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74.52 KB
- 文档页数:26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数学试卷说 明:1.本卷共六大题,全卷共 24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 否则不给分c +d b c B . cCD.—221.下列各数中,为有理数的是( ▲ )A . nB . \ 3C.3.14D .—、32.已知5个正数a , b , c , d , e ,且 a v b v c v dv e ,则新一组数据 的中位数是(▲)、选择题(本大题共 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0,a ,b , c , d ,e3.某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完全一样如图所示, 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A .4.关于x 的一元 A . 1Z I C.次不等式 x — b v 0恰有两个正整数解,则 B . 2.5C. 2D. 5.如图,△ ABC 中, BD=5, DC=2,AE 交BC 于点D ,DE 的长等于(▲AD=3,10 3b 的值可能是(3.56. 如图是二次函数 ①二次三项式 ax ③ 一元二次方程④ 使y<3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x 淘. 2y 二ax bx c 的图象,下列结论:2■ bx ' c 的最大值为 4 :②4a + 2b + c v 0;2ax bx 1的两根之和为一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 1 个 B▲) .2个 C8个小题,每小题.3个 D . 4个 3分,共24分) 8•点A (m,m - 3)在第一象限,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____ ▲9.已知:二均为锐角,且sin 。
-1 2(tan -1)^0,则: 二 ▲:B.O D. ▲)10.如图,直线a // b,直线l与a相交于点P,与直线b相交于点Q,且PM垂直于I,若/仁58°则/ 2= ▲;11. 从—1, 0, 2,这三个数中,任取两个数分别作为系数a, b代入ax2•bx::;,2 = 0中.在所有可能的结果中,任取一个方程为有实数解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概率是▲; 1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抛物线y = x2 - 4x • 6上运动.过点A作AC丄x轴于点C,以AC为对角线作矩形ABCD,则对角线BD的最小值为▲;613. 如图,已知点A在双曲线y 上,过点A作AC丄x轴于点C, OC=3,线段0A的x垂直平分线交0C于点8,则厶ABC的周长为▲;14. 菱形ABCD的对角线AC=6 cm,BD=4 cm,以AC为边作正方形ACEF,贝U BF长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6分,共24分)15.计算:(—73 $ +(J2015 — J2016 X J2016 + J2015 )—2誓—tan”45.16. ( 1)如图,六边形ABCDEF满足:AB£EF,AF丄CD.仅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一条直线I,使得直线l能将六边形ABCDEF的面积给平分;(2)假设你所画的这条直线l与六边形ABCDEF的AF边与CD边(或所在的直线)分别交于点G与点H,则下列结论:①直线I还能平分六边形ABCDEF的周长;②点G与点H恰为AF边与CD边中点;③AG=CH ,FG=DH ;④AG=DH,FG=CH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21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 -(k-2)x,2k=0 .(1 )若x=1是这个方程的一个根,求k的值和它的另一根;2(2)当k=—1时,求X j -3X2的值.18.在不透明的袋子中有四张标着数字1, 2, 3,4的卡片,这些卡片除数字外都相同•甲同学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出两张卡片,并把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如图是他所画的树状图的一部分.(1 )帮甲同学完成树状图;(2)求甲同学两次抽到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第18题图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 8分,共32分) 19.如图,四边形 ABCD 为菱形,M 为BC 上一点, 且/ABM=2/ BAM . (1) 求证:AG=BG ;(2) 若点M 为BC 的中点,且S B MG =1 , 试求△ ADG的面积.20.据报道,历经一百天的调查研究,景德镇 PM 2.5源解析已经通过专家论证.各种调查显示,机动车成为 PM 2.5的最大来源,一辆车每行驶 20千米平均向大气里排放 0.035 千克污染物.校环保志愿小分队从环保局了解到景德镇 100天的空气质量等级情况,并制成统计图和表:空气质量等级优 良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天数(天)10a 12 825 b(2)彤彤是环保志愿者,她和同学们调查了 机动车每天的行驶路程,了解到每辆车 每天平均出行25千米.已知景德镇市 2016年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 50万辆, 请你通过计算,估计 2016年景德镇市 一天中出行的机动车至少要向大气里 排放多少千克污染物?21.如图ABCD 为正方形,点 A 坐标为(0, 1),点B 坐标为(k y的图象经过点 C , 一次函数y=ax + b 的图象经过 A 、x开始第一次 1234 /N 第二次2 3 4第19题图2016年景德镇市100天空气质量等级天数统计表(1)表中a= ▲, b= ▲ ,图中严重污染部分对应的圆心角n= ▲2016年景德镇市100天空气质量等级天数统计图第20题图(1) 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 若点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OAP的面积恰好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求P点的坐标.22.小敏将笔记本电脑水平放置在桌子上,显示屏OB与底板OA所在水平线的夹角为120°,感觉最舒适(如图1),侧面示意图为图2.使用时为了散热,她在底板下垫入散热架ACO 后,电脑转到AO B位置(如图3),侧面示意图为图4.已知OA=OB=24cm,O'C丄OA 于点C, O' C=2cm.(1)求/ CAO的度数;(2)显示屏的顶部B'比原来升高了多少?第22题图五、(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23.如图,抛物线y = -x2• bx • c交x轴于点A (- 3, 0)和点B,交y轴于点C (0, 3).(1) 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 若点P在抛物线上,且S AOP =4S.BOC,求点P的坐标;(3) 如图b,设点Q是线段AC上的一动点,作DQ丄x轴,交抛物线于点D, 求线段DQ长度的最大值.六、(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M , N分别是AD , CD的中点,连接24.如图,在Rt△ ABC中,/ ACB=90°, AC=6, BC=8,点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A向点B匀速运动,到达B点即停止运动, MN,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1) 判断MN与AC的位置关系;(2) 求点D由点A向点B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所扫过区域的面积;(3 )若厶DMN是等腰三角形,求t的值.2016学年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九年级数学答案、选择题(本大题共 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x f - 3x 2 = -3x 4 2 - 3x 2 二-3(x 1 x 2) 2=11.(1 )补全树状图如图所示:.一…第一次 1 2/N z1\第二次 2 3 41 3 4(2)由树状图得:共有12种情况,两次抽到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有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 8分,共32分) 19. (1)证明:•••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ABD = / CBD ,•••/ ABM =2 / BAM , ABD =Z BAM ,• AG=BG ;(2)解:T AD // BC ,ADG MBG ,•••点M 为BC 的中点, •竺=2,BM故P (两次抽到的数字之和为偶数)4 = 112 3ii.12. ____ 2 13.5 ____ 14.4小题,每小题各6分,共24分)15解原=2 .16解: (1) 如图;(2) ③. 17解: (1)k=-3,另一根为-6;(2) 当k= - 1时,方程变形为x 2 3x 2 =0 ,_3 X i18.解: 4种,• AG ADGM " BM32° 、解答2二 X i• BMG =1, 二 S A ADG =4.20.解:(1) a=25, b=20, c=72;答:2016年景德镇市一天中出行的机动车至少要向大气里排放21.解:(1 )•••点A 的坐标为(0, 1),点B 的坐标为(0,— 2),••• AB=1 + 2=3.即正方形 ABCD 边长为 3,二 C (3,— 2). 将C 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可得:k= — 6.丁八6•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y 二-丄.x(a ~ -1 将 C( 3, — 2), A ( 0, 1)代入 y=ax + b 解得:2 = 1•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y=— x + 1.111•••—X 1 X | t |= 3 X 3,解得 t =± 18. • P 点坐标为(18, )或(-18,).23 322.解:(1 )• O' C 丄 OA 于 C , OA=OB=24cm ,OC OC 1 • sin / CAO = -------- = -------- = — ,•/ CAO=30OA OA2(2)过点B 作BD 丄AO 交AO 的延长线于 D .• O' C 丄 OA , / CAO=30°, •/ AO C=60° • / AO B' 120°, •/ AO B'+/ AO C = 180° .• O B + O' C — BD= 24 + 12— 12 3 =36 - 12上 3 . •显示屏的顶部 B'比原来升高(2)根据题意得:50 X 0.035 X 10000X=21875 (千克)20(2)设P(t, -• △ OAP 的面积恰好等于正方形 ABCD 的面积,21875千克污染物•/ sin / BOD =电OB '• BD=OB • sin / BOD ,• / AOB=120°, •/ BOD= 60• BD=OB • sin / BOD= 24 X了(36 —12、刁)cm.五、(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2 223.解:(1 )将A (- 3, 0)、C (0, 3)代入y = —X +bx + c ,解得:y = —X — 2x + 3 .(2)由(1 )知,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_x2_2x3,则易得B( 1, 0). 设P(x,-x2 -2x • 3 ),1 2 1•/ S^O^4S^OC,二{汇3汇一x _2x+3 = 4X[X1><3 . 解得:x - -1 或x - -1 二2'、2 .则符号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1, 4)或(-1 2,2 , - 4)或(-1 -2、. 2 , - 4).(3)易知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 3.设Q点坐标为(x, x+ 3) (- 3< x w 0),则D点坐标为(x, _ x^ 2x 3 ),2 23 2 9QD= ( -x - 2x 3 ) -( x + 3) =-x -3x=-(x )2 4•••当x =「3时,QD有最大值-.2 4六、(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24. ( 1)v在厶ADC中,M是AD的中点,N是DC的中点,• MN // AC ;(2)如图1,分别取△ ABC三边AC, AB, BC的中点E, F , G,并连接EG, FG ,根据题意可得线段MN扫过区域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AFGE的面积,•/ AC=6, BC=8, • AE=3, GC=4,•••/ ACB=90 °二S 四边形AFGE=AE?GC=3 X 4=12.•线段MN所扫过区域的面积为12.1 1 1(3)据题意可知:MD=—AD , DN= —DC, MN = — AC=3 ,2 2 2①当MD=MN=3时,△ DMN为等腰三角形,此时AD=AC=6 , • t=6 ,1②当MD=DN时,AD=DC ,如图2,过点D作DH丄AC交AC于H ,则AH = — AC=32 ,-cosA= AD 爲• 3 6AD 一10 '解得AD=5 ,••• AD=t=5 .③如图3,当DN=MN=3时,AC=DC,连接MC,贝U CM丄AD , •/ coA=如一竺,即刎」,AC AB 6 1018 36AM= , • AD=t=2AM=^ ,5 5综上所述,当t=5或6或36时,△ DMN为等腰三角形.5DG。
