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1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3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原因及防治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至2012年5月治疗的糖尿病30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过低血糖表现。
结果所有患者中12例患者给予治疗后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因其合并疾病而进行相关治疗,18例患者给予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临床表现改善。
结论临床应提高对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认识,及时检测血糖,防止其发生发展。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老年;低血糖;原因;防治措施现今我国已经进入了高龄老龄化社会,此类患者多有慢性疾病,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
此疾病现今曾高发的趋势。
患者出现的低血糖反应为此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如处理不及时,其会对高龄患者带来很大的影响,会发生比较严重的其他并发症。
故及时地给予患者处理非常重要,2009年2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糖尿病30例患者,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过低血糖表现。
现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所有患者中13例患者为女性,17例患者为男性,患者的年龄为65-82岁,患者疾病的病程为5-40年。
所有患者的诊断都符合who的标准。
均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患者因为出现了低血糖表现而来医院进行诊治。
所有患者中4例患者有感染的表现,5例患者为陈旧性脑卒中,8例患者有血脂异常表现,合并有神经病变的患者有6例,15例患者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疾病,13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肾病。
所有患者都有明显的低血糖表现,其中14例患者有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饥饿等临床表现。
昏迷5例,胸闷心慌7例,1例患者没有任何临床表现,3例患者有明显的心绞痛表现。
1.2 方法患者明确诊断之后均给予患者应用20-40ml的50%葡萄糖药物,之后可给予患者应用5%葡萄糖静点,对其血糖指标进行定期的检查,如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反复表现时可给予其50%葡萄糖药物反复应用,以保证患者的血糖指标。
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通过研究190名糖尿病病人并发症,了解并发症的影响因子、发病状况,并找出相应的治疗方法。
方法将患有糖尿病的90名年轻患者及100名老年患者分成两组,分析他们各自的血压、并发症及发病的过程。
结果有三种并发症的出现频率较大,包括:出现频率为41.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现频率为42.55%的神经病变,出现频率为44.5%的糖尿病肾病,出现频率为45.0%的冠心病,出现频率为49.0%的高血压;且这些并发症的发病情况也与年纪有着密切的关系,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
结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均与年龄有关,老年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大,为控制慢性并发症的出现,应注重血压、血糖、血脂等方面。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临床分析;并发症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18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46-01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已明显改善,同时,我国人口中患有糖尿病并发症的人数也在逐年上涨。
研究表明,糖尿病已成为影响人们身体的第三大疾病,并且,我国已拥有超过3000多万的糖尿病病人,糖尿病并发症也毫无疑问地对病人的生命造成了较强的威胁,并在一定程度上使病人的生活水平降低。
为了针对并发症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避免它的出现,我院从2009年11月开始,历时三年,研究分析患有糖尿病的90名年轻患者及100名老年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相关情况,现呈现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实验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有90名,其中女性患者占有42名,男性患者占有48名,他们的年龄分布范围较广,从31岁到59岁不等;病程少则1个月,多则达10年。
实验组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有100名,其中女性患者占有42名,男性患者占有58名,平均年龄为69岁,小的为60岁,大的为84岁,病程少则2年,多则27年,平均下来为12年。
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病患并发低血糖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
方法:通过自身临床治疗经验,归纳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症状、产生原因以及预防方法。
结果:糖尿病并发低血糖会受到病患自身肾功能状态、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控制、药物联用等因素的影响;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身体乏力、大汗淋漓、心慌烦躁,严重者反应迟钝、语言表达不清甚至神经功能障碍,可归纳为神经性低血糖症状以及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结论: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属于可预防性病症,须加强健康教育并定期测量血糖,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长期低血糖导致大脑不可逆受损。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临床特点;预防方法对于糖尿病而言,血糖能否稳定控制是判断疾病进展的主要指标,严格控制血糖虽然能够避免一系列糖尿病并发症,但若血糖过低也可能造成安全隐患[1]。
本文针对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病症,分析了其临床特点、影响因素及预防方式。
