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树节的小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植树节简单科普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常常会积极参与植树活动,以表达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支持。
植树节的意义非常重大,它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空气质量,净化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
植树节源于我国古代的“寒食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到郊外野餐踏青,也会祭祀祖先。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将这一天定为植树节。
植树节的目的是通过植树活动,让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生态意识。
植树节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在城市公园、社区或者农村地区进行栽植活动。
在栽植时,我们应该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以确保树木能够生长得更好。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树木的保护,定期浇水、施肥、修剪等,帮助树木更好地生长。
植树节不仅仅是一种环保行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通过植树活动,我们可以增强社区凝聚力,培养人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植树节还可以成为人们了解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让人们更加关注环境问题,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植树节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大量的建设工程导致了土地的破坏和水源的污染,这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而植树节的举办,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改善生态环境的机会。
通过植树活动,我们可以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空气质量。
树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从而净化空气。
此外,树木还可以吸收雨水,降低洪水的发生频率,减少水土流失。
植树还可以改善农田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植树节不仅仅是一次短暂的活动,更是一种长期的责任。
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关注环境保护,积极参与植树活动。
除了参与植树节的活动外,我们还可以平时注意节约用水、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植树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它提醒我们关注环境保护,保护自然资源。
通过植树活动,我们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净化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植树节:树木知识普及植树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旨在倡导全民参与植树造林,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有关树木的知识,增强对树木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一、树木的分类树木是植物界中的一类,按照生长形态和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三大类。
乔木是高大的树木,主干粗壮,树冠茂密,如松树、橡树等;灌木一般较低矮,分枝较多,如玫瑰、丁香等;草本植物一般高度较低,没有明显的主干,如草、菊花等。
二、树木的生长特点树木是一种长寿植物,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树木的生长过程分为幼苗期、生长期、成熟期和衰老期四个阶段。
在生长期间,树木会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人类提供清新的空气。
树木的根系可以固土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起到重要的生态保护作用。
三、树木的重要性树木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树木是地球上的氧气供应者,为人类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
其次,树木可以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改善环境质量。
此外,树木还是动植物的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
因此,保护树木、绿化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四、树木的养护方法为了让树木茁壮成长,我们需要给予树木适当的养护。
首先,要保证树木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其次,及时除草、施肥,保持树木周围的环境整洁。
另外,定期修剪树木,促进树木的生长和更新。
最后,注意防治病虫害,保持树木的健康生长。
五、树木的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树木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人常以树木比喻人的品质和境界,如“松柏之节”、“梧桐之性”等。
树木还常被用作文人墨客的创作题材,如“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树梨花压海棠”等诗句。
树木在文化中承载着人们对生命、希望和美好的向往。
六、树木的保护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树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威胁。
乱砍滥伐、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对树木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保护树木、绿化环境,是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的事业。
关于植树节的知识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公民环保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
植树节的正式名称是“中国植树节”,它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义务植树活动。
