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35.82 KB
- 文档页数:9
2014—2015学年度南昌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卷数学(文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又∵03B π<<,∴2333B πππ<+<, ∴当32B ππ+=,即6B π=时,ABC ∆的周长l取得最大值2+………………………12分18.解:(1)因为241n n S a =-,当1n =时,11112412S a a =-⇒=……………………2分 又由11241241n n n n S a S a ++=-⎧⎨=-⎩,两式相减得: 11244n n n a a a ++=-即12n n a a +=,………………4分 所以数列{}n a 是以首项为1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22n n a -= …………………………6分 (2)*2,2N n a n n ∈=-, 在12111...212n n n n b a b a b a n -+++=--中,令1,n =则111111121,, 1.222b a a b =--==∴= 因为1211211 (212)n n n n n b a b a b a b a n --++++=--, ()a ………8分 所以11122221111...2,(2)22n n n n n b a b a b a b a n n -----++++=--≥, 将上式两边同乘公比2得,12112...21,(2)n n n n b a b a b a n n --+++=--≥, ()b ………10分()a 减去()b 得,1,.(2)2n n n b a b n n =∴=≥,55b = …………………………………12分19. 解:(1)取PB 中点G ,连接,AG FG ,又F 分别为PC 的中点.GF ∴是PBC ∆的中位线,即1//2GF BC 又四边形ABCD 底面是平行四边形,E 分别为AB 的中点1//2AE BC ∴//GF AE ∴,即四边形AEFG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EF AG 又AG ⊂平面PAB 。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数学(文)试题命题人:余毛毛 审题人:曹开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直线x +y ﹣1=0的倾斜角为( ).A .B .C .D .2. 直线l 1的斜率为2,l 1∥l 2,直线l 2过点(-1,1)且与y 轴交于点P ,则P 点坐标为( ) A .(3,0) B .(-3,0) C .(0,-3) D .(0,3) 3.过点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方程为( )A .B .C .D .4.已知直线ax+2y+2=0与3x ﹣y ﹣2=0平行,则系数a=( ). A.﹣3B.﹣6C.D.5.若直线210ax y ++=与直线20x y +-=互相垂直,那么a 的值等于( )A .1B .13-C .23- D .2-6.圆心在y 轴上,半径为1,且过点(1,2)的圆的方程为( ) A .x 2+(y ﹣2)2=1 B .x 2+(y +2)2=1 C .(x ﹣1)2+(y ﹣3)2=1 D .x 2+(y ﹣3)2=17.直线x -y =2被圆22(4)4x y -+=所截得的弦长为( ) A .2 B .22 C .42 D .48.圆222430x x y y ++-+=与直线0x y b ++=相切,正实数b 的值为 ( )A.12B .1C .221-D .3 9.圆x 2+y 2=1和圆x 2+y 2﹣6y +5=0的位置关系是( ). A. 外切 B. 内切 C. 外离 D. 内含10.已知实数x 、y 满足x 2+y 2=4,则22-+y x xy的最小值为( )A .222-B .222-C .222+D .22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平行线0943=-+y x 和620x my ++=的距离是_______12.已知圆22:230M x y mx +--=(0)m <的半径为2,则其圆心坐标为 。
2024——2025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训练题语文(三)(信息类文本阅读)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重建附近”:年轻人如何从现实中获得力量?——人类学家项飙访谈(节录)康岚:您最早在什么时候提出“附近”这个概念?为什么想到提出这个概念?项飙:我第一次提“附近”应该是在2019年夏天,我跟许知远在“十三邀”节目上的对话。
当时好像是在谈现代人的时空观念,为什么现在人们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耐烦?我们说到现代生活完全是被时间逻辑统治了,空间逻辑消失了。
原来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通过人的行动,比方说我和你的距离是一袋烟的工夫,或者说这个距离是从你家走到荷塘边上的那个工夫,其实时间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空间来衡量的。
但在工业化之后,抽象时间也就是钟表时间变得非常重要。
当这种抽象时间统治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就完全变成了附属性的东西。
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满,是因为你根本不考虑他是从空间中哪个点到餐馆拿了东西,以及路上的交通是怎样的、进你家小区的门时他要跟保安怎样交涉,这些经历性、空间性的东西,你是不管的,你要的就是那个东西要在你规定的时间内送到你的手里。
这种心态是“时间的暴政”造成的。
在这样的场景下,我提到“附近的消失”。
“附近”这个空间的消失,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的暴政”,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建立自己对世界的感知越来越通过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则,而不是通过对自己周边的感知来理解。
比如,你的邻居是干什么的,楼下打扫卫生、门口卖水果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家在哪里,如果家不在这里,一年回几次家,他们的焦虑和梦想是什么。
这些人对你的生活很重要,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由他们来组织的,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不能够正常运行。
但是,我们对这些“附近”经常是视而不见的。
这个“附近”,它是一个空间,它的有趣在于它有很强的社会性,它是你这个社会主体的物质基础,把你托起来。
在这里面,有很多很细密的又很复杂的、看似好像不重要的但其实是很重要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南昌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时长: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考试范围: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三单元(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新时代诗歌十年,值得注意的新气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主题写作。
主题写作是对1980年代以来诗歌过于个人化、碎片化之后一种重建总体性的努力。
因为中国特殊的情况,诗歌写作的碎片化比较严重,中国新诗起源之后遭遇变数太多,1980年代以后又遇到解构主义思潮,一切都被颠覆打碎了,所以,主题写作是一种诗歌的深化和升华。
第二是生态写作或者说自然写作。
环境发生大变化的时代,生态诗歌写作,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生态保护的主题,同时也是展现新的世界观、新的宇宙观的途径。
每个新的时代的开始,都有新的宇宙观出现,载人航天等拓宽了人类视野。
屈原的《天问》、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郭沫若的《女神》等,都是新的时代对世界全新的感受、新的宇宙观出现的征兆。
新时代需要我们重新理解世界、天下、宇宙,诗歌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第三是女性写作。
去年英国《卫报》根据大数据统计,目前无论是年度畅销榜名单、各大获奖名单还是文学新人名单,显示出女性作家或许将逐渐占主导地位。
诗歌也有这种趋势,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男女更加平等化等因素,女性写作势头上升。
第四是青春写作。
青春写作是永恒的话题,特别对中国来说,中国现代性形象就是青春形象。
学者宋明岸认为,近代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陈独秀《敬告青年》、李大钊《青春》《青春中华之创造》等文章中,都有类似思想,强调“个人有个人之青春,国家有国家之青春”。
青春成为了中国现代性的最主要的形象。
《诗刊》社的“青春诗会”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它代表一种创新、一种希望和一种未来。
新诗的主角是青年,具有更自由开放精神和新时空观、新天下观的青年。
新诗现代性仍然在成长之中,新时代诗歌也是如此。
(摘编自李少君《诗歌维新:新诗、新时代与新气象》,有删改)材料二:自发韧以来,新诗的音乐性就引起闻一多、郭沫若、梁实秋、徐志摩、戴望舒等诗人学者的关注与论述。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联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Ag~108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纸的相应空格内。
1、欲使明矾溶液中的Al 3+ 完全沉淀下,适宜的试剂是 A .NaOH 溶液B .盐酸C .氨水D .氯化钡溶液2、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 .钠的熔点低B .钠的密度小C .钠的硬度小D .有强还原性3、Al ,Fe 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铝能够稳定存在于空气中,而铁很容易生锈,说明铁比铝活泼B .明矾(KAl (SO 4) 2·12H 2O )可用于净水C .二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D .Fe 3O 4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磁性氧化铁4、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增加,但没有气体放出的是 A .稀硫酸 B .CuSO 4溶液 C .Fe 2(SO 4)3溶液 D .AgNO 3溶液5、根据Fe +Cu 2+=Fe 2+ +Cu 、2FeCl 3 +Cu =2FeCl 2 +CuCl 2两个反应,判断Fe 3+、Fe 2+、Cu 2+的氧化性顺序为 A .Cu 2+>Fe 2+>Fe 3+ B .Fe 3+>Fe 2+>Cu 2+ C .Fe 3+>Cu 2+>Fe 2+D .Fe 2+>Fe 3+>Cu 2+6、把CO 2通入下列饱和..溶液中,最终..会有沉淀的是 A .CaCl 2 B .Na 2CO 3 C .Ca (OH )2 D .NaHCO 37、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A .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B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人足量的水中C .将钠放人足量稀硫酸中D .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8、将Mg、Al、Fe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的过量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各溶液的质量仍相等,则投入三种金属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A.Al>Mg>Fe B.Mg>Al>FeC.Fe>Al>Mg D.Mg=Al=Fe9、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丁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以推断丙物质是A.Al2(SO4)3 B.NaOH C.BaCl2 D.FeSO410、“NaCl(饱和) + CO2 + NH3 + H2O = NaHCO3 +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重的是要反应。
热点02 数学传统文化和实际民生为载体的创新题【命题形式】1、考查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计算题和证明题比较少,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证明与计算、复数、组合、三角函数、概率、推理、圆锥曲线。
2、数学文化考查背景总结如下:①以数学名著为考查背景,以中国数学典籍史料中优秀成果为背景。
②以数学猜想和定理为命题背景。
③以数学名家的故事为命题背景,以数学家的故事,为考查背景,正是对创新精神数学精神的一种传承。
④以数学的应用为命题背景。
⑤历史名人。
⑥历史发展。
3、文化背景的考查在突出所要考查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数学文化形成数学素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我们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增强爱国情怀,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文化体现数学文化以数化人的本质内涵。
这是新高考考察的目的,从而这类问题也是新高考必考题型。
4、数学高考题渗透了大量的数学文化,尤其是渗透到中国古代独特的数学题目。
但这些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有限,很多内容并未涉及到。
我们现在的社会在飞速发展,无论是科技还是人的思想都不断地变化。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需要及时更新,不仅仅要反映在教材,考试也应该与时俱进,而不再是摸小球,投骰子,算水费这些老古董的模型背景,更应该与时俱进。
比如以科技为背景文化材料都可以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材料。
像2020年12月2日嫦娥五号成功降落在月球上,它里面所涉及的轨道、运动都能成为很好的考查背景材料,而这些发射卫星的基地名称也可以作为命题背景的一大亮眼之处。
除次以外,同样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和实际民生,比如新冠肺炎这些热点问题也可以成为出题的背景,进入数学高考题。
【满分技巧】1、多掌握数学文化知识通过对数学文化知识了解使学生对文化素养的提升,做题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减少对这类问题的恐惧心理。
2、注意数学文化的译文很多数学文化的题型都是选用的是中国传统数学文化,题目前面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而后面都会对给出译文,译文才是本题的关键题意,所以这类题的关键地方是在译文上理解。
