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的关系

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的关系

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的关系
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的关系

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的关系

摘要:人类越来越注意到需要对我们生活的环境进行保护,而要想有效的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增加他们的环保知识,需要通过教育来达到目的,教育能够普及环保知识,灌输环保理念。向学生教授环保知识,与化学课相结合,将环保教育引入课堂,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保教育环保理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146-01

人类对我们生存的地球过度的索取,造成了现在环境的严重恶化,臭氧层逐渐的薄弱,甚至出现了漏洞;温室效应加剧,北极的冰雪融化,造成了一系列的灾害;各种自然灾害屡屡发生,许多的动植物都濒临灭绝的境地;各类遗迹名胜被游客破坏;对自然资源的滥采滥伐,植被被破坏,沙漠化越发严重等等。环境污染与多方面的学科都有联系,而化学更是主要因素,如何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也与化学有关。

1 加强化学环保教育的意义

1.1 加强环保教育是全人类的呼声

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但却也对我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了破坏。现在全球的生态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环境问题是全人类所关注的问题,它是经济发展的副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生态教育列为主要工作,并推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孙鲁平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孙鲁平 发表时间:2018-07-05T09:50:23.937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8月总第280期作者:孙鲁平 [导读] 结合新教材及当前教学改革,谈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264100 在20世纪里,化学作为有用的学科,它给人类创造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自然灾害正不断袭击着人类。下面是结合新教材及当前教学改革,谈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中学化学的基本任务是进行系统的基础教育。利用课本的环保素材,使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和方法,通过渗透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是化学教师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新教材中有许多教学内容都体现了环境保护的思想。要想在教学中有效地渗透环保教育,教师还应注意资料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把环保信息和典型科技成果富集起来,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化学试验教学中贯彻环保教育 1.实验室“三废”处理体现环保意识。化学实验室里的许多物品、试剂都是有毒物质,实验时,易产生有害物质,很容易给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教学中应该重视实验室中废气、废液、废渣污染的防治。实验室废气的处理:化学实验常产生有毒气体,不管其量的多少,都应尽量备有吸收、处理装置。 2.多用微型试验激发环保意识。微型化学实验是80年代起由美国几所大学首先发起的化学试验改革,它作为一门新兴的绿色试验方法和技术,其优点是减少试剂用量,降低实验费用;降低实验室排废量,减少实验室污染;缩短实验时间且安全可靠。我们把微型实验引入课堂教学中,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3.设计环保方案,强化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设计环保实验,是强化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方法。环保实验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使化学反应及其产物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催化剂、溶剂)下进行;(3)减量、循环、重复使用;(4)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反应具有高选择性,极少副产品,甚至实现零排放;(5)产品应是对环境友好的。 三、利用科普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环境意识就是为了保护治理环境,我们可以在课余时间围绕环境保护、治理这个主题广泛开展一些课外科技改活动,适当开展环保知识周、环保知识竞赛活动。 环境污染以及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所以,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的正规教育体系特别是化学教育中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化学与环境保护 论文

