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同一首歌》(人音版)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5
同一首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同一首歌》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通过唱歌来放松身心,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歌曲《同一首歌》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同一首歌》的音乐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歌曲欣赏(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歌曲《同一首歌》,学生可以自由地动身或舞动身体,随音乐的节奏动起来。
3.学习歌词(15分钟)通过教师逐句教唱,学生跟唱的方式,教学生唱歌的技巧和方法。
学生可以跟着教师一起唱,逐渐熟悉歌曲的歌词。
4.团队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领唱,其他成员跟唱。
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哪个小组唱得好,谁就是胜利者。
5.音乐创编(15分钟)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创编一个新的版本的《同一首歌》。
可以改编歌词,添加自己的动作和舞蹈,创造属于自己的表演形式。
6.展示与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展示自己创编的版本,《同一首歌》。
学生可以欣赏其他小组的表演,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7.教学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学习歌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反馈:1.观察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听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对本节课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五、板书设计:《同一首歌》1. 欣赏歌曲2. 学习歌词3. 团队合作4. 音乐创编6. 表演与分享六、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唱歌,和其他年级的学生一起合作演出。
2.学生可以编写相关的舞蹈和动作,将歌曲和舞蹈结合起来表演出来。
3.可以邀请音乐专家或者歌手来到学校,给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演出。
七、教学心得:通过《同一首歌》的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在共同努力下,完成一件美丽的事情。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同一首歌》教课方案及反省教课内容:1、双声部歌曲《同一首歌》。
2、赏识声乐作品《我的祖国》和《大中国》。
教课目的:1、培育学生骄傲的“中国感情”,激发热爱祖国,歌唱祖国的激情。
2、能用抒怀的歌声表现好《同一首歌》,能参加设计演唱形式的办理。
3、经过赏识,熟习声乐作品《我的祖国》和《大中国》的音乐主题,能鉴别两首歌曲的不一样风格。
教课要点:用充满深情的歌声,投入的状态演唱好《同一首歌》。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师:同一首歌,就是深藏在千万人心中的一首共同的歌,那它终究是首什么歌?它是对于什么的?(经过学习,再作结论)二:学习歌曲1、清楚频频记号标示的演唱次序。
(完好倾听歌曲,学会按演唱次序看谱,记不住的同学能够在曲谱上用笔注明。
)2、学生习习用柔和的方式演唱歌曲,解决词曲正确搭配的问题。
(跟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个别地方停下来纠正词曲搭配方式。
)3、掌握作品构造。
(学生区分乐段——区分乐句——“找第一乐段中最令你激动的一个乐句” ——学生用激动的心情唱一唱——找全曲最热潮的乐句——唱一唱——自己在谱上做情绪变化的标志)三、深入理解作品1、讲话中心:歌曲中的“你”能够理解为是?千万人心中的一首歌是?2、用包括深情的歌声唱出全曲的情绪起伏。
3、达成书上的练习。
四、课后反省:同学们对歌曲有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对歌曲的旋律.因此本课突出了对唱歌的教课训练,不过同学们对唱歌的技巧掌握还不是很好,此后要增强训练.第二课时一、复习回想上节课的中心内容1、演唱全曲。
(要求达到:①唱对频频的次序。
②唱准词曲配对。
③用柔和抒怀,并且中间有激情起伏的歌声演唱。
)2、讲话中心:千万中国人心中一个共同的歌是二、赏识两首爱国主题的声乐作品1、导入《我的祖国》,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意思。
讲话中心问题:“祖国东南西北这么大,这个作者从何入笔?”选择: A 、一应俱全,抓住中国的各个特点,各样引以骄傲的东西。
2019-2020年六年级音乐上册复习题及答案-人音版小学六年级第一单元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进行曲)速度,(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2、《我的祖国》是影片《上甘岭》插曲,(乔羽)词、(刘炽)曲。
3、秧歌的步伐是(十字步)。
二、选择题:1、《同一首歌》是一首:A 合唱B 女生齐唱C男生齐唱D男女齐唱三、简答题:1、秧歌的定义。
答:我国的一种民间歌舞。
高跷、旱船、跑驴、小车、龙灯、狮子舞、腰鼓、霸王鞭等也属秧歌之类。
第二单元一、选择题:1、以下哪两个是蒙古族民歌?A《银杯》B《小黄鹂鸟》C《茉莉花》D《拉库卡拉查》2、《万马奔腾》是一首:A小提琴独奏曲B二胡独奏曲C马头琴独奏曲D钢琴曲X k B 1 . c o m二、填空:1、《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一首(女中音独唱)。
2、《天堂》是(腾格尔)词曲。
3、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
三、简答题:①长调的定义。
答:长调是蒙古族的一种民歌。
其旋律悠长辽阔、起伏较大、情绪热烈奔放。
②短调的定义。
答:短调是蒙古族的一种民歌。
其旋律优美抒情、起伏较大,表现感情细腻,音乐结构工整。
第三单元一、连线题:《拉库卡拉查》(加拿大)民歌《红河谷》(墨西哥)民歌《平原我的心》(阿根廷)民歌《化装舞会》(委内瑞拉)民歌第四单元一、填空题:1、请把江苏、东北、河北三个地区的《茉莉花》分别填入括号内:东北《茉莉花》)旋律音调夸张、风趣,体现了粗犷豪爽的风格。
江苏《茉莉花》)旋律音调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
新-课-标-第-一-网河北《茉莉花》)旋律音调明快,具叙述性,体现了刚直、爽朗的风格。
2、《东边升起月亮》是歌剧《图兰朵特》选曲。