三校联考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M={x|x2+3x+2<0},集合,则M∪N=()A.{x|x≥﹣2} B.{x|x>﹣1} C.{x|x<﹣1} D.{x|x≤﹣2}2.命题p:∃x∈N,x3<x2;命题q:∀a∈(0,1)∪(1,+∞),函数f(x)=loga (x﹣1)的图象过点(2,0),则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p∧q B.p∧¬q C.¬p∧q D.¬p∧¬q3.已知平面向量,的夹角为,且||=1,|+2|=2,则||=()A.2 B.C.1 D.34.已知双曲线C:(a>0,b>0)的离心率为,则C的渐近线方程为()A.y= B.y=C.y=±x D.y=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的值为()A.7 B.8 C.9 D.106.已知函数f(x)=2sin(2x+),把函数f(x)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g(x)的图象.关于函数g(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上是增函数B .其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C .函数g (x )是奇函数D .当x ∈[0,]时,函数g (x )的值域是[﹣1,2]7.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0,且a 1,a 3,a 13成等比数列,若a 1=1,S n 是数列{a n }前n 项的和,则(n ∈N +)的最小值为( ) A .4B .3C .2﹣2 D .8.一个棱锥的三视图如图(尺寸的长度单位为m ),则该棱锥的全面积是(单位:m 2).( )A .B .C .D .9.已知函数f (x )=,则方程f (x )=ax 恰有两个不同实数根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注: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A .(0,)B .[,]C .(0,)D .[,e]10.已知双曲线C :﹣=1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 1,F 2,正三角形△AF 1F 2的顶点A在y 轴上,边AF 1与双曲线左支交于点B ,且=4,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的值是( )A .+1 B .C .+1 D .11.已知一个平放的棱长为4的三棱锥内有一小球O (重量忽略不计),现从该三棱锥顶端向内注水,小球慢慢上浮,若注入的水的体积是该三棱锥体积的时,小球与该三棱锥各侧面均相切(与水面也相切),则球的表面积等于( ) A .π B .π C .π D .π12.若定义在区间[﹣2016,2016]上的函数f (x )满足:对于任意的x 1,x 2∈[﹣2016,2016],都有f (x 1+x 2)=f (x 1)+f (x 2)﹣2016,且x >0时,有f (x )<2016,f (x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M ,N ,则M+N 的值为( ) A .2015 B .2016C .4030D .403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设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 .14.已知函数f (x )=2x 2﹣xf ′(2),则函数f (x )的图象在点(2,f (2))处的切线方程是 . 15.若x ,y 满足若z=x+my 的最大值为,则实数m= .16.在△ABC 中,三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 2=b 2+c 2+bc ,a=,S为△ABC 的面积,则S+cosBcosC 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正项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n ,a n ,成等差数列. (1)证明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 (2)若b n =log 2a n +3,求数列{}的前n 项和T n .18.从甲、乙两部门中各任选10名员工进行职业技能测试,测试成绩(单位:分)数据的茎叶图如图1所示:(Ⅰ)分别求出甲、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并从甲组数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2所示,求a ,b ,c 的值;(Ⅱ)从甲、乙两组数据中各任取一个,求所取两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20的概率. 19.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是直角梯形ABCD ,其中AD ⊥AB ,CD ∥AB ,AB=4,CD=2,侧面PAD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且与底面ABCD 垂直,E 为PA 的中点.(1)求证:DE ∥平面PBC ; (2)求三棱锥A ﹣PBC 的体积.20.已知椭圆E :(a >b >0),F 1(﹣c ,0),F 2(c ,0)为椭圆的两个焦点,M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且|MF 1|,|F 1F 2|,|MF 2|构成等差数列,过椭圆焦点垂直于长轴的弦长为3. (1)求椭圆E 的方程;(2)若存在以原点为圆心的圆,使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E 恒有两个交点A ,B ,且⊥,求出该圆的方程.21.设函数f (x )=x 2﹣(a+b )x+ablnx (其中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a ≠e ,b ∈R ),曲线y=f (x )在点(e ,f (e ))处的切线方程为y=﹣e 2. (1)求b ;(2)若对任意x∈[,+∞),f(x)有且只有两个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个题目记分.作答时,请写清题号.[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22.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A、B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EF垂直BA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1)∠DEA=∠DFA;(2)AB2=BEBD﹣AEA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2016福安市校级模拟)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有相同的长度单位,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已知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θ+),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θ=a(a>0),射线θ=φ,θ=φ﹣,θ=φ+,与曲线C1分别交异于极点O的四点A、B、C、D.(Ⅰ)若曲线C1关于曲线C2对称,求a的值,并把曲线C1和曲线C2化成直角坐标方程;(Ⅱ)求|OA||OC|+|OB||OD|的值.[选修4-5:不等式选讲]24.=|x+m|.(Ⅰ)解关于m的不等式f(1)+f(﹣2)≥5;(Ⅱ)当x≠0时,证明:.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M={x|x2+3x+2<0},集合,则M∪N=()A.{x|x≥﹣2} B.{x|x>﹣1} C.{x|x<﹣1} D.{x|x≤﹣2}【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集合M和集合N,再求M∪N.【解答】解:∵集合M={x|x2+3x+2<0}={x|﹣2<x<﹣1},集合={x|2﹣x≤22}={x|﹣x≤2}={x|x≥﹣2},∴M∪N={x|x≥﹣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2.命题p:∃x∈N,x3<x2;命题q:∀a∈(0,1)∪(1,+∞),函数f(x)=loga (x﹣1)的图象过点(2,0),则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p∧q B.p∧¬q C.¬p∧q D.¬p∧¬q【分析】分别判断出p,q的真假,从而判断出复合命题的真假.【解答】解:命题p:∃x∈N,x3<x2,是假命题;命题q:∀a∈(0,1)∪(1,+∞),令x﹣1=1,解得:x=2,此时f(2)=0,(x﹣1)的图象过点(2,0),是真命题;故函数f(x)=loga故¬p∧q真是真命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以及对数函数的性质,考查复合命题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3.已知平面向量,的夹角为,且||=1,|+2|=2,则||=()【分析】根据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和向量的模计算即可.【解答】解:∵|+2|=2,∴+4+4=||2+4||||cos+4||2=||2+2||+4=12,解得||=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和向量的模的计算,属于基础题.4.已知双曲线C:(a>0,b>0)的离心率为,则C的渐近线方程为()A.y= B.y=C.y=±x D.y=【分析】由离心率和abc的关系可得b2=4a2,而渐近线方程为y=±x,代入可得答案.【解答】解:由双曲线C:(a>0,b>0),则离心率e===,即4b2=a2,故渐近线方程为y=±x=x,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涉及的渐近线方程,属基础题.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的值为()【分析】由已知中的程序语句可知该框图的功能是利用循环结构计算并输出变量S的值,模拟程序的运行过程,分析循环中各变量值的变化情况,可得答案.【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由程序框图可知该程序的功能是利用循环结构计算并输出变量S=﹣12+22﹣32+42的值,∵S=﹣12+22﹣32+42=1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的应用问题,解题时应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属于基础题.6.已知函数f(x)=2sin(2x+),把函数f(x)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g(x)的图象.关于函数g(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上是增函数B.其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C.函数g(x)是奇函数D.当x∈[0,]时,函数g(x)的值域是[﹣1,2]【分析】由条件利用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求得g(x)的解析式,再利用余弦函数的图象性质,得出结论.【解答】解:把函数f(x)=2sin(2x+)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g(x)=2sin[2(x+)+]=2cos2x的图象,显然,函数g(x)是偶函数,故排除C.当x∈[,],2x∈[,π],函数g(x)为减函数,故排除A.当x=﹣时,g (x )=0,故g (x )的图象不关于直线x=﹣对称,故排除B .当x ∈[0,]时,2x ∈[0,],cos2x ∈[﹣,1],函数g (x )的值域是[﹣1,2],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y=Asin (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余弦函数的图象性质,属于基础题.7.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0,且a 1,a 3,a 13成等比数列,若a 1=1,S n 是数列{a n }前n 项的和,则(n ∈N +)的最小值为( ) A .4B .3C .2﹣2 D .【分析】由题意得(1+2d )2=1+12d ,求出公差d 的值,得到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前n 项和,从而可得,换元,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函数的最小值.【解答】解:∵a 1=1,a 1、a 3、a 13成等比数列, ∴(1+2d )2=1+12d . 得d=2或d=0(舍去), ∴a n =2n ﹣1, ∴S n ==n 2, ∴=.令t=n+1,则=t+﹣2≥6﹣2=4当且仅当t=3,即n=2时,∴的最小值为4.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定义和性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基本不等式,属于中档题.8.一个棱锥的三视图如图(尺寸的长度单位为m),则该棱锥的全面积是(单位:m2).()A.B.C.D.【分析】由三视图可以看出,此几何体是一个侧面与底面垂直的三棱锥,垂直于底面的侧面是一个高为2,底连长也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底面与垂直于底面的侧面全等,此两面的面积易求,另两个与底面不垂直的侧面是全等的,可由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作出此两侧面底边的高,将垂足与顶点连接,此线即为侧面三角形的高线,求出侧高与底面的连长,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此两侧面的面积,将四个面的面积加起来即可【解答】解:由三视图可以看出,此几何体是一个侧面与底面垂直且底面与垂直于底面的侧面全等的三棱锥由图中数据知此两面皆为等腰直角三角形,高为2,底面连长为2,故它们的面积皆为=2,由顶点在底面的投影向另两侧面的底边作高,由等面积法可以算出,此二高线的长度长度相等,为,将垂足与顶点连接起来即得此两侧面的斜高,由勾股定理可以算出,此斜高为2,同理可求出侧面底边长为,可求得此两侧面的面积皆为=,故此三棱锥的全面积为2+2++=,故选A.【点评】本题考点是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面积、体积,考查对三视图的理解与应用,主要考查对三视图与实物图之间的关系,用三视图中的数据还原出实物图的数据,再根据相关的公式求表面积与体积,本题求的是三棱锥的全面积,做本题时要注意本题中的规律应用,即四个侧面两两相等,注意到这一点,可以大大降低运算量.三视图的投影规则是主视、俯视 长对正;主视、左视高平齐,左视、俯视 宽相等.9.已知函数f (x )=,则方程f (x )=ax 恰有两个不同实数根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注: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A .(0,)B .[,]C .(0,)D .[,e]【分析】由题意,方程f (x )=ax 恰有两个不同实数根,等价于y=f (x )与y=ax 有2个交点,又a 表示直线y=ax 的斜率,求出a 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方程f (x )=ax 恰有两个不同实数根, ∴y=f (x )与y=ax 有2个交点, 又∵a 表示直线y=ax 的斜率, ∴y ′=,设切点为(x 0,y 0),k=,∴切线方程为y ﹣y 0=(x ﹣x 0),而切线过原点,∴y 0=1,x 0=e ,k=, ∴直线l 1的斜率为, 又∵直线l 2与y=x+1平行, ∴直线l 2的斜率为,∴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问题,解题时应结合图象,以及函数与方程的关系,进行解答,是易错题.10.