1 糖尿病低血糖的临床特点1.1神经性低血糖当患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能力减弱、思维混乱、反应迟钝等情况时,可考虑是否存在精神活动以及心智轻度受损情况[2]。
神经性低血糖属于中枢神经功能抑制性病症,临床表现为运动失调、行为怪异、嗜睡、听力减退、语言含糊、肢体僵直、头部疼痛、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等等,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肢体偏瘫、癫痫样发作和抽搐之类的不典型表现,最后会直接影响到呼吸循环,导致患者昏迷。
神经性低血糖症状属于较严重的低血糖程度,必须及时入院治疗。
1.2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紧张、焦虑、有饥饿感、心悸、身体出汗、血压轻度升高、肢体震颤等[3]。
若患者血糖快速下降,则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更为明显。
部分糖尿病患者在临床诊断时虽然存在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但血糖并未明显偏低,则可能是血糖迅速下降所致。
1.3胰岛素瘤性低血糖这一类型的低血糖发病率仅在百万分之一左右。
对于成年人而言,80%的胰岛素瘤属于良性瘤,10%为多发性良性瘤,5%为单发性恶性瘤,剩余属于胰岛B细胞瘤增生以及多发恶性瘤。
1例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护理个案【摘要】:本文收治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低血糖并发症。
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后,患者好转出院。
现将其临床护理方法给予总结。
关键词:老年患者;糖尿病;并发症;临床护理糖尿病属常见慢性病,发病率较多,患者多为中老年人。
近年来,随人口结构改变,老年人数量增多,导致老年糖尿病发病率较高[1]。
糖尿病的病程较长,加上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导致患者易合并多种并发症,不仅会加重病情,还会加重患者生存质量[2]。
因此,加强临床护理,对改善病情和预后有明确价值。
鉴于此,本文对1例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护理经验。
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王小花,男,78岁,糖尿病病史30余年,脑梗死3余年。
2020年6月因股骨头坏死住院。
住院查血糖16mmol/L,因年龄大、体弱、血糖高,故放弃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采取卧床保守治疗。
随卧床时间的延长,糖尿病各种相关并发症相继出现,患者出现低血糖并发症。
因持续高热引发急性左心衰,导致患者病情较危重。
疾病早期患者病情变化,血压、血脂水平发生紊乱,消化功能紊乱诱发营养不良及电解质失衡。
随患者卧床时间的延长,患者情绪起伏不定,时常出现烦躁大哭等情况。
因年龄、慢性病等影响,增加了患者对临床护理难度。
因此,采取积极有效护理,积极控制血糖,预防相关并发症。
1.2护理1.2.1护理诊断营养失调:低于或高于机体需要量,与胰岛素不足,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或控制饮食不当有关;感染危险:与血糖增高因素有关;潜在并发症:足部溃疡、胃肠道功能紊乱。
1.2.3护理计划①心理护理:患者因担忧治疗费用、对疾病认知少等,极易使其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因此,应向患者讲解疾病恢复情况,以康复病例举例,做好思想工作,积极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
经心理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明显改善,护理效果提高。
②饮食护理:根据患者标准体重量及活动量,按照患者日常行为习惯,规定患者每日所需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临床经验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郑明建
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卫生院 重庆市 401331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产生机理及原因,并且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总结其患病的情况。
结果:在80例患者中,7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提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于年龄、病程长短以及血糖控制好坏有关。
结论:临床医师通过科学的用药和提高老年人的预防知识能够缓解并发症的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并发症;临床治疗
糖尿病是老年群体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多尿、多食、消瘦以及多引,病情严重的话则会引起血管、神经等慢性并发症[1]。
根据不完全统计,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会伴随多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因此加强对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对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我院对老年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并发症患者70例,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为(65.8±2.1)岁;病程4-23年。
其中病程在10以上的患者为42例。
1.2 分析方法
对8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情况与表现进行统计,按照标准对他们的体重、血糖以及血脂等进行分析,体重测定肥胖标准是 BMI≥28kg/m2(其中 BMI = 体重(kg)/身高(m2),以 HbA1C 与7.5%的关系来评判血糖控制的情况(HbA1C 测定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脂正常标准是 LDL-C<4.0 mmol/L(LDL-c 测定:患者空腹 12h 抽血,采用氧化酶法)。
1.3 治疗和预防
选择达美康、拜糖平及二甲双胍辅以中药治疗; 合理使用胰岛素; 进行药物治疗,如对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患者出现下肢疼痛时,临床可用镇静剂、非类固醇类止痛,解痉剂若效果欠佳,试用α-硫辛酸、前列地尔等药物静点。
2 结果
2.1 老年糖尿病并发症情况
如表1所示。
2.2 老年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死亡统计
通过对临床资料的治疗统计,在72例老年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中,死亡4例,其
中直接死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2例。
脑
血管以往1例,急性心肌梗死亡1例.