化学与环境保护 从环境保护出发,介绍了环境污染的现状、防治方法及我国环境污染防治取得的成绩,综述了绿色化学的定义、特点及研究内容。指出绿色化学是近年来国际上普遍提倡和开展的研究课题,绿色化学的发展能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将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进程中,特别是20世纪,随着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石油、天然气生产的急剧增长,化工污染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不可否认,环境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为推动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化学及其制品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但另一方面,由于只注意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的事件接连发生。在水体方面,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被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污染,诱发水俣病,使一些人四肢麻木、精神失常、一会儿酣睡、一会儿兴奋异常,惨痛而死。而大气方面,有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原因就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转化成硫酸雾,导致人们胸闷、咳嗽、呕吐,年老体弱者因而死亡。环境污染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2.环境污染与治理 2.1水污染及治理 水是一切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是构成自然界一切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之源。由于人类大规模的生产活动,使某些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引起天然水体发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变化,造成水污染。水污染按污染物质的类型可分为:病原体污染、需氧物质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石油污染、热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污染、无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 在水污染防治技术上,我国科技工作者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历时五年的“甲基汞污染综合防治与对策研究”取得可喜成果;“长江中下游浅水湖生态渔业研究”通过了专家鉴定;无磷洗衣粉的研制生产……为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2.2大气污染及治理 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飘尘、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大气污染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活污染源,包括饮食或取暖时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雾;二是工业污染源,包括火力发电、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各种化学工业给大气造成的污染;三是交通污染源,包括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烟煤、尾气排放。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大气层的主要变化及环境问题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气候变化,二是大气臭氧层破坏形成臭氧层空洞,三是酸雨和污染物的越界输送。 为了保护全球大气环境,改善本国的环境质量,一些国家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制定了新的计划。比如,英国政府宣布实施为期10年的“全球空气质量战略”计划,以使英国的空气变得清新;我国已经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修正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公约》,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从调整能源政策入手,改善能源生产结构,增大一次能源中水电、核电及太阳能的比例。 3.我国化学污染防治的成绩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 初一是新课改年级,所以我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缺乏意识或者有时候抓不住重点和本质,缺乏对教学诊断、调整、纠错的能力。提高对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敏感度。养成一种对教学的自觉反思行为、习惯。冲破经验的束缚,从而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走向“学者型”教师。形成“学会教学”的能力。 从平时的练习和检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惰性表现突出。在新授的知识中,理解的内容少,记忆的内容多,特别是学生对记忆,掌握不够,容易出现三天不记,几乎忘记的现象。另外家庭实验支手的少,上课提问鸦雀无声。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其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数学观,积极地自觉地促进自己的观念改变,以实现由静态的,片面的、机械反映论的数学观向动态的,辩正的模式论的数学观的转变。特别是实现对上述问题的朴素的不自觉的认识向自觉认识的转化。 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眼中有人”是指关注现在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识并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爱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觉自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

与性,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不以同一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要以学生的分数论英雄。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出“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鼓励学生敢于反驳,挑战权威,挑战课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于上一学期的初一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我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反思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纲领,对纲领认识不清或制定错误必定注定打败仗。对于我们新分教师来说我自认为有以下几点不足: 1、对教学目标设计思想上不足够重视,目标设计流于形式。 2、教学目标设计关注的仍然只是认知目标,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有所忽视。重视的是知识的灌输、技巧的传递,严重忽视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3、教学目标的设计含混不可测,不足够具有全面性、开放性。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序与认知水平。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发展。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这道题都讲过几遍了还不会做”,碰到这样情况,教师不应埋怨学生,而要深刻反思出现这样状况到底是什么原

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doc

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理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特色新道路。为此,必须大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1. 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垃圾充溢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淮河水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1997年的黄河断流,1998年的长江洪水,去年的沙尘暴等,其后果是触目惊心的。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早已不是新闻。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事情。 2. 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的重要地位 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同物理、生物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学科。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初、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