已知双曲线C:﹣=1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正三角形△AF1F2的顶点A在y轴上,边AF1与双曲线左支交于点B,且=4,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的值是()A.+1 B.C.+1 D.【分析】不妨设△AF1F2的边长为4,求得c=2,由向量共线可得|BF1|=1,在△BF1F2中,由余弦定理求得|BF2|=,再由双曲线的定义和离心率公式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值.【解答】解:不妨设△AF1F2的边长为4,则|F1F2|=2c=4,c=2.由,可得|BF1|=1,在△BF1F2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F2|2=|BF1|2+|F1F2|2﹣2|BF1||F1F2|cos∠BF1F2=1+16﹣2×1×4×=13,|BF2|=,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2a=|BF2|﹣|BF1|=﹣1,解得a=,则e==.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法,注意运用双曲线的定义和余弦定理,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1.已知一个平放的棱长为4的三棱锥内有一小球O(重量忽略不计),现从该三棱锥顶端向内注水,小球慢慢上浮,若注入的水的体积是该三棱锥体积的时,小球与该三棱锥各侧面均相切(与水面也相切),则球的表面积等于()A.πB.πC.πD.π【分析】先求出没有水的部分的体积是,再求出棱长为2,可得小球的半径,即可求出球的表面积.【解答】解:由题意,没有水的部分的体积是正四面体体积的,∵正四面体的各棱长均为4, ∴正四面体体积为=,∴没有水的部分的体积是,设其棱长为a ,则=, ∴a=2,设小球的半径为r ,则4×r=,∴r=,∴球的表面积S=4=.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球的表面积,考查体积的计算,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求出半径是关键.12.若定义在区间[﹣2016,2016]上的函数f (x )满足:对于任意的x 1,x 2∈[﹣2016,2016],都有f (x 1+x 2)=f (x 1)+f (x 2)﹣2016,且x >0时,有f (x )<2016,f (x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M ,N ,则M+N 的值为( ) A .2015B .2016C .4030D .4032【分析】特殊值法:令x 1=x 2=0,得f (0)=2016,再令x 1+x 2=0,将f (0)=2014代入可得f (x )+f (﹣x )=4032.根据条件x >0时,有f (x )<2016,得出函数的单调性,根据单调性求出函数的最值.【解答】解:∵对于任意的x 1,x 2∈[﹣2016,2016],都有f (x 1+x 2)=f (x 1)+f (x 2)﹣2016,∴令x 1=x 2=0,得f (0)=2016,再令x 1+x 2=0,将f (0)=2014代入可得f (x )+f (﹣x )=4032. 设x 1<x 2,x 1,x 2∈[﹣2016,2016],则x 2﹣x 1>0,f (x 2﹣x 1)=f (x 2)+f (﹣x 1)﹣2016,∴f(x2)+f(﹣x1)﹣2016<2016.又∵f(﹣x1)=4032﹣f(x1),∴f(x2)<f(x1),即函数f(x)是递减的,∴f(x)max=f(﹣2016),f(x)min=f(2016).又∵f(2016)+f(﹣2016)=4032,∴M+N的值为4032.故选D.【点评】考查了抽象函数中特殊值的求解方法,得出函数的性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设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 i .【分析】直接由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复数,则答案可求.【解答】解:=,故答案为:i.【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是基础题.14.已知函数f(x)=2x2﹣xf′(2),则函数f(x)的图象在点(2,f(2))处的切线方程是4x﹣y﹣8=0 .【分析】求导函数,确定切点处的斜率与切点的坐标,即可求得函数f(x)的图象在点(2,f(2))处的切线方程.【解答】解:∵函数f(x)=2x2﹣xf′(2),∴f′(x)=4x﹣f′(2),∴f′(2)=8﹣f′(2),∴f′(2)=4∴f(2)=8﹣2×4=0∴函数f(x)的图象在点(2,f(2))处的切线方程是y﹣0=4(x﹣2)即4x﹣y﹣8=0故答案为:4x﹣y﹣8=0【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知识的运用,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确定切点处的斜率与切点的坐标是关键.15.若x,y满足若z=x+my的最大值为,则实数m= 2 .【分析】画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从而建立关于m的等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z=x+my得y=x,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z=x+my的最大值为,∴此时z=x+my=,此时目标函数过定点C(,0),作出x+my=的图象,由图象知当直线x+my=,经过但A时,直线AC的斜率k=>﹣1,即m>1,由平移可知当直线y=x,经过点A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此时满足条件,由,解得,即A(,),同时,A也在直线x+my=上,代入得+m=,解得m=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根据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确定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在△ABC 中,三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 2=b 2+c 2+bc ,a=,S为△ABC 的面积,则S+cosBcosC 的最大值为.【分析】先利用余弦定理求得A ,进而通过正弦定理表示出c ,代入面积公式求得S+cosBcosC 的表达式,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公式化简求得其最大值.【解答】解:∵a 2=b 2+c 2+bc , ∴cosA==﹣,∴A=,由正弦定理 c=a ==2sinC , ∴S===sinBsinC ∴S+cosBcosC=sinBsinC+cosBcosC=cos (B ﹣C )≤,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求得面积的表达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正项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n ,a n ,成等差数列. (1)证明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2)若b n =log 2a n +3,求数列{}的前n 项和T n .【分析】(1)由题意得2a n =S n +,易求,当n ≥2时,S n =2a n ﹣,S n ﹣1=2a n﹣1﹣,两式相减得a n =2a n ﹣2a n ﹣1(n ≥2),由递推式可得结论;(2)由(1)可求=2n ﹣2,从而可得b n ,进而有=,利用裂项相消法可得T n ;【解答】解:(1)证明:由S n ,a n ,成等差数列,知2a n =S n +, 当n=1时,有,∴,当n ≥2时,S n =2a n ﹣,S n ﹣1=2a n ﹣1﹣, 两式相减得a n =2a n ﹣2a n ﹣1(n ≥2),即a n =2a n ﹣1, 由于{a n }为正项数列,∴a n ﹣1≠0,于是有=2(n ≥2),∴数列{a n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之比都是同一个常数2, ∴数列{a n }是以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解:由(1)知==2n ﹣2,∴b n =log 2a n +3==n+1,∴==,∴T n =()+()+…+()==.【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数列的求和,裂项相消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应熟练掌握.18.从甲、乙两部门中各任选10名员工进行职业技能测试,测试成绩(单位:分)数据的茎叶图如图1所示:(Ⅰ)分别求出甲、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并从甲组数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2所示,求a,b,c的值;(Ⅱ)从甲、乙两组数据中各任取一个,求所取两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20的概率.【分析】(Ⅰ)根据茎叶图能求出甲部门数据的中位数和乙部门数据的中位数,再求出甲部门的成绩在70~80的频率为0.5,由此能求出a,b,c.(Ⅱ)利用列举法求出从“甲、乙两组数据中各任取一个”的所有可能情况和其中所取“两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20”的情况,由此能求出所取两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20的概率.【解答】解:(Ⅰ)根据茎叶图得甲部门数据的中位数是78.5,乙部门数据的中位数是78.5;∵甲部门的成绩在70~80的频率为0.5,∴a=0.05,在80~90的频率为0.2,∴b=0.02在60~70的频率为0.1,∴c=0.01.(Ⅱ)从“甲、乙两组数据中各任取一个”的所有可能情况是:(63,67),(63,68),(63,69),(63,73),(63,75),…,(96,86),(96,94),(96,97)共有100种;其中所取“两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20”的情况是:(63,85),(63,86),(63,94),(63,97),(72,94),(72,97),(74,97),(76,97),(91,67),(91,68),(91,69),(96,67),(96,68),(96,69),(96,73),(96,75)共有16种,故所求的概率为.【点评】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列举法的合理运用.19.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是直角梯形ABCD,其中AD⊥AB,CD∥AB,AB=4,CD=2,侧面PAD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且与底面ABCD垂直,E为PA的中点.(1)求证:DE∥平面PBC;(2)求三棱锥A﹣PBC的体积.【分析】(1)(法一)取PB的中点F,连接EF,CF,由已知得EF∥AB,且,从而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由此能证明DE∥平面PBC.(1)(法二):取AB的中点F,连接DF,EF,由已知得四边形BCDF为平行四边形,从而DF∥BC,由此能证明DE∥平面PBC.(2)取AD的中点O,连接PO,由已知得PO⊥平面ABCD,由此能求出三棱锥A﹣PBC 的体积.【解答】(1)证明:(方法一):取PB的中点F,连接EF,CF.∵点E,F分别是PA,PB的中点∴EF∥AB,且又CD∥AB,且∴EF∥CD,且EF=CD∴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DE∥CF.又DE⊄平面PBC,CF⊂平面PBC∴DE∥平面PBC.(1)证明:(方法二):取AB的中点F,连接DF,EF.在直角梯形ABCD中,CD∥AB,且AB=4,CD=2,所以BF∥CD,且BF=CD.所以四边形BCD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在△PAB中,PE=EA,AF=FB,所以EF∥PB.又DF∩EF=F,PB∩BC=B,所以平面DEF∥平面PBC.因为DE⊂平面DEF,所以DE∥平面PBC.(2)解:取AD的中点O,连接PO.在△PAD中,PA=PD=AD=2,所以PO⊥AD,PO=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PO⊥平面ABCD,所以PO就是三棱锥P﹣ABC的高.在直角梯形ABCD中,CD∥AB,且AB=4,AD=2,AB⊥AD,所以.故.【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考查三棱锥的体积的求法,解题时要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20.已知椭圆E :(a >b >0),F 1(﹣c ,0),F 2(c ,0)为椭圆的两个焦点,M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且|MF 1|,|F 1F 2|,|MF 2|构成等差数列,过椭圆焦点垂直于长轴的弦长为3. (1)求椭圆E 的方程;(2)若存在以原点为圆心的圆,使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E 恒有两个交点A ,B ,且⊥,求出该圆的方程.【分析】(1)通过|MF 1|,|F 1F 2|,|MF 2|构成等差数列,过椭圆焦点垂直于长轴的弦长为3.列出方程,求出a 、b ,即可求椭圆E 的方程;(2)假设以原点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满足条件.(ⅰ)若圆的切线的斜率存在,并设其方程为y=kx+m ,则r=,然后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设A (x 1,y 1),B (x 2,y 2),结合x 1x 2+y 1y 2=0,即可求圆的方程.(ⅱ)若AB 的斜率不存在,设A (x 1,y 1),则B (x 1,﹣y 1),利用⊥,求出半径,得到结果.【解答】解:(1)由题知2|F 1F 2|=|MF 1|+|MF 2|, 即2×2c=2a ,得a=2c .①又由,得②且a 2=b 2+c 2,综合解得c=1,a=2,b=.∴椭圆E 的方程为+=1.﹣﹣﹣﹣﹣﹣﹣﹣﹣﹣﹣﹣﹣﹣﹣﹣﹣(5分)(2)假设以原点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满足条件.(ⅰ)若圆的切线的斜率存在,并设其方程为y=kx+m ,则r=,r 2=,①消去y ,整理得(3+4k 2)x 2+8kmx+4(m 2﹣3)=0,设A (x 1,y 1),B (x 2,y 2),又∵⊥,∴x1x2+y1y2=0,即4(1+k2)(m2﹣3)﹣8k2m2+3m2+4k2m2=0,化简得m2=(k2+1),②由①②求得r2=.所求圆的方程为x2+y2=.﹣﹣﹣﹣﹣﹣﹣﹣﹣﹣﹣﹣﹣﹣﹣﹣﹣﹣(10分)(ⅱ)若AB的斜率不存在,设A(x1,y1),则B(x1,﹣y1),∵⊥,∴=0,得x=.此时仍有r2=|x|=.综上,总存在以原点为圆心的圆x2+y2=满足题设条件.【点评】考查椭圆的方程和基本性质,与向量相结合的综合问题.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1.设函数f(x)=x2﹣(a+b)x+ablnx(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a≠e,b∈R),曲线y=f(x)在点(e,f(e))处的切线方程为y=﹣e2.(1)求b;(2)若对任意x∈[,+∞),f(x)有且只有两个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1)求导,从而求b;(2)由(1)得,,从而①当时,要使得f(x)在上有且只有两个零点,只需=,②当时,求导确定零点个数,③当a>e时,求导确定零点个数.【解答】解:(1),∵f′(e)=0,a≠e,∴b=e;(2)由(1)得,,①当时,由f′(x)>0得x>e;由f′(x)<0得.