2015一如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2、0、2、-3这四个数中最小数的是1]A.2B.0C.—2D.—32.如果我们都能改掉餐桌上的陋习,珍惜每一粒粮食,合肥市每年就能避免浪费30.1亿元,将30.1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A.30.1父108B,3.01父108C,3.01父109D.0.301^10103.一元二次方程(x+6)2=16可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其中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是x+6=4,则另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是【】A.x—6=*B,x—6=4C,x+6=4D,x+6=M4.设a=2j3—1,a在两个相邻整数之间,则这两个整数是1]A.1和2B.2和3C.3和4D.4和55.直尺与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在图中所标记的角中,与/I互余的角有几个A.2个B.3个C.4个D.5个第5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6.某选手在青歌赛中的得分如下(单位:分):99.60,99.45,99.60,99.70,98.80,99.60,99.83,则这位选手得分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1】A.99.60,99.60B,99.60,99.70C.99.60,98.80D,99.70,99.607.如图为抛物线y=ax2+bx+c的图像,A、RC为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且OAOG1,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1]A.ac<0B.a—b=1C.a+b=—1D.b>2a8.如图,过DABCM对角线BD上一点M分别作平行四边形两边的平行线EF与GH那么图中的口AEMGJ面积&与口HCFM勺面积S2的大小关系是【】A.s1s2B.S1:二S2C.S1=S2D.2s l=颔9.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和6,那么连结该三角形三边中点所得的周长可能是下列数据中的1]A.6B.8C.10D.12为E,设DP=x,AE=y,则能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第10题图10.如图,在矩形ABCD43,AB=3,BC=4,点P在BC边上运动,连结DP过点A作AHDP垂足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1.(_3)2的平方根是。
人教版2015-2016年度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13?内江)若抛物线y=x 2﹣2x+c 与y 轴的交点为(0,﹣3),则下列说法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35)1(22=+-++-m m x x m 的常数项为0,则m 的值等 于( ) A .1B .2C .1或2D .03.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2680x x -+=的一个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A.9 B.11 C.13 D 、144.(2015?兰州)下列函数解析式中,一定为二次函数的是( )A . y =3x ﹣1B . y =ax 2+bx +cC . s =2t 2﹣2t +1D . y =x 2+5.(2010 内蒙古包头)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mx m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12x x 、,且22127x x +=,则212()x x -的值是( )A .1B .12C .13D .256.(2013?荆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OP 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是O (0,0),P (4,3),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到OP ′位置,则点P ′的坐标为( )它完全相同。
小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色、黑色球的频率稳定在15%和45%,则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很可能是( )A .6B .16C .18D .248.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BC 是直径,AD =DC ,∠ADB =20o ,则∠ACB ,∠DBC 分别 为( )A .15o 与30oB .20o 与35oC .20o 与40oD .30o 与35o9.如图所示,小华从一个圆形场地的A 点出发,沿着与半径OA 夹角为α的方向行走,走到场地边缘B 后,再沿着与半径OB 夹角为α的方向行走。
九年级上册期末数学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A 卷(共100分)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3--的倒数是( )A .3B .3-C .31 D .31- 2、已知12-=-b a ,则124+-b a 的值为( )A .1-B .0C .1D .33、如图,桌子上放着一个长方体的茶叶盒和一个圆柱形的水杯,则其主视图是( )4、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位置如图所示,则cos B ∠的值为( ) A .12B .22C .32 D .335、某商店购进一种商品,单价为30元.试销中发现这种商品每天的销售量P (件)与每件的销售价x (元)满足关系:1002P x =-.若商店在试销期间每天销售这种商品获得200元的利润,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 (x -30)(100-2x)=200B .x(100-2x)=200C . (30-x)(100-2x)=200D . (x -30)(2x -100)=200 6、反比例函数ky x=在第二象限的图象如图所示,过函数图象上一点P 作PA ⊥x 轴交x 轴于点A, 已知PAO ∆的面积为3,则k 的值为( ) A .6 B .6- C .3 D .3-7、如图,在一块形状为直角梯形的草坪中,修建了一条由A .B .C .D .正面A →M →N →C 的小路(M 、N 分别是AB 、CD 中点).极少数同学 为了走“捷径”,沿线段AC 行走,破坏了草坪,实际上他们 仅少走了( )A .7米B .6米C .5米D .4米8、将抛物线23y x =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新的抛物线,则新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A .23(2)1y x =++B .23(2)1y x =-+C . 23(2)1y x =+-D .23(2)1y x =-- 9、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0(≠a 的图象如图所示, 给出以下结论:①0<abc ;②当1x =时,函数有最大值; ③当13x x =-=或时,函数y 的值都等于0; ④024<++c b a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下列四个图象表示的函数中,当x <0时,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16分) 11、化简.12、如图,在□ABCD 中,AB =5,AD =8,DE 平分∠ADC , 则B E = .13、若关于x 一元二次方程02)2(2=++-a x a x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3、b ,则=b .14、如图,矩形ABCD 的边AB 与y 轴平行,顶点A 的坐标为(1,2),点B 、xxxxy yy y O O O O A .B .C .D .D 在反比例函数xy 6=(x >0)的图象上,则点C 的坐标为 . 三、计算题(15题6分,16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5、计算:245sin 2201221801-︒++⎪⎭⎫ ⎝⎛--;16、解方程:(1)x x 232-=; (2)1213122+=--+-x x x x四、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7、放风筝是大家喜爱的一种运动.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在万达广场上放风筝.如图他在A 处时不小心让风筝挂在了一棵树的树梢上,风筝固定在了D 处.此时风筝线AD 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为了便于观察,小明迅速向前边移动边收线到达了离A 处10米的B 处,此时风筝线BD 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已知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ACD=90°.请你求出小明此吋的风筝线的长度是多少米?(本题中风筝线均视为线段,结果保留根号)18、今只有一张欢乐谷门票,而小明和小华都想要去,于是他们两人分别提出一个方案:小明的方案是:转动如图所示的转盘,当转盘停止转动后,如果指针停在阴影区域,则小明获得门票;如果指针停在白色区域,则小华获得门票(转盘被等分成6个扇形,若指针停在边界处,则重新转动转盘).小华的方案是:有三张卡片,上面分别标有数字1,2,3,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从中摸出一张,记录下卡片上的数字后放回,重新洗匀后再摸出一张.若摸出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则小明获得门票;若摸出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则小华获得门票.(1)在小明的方案中,计算小明获得门票的概率,并说明小明的方案是否公平?(2)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列举小华设计方案中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计算小华获得门票的概率,并说明小华的方案是否公平?五、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9、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交反比例函数y=错误! (x>0)的图象于点A、B,交x轴于点C.(1)求m的取值范围;(2)若点A的坐标是(2,-4),且BCAB=13,求m的值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0、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BC=90°,AB=2BC=2CD,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线段OA,OB的中点分别为点E,F.(1)求证:△FOE≌ △DOC;(2)求sin∠OEF的值;(3)若直线EF与线段AD,BC分别相交于点G,H,求AB CDGH的值.①②③……B 卷(共50分)一、填空题。
