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叩启心灵之门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用真爱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陈瑶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门上,一根铁棒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将它打开。
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轻轻一转,只听“啪”的一声,锁开了。
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劲也没有打开锁,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体会到:爱孩子,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一位称职的老师,就要拥有一把能打开孩子心灵之门的万能钥匙,而这把钥匙是用浓浓的师爱铸就的。
姗是一个漂亮的女孩,但整天绻缩在角落里,看上去冷漠、自傲、言语刻薄。
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看到她眼中与那年龄极不相符的冷漠形态时,我有种心疼的感觉,很想立刻去了解她,帮助她。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姗是一个聪明、多才多艺的孩子,作文写得很棒,会做各种各样的手工,也拥有一副甜美的嗓子,但就是自卑、敏感、易怒,待人刻薄,对人冷漠,因此也就导致同学们都疏远她。
作为班主任,我深知这样的恶性循环对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会使她具有不健全的人格和不健全的心灵。
从她最要好的同学处得知,两年前宠爱她的母亲去世了,这对她的打击很大,虽然她爸爸是爱她的,但远不及那细腻的母爱,加上爸爸的知识有限,导致教育方法欠妥当,有时候甚至是拳脚相向,为此,孩子逐渐变得冷漠,仇视身边的一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深知工作的艰辛,如何才能融化她心底的坚冰呢?沉思许久,顿然醒悟,雨果说:“爱是情感的升华,它像阳光一样照耀大地,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并且使之欣欣向荣。
”为此,我决定以“爱”为契机,开导她,满足她,改变她。
我和她进行了第一次谈话,她表现得极为平静,虽然只是拉家常式的谈话,但她仅仅只用寥寥数语来应付我,第一次谈话以失败而告终。
过了几天,在批改作文时,我发现她的文章表达流畅,语言精美,为何不抓住这一时机呢?我用纸条写下了:“孩子,你真的很棒!从你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你才思敏捷,文辞优美,看你的作文对老师来说就是一种享受,老师很是欣赏你。
用爱叩响学生心灵之门作者:阚有库来源:《黑河教育》2013年第07期初踏讲台时至今日,已有十余个春秋,一路走来,有欢歌笑语,也有辛酸苦楚。
让我收获最多感触最深的还是我的一群群孩子们,是他们带给我快乐,是他们让我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是他们让我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她,一位新转进我班的六年级女孩,烫得卷曲的头发有些脏,手指甲涂抹得红红的,坐在班级后面显得格外扎眼。
这是一个极其嘴硬而又固执的女生,你说出她一个缺点,她有十个理由在那等着。
最初的这些印象让我很不舒服,我暗下决心:好好管理一下这个学生,不然其他学生效仿那还了得啊!于是,我把以前用在其他学生身上的方法全搬出来。
但她似乎经历了太多事情,我那些方法对她根本不起作用。
她缺少的是什么呢?对她的教育我该如何入手呢?懊恼了很久,没有好的方法。
无意间读到一篇文章触动了我,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飞虫飞到了一个人的耳朵里,大人们想了各种办法,虫子都不出来。
一个小女孩用她的小手电筒对着那个人的耳朵照,很快,小飞虫从耳朵里飞出来,飞到了手电筒的亮光里。
读罢文章,顿时豁然开朗,一只黑暗中迷路的飞虫,我们只要设法给它一个光明的方向,给它一个投奔光明的机会就好了,更何况是对待我们的学生呢?何不为学生点亮一盏心灯,帮助他们从生活的迷茫中走出来?我开始主动接近她,了解她家的情况:身在农村,母亲早亡,父亲长年在外打工,她与继母生活在一起,缺少母爱。
望着孩子世故的目光,我对以往武断处理问题的方式感到内疚。
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每天和她聊天成为了我的必修课,有事就让她做,让她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孩子的目光变得温和了,不再那么有棱角,犯错误接受我的批评已不困难。
看到她衣服脏了,我就让她换下帮她洗洗;情绪低落的时候,我就主动找她谈谈心。
开运动会了,别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相伴,而她独自一人静坐在教室后面,无助忧伤地望着窗外,那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这个铁石心肠的男子汉,我到商店给她买了些她爱吃的小零食,中午放学的时候带她回家吃饭。
2012-10课堂内外有人说,父亲是庄严肃穆的山峰,给孩子勇气和力量;母亲是婉转流淌的小河,给孩子慈爱和柔情。
而父亲、母亲和孩子,构成了一个个和睦美满的家庭,让孩子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单亲家庭却日益增多。
在这个文明、和谐的美丽校园中,我班级的42名学生,不完整家庭的孩子却多达14个。
其实,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像外面的世界一样纷繁复杂,难以揣摩。
班主任特有的责任感驱使我很想进入孩子的内心,与大家共同感受、共同倾听,了解他们的另一面。
家访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我班有一位男生叫小文(化名),高高瘦瘦的个子,沉默寡言,总是用自己那双明亮的眼睛,悄悄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新学期快两个月了,从来没见他上课时举手,回答过问题。