此时f(x)在上单调递减,在(e,+∞)上单调递增.∵,;∴要使得f(x)在上有且只有两个零点,则只需=,即;②当时,由f′(x)>0得或x>e;由f′(x)<0得a<x<e.此时f(x)在(a,e)上单调递减,在和(e,+∞)上单调递增.此时,∴此时f(x)在[e,+∞)至多只有一个零点,不合题意;③当a>e时,由f′(x)>0得或x>a,由f′(x)<0得e<x<a,此时f(x)在和(a,+∞)上单调递增,在(e,a)上单调递减,且,∴f(x)在至多只有一个零点,不合题意.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导数的综合应用及导数的几何意义的应用,同时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应用,属于中档题.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个题目记分.作答时,请写清题号.[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22.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A、B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EF垂直BA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1)∠DEA=∠DFA;(2)AB2=BEBD﹣AEAC.【分析】(1)连接AD,利用AB为圆的直径结合EF与AB的垂直关系,通过证明A,D,E,F四点共圆即可证得结论;(2)由(1)知,BDBE=BABF,再利用△ABC∽△AEF得到比例式,最后利用线段间的关系即求得AB2=BEBD﹣AEAC.【解答】证明:(1)连接AD,因为AB为圆的直径,所以∠ADB=90°,(1分)又EF⊥AB,∠AFE=90°,(1分)则A,D,E,F四点共圆(2分)∴∠DEA=∠DFA(1分)(2)由(1)知,BDBE=BABF,(1分)又△ABC∽△AEF∴,即ABAF=AEAC(2分)∴BEBD﹣AEAC=BABF﹣ABAF=AB(BF﹣AF)=AB2(2分)【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四点共圆的证明方法、三角形相似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2016福安市校级模拟)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有相同的长度单位,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已知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θ+),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θ=a(a>0),射线θ=φ,θ=φ﹣,θ=φ+,与曲线C1分别交异于极点O的四点A、B、C、D.(Ⅰ)若曲线C1关于曲线C2对称,求a的值,并把曲线C1和曲线C2化成直角坐标方程;(Ⅱ)求|OA||OC|+|OB||OD|的值.【分析】(Ⅰ)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θ+),展开可得:,把ρ2=x2+y2,x=ρcosθ,y=ρsinθ代入可得直角坐标方程.把C2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y=a,根据曲线C1关于曲线C2对称,故直线y=a经过圆心解得a,即可得出.(Ⅱ)由题意可得,|OA|,|OB|,|OC|,|OD|,代入利用和差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Ⅰ)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θ+),展开可得:,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1)2+(y﹣1)2=2.把C2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y=a,∵曲线C1关于曲线C2对称,故直线y=a经过圆心(1,1),解得a=1,故C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1.(Ⅱ)由题意可得,,,,,.【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互化、圆的对称性、直线与圆相交弦长问题,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选修4-5:不等式选讲]24.=|x+m|.(Ⅰ)解关于m的不等式f(1)+f(﹣2)≥5;(Ⅱ)当x≠0时,证明:.【分析】(Ⅰ)问题等价于|m+1|+|m﹣2|≥5,通过讨论m的范围,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Ⅱ)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证明即可.【解答】解:(Ⅰ)不等式f(1)+f(﹣2)≥5等价于|m+1|+|m﹣2|≥5,可化为,解得m≤﹣2;或,无解;或,解得m≥3;综上不等式解集为(﹣∞,﹣2]∪[3,+∞)…(5分)(Ⅱ)证明:当x≠0时,,|x|>0,,…(10分)【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绝对值不等式问题,考查绝对值的性质,是一道中档题.。
绝密★启用前2021年高三1月大联考(新课标II卷)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腊文,其词根意为“爱智慧”,由日本“哲学之父”西周翻译成中文并传入中国。
哲学的“个性”,是指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隶属特定的认知主体,从产生伊始便具有特定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个性”的哲学,则是指不同的认知主体基于自身的学思体悟和生命情趣,构思出的具有差异性的哲学流派。
哲学的“个性”首先体现为民族性。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这意味着,但凡在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理论思维、哲学思辨。
中国人在创造独具特色农耕文明的同时,构建出了体现中国哲学“个性”的哲学,譬如“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哲学形态。
哲学的“个性”还体现为时代性。
哲学的“时代”并不完全是历史学以时间坐标为基准所断代出的人类历史发展时间段,而是基于“人文语境”的转化,立足“诠释文本”的转变,凸显不同“核心话题”的过程。
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演进历程中,智者们围绕道德之意、天人之际、玄冥之境、性情之源、理欲之辨等哲学话题展开大讨论,造就了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中国哲学由此显示出鲜明的“个性”。
在民族的、时代的哲学“个性”演变历程上,不同民族的不同智者根据时代的人文语境,造就出诸多“个性”的哲学。
“个性”的哲学体现为智者的主体差异性和认知多元性。
最新高三(下)4月联考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全集U={1,2,3,4,5,6,7,8},集合A={1,2,3,5},B={2,4,6},则(∁U A)∩B=()A.{2} B.{4,6} C.{l,3,5} D.{4,6,7,8}2.复数=()A.1+3i B.﹣1﹣3i C.﹣1+3i D.1﹣3i3.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f(0)=0”是“函数f(x)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B.若p:.则¬p:∀x∈R,x2﹣x﹣1<0C.若p∧q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D.“若,则”的否命题是“若,则”4.若点(sin,cos)在角α的终边上,则sinα的值为()A.B. C.D.5.某工厂利用随机数表对生产的700个零件进行抽样测试,先将700个零件进行编号001,002,…,699,700.从中抽取70个样本,如图提供随机数表的第4行到第6行,若从表中第5行第6列开始向右读取数据,则得到的第5个样本编号是()A.607 B.328 C.253 D.0076.若数列{a n}满足﹣=d(n∈N*,d为常数),则称数列{a n}为调和数列.已知数列{}为调和数列,且x1+x2+…+x20=200,则x5+x16=()A.10 B.20 C.30 D.407.已知函数图象过点,则f(x)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A.B.C.D.8.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cm,图中粗线画出的是某零件的三视图,该零件由一个底面半径为3cm,高为6cm的圆柱体毛坯切削得到,则切削掉部分的体积为()A.20πcm3B.16πcm3C.12πcm3D.9.公元263年左右,我国数学家刘徽发现当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面积可无限逼近圆的面积,并创立了“割圆术”.利用“割圆术”刘徽得到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近似值3.14,这就是著名的“徽率”.如图是利用刘徽的“割圆术”思想设计的一个程序框图,则输出n的值为()(参考数据:≈1.732,sin15°≈0.2588,sin7.5°≈0.1305)A.12 B.24 C.36 D.4810.△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2,且,且||=||,则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为()A.B.3 C.D.﹣311.过椭圆+=1(a>b>0)的左顶点A且斜率为k的直线交椭圆于另一个点B,且点B在x轴上的射影恰好为右焦点F,若0<k<,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0,)B.(,1)C.(0,)D.(,1)12.已知函数f(x)=x2+2ax,g(x)=3a2lnx+b,设两曲线y=f(x),y=g(x)有公共点,且在该点处的切线相同,则a∈(0,+∞)时,实数b的最大值是()A.B. C.D.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已知函数f(x)=,则f[f()]= .14.已知A,B,C点在球O的球面上,∠BAC=90°,AB=AC=2.球心O到平面ABC的距离为1,则球O的表面积为.15.已知圆C:(x﹣1)2+(y﹣2)2=2,若等边△PAB的一边AB为圆C的一条弦,则|PC|的最大值为.16.已知△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sinA+sinB﹣4sinC=0,且△ABC的周长L=5,面积S=﹣(a2+b2),则cosC=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数列{a n}为等差数列,a2=3,a4=7;数列{b n}为公比为q(q>1)的等比数列,且满足集合{b1,b2,b3}={1,2,4}.(Ⅰ)求数列{a n},{b n}的通项公式;(Ⅱ)求数列{a n+b n}的前n项和S n.18.某数学教师对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各抽取20名学生进行测试,分数分布如表,若成绩120分以上(含120分)为优秀.分数区间甲班频率乙班频率[0,30)0.1 0.2[30,60)0.2 0.2[60,90)0.3 0.3[90,120)0.2 0.2[120,150] 0.2 0.1优秀不优秀总计甲班乙班总计2.072 2.706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k0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P(K2≥k0)(Ⅰ)求从乙班参加测试的90分以上(含90分)的同学中,随机任取2名同学,恰有1人为优秀的概率;(Ⅱ)根据以上数据完成上面的2×2列联表:在犯错概率小于0.1的前提下,你是否有足够的把握认为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否优秀与班级有关?19.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ABCD是菱形,BDEF是矩形,ED⊥面ABCD,.(1)求证:平面BCF∥面AED;(2)若BF=BD=a,求四棱锥A﹣BDEF的体积.20.已知圆M:(x+1)2+y2=1,圆N:(x﹣1)2+y2=25,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与圆N内切,圆心P的轨迹为曲线C.(Ⅰ)求曲线C的方程;(Ⅱ)过曲线C上的一点作两条直线分别交曲线于A,B两点,已知OA,OB的斜率互为相反数,求直线AB的斜率.21.已知函数f(x)=lnx﹣mx2,g(x)=mx2+x,m∈R,令F(x)=f(x)+g(x).(Ⅰ)当时,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及极值;(Ⅱ)若关于x的不等式F(x)≤mx﹣1恒成立,求整数m的最小值.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22.如图,在△ABC中,DC⊥AB于D,BE⊥AC于E,BE交DC于点F,若BF=FC=3,DF=FE=2.(1)求证:AD•AB=AE•AC;(2)求线段BC的长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参数方程(φ为参数),以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圆C的极坐标方程;(2)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是2ρsin(θ+)=3,射线OM:θ=与圆C的交点为O、P,与直线l的交点为Q,求线段PQ的长.[选修4-5:不等式选讲]24.已知f(x)=2|x﹣2|+|x+1|(1)求不等式f(x)<6的解集;(2)设m,n,p为正实数,且m+n+p=f(2),求证:mn+np+pm≤3.高三(下)4月联考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全集U={1,2,3,4,5,6,7,8},集合A={1,2,3,5},B={2,4,6},则(∁U A)∩B=()A.{2} B.{4,6} C.{l,3,5} D.{4,6,7,8}【考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分析】由全集U={1,2,3,4,5,6,7,8},集合A={1,2,3,5},B={2,4,6},知C U A={4,6,7,8},由此能求出(C u A)∩B.【解答】解:∵全集U={1,2,3,4,5,6,7,8},集合A={1,2,3,5},B={2,4,6},∴C U A={4,6,7,8},∴(C u A)∩B={4,6}.故选B.2.复数=()A.1+3i B.﹣1﹣3i C.﹣1+3i D.1﹣3i【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分析】直接由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复数,则答案可求.【解答】解:=,故选:B.3.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f(0)=0”是“函数f(x)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B.若p:.则¬p:∀x∈R,x2﹣x﹣1<0C.若p∧q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D.“若,则”的否命题是“若,则”【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分析】A.f(0)=0推不出函数f(x)是奇函数,例如f(x)=x2;函数f(x)是奇函数,例如f(x)=,则f(0)无意义,即可判断出结论;B.利用非命题的定义即可判断出真假;C.若p∧q为假命题,则p,q至少一个为假命题,即可判断出真假;D.利用否命题的定义即可判断出真假.