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对策论基础)
- 格式:pdf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33
《运筹学》课后答案《运筹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做出最佳决策的学科,它涉及到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掌握运筹学的方法和技巧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运筹学》课后习题的答案:1. 什么是线性规划问题?线性规划问题是指在一组线性约束条件下,求解一个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值的问题。
线性规划问题具有优化的特点,即找到一组满足约束条件的解,使得目标函数取得最大(最小)值。
2. 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是什么?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是指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都写成标准形式,即目标函数为最大化(最小化)一个线性函数,约束条件为一组线性不等式和线性等式。
3.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是什么?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是由线性规划问题的特殊结构决定的。
如果线性规划问题有有界解(即目标函数有最大(最小)值),则存在解;如果线性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有最大(最小)值,且该最大(最小)值只有一个解,则解是唯一的。
4. 什么是单纯形法?单纯形法是一种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常用方法,它通过迭代计算来逐步接近最优解。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是从一个初始可行解出发,通过一系列变换(包括基变换、基可行解的改进等)来逐步接近最优解。
5. 什么是对偶理论?对偶理论是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它通过将原问题转化为对应的对偶问题来研究线性规划问题。
对偶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性质和结构,并且可以通过对偶问题的解来得到原问题的解。
6. 什么是整数规划问题?整数规划问题是指在线性规划问题的基础上,将决策变量的取值限制为整数的问题。
整数规划问题具有更为复杂的性质,其解的搜索空间更大,求解难度更大。
7. 什么是分支定界法?分支定界法是解整数规划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它通过将整数规划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线性规划子问题,通过不断分支和约束来逐步缩小解的搜索空间,最终找到最优解。
8. 什么是动态规划?动态规划是一种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方法,它通过将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并且利用子问题的解来构建整体问题的解。
运筹学钱颂迪答案运筹学钱颂迪答案【篇一:803运筹学】class=txt>运筹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运筹学是我校航空运输管理学院硕士生入学考试的综合考试科目之一,它是我校为招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水平考试,其评价标准是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够达到的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较好地掌握了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
本门课程主要考试内容包括:线性规划及其对偶理论、运输问题、目标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分析,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已经掌握运筹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 答卷时间:180分钟3. 题型比例:满分150分,基本概念20%,计算及证明题80%三、考查要点1.线性规划及对偶理论:单纯形法,改进单纯形法。
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对偶单纯形法,灵敏度分析;2.运输问题: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用表上作业法求解运输问题;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及其求解方法;3.目标规划: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目标规划的图解法与单纯形法;4.整数规划:0-1型整数规划,分支定界解法,割平面解法,指派问题;5.动态规划: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动态规划的最优性原理与最优性定理,动态规划与静态规划的关系,动态规划的应用;6. 图与网络分析:图与树的基本概念,最短路问题,网络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中国邮路问题,网络计划。
四、主要参考书目1、郭耀煌,李军.运筹学原理与方法.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2、钱颂迪主编. 运筹学(修订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篇二:运筹学大纲(13、14级使用)2014.9】(理论课程)开课系(部):数理教研部课程编号:380020、381703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或学科必修课总学时:48或32 学分:3或2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投资学、工业工程、工程管理、经济统计学、物流管理开课学期:3或4或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一、课程简述本课程是以经济活动方面的问题以及解决这类问题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的对象,把经济活动中的问题归结为对应的某种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等工具求得最合理的工作方案。