成都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册期末精选试卷检测题一、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压轴题(难)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3)(x﹣4)﹣m2=0.(1)求证:对任意实数m,方程总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的一个根是2,求m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答案】(1)证明见解析;(2)m的值为±2,方程的另一个根是5.【解析】【分析】(1)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式,利用根的判别式△=b2-4ac证明判断即可;(2)根据方程的根,利用代入法即可求解m的值,然后还原方程求出另一个解即可.【详解】(1)证明:∵(x﹣3)(x﹣4)﹣m2=0,∴x2﹣7x+12﹣m2=0,∴△=(﹣7)2﹣4(12﹣m2)=1+4m2,∵m2≥0,∴△>0,∴对任意实数m,方程总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解:∵方程的一个根是2,∴4﹣14+12﹣m2=0,解得m=±,∴原方程为x2﹣7x+10=0,解得x=2或x=5,即m的值为±,方程的另一个根是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与根的关系是关键.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图1是李晨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所做的问题研究:他用硬纸片做了两个三角形,分别为△ABC和△DEF,其中∠B=90°,∠A=45°,BC=,∠F=90°,∠EDF=30°, EF=2.将△DEF 的斜边DE与△ABC的斜边AC重合在一起,并将△DEF沿AC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D、E两点始终在AC边上(移动开始时点D与点A重合).(1)请回答李晨的问题:若CD=10,则AD= ;(2)如图2,李晨同学连接FC,编制了如下问题,请你回答:①∠FCD的最大度数为;②当FC∥AB时,AD= ;③当以线段AD、FC、BC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FC为斜边时,AD= ;④△FCD的面积s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1)2;(2)① 60°;②;③;④.【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的长,即可得到AD的长.(2)①当点E与点C重合时,∠FCD的角度最大,据此求解即可.②过点F作FH⊥AC于点H,应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含30度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③过点F作FH⊥AC于点H,AD=x,应用含30度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把FC用x来表示,根据勾股定理列式求解.④设AD=x,把△FCD的面积s表示为x的函数,根据x的取值范围来确定s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1)∵∠B=90°,∠A=45°,BC=,∴AC=12.∵CD=10,∴AD=2.(2)①∵∠F=90°,∠EDF=30°,∴∠DEF=60°.∵当点E与点C重合时,∠FCD的角度最大,∴∠FCD的最大度数=∠DEF="60°."② 如图,过点F作FH⊥AC于点H,∵∠EDF=30°, EF=2,∴DF=. ∴DH=3,FH=.∵FC∥AB,∠A=45°,∴∠FCH="45°." ∴HC=. ∴DC=DH+HC=.∵AC=12,∴AD=.③如图,过点F作FH⊥AC于点H,设AD=x,由②知DH=3,FH=,则HC=.在Rt△CFH中,根据勾股定理,得.∵以线段AD、FC、BC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FC为斜边,∴,即,解得.④设AD=x,易知,即.而,当时,;当时,.∴△FCD的面积s的取值范围是.考点:1.面动平移问题;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3.平行的性质;4.含30度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5.勾股定理;6.由实际问题列函数关系式;7.求函数值.3.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OBC的顶点C的坐标是(6,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AC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BO运动,当Q到达O点时,P,Q同时停止运动,运动时间是t秒(t >0).(1)如图1,当时间t=秒时,四边形APQO是矩形;(2)如图2,在P,Q运动过程中,当PQ=5时,时间t等于秒;(3)如图3,当P,Q运动到图中位置时,将矩形沿PQ折叠,点A,O的对应点分别是D,E,连接OP,OE,此时∠POE=45°,连接PE,求直线OE的函数表达式.【答案】(1)t=2;(2)1或3;(3)y=12 x.【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用t表示AP、BQ、PC、OQ的长.(1)由四边形APQO是矩形可得AP=OQ,列得方程即可求出t.(2)过点P作x轴的垂线PH,构造直角△PQH,求得HQ的值.由点H、Q位置不同分两种情况讨论用t表示HQ,即列得方程求出t.根据t的取值范围考虑t的合理性.(3)由轴对称性质,对称轴PQ垂直平分对应点连线OC,得OP=PE,QE=OQ.由∠POE =45°可得△OP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PE=90°,即点E在矩形AOBC内部,无须分类讨论.要求点E坐标故过点E作x轴垂线MN,易证△MPE≌△AOP,由对应边相等可用t表示EN,QN.在直角△ENQ中利用勾股定理为等量关系列方程即求出t.【详解】∵矩形AOBC中,C(6,4)∴OB=AC=6,BC=OA=4依题意得:AP=t,BQ=2t(0<t≤3)∴PC=AC﹣AP=6﹣t,OQ=OB﹣BQ=6﹣2t(1)∵四边形APQO是矩形∴AP=OQ∴t=6﹣2t解得:t=2故答案为2.(2)过点P作PH⊥x轴于点H∴四边形APHO是矩形∴PH=OA=4,OH=AP=t,∠PHQ=90°∵PQ=5=∴HQ3①如图1,若点H在点Q左侧,则HQ=OQ﹣OH=6﹣3t∴6﹣3t=3解得:t=1②如图2,若点H在点Q右侧,则HQ=OH﹣OQ=3t﹣6∴3t﹣6=3解得:t=3故答案为1或3.(3)过点E作MN⊥x轴于点N,交AC于点M∴四边形AMNO是矩形∴MN=OA=4,ON=AM∵矩形沿PQ折叠,点A,O的对应点分别是D,E∴PQ垂直平分OE∴EQ=OQ=6﹣2t,PO=PE∵∠POE=45°∴∠PEO=∠POE=45°∴∠OPE=90°,点E在矩形AOBC内部∴∠APO+∠MPE=∠APO+∠AOP=90°∴∠MPE=∠AOP在△MPE与△AOP中PME OAP90MPE AOPPE0P︒⎧∠=∠=⎪∠=∠⎨⎪=⎩∴△MPE≌△AOP(AAS)∴PM=OA=4,ME=AP=t∴ON=AM=AP+PM=t+4,EN=MN﹣ME=4﹣t∴QN=ON﹣OQ=t+4﹣(6﹣2t)=3t﹣2∵在Rt△ENQ中,EN2+QN2=EQ2∴(4﹣t)2+(3t﹣2)2=(6﹣2t)2解得:t1=﹣2(舍去),t2=43∴AM=43+4=163,EN=4﹣43=83∴点E坐标为(163,83)∴直线OE的函数表达式为y=12x.【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轴对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方程.在动点题中要求运动时间t的值,常规做法是用t表示相关线段,再利用线段相等或勾股定理作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值.要注意根据t的取值范围考虑方程的解的合理性.4.如图,在矩形ABCD中,6AB=,10BC=,将矩形沿直线EF折叠.使得点A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G处,且点E、F分别在边AB、AD上(含端点),连接CF.(1)当32BG=时,求AE的长;(2)当AF取得最小值时,求折痕EF的长;(3)连接CF,当△FCG是以CG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BG的长.【答案】(1)92AE =;(2)62EF =;(3)185BG =. 【解析】 【分析】(1)根据折叠得出AE=EG ,据此设AE=EG=x ,则有BE=6-x ,由勾股定理求解可得; (2)由FG ⊥BC 时FG 的值最小,即此时AF 能取得最小值,显然四边形AEGF 是正方形,从而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答案;(3)由△CFG 是以FG 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可知应分两种情况讨论:①FG=FC ;②FG=GC ;分别求解可得. 【详解】(1)由折叠易知,AE EG =,设AE EG x ==,则有6BE x =-, 由勾股定理,得()()222632x x =-+,解得92x =,即92AE = (2)由折叠易知,AF FG =,而当FG BC ⊥时,FG 的值最小,即此时AF 能取得最小值,当FG BC ⊥时,FG 的值最小,即此时AF 能取得最小值, 当FG BC ⊥时,点E 与点B 重合, 此时四边形AEGF 是正方形,∴折痕226662EF =+=.(3)由△CFG 是以FG 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可知应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FG=FC 时,如图2,过F 作FH ⊥CG 于H ,则有:AF=FG=FC ,CH=DF=GH 设AF=FG=FC=x ,则DF=10-x=CH=GH 在Rt △CFH 中 ∵CF 2=CH 2+FH 2 ∴x 2=62+(10-x )2 解得:x=345, ∴DF=CH=GH=10-165, 即BG=10-165×2=185, ②当FG=GC 时,则有:AF=FG=GC=x ,CH=DF=10-x ;∴GH=x-(10-x )=2x-10,在Rt △FGH 中,由勾股定理易得:x 2=62+(2x-10)2, 化简得:3x 2-40x+136=0, ∵△=(-40)2-4×3×136=-32<0, ∴此方程没有实数根. 综上可知:BG=18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边形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矩形和翻折变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等知识点,也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5.已知关于x 的方程230x x a ++=①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等于3,且关于x 的方程2(1)320k x x a -+-=②有实数根,又k 为正整数,求代数式2216k k k -+-的值.【答案】0. 【解析】 【分析】由于关于x 的方程x 2+3x +a =0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等于3,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得到关于a 的方程求出a ,又由于关于x 的方程(k -1)x 2+3x -2a =0有实数根,分两种情况讨论,该方程可能是一次方程、有可能是一元二次方程,又k 为正整数,利用判别式可以求出k ,最后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方程①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 1、x 2则12123940x x x x a a +-⎧⎪⎨⎪-≥⎩=== , 由条件,知12121211x x x x x x ++==3, 即33a -=,且94a ≤, 故a =-1,则方程②为(k -1)x 2+3x +2=0,Ⅰ.当k -1=0时,k =1,x =23-,则22106k k k -=+-.Ⅱ.当k -1≠0时,∆=9-8(k -1)=17-6-8k ≥0,则178k ≤,又k 是正整数,且k ≠1,则k =2,但使2216k k k -+-无意义.综上,代数式2216k k k -+-的值为0【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在解方程时一定要注意所求k 的值与方程判别式的关系.要注意该方程可能是一次方程、有可能是一元二次方程,二、初三数学 二次函数易错题压轴题(难)6.对于函数y =ax 2+(b+1)x+b ﹣2(a ≠0),若存在实数x0,使得a 20x +(b+1)x 0+b ﹣2=x0成立,则称x 0为函数y =ax 2+(b+1)x+b ﹣2(a ≠0)的不动点. (1)当a =2,b =﹣2时,求y =ax 2+(b+1)x+b ﹣2(a ≠0)的不动点;(2)若对于任何实数b ,函数y =ax 2+(b+1)x+b ﹣2(a ≠0)恒有两相异的不动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若y =ax 2+(b+1)x+b ﹣2(a ≠0)的图象上A ,B 两点的横坐标是函数y =ax 2+(b+1)x+b ﹣2(a ≠0)的不动点,且直线y =﹣x+2121a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答案】(1)不动点是﹣1或2;(2)a 的取值范围是0<a <2;(3)b 的取值范围是﹣b <0. 【解析】 【分析】(1)将a =2,b =﹣2代入函数y =ax 2+(b+1)x+b ﹣2(a ≠0),得y =2x 2﹣x ﹣4,然后令x =2x 2﹣x ﹣4,求出x 的值,即y =ax 2+(b+1)x+b ﹣2(a ≠0)的不动点;(2)对于任何实数b ,函数y =ax 2+(b+1)x+b ﹣2(a ≠0)恒有两相异的不动点,可以得到x =ax 2+(b+1)x+b ﹣2(a ≠0)时,对于任何实数b 都有△>0,然后再设t =△,即可求得a 的取值范围;(3)根据y =ax 2+(b+1)x+b ﹣2(a ≠0)的图象上A ,B 两点的横坐标是函数y =ax 2+(b+1)x+b ﹣2(a ≠0)的不动点,可知点A 和点B 均在直线y =x 上,然后设出点A 和点B 的坐标,从而可以得到线段AB 的中点坐标,再根据直线y =﹣x+2121a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从而可以求得b 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1)当a =2,b =﹣2时, 函数y =2x 2﹣x ﹣4, 令x =2x 2﹣x ﹣4, 化简,得x 2﹣x ﹣2=0解得,x 1=2,x 2=﹣1,即y =ax 2+(b+1)x+b ﹣2(a ≠0)的不动点是﹣1或2; (2)令x =ax 2+(b+1)x+b ﹣2, 整理,得 ax 2+bx+b ﹣2=0,∵对于任何实数b ,函数y =ax 2+(b+1)x+b ﹣2(a ≠0)恒有两相异的不动点, ∴△=b 2﹣4a (b ﹣2)>0,设t =b 2﹣4a (b ﹣2)=b 2﹣4ab+8a ,对于任何实数b ,t >0, 故(﹣4a )2﹣4×1×8a <0, 解得,0<a <2,即a 的取值范围是0<a <2; (3)由题意可得, 点A 和点B 在直线y =x 上, 设点A (x 1,x 1),点B (x 2,x 2),∵A ,B 两点的横坐标是函数y =ax 2+(b+1)x+b ﹣2(a ≠0)的不动点, ∴x 1,x 2是方程ax 2+bx+b ﹣2=0的两个根, ∴x 1+x 2=﹣b a, ∵线段AB 中点坐标为(122x x +,122x x+), ∴该中点的坐标为(2b a -,2b a-), ∵直线y =﹣x+2121a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点(2b a -,2ba -)在直线y =﹣x+2121a +上, ∴2ba -=21221b a a ++∴﹣b =221a a ≤+a∴0<﹣b ≤4,≤b <0,即b b <0. 