【解答】解:A.f(0)=0推不出函数f(x)是奇函数,例如f(x)=x2;函数f(x)是奇函数,例如f(x)=,则f(0)无意义,因此.“f(0)=0”是“函数f(x)是奇函数”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不正确;B.若p:.则¬p:∀x∈R,x2﹣x﹣1≤0,因此不正确;C.若p∧q为假命题,则p,q至少一个为假命题,因此不正确;D.“若,则”的否命题是“若,则”,正确.故选:D.4.若点(sin,cos)在角α的终边上,则sinα的值为()A.B. C.D.【考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由条件利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转化求解sinα的值.【解答】解:角α的终边上一点的坐标为(sin,cos)即(,),则由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sinα=,故选:A.5.某工厂利用随机数表对生产的700个零件进行抽样测试,先将700个零件进行编号001,002,…,699,700.从中抽取70个样本,如图提供随机数表的第4行到第6行,若从表中第5行第6列开始向右读取数据,则得到的第5个样本编号是()A.607 B.328 C.253 D.007【考点】系统抽样方法.【分析】从第5行第6个数2的数开始向右读,依次为253,313,457,860,736,253,007,其中860,736不符合条件故可得结论.【解答】解:从第5行第6个数2的数开始向右读,第一个数为253,符合条件,第二个数为313,符合条件,第三个数为457,符合条件,以下依次为:860,736,253,007,328,其中860,736不符合条件且253与第一个重复了不能取,这样007是第四数,第五个数应为328.故第五个数为328..故选:B.6.若数列{a n}满足﹣=d(n∈N*,d为常数),则称数列{a n}为调和数列.已知数列{}为调和数列,且x1+x2+…+x20=200,则x5+x16=()A.10 B.20 C.30 D.40【考点】数列的求和.【分析】由题意知道,本题是构造新等差数列的问题,经过推导可知{x n}是等差数列,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可求解答案.【解答】解:由题意知:∵数列{}为调和数列∴﹣=x n+1﹣x n=d∴{x n}是等差数列又∵x1+x2+…+x20=200=∴x1+x20=20又∵x1+x20=x5+x16∴x5+x16=20故选:B.7.已知函数图象过点,则f(x)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A.B.C.D.【考点】正弦函数的图象.【分析】由题意可得=2sinφ,结合(|φ|<)可得φ的值,由五点作图法令2x+=0,可解得:x=﹣,则可求f(x)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解答】解:∵函数f(x)=2sin(2x+φ)(|φ|<)的图象过点(0,),∴=2sinφ,由(|φ|<),可得:φ=,∴f(x)=2sin(2x+),∴由五点作图法令2x+=0,可解得:x=﹣,则f(x)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0).故选:B.8.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cm,图中粗线画出的是某零件的三视图,该零件由一个底面半径为3cm,高为6cm的圆柱体毛坯切削得到,则切削掉部分的体积为()A.20πcm3B.16πcm3C.12πcm3D.【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析】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通过三视图的数据求出几何体的体积,再计算原几何体的体积即可.【解答】解:几何体是由两个圆柱组成,一个是底面半径为3高为2,一个是底面半径为2,高为4,组合体体积是:32π•2+22π•4=34π;底面半径为3cm,高为6cm的圆柱体毛坯的体积为:32π×6=54π;所以切削掉部分的体积为54π﹣34π=20πcm3.故选:A.9.公元263年左右,我国数学家刘徽发现当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面积可无限逼近圆的面积,并创立了“割圆术”.利用“割圆术”刘徽得到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近似值3.14,这就是著名的“徽率”.如图是利用刘徽的“割圆术”思想设计的一个程序框图,则输出n的值为()(参考数据:≈1.732,sin15°≈0.2588,sin7.5°≈0.1305)A.12 B.24 C.36 D.48【考点】程序框图.【分析】列出循环过程中S与n的数值,满足判断框的条件即可结束循环.【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可得:n=6,S=3sin60°=,不满足条件S≥3.10,n=12,S=6×sin30°=3,不满足条件S≥3.10,n=24,S=12×sin15°=12×0.2588=3.1056,满足条件S≥3.10,退出循环,输出n的值为24.故选:B.10.△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2,且,且||=||,则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为()A.B.3 C.D.﹣3【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分析】由题意可得,可得四边形OBAC是平行四边形,结合||=||可得四边形OBAC是边长为2的菱形,且∠ABO=∠AC0=60°,可得∠ACB=∠AC0=30°,由投影的定义可得.【解答】解:∵,∴,即,可得四边形OBAC是平行四边形,∵△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2,∴||=||=||=2,∴四边形OBAC是边长为2的菱形,且∠ABO=∠AC0=60°,∴∠ACB=∠AC0=30°,∴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为:cos∠ACB=2cos30°=.故选:A11.过椭圆+=1(a>b>0)的左顶点A且斜率为k的直线交椭圆于另一个点B,且点B在x轴上的射影恰好为右焦点F,若0<k<,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0,)B.(,1)C.(0,)D.(,1)【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分析】作出图形,则易知|AF2|=a+c,|BF2|=,再由∠BAF2是直线的倾斜角,易得k=tan∠BAF2,然后通过0<k<,分子分母同除a2得0<<求解.【解答】解:如图所示:|AF2|=a+c,|BF2|=,∴k=tan∠BAF2=,又∵0<k<,∴0<<,∴0<<,∴<e<1.故选:D.12.已知函数f(x)=x2+2ax,g(x)=3a2lnx+b,设两曲线y=f(x),y=g(x)有公共点,且在该点处的切线相同,则a∈(0,+∞)时,实数b的最大值是()A.B. C.D.【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分析】分别求出函数f(x)的导数,函数g(x)的导数.由于两曲线y=f(x),y=g(x)有公共点,设为P(x0,y0),则有f(x0)=g(x0),且f′(x0)=g′(x0),解出x0=a,得到b关于a的函数,构造函数,运用导数求出单调区间和极值、最值,即可得到b的最大值.【解答】解:函数f(x)的导数为f'(x)=x+2a,函数g(x)的导数为,由于两曲线y=f(x),y=g(x)有公共点,设为P(x0,y0),则,由于x0>0,a>0则x0=a,因此构造函数,由h'(t)=2t(1﹣3lnt),当时,h'(t)>0即h(t)单调递增;当时,h'(t)<0即h(t)单调递减,则即为实数b的最大值.故选D.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已知函数f(x)=,则f[f()]= .【考点】函数的值.【分析】根据分段函数的表达式,直接代入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由分段函数可知,f()=log,f(﹣1)=,故答案为:.14.已知A,B,C点在球O的球面上,∠BAC=90°,AB=AC=2.球心O到平面ABC的距离为1,则球O的表面积为12π.【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分析】由∠BAC=90°,AB=AC=2,得到BC,即为A、B、C三点所在圆的直径,取BC的中点M,连接OM,则OM即为球心到平面ABC的距离,在Rt△OMB中,OM=1,MB=,则OA可求,再由球的表面积公式即可得到.【解答】解:如图所示:取BC的中点M,则球面上A、B、C三点所在的圆即为⊙M,连接OM,则OM即为球心到平面ABC的距离,在Rt△OMB中,OM=1,MB=,∴OA==,即球的半径R为,∴球O的表面积为S=4πR2=12π.故答案为:12π.15.已知圆C:(x﹣1)2+(y﹣2)2=2,若等边△PAB的一边AB为圆C的一条弦,则|PC|的最大值为2.【考点】圆的标准方程.【分析】得到圆心坐标和半径.等边△PAB的一边AB为圆C的一条弦,可得|PC|的最大值为直径,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圆C:(x﹣1)2+(y﹣2)2=2,∴圆心坐标C(1,2),半径r=.∵等边△PAB的一边AB为圆C的一条弦,∴|PC|的最大值为直径2.故答案为:2.16.已知△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sinA+sinB﹣4sinC=0,且△ABC的周长L=5,面积S=﹣(a2+b2),则cosC= .【考点】余弦定理.【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已知的第一个等式,得到a+b=4c,代入第二个等式中计算,即可求出c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三角形ABC的面积S,代入已知的等式中,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后,将a+b=4代入化简,即可求出cosC的值.【解答】解:△ABC中,∵sinA+sinB﹣4sinC=0,∴a+b=4c,∵△ABC的周长L=5,∴a+b+c=5,∴c=1,a+b=4.∵面积S=﹣(a2+b2),∴absinC=﹣(a2+b2)=﹣[(a+b)2﹣2ab]=ab,∴sinC=,∵c<a+b,C是锐角,∴cosC==.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数列{a n}为等差数列,a2=3,a4=7;数列{b n}为公比为q(q>1)的等比数列,且满足集合{b1,b2,b3}={1,2,4}.(Ⅰ)求数列{a n},{b n}的通项公式;(Ⅱ)求数列{a n+b n}的前n项和S n.【考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分析】(Ⅰ)通过联立a2=3、a4=7计算可知等差数列{a n}的首项和公差,从而可得其通项公式;通过等比数列{b n}成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可确定b1=1、b2=2、b3=4,进而可求出首项和公比,从而可得通项公式;(Ⅱ)通过(I),利用分组求和法计算即得结论.【解答】解:(Ⅰ)设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分别为a1、d,∵a2=3,a4=7,∴a1+d=3,a1+3d=7,解得:a1=1,d=2,∴a n=1+2(n﹣1)=2n﹣1,∵等比数列{b n}成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且{b1,b2,b3}={1,2,4},∴b1=1,b2=2,b3=4,∴b1=1,q=2,∴b n=2n﹣1;(Ⅱ)由(I)可知S n=(a1+a2+…+a n)+(b1+b2+…+b n)=+=n2+2n﹣1.18.某数学教师对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各抽取20名学生进行测试,分数分布如表,若成绩120分以上(含120分)为优秀.分数区间甲班频率乙班频率[0,30)0.1 0.2[30,60)0.2 0.2[60,90)0.3 0.3[90,120)0.2 0.2[120,150] 0.2 0.1优秀不优秀总计甲班乙班总计2.072 2.706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k0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P(K2≥k0)(Ⅰ)求从乙班参加测试的90分以上(含90分)的同学中,随机任取2名同学,恰有1人为优秀的概率;(Ⅱ)根据以上数据完成上面的2×2列联表:在犯错概率小于0.1的前提下,你是否有足够的把握认为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否优秀与班级有关?【考点】独立性检验;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分析】(Ⅰ)由图表得到乙班参加测试的90分以上的同学有6人,记为A、B、C、D、E、F.成绩优秀的记为A、B.然后利用枚举法得到从这六名学生随机抽取两名的基本事件个数,进一步得到恰有一位学生成绩优秀的事件个数,由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得答案;(Ⅱ)直接由公式求出K的值,结合图表得答案.【解答】解:(Ⅰ)乙班参加测试的90分以上的同学有6人,记为A、B、C、D、E、F.成绩优秀的记为A、B.从这六名学生随机抽取两名的基本事件有:{A,B},{A,C},{A,D},{A,E},{A,F},{B,C},{B,D},{B,E},{B,F},{C,D},{C,E},{C,F},{D,E},{D,F},{E,F}共15个,设事件G表示恰有一位学生成绩优秀,符合要求的事件有:{A,C},{A,D},{A,E},{A,F},{B,C},{B,D},{B,E},{B,F}共8个,∴;(Ⅱ)优秀不优秀总计甲班 4 16 20乙班 2 18 20总计 6 34 40.在犯错概率小于0.1的前提下,没有足够的把握说明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否优秀与班级有关系.19.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ABCD是菱形,BDEF是矩形,ED⊥面ABCD,.(1)求证:平面BCF∥面AED;(2)若BF=BD=a,求四棱锥A﹣BDEF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分析】(1)证明FB∥平面AED,BC∥平面AED,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结论;(2)连接AC,AC∩BD=O,证明AO⊥面BDEF,即可求出四棱锥A﹣BDEF的体积.【解答】(1)证明:∵ABCD是菱形,∴BC∥AD,∵BC⊄面ADE,AD⊂面ADE,∴BC∥面ADE…∵BDEF是矩形,∴BF∥DE,∵BF⊄面ADE,DE⊂面ADE,∴BF∥面ADE,∵BC⊂面BCF,BF⊂面BCF,BC∩BF=B,∴面BCF∥面ADE…(2)解:连接AC,AC∩BD=O∵ABCD是菱形,∴AC⊥BD∵ED⊥面ABCD,AC⊂面ABCD,∴ED⊥AC,∵ED,BD⊂面BDEF,ED∩BD=D,∴AO⊥面BDEF,…∴AO为四棱锥A﹣BDEF的高由ABCD是菱形,,则△ABD为等边三角形,由BF=BD=a,则,∵,∴…20.已知圆M:(x+1)2+y2=1,圆N:(x﹣1)2+y2=25,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与圆N内切,圆心P的轨迹为曲线C.(Ⅰ)求曲线C的方程;(Ⅱ)过曲线C上的一点作两条直线分别交曲线于A,B两点,已知OA,OB的斜率互为相反数,求直线AB的斜率.【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Ⅰ)设圆P的半径为r,由题意得|PM|+|PN|=(1+r)+(5﹣r)=6,从而曲线C是以(﹣1,0),(1,0)为焦点,长轴长为6的椭圆,由此能求出曲线C的方程.(Ⅱ)设直线QA、QB的斜率分别为k,﹣k,则A(1+λ,),B(1+μ,),由此能求出直线AB的斜率.【解答】解:(Ⅰ)∵圆M:(x+1)2+y2=1,圆N:(x﹣1)2+y2=25,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与圆N内切,圆心P的轨迹为曲线C,设圆P的半径为r,由题意得|PM|+|PN|=(1+r)+(5﹣r)=6,∴曲线C是以(﹣1,0),(1,0)为焦点,长轴长为6的椭圆,∴曲线C的方程为.