二、选择题:1、歌剧《图兰朵特》选曲《东边升起月亮》与我国那首民歌相似?A《茉莉花》B《我的祖国》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D《天堂》三、简答题:1、小调的定义。
答:亦称“小曲”,是我国民歌的重要体材,是流传于城镇集市并多被民间艺人加工提高的民间歌曲。
《同一首歌》音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同一首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背景介绍、旋律分析、歌词学习以及合唱技巧的运用。
具体章节内容涉及歌曲的起源、发展,旋律的构成与特点,以及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同一首歌》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所传达的友谊、团结、互助的精神。
2. 学会歌曲的旋律,熟练掌握歌词,并能进行合唱表演。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唱部分的协调与统一,歌曲情感的表达。
教学重点:歌曲旋律的学习,歌词的熟练掌握,合唱技巧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乐播放器、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同一首歌》歌谱、合唱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歌曲《同一首歌》的旋律、歌词,进行合唱练习。
a.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
b. 分组练习,相互指导,教师巡回指导。
c. 合唱练习,注意音准、节奏、情感的把握。
3.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和旋律特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名称《同一首歌》,创作背景简介。
2. 黑板右侧:歌曲旋律、歌词,合唱谱。
3. 中间部分:例题讲解,重点、难点提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练演唱《同一首歌》,进行合唱表演。
2. 答案:课后自行练习,下节课进行课堂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经典合唱作品,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推荐观看相关音乐会、合唱比赛等视频,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衡量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和突破。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5. 板书设计的合理性和清晰度。
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反馈机制。
同一首歌教学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窗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
学会演唱《同一首歌》,在歌声中与同窗、朋友工作周分享《同一首歌》真挚情感,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世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世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类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材分析: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盛行全国的歌曲。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进程一、导入师:同窗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很快就要过去了,此刻是咱们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路学习、一路快乐、一路迷惘、一路长大,今天就让咱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咱们走过的美好光阴。
加入PPT二、教授新课一、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50年,作为十一届来运会揭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
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盛行全国的歌曲。
二、学习歌曲师:这首歌曲大部份同窗都熟悉,可是不是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而且是不是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呢?青震,全海玉树发生级大地国人民同心并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咱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玉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路,把这首歌深切的了解一下。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同一首歌》(共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学习《同一首歌》
第二课时:复习《同一首歌》。
感受、唱一唱高峰演唱的《大中国》对比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
第三课时:即兴表演一段秧歌舞《大中国》。
学习合唱音乐知识。
第二课《草原牧歌》(共用二课时)
第一课时: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重点学习蒙古族民歌《银杯》
第二课时:聆听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重点欣赏:腾格尔《天堂》
第三课时: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第三课《多彩的美洲》(共用二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墨西哥歌曲《拉库卡拉查》重点欣赏【阿根廷】《化妆舞会》
第二课时:重点学习歌曲加拿大歌曲《红河谷》,聆听【委内瑞拉】乐队与演唱《平原我的心》
第四课《芬芳茉莉》(共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学习演唱江苏《茉莉花》
第二课时: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
第三课时:欣赏《东边升起月亮》聆听儿童合唱版的《茉莉花》