【点睛】本题是一道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新定义、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7.如图,抛物线2y ax 2x c =++经过,,A B C 三点,已知()()1,0,0,3.A C -()1求此抛物线的关系式;()2设点P 是线段BC 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线段BC 于点,D 当BCP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D 的坐标;()3点M 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2中BCP 的面积最大时,请直接写出使45PDM ∠=︒的点M 的坐标【答案】(1)2y x 2x 3=-++;(2)点33,22D ⎛⎫ ⎪⎝⎭;(3)点M 的坐标为()0,3或113113++⎝⎭【解析】 【分析】(1)由2y ax 2x c =++经过点()(),1,00,3A C -,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首先设点()2,23,P t t t -++令2230x x -++=,求得()3,0B ,然后设直线BC 的关系式为y kx b =+,由待定系数法求得BC 的解析式为3y x =-+,可得()()22,3,2333D t t PD t t t t t -+=-++--+=-+,BCP 的面积为()21333,22S PD t t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3)根据PD y 轴,45PDM ∠=︒,分别设DM y x b =+,DM y x b =-+,根据点33D(22,)坐标即可求出b ,再与抛物线联系即可得出点M 的坐标. 【详解】()1将()(),1,00,3A C -分别代入22,y ax x c =++可解得1,3,a c =-=即抛物线的关系式为2y x 2x 3=-++.()2设点()2,23,P t t t -++令2230,x x -++=解得121,3,x x =-= 则点()3,0B .设直线BC 的关系式为(y kx b k =+为常数且0k ≠), 将点,B C 的坐标代入,可求得直线BC 的关系式为3y x =-+.∴点()()22,3,2333D t t PD t t t t t -+=-++--+=-+设BCP 的面积为,S 则()21333,22S PD t t =⨯=-+ ∴当32t =时,S 有最大值,此时点33,22D ⎛⎫ ⎪⎝⎭.()3∵PD y 轴,45PDM ∠=︒第一种情况:令DM y x b =+,33D(22,) 解得:b=0∴223y x y x x =⎧⎨=-++⎩解得:113x 2=∴M 第二种情况:令DM y x b =-+,33D(22,) 解得:b=3∴2323y x y x x =-+⎧⎨=-++⎩解得:x=0或x=3(舍去) ∴M 03(,)满足条件的点M 的坐标为()0,3或1122⎛⎫+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12x2+bx+c与x轴交于B,C两点,与y轴交于点A,直线y=﹣12x+2经过A,C两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直线MN与对称轴交于点G,与抛物线交于M,N两点(点N在对称轴右侧),且MN∥x轴,MN=7.(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点N的坐标.(3)过点A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F,当tan∠FAC=12时,求点F的坐标.(4)过点D作直线AC的垂线,交AC于点H,交y轴于点K,连接CN,△AHK沿射线A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移动过程中△AHK与四边形DGNC产生重叠,设重叠面积为S,移动时间为t(0≤t5S与t的函数关系式.【答案】(1)y=﹣12x2+32x+2;(2)点N的坐标为(5,-3);(3)点F的坐标为:(3,2)或(173,﹣509);(4)2535,043593535,(245435935(5)1044t tS tt⎧⎛≤≤⎪⎪⎝⎭⎪⎪=⎨-<≤⎪⎪⎪+<≤⎪⎩.【解析】【分析】(1)点A、C的坐标分别为(0,2)、(4,0),将点A、C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即可求解;(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32,点N的横坐标为:37522+=,即可求解;(3)分点F在直线AC下方、点F在直线AC的上方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4)分0≤t≤355、当355<t3535<t5【详解】解:(1)直线y=﹣12x+2经过A,C两点,则点A、C的坐标分别为(0,2)、(4,0),则c=2,抛物线表达式为:y=﹣12x2+bx+2,将点C坐标代入上式并解得:b=32,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12x2+32x+2…①;(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32,点N的横坐标为:37522+=,故点N的坐标为(5,-3);(3)∵tan∠ACO=2142AOCO===tan∠FAC=12,即∠ACO=∠FAC,①当点F在直线AC下方时,设直线AF交x轴于点R,∵∠ACO=∠FAC,则AR=CR,设点R(r,0),则r2+4=(r﹣4)2,解得:r=32,即点R的坐标为:(32,0),将点R、A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mx+n得:232nm n=⎧⎪⎨+=⎪⎩,解得:432mn⎧=-⎪⎨⎪=⎩,故直线AR的表达式为:y=﹣43x+2…②,联立①②并解得:x =173,故点F (173,﹣509); ②当点F 在直线AC 的上方时,∵∠ACO =∠F ′AC ,∴AF ′∥x 轴, 则点F ′(3,2);综上,点F 的坐标为:(3,2)或(173,﹣509); (4)如图2,设∠ACO =α,则tanα=12AO CO =,则sinα=5,co sα=5;①当0≤t ≤35时(左侧图), 设△AHK 移动到△A ′H ′K ′的位置时,直线H ′K ′分别交x 轴于点T 、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S ,则∠DST =∠ACO =α,过点T 作TL ⊥KH , 则LT =HH ′=t ,∠LTD =∠ACO =α,则DT ='52co 5c s 2os L HH T t αα===,DS =tan DT α, S =S △DST =12⨯DT ×DS =254t ; ②当355<t 35时(右侧图),同理可得:S =''DGS T S 梯形=12⨯DG ×(GS ′+DT ′)=12⨯3+55﹣323594-; 35<t 5S=359104+;综上,S=2535,023593535,()435935(5)4t t t t t t ⎧⎛⎫≤≤⎪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图形平移、图形的面积计算等,其中(3)、(4),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9.如图,已知顶点为M (32,258)的抛物线过点D (3,2),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C ,点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P 在直线AD 上方时,求△PAD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 (3)过点P 作直线CD 的垂线,垂足为Q ,若将△CPQ 沿CP 翻折,点Q 的对应点为Q '.是否存在点P ,使Q '恰好落在x 轴上?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213222y x x =-++;(2)最大值为4,点P (1,3);(3)存在,点P 1393132-+). 【解析】 【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由△PAD 面积S =S △PHA +S △PHD ,即可求解;(3)结合图形可判断出点P 在直线CD 下方,设点P 的坐标为(a ,213222a a -++),当P 点在y 轴右侧时,运用解直角三角形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1)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a (x ﹣h )2+k =a (x ﹣32)2+258, 将点D 的坐标代入上式得:2=a (3﹣32)2+258, 解得:a =﹣12,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13222y x x =-++; (2)当x =0时,y =﹣12x 2+32x +2=2,即点C 坐标为(0,2),同理,令y =0,则x =4或﹣1,故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4,0),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AD 于点H , 由点A 、D 的坐标得,直线AD 的表达式为:y =12(x +1), 设点P (x ,﹣12x 2+32x +2),则点H (x ,12x +12), 则△PAD 面积为: S =S △PHA +S △PHD =12×PH ×(x D ﹣x A )=12×4×(﹣12x 2+32x +2﹣12x 12-)=﹣x 2+2x +3, ∵﹣1<0,故S 有最大值,当x =1时,S 有最大值,则点P (1,3);(3)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 ,显然点P 在直线CD 下方,设直线PQ 交x 轴于F ,点P 的坐标为(a ,﹣12a 2+32a +2),当P 点在y 轴右侧时(如图2),CQ =a , PQ =2﹣(﹣12a 2+32a +2)=12a 2﹣32a , 又∵∠CQ ′O +∠FQ ′P =90°,∠COQ ′=∠Q ′FP =90°, ∴∠FQ ′P =∠OCQ ′, ∴△COQ ′∽△Q ′FP ,'''Q C Q P CO FQ =,即213222'a aa Q F-=, ∴Q ′F =a ﹣3,∴OQ ′=OF ﹣Q ′F =a ﹣(a ﹣3)=3,CQ =CQ ′22223213CO OQ +=+=此时a 13P 1393132-+). 【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综合考查了翻折变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属于中考常涉及的题目.10.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任意的三个点A 、B 、C ,给出如下定义:若矩形的任何一条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平行,且A ,B ,C 三点都在矩形的内部或边界上,则称该矩形为点A ,B ,C 的“三点矩形”.在点A ,B ,C 的所有“三点矩形”中,若存在面积最小的矩形,则称该矩形为点A ,B ,C 的“最佳三点矩形”.如图1,矩形DEFG ,矩形IJCH 都是点A ,B ,C 的“三点矩形”,矩形IJCH 是点A ,B ,C 的“最佳三点矩形”.如图2,已知M (4,1),N (﹣2,3),点P (m ,n ).(1)①若m =1,n =4,则点M ,N ,P 的“最佳三点矩形”的周长为 ,面积为 ;②若m =1,点M ,N ,P 的“最佳三点矩形”的面积为24,求n 的值; (2)若点P 在直线y =﹣2x +4上.①求点M ,N ,P 的“最佳三点矩形”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m 的取值范围; ②当点M ,N ,P 的“最佳三点矩形”为正方形时,求点P 的坐标;(3)若点P(m,n)在抛物线y=ax2+bx+c上,且当点M,N,P的“最佳三点矩形”面积为12时,﹣2≤m≤﹣1或1≤m≤3,直接写出抛物线的解析式.【答案】(1)①18,18;②或5;(2)①最小值为12,;②点的坐标为或;(3),或.【解析】【分析】(1)①根据题意,易得M、N、P的“最佳三点矩形”的周长和面积②先求出和的值,再根据m=1以及M、N、P的“最佳三点矩形”的面积是24,可分析出此矩形的邻边长分别为6、4进而求出n的值(2)①结合图形,易得M、N、P的“最佳三点矩形”的面积的最小值,分别将对应的值代入y=-2x+4即可求出m的取值范围②当M、N、P的“最佳三点矩形”为正方形时,易得边长为6,将对应的值代入y=-2x+4即可求出P点坐标(3)根据题意画出图像,易得抛物线的解析式【详解】解:(1)①如图,过P做直线AB平行于x轴,过N做直线AC平行于y轴,过M做MB平行于y轴,分别交于点A(-2,4)、C(-2,1)、B(4,1)则AC=BM=3,AB=CM=6故周长=(3+6)=18,面积=3=18故M、N、P的“最佳三点矩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为18,18;②∵M(4,1),N(-2,3)∴,又∵m=1,点M、N、P的“最佳三点矩形”的面积为24∴此矩形的邻边长分别为6,4∴n=-1或5(2)如图1,① 易得点M 、N 、P 的“最佳三点矩形”的面积的最小值为12; 分别将y=3,y=1代入y=-2x+4,可得x 分别为, 结合图象可知:②当点M 、N 、P 的“最佳三点矩形”为正方形,边长为6, 分别将y=7,y=-3代入y=-2x+4 ,可得分别为,点P 的坐标为( ,7)或( ,-3) (3)如图2,y=+或y=+【点睛】此题比较灵活,读懂题意,画出图像求解是解题关键三、初三数学 旋转易错题压轴题(难)11.