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3. 化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在化学教育中,化学教师应有意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途径: (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号杀手”SO2和CO,在初中教材和高中人教版第一册(试验本)教材中都已经介绍过,教师在讲授该内容时,应给学生讲清SO2、CO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产生及SO2、CO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由SO2的特性讲解“酸雨”的形成及危害。对于大气污染中的另一“杀手”光化学烟雾,在高中人教版第二册(试验本)教材中也介绍过,教师可结合1942年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2)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等。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可以切身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做有毒性气体如SO2、CO放出的试验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对实验后的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又教育学生环境保护应从自身做起,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教育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与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与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5-07-15T10:48:40.59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6月上供稿作者:张月梅 [导读]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张月梅 摘要: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方面有着积极的贡献。这一学科特征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内容如下:了解教材中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教学中的相关知识点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化学知识与本地区的生产实际相结合。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荒漠化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初中化学教学要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可在多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渗透相关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了解课程中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1.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臭氧(O3)、氟氯烃(CFCs)、水蒸气等大幅度增加,使地球表面和大气的温度不断提高,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在过去的100年里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约 0.6℃,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将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化,造成农业减产;引起暴雨,洪水等灾害性和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影响自然生态系统,改变生物多样性等等。 2.大气污染及其危害 大气的污染主要为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它们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广泛应用。燃煤会产生烟尘和二氧化硫,机动车的排放使空气中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碳颗粒等急剧增多,同时工业生产的扬尘、废气也使空气污染物种类增多。 这几年,中国空气污染越发严重,多个城市出现雾霾天气的天数也在增加。人们对PM2.5这个新名词也逐渐熟悉。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其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雾霾天气的产生就是大气中PM2.5含量超过一定范围而产生的,其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刺激眼睛,使眼病发病率增高;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加;由于能见度降低,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3.水资源危机和水体污染 地球表面积约3/4被水覆盖,但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总水量的0.63%。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动植物生长和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在不断上升,人类年用水量已达4×1012m3,全球有60%的陆地面积淡水供应不足,近20亿人饮用水短缺。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不少,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2048m3,为世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水的浪费现象严重,水污染也十分严重。我国已被联合国列为全世界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 水污染的来源有:(1)城镇生活污水;(2)工业废水;(3)畜禽养殖业粪尿及排水;(4)船舶排水;(5)含化肥、农药的地表径流水及农灌退水;(6)电厂热污染排水等。 除淡水外,海洋也受到严重污染。全世界滨海地区常是人口最密集,城市化程度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全球海洋污染日益严重。海洋污染物包括有机污染物、营养性污染物、重金属、放射性物质、油田及轮船泄油,海上倾倒的废物。海洋污染导致众多水生生物灭绝,不少海域赤潮频发,水生生态严重破坏。 二、教学中的相关知识点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 教材中环境问题的知识点较为分散,一部分甚至只在资料卡片中呈现,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教学中应善于发掘学习素材,运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参考文献,选取一些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并能反映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新动态,适合学生阅读和观看的资料供学生学习和思考,体现化学课程与现代科技发展的密切联系。 1.全球气候变暖与低碳生活 在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教学中学习了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对环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由于工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所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另外,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却因为天灾和人类的乱吹滥伐等因素而不断减少,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教学中可以把这一知识点与第七单元中《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结合起来。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为了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水平,联合国制定了国际规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 《京都议定书》规定至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但许多发达国家为了本国的经济发展,并未签署该议定书,直至2005年2月16日议定书才正式生效。2014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参加的国家已超过200个。 我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这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工作,将其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国家的发展规划,开展了大量自主减缓行动。中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的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中国正逐步履行一个新兴大国的责任。 2.大气污染与保护空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学习了保护空气这一内容。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被污染

化学与环境论文

化学与环境论文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转化、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它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也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的划分,环境化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环境分析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四部分内容[1]。 环境化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0年以前为孕育阶段,70年代为形成阶段,8 0年代以后为发展阶段。二次大战以后至6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从恢复逐步走向高速发展,由于当时只注意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接连发生,事实促使人们开始研究和寻找污染控制途径,力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60年代初,由于当时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发现,农药中环境残留行为的研究就已经开始。这个阶段是环境化学的孕育阶段。到了70年代,为推动国际重大环境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国际科联1969年成立了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SCOPE),1971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全球环境监测》,随后,在7 0年代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与化学有关的专著,这些专著在70年代环境化学研究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1972年在瑞典斯德歌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了一系列研究计划,相继建立了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和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机构(IRPTC),并促进各国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结构和学术研究结构。应该说,这一系列的举措在人类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里程碑作用。 80年代全面地开展了对各主要元素,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各主要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这些循环产生的干扰和影响,以及对这些循环有重大影响的种种因素的研究;重视了化学品安全性评价;开展了全球变化研究,涉及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加强了污染控制化学的研究范围。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国际科联组织了数十个学科的国际学术机构开展环境问题研究。例如: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1989年制订了“化学与环境”研究计划,开展了空气、水、土壤、生物和食品中化学品测定分析等六个专题的研究。 1991年和1993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亚洲化学大会和IUPAC会议上,环境化学均是重要议题之一。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第一次授予三位环境化学家Crutzen,Rowland和Molina,他们首先提出平流层臭氧破坏的化学机制。Crutzen于1970年提出了NOx理论,Rowland和Molin a于1974年提出了CFCs理论,这几位化学家的实验室模拟结果在现实环境中得到验证。从发现平流层中氧化氮可以被紫外辐射分解而破坏全球范围的臭氧层开始,追踪对流层大气中十分稳定的CFCs类化学物质扩散进入平流层的同样归宿,阐明了影响臭氧层厚度的化学机理,使人类可以对耗损臭氧的化学物质进行控制。这些理论的研究成果因1985年南极“臭氧洞”的发现而引起全世界的“震动”,从而导致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订。这充分表明环境化学家的工作已经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环境化学已经开始走向全面发展。 我国的环境化学研究也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自70年代起,在典型地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容量和环境背景值调查,污染源普查,围绕工业“三废”污染,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环境污染物的表征、迁移转化规律,生物效应以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近年