第五课《神奇的童话》(共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德国歌曲《洛列莱》引导学生以叙述的口吻、有表情地演唱《洛列莱》。
第二课时:复习歌曲《洛列莱》重点欣赏《黄鹤的故事》
第三课时:简单欣赏《魔法师的弟子》
第六课劳动的歌(共用二课时)
第一课时:欣赏《连连夯》重点学习歌曲《军民大生产》第二课时:学习演唱《翁嘿呀》重点聆听影片《船工号子》。
---------------------------------------------------------------最新资料推荐------------------------------------------------------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同一首歌第一课时第节教学目标一)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 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 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 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 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导言: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一、学习歌词,领会词意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学生分组思考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1 / 3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教师点评、板书: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二、学习曲调,了解结构 1、唱曲调。
(随琴划拍视唱为主,难点乐句,可用跟唱法。
)提示:每一乐句结尾都是三拍或四拍的长度,一定要唱足时值。
注意的音准。
、曲工结构分析。
(先让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归纳。
)板书:(主歌)(副歌) 2.词曲结合及艺术处理学生随琴词曲结合。
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同时学生思考回答: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段节奏疏缓,起音在旋律起伏不大,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同一首歌》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认同《同一首歌》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感情,以积极的状态参与歌唱。
2、通过演唱歌曲,充分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
3、增强学生间的友谊与合作意识的碰撞,感受合唱的效果。
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各方面要素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基本懂得用正确的呼吸及演唱方式演唱歌曲,对歌唱知识与技巧也有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对双声部合唱的概念还需加强。
教学重点:能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难点:体验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很快就要过去了,现在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设计意图:情景体验,以学生亲历体验来直接引入课题。
二、新课学习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速度,演唱方式,引出合唱的双声部。
以及听后的感受。
教师出示提前准备好的学校建成与孩子们从刚进校园到即将毕业的照片。
设计意图:抓住六年级学生心理,用回忆的方式去出触动学生的感知。
2、学习歌曲聆听教师范唱一声部遍: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设计意图:感受歌曲的两端情绪。
从叙述到呼唤。
3、二声部学习:将歌曲进行润色,感受合唱的魅力: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用“WU”演唱第二声部。
(1)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2)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和学生相互合作,让学生自己在实践演唱中去感受情绪,探究音乐的美。
(3)加入歌词演唱4、歌词理解(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师: 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5、歌曲介绍6.总结师:即将离开母校,你想对母校、老师或者同学说点什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同一首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了解歌曲《同一首歌》的歌词和曲调;2.通过演唱《同一首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集体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音乐播放设备、课件或黑板、乐谱、歌曲《同一首歌》;2.学生准备:教材课本、笔记本、音乐笔记。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引入歌曲:教师播放《同一首歌》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聆听;2.提问学生对这首歌的初步印象和感受,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步骤二:歌曲学习1.教师播放完整版《同一首歌》;2.与学生一起,重复播放歌曲一遍,确保学生能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3.利用课件或黑板,呈现《同一首歌》的歌词,引导学生跟随歌词,一起歌唱。
步骤三:分组合唱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自行选择一个部分进行合唱;2.每个小组准备好自己的合唱部分后,进行小组之间的合唱表演;3.教师或同学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提出改进意见。