(Ⅱ)设直线QA、QB的斜率分别为k,﹣k,则直线QA、QB的一个方向向量为(1,k),(1,﹣k),则=λ(1,k),=μ(1,﹣k),∴A(1+λ,),B(1+μ,),代入=1,并整理,得,两式相减,得:λ﹣μ=﹣,两式相加,得:λ+μ=﹣,∴直线AB的斜率k AB==.21.已知函数f(x)=lnx﹣mx2,g(x)=mx2+x,m∈R,令F(x)=f(x)+g(x).(Ⅰ)当时,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及极值;(Ⅱ)若关于x的不等式F(x)≤mx﹣1恒成立,求整数m的最小值.【考点】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分析】(Ⅰ)求出函数的导数,解关于导函数的不等式,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从而求出函数的极值即可;(Ⅱ)法一:令,求出函数的导数,通过讨论m的范围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从而求出m的最小值即可;法二:分离参数,得到恒成立,令,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数h(x)的最大值,从而求出m的最小值即可.【解答】解:(Ⅰ),所以.…令f′(x)=0得x=1;…由f′(x)>0得0<x<1,所以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1).由f′(x)<0得x>1,所以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所以函数,无极小值…(Ⅱ)法一:令.所以.…当m≤0时,因为x>0,所以G′(x)>0所以G(x)在(0,+∞)上是递增函数,又因为.所以关于x的不等式G(x)≤mx﹣1不能恒成立.…当m>0时,.令G′(x)=0得,所以当时,G′(x)>0;当时,G′(x)<0.因此函数G(x)在是增函数,在是减函数.…故函数G(x)的最大值为.令,因为.又因为h(m)在m∈(0,+∞)上是减函数,所以当m≥2时,h(m)<0.所以整数m的最小值为2.…法二:由F(x)≤mx﹣1恒成立知恒成立…令,则…令φ(x)=2lnx+x,因为,φ(1)=1>0,则φ(x)为增函数故存在,使φ(x0)=0,即2lnx0+x0=0…当时,h′(x)>0,h(x)为增函数当x0<x时,h′(x)<0,h(x)为减函数…所以,而,所以所以整数m的最小值为2.…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22.如图,在△ABC中,DC⊥AB于D,BE⊥AC于E,BE交DC于点F,若BF=FC=3,DF=FE=2.(1)求证:AD•AB=AE•AC;(2)求线段BC的长度.【考点】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圆內接多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分析】(1)推导出B,C,D,E四点在以BC为直径的圆上,由割线定理能证明AD•AB=AE •AC.(2)过点F作FG⊥BC于点G,推导出B,G,F,D四点共圆,F,G,C,E四点共圆,由此利用割线定理能求出BC的长.【解答】证明:(1)由已知∠BDC=∠BEC=90°,所以B,C,D,E四点在以BC为直径的圆上,由割线定理知:AD•AB=AE•AC.…解:(2)如图,过点F作FG⊥BC于点G,由已知,∠BDC=90°,又因为FG⊥BC,所以B,G,F,D四点共圆,所以由割线定理知:CG•CB=CF•CD,①…同理,F,G,C,E四点共圆,由割线定理知:BF•BE=BG•BC,②…①+②得:CG•CB+BG•BC=CF•CD+BF•BE,即BC2=CF•CD+BF•BE=3×5+3×5=30,…所以B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参数方程(φ为参数),以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圆C的极坐标方程;(2)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是2ρsin(θ+)=3,射线OM:θ=与圆C的交点为O、P,与直线l的交点为Q,求线段PQ的长.【考点】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点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分析】解:(I)利用cos2φ+sin2φ=1,即可把圆C的参数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II)设(ρ1,θ1)为点P的极坐标,由,联立即可解得.设(ρ2,θ2)为点Q的极坐标,同理可解得.利用|PQ|=|ρ1﹣ρ2|即可得出.【解答】解:(I)利用cos2φ+sin2φ=1,把圆C的参数方程为参数)化为(x﹣1)2+y2=1,∴ρ2﹣2ρcosθ=0,即ρ=2cosθ.(II)设(ρ1,θ1)为点P的极坐标,由,解得.设(ρ2,θ2)为点Q的极坐标,由,解得.∵θ1=θ2,∴|PQ|=|ρ1﹣ρ2|=2.∴|PQ|=2.[选修4-5:不等式选讲]24.已知f(x)=2|x﹣2|+|x+1|(1)求不等式f(x)<6的解集;(2)设m,n,p为正实数,且m+n+p=f(2),求证:mn+np+pm≤3.【考点】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分析】(1)利用零点分段法去掉绝对值符号,转化为不等式组,解出x的范围;(2)由基本不等式,可以解得m2+n2+p2≥mn+mp+np,将条件平方可得(m+n+p)2=m2+n2+p2+2mn+2mp+2np=9,代入m2+n2+p2≥mn+mp+np,即可证得要求证得式子.【解答】(1)解:①x≥2时,f(x)=2x﹣4+x+1=3x﹣3,由f(x)<6,∴3x﹣3<6,∴x<3,即2≤x<3,②﹣1<x<2时,f(x)=4﹣2x+x+1=5﹣x,由f(x)<6,∴5﹣x<6,∴x>﹣1,即﹣1<x <2,③x≤﹣1时,f(x)=4﹣2x﹣1﹣x=3﹣3x,由f(x)<6,∴3﹣3x<6,∴x>﹣1,可知无解,综上,不等式f(x)<6的解集为(﹣1,3);(2)证明:∵f(x)=2|x﹣2|+|x+1|,∴f(2)=3,∴m+n+p=f(2)=3,且m,n,p为正实数∴(m+n+p)2=m2+n2+p2+2mn+2mp+2np=9,∵m2+n2≥2mn,m2+p2≥2mp,n2+p2≥2np,∴m2+n2+p2≥mn+mp+np,∴(m+n+p)2=m2+n2+p2+2mn+2mp+2np=9≥3(mn+mp+np)又m,n,p为正实数,∴可以解得mn+np+pm≤3.故证毕.2016年10月19日。
2020-2021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方程组的解集可表示为()A.{1,2}B.(1,2)C.{(x,y)|x=1,y=2}D.2.(5分)已知集合A={a,|a|,a﹣2},若2∈A,则实数a的值为()A.﹣2B.2C.4D.2或43.(5分)已知集合A={x|ax2+2x+a=0,a∈R},若集合A有且仅有2个子集,则a的取值是()A.1B.﹣1C.0,1D.﹣1,0,1 4.(5分)下面的对应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一映射()A.A=R,B=R,对应关系f:y=,x∈A,y∈BB.X=R,Y={非负实数},对应关系f:y=x4,x∈X,y∈YC.M={1,2,3,4},N={2,4,6,8,10},对应关系f:n=2m,n∈N,m∈MD.A={平面上的点},B={(x,y)|x,y∈R},对应关系f:A中的元素对应它在平面上的坐标5.(5分)对于全集U的子集M,N,若M是N的真子集,则下列集合中必为空集的是()A.(∁U M)∩N B.M∩(∁U N)C.(∁U M)∩(∁U N)D.M∩N6.(5分)已知m<﹣2,点(m﹣1,y1),(m,y2),(m+1,y3)都在二次函数y=x2﹣2x 的图象上,则()A.y1<y2<y3B.y3<y2<y1C.y1<y3<y2D.y2<y1<y3 7.(5分)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的值域为,则函数的值域为()A.[,]B.[,1]C.[,1]D.(0,]∪[,+∞)8.(5分)某年级先后举办了数学、历史、音乐的讲座,其中有85人听了数学讲座,70人听了历史讲座,61人听了音乐讲座,16人同时听了数学、历史讲座,12人同时听了数学、音乐讲座,9人同时听了历史、音乐讲座,还有5人听了全部讲座.则听讲座的人数为()A.181B.182C.183D.1849.(5分)已知函数的值域是[0,+∞),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2,2]B.[﹣1,2]C.[﹣2,﹣1]∪[2,+∞)D.(﹣∞,﹣1]∪[2,+∞)10.(5分)已知函数,则不等式f(x+1)>f(2x)的解集为()A.(﹣∞,1)B.(﹣∞,1]C.[,0]D.[,1)11.(5分)已知函数,当x∈[1,4]时,f(x)>1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A.[﹣4,+∞)B.[﹣2,+∞)C.(﹣4,+∞)D.(﹣2,+∞)12.(5分)若存在n∈R,且存在x∈[1,m],使得不等式|mx2+1|+|2nx|≤3x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1,2]B.(﹣∞,2]C.(1,2]D.[2,+∞)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设函数,函数f(x)•g(x)的定义域为.14.(5分)函数y=kx2﹣4x﹣8在区间[5,10]上单调递增,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15.(5分)已知集合A,B,C,且A⊆B,A⊆C,若B={1,2,3,4},C={0,1,2,3},则所有满足要求的集合A的各个元素之和为.16.(5分)已知函数,若方程f(x)=g(x)有两个实根为x1,x2,且x1=tx2,t∈[,3],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0分)17.(10分)已知集合A={x|≤0},B={x|x2﹣3x+2<0},U=R,.求(Ⅰ)A∩B;(Ⅱ)A∪B;(Ⅲ)(∁U A)∩B.18.(12分)(1)已知f(x)满足3f(x)+2f(1﹣x)=4x,求f(x)解析式;(2)已知函数,当x>0时,求g(f(x))的解析式.19.(12分)已知集合A={x|0≤x≤2},B={x|a≤x≤3﹣2a}.(1)若(∁U A)∪B=R,求a的取值范围;(2)若A∩B≠B,求a的取值范围.20.(12分)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f(0)=1,f(1)=0,且对任意实数x均有f(x)≥0成立.(1)求f(x)解析式;(2)若函数g(x)=f(x)+2(1﹣m)x在[2,+∞)上的最小值为﹣7,求实数m的值.21.(12分)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对任意x1,x2∈R都有等式f(x1+x2)=f(x1)+f(x2)﹣1成立,且当x>0时,有f(x)>1.(1)求证:函数f(x)在R上单调递增;(2)若f(3)=4,关于x不等式恒成立,求t的取值范围.22.(12分)已知函数f(x)=|x+m|2﹣3|x|.(1)当m=0时,求函数y=f(x)的单调递减区间;(2)当0<m≤1时,若对任意的x∈[m,+∞),不等式f(x﹣m﹣1)≤2f(x﹣m)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020-2021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方程组的解集可表示为()A.{1,2}B.(1,2)C.{(x,y)|x=1,y=2}D.【分析】求出方程组的解,结合选项即可得解.【解答】解:方程组的解为,∴方程组的解集中只有一个元素,且此元素是有序数对,∴{(x,y)|x=1,y=2}、、{(1,2)}均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程组的解以及集合的表示方法,属于基础题.2.(5分)已知集合A={a,|a|,a﹣2},若2∈A,则实数a的值为()A.﹣2B.2C.4D.2或4【分析】由集合A={a,|a|,a﹣2},2∈A,得a=2,|a|=2或a﹣2=2,再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能求出实数a的值.【解答】解:∵集合A={a,|a|,a﹣2},2∈A,∴a=2,|a|=2或a﹣2=2,解得a=﹣2或a=2或a=4.当a=﹣2时,A={﹣2,2,﹣4},成立;当a=2时,a=|a|,A中有两个相等元素,不满足互异性;当a=4时,a=|a|,A中有两个相等元素,不满足互异性.实数a的值为﹣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实数值的求法,考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基础题.3.(5分)已知集合A={x|ax2+2x+a=0,a∈R},若集合A有且仅有2个子集,则a的取值是()A.1B.﹣1C.0,1D.﹣1,0,1【分析】若A有且仅有两个子集,则A为单元素集,所以关于x的方程ax2+2x+a=0恰有一个实数解,分类讨论能求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由题意可得,集合A为单元素集,(1)当a=0时,A={x|2x=0}={0},此时集合A的两个子集是{0},∅,(2)当a≠0时则△=4﹣4a2=0解得a=±1,当a=﹣1时,集合A的两个子集是{1},∅,当a=1,此时集合A的两个子集是{﹣1},∅.综上所述,a的取值为﹣1,0,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子集与真子集的概念,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分析法、讨论法和等价转化法的合理运用.属于基础题.4.(5分)下面的对应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一映射()A.A=R,B=R,对应关系f:y=,x∈A,y∈BB.X=R,Y={非负实数},对应关系f:y=x4,x∈X,y∈YC.M={1,2,3,4},N={2,4,6,8,10},对应关系f:n=2m,n∈N,m∈MD.A={平面上的点},B={(x,y)|x,y∈R},对应关系f:A中的元素对应它在平面上的坐标【分析】利用映射和一一映射的定义求解.【解答】解:对于选项A:集合A中的元素0,在集合B中没有与之对应的y的值,所以选项A错误;对于选项B:集合X中的元素2与﹣2都与集合Y中的元素16对应,所以不是从集合X 到集合Y的一一映射,所以选项B错误;对于选项C:集合N中的元素10在集合M中没有原像,所以不是从集合M到集合N的一一映射,所以选项C错误;对于选项D:平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y)与之对应,反过来,任意一组有序实数对(x,y)都对应平面上的唯一的一个点,所以是从集合A到集合B 的一一映射,所以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映射和一一映射的概念,是基础题.5.(5分)对于全集U的子集M,N,若M是N的真子集,则下列集合中必为空集的是()A.(∁U M)∩N B.M∩(∁U N)C.(∁U M)∩(∁U N)D.M∩N【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全集是U,M,N是全集的子集,M是N的真子集画出集合图形,由图形表示出三个集合间的关系,从而看出是空集的选项.【解答】解:集合U,M,N的关系如图,由图形看出,(∁U N)∩M是空集.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考查了集合的图形表示法,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是基础题.6.(5分)已知m<﹣2,点(m﹣1,y1),(m,y2),(m+1,y3)都在二次函数y=x2﹣2x 的图象上,则()A.y1<y2<y3B.y3<y2<y1C.y1<y3<y2D.y2<y1<y3【分析】欲比较y3,y2,y1的大小,利用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只须考虑三点的横坐标是不是在对称轴的某一侧,结合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即得.