下课后,他总是一个人玩,有时甚至自言自语,衣服还脏兮兮的,真是一个孤僻的孩子啊!班级同学私下说他不好相处,经常会说脏话骂人。
虽然在接新班级之前,我已经把班级同学的大概情况了解过了,知道他是跟爸爸、奶奶一起住,父母离异,妈妈在云南。
但我平时的工作确实比较忙碌,也没有注意到什么异常。
十月的一天,离期中考试还有一个多星期。
他请假说奶奶几天前不小心摔伤了腿,需要他照顾。
我心里一惊,不由地问起他的家境,他没有说很多,只说爸爸腿有点残,却还能上班,但他却一直不肯上班,偶尔打点零工,其余的时间就是打麻将。
看着小文忧郁且稍显冷漠的眼神,我决定去家访。
坐上公交车,到松隐镇需要不到20分钟的时间。
期间,我问一句,他答一句,留给我的大多是沉默和无奈。
下车再走到他家,还需要至少20分钟。
我去买了些水果,他有些不好意思了,一直推说不要带东西过去。
但我执意这样,毕竟是去看奶奶,年纪大了,腿脚又不好……就这样,他主动拎起沉沉的袋子,我们边走边聊。
他开口讲起童年的故事,告诉我曾经在哪片田地里,跟爸爸妈妈一起收割庄稼,跟小朋友捉迷藏,跟邻居孩子一块放羊……说起这些,小文的眼睛闪闪发亮,似乎一切只发生在昨天。
以爱为源,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爱,是一种无私的情感,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奉献,是一种温暖和力量。
在教育中,爱是无比重要的,因为只有在爱的环境中,学生的心灵才能得到真正的滋养。
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爱的温暖中茁壮成长,树立起正确认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他们如同春风般,吹拂着每个学生的心田,他们的爱,是每个学生内心深处的渴望。
在课堂上,教师以爱为源,用真诚的心和关怀的眼神,关注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惑和烦恼,给予他们及时的关爱和引导。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品德的塑造者和心灵的抚慰者。
他们用爱和耐心,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用智慧和力量,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心灵成长的乐园。
在学校,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感受到爱的温暖,感受到大家庭的温馨和和谐。
学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这个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学校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和坦诚的沟通,让他们在爱的沐浴中茁壮成长,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还应该注重心灵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坚强、乐观地面对,做到心态平和,以爱为源,开启自己内心的强大力量。
家庭是学生心灵成长的温床,是爱的源泉。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心灵成长最重要的导师,是他们心灵成长中最重要的依托。
父母应该用爱和包容,引领孩子走向人生的纯洁和宽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要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和爱护,让他们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培养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父母还应该注重孩子的心灵成长,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人生,树立正确的信念和目标。
只有在爱的温暖中,孩子才能茁壮成长,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上奋勇向前,掌握自己的命运。
以爱为源,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需要教师、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
爱,打开心灵的钥匙引言人类内心深处都有一扇心灵之门,它连接着我们与世界的联系,也是我们理解和表达情感的源泉。
而爱,就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
本文将探讨爱是如何打开心灵之门的,以及它对我们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爱的力量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情感,它具有无可匹敌的力量。
爱可以温暖人心,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地生活。
当我们面临困境、失落和孤独时,爱能够给予我们勇气、力量和支持。
它是一种滋养灵魂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挫折,重拾信心。
爱的表达爱是一种需要被表达的情感。
通过对他人的关心、理解和尊重,我们可以将爱传递给他们。
爱的表达可以是简单而纯粹的,比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或者一次真诚的道歉。
这些简单的小举动可以带给人们无尽的安慰和喜悦,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珍惜。
爱的影响爱不仅能够影响个体,还能够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我们用爱去对待他人时,我们创造了一种友善、温暖的社会氛围。
这种氛围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理解和和谐。