步骤四:活动拓展1.学生自由发挥,用身体语言表达歌曲的情感;2.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根据歌词中的内容创设情境;3.学生进行情境创编,配合音乐自由表达。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音乐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歌曲《同一首歌》的歌词和曲调,还培养了音乐表现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通过小组合唱和表演等活动,学生们不仅展示了学习成果,还提高了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音乐欣赏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表达,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了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
同时,通过分组合唱和情境创编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深入参与音乐的学习和演唱活动,从而达到了提高音乐素养和音乐欣赏能力的目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人音版音乐六上《同一首歌》教学设计倾听:《我的祖国》、《大中国》。
表演:《同一首歌》。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目标:4、学习秧歌知识,制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5、学习有关合唱知识,明白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1、连续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3、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表演《同一首歌》观赏《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按照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兴奋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
2、情感目标:通过演唱,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能力进展目标:制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歌曲。
按照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兴奋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
制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歌曲范唱录音。
一样学生平常曾经听过这首歌曲,对这首歌曲比较熟悉。
在学习歌曲前,先了解一下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以便确定教学方法。
如果多数学生比较熟悉,能够采纳听范唱录音、让学生直截了当轻声随着唱歌的方法。
也能够用“先哼唱、后唱词”的方法。
发觉学生在随唱中有错误或困难的地点,提出来专门订正、练习,然后再听录音或随伴奏唱。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也要在适当时候让学生唱歌谱(即:不要从始至终用听唱法唱歌词,而完全不唱歌谱)。
关于那些识谱能力比较低的学生,这种练习能够逐步提升识谱能力。
只要条件承诺,要把二部合唱部分学会、唱好。
如果确实有困难,也要把第二段的第四句结尾部的合唱学会、唱好。
一、组织教学师生咨询好二、表演《同一首歌》1、听录音范唱,调查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2、学习第一声部:1)放录音,学生轻声随着唱歌。
2)找出随唱中有错误或困难的地点订正、练习。
3)再听录音或随伴奏唱。
3、学习第二声部:1)分析乐段,学生自己进行乐段和乐句的区分,用彩色笔或铅笔标画出来。
2019年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同一首歌》(人音版)教学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
学会演唱《同一首歌》,在歌声中与同学、朋友工作周分享《同一首歌》真挚情感,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材分析: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很快就要过去了,现在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加入PPT二、教授新课1、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50年,作为十一届来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
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4.14青震,全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玉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4、学生分组思考(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生:师: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5、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生:师:(1)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5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1,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2)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B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6、学生跟琴演唱并纠错提示:(1)句尾长音,时值要足;#4记号要唱准;(2)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3)演唱时要真诚投入。
7、跟着伴奏演唱一遍师:歌曲象师长的谆谆教诲,又象同学之间的款款深情,既象充满阳光的母爱,又象儿女敬慕长辈之情,但是歌词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却以充满深情的口吻,表达了人间的真情-----浓浓的爱。
特别是“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让人人沐浴在爱的阳光里8、师现在同一首歌已经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有多种演唱形式,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歌,边听边思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生:师:合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用“WU”演唱第二声部。
