史记忆,不仅包括古物、旧物等物质基础,还包含着我们今天不一定知道或理解的抽象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D.保存一些即使是属于封建、迷信、腐朽、反动、罪恶的旧物,也能满足精神生活要求不断提高的居民对国家和城市记忆的需求。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贾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
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以为廷尉。
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谊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旧法。
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自谊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
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谊追伤之,因以自喻。
谊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鹏飞入谊舍,止于坐隅。
鹏似,不祥鸟也。
谊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
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
至,入见,上方受①,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谊具道所以然之故。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
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年三十三矣。
先是,天下初定,制度疏阔。
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是时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
上深纳其言,养臣下有节。
孝武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
贾嘉最好学,世其家。
刘向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
使时见用,功化必盛。
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
(选自《汉书?贾谊传》有删改) 【注】①:胙肉,祭过神的福食; 受,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召置门下,甚幸爱 幸:宠幸 B.悉更秦之旧法 悉:熟悉 C.是时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 国:封地 D.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 卒:最终 5.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能直接说明贾谊才学优异的一组是( )(3分) ①(贾谊)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②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③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自谊发之 ④谊追伤之,因以自喻 ⑤文帝思谊,征之 ⑥孝武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 A.①④⑥ B.①②③ C.②③⑤ D. ④⑤⑥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帝向贾谊问及鬼神的事,被贾谊的回答所折服,认为自己的见识不如贾谊。
B.读书人认为贾谊很有才能,而绛侯、灌侯等人却认为贾谊学识浅薄。
C.因为汉文帝的谦让,贾谊的许多想法未能变为现实。
D.因为与李斯是同乡,贾谊曾经向李斯学习并侍奉他。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
(5分) (2)使时见用,功化必盛。
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9题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分条简答。
这首 (三)名句名篇默写(12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2分) (1) ,风飘飘而吹衣。
(2)引壶觞以自酌, 。
(3) ,时矫首而遐观。
(4) 怀良辰以孤往, 。
(5)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6) ,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下坡或者上坡 侯德云 从县政府往东走,是一条长长的下坡路。
当然也可以这样说,从国税局往西走,是一条长长的上坡路。
两种说法,指的是同一条道路。
人间的勾当就是这样,同一个事物,至少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乍一听,好像是矛盾的,是相反的,仔细琢磨,其实是一回事儿。
立场不同,视角不同,说法自然就不会相同嘛。
从县政府到国税局之间那条长长的下坡路,几天前发生了一场交通事故,把我和我的朋友老周都牵扯进去了。
我的心情很不平静。
老周的心情也很不平静。
说实话,如果早知道那个黄昏有交通事故发生,我会拒绝老周来接我。
也就是说,我会避免让老周的奥迪轿车从那个下坡路或者上坡路经过。
避免了这件事,我们两个就会在晚上六点钟准时走进农家菜馆,点几个可口的小菜,比如小葱拌毛虾、干煎黄花鱼、酱焖海兔什么的,再来一钵“王妈疙瘩汤”,好好地小酌一番。
可惜,交通事故这东西不像地震,事先还能给你个预兆。
交通事故不是这样,一点说法都没有,咔嚓一声,就发生了。
老周曾经是我的同事,两个人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坐对面,关系相当密切。
十几年前“下海”热的时候,老周义无反顾地下去了,开办了一个律师事务所。
如今,老周的事业红红火火,连奥迪都开上了。
我呢,还窝在原先的那个部门。
当然也“进步”了,不过跟老周相比,我的“进步”可以忽略不计。
老周不忘旧交,忙里偷闲,会主动来电话,约我出去小聚。
去的是老地方——农家菜馆。
那个黄昏跟往常一样,老周亲自开车来接我。
我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坐好,奥迪便缓缓驶出县政府的大门。
跟往常不一样的是,在那个下坡路的中间地段,围了一群人。
老周把车停下了。
老周说:“肯定是交通事故。
” 说完,老周打开车门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