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爱都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石。
爱的积极作用爱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积极能量。
当我们感受到被爱时,我们会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情。
爱能够激发我们发现世界的兴趣,追求自我价值的目标。
它可以推动我们迈向成功,并在人生的道路上给予我们动力和指引。
爱与幸福爱是幸福的源泉。
当我们拥有爱时,我们会感受到无尽的幸福和满足。
不论是与家人、朋友还是伴侣之间的爱,都能够给予我们一种独特的幸福感。
爱能够带给我们情感的满足和心灵的平静,让我们享受生活的美好。
结论爱是一种深刻的情感,它具有巨大的力量和影响。
通过爱的表达和传递,我们可以打开心灵之门,让爱在世界上蔓延。
爱不仅能够给予个体力量和幸福,也能够构建友善和谐的社会。
让我们用爱打开心灵之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吧!打开心灵之门。
用爱开启学生心灵之门作者:宋吉春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6年第5期山东莱阳市团旺中心初级中学(265200)宋吉春[摘要]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把爱无私地奉献给学生,让学生在师爱的感召下勤奋学习,成人成才。
浓浓的师爱可以让贫困生张开腾飞的翅膀,让后进生扬起希望之帆,让问题学生的心田得到浇灌,让全体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离开温暖的爱,教育就是残缺的教育。
[关键词]爱心贫困生后进生问题生金钥匙[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50098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夏丏尊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
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
”这情爱,是关心,是期望,是宽容,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灵。
这种爱能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笔者都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调查、座谈、家访等途径尽快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特别是对于特殊群体的学生,更是对他们倾注了爱心,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爱让贫困生张开腾飞的翅膀现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有部分家庭生活困难。
笔者据二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出,凡是贫困家庭,均是家庭成员劳动能力有限或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收入极低或靠救济过活,这部分家庭有的想中断孩子的学业,更多的是盼望孩子能读好书,将来靠知识改变命运。
为了使贫困生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温暖,有自尊、有自信地在班级里学习,不再辍学,一方面,笔者坚持对每个贫困生进行家访、电话访,动员、鼓励家长支持孩子上学;另一方面,经常找贫困生谈心,鼓励他们保持健康的心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家庭的支柱和国家的栋梁,通过各种途径对贫困生进行资助,尽量帮助他们减少经济负担。
从教二十多年来,我班从未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用爱心敲开孩子心灵的大门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学校教育是为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要求。
而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园地、个性发展的摇篮。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建设者和领导者,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韩愈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感情是通向心灵的桥梁,情动而后才能“解惑”。
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要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理解、尊重、赏识、关爱去敲开学生的心灵之门,才能解去学生心中之惑,从而挖掘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升华学生的个体精神,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从而促进学生和谐的发展。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作为班主任,要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必须有“爱心”这把钥匙。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一个好班主任,影响的不是学生的现在,而是学生的一生。
因此,让学生沐浴着爱的阳光成长是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应尽的职责。
一、亲近学生,理解学生在老师的眼里,学生是那么小,那么幼稚,学生之所以“小”,是因为我们站着看他们。
老师是大人,个子高,知识丰富,站起来看他们,学生当然就显得渺小,看他们做什么事都幼稚可笑,甚至看不顺眼。
我们常说:老师要走近学生。