综合与探究:如图1,Rt AOB 的直角顶点O 在坐标原点,点A 在y 轴正半轴上,点B 在x 轴正半轴上,4OA =,2OB =,将线段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C ,过点C 作CD x ⊥轴于点D ,抛物线23y ax x c =++经过点C ,与y 轴交于点(0,2)E ,直线AC 与x 轴交于点H .(1)求点C 的坐标及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图2,已知点G 是线段AH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G 作AH 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F (点F 在第一象限),设点G 的横坐标为m . ①点G 的纵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②如图3,当直线FG 经过点B 时,求点F 的坐标,判断四边形ABCF 的形状并证明结论;③在②的前提下,连接FH ,点N 是坐标平面内的点,若以F ,H ,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FHC 全等,请直接写出点N 的坐标.【答案】(1)点C 的坐标为(6,2),21322y x x =-++;(2)①143m -+;②点F 的坐标为(4,6),四边形ABCF 为正方形,证明见解析;③点N 的坐标为(10,4)或4226,55⎛⎫ ⎪⎝⎭或384,55⎛⎫ ⎪⎝⎭. 【解析】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与旋转的性质证明ABO BCD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点C 的坐标,结合点E 的坐标,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表达式;(2)①设直线AC 的表达式为y kx b =+,由点A 、C 的坐标求出直线AC 的表达式,进而得解;②过点G 作GM x ⊥轴于点M ,过点F 作FP y ⊥轴,垂足为点P ,PF 的延长线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Q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出AG CG =,结合①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得出点G 的坐标,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G 的表达式,结合抛物线的表达式求出点F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BC CF FA ===,结合90ABC ︒∠=可得出结论; ③根据直线AC 的表达式求出点H 的坐标,设点N 坐标为(,)s t ,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2FC ,2CH ,2FN ,2NH ,然后分两种情况考虑:若△FHC ≌△FHN ,则FN =FC ,NH=CH ,若△FHC ≌△HFN ,则FN =CH ,NH =FC ,分别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 解:(1)4=OA ,2OB =,∴点A 的坐标为(0,4),点B 的坐标为(2,0),线段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C ,AB BC ∴=,90ABC ︒∠=,90ABO DBC ︒∴∠+∠=,在Rt AOB 中,90ABO OAB ︒∴∠+∠=,=OAB DBC ∴∠∠,CD x ⊥轴于点D ,90BDC ︒∴∠=,90AOB BDC ︒∴∠=∠=.AB BC =,ABO BCD ∴△≌△,2CD OB ∴==,4BD OA ==,6OB BD ∴+=,∴点C 的坐标为(6,2),∵抛物线23y ax x c =++的图象经过点C ,与y 轴交于点(0,2)E , 236182c a c =⎧∴⎨++=⎩, 解得,122a c ⎧=-⎪⎨⎪=⎩,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1322y x x =-++; (2)①设直线AC 的表达式为y kx b =+,∵直线AC 经过点()6,2C ,(0,4)A ,∴624k b b +=⎧⎨=⎩, 解得,134k b ⎧=-⎪⎨⎪=⎩,即143y x =-+, ∴点G 的纵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为:143m -+, 故答案为:143m -+.②过点G 作GM x ⊥轴于点M , OM m ∴=,143GM m =-+, AB BC =,BG AC ⊥,AG CG ∴=, 90AOB GMH CDH ︒∠=∠=∠=,OA GMCD ∴, 1OM AG MD GC∴==, 132OM MD OD ∴===, 3m ∴=,1433m -+=,∴点G 为(3,3), 设直线BG 的表达式为y kx b =+,将(3,3)G 和(2,0)B 代入表达式得,2033k b k b +=⎧⎨+=⎩, 36k b =⎧∴⎨=-⎩,即表达式为36y x =-, 点F 为直线BG 和抛物线的交点,∴得2132362x x x -++=-, 14x ∴=,24x =-(舍去),∴点F 的坐标为(4,6),过点F 作FP y ⊥轴,垂足为点P ,PF 的延长线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Q ,4PF ∴=,2AP =,2FQ =,4CQ =,在Rt AFP △中和Rt FCQ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5AF FC ==,同理可得25AB BC ==,AB BC CF FA ∴===,∴四边形ABCF 为菱形,90ABC ︒∠=,∴菱形ABCF 为正方形;③∵直线AC :143y x =-+与x 轴交于点H , ∴1403x -+=, 解得,x =12,∴(12,0)H ,∴222(64)(26)20FC =-+-=,222(126)(02)40CH =-+-=,设点N 坐标为(,)s t ,∴222(4)(6)FN s t =-+-,222(12)(0)NH s t =-+-,第一种情况:若△FHC ≌△FHN ,则FN =FC ,NH =CH , ∴2222(4)(6)20(12)40s t s t ⎧-+-=⎨-+=⎩, 解得,11425265s t ⎧=⎪⎪⎨⎪=⎪⎩,2262s t =⎧⎨=⎩(即点C ), ∴4226,55N ⎛⎫ ⎪⎝⎭; 第二种情况:若△FHC ≌△HFN ,则FN =CH ,NH =FC ,∴2222(4)(6)40(12)20s t s t ⎧-+-=⎨-+=⎩, 解得,1138545s t ⎧=⎪⎪⎨⎪=⎪⎩,22104s t =⎧⎨=⎩, ∴384,55N ⎛⎫ ⎪⎝⎭或(10,4)N , 综上所述,以F ,H ,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FHC 全等时,点N 坐标为(10,4)或4226,55⎛⎫⎪⎝⎭或384,55⎛⎫ ⎪⎝⎭. 【点睛】本题是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表达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与正方形的判定,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其中对全等三角形存在性的分析,因有一条公共边,可对另外两边进行分类讨论,本题有一定的难度,是中考压轴题.12.(1)观察猜想如图(1),在△ABC 中,∠BAC=90°,AB=AC,点D 是BC 的中点.以点D 为顶点作正方形DEFG ,使点A ,C 分别在DG 和DE 上,连接AE ,BG ,则线段BG 和AE 的数量关系是_____;(2)拓展探究将正方形DEFG 绕点D 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旋转角度大于0°,小于或等于360°),如图2,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予以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解决问题若BC=DE=2,在(2)的旋转过程中,当AE为最大值时,直接写出AF的值.【答案】(1)BG=AE.(2)成立.如图②,连接AD.∵△ABC是等腰三直角角形,∠BAC=90°,点D是BC的中点.∴∠ADB=90°,且BD=AD.∵∠BDG=∠ADB-∠ADG=90°-∠ADG=∠ADE,DG=DE.∴△BDG≌△ADE,∴BG=AE.…………………………………………7分(3)由(2)知,BG=AE,故当BG最大时,AE也最大.正方形DEFG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270°时,BG最大,如图③.若BC=DE=2,则AD=1,EF=2.在Rt△AEF中,AF2=AE2+EF2=(AD+DE)2+EF2=(1+2)2+22=13.∴AF=【解析】解:(1)BG=AE.(2)成立.如图②,连接AD.∵△ABC是等腰三直角角形,∠BAC=90°,点D是BC的中点.∴∠ADB=90°,且BD=AD.∵∠BDG=∠ADB-∠ADG=90°-∠ADG=∠ADE,DG=DE.∴△BDG≌△ADE,∴BG=AE.(3)由(2)知,BG=AE,故当BG最大时,AE也最大.Z+X+X+K]因为正方形DEFG在绕点D旋转的过程中,G点运动的图形是以点D为圆心,DG为半径的圆,故当正方形DEFG旋转到G点位于BC的延长线上(即正方形DEFG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270°)时,BG最大,如图③.若BC=DE=2,则AD=1,EF=2.在Rt△AEF中,AF2=AE2+EF2=(AD+DE)2+EF2=(1+2)2+22=13.∴AF=.即在正方形DEFG旋转过程中,当AE为最大值时,AF=.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OBC是矩形,点O(0,0),点A(5,0),点B (0,3).以点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矩形AOBC,得到矩形ADEF,点O,B,C的对应点分别为D,E,F.(1)如图①,当点D落在BC边上时,求点D的坐标;(2)如图②,当点D落在线段BE上时,AD与BC交于点H.①求证△ADB≌△AOB;②求点H的坐标.(3)记K为矩形AOBC对角线的交点,S为△KDE的面积,求S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即可).【答案】(1)D(1,3);(2)①详见解析;②H(175,3);(3)30334-≤S≤30334+.【解析】【分析】(1)如图①,在Rt△ACD中求出CD即可解决问题;(2)①根据HL证明即可;②,设AH=BH=m,则HC=BC-BH=5-m,在Rt△AHC中,根据AH2=HC2+AC2,构建方程求出m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③中,当点D在线段BK上时,△DEK的面积最小,当点D在BA的延长线上时,△D′E′K的面积最大,求出面积的最小值以及最大值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如图①中,∵A(5,0),B(0,3),∴OA=5,OB=3,∵四边形AOBC是矩形,∴AC=OB=3,OA=BC=5,∠OBC=∠C=90°,∵矩形ADEF是由矩形AOBC旋转得到,∴AD=AO=5,在Rt△ADC中,CD22AD AC-,∴BD=BC-CD=1,∴D(1,3).(2)①如图②中,由四边形ADEF是矩形,得到∠ADE=90°,∵点D在线段BE上,∴∠ADB=90°,由(1)可知,AD=AO,又AB=AB,∠AOB=90°,∴Rt△ADB≌Rt△AOB(HL).②如图②中,由△ADB≌△AOB,得到∠BAD=∠BAO,又在矩形AOBC中,OA∥BC,∴∠CBA=∠OAB,∴∠BAD=∠CBA,∴BH=AH,设AH=BH=m,则HC=BC-BH=5-m,在Rt△AHC中,∵AH2=HC2+AC2,∴m2=32+(5-m)2,∴m=175,∴BH=175,∴H(175,3).(3)如图③中,当点D在线段BK上时,△DEK的面积最小,最小值=12•DE•DK=12×3×(5-34)=30334-,当点D在BA的延长线上时,△D′E′K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12×D′E′×KD′=12×3×(3430334+综上所述,303344-≤S≤303344+.【点睛】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14.(1)问题发现如图1,△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B,C,D在一条直线上.填空:线段AD,BE之间的关系为 .(2)拓展探究如图2,△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请判断AD,BE的关系,并说明理由.(3)解决问题如图3,线段PA=3,点B是线段PA外一点,PB=5,连接AB,将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C,随着点B的位置的变化,直接写出PC的范围.【答案】(1) AD=BE,AD⊥BE.(2) AD=BE,AD⊥BE.(3) 5-32≤PC≤5+32.【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证△ACD≌△BCE(SAS),得AD=BE,∠EBC=∠CAD,延长BE交AD于点F,由垂直定义得AD⊥BE.