运筹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引论1.1 课后习题习题1a)运筹学是一门应用数学的学科,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决策和优化问题。
它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问题求解方法的设计等方面。
b)运筹学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物流管理、生产计划、流程优化等。
它可以帮助组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分配等。
c)运筹学主要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指派问题等方法。
习题2运筹学的应用可以帮助组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分配等。
它可以帮助制定最佳的生产计划,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运输效率等。
运筹学方法的应用还可以帮助解决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调度问题,优化医疗资源分配等。
1.2 课后习题习题1运筹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物流管理、生产计划、供应链管理、流程优化等。
在物流管理中,可以使用运筹学方法优化仓储和运输的布局,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
在生产计划中,可以使用运筹学方法优化产品的生产数量和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在供应链管理中,可以使用运筹学方法优化订单配送和库存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在流程优化中,可以使用运筹学方法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整体效率。
习题2在物流管理中,可以使用运筹学方法优化车辆的调度和路线规划,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生产计划中,可以使用运筹学方法优化生产线的安排和产品的生产量,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能利用率。
在供应链管理中,可以使用运筹学方法优化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协调和调度,以提高整体效率和减少库存成本。
在流程优化中,可以使用运筹学方法优化业务流程的排布和资源的分配,以提高流程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第二章:线性规划基础2.1 课后习题习题1线性规划是一种数学优化方法,用于解决包含线性约束和线性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
其一般形式为:max c^T*xs.t. Ax <= bx >= 0其中,c是目标函数的系数向量,x是决策变量向量,A是约束矩阵,b是约束向量。
习题2使用线性规划方法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如生产计划、供应链管理、资源分配等。
第十一章对策论一、思考与练习(1)试述组成对策模型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各要素的含义。
答对策模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局中人、策略集和支付函数(赢得函数),局中人是指在一局对策中,有决策权和自身利益的参加者。
①局中人。
局中人除了理解为个人外,还可理解为集体,也可把大自然理解为局中人。
在对策现象中,假定任一局中人都不存在利用其他局中人决策的失误来扩大自身利益的可能性。
同时,为研究问题方便起见,把那些利益完全一致的参加者们看作一个局中人。
②一局对策中,每个局中人都有供其选择的完整的行动方案。
必须指出此方案不是某一步的行动方案,而是指导对策现象中自始至终通盘筹划如何行动的一个方案。
这样的行动方案称为这个局中人的一个策略。
而把这个局中人的策略全体,称为这个局中人的策略集合。
③一局对策结束时,每个局中人的“得失”是全体局中人所取定的一组策略的函数,称为支付函数(赢得函数)。
(2)试述二人零和有限对策在研究对策模型中的地位、意义,为什么它又被称为矩阵对策?答在众多对策模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模型是两人有限零和对策(finite two-person zero-sum game),即矩阵对策。
矩阵对策是理论研究和求解方法都比较完善的一种对策模型,而且这类对策的研究思想和理论结果又是研究其它类型对策模型的基础。
称有限两人零和对策为矩阵对策。
即参加对策的局中人只有两个,双方的利益是完全对抗的;每个局中人都有有限个可供选择的策略;且在任一局势(在对策论中,从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中各取一个策略组成的策略组)中,一个局中人的所得即为另一个局中人的所失,两个局中人的得失之和总等于零。
(3)已知两人,对策时对A的赢得矩阵如下,求双方各自的最优策略及对策值。
①214203120⎡⎤⎢⎥⎢⎥⎢⎥--⎣⎦②326202524--⎡⎤⎢⎥⎢⎥⎢⎥--⎣⎦解 在矩阵上直接计算① min 214(1) 2030120-2 max 2 ( 1 ) 4⎡⎤⎢⎥⎢⎥⎢⎥--⎣⎦ ② min-3-26-3202(0)524-4max 5 ( 0) 6⎡⎤⎢⎥⎢⎥⎢⎥--⎣⎦先求每行的最小值,在这些值中求最大值,并带上括号。
运筹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运筹学考研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线性规划中,若最优化问题的对偶问题有最优解,则原始问题也有最优解。
(正确)解析:线性规划理论中对偶定理:“若原始问题的对偶问题有可行解,且存在最优解,则原始问题也有最优解。
”2. 若在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中,某一回路上的所有非基变量(非基变量为0)均为0,则这一问题无有限最优解。
(错误)解析:所有非基变量为0时,相应的基变量可以任意非负,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
3. 在线性规划中,若某元组在原始问题和对偶问题下都是可行解,则该元组是原始问题和对偶问题的最优解。
(错误)解析:若某元组在原始问题和对偶问题下都是可行解,则该元组满足原始问题的可行性和对偶问题的可行性,但并不一定是最优解。
4. 线性规划的最优性条件是原始问题的可行解和对偶问题的可行解所对应的目标函数值相等。
(正确)解析:线性规划理论中最优性条件:“若原始问题的可行解与对偶问题的可行解所对应的目标函数值相等,则解是原始问题和对偶问题的最优解。
”5. 线性规划的可行性要求约束条件为不等式约束。