化学与环境保护

化学与环境保护 篇一:化学与环境保护论文 化学与环境保护 从环境保护出发,介绍了环境污染的现状、防治方法及我国环境污染防治取得的成绩,综述了绿色化学的定义、特点及研究内容。指出绿色化学是近年来国际上普遍提倡和开展的研究课题,绿色化学的发展能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将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进程中,特别是20世纪,随着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石油、天然气生产的急剧增长,化工污染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不可否认,环境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为推动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化学及其制品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但另一方面,由于只注意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的事件接连发生。在水体方面,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被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污染,诱发水俣病,使一些人四肢麻木、精神失常、一会儿酣睡、一会儿兴奋异常,惨痛而死。而大气方面,有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原因就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转化成硫酸雾,导致人们胸闷、咳嗽、呕吐,年老体弱者因而死亡。环境污染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2.环境污染与治理 2.1水污染及治理 水是一切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是构成自然界一切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之源。由于人类大规模的生产活动,使某些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引起天然水体发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变化,造成水污染。水污染按污染物质的类型可分为:病原体污染、需氧物质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石油污染、热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污染、无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 在水污染防治技术上,我国科技工作者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历时五年的“甲基汞污染综合防治与对策研究”取得可喜成果;“长江中下游浅水湖生态渔业研究”通过了专家鉴定;无磷洗衣粉的研制生产??为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2.2大气污染及治理 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飘尘、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大气污染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活污染源,包括饮食或取暖时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雾;二是工业污染源,包括火力发电、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各种化学工业给大气造成的污染;三是交通污染源,包括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烟煤、尾气排放。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大气层的主要变化及环境问题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气候变化,二是大气臭氧层破坏形成臭氧层空洞,三是酸雨和污染物的越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案.doc

课题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及“绿色化学”的思想; 2、通过收集、调查、发言,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科研实践、组织表达等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课前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社会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 2、课堂中,学生根据准备的材料进行发言,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加环境教育活动,学习一些环境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主人翁社会责任感,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课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课前准备1、提前一周印发阅读材料,布置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收集资料,访问身边的人群,为课堂的讨论发言做好充分准备。 2、小组长负责召集成员进行原始材料的收集和分类整理,准备发 言内容。 3、材料可以是图片、文字(报刊杂志,复印材料等)、实物、影 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幻灯片《森林狂想曲》 这是一幅多么迷人的自然美景。然而,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 2、播放幻灯片《环境污染》 (边播放边讲解)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赤潮、酸雨、臭氧空洞、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于是,全人类大声疾呼:“Save Our