(2)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证△ACD≌△BCE(SAS),AD=BE,∠CAD=∠CBE,由垂直定义得∠OHB=90°,AD⊥BE;(3)作AE⊥AP,使得AE=PA,则易证△APE≌△ACP,PC=BE,当P、E、B共线时,BE最小,最小值=PB-PE;当P、E、B共线时,BE最大,最大值=PB+PE,故5-32≤BE≤5+32.【详解】(1)结论:AD=BE,AD⊥BE.理由:如图1中,∵△ACB与△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CE=CD,∠ACB=∠ACD=90°,在Rt△ACD和Rt△BCE中AC BCACD BCECD CE⎧⎪∠∠⎨⎪⎩===∴△ACD≌△BCE(SAS),∴AD=BE,∠EBC=∠CAD延长BE交AD于点F,∵BC⊥AD,∴∠EBC+∠CEB=90°,∵∠CEB=AEF,∴∠EAD+∠AEF=90°,∴∠AFE=90°,即AD⊥BE.∴AD=BE,AD⊥BE.故答案为AD=BE,AD⊥BE.(2)结论:AD=BE,AD⊥BE.理由:如图2中,设AD交BE于H,AD交BC于O.∵△ACB与△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CE=CD,∠ACB=∠ECD=90°,∴ACD=∠BCE,在Rt△ACD和Rt△BCE中AC BCACD BCECD CE⎧⎪∠∠⎨⎪⎩===,∴△ACD≌△BCE(SAS),∴AD=BE,∠CAD=∠CBE,∵∠CAO+∠AOC=90°,∠AOC=∠BOH,∴∠BOH+∠OBH=90°,∴∠OHB=90°,∴AD⊥BE,∴AD=BE,AD⊥BE.(3)如图3中,作AE⊥AP,使得AE=PA,则易证△APE≌△ACP,∴PC=BE,图3-1中,当P、E、B共线时,BE最小,最小值=PB-PE=5-32,图3-2中,当P、E、B共线时,BE最大,最大值=PB+PE=5+32,∴5-32≤BE≤5+32,即5-32≤PC≤5+32.【点睛】本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会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15.在矩形ABCD 中,2AB =,1BC =,以点A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矩形ABCD ,旋转角为(0180)αα<<,得到矩形AEFG ,点B 、点C 、点D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E 、点F 、点G .()1如图①,当点E 落在DC 边上时,直写出线段EC 的长度为______; ()2如图②,当点E 落在线段CF 上时,AE 与DC 相交于点H ,连接AC ,①求证:ACD ≌CAE ; ②直接写出线段DH 的长度为______.()3如图③设点P 为边FG 的中点,连接PB ,PE ,在矩形ABCD 旋转过程中,BEP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3;(2)①见解析;34②;(3)存在,PBE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21,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1如图①中,在Rt ADE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2①证明:如图②中,根据HL 即可证明ACD ≌CAE ;②如图②中,由ACD ≌CAE ,推出ACD CAE ∠∠=,推出AH HC =,设AH HC m ==,在Rt ADH 中,根据222AD DH AH +=,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3存在.如图③中,连接PA ,作BM PE ⊥交PE 的延长线于M.由题意:PF PC 1==,由AG EF 1==,G F 90∠∠==,推出PA PE 2==PBE12SPE BM 22=⋅⋅=,推出当BM 的值最大时,PBE 的面积最大,求出BM 的最大值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1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2∴==,BC AD 1==,D 90∠=,矩形AEFG 是由矩形ABCD 旋转得到,AE AB 2∴==,在Rt ADE 中,22DE 213=-=CE 23∴=,故答案为23.()2①当点E 落在线段CF 上,AEC ADC 90∠∠∴==,在Rt ADC 和Rt AEC 中,{AC CACD AE ==,。
相似度匹配
考试题目学而思题目相似度
【某成外半期A3】【暑假敏学班第一讲例2&勤思班第一讲例1】95%
【某成外半期A5】【暑假敏学班第6讲例8】90%
【某成外半期A7】【秋季勤思班第十一讲演练5】100
%
【某成外半期A10】【秋季勤思班第五讲例5&敏学班第五讲例7】90%
【某成外半期A15】【暑假勤思班第一讲例2】90%
【某成外半期A17】【暑假勤思班&敏学班第一讲知识点】95%
【某成外半期A18】【秋季勤思班第七讲例6&敏学班第七讲例6】90%
【某成外半期A19】【秋季敏学班第六讲例3】100
%
【某成外半期B21】【秋季勤思班第一讲例1】90%
【某成外半期B24】【秋季勤思班第四讲例6】80%
【某成外半期B26】【暑假勤思班第十讲例6】85%
【某成外半期B28】【秋季勤思班第六讲例4】85%。
2015-2016学年上学期十五所中学期末联考九年级数学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一选(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二次函数y=(x﹣1)2﹣2的顶点坐标是()A. (﹣1,﹣2)B.(﹣1,2)C.(1,﹣2)D.(1,2)2.判断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根的情况是( )A.只有一个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3.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3=0,下列配方结果正确的是( )A.(x﹣4)2=19 B.(x﹣2)2=7 C.(x+2)2=7 D.(x+4)2=194.一件商品的原价是100元,经过两次提价后的价格为121元,如果每次提价的百分率都是x,根据题意,下面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A.100(1+x)=121 B.100(1﹣x)=121C.100(1﹣x)2 =121 D.100(1+x)2 =1215.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形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A.B.C.D.6.已知:点A (x 1,y 1)、B (x 2,y 2)、C (x 3,y 3)是函数3y x=﹣图象上的三点,且x 1<0<x 2<x 3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 A .y 1<y 2<y 3B .y 3<y 2<y 1C .y 2<y 3<y 1D .无法确定7.某地区为估计该地区黄羊的只数,先捕捉20只黄羊给它们分别作上标志,然后放回,待有标志的黄羊完全混合于黄羊群后,第二次捕捉40只黄羊,发现其中两只有标志.从而估计该地区有黄羊( ) A .200只B .400只C .800只D .1000只8.如图,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3,圆心角为90°的扇形,则该圆锥的底面周长为( )A .34π B .32π C .34 D .329. 如图,线段AB 是⊙O 的直径,弦CD 丄AB ,∠CAB =20°,则∠AOD 等于( )A. 120°B. 140°C. 150°D. 160°第9题图 第10题图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是边AD 的中点,连接EC 交对角线BD 于点F ,则:DEF BCF S S V V 等于( ) A. 1:2 B .1:4C .1:9D .4:9二、填一填(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已知反比例函数(k 是常数,且0k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12.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3,则这个扇形的面积为 (结果保留π). 13.方程x 2﹣3x =0的根为 . 直于x 轴,14.如图,A 是反比例函数(0)ky x x=>图象上的一点,AB 垂垂足为B ,AC 垂直于y 轴,垂足为C ,若矩形ABOC 的面积为7,则k 的值为 .15.已知x=﹣1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mx --=的一个解,则m 的值是______. 16.布袋中装有2个白球,4个黑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则随机从袋中摸出 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__________.17.已知Rt △ABC 的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6cm 和8cm ,则它的外接圆的半径为 cm . 18.为了测量校园水平地面上一棵不可攀的树的高度,学校数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利用一面镜子和一根皮尺,设计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案:把一面很小的镜子放在离树底(B )8.4米的点E 处,然后沿着直线BE 后退到点D ,这时恰好在镜子里看到树梢顶点A ,再用皮尺量得DE=2.4米,观察者目高CD=1.6米,则树(AB )的高度为 米.三、解答题(本题共7个大题,共66分)19. (本题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2,1)、B(﹣1,﹣2)两点,与x轴交于点C.(1)分别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OA,求△AOC的面积.20.(本题8分)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建立直角坐标系,△AOB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O为原点,点A、B的坐标分别是A(3,2)、B(1,3).(1)将△AOB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A1O1B1,则点B1的坐标为;(2)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2OB2,请在图中作出△A2OB2,并求出这时点A2的坐标为;(3)在(2)中的旋转过程中,线段OA扫过的图形的面积为.21.(本题10分)已知:如图,△ABC中,AC=BC,以BC为直径的⊙O交AB于点D,过点D作DE⊥AC于点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1)AD=BD;(2)DF是⊙O的切线.22.(本题8分)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三张卡片,卡片上分别标有数字“1”,“2”和“3”,它们除了数字不同外,其余都相同.(1)随机地从盒中抽出一张卡片,则抽出数字为“2”的卡片的概率是多少?(2)若第一次从这三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设记下的数字为x,此卡片不放回盒中,第二次再从余下的两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设记下的数字为y,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表示出上述情况的所有等可能结果,并求出x+y<4的概率.23.(本题10分) 某商场要经营一种新上市的文具,进价为20元/件,试营销阶段发现;当销售单价为25元/件时,每天的销售量是250件,销售单价每上涨1元,每天的销售量就减少10件.(1)写出商场销售这种文具,每天所得的销售利润w (元)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销售单价为多少时,该文具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24.(本题10分)如图,⊙O 中,弦AB 、CD 相交于AB 的中点E ,连接AD 并延长至点F ,使DF=AD ,连接BC 、BF . (1)求证:△CBE ∽△AFB ; (2)当85=FB BE 时,求ADCB的值.25.(本题12分)已知二次函数22y x 2mx m 1=-+-.(1)当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O (0,0)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当m=2时,该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求C 、D 两点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PC+PD最短?若P 点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P 点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数学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共2页,满分为36分;第Ⅱ卷共4页,满分为84分.