植树节的庆祝活动包括栽树、宣传环保等多个环节,旨在号召人们保护环境、增加绿化。
植树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末。
当时,中国的森林减少严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环境状况,增加森林覆盖率,保护生态平衡,中国政府积极组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并于1979年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植树节的由来与发展与中国古代的植树文化有关。
在古代,植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和活动,被视为对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之举。
古人认为树木是大自然的恩赐,能够给人们提供氧气、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等多种好处。
古代民间传说中,还有关于植树的故事,如《山神》中的“立春植树”的传说,因此植树在古代被视为一种吉祥和仪式。
植树节的庆祝活动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植树造林,二是宣传环保。
植树造林是植树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是人们最直接可以参与的方式。
在植树节这一天,各地都会组织大规模的植树活动,邀请广大市民参与其中。
参与者可以亲手种下一棵树苗,亲身感受到植树的乐趣和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亲自参与到环保事业中,增强环保意识,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在植树节期间,各级政府和环保组织还会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这些宣传活动通常包括举办环保讲座、发布环保宣传册、组织环保知识竞赛等。
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
植树节的意义远不止于栽下一颗树。
植树节的背后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通过植树和宣传环保,植树节能够引导人们关注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植树节还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净化水源,提高生活质量。
尽管植树节只有一天,但其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植树节:树木知识普及植树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旨在倡导保护环境、绿化家园。
在这一天,人们纷纷参与植树活动,为地球的绿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然而,除了植树,了解树木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深入了解树木,才能更好地保护和照顾它们。
因此,在植树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普及一些树木知识。
一、树木的分类树木是植物界中的一类,按照叶子的性状和种类,可以将树木分为针叶树和阔叶树两大类。
针叶树叶子为针状或鳞片状,如松树、杉树等;阔叶树叶子为宽阔的叶片,如榉树、槐树等。
树木还可以按照乔木和灌木的高度来分类,乔木一般高大挺拔,而灌木较矮小。
二、树木的生长特点树木是一种长寿植物,它们的生长速度较慢,但寿命较长。
树木的生长受到土壤、气候、光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树木的生长过程分为幼树期、壮树期和老树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三、树木的重要性树木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首先,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其次,树木可以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此外,树木还是动植物的栖息地,为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树木的保护为了保护树木,我们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首先,不随意砍伐树木,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其次,定期给树木浇水、施肥、修剪,保持树木的健康生长。
另外,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五、树木的价值树木不仅在生态系统中有重要作用,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
树木可以提供木材、果实、树脂等资源,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同时,树木的美丽姿态、翠绿树影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六、植树节的意义植树节作为一个环保节日,旨在倡导人们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通过植树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同时,植树节也是一个教育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珍惜植物的好机会,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七、植树节的庆祝方式在植树节这一天,人们可以参加各种植树活动,如义务植树、树木知识讲座、树木保护宣传等。
植树节的知识哎,说起植树节啊,那可真是个让人心头一暖的日子,就像春天里的一抹绿,悄悄地在咱们心里生根发芽。
你瞧,每年一到这时候,不管是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乡村的田间地头,都忙活开了,大家都跟商量好了似的,纷纷拿起铲子,拎起水桶,开始了一场绿色的大行动。
植树节,说白了,就是咱们给地球妈妈添点新衣裳,让她看起来更加青春靓丽。
你想啊,那些光秃秃的山头,经过这么一打扮,立马就变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了。
风一吹,树叶沙沙响,那简直就是大自然最美的乐章,听着就让人心情舒畅。
记得小时候,每到植树节,学校就会组织我们去郊外种树。
那时候的我们,一个个跟小泥猴似的,但心里头那个乐呵啊,比吃了蜜还甜。
大家伙儿三五成群,有的挖坑,有的浇水,还有的小心翼翼地扶着树苗,生怕把它给碰伤了。
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那一排排挺拔的小树苗,心里别提有多满足了。
老师说,这些树苗将来会长成参天大树,为咱们遮风挡雨,净化空气。
那时候我们还小,不懂得那么多大道理,但心里头却种下了一个绿色的梦。
现在长大了,虽然不再像小时候那样集体去种树了,但植树节的精神却一直留在咱们心里。
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约上几个朋友,带上家人,去附近的公园或者山上种上几棵树。
