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件第19章 精品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29
第十九单元开放经济中的收入决定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国际收支; 2.汇率的含义、决定、变动与汇率制度;3.国际收支平衡曲线:BP曲线; 4.国内外的同时均衡:IS-LM-BP曲线。
一、单项选择1.如果经常项目账户上出现盈余,则()。
a.出口和进口都在增加; b.出口和进口相等;c.出口和进口相等且均增加; d.出口大于进口。
2.一家日本厂商向德国出口商品,并把所得到的100万欧元的收入存人德国的银行,这样,应该在日本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作()的反映。
a.经常账户、资本账户的借方同记入100万欧元;b.经常账户、资本账户的贷方同记入100万欧元;c.经常账户的借方记入100万欧元,资本账户的贷方记入100万欧元;d.经常账户的贷方记入100万欧元,资本账户的借方记入100万欧元。
3.国际收支失衡意味着()。
a.资本流出与流入额不等; b.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余额不等;c.商品、劳务的进出口额不等; d.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贷方余额不等。
4.如果美国储蓄了11000亿美元,而且,美国的资本流出是-1000亿美元,则美国的国内投资是()。
a.-1000亿美元; b.1000亿美元;c.10000亿美元; d.12000亿美元。
5.假设美国居民购买了日本的一辆丰田汽车,而日本出口商用所得到的美元购买通用公司的股票。
从美国的角度看,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净出口减少,资本净流出减少; b.净出口增加,资本净流出增加;c.净出口减少,资本净流出增加; d.净出口增加,资本净流出减少。
6.以下哪一种关于国民储蓄、投资和资本流出之间关系的说法是不正确的?()a.储蓄是投资和资本流出之和;b.在既定的储蓄量时,资本流出增加必定减少国内投资;c.在既定的储蓄量时,资本流出增加必定增加国内投资;d.与资本净流出等量增加相关的储蓄增加使国内投资不变。
7.如果美国对中国生产的服装进口实行配额,以下哪种关于美国外汇市场的表述是正确的?()a.美元供给增加,美元贬值; b.美元供给减少,美元升值;c.美元需求增加,美元升值; d.美元需求减少,美元贬值。
西⽅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九章第⼆章12.假定某商品销售的总收益函数为TR =120Q -3Q 2。
求:当MR =30时需求的价格弹性。
解答:由已知条件可得MR =d TR d Q=120-6Q =30(1) 得 Q =15由式(1)式中的边际收益函数MR =120-6Q ,可得反需求函数P =120-3Q(2)将Q =15代⼊式(2),解得P =75,并可由式(2)得需求函数Q =40-P 3。
最后,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公式有e d =-d Q d P ·P Q =-()-13·7515=5313.假定某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6,现售价格为P =4。
求: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多少,才能使得销售量增加10% ?解答:根据已知条件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有e d =-ΔQ Q ΔP P =-10%ΔP 4=1.6 由上式解得ΔP =-0.25。
也就是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0.25,即售价为P =3.75时,销售量将会增加10%。
第三章4.对消费者实⾏补助有两种⽅法:⼀种是发给消费者⼀定数量的实物补助,另⼀种是发给消费者⼀笔现⾦补助,这笔现⾦额等于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
试⽤⽆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哪⼀种补助⽅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的效⽤。
解答:⼀般说来,发给消费者现⾦补助会使消费者获得更⼤的效⽤。
其原因在于:在现⾦补助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按照⾃⼰的偏好来购买商品,以获得尽可能⼤的效⽤。
如图3—3所⽰。
在图3—3中,直线AB 是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构成的现⾦补助情况下的预算线。
在现⾦补助的预算线AB 上,消费者根据⾃⼰的偏好选择商品1和商品2的购买量分别为x *1和x *2,从⽽实现了最⼤的效⽤⽔平U 2,即在图3—3中表现为预算线AB 和⽆差异曲线U 2相切的均衡点E 。
⽽在实物补助的情况下,则通常不会达到最⼤的效⽤⽔平U 2。
因为,譬如,当实物补助的商品组合为F 点(即两商品数量分别为x 11、x 21),或者为G 点(即两商品数量分别为x 12和x 22)时,则消费者能获得⽆差异曲线U 1所表⽰的效⽤⽔平,显然,U 111.已知某消费者的效⽤函数为U =X 1X 2,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1=4,P 2=2,消费者的收⼊是M =80。
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假设甲、乙两个消费者按照费雪的跨期消费模型来进行消费决策。
甲在两期各收入1 000元,乙在第一期的收入为0,第二期收入为2 100元,储蓄或者借贷的利率均为r。
(1)如果两人在每一期都消费1 000元,利率为多少?(2)如果利率上升,甲在两期的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化?利率上升后,他的消费状况是变好还是变坏?(3)如果利率上升,乙在两期的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化?利率上升后,他的消费状况是变好还是变坏?解答:(1)可以用乙的实际选择预算约束来解出利率1 000+1 000(1+r)=2 100r=10%乙在第一期借了1 000元用于消费,而在第二期用2 100元的收入偿还1 100元的贷款本息以及1 000元的消费。
(2)利率上升导致甲现期消费减少,未来消费增加。
这是由于替代效应:利率上升使他现期消费的成本高于未来消费,即利率升高使现期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
如图21—1所示,在利率没有上升时,甲的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于A点,他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消费都是1 000元。
利率上升后,消费者均衡点变动到B点,甲第一期的消费将低于1 000元,第二期的消费将高于1 000元。
在新的利率下,通过无差异曲线可知,甲的境况变好了,即甲的无差异曲线从U1上移至U2。
图21—1(3)利率上升后,乙现期消费减少了,而将来消费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他同时面临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由于现在的消费更贵了,他决定减少消费。
同样由于他的收入都在第二期,因此他借钱的利率越高,收入越低。
如果第一期消费为正常物品,就会使他更加坚定减少消费。
他的新消费选择在B点,如图21—2所示。
我们知道在较高的利率下乙的境况变坏了,因为他的消费在B点,此点所达到的效用低于利率上升前的消费选择点A。
图21—22.(教材中)本章第一节在对费雪模型的分析中,讨论了消费者在第一期进行储蓄的情况下,利率变动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现在假设消费者在第一期进行借贷,试分析利率变动对消费决策的影响,并画图说明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