Soul”,(拯救生命),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3、播放幻灯片《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引言]纵观历史,从使用火到水、木材、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人类能源的来源全部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仅仅注重资源开发是远远不够的,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合理开发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还要保护好环境,而化学不仅在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大有用武之地。 [展示]幻灯片《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监测》 要了解环境的污染情况,消除和控制污染以及研究污染物的存在、分布和转化规律,就需要对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含量等进行分析和鉴定,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化学工作者承担着繁重的环境监测工作。 二、组织学生发言、讨论,了解一些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知识 [引言]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难防,不等于不触防。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无形杀手究竟是什么?下面请第一小组同学代表给大家讲讲。 [问题1]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学生活动]讲述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问题2]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工业上常利用它们与一些廉价易得到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加以控制、消除或回收利用。请举例说明这些方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和类型。 [学生活动]讲述酸雨的防治措施 [问题3]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向湖泊、水库和进海海域,会出现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问题。你认为在农村和城市造成的这种水体污染各有什么特点,并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的污染及治理情况。 [学生活动]讲述水体富营养化及治理 [问题4]“世界环境日”的来历怎样?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什么?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每个人应该为环境保护作些什么?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发表时间:2013-05-27T10:21:46.123Z 来源:《教育艺术》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赵一红 [导读]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 赵一红江苏省射阳县陈洋中学224361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地球只有一个,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为此,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们中学化学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教育,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如高一化学课本,在硫酸的工业制法这一节,介绍了环境保护初步知识。在授课时我们可列举一些实例,比如:列举远的“世界上著名的八大公害”,近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海湾战争”。再增加一些具体数据,如:“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每年损失达15亿元”等。使学生对环保知识学习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即生动又能激发兴趣,印象至深,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 另外,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例如,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废气,为了不使它们扩散到大气中去,你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归纳为: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如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同理,碱性物质通常就用酸液来吸收(如NH3用浓H2SO4吸收)。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使他们明白,既要消除污染,又要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此外,还可以结合平时作业,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杂质气体,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习题,以便巩固保护环境的知识。 二、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象制备氯气,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进入吸收液(如多余的CL2通入碱液吸收)。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进行化学实验,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做铜与HNO3反应时,铜片改用铜丝,不需反应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三、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课外活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化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出专栏,办展览,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教育,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从课堂抓起。使每位同学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化学与环保

化学、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工业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于此同时环境保护、治理环境也离不开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化学与环境污染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以下四种比较大的环境污染。 (一)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 (1)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CO2、SO2、CO等有害气体。 (2)汽车尾气所含的N、O化合物,C、H化合物。 (3)人类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的后果是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酸雾等。人类生活在空气中,大气遭到污染,人类何求健康何求安定?而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0个在中国。中国已是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直接损失南方11省就达440亿元。酸雨多分布在江南的四川盆地、黔、湘、赣、鄂及沿海的闽粤;而华北由于降水少、土壤酸性低,很少观测到降酸雨。值得注意的是北方的候马、京津、丹东、图门等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 (二)水污染 联合国把中国列为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中国年人均用水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用水量的30%左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世界110位。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工厂污水、生活废水仍在源源不断地排向江、河、湖、海,导致我国水污染情况日益严重。海水富营养化使赤潮频频发生,鱼类体内的有毒污染物使实用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 源自工厂企业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对人的身体危害很大,如: 废旧电池污染,可使含有镉、锌、汞等重金属。一节一号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烂在地理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使用价值,他们的污染可持续20年之久。目前中国电池产量占世界2/3,仅北京一年就产生废电池6000吨。 (四)噪声污染 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分贝以上就会干扰谈话,使人心烦意乱,分散注意力,防碍工作和休息,对人的心理、生理产生严重的影响。强大的噪声可引起耳聋、神经衰弱、消化不良、高血压、头昏、头痛等症状。而随着工业的发展,噪声污染日益突出。 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化学,同时化学也在环境保护、治理污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江西省于都中学 刘小亮 摘要:环保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就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研究性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了初步的探讨。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为此他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理应吸取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新道路。为此,必须大力普及环保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作为学校教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为祖国的环保事业尽一份责任。下面就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谈谈我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的环境状况目前并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垃圾充溢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淮河水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九七年的黄河断流,九八年的长江洪水,去年的沙尘暴等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早已不再是新闻。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议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情。 二、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的重要地位 化 学 学 科 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同物理、生物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主要学科。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三、化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化学教育中,化学教师应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两号“杀手”SO2和CO,在初中课本和高中一年级课本中都做过初步和系统地学习。教师在讲授该节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SO2和CO,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SO2和CO,的产生SO2和CO及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由SO2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对于大气污染中的另一“杀手”——光化学烟雾,在高中第二册(试验本)教材中也介绍过,教师可结合1942年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2、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3.了解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要点精析] 一、环境及环境保护 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科技的进步,不仅提高了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破坏,使得组成环境的大气、水体、土壤等发生了变化,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并造成有害于人类或其它生物的正常生长和发展。因此,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而且含有机污染物。随着人类不断开发新的物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变化着。 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空气质量报告中涉及的污染物主要是: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 (1)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淡蓝色的烟雾,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里含大量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这些气体在阳光和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热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它的毒性很大,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严重时会使人出现呼吸困难,视力衰退,手足抽搐等症。 光化学烟雾的来源:NO x、C x H y 如下图: 光化学烟雾的成分:臭氧、醛类、酮等 光化学烟雾的防治:省环保局指出,首先要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主要是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其次是加强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工作。相关人士还提出,可建立一个臭氧超标预警系统,当臭氧浓度达到预警浓度时,将建议公众尽量少出门,减少私车使用。(2)臭氧层破坏——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 线。某些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使得臭氧层密度降低形成空洞的现 象。 原因:氟氯烃、NO x 危害: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破坏植物的生长,使农作物减产。会引起皮肤癌和白内障等。