(错误)解析:线性规划的可行性要求是所有约束条件都满足,包括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
二、填空题1. 与线性规划的相对论证法相对应的是(单纯形法)。
解析:线性规划的相对论证法和单纯形法是互为相对的两种求解方法。
2. 在线性规划中,若最优差异为0,则最优解是(非唯一)。
解析:最优差异为0意味着最优解是非唯一的,有多个最优解。
3. 线性规划的最优性条件是(对偶定理)与最优条件相对应。
解析:线性规划的最优性条件是对偶定理,而最优条件是原始问题的可行解和对偶问题可行解所对应的目标函数值相等。
4. 在线性规划中,若一个可行解在原始问题和对偶问题下都是最优解,则称为(互补性)条件。
解析:若一个可行解在原始问题和对偶问题下都是最优解,则满足互补性条件。
三、应用题1.某公司生产两种产品A和B,每个产品的制造工序及所需时间如下表,在一天内,公司有8小时的工时可用,每个工序只能由一名员工负责完成。
运筹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大纲目录第一部分运筹学学习指导第1章绪论学习要点第2章线性规划建模及单纯形法2.1 学习要点及思考题2.2 课后习题参考解答第3章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与灵敏度分析3.1 学习要点及思考题3.2 课后习题参考解答第4章运输问题4.1 学习要点及思考题4.2 课后习题参考解答第5章动态规划5.1 学习要点及思考题5.2 课后习题参考解答第6章排队论6.1 学习要点及思考题6.2 课后习题参考解答第7章目标规划7.1 学习要点及思考题7.2 课后习题参考解答第8章图与网络分析8.1 学习要点及思考题8.2 课后习题参考解答第9章存贮论9.1 学习要点及思考题9.2 课后习题参考解答第10章决策分析10.1 学习要点及思考题10.2 课后习题参考解答第一部分运筹学学习指导第1章绪论学习要点1.1运筹学及其应用、发展(1)、运筹学的英文通用名称为“Operations Research”简称OR,按照原意应译为运作研究或作战研究,是一门基础性的应用学科。
运筹学主要研究系统最优化的问题,通过对建立的模型求解,为决策者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运筹学在早期的应用主要在军事领域,二次大战后运筹学的应用转向民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运筹学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3)、运筹学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美国前运筹学会主席邦特(S.Bonder)认为,运筹学应在三个领域发展:运筹学应用、运筹科学和运筹数学,他在建议着重发展前两者的同时,强调这三个领域应从整体上协调发展。
目前运筹学工作者面临的大量新问题是:经济、技术、社会、生态和政治等因素交叉在一起的复杂系统。
因此,早在上一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有不少运筹学家提出:要注意研究大系统,注意运筹学与系统分析相结合。
目前,运筹学领域工作者比较一致的共识是运筹学的发展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理念更新、实践为本、学科交融。
第13章存储论13.1 复习笔记1.存储论的基本概念备货时间:从订货到货物进入“存储”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我们把这段时间称为备货时间。
备货时间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可能是随机性的,也可以是确定性的。
提前时间:从另一个角度看,为了在某一时刻能补充存储,必须提前订货,那么这段时间称之为提前时间。
存储策略:决定多少时间补充一次以及每次补充数量的策略称为存储策略。
存储论要解决的问题是:多少时间补充一次,每次补充的数量应该是多少,即存储策略。
2.一些参数的含义K:货物单价;:最佳订货周期;R:需求速度;:最佳订货批量;:单位存储费用;:单位缺货损失;:订购费;:最佳费用;:最佳生产时间;:生产速度;:最大存贮量;:最大缺货量;:最大缺货量。
3.存储策略(1)-循环策略,每隔时间向系统内补充存储量Q。
(2)策略,当存储量时不补充;当时补充存储,补充量(即,将存储量补充到S)。
(3)混合策略,每经过t时间检查存储量,当时不补充;当时,补充存储量使之达到S。
4.确定性存储模型(1)模型一—经典的E.O.Q模型:不允许缺货,备货时间很短,且需求是连续均匀的,即需求速度是一常数;每批订货量不变,订货费用为常数;单位存储费用不变。
已知,求,,(2)模型二:不允许缺货,生产需一定时间,其余条件同模型一。
已知,求,,(3)模型三:允许缺货,备货时间很短,其余条件同模型一。
已知,求,,,最大缺货量(4)模型四:允许缺货(需补足缺货),生产需要一定时间,其余条件同模型一。
已知,求,,简便的记忆方法:①永远成立②记住模型一,,③定义两个因子④与因子的关系与乘以因子,与除以因子模型二乘除,模型三乘除,模型四乘除⑤模型二的,模型三的,模型四的说明:在允许缺货条件下,经过研究而得出的存储策略是:每隔时间订货一次,订货量为,用中的一部分补足所缺货物,剩余部分进入存储。
很明显,在相同的时间段落里,允许缺货的订货次数比不允许缺货时订货次数减少了。
运筹学(第2版)习题答案2第1章 线性规划 P36~40第2章 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 P68~69 第3章 整数规划 P82~84 第4章 目标规划 P98~100 第5章 运输与指派问题 P134~136 第6章 网络模型 P164~165 第7章 网络计划 P185~187 第8章 动态规划 P208~210 第9章 排队论 P239~240 第10章 存储论 P269~270 第11章 决策论 Pp297-298 第12章 博弈论 P325~326 全书360页由于大小限制,此文档只显示第6章到第12章,第1章至第5章见《运筹学课后答案1》习题六6.1如图6-42所示,建立求最小部分树的0-1整数规划数学模型。
【解】边[i ,j ]的长度记为c ij ,设⎩⎨⎧=否则包含在最小部分树内边0],[1j i x ij数学模型为:,12132323243434364635365612132434343546562324463612132446362335244656121324354656m in 52,22,233344,510ij ijij i j ij Z c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或,[,]i j ⎧⎪⎪⎪⎪⎪⎪⎪⎨⎪⎪⎪⎪⎪⎪⎪⎩所有边6.2如图6-43所示,建立求v 1到v 6的最短路问题的0-1整数规划数学模型。
图6-42【解】弧(i ,j )的长度记为c ij ,设⎩⎨⎧=否则包含在最短路径中弧0),(1j i x ij数学模型为:,1213122324251323343524344546253545564656m in 100,00110,(,)ijiji jij Z c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i j =⎧+=⎪---=⎪⎪+--=⎪⎪+--=⎨⎪++-=⎪⎪+=⎪=⎪⎩∑或所有弧 6.3如图6-43所示,建立求v 1到v 6的最大流问题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