3 讨论
老年人内分泌腺大多数有退行性改变,
随着年龄增长,重量减轻,如胰腺,因 B
胰岛细胞减少致胰腺重量下降,胰岛素分
泌降低,易患糖尿病[2]。
通过对本文老年
人糖尿病病情的研究,绝大数的老年糖尿
病患者都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内的并
发症。
而且老年人糖尿病容易出现急性并
发症,例如酮症酸中毒、药物性低血糖等,
一旦出现急性并发症则容易造成心脑等器
官的衰竭,甚至死亡。
因此加强对预防老
年人糖尿病并发症非常重要。
对于糖尿病
并发症诊断需要遵循“早诊断、早治疗”
的原则。
3.1 了解产生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因素
在进行老年糖尿病并发症诊治前需要
了解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其中
并发症的出现于患者的年龄有关,由于老
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功能也
逐渐减退,从而导致身体功能所需的能量
要求也就降低,最终导致对于葡萄糖的耐
受量就会变小,这样容易导致血糖过高。
而且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体中的潜伏周期比
较长,往往在确诊时患者的血糖已经偏高,
从而导致便随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
展,因此老年人患病的时间越长,引发的
并发症就越多。
3.2 定期进行心电图等医学检查
老年人糖尿病并发症的具有急性和非
急性之分,但是由于老年人身体免疫力比
较低,因此需要定期做心电图、尿常规以
及眼底检查,及早发现各种并发症并且进
行治疗,以此达到预防、延长糖尿病并发
症发生的目的。
根据肖艳华等的研究,老
年人糖尿病患者基本都是死于并发症,因
此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非常重要,所以一
方面医院医护人员要加强对住院老年人患
者的医疗检查,并且做好家属的教育培训,
让家属意识到定期心电图检查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安全用药的治疗。
由于
老年人糖尿病并发症种类比较繁多,因此
需要医护人员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科学选
择用药,以此提高治疗效果[3]。
3.3 加强对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宣传,提高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对糖尿病并发症治疗具有重
要的意义,作为医护人员必须要告知老年
人的饮食注意事项,尤其是要向患者建议
合理的膳食,饮食上要谨记“不甜、不咸、
不腻、不辣、不烟、不酒”六个不要.并
且指导其进行适当的科学的运动锻炼,通
过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升高。
当然还需要
督促老年人进行自我血糖的测量,及时掌
握自身的身体情况,一旦出现异常需要及
时就医。
总之,老年糖尿病并发症是引起老年
人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因此我们要提高
临床医师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加强综
合治疗水平,控制血糖水平和平稳,减少
并发症的发生,延长老年人的生命,提高
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康明花.126例老年糖尿病并发
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
学,2014(04):113-114.
[2]肖艳华,张玉梅,俞丽萍.老年糖尿
病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糖尿病
新世界,2016(09):61-62.
[3]黎茂尧,周文英,毛冰凌.老年
糖尿病与中青年糖尿病并发症的
对比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
志,2014(01):90-91.
表1:老年糖尿病并发症情况
并发症例数发病率(%)
高血压病3751.39
糖尿病足5 6.9
周围神经病变1013.88
脑梗塞79.72
糖尿肾病912.5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 5.55
2种并发症6691.66
3种及以上并发症3041.66
134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