浅谈环保意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环保意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许多学校没有单独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利用化学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因此,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 关键词:初中化学;环保意识;渗透教学;教学探索 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所以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教委也从1990年起把环境教育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并在《关于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中指出:“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有关学科教学中去。”由此可见,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势在必行。对于化学教师而言,严峻的环境危机,使得加强环保教育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这个目标。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1)了解大气污染与化学知识的联系。与大气直接联系的一个单元就是“空气”,沪教版初中化学中的“由多

种物质组成的空气”这一张章节中,我们会学习到关于空气的组成。课前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去查阅各种环境新闻与报告,让学生总结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了解大气污染指数等一些基本的概念。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将自己总结的资料展示出来,然后根据这些资料让学生分析大气的组成。根据自己调查研究获得的知识,比教师单纯的传授出来的知识更加容易理解、记忆。然后经过小组讨论式的探究学习,就可以知道如何去较少大气污染,让学生体会身边的环保知识。 (2)水资源污染,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与工业废水、垃圾的排放。在农村就主要是农药的过多施放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其实在不久前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件,就是一次对水资源的污染,他导致了水体资源质量的下降。还有就是2007年的太湖水污染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都足以让学生了解到水污染的严重性。结合教学方法中的探究与合作,让学生们合作对身边的水资源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根据这些调查提出有效的设想与建议。 (3)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知识,教师可以结合碳和碳的氧化物,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和生活中的“低碳生活”。我们在很多的新闻消息中知道“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就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而在人们的生活中,含碳的燃料进行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而且人类与动物的呼出的气体中

环境与化学论文

课程名称: 环境与化学 论文题目:化学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系(部)名称: 教育科学系 专业名称: 小学教育本科 班级:小教本101班 姓名:张海燕 学号: 2010111655

化学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从很大程度上看,环境问题与化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关联,很多的环境污染都源于化学的不合理发展,化学领域的不科学管理。本文介绍了当今世界生活环境的现状及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综述了绿色化学的定义、特点及研究内容。指出绿色化学是近年来国际上普遍提倡和开展的研究课题,绿色化学的发展对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境问题化学发展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 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进程中,特别是20世纪,随着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石油、天然气生产的急剧增长,使化工污染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不可否认,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为推动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化学及其制品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但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化学的发展也不例外。所以,化学发展为人类获得很多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生活的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随着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给人类本来绿色平和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黑色的污水,黄色的烟尘,五颜六色的废渣和看不见的无色毒物。 大气污染 在大气污染方面,著名的有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特别是伦敦烟雾事件,其致死人数最多。这次事件造成多达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并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1952年12月5日开始,逆温层笼罩伦敦,城市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垂直和水平的空气流动均停止,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期间由于毒雾的影响,不仅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都必须打开着大灯。据史料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根据