为什么叫“走近?”走近学生即理解学生,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要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必须蹲下来理解学生,看见了学生只穿了一天就脏了的衣服,便不会斥之为邋遢,看见了调皮的男孩子把毛毛虫放在了女孩子的衣领上,就不会斥之为顽劣。
因为他们是孩子,我们的确应该理解学生。
二、尊重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
那么,在班主任工作中,怎样做到尊重学生呢?在班主任工教育工作中,需要学生做的,先向学生讲清道理,向学生代表们征求意见,然后根据实际要求,制订具体实施办法,让所有的同学照此去做。
用爱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深沉的爱、博大的爱、奉献的爱。
无论是怎样的学生,一旦是你的学生,你就应该把师爱撒向他们,用师爱去塑造他们,用师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用师爱去帮助他们改掉“小毛病”,促使他们成为适应现代生活有用的人。
王宇鑫起初是我班一个性格倔强、内向的女孩,这对于成长中的她来说,是一个不利因素。
然而任何一扇心灵的大门,只要用爱去开启,它就一定会向你敞开。
一天,我正在上课,当几十只小手高举过头争着回答我的问题时,我的眼光落在了那个沉默少语的女孩--王宇鑫身上,让人惊喜的是,她也举起了一只小手,我便毫不犹豫地把表现的机会给了她。
她慢慢地站了起来,刚想开口说话,却猛然想起嘴里不知什么时候含了一颗泡泡糖。
于是,她猛然闭口不语,羞愧而又无助地望着我。
也许是感觉那孩子此时特需要我的呵护吧,我一边不由自主地走向她,一边思考着帮助她的办法。
这时候,其他孩子的视线也跟着我的身影移向了她。
当走到她身边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对其他同学说:“王宇鑫第一次举手回答问题,她有些害怕,大家先把眼睛闭一会儿,她就敢说话了。
”天真的孩子们闭上了双眼,机灵的她赶紧从嘴里拿出了泡泡糖。
当我让孩子们睁开眼睛,再一次鼓励她回答问题时,我第一次听到了她响亮的声音。
下课后,我把王宇鑫叫到身边,对着她的耳朵悄悄地说:“你刚才上课时吃泡泡糖的事是我们之间的一个秘密,我不会把她告诉别人,不过以后上课时可不能再吃东西了。
”小女孩听后,转过脸,笑着点了点头,兴奋地离开了。
如今,望着跳跃在在我眼前变得活泼开朗的王宇鑫,我心中是那么快乐,感觉自己也拥有了一份小小的伟大。
于是便告诉自己:帮助孩子成长,靠的不是力气,而是发自心灵的爱。
用爱叩开学生心灵的大门
爱是个永恒的话题。
有人认为爱是沙漠中的一滴甘露,能够滋润那干渴的心,有人则说爱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能够指引前行的方向。
教师的爱不正是那一滴甘露、那一盏明灯吗?她可以滋润活泼可爱的孩童的心田,她更是为那些迷蒙的孩子指明了方向,让他们展翅飞翔。
在教学中,对学生要有爱,把爱洒向每个学生,让爱与他们同行,让爱陪伴他们健康茁壮成长。
常言说,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而往外掏产生的是成就感。
爱又是一种感受,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有多么的伟大。
我时常告诉学生回家要帮父母做家务,不要什么都不干,而且要主动帮妈妈刷碗、扫地、整理自己的房间,这是每天的作业,有生活委员检查,他们在家做事了,来到学校汇报时可高兴了。
用爱叩启心灵之门
练塘中心小学朱艳
期末试卷的批卷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我们几个批卷老师忙着批卷、结分、检查、拆封、整理。
我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那些个孩子的表现怎样,翻开孩子们笔迹未干的考卷,许多孩子都写得工工整整的。
我心里甜滋滋的,感到这些孩子真没白教,付出的爱总算有了回报。
我突然想到小新对我的承诺,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不知道怎样?我急切地在一整叠考卷中寻找他的名字。
啊,终于找到了!孩子果真没有辜负我的期望,瞧他做得多认真、细心啊……
记得那是一年前的夏天,我接手了两个陌生的班级。
听同事说,我所接的两个班中最差的学生叫小新,于是我就特别注意他,这是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看起来还是蛮可爱的。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他性格内向,几乎没有什么朋友,上课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手里总是摸这摸那,这对于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极不利的因素,该怎么去帮助他呢?我想任何一扇心灵的大门,只要用爱去开启,它就一定会向你敞开。
一天下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树上的蝉“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弄得人心里都烦烦的,同学们都渐渐走光了,教室里只剩下小新和我了(小新做作业的速度是班里最慢的了,所以平时差不多都是最晚一个离开班级的孩子)。
小新正在改练习册,练习册上有这样一道题: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它的面积是1296平方厘米。
这么简单的一道题我已经跟他分析过一次了,可他还是不会,不是理解不清,就是计算错误。
经过一天的工作我是累极了,喉咙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又痛又哑。
但我又耐着性子教了一遍,他交上来的答案仍然是错,错,错。
火一下子从我的心底里窜出来,“你,你,你怎么听不懂的啦?到底要怎么教你呀,回去吧,我不管你了!”那一刻,我的声音是愤怒和嘶哑的,小新收拾好书包,眼里噙满了泪水。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心中是又痛又难过。
第二天上课时,我留意着小新的一举一动,他没有想往常一样,眼睛看着黑板上,但眼神却有点发呆,看我的眼神也总是怯怯的,我想弥补昨天的过失,当提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时,就点他起来回答,他站起来,却像树桩一样直直地站着,一句话也不说。
那一刻,我恨死昨天的自己了,怎么那么糊涂,干那种傻事!