(1)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2)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3)加入歌词演唱9、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并实践。
10、最后请同学们欣赏由毛阿敏演唱的《同一首歌》三、欣赏并创作师:即将离开母校,你一定有许多不舍,你想对母校、老师、同学、好友说些什么呢?欣赏完下面这段艺术院校大学生表演的诗朗诵,一定会带给你很多启示。
尝试着也创作一段作品,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声吧!1、学生讨论并创作2、选出代表进行表演。
四、总结:现在这这首歌曲已经传遍整个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唱同一首歌,回忆往忆,共叙友情,相信这青春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
附送:2019年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小黄鹂鸟》(人音版)教学对像六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比较,无论音乐知识,情感理解和学习方法等都提高了,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更能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音乐素质,无论在听音,还是歌唱水平都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还让学生乐学,好学,从而感到音乐的美。
教材分析《小黄鹂鸟》原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也是一首纯朴的情歌。
歌名而言,“小黄鹂鸟”是对恋人的一种爱称。
就其歌词而言,两朵、四朵、八朵等量词,都隐含着成双成对的意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憧憬幸福生活的意愿。
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速度稍慢,表现出一种细腻、爽朗的情绪特征。
拟人化的黄鹂鸟,也可以是自己直面相对的亲朋好友和自己所热爱着的一切人。
总之,歌中的主人公是在面对他们抒发着自己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热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的。
2/4拍,小快板速度。
整首歌虽分为齐唱、轮唱两部分;而实质上,它依然为单乐段结构。
轮唱部分基本上是原曲模仿式的卡农。
内容与目标知识技能:能有感情的演唱《小黄鹂鸟》歌曲主旋律声部,并熟练掌握轮唱部分的演唱技巧。
过程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及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学习,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及音乐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并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重点难点:1、训练学生能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初步感受五声调式,体验五声调式的旋律风格。
教学用具: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
教学过程A复习引入环节1、同学们来复习一下《银杯》,放光盘,2、《银杯》是一首长调还是短调?3、我们欣赏过长调歌曲有什么?4、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首重新填词而成的蒙古族短调民歌《小黄鹂鸟》,放光盘。
板书《小黄鹂》B分析歌谱环节1、出示歌谱请同学们分两部分,(生很容易就能分出单行与双行或者从歌词重复来分)C区分单声部与双声部环节师生互动交流观察歌谱,第一部分为齐唱,第二部分为合唱,尤其第二部分开头两句,就是歌曲第一部分“卡农”二部轮唱法。
D学习单声部齐唱环节我们来学习一下歌曲第一部分2、出示单声部歌谱(1)和老师来唱一唱这第一部分(2)师生随机纠正不准确旋律。
教师注意节奏,速度及大跳预设1:第二乐句(这就是……)学生唱不准节奏,多巩固几遍,预设2:分析歌词,引导歌曲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草原,家张,幸福生活的热爱)预设3:小黄鹂还可以换成对谁说?(3)咱们来比一比谁唱得好!E单声部轮唱练习环节将学生分两组,教师指挥,演唱第一声部,注意节拍。
F学习双声部合唱环节3、出示第二声部歌谱,学唱旋律(1)唱找音符,教师板书。
(12356)(2)老师利用板书视唱,渗透五声调式。
并鼓励学生课下用这五个音自己“作曲”试试。
(3)请同学们自学第二声部旋律。
(4)跟琴齐唱第二声部(5)纠正5、练习第二部分合唱(1)师生合唱第二部分(2)播放光盘(3)我们和光盘比试一下第二部分合唱吧!(按第一部分轮唱分成的两组)。
(4)老师指挥视唱两乐句,纠错,感受。
(5)纠正第二声部小结:让我们把《小黄鹂鸟》这首歌,深情的演唱吧!师弹琴伴奏拓展作业:开头老师介绍这是一首重新填词的歌曲,想不想听听原词演唱?出(师放课件)原词中是对谁抒发情感了呢?你还能再填新词演唱吗?我们课去讨论吧!板书:小黄鹂鸟1 2 3 5 6——五声音阶教学反思:这节课我的目标就是上一节平常课,踏踏实实的让学生学到一点知识,课后认真回忆觉得在课堂中,状态还是不错的,自己能投入到情景中去了,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没有那么华丽不实。
学生的表现应该是不错的,但感觉不够活,师生互动的效果不理想,反思:感觉学生好像还是以我为中心,显得过于谨慎。
或者是教师的激励语言不够丰富,可能是我想把六年级的音乐上成知识型的,还有待提高自己,以后要多多积累,多多学习,才能作到一个自己理想型的音乐教师。
本节课我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能掌握二声部合唱,但要求不是太高,因为经过一个月的了解,我感觉学生们的知识水平与音乐素质达不到六年级应该有的水平,但是我还是按六年级应有水平备课,反思:是不是应该按照学生的现有水平备课,那才叫因材施教,但那样,对于部分能达到一定水平的学生来说,不公平。
所以应该让学生利用课堂乐器竖笛自学合唱第声部旋律,我安排了部分学生自学,其它学生,还是跟琴学唱的。
感觉还是教师教得多,学生自主学习的少。
如果学生的基础好,合唱的效果要比本节课美妙,不过,真得不能要求学生太高标准,有的学生新并校过来,还不知道什么叫合唱,所以能分出层次,掌握节拍合唱,就已经有很高水平啦。
我很满意这节课学生表现及我对学生的教学结果。
拓展部分,我下载了一首原词《小黄鹂鸟》视频,同学们在好奇中,把填词知识巩固了,还延伸了可以对其它对像抒发感情,使这首歌的感情目标得以升华。
反思:这部分我安排了最后,尤其填词部分,让同学作为课下作业完成,我感觉这个知识很容易,所以安排在课下,没有占上课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