【解答】解:∵m<﹣2,∴m﹣1<m<m+1<﹣1,即三点都在二次函数对称轴的左侧,又二次函数y=x2﹣2x在对称轴的左侧是单调减函数,∴y3<y2<y1故选:B.【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单调性的应用、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的应用等基础知识,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于基础题.7.(5分)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的值域为,则函数的值域为()A.[,]B.[,1]C.[,1]D.(0,]∪[,+∞)【分析】由f(x)的值域可知f(x+1)的值域,先用换元法设t=1﹣2f(x+1)将g(x)转化为关于的二次函数,再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g(x)的值域.【解答】解:R上的函数f(x)的值域为,则f(x+1)的值域也为,故1﹣2f(x+1)∈,设t=1﹣2f(x+1)∈,则,∴=,,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时,g(x)取最大值1;当时,g(x)取最小值;∴g(x)的值域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换元法和数形结合思想,判断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属于中档题.8.(5分)某年级先后举办了数学、历史、音乐的讲座,其中有85人听了数学讲座,70人听了历史讲座,61人听了音乐讲座,16人同时听了数学、历史讲座,12人同时听了数学、音乐讲座,9人同时听了历史、音乐讲座,还有5人听了全部讲座.则听讲座的人数为()A.181B.182C.183D.184【分析】设全班同学是全集U,听数学讲座的人组成集合A,听历史讲座的人组成集合B,听音乐讲座的人组成集合C,根据题意,用韦恩图表示出各部分的人数,即可求出【解答】解:设全班同学是全集U,听数学讲座的人组成集合A,听历史讲座的人组成集合B,听音乐讲座的人组成集合C,根据题意,用韦恩图表示,如图所示:,由韦恩图可知,听讲座的人数为62+7+5+11+4+50+45=184(人),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和运算,比较基础.9.(5分)已知函数的值域是[0,+∞),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2,2]B.[﹣1,2]C.[﹣2,﹣1]∪[2,+∞)D.(﹣∞,﹣1]∪[2,+∞)【分析】m=﹣2,则y=(m+2)x2+2mx+1为一次函数,符合题意;m≠﹣2,y=(m+2)x2+2mx+1为二次函数,需要开口向上,且与x轴有交点,用判别式求解m的范围即可.【解答】解:要使函数的值域是[0,+∞),则y=(m+2)x2+2mx+1的最小值≤0,当m=﹣2时,,符合题意;当m≠﹣2时,要使函数的值域是[0,+∞),则y=(m+2)x2+2mx+1为二次函数,开口向上,且与x轴有交点,∴m+2≥0,且△=4m2﹣4(m+2)≥0,∴﹣2<m≤﹣1或m≥2;综上可知﹣2≤m≤﹣1或m≥2,故选:C.【点评】本题需要对m=﹣2和m≠﹣2进行分类讨论,当m≠﹣2时结合利用二次函数的根的存在性判断即可,属于基础题.10.(5分)已知函数,则不等式f(x+1)>f(2x)的解集为()A.(﹣∞,1)B.(﹣∞,1]C.[,0]D.[,1)【分析】根据题意,先分析函数的定义域,再由常见函数的单调性可得f(x)在区间[﹣1,1]上为增函数,由此原不等式等价于,解可得x的取值范围,即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函数,有,解可得﹣1≤x≤1,即函数的定义域为[﹣1,1],函数y=在区间[﹣1,1]上为增函数,y=在区间[﹣1,1]上为减函数,则函数f(x)=﹣在区间[﹣1,1]上为增函数,则f(x+1)>f(2x)⇔,解可得﹣≤x≤0,即不等式的解集为[﹣,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单调性的性质以及应用,注意函数的定义域,属于基础题.11.(5分)已知函数,当x∈[1,4]时,f(x)>1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A.[﹣4,+∞)B.[﹣2,+∞)C.(﹣4,+∞)D.(﹣2,+∞)【分析】设=t,t∈[1,2],原不等式等价为﹣m<t+在t∈[1,2]恒成立,即有﹣m<t+在t∈[1,2]的最小值,运用基本不等式可得最小值,进而得到所求范围.【解答】解:设=t,由x∈[1,4],可得t∈[1,2],则当x∈[1,4]时,f(x)>1恒成立,即为t2+mt+4>1,即﹣m<t+在t∈[1,2]恒成立,即有﹣m<t+在t∈[1,2]的最小值,由t+≥2=2,当且仅当t=∈[1,2]时,取得等号,则﹣m<2,即m>﹣2,可得m的取值范围是(﹣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函数恒成立问题解法,注意运用参数分离和基本不等式,考查转化思想和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2.(5分)若存在n∈R,且存在x∈[1,m],使得不等式|mx2+1|+|2nx|≤3x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1,2]B.(﹣∞,2]C.(1,2]D.[2,+∞)【分析】由题易知m>1恒成立,则此时利用|2n|恒定非负将不等式进行变形求解即可.【解答】解:因为x∈[1,m],所以m>1,则mx2+1>0,所以原不等式可变为mx2+1+|2nx|≤3x,因为x∈[1,m],所以原不等式进一步变形为mx2+1+|2n|x≤3x,所以,令,则f(x)在区间[1,m]上是减少的,由存在性可知在区间[1,m]上有解,所以f(x)在[1,m]上的最大值应不小于0,所以f(1)≥0,即﹣m+2≥0,解得:m≤2,综上可得:m的取值范围为1<m≤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及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属于难题.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设函数,函数f(x)•g(x)的定义域为(,+∞).【分析】根据f(x),g(x)的解析式即可得出:要使得f(x)•g(x)有意义,则需满足2x﹣3>0,然后解出x的范围即可.【解答】解:要使f(x)•g(x)有意义,则:2x﹣3>0,解得,∴f(x)•g(x)的定义域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定义域的定义及求法,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4.(5分)函数y=kx2﹣4x﹣8在区间[5,10]上单调递增,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分析】由题意可知区间[5,10]是函数增区间的子集,对k分情况讨论,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解答】解:∵函数y=kx2﹣4x﹣8在区间[5,10]上单调递增,∴区间[5,10]是函数增区间的子集,①当k=0时,函数y=﹣4x﹣8,在区间[5,10]上单调递减,不符合题意;②当k>0时,函数y=kx2﹣4x﹣8的增区间为[,+∞),∴,解得k,∴k;③当k<0时,函数y=kx2﹣4x﹣8的增区间为(﹣∞,],∴10,解得k,∴k∈∅,综上所述,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k分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是中档题.15.(5分)已知集合A,B,C,且A⊆B,A⊆C,若B={1,2,3,4},C={0,1,2,3},则所有满足要求的集合A的各个元素之和为24.【分析】由题意推出集合A是两个集合的子集,求出集合B,C的公共元素得到集合A,进而求出结论.【解答】解:因为集合A,B,C,且A⊆B,A⊆C,B={1,2,3,4},C={0,1,2,3},所以集合A是两个集合的子集,集合B,C的公共元素是1,2,3,所以满足上述条件的集合A=∅,{1},{2},{3},{1,2},{1,3},{2,3},{1,2,3},∴所有满足要求的集合A的各个元素之和为:4(1+2+3)=24.故答案为:24.【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子集的运算,考查基本知识的应用.16.(5分)已知函数,若方程f(x)=g(x)有两个实根为x1,x2,且x1=tx2,t∈[,3],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分析】把方程f(x)=g(x)有两个实根为x1,x2,转化为ax2+x+1=0(x≠0)有两个实根为x1,x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及x1=tx2可得a与t的关系,分离a,结合双勾函数求最值.【解答】解:方程f(x)=g(x)即为,亦即ax2+x+1=0(x≠0),由题意,△=1﹣4a≥0,即a.且,,又x1=tx2,得a===,t∈[,3],当t=1时,有最小值4,则a有最大值,当t=或3时,t+有最大值,则a有最小值为.∴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考查数学转化思想方法,训练了利用双勾函数求最值,是中档题.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0分)17.(10分)已知集合A={x|≤0},B={x|x2﹣3x+2<0},U=R,.求(Ⅰ)A∩B;(Ⅱ)A∪B;(Ⅲ)(∁U A)∩B.【分析】化简集合A、B,再求A∩B与A∪B、(∁U A)∩B.【解答】解:集合A={x|≤0}={x|﹣5<x≤},B={x|x2﹣3x+2<0}={x|1<x<2},U=R,(Ⅰ)A∩B={x|﹣5<x≤}∩{x|1<x<2}={x|1<x≤};(Ⅱ)A∪B={x|﹣5<x≤}∪{x|1<x<2}={x|﹣5<x<2};(Ⅲ)∵∁U A={x|x≤﹣5或x>},∴(∁U A)∩B={x|x≤﹣5或x>}∩{x|1<x<2}={x|<x<2}.【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化简与运算问题,是基础题目.18.(12分)(1)已知f(x)满足3f(x)+2f(1﹣x)=4x,求f(x)解析式;(2)已知函数,当x>0时,求g(f(x))的解析式.【分析】(1)直接利用换元法的应用和解方程组求出函数的关系式.(2)利用函数的定义域的应用求出函数的关系式.【解答】解:(1)解令x=1﹣x,则1﹣x=x,所以3f(x)+2f(1﹣x)=4x,整理得3f(1﹣x)+2f(x)=4(1﹣x),则,解得:;(2)由于函数,当x>0时,g(f(x))=.故:.【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换元法,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换能力及思维能力,属于基础题.19.(12分)已知集合A={x|0≤x≤2},B={x|a≤x≤3﹣2a}.(1)若(∁U A)∪B=R,求a的取值范围;(2)若A∩B≠B,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1)根据补集与并集的定义,列出不等式组求得a的取值范围.(2)根据A∩B=B得B⊆A,讨论B=∅和B≠∅时,分别求出对应a的取值范围,再求A∩B≠B时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由集合A={x|0≤x≤2},所以∁U A={x|x<0或x>2},又B={x|a≤x≤3﹣2a},(∁U A)∪B=R,所以,解得a≤0;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2)若A∩B=B,则B⊆A,当B=∅时,3﹣2a<a,解得a>1;当B≠∅时,有a≤1,要使B⊆A,则,解得;综上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所以A∩B≠B时a的取值范围是的补集,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定义与运算问题,也考查了推理与转化能力,是中档题.20.(12分)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f(0)=1,f(1)=0,且对任意实数x均有f(x)≥0成立.(1)求f(x)解析式;(2)若函数g(x)=f(x)+2(1﹣m)x在[2,+∞)上的最小值为﹣7,求实数m的值.【分析】(1)利用函数值以及函数的值域,转化求解a,b,c,即可得到函数的解析式.(2)求出函数的解析式,通过函数的最小值,求解m的值即可.【解答】解:(1)二次函数f(x)=ax2+bx+c,f(0)=1,f(1)=0,所以c=1,a+b =﹣1,对任意实数x均有f(x)≥0成立,△=b2﹣4a=0,解得a=1,b=﹣2,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f(x)=x2﹣2x+1;(2)g(x)=x2﹣2mx+1,函数的对称轴为x=m,①当m<2时,g(x)min=g(2)=5﹣4m=﹣7,则m=3(舍);②当m≥2时,,得.综上,.【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二次函数的最值的求法,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21.(12分)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对任意x1,x2∈R都有等式f(x1+x2)=f(x1)+f(x2)﹣1成立,且当x>0时,有f(x)>1.(1)求证:函数f(x)在R上单调递增;(2)若f(3)=4,关于x不等式恒成立,求t的取值范围.【分析】(1)任取x1,x2∈R,且x1<x2,则x2﹣x1>0,结合已知条件以及单调性的定义推出结果.(2)结合已知条件推出恒成立,利用函数的性质,转化求解即可.【解答】(1)证明:任取x1,x2∈R,且x1<x2,则x2﹣x1>0,∴f(x2﹣x1)>1,f(x2)=f(x1)+f(x2﹣x1)﹣1,∴f(x2)>f(x1).故函数f(x)在R上单调递增.(2)解:f(3)=f(1)+f(2)﹣1=f(1)﹣1+f(1)+f(1)﹣1=3f(1)﹣2,∴f(1)=2,原不等式等价于,故恒成立,令,,∴,y+t>1,∴t>1﹣y,∴t∈(﹣1,+∞).【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应用,不等式的证明,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是难题.22.(12分)已知函数f(x)=|x+m|2﹣3|x|.(1)当m=0时,求函数y=f(x)的单调递减区间;(2)当0<m≤1时,若对任意的x∈[m,+∞),不等式f(x﹣m﹣1)≤2f(x﹣m)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分析】(1)求得m=0时,f(x)的分段函数形式,结合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和单调性,可得所求单调递减区间;(2)由题意可得原不等式等价为x2﹣4x+6m﹣1+3|x﹣(1+m)|≥0在x∈[m,+∞)上恒成立,令g(x)=x2﹣4x+6m﹣1+3|x﹣(1+m)|,只需g(x)min≥0即可,写出g(x)的分段函数的形式,讨论单调性可得最小值,解不等式可得所求范围.【解答】解:(1)因为m=0,所以f(x)=x2﹣3|x|=,因为函数f(x)=x2﹣3x的对称轴为,开口向上,所以当时,函数f(x)=x2﹣3x单调递减;当时,函数f(x)=x2﹣3x 单调递增;又函数f(x)=x2+3x的对称轴为,开口向上,所以当时,函数f(x)=x2+3x单调递增;当时,函数f(x)=x2+3x 单调递减;因此,函数y=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和;(2)由题意,不等式f(x﹣m﹣1)≤2f(x﹣m)可化为(x﹣1)2﹣3|x﹣1﹣m|≤2x2﹣6|x﹣m|,即x2﹣4x+6m﹣1+3|x﹣(1+m)|≥0在x∈[m,+∞)上恒成立,令g(x)=x2﹣4x+6m﹣1+3|x﹣(1+m)|,则只需g(x)min≥0即可;因为0<m≤1,所以1<m+1≤2,因此g(x)=x2﹣4x+6m﹣1+3|x﹣(1+m)|=,当m≤x≤m+1时,函数g(x)=x2﹣7x+9m+2开口向上,对称轴为:,所以函数g(x)在[m,m+1]上单调递减;当x>m+1时,函数g(x)=x2﹣x+3m﹣4开口向上,对称轴为.