下课回到办公室后,我没有心情做任何事。
想起小新那怯怯的眼神,不由感到一丝丝凉意袭上心头。
我的无心之过会不会因此而影响他的一生呢?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一位负责任的教师,最重要的,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眼前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
”而我,竟然为了教小新学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而伤害了他的自信,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一道阴影,是多么得不偿失啊!
想到这里我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放学后等他整理好书包,我把小新叫到跟前,轻声得问他:“上课时老师问你问题,你是不会回答,还是不愿回答啊?”他低着头,脸红红的,用细得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我不会”。
“为什么不会?是你没听讲吗?”我牵起他的小手,温和地问。
他的头低得更低了,嘴巴动了动,好象要说什么似的,但没有说出来。
顿时我们之间的气氛一下子降温了,我赶紧说:“一次两次不会不要紧,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讲,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老师相信,只要你能下定决心努力,你一定能成功的!”
说这话的时候我也十分激动,先前的后悔和懊恼都想在这一刻弥补过来。
小新听了我的话,脸上露
出了笑容。
刚才紧张的心情似乎放松了许多。
在以后的日子里,小新看我的眼神似乎柔和了许多,眼波深处泛着喜悦的神采。
我又乘着机会几次找他聊天,跟他谈谈他的家里人,我才知道他爸妈离异,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和爸爸,父亲的疏于管教和缺少关心使他对学习产生了距离。
我又了解到他最喜欢上的课是科技文艺。
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他做的手工制作可好了。
一次他还拿着刚做好的“火车”一路跑来送给我。
我还知道他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是蜡笔小新,他说星期天总想看的,但家里人不赞成他一直看电视,所以常常只能看到一点点(有时候还要偷着看呢)…….随着和我接触的加深,小新对我不再像从前那样胆小了,课前课后,他总愿意帮我拿拿小黑板什么的,路上碰到总也会腼腆的叫我一声:“朱老师好!”而我在经过了这些日子和他的接触后,对他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原来他是一个多懂事的孩子啊!
这是一个平常的早自习,阳光透过窗棂射进教室,洒在每个学生身上,同学们都在认真看书,我说:“今天我们要实行主动批作业,看哪些小朋友最主动来找老师批回家作业!”马上来找我批回家作业的同学排了好多个,我惊喜地发现小新也排在了几个成绩优秀性格活泼的同学后面,我的目光落在他的脸上,他低着头,眼睛不停的看着作业本,显得很不放心还在检查呢。
我暗自高兴,看来前几天的谈心还是起到了不错的效果,轮到小新了,我思考着怎样不让他感到紧张的办法,我灵机一动,说:“小新,你愿意来考考老师吗?”他有点疑惑,又有点吃惊地望着我,我微笑着解释:“老师觉得这几道题目特别有趣,你来抽两个,看看老师能不能都做对?”他将信将疑地指了两道乘法竖式,我飞快的在白纸上演算起来,我还特意做错了几个地方,做完让他给我批,他高兴的接过去,认真的用笔检查,不一会儿他把纸递了过来,对我说:“朱老师,这里好象不对。
”“那你能帮老师改正吗?”“能。
”他显然有点兴奋,使劲地点了点头。
看着他认真演算的样子,我欣慰极了!他改正后,我高兴地说:“没想到你改得这么好,比老师细心多了,你真厉害啊!”我批了他的回家作业,给他打了一个大大的优,又用红笔画了一张笑脸,亲切地注视着他,他感激而又得意地看了我一眼,满脸灿烂地跑回到座位上了……
考试前几天,下课后我回办公室,他急急忙忙追上来,拉着我一本正经地告诉我:“老师,这次考试我一定认真、细心。
你相信吗?”那一瞬间,我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我坚定地对他说:“老师怎么会不相信你呢?还记得老师说过的话吗?只要你认真、努力,你一定能成功的!”听了我的话,他也深受鼓励,高高兴兴的回教室去了。
如今,望着小新这张凝聚着他决心的考卷,我心中充满着快乐,感觉到自己也拥有了一份小小的伟大,我告诉自己:帮助孩子成长,靠的不是力气,而是发自内心的爱,用爱去叩启学生心灵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