化学教学 与环境保护

化学教学与环境保护 发表时间:2010-01-29T10:34:59.090Z 来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雷学青定西市工贸中专甘肃定西743000 [导读] 为了教育学生强化环保意识,在化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化学与环境的关系 摘要为了教育学生强化环保意识,在化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环境被污染的原因、已造成的恶果,知道如何积极投身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境保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状况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在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中,有七个是与化学直接有关的,其余的三个也与化学间接相关。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对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已成为每一个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学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教育的因素很多,日常教学中要把它科学地、巧妙地渗透在各章节的教学之中。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明白,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一、初中学习了燃料及其利用知识后,介绍酸雨;高中学习了氧族元素知识后,再次介绍“酸雨”、“臭氧层空洞”等问题。 1、酸雨:目前把PH<5.6的雨水称之为酸雨,它包括雨、雪、雹、露、雾等降水过程。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及硫酸厂排出的废气,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如汽车、轮船等)排出的尾气及各类燃料燃烧排出的烟气。酸雨被科学家称之为“看不见的杀手”、“空中死神”。它给地球的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已经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1)它使土壤酸化,导致生物的生产量下降。(2)使河、湖水酸化,抑制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3)使森林衰亡;(4)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5)对人体健康危害也很严重。酸雨可诱发癌症、老年痴呆症,可使动脉硬化、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等。目前我国已成为与欧洲、北美洲并列的三大酸雨区之一。为防治酸雨中学生应做到:支持公共交通,少乘小汽车、出租车;遵守交通规则,保证交通顺畅;购买包装简单的商品;支持废物回收再生等。 2、臭氧层空洞:自然界中的臭氧90%主要集中于离地面15—60km的大气平流层中,称为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号称“生命卫士”。空调、冰箱中的致冷剂氟氯烃〈氟利昂〉如CCl3F、CCl2F2、CHClF2等的泄漏,超音速飞机排放的NO x,还有SO2等,会导致臭氧的分解和消耗,氮氧化物、氯氧化物等也会催化臭氧的转化,使臭氧层遭受破坏。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了空洞,北极上空臭氧浓度也有所减少,臭氧层对生物的保护作用正在减弱,有害射线已对地球生物造成严重危害。(1)损害人体健康。长期接受过量的紫外线,会使人免疫机能减退,皮肤发生癌变,眼球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等。(2)破坏地球生态平衡。大量的紫外线也会使动物产生白内障,在南美洲的南端已经发现许多全盲或接近全盲的动物,如兔子、羊、牧羊犬等。紫外线还能穿透10—20米深的海水,使水中的浮游生物大量死亡,最终会造成某些生物灭绝。(3)光化学污染。强紫外线使城市中汽车尾气的氮氧化物分解,在较高温度下产生以臭氧为主要成分的光化学烟雾。(4)会使气候变暖,产生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5)破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引发光化学烟雾等。作为中学生应劝说家人、亲戚、朋友购买无氟冰箱、空调等环保电器,保护大气臭氧层。联合国把每年的9月16日定为“世界保护臭氧层日”。科学家预测,臭氧层将在不久的将来开始逐步恢复,并可望于21世纪某一时间全部复原。 二、初中学习了碳和碳的氧化物;高中学习了“烃、石油、煤”的知识后,介绍温室效应。 大气中有一些气体,具有与玻璃相似的作用——让阳光到达地球,阻碍热量从地球表面散发出去,从而维持了地球表面的气温。这种效应,如同温室的作用一样,称为“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氯氟烃、臭氧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保温作用就越强。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使用的燃料越来越多,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与日俱增,加之乱砍滥伐使森林面积减少,导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地球的气温升高。温室效应的危害非常深远:(1)近百年地球气温每年升高0.6度。预计到2100年全球气温上升3.5度。(2)夏季降水量将减少,台风频繁发生。(3)森林减少,荒漠扩大,昆虫北移。(4) 气候变暖还会增加人类疾病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的流行 (5)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15—95厘米,沿海城市被淹没。(6)中纬度气候带北移150—550千米[1]。为防治和减缓温室效应的发生,中学生除了要做到支持公共交通、遵守交通规则外,还应爱护花草树木;坚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水杯等制品,多用可重复使用的制品,减少宝贵的森林资源消耗。 三、初中学习了自然界的水;高中学习了氧族元素知识后,介绍水污染。 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水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