有时候也会带着孩子一起去,让他们也体验一下种树的乐趣,告诉他们要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看着孩子们认真挖坑、浇水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说实话,植树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咱们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一员,都有责任为这个家出一份力。
种下一棵树,就是种下了一份希望,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且啊,这还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呢!既能美化环境,又能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家人朋友之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啊,朋友们,别犹豫了,赶紧行动起来吧!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植树节里,让我们携手并肩,为地球妈妈添上一抹绿。
让咱们的后代子孙也能享受到这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的美好生活。
记住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咱们自己!。
一二三年级植树节手抄报内容一、一年级手抄报内容。
(一)标题。
(二)板块内容。
1. 什么是植树节。
- 简单写:植树节是一个种树的节日。
每年的3月12日,大家都会去种树呢。
2. 小树的好处。
- 画一棵小树,旁边写:小树可以给我们新鲜的空气,让我们呼吸得更舒服。
- 还可以写:小树是小鸟的家,小鸟可以在树上唱歌。
3. 我能做什么?- 贴上自己画的小朋友拿着小铲子种树的图,写:我可以给小树浇水,让它快快长大。
二、二年级手抄报内容。
(一)标题。
(二)板块内容。
1. 植树节的由来。
- 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生前很重视植树造林,后来人们就把他逝世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2. 树木的作用。
- 净化空气: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
就像一个大的空气净化器。
- 保持水土:树根可以抓住泥土,不让泥土被雨水冲走。
在山坡上种树,能防止山体滑坡呢。
- 遮荫乘凉:夏天的时候,大树下很凉快,我们可以在树下玩耍。
3. 植树节活动。
- 写一写学校或者社区的植树节活动。
比如:我们学校会组织同学们去公园种树。
大家分成小组,有的挖坑,有的放树苗,有的浇水,可有趣啦。
还可以画一些小朋友们种树的场景。
三、三年级手抄报内容。
(一)标题。
(二)板块内容。
1. 植树节的意义。
- 从环保角度:植树节对改善环境有着深远意义。
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地方的树木被砍伐,空气质量下降。
通过植树节种树,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减少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
- 从生态平衡角度:树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为众多生物提供栖息地,像松鼠在树上筑巢,昆虫在树上觅食等。
种树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
2. 植树的小知识。
- 选择树苗:不同的地方适合种不同的树。
比如在南方,可以种榕树、荔枝树等;在北方,可以种杨树、柳树等。
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树苗。
- 植树步骤:- 首先要挖坑,坑的大小要合适,一般比树苗的根球大一点。
- 然后把树苗放进坑里,让它的根舒展开。
植树节的来历春天,是大地苏醒的季节,也是生机勃勃的季节。
在3月12日,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植树节。
那么,植树节的来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植树节,又称为中国植树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个传说。
据说,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位叫做老子的圣人,他倡导“万物一体”的理念,提倡人们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根据相关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植树节开始兴起。
当时,古代农耕文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种植果树,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果树的生长需要土壤的保持和水源的供应,因此人们开始注意环境保护,并广泛开展植树活动。
时间一晃而过,到了1979年,中国正式确立了每年的3月12日为植树节。
这一天,不仅成为了全国范围内植树造林的重要节日,更彰显了中国人民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
植树节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不仅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也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认可和推崇。
197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举行的第十届常规大会上,正式批准了每年的3月21日为世界植树节。
这一决定进一步推动了全球植树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各国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
植树节的目的,就是通过植树活动,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此外,植树节还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
每到植树节,学校、社区、农村等各个领域都会积极组织植树活动。
孩子们手捧小树苗,认真地在地上挖个坑,轻轻地把小树苗放入土中,再用泥土把它固定好。
这些可爱的树苗,将在春天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为人们提供清新的空气,为大地增添生机。
通过植树节的庆祝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植树节的来历,更懂得了人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村。
总之,植树节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节日,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关心环境、保护生态的重要方式之一。
植树节的传统习俗和仪式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在这一天,人们齐聚一堂,共同参与植树活动,旨在强调环境保护意识和绿化责任。
作为一项重要的节日,植树节有其固定的传统习俗和仪式。
