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水韵》原文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周庄水韵》(节选)阅读附答案《周庄水韵》(节选)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
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
突然,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
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
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
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
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
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
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1.给下列字注音。
参差()璀璨()2.写出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近义词。
①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
()②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
()()3.文中有一个词语“瞬息万变”,“瞬息”形容极短的时间。
请你再写出三个形容时间极短的词语。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4.上文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概括写出(不少于四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按照什么时间和空间顺序来描写的?①时间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②空间上:由__________写到___________,最后写到_____________。
赵丽宏:《周庄水韵》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
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
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
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妙地将古镇连缀为一体。
据说,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
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
我曾经三次到周庄,都是在春天,每一次都坐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
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那天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到周庄是初春,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斑斓,令人目眩。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
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最近一次去周庄也是春天,然而是在晚上。
节选《周庄水韵》阅读练习及答案节选《周庄水韵》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周庄水韵(节选)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
第一次到周庄,正是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________ 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_________ ,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__________ ,令人目眩。
(A)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
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
小河的石河沿上。
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
(B)细细_____________ ,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1 、选段横线处应填人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覆盖笼罩晶莹谛听B.笼罩覆盖明净聆听C.覆盖笼罩明净聆听D.笼罩覆盖晶莹谛听2、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两次游周庄的印象。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画线句子是以哪种感觉来写周庄的景物的?A处______________B处______________4、仿照下面例句以“在黑夜里……”为开头,再写一句话。
例句: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
仿句:在黑夜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2、水墨画版画3、视觉听觉4、在黑夜里,昙花正在盛开,随处可闻它的幽香。
周庄水韵《周庄水韵》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赵丽宏写作的一篇散文作者简介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与县机关工作人员。
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
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1987年,赵丽宏应聘担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
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
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作者作品著有散文集《风啊,你这弹琴的老手》,《生命草》、《维纳斯在海边》、《学步》,《爱在人间》、《诗魂》、《赵丽宏散文选》、《岛人笔记》、《人生韵味》,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报告文学集《心画》、《鸟痴》,散文《望月》等。
品读1.简要叙述作者前两次对周庄的印象。
写前两次到周庄,较简略。
第一次时值“仲春”,“天下着小雨”,春雨蒙蒙,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游周庄是冬天,写小雪后的景色。
古老的砖石与清新的白雪,黑白分明,鲜明对照,“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水墨画”与“版画”,虽同为画,但韵味不同。
写第二次到周庄,不仅写了“令人目眩”的色彩,而且写了积雪融化时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将水声描写得柔情绵绵,使周庄景物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更为动人。
2.作者写第三次游周庄时,重点描写了在古镇尽头看到的节日夜景。
他是按怎样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作者写第三次夜游周庄水乡,以时间先后为序。
空间顺序由岸上写到水上坐船夜游,描绘水中朦胧景色;再写小船经过拱桥,而至古镇尽头;然后写古镇节日夜空的礼花及河中的倒影,写古镇的欢呼,由“天上”写至“地上”。
1.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周庄水韵①赵丽宏①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②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②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
周庄河道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一道风景。
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③,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③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
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妙地将古镇连缀为一体。
据说,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