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第I 卷(选择题 共36分)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元二次方程x 2﹣9=0的解是( )A . x=3B . x=﹣3C . x 1=3,x 2=﹣3D . x 1=9,x 2=﹣9 2.如图,下列几何体的左视图不是矩形的是( )3.下列函数中,图象经过点(2,﹣3)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是 ( )A.3y x =- B.2y x = C.6y x = D.6y x=-4.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已知∠A BC =35°,则∠AOC 的大小是( ) A.80° B.70° C. 60° D.50°5.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位置如图所示,则cos B ∠的值为( )A .12B .22C .32D .336.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 .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形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7.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是方程x 2-13x+36=0的根,则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3 B .15 C .18 D .13或188.如图,点P 在△ABC 的边AC 上,要判断△ABP ∽△ACB ,添加一个条件,不正确的是( )A .∠ABP =∠CB .∠APB =∠ABC C .AP AB AB AC = D .AB ACBP CB=9. 二次函数y= -x 2+2x+4的最大值为( )A .3B .4C .5D .610.经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可能直行,也可能左转或者右转。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上期期末综合测试(一)三年级数学试卷一、书写。
(2分)要求:①蓝黑墨水钢笔书写。
②卷面整洁。
③字迹工整。
④大小适当。
二、我会填空。
(共24分,其中1、2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
) 1.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②一棵大树高5( )。
③小明身高大约是14( )。
④这辆货车最多载货物5( )。
2. 8分米=( )厘米 ( )吨=5000千克1分30秒=( )秒 9000米=( )千米 3. 比300多54的数是( ),300比54多( ), 9的4倍是( ),42是( )的6倍,18是6的( )倍。
4.5.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经过 ( )分钟经过( )分钟( ) ( ) ( ) 6. 在下面的○中填上“>”“<”或“=”。
13○15 27○57 44○66 1○9107. 小东和小明进行400米赛跑。
小东用了1分13秒,小明用了1分6秒,( )跑得快一些。
8. 一块菜地,其中的58种白菜,18种芹菜,剩下的种萝卜。
种萝卜的地占整块菜地的( )。
9. 希望小学四年级三班学生丁小飞的学号编码是2011040328,他是2011年入学,班级排序为28,那么该校三年级一班王明明是2012年入学的,班级排序为16,那么他的学号编码是( )。
10. 三(1)班有42人参加了美术兴趣小组和音乐兴趣小组,其中参加美术小组的有34人,参加音乐小组的有28人,( )人既参加了美术小组又参加了音乐小组。
三、我会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共5分)1. “电影院有342个座位。
五年级有192人,六年级有127人,这两个年级同时看电影坐得下吗?”我们可以进行估算:把192看成200,把127看成130,200+130=330,330<342,坐得下。
( )2. 5千克棉花比5千克铁轻。
( )3. 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四个直角。
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共60分)1.(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2.(3分)如图,在Rt△ABC中,∠C=90°,AB=5,AC=2,则cosA的值是()A.B.C.D.3.(3分)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000的地图上,若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25cm,则甲、乙两地实际距离为()A.125km B.12.5km C.1.25km D.1250km 4.(3分)方程x2=25的解是()A.x=5B.x=﹣5C.x1=5,x2=﹣5D.5.(3分)甲乙两人玩一个游戏,判定这个游戏公平不公平的标准是()A.游戏的规则由甲方确定B.游戏的规则由乙方确定C.游戏的规则由甲乙双方商定D.游戏双方要各有50%赢的机会6.(3分)下列各式(1﹣x)=0,=0,=0,,x2+3x=0,其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为()A.2个B.3个C.4个D.5个7.(3分)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B.C.D.8.(3分)下列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B.C.D.9.(3分)如图所示,在▱ABCD中,G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AG与BD交于E,与DC交于F,则图中相似三角形有()A.3对B.4对C.5对D.6对10.(3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A.x≠1B.x<1C.x≤1D.x≥111.(3分)如图,若P为△ABC的边AB上一点(AB>AC),则下列条件不一定能保证△ACP∽△ABC的有()A.∠ACP=∠B B.∠APC=∠ACB C.=D.=12.(3分)下列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的是()A.随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至少有一次反面朝上B.今年冬天黑龙江会下雪C.随意掷两个均匀的骰子,朝上面的点数之和为1D.一个转盘被分成6个扇形,按红、白、白、红、红、白排列,转动转盘,指针停在红色区域13.(3分)小明沿着坡度为1:的坡面向下走了2米,那么他下降高度为()A.1米B.米C.2米D.米14.(3分)以下列长度(同一单位)为长的四条线段中,不成比例的是()A.2,5,10,25B.4,7,4,7C.2,,,4D.,,2,515.(3分)在△ABC中,AD是BC边上中线,G是重心,若GD=6,那么AG的长为()A.9B.12C.3D.216.(3分)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0B.k>0C.k≥﹣1D.k>﹣1 17.(3分)如图所示,已知等腰梯形ABCD的中位线EF的长为6,腰AD的长为5,则该等腰梯形的周长为()A.11B.16C.17D.2218.(3分)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sin55°<cos36°B.sin55°>cos36°C.sin55°=cos36°D.sin55°+cos36°=119.(3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3=0,下列配方正确的是()A.(x+2)2=1B.(x﹣2)2=1C.(x+2)2=7D.(x﹣2)2=7 20.(3分)如图,把矩形纸片OABC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OA、OC分别落在x轴,y轴上,连OB,将纸片OABC沿OB折叠,使点A落在A′的位置,若OB=,tan∠BOC=,则点A′的坐标()A.(﹣,)B.(﹣,)C.(﹣,)D.(﹣,)21.(4分)①计算:cot44°•cot45°•cot46°=②一般地,当α为锐角时sin(180°+α)=﹣sinα,如sin210°=sin(180°+30°)=﹣sin30°=,由此可知:sin240°的值为.22.(2分)已知:如图在△ABC中,∠A=30°,tanB=,BC=,则AB的长为.23.(4分)①已知线段a、b、c满足关系,且b=3,则ac=;②若x:y:z=2:7:5,且x﹣2y+3z=6,则x+y+z=.24.(6分)①方程x2+5x﹣m=0的一个根是2,则m=,另一个根是;②设a、b是方程x2+x﹣2010=0的两个实数根,则a2+2a+b的值为.25.(2分)在一次初三数学交流会上,每两名学生握手一次,统计共握手253次,若设参加此会的学生为x名,据题意可列方程为.26.(4分)①若0<x<4,化简﹣|x﹣5|的结果是;②观察分析,寻找规律:0,,,3,2,…那么第10个数据应该是.三、计算或解方程.(每小题30分,共30分)27.(30分)①(2x+1)2=2(2x+1)②用配方法解方程x2﹣6x﹣7=0③()﹣()④2a⑤()()⑥tan60°+4sin245°﹣2cos30°.28.(6分)已知x=﹣1,y=+1.求+的值.29.(6分)如图,△ABC中,∠A=45°,∠B=60°,AB=100cm,求△ABC的面积.30.(6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2x2+kx﹣1=0.(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的一个根是﹣1,求另一个根及k值.五、解答题.(31、32每小题各6分,33小题8分,共20分)31.(6分)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DC,AD=AC,B是线段DC上的一点,连接AB,且有AB=DB.(1)△ABD∽△DAC;(2)若△ABC的周长是15,且=,求AC的长.32.(6分)如图.电路图上有四个开关A、B、C、D和一个小灯泡,闭合开关D 或同时闭合开关A,B,C都可使小灯泡发光.(1)任意闭合其中一个开关,则小灯泡发光的概率等于;(2)任意闭合其中两个开关,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出小灯泡发光的概率.33.(8分)如图,四边形O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矩形纸片,点A 在x轴上,点C在y轴上,将边BC折叠,使点B落在边OA的点D处.已知折叠CE=5,且tan∠EDA=.(1)判断△OCD与△ADE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2)求直线CE与x轴交点P的坐标;(3)是否存在过点D的直线l,使直线l、直线CE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和直线l、直线CE与y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相似?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其解析式并画出相应的直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共60分)1.(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解答】解:因为A、=2;B、=;D、=|a|.故选:C.2.(3分)如图,在Rt△ABC中,∠C=90°,AB=5,AC=2,则cosA的值是()A.B.C.D.【解答】解:∵Rt△ABC中,∠C=90°,AB=5,AC=2,∴cosA==.故选:B.3.(3分)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000的地图上,若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25cm,则甲、乙两地实际距离为()A.125km B.12.5km C.1.25km D.1250km【解答】解:设实际距离为xcm,则:1:500000=25:x,解得x=12500000.12500000cm=125km.故选:A.4.(3分)方程x2=25的解是()A.x=5B.x=﹣5C.x1=5,x2=﹣5D.【解答】解:x2=25,方程两边直接开平方得:x=±5,∴x1=5,x2=﹣5,故选:C.5.(3分)甲乙两人玩一个游戏,判定这个游戏公平不公平的标准是()A.游戏的规则由甲方确定B.游戏的规则由乙方确定C.游戏的规则由甲乙双方商定D.游戏双方要各有50%赢的机会【解答】解:根据游戏是否公平不在于谁定游戏规则,游戏是否公平的取决于游戏双方要各有50%赢的机会,∴A.游戏的规则由甲方确定,故此选项错误;B.游戏的规则由乙方确定,故此选项错误;C.游戏的规则由甲乙双方商定,故此选项错误;D.游戏双方要各有50%赢的机会,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6.(3分)下列各式(1﹣x)=0,=0,=0,,x2+3x=0,其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为()A.2个B.3个C.4个D.5个【解答】解:(1﹣x)=0.是一元一次方程,不合题意;=0,是一元二次方程,符合题意;=0,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二次方程,+x=0,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x2+3x=0,是一元二次方程,符合题意,故其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为:2.故选:A.7.(3分)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B.C.D.【解答】解:A、原式=,错误;B、原式=|x|,错误;C、有意义,a≥0,原式=a,正确;D、原式=|y|,错误.