本文将介绍植树节的传统习俗和仪式,以展现这一节日的独特魅力。
一、团体植树活动植树节的核心活动就是团体植树。
这一活动通常由当地政府组织,并得到广泛的参与。
人们会聚集在事先规划好的植树地点,准备好工具和苗木,开始植树。
植树活动一般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准备工作,包括地面平整、准备植树工具等;之后是挖坑、培土并植树;最后是浇水、施肥和固定苗木。
这一过程是植树节活动的重头戏,也是人们亲自参与绿化工作的体验。
二、植树仪式在植树节的植树活动中,一般也会举行植树仪式。
植树仪式是为了传承植树节的文化内涵,强调植树的重要性和精神价值。
植树仪式一般包括以下环节:1. 开场致辞:主持人会以庄重的语气介绍植树节的由来,强调植树活动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诗词朗诵:会邀请文艺爱好者或学生朗诵与植树相关的诗词,以赞美大自然和植树的美好。
3. 环保宣传:在植树仪式中,也会设置展板或进行宣讲,向参与者介绍节能减排、回收再利用等环保知识。
4. 颁发奖状:对于植树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会颁发奖状以示鼓励和表彰。
5. 合唱歌曲:植树仪式结束前,大家会一起合唱植树相关的歌曲,以营造欢乐的氛围。
三、赛事活动除了团体植树和植树仪式,植树节还常常举办一些赛事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激发人们参与植树的热情,并增加节日的乐趣。
常见的赛事活动包括:1. 植树知识竞赛:参与者可以在活动现场或线上参与植树知识竞赛,增加对环保和植树相关知识的了解。
2. 摄影比赛:组织者可以举办植树主题的摄影比赛,鼓励人们通过摄影记录植树的过程和美景,以更好地宣传环境保护的理念。
3. 绘画比赛:让小朋友参与绘画比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绿色家园,以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其他庆祝活动除了上述主要的植树活动,植树节还常常举办一些其他的庆祝活动,以丰富节日的内涵和人们的娱乐。
植树节常见问题解答植树节是中国人民热爱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节日,每年的3月12日被定为全国植树节。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植树节,我将回答一些常见问题,以期提供相关知识与指导。
一、什么是植树节?植树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旨在倡导绿色环保、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每年的3月12日,人们积极参与植树活动,通过植树造林来增加绿色覆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二、为什么要庆祝植树节?植树节的庆祝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纪念植树先驱节德春,他是我国著名的植树事业家,为中国多地的林业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是为了倡导全民参与植树绿化活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意。
三、如何正确地植树?1.选择适合的树种: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合当地的树种,确保种植的树木能够顺利成活。
2.挖掘合适的树坑:树坑应该深度和树木根系相匹配,底部用石子垫平,以保持树木的稳定生长。
3.栽植树苗:将树苗放入树坑中,将根系垂直放入,并轻轻摇动树苗,使土壤填满树根间的缝隙。
4.培土固定:栽植完树苗后,用植土将根系周围填平,轻轻拍实,确保树木的稳定性。
5.建立支撑桩:对于较高的树木,建议设置支撑桩,以防止树干摇摆和倒伏。
6.适时浇水:栽植后,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树木生长。
四、植树节有哪些好处?1.增加绿化覆盖:通过植树造林,能够增加城市和农村的绿化覆盖率,美化环境,提高空气质量。
2.保护生态平衡: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减少空气污染,同时产生氧气,为人类提供清新的空气。
3.防止水土流失:树木的根系能够牢固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的现象,维护土壤的稳定性。
4.提供生态栖息地:树木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生态栖息地,丰富了生物多样性,维系了自然生态平衡。
五、如何参与植树节活动?1.走进生态公园:参观当地的生态公园或植树节活动基地,了解植树、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
2.加入志愿者队伍:参加志愿者活动,参与植树义务劳动,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植树节:树木知识普及植树节,即“植树造林节”,是一个旨在推动植树活动、增强公众环保意识的节日。
它不仅强调了树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还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植树活动,帮助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深入探讨植树节的意义、相关的树木知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植树活动。
植树节的起源与发展植树节最早源于19世纪的美国,当时为了解决土地沙化和荒漠化问题,许多州开始倡导植树。
经过多年的努力,1912年,美国正式设立了国家植树日。
此后,这一理念逐渐被欧美其他国家接受,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中国的植树节则是1979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设立,每年的3月12日被定为中国的植树节。
这一天,不仅是为了种植更多的树木,还旨在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全球变暖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加剧,植树节越来越受到重视。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组织各种形式的植树活动,以促进国土绿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生物多样性等。
树木的重要性树木对人类和生态系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它们是自然界中最为重要的“绿色工厂”。
通过光合作用,树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为我们提供新鲜空气。
此外,森林作为重要的碳库,能够有效地减缓全球变暖。
其次,树木还起到了水土保持的重要作用。
它们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对抗侵蚀现象,在洪水发生时,树林能够吸收多余的水分,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此外,树木还是众多动物栖息和繁殖的地方,为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栖息环境。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及物质循环都是与树木密切相关的。