所以函数g(x)在[m+1,+∞)上单调递增,因此,由g(x)min≥0得m2+4m﹣4≥0,解得或,因为0<m≤1,所以.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区间的求法,以及函数恒成立问题解法,考查转化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第一次模拟测试卷文科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4A x N y x =∈=-,{}21,B x x n n Z ==+∈,则A B =I ( ) A.(],4-∞B.{}1,3C.{}1,3,5D.[]1,32.欧拉公式cos sin ix e x i x =+(i 为虚数单位)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发现的,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它在复变函数论里非常重要,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根据欧拉公式可知,3ie π表示的复数位于复平面中的(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f x 在()0,+∞上单调递增,则( ) A.()()()320log 2log 3f f f >>- B.()()()32log 20log 3f f f >>- C.()()()23log 3log 20f f f ->>D.()()()23log 30log 2f f f ->>4.已知0a >,b R ∈,那么0a b +>是a b >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设不等式组3010350x y x y 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 ,若直线y kx =经过区域M 内的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 ) A.1,22⎛⎤ ⎥⎝⎦B.14,23⎡⎤⎢⎥⎣⎦C.1,22⎡⎤⎢⎥⎣⎦D.4,23⎡⎤⎢⎥⎣⎦6.已知函数()()2sin 06f x x πωω⎛⎫=->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ω的值可以为( )A.1B.2C.3D.4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n 等于( )A.1B.2C.3D.48.设函数()2,11,1x a x f x x x -⎧≤⎪=⎨+>⎪⎩,若()1f 是()f x 的最小值,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1,2-B.[]1,0-C.[]1,2D.[)1,+∞9.已知圆台和正三棱锥的组合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图中网格是单位正方形,那么组合体的侧视图的面积为( )A.336+B.152C.63+D.810.函数()()()2sin xx e e x f x x e ππ-+=-≤≤的图象大致为( )ABCD11.已知12,F F 为双曲线()222:102x y C b b-=>的左右焦点,点A 为双曲线C 右支上一点,1AF 交左支于点B ,2AF 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2AF B π=∠,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 A.4 B.3C.2312.已知台风中心位于城市A 东偏北α(α为锐角)度的200公里处,以v 公里/小时沿正西方向快速移动,2.5小时后到达距城市A 西偏北β(β为锐角)度的200公里处,若3cos cos 4αβ=,则v =( )A.60B.80C.100D.125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设函数()f x 在()0,+∞内可导,其导函数为()'f x ,且()ln ln f x x x =+,则()'1f =____________.14.已知平面向量()1,a m =r ,()4,b m =r,若()()20a b a b -⋅+=r r r r ,则实数m =____________.15.在圆224x y +=上任取一点,则该点到直线220x y +-=的距离[]0,1d ∈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16.已知函数()3sin f x x x =+,若[]0,απ∈,,44ππβ⎡⎤∈-⎢⎥⎣⎦,且()22f f παβ⎛⎫-= ⎪⎝⎭,则cos 2αβ⎛⎫+= ⎪⎝⎭________.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满足4421S a =-,3321S a =-. (1)求{}n a 的通项公式;(2)记216log 1n n b S ⎛⎫= ⎪+⎝⎭,求12n b b b +++…的最大值.18.某校为了推动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学校将高一年级部分生源情况基本相同的学生分成甲、乙两个班,每班各40人,甲班按原有模式教学,乙班实施教学方法改革.经过一年的教学实验,将甲、乙两个班学生一年来的数学成绩取平均数再取整,绘制成如下茎叶图,规定不低于85分(百分制)为优秀,甲班同学成绩的中位数为74.(1) 求x 的值和乙班同学成绩的众数;(2) 完成表格,若有90%以上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优秀与教学改革有关”的话,那么学校将扩大教学改革面,请问学校是否要扩大改革面?说明理由.19.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ABCD 为直角梯形,AC 与BD 相交于点O ,AD BC ∥,AD AB ⊥,3AB BC AP ===,三棱锥P ACD -的体积为9.(1)求AD 的值;(2)过O 点的平面α平行于平面PAB ,α与棱BC ,AD ,PD ,PC 分别相交于点,,,E F G H ,求截面EFGH 的周长.20.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的下顶点为A ,右顶点为B ,离心率e ,抛物线2:8x E y =的焦点为F ,P 是抛物线E 上一点,抛物线E 在点P 处的切线为l ,且l AB ∥. (1)求直线l 的方程;(2)若l 与椭圆C 相交于M ,N 两点,且FMN S =△,求C 的方程. 21.已知函数()()ln x f x e a x e a =--∈R ,其中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若()f x 在1x =处取到极小值,求a 的值及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 (2)若当[)1,x ∈+∞时,()f x 0≥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2cos 2sin 2x y θθ=⎧⎨=+⎩(θ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求C 的极坐标方程;(2)若直线12,l l 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6R πθρ=∈,()2=3R πθρ∈,设直线12,l l 与曲线C 的交点为O ,M ,N ,求OMN △的面积. 23.已知()223f x x a =+.(1)当0a =时,求不等式()23f x x +-≥的解集;(2)对于任意实数x ,不等式()212x f x a +-<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80404061192713346乙班甲班合计合计不优秀人数优秀人数MNDAPFGHNCS20180607项目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文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二.13.e+1 14. 15.13 16.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解析】(Ⅰ)设{}n a 的公比为q ,由434S S a -=得,43422a a a -=, 所以432a a =, 所以2q =. 又因为3321S a =-所以11112481a a a a ++=-, 所以11a =.所以12n n a -=.(Ⅱ)由(Ⅰ)知,122112n n n S -==--,所以4216)2log 2821n n n b n S -===-+, 12n n b b --=-,所以{}n b 是首项为6,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所以12346,4,2,0,b b b b ====当5n >时0n b <, 所以当3n =或4n =时,12n b b b +++L 的最大值为12. 18. 【解析】(Ⅰ)由甲班同学成绩的中位数为74, 所以775274x +=⨯,得3x =由茎叶图知,乙班同学成绩的众数为78,83(Ⅱ)依题意知2280(6271334) 3.382 2.70640401961K ⨯⨯-⨯=≈>⨯⨯⨯(表格2分,2K 计算4分) 有90%以上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优秀与教学改革有关”,学校可以扩大教学改革面. 19. 【解析】(Ⅰ)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ABCD 为直角梯形,//,AD BC AD AB ^,3AB BC AP ===,所以139322P ACD AB AD ADV AP -×=醋==,解得6AD =. (Ⅱ)【法一】因为//a 平面PAB ,平面a I 平面ABCD EF =,O EF Î, 平面PAB I 平面ABCD AB =,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所以//EF AB ,同理//,//EH BP FG AP , 因为//,2BC AD AD BC =, 所以BOC D ∽DOA D ,且12BC CO AD OA ==, 又因为COE D ∽AOF D ,AF BE =,所以2BE EC =, 同理2AF FD =,2PG GD =,123,233EF AB EH PB FG AP ====== 如图:作//,,//,HN BC HN PB N GM AD GM PA M ==I I ,所以//,HN GM HN GM =, 故四边形GMNH 为矩形,即GH MN =,(求GH 长2分,其余三边各1分) 在PMND 中,所以MN =所以截面EFGH的周长为325+++【法二】因为//a 平面PAB ,平面a I 平面ABCD EF =,O EF Î,平面PAB I 平面ABCD AB =,所以//EF AB ,同理//,//EH BP FG AP 因为BC ∥,6,3AD AD BC == 所以BOC D ∽DOA D ,且12BC CO AD AO ==, 所以12EO OF =,11,23CE CB BE AF ==== 同理13CH EH CO PC PB CA ===,连接HO ,则有HO ∥PA, 所以HO EO ⊥,1HO =,所以13EH PB ==,同理,223FG PA ==,过点H 作HN ∥EF 交FG 于N ,则GH ==,所以截面EFGH的周长为325+++20. 【解析】(Ⅰ)因为222314b e a =-=, 所以12b a =, 所以12AB k =又因为l ∥AB , 所以l 的斜率为12设2(,)8t P t ,过点P 与E 相切的直线l ,由28x y =得1'|442x t x t y ====,解得2t =所以1(2,)2P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210x y --=(Ⅱ)设),(),,(2211y x N y x M ,由22221412x y b b x y ⎧+=⎪⎪⎨-⎪=⎪⎩得2222140x x b -+-=,21212141,2b x x x x -+==,且248(14)0b D =-->,即218b >,所以12||x x -==【法一】:210l x y --=中,令0x =得12y =-,l 交y 轴于D , 又抛物线焦点(0,2)F ,所以15||222FD =+=所以1211||||224FMN S FD x x ∆=⋅-==,解得24b =, 所以椭圆C 的方程221.164x y +=【法二】12|||MN x x =-= :210l x y --=,抛物线焦点(0,2)F,则F l d ®==所以11||22FMN F l S MN d ∆→=⋅==24b =, 所以椭圆C 的方程221.164x y += 21. 【解析】(Ⅰ)由()e ln e(R)xf x a x a =--?,得()e x af x x¢=-因为(1)0f ¢=,所以e a =,所以e e e()e x xx f x x x-¢=-=令()e e xg x x =-,则()e (1)xg x x ¢=+, 当0x >时,()0g x ¢>,故()g x 在(0,)x ??单调递增,且(1)0,g = 所以当(0,1),()0x g x ?时,(1,),()0x g x ??时.即当(0,1)x Î时,'()0f x <,当(1,)x ??时,'()0f x >. 所以函数()f x 在(0,1)上递减,在(1,)+?上递增.(Ⅱ)【法一】由()e ln e xf x a x =--,得()e x af x x¢=-(1)当0a £时,()e 0x af x x¢=->,()f x 在[1,)x ??上递增 min ()(1)0f x f ==(合题意)(2)当0a >时,()e 0x af x x¢=-=,当[1,)x ??时,e e x y =? ①当(0,e]a Î时,因为[1,)x ??,所以e a y x =?,()e 0x a f x x¢=-?. ()f x 在[1,)x ??上递增,min ()(1)0f x f ==(合题意)②当(e,)a ??时,存在0[1,)x ??时,满足()e 0x af x x¢=-= ()f x 在00[1,)x x Î上递减,0()x +?上递增,故0()(1)0f x f <=.不满足[1,)x ??时,()0f x ³恒成立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e]-?.【法二】由()e ln e xf x a x =--,发现(1)e ln e 0xf a x =--=由()e ln e 0xf x a x =--?在[1,)+?恒成立,知其成立的必要条件是(1)0f '≥而()e x af x x'=-,(1)e 0f a '=-≥,即e a ≤ ①当0a ≤时,()e 0x af x x'=->恒成立,此时()f x 在[1,)+?上单调递增, ()(1)0f x f ?(合题意).②当0e a <≤时,在1x ≥时,有101x <≤,知e 0aa x -≤-≤-<, 而在1x >时,e e x ≥,知()e 0x af x x'=-≥, 所以()f x 在[1,)+?上单调递增,即()(1)0f x f ?(合题意)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e]-?. 22. 【解析】(Ⅰ)由参数方程2cos 2sin 2x y θθ=⎧⎨=+⎩得普通方程22(2)4x y +-=,所以极坐标方程2222cos sin 4sin 0r q r q r q +-=,即4sin r q =. (Ⅱ)直线()1π:R 6l q r =?与曲线C 的交点为,O M ,得||4sin 26M OM pr ===,又直线()22π:R 3l q r =?与曲线C 的交点为,O N ,得2||4sin 3N ON pr ===且2MON π∠=,所以11||||222OMN S OM ON D ==创. 23. 【解析】(Ⅰ)当0a =时,()|2||2||2|3f x x x x +-=+-?,0223x x x ì<ïïíï-+-?ïî 得13x ?;02223x x x ì#ïïíï+-?ïî 得12x #;2223x x x ì>ïïíï+-?ïî得2x >, 所以()|2|2f x x +-?的解集为1(,][1,)3-?+?U . (Ⅱ)对于任意实数x ,不等式|21|()2x f x a +-<成立,即2|21||23|2x x a a +-+<恒成立, 又因为222|21||23||2123||31|x x a xx a a +-+?--=-,所以原不等式恒成立只需2|31|2a a -<,当0a <时,无解;当0a#时,2132a a -<,解得13a <?当a >时,2312a a -<1a <<.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