故选:C.8.(3分)下列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B.C.D.【解答】解:∵=;A、=与3被开方数相同,故是同类二次根式;B、=与3被开方数不同,故不是同类二次根式;C、与3被开方数不同,故不是同类二次根式;D、与3被开方数不同,故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故选:A.9.(3分)如图所示,在▱ABCD中,G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AG与BD交于E,与DC交于F,则图中相似三角形有()A.3对B.4对C.5对D.6对【解答】解:在▱ABCD中,AB∥CD,所以,△ABE∽△FDE,△ABG∽△FCG,AD∥BC,所以,△ADE∽△GBE,△FDA∽△FCG,所以△ABG∽△FDA,△ABD∽△BCD故图中相似三角形有6对.故选:D.10.(3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A.x≠1B.x<1C.x≤1D.x≥1【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x>0,解得:x<1,故选B.11.(3分)如图,若P为△ABC的边AB上一点(AB>AC),则下列条件不一定能保证△ACP∽△ABC的有()A.∠ACP=∠B B.∠APC=∠ACB C.=D.=【解答】解:∵∠A=∠A,∴当∠APC=∠ACB或∠ACP=∠B或AC:AB=AP:AC或AC2=AB•AP时,△ACP∽△ABC.故选:D.12.(3分)下列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的是()A.随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至少有一次反面朝上B.今年冬天黑龙江会下雪C.随意掷两个均匀的骰子,朝上面的点数之和为1D.一个转盘被分成6个扇形,按红、白、白、红、红、白排列,转动转盘,指针停在红色区域【解答】解:A、可能发生,概率不为0,故本选项错误;B、可能发生,概率不为0,故本选项错误;C、不可能发生,概率为0,故本选项正确;D、概率不为0,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13.(3分)小明沿着坡度为1:的坡面向下走了2米,那么他下降高度为()A.1米B.米C.2米D.米【解答】解:∵坡度tanα==1:.∴α=30°.∴下降高度=坡长×sin30°=1米.故选:A.14.(3分)以下列长度(同一单位)为长的四条线段中,不成比例的是()A.2,5,10,25B.4,7,4,7C.2,,,4D.,,2,5【解答】解:A、2×25=5×10,故选项正确;B、4×7=7×4,故选项正确;C、×4≠×2,故选项错误;D、×=×,故选项正确.故选:C.15.(3分)在△ABC中,AD是BC边上中线,G是重心,若GD=6,那么AG的长为()A.9B.12C.3D.2【解答】解:如图,∵G是重心,∴AG=2GD=12.故选:B.16.(3分)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0B.k>0C.k≥﹣1D.k>﹣1【解答】解:∵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k≥0,且△>0,即(2)2﹣4×1×(﹣1)>0,解得k>﹣1.∴k的取值范围是k≥0.故选:A.17.(3分)如图所示,已知等腰梯形ABCD的中位线EF的长为6,腰AD的长为5,则该等腰梯形的周长为()A.11B.16C.17D.22【解答】解:∵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且EF=6∴AB+DC=2EF=2×6=12∴梯形ABCD的周长是AB+DC+AD+BD=12+5+5=22故选:D.18.(3分)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sin55°<cos36°B.sin55°>cos36°C.sin55°=cos36°D.sin55°+cos36°=1【解答】解:∵cos36°=cos(90°﹣54°)=sin54°,而sin55°>sin54°,∴sin55°>cos36°.故选:B.19.(3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3=0,下列配方正确的是()A.(x+2)2=1B.(x﹣2)2=1C.(x+2)2=7D.(x﹣2)2=7【解答】解:方程移项得:x2+4x=﹣3,配方得:x2+4x+4=1,即(x+2)2=1.故选:A.20.(3分)如图,把矩形纸片OABC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OA、OC分别落在x轴,y轴上,连OB,将纸片OABC沿OB折叠,使点A落在A′的位置,若OB=,tan∠BOC=,则点A′的坐标()A.(﹣,)B.(﹣,)C.(﹣,)D.(﹣,)【解答】解:∵tan∠BOC=,∴OC=2BC.∵OC2+BC2=OB2=5,∴BC=1,OC=2.所以A(1,0),B(1,2).直线OB方程:y﹣2=2(x﹣1),A′和A关于OB对称,假设A′(x0,y0),AA'中点:x=,y=.在直线OB y﹣2=2(x﹣1)上,﹣2=2(﹣1),y0=2(x0+1).x02+y02=OA'2=OA2=1,x02+4(x0+1)2=1,5X02+8X0+3=0.X0=﹣1或者﹣,y0=0或者.x0=﹣1,y0=0不合题意,舍去.所以A(﹣,).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21.(4分)①计算:c ot44°•c o t45°•cot46°=1②一般地,当α为锐角时sin(180°+α)=﹣sinα,如sin210°=sin(180°+30°)=﹣sin30°=,由此可知:sin240°的值为﹣.【解答】解:①cot44°•cot45°•cot46°=tan46°•cot45°•cot46°=cot45°=1;②sin240°=sin(180°+60°)=﹣sin60°=﹣,故答案为:1,﹣.22.(2分)已知:如图在△ABC中,∠A=30°,tanB=,BC=,则AB的长为3+.【解答】解:作CD⊥AB于D.设CD=x,根据题意BD=3x.x2+(3x)2=()2解得x=1.∴BD=3.∵∠A=30°,tanA=,∴AD=xtan30°=.∴AB=AD+BD=3+.23.(4分)①已知线段a、b、c满足关系,且b=3,则ac=9;②若x:y:z=2:7:5,且x﹣2y+3z=6,则x+y+z=28.【解答】解:①由比例的性质,得ac=b2=9;②由x:y:z=2:7:5,的x=2a,y=7a,z=5a.2a﹣2×7a+3×5a=6.解得a=2,x=2a=4,y=7a=14,z=5a=10.x+y+z=4+14+10=28.故答案为:9,28.24.(6分)①方程x2+5x﹣m=0的一个根是2,则m=14,另一个根是﹣7;②设a、b是方程x2+x﹣2010=0的两个实数根,则a2+2a+b的值为2009.【解答】解:①∵方程x2+5x﹣m=0的一个根是2,∴22+5×2﹣m=0,解得,m=14,∴x2+5x﹣14=0,解得,x1=﹣7,x2=2,故答案为:14,﹣7;②∵a、b是方程x2+x﹣2010=0的两个实数根,∴a2+a﹣2010=0,a+b==﹣1,得a2+a=2010,∴a2+2a+b=a2+a+a+b=2010+(﹣1)=2009,故答案为:2009.25.(2分)在一次初三数学交流会上,每两名学生握手一次,统计共握手253次,若设参加此会的学生为x名,据题意可列方程为x(x﹣1)=506.【解答】解:每名学生需握手的次数为:(x﹣1)次;因此一共要握手:x(x﹣1)次;因为两名学生握手一次,所以根据题意所列的方程为:x(x﹣1)=506,故答案为:x(x﹣1)=50626.(4分)①若0<x<4,化简﹣|x﹣5|的结果是3x﹣4;②观察分析,寻找规律:0,,,3,2,…那么第10个数据应该是3.【解答】解:①∵0<x<4,∴﹣|x﹣5|=2x+1﹣(5﹣x)=3x﹣4;故答案为:3x﹣4;②∵0,,,3,2,…∴第10个数据应该是:==3.故答案为:3.三、计算或解方程.(每小题30分,共30分)27.(30分)①(2x+1)2=2(2x+1)②用配方法解方程x2﹣6x﹣7=0③()﹣()④2a⑤()()⑥tan60°+4sin245°﹣2cos30°.【解答】解:①(2x+1)(2x+1﹣2)=0,2x+1=0或2x﹣1=0,,;②(x﹣3)2=16x﹣3=±4x1=7,x2=﹣1;③原式==()+(﹣4+)=;④原式=2=(2﹣)=;⑤原式==5﹣(3﹣2+2)=5﹣3+2﹣2=2;⑥原式=+4×()2﹣2×==2.四、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8.(6分)已知x=﹣1,y=+1.求+的值.【解答】解:+=+=+=+=6.29.(6分)如图,△ABC中,∠A=45°,∠B=60°,AB=100cm,求△ABC的面积.【解答】解:作CD⊥AB于D,设CD=x在Rt△ADC中,∠A=∠ACD=45°∴AD=CD=x,在Rt△CDB中,cot60°=∴BD=CD•cot60°=∵AD+BD=AB=100∴,∴S△ABC=AB•CD=×100×50(3﹣)=7500﹣2500(cm2).30.(6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2x2+kx﹣1=0.(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的一个根是﹣1,求另一个根及k值.【解答】证明:(1)∵a=2,b=k,c=﹣1∴△=k2﹣4×2×(﹣1)=k2+8,∵无论k取何值,k2≥0,∴k2+8>0,即△>0,∴方程2x2+k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解:(2)把x=﹣1代入原方程得,2﹣k﹣1=0∴k=1∴原方程化为2x2+x﹣1=0,解得:x1=﹣1,x2=,即另一个根为.五、解答题.(31、32每小题各6分,33小题8分,共20分)31.(6分)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DC,AD=AC,B是线段DC上的一点,连接AB,且有AB=DB.(1)△ABD∽△DAC;(2)若△ABC的周长是15,且=,求AC的长.【解答】(1)证明:∵AD=AC,∴∠D=∠C.又∵AB=DB,∴∠D=∠DAB.∴∠DAB=∠D=∠C.又∵∠D=∠D,∴△DAB∽△DCA.(2)解:由(1)得==.∴3AD=2DC.即3AC=2DC.∵△ABC的周长是15厘米,即AB+BC+AC=15,则有DB+BC+AC=15.∴DC+AC=15.∴AC=6.32.(6分)如图.电路图上有四个开关A、B、C、D和一个小灯泡,闭合开关D 或同时闭合开关A,B,C都可使小灯泡发光.(1)任意闭合其中一个开关,则小灯泡发光的概率等于;(2)任意闭合其中两个开关,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出小灯泡发光的概率.【解答】解:(1)有4个开关,只有D开关一个闭合小灯发亮,所以任意闭合其中一个开关,则小灯泡发光的概率是;(2)画树状图如右图:结果任意闭合其中两个开关的情况共有12种,其中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情况有6种,小灯泡发光的概率是.33.(8分)如图,四边形O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矩形纸片,点A 在x轴上,点C在y轴上,将边BC折叠,使点B落在边OA的点D处.已知折叠CE=5,且tan∠EDA=.(1)判断△OCD与△ADE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2)求直线CE与x轴交点P的坐标;(3)是否存在过点D的直线l,使直线l、直线CE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和直线l、直线CE与y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相似?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其解析式并画出相应的直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OCD与△ADE相似.理由如下:由折叠知,∠CDE=∠B=90°,∴∠CDO+∠EDA=90°,∵∠CDO+∠OCD=90°,∴∠OCD=∠EOA.又∵∠COD=∠DAE=90°,∴△OCD∽△ADE.(2)∵tan∠EDA=,∴设AE=3t,则AD=4t,由勾股定理得DE=5t,∴OC=AB=AE+EB=AE+DE=3t+5t=8t.由(1)△OCD∽△ADE,得,∴,∴CD=10t.在△DCE中,∵CD2+DE2=CE2,∴(10t)2+(5t)2=(5)2,解得t=1.∴OC=8,AE=3,点C的坐标为(0,8),点E的坐标为(10,3),设直线CE的解析式为y=kx+b,∴,解得∴y=﹣x+8,则点P的坐标为(16,0).(3)满足条件的直线l有2条:y1=﹣2x+12,y2=2x﹣12.如图:准确画出两条直线.附加:初中数学几何模型【模型一】“一线三等角”模型:图形特征: 60°60°60° 45°45°45°运用举例: 1.如图,若点B 在x 轴正半轴上,点A (4,4)、C (1,-1),且AB =BC ,AB ⊥BC ,求点B 的坐标; x yB C AO2.如图,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1S 、2S 、3S 、4S ,则14S S += .l s 4s 3s 2s 13213. 如图,Rt △ABC 中,∠BAC =90°,AB =AC =2,点D 在BC 上运动(不与点B ,C 重合),过D作∠ADE =45°,DE 交AC 于E .(1)求证:△ABD ∽△DCE ;(2)设BD =x ,AE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当△ADE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E 的长.EB4.如图,已知直线112y x =+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D ,抛物线212y x bx c =++与直线交于A 、E 两点,与x 轴交于B 、C 两点,且B 点坐标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