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
④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一次都坐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
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④,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⑤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斑斓,令人目眩。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周庄双桥1、选自《散文选刊》2000年第7期略有改动。
周庄在江苏昆山,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
2、漾动:起伏波动。
3、相看两不厌:意思是相互之间怎么看也看不够。
同样是写周庄,下面的这篇文章与课文《周庄水韵》有哪些相似之处?周庄行第一次去周庄是1985年,当时我已发表了一些作品,是一个夜夜赶稿,在文学道路上志在必得的青年作家。
第一本长篇小说杀青后,为犒劳自己,去周庄小游。
那是一个细雨天,映入我眼帘的周庄有浮浮的河水,依河而筑的民居,湿润的白墙,小船七弯八弯地摇过拱形桥的桥洞。
在雨中漫步,感觉眼前分明是一张被水湮到的老照片,有延绵不断的风韵。
第二次去周庄是10 年之后。
那个秋天,和一班朋友相约一起观月,赏月。
在依水成街的周庄看水乡的月亮,应该别有意境。
去的早了点,和朋友们去店堂吃面。
店家黑黑的,见客人冲着他的店而来,很是起劲。
他蓬勃的欢喜也传给了我们。
我要了鸭汤面,面有揉久了的韧劲,汤料也讲究,有鸭肉和浮起的碧绿青菜。
还点了万三蹄,是稍稍腌渍过,再进行酱烧的猪肘,不必用刀切开,竹木的筷子一夹,整个万三蹄就破开了,浓糯鲜香。
还有一次,是应邀给来周庄的《儿童文学》杂志的小作家讲课。
我被那些孩子尊称为“贾里贾梅的妈妈”,心里是欢喜着的,更觉得小作家们来到历经900多年沧桑的周庄,是一次美妙、安静、隽永的体验。
我在闹市的宾馆午休,走进房间不多会儿,听到窗下有江南丝竹声。
在水乡听到丝竹美乐,我成了脆弱的人,赶紧下楼去找。
弹小三弦的是个盲人,有着清秀的容貌。
两个长得和他相像的女孩伴着他,她们豆蔻年华,穿一式的有银灰蕾丝边的裙子,一个吹箫,一个拉二胡,跟着乐师的调,演奏《霓裳曲》。
我喜欢她们像两只快乐的云雀,天性里有自然而单纯的快乐,那是生命最珍贵的身份。
而后陆续也去周庄,都没有见过她们。
但我侧耳细听,仿佛女孩弹奏的丝竹之乐如水似的潺潺流动。
周庄的稻花、鱼虾、湿润的风和水声,偶然听到夹杂着一些糯米腔的苏州话,这都是妙处。
夜宿周庄,一边还想,此时此景,若是能听到夜半钟声,便是纯美的了。
(文章有删改)参考答案:都是通过多次到周庄的所见所感来表现作者对周庄的感受,并且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样。
2. 周庄水韵1
赵丽宏
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
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2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3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4的花纹……
还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
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
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5,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妙地将古镇连缀为一体。
据说,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
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
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
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6,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7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8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9,令人目眩。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10,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
细细谛听11,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12,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
1选自《散文选刊》2007年第七期。
有改动。
赵丽宏,当代作家。
1951年生,上海人。
周庄,在江苏昆山,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
2[斑斓(lán)] 颜色错杂灿烂。
3[漾动]起伏波动。
4[眩(xuãn)目]耀眼。
5[相看两不厌]意思是相互之间怎么看也看不够。
语出李白诗《独坐敬亭山》。
6[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7[飘忽]这里是捉摸不定的意思。
8[宣纸]一种出产于安徽宣城,泾县的纸张。
质地绵软坚韧,吸墨均匀,适于画国画及写毛笔字。
9[晶莹(yíng)]光亮透明。
10[参差(cēncī)]指不整齐,不一致。
11[谛(dì)听]仔细听。
12[如诉如泣]像是在诉说,又像是在笑声哭泣。
这里形容声音柔细。
裹着万般1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最近一次去周庄,是在一个温暖的春夜。
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节日。
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多姿多彩的光带。
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
船娘2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3的动作,轻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4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5。
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
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6的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7。
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
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
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8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9。
突然,一串串晶莹的光点从黑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
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10,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
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11,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
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12,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13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
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
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
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14,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1[万般]许多;种种。
2[船娘]指划船的妇女。
3[娴(xián)熟]熟练。
4[轨迹]指船行进时留下的痕迹。
5[难以捉摸]不容易猜测、预料。
6[张灯结彩]陈设辉煌的灯火,扎结美丽的丝绸。
7[丝弦]这里泛指乐器。
8[勾勒]勾画。
9[剪影]这里指轮廓。
10[礼花]举行庆祝典礼时放的焰火。
11[瞬(shùn)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多。
12[璀璨(cuîcãn)]形容光彩鲜明。
13[摇曳]摇动。
14[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