最后,树木还有助于促进人类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与自然环境亲密接触能够降低压力、焦虑和抑郁症状,而绿地周围常常伴随的是充足的新鲜空气、美丽的景观以及丰富的生态资源,这些都会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植树的方法与技巧参与植树活动不仅可以为生态环境贡献力量,也是了解植物生长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进行植树时,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1. 选择合适的地点种植前首先需要观察场地,包括土壤类型、光照情况和排水条件等。
关于植树节的小知识:
1、植树的步骤:
第一,挖坑。
根据根系的长、宽挖大小适宜的树坑。
深度一般以50厘米为宜。
挖坑时要将表面的熟土、下面的黄土分倒在坑两侧。
第二,回填。
种树前应该按树根的长、宽及其根系顶端长度的情况,在坑内先回填部分熟土。
一般情况下,回填熟土20至30厘米。
第三,栽植。
谨记一句话“三二一”——三埋、两踩、一轻提。
放置树苗时要将根部扶正、枝要展开,这是前提。
栽树时,须分三次填土。
第一次填土少许,在距坑顶一定距离的地方先停止填,在已填的土上绕树一周,用均力踩实,然后轻提树茎、抖松,以保证树根的呼吸畅通。
第二次填土后,再绕树踩实。
在第三次填土后,尽量保证与坑面平齐。
树根放位时要与南北、东西方向的树对齐。
然后,在坑面上围一个大圆盘,便于日后浇水养护。
第四,覆土、保墒。
将树苗栽好后,覆盖一层薄土,以保持水分。
2、植树的要领:
为了确保植树成活,林业和园林绿化专家细化植树要领,提出植树的要诀——“一垫二提三埋四踩”:一垫是在挖好的树坑内再垫一些松土,树木栽种的时候要提一提树干,起到梳理树根的作用,而埋树的土要分三次埋下,每埋一次要踩实土壤,其间至少要踩四次。
在华北地区,约3月中旬至4月下旬为种树的最佳时段,最好选在阴天和降雨前进行。
种植时,在确定好树坑位置后,可根据树种根系情况或土球大小以及土壤情况决定树坑的规格,一般应比根幅范围或土球大,周围应加宽40—100厘米,高度加深20—40厘米。
树坑的好坏对栽植质量和日后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因此要格外注意,树坑以圆柱形最好,以树干为圆心画圈,沿圈边向下垂直挖掘,直到达到规定深度,要保持上下垂直,大小一致,切忌挖成上大下小的锥形或锅底形,否则栽植踩实时会使根系劈裂、拳曲或上翘,造成不舒展而影响树木的生长。
挖坑时注意把表土和底土分开放置,并按相应位置回填。
如果是坚实的上壤或建筑垃圾土则应该加大树坑的直径,并将坑底的土挖松;土质不好的应过筛或全部换土;在新填平和新堆土上挖坑时,应先在树坑附近适当夯实,挖好后坑底也适当踩实,以防栽后灌水土塌树斜。
栽植时,一人扶正苗木,一人填土,填一部分踩实一遍(若粘土不可重踩),直到填满后再踩实一次,填好的土要与原根颈痕相平或略高3—5厘米。
栽后应立即灌水,无雨天不要超过一昼夜就应浇上头遍水。
水一定要浇透,使土壤吸足水分,有助于根系与土壤密接,才能确保成活。
3、植树造林的好处:
(1).保持水土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重建是极为重要的。
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盖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毁坏,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极大。
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须植树造林,因为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
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
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左右。
植树造林对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还能提供大量的劳动和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抵挡风沙
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
风沙所到之处,田园会被埋葬,城市会变成废墟。
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以减弱风的力量。
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 ~80%。
如果
相隔一定的距离,并行排列许多林带,再种上草,这样风能刮起的沙砾也就减少了。
(3).自动的调温器
夏日树荫下气温度比空地上低10℃左右,冬季又高2-3℃。
(4)天然除尘器
树叶上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烟尘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还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还可以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尘埃,一公顷草坪每年可吸收烟尘30吨以上。
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天然除尘器”。
氧气制造厂树叶在阳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体所需的氧气。
据测定,一公顷阔叶林每天约吸收一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700公斤。
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氧气制造厂”。
松、樟、榆等树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等病菌。
( 5).天然的消音器
绿化还能吸收声波,减低噪声。
在人口集中,交通、工矿企业发展很快的城镇,噪声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据资料记载,噪声在5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什么影响,当噪声达到70分贝,对人会有明显危害,如果噪声超过90分贝,人就无法持久工作了。
目前在我国很多城市,噪声超过70分贝的环境很多,因此,噪声作为一种公害,已引起人类普遍重视,采取了各种减少噪声的措施,而绿化造林就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从科学试验中得知:公园成片林木可降低噪声5--40分贝,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量要多降低5--25分贝;汽车高音喇叭在穿过40米宽的草坪、灌木、乔木组成的多层次林带,噪声可以消减10--15分贝,比空旷地自然衰减量要多消减4分贝以上;在城市街道上种树,也可消减噪声7--10分贝,实践证明,在城市街道、空旷地以及房屋庭院种上绿树花草,能减轻噪声污染。
从林木防止噪声的效果来看,林带越宽越密越好。
科学研究认为,在城市里,最少要有宽6米、高10米的林带,消减噪声效果比较明显,而且要求林带不宜离声源太远,一般在6--15米之间为好。
为了提高绿化消减噪声的常年效果,应尽量选用四季常绿树种,以乔木为主,灌木、花草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消声林带,效果会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