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数学奖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6
国际数学奖别称
国际数学奖别称,又称为“菲尔兹奖”,是世界上最高荣誉的数学奖项之一。
得到这个奖项的数学家,常常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得主”,这正是因为它的崇高地位,使得每一个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都备受尊敬。
那么,为什么国际数学奖会被称为“菲尔兹奖”呢?接下来,我们来一步步揭开谜底。
一、奖项设立
国际数学奖设立于1936年,旨在奖励杰出的数学家为数学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员。
它是由国际数学家联盟(The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 IMU)授予。
这个奖项是四年一度的,每届向两到四名数学家颁发。
二、“菲尔兹奖”得名
国际数学奖以其崇高地位而备受关注,这个高贵的奖项的得名却与一位科学家的不幸身亡有关。
1966年,来自苏联的年轻数学家瓦伦缇娜.菲尔兹,在做研究时,因遭遇车祸而不幸去世。
菲尔兹在数学研究方面的成就曾经获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因此国际数学家联盟在1979年决定将国际数学奖奖项正式更名为“菲尔兹奖”,以纪念这位不幸丧生的杰出科学家。
三、菲尔兹奖的特别意义
除了因为命名而使人记住“菲尔兹奖”这个称谓,这个奖项还有着为数不多的特别意义。
在国际数学家联盟的历史上,只有菲尔兹奖的得主被授予世界上最高贵的勋章之一——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荣获菲尔兹奖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表达了对当代杰出数学家的敬意。
总之,“菲尔兹奖”这个称谓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拥有了它自己的特殊含义。
正是因为这个高尚而神圣的称谓,使得每一个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都能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世界各领域最高奖项考点1.综合奖:诺贝尔奖。
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后添加了'经济'奖)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2.数学奖:菲尔茨奖。
是最著名的世界性数学奖,由于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因此也有人将菲尔茨奖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是以已故的加拿大数学家、教育家J.C.菲尔兹(Fields)的姓氏命名的,中文全名:约翰·查尔斯·菲尔兹。
3.新闻奖:普利策奖。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PulitZer)的遗愿设立,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4.护士奖:南丁格尔奖。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是英国护理学先驱、妇女护士职业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
她因操劳过度,不幸双目失明。
1907年,为表彰南丁格尔在医疗工作中的卓越贡献,英国国王授予她功绩勋章,使她成为英国首位获此殊荣的妇女。
5.计算机奖:图灵奖。
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的,专门奖励那些对计算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其名称取自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这个奖设立目的之一是纪念这位科学家。
6.体育奖:劳伦斯奖。
劳伦斯奖由戴姆勒克莱斯勒和里希蒙两家大公司创办。
劳伦斯在拉丁语中意识是桂冠,世界体坛胜利的象征。
一年一度的劳伦斯世界体育大奖是唯一全球性的体育颁奖仪式,对世界上最杰出的男女运动员在各个领域所达到的运动成就予以奖励。
7.音乐奖:格莱美奖。
格莱美音乐大奖,是美国国家录音与科学学会,举行的一个年度大型音乐评奖活动。
格莱美奖被誉为'音乐界奥斯卡'。
8.工业设计:IF奖。
奥数简介“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
1934年—1935年,前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名称,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难度大大超过大学入学考试。
有关专家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1934年和1935年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
1959年罗马尼亚数学物理学会邀请东欧国家中学生参加,在布加勒斯特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从此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了43届。
近年来中国代表在数学奥林匹克上的成绩就像中国健儿在奥运会的成绩一样,突飞猛进,从40届到第43届,中国代表队连续四年总分第一。
奥数分类为:浓度问题、分数比大小问题、行程问题、分数巧算、逻辑推理、工程问题、牛顿问题、数字的巧算问题。
奥数与一般数学有一定的区别:奥数相对比较深.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活动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少年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为引导少年积极向上,主动探索,健康成长的一项有益活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奖项名称: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其他名称: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Olympiad创办时间: 1959年主办单位: 由参赛国轮流主办奖项介绍: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国际中学生数学大赛,在世界上影响非常之大。
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目的是:发现鼓励世界上具有数学天份的青少年,为各国进行科学教育交流创造条件,增进各国师生间的友好关系。
这一竞赛1959年由东欧国家发起,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
第一届竞赛由罗马尼亚主办,1959年7月22日至30日在布加勒斯特举行,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和苏联共7个国家参加竞赛。
数学奖最高奖中国:晨兴、华罗庚、陈省身、钟家庆数学奖晨兴数学奖被誉为“华人菲尔兹奖”,是由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丘成桐与晨兴集团创始人陈启宗于1998年设立于北京。
该奖面向四十五岁以下,为在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及计算数学等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华人数学家而设立。
每三年一次,奖项分金奖与银奖,奖金分别为2.5万美元、1万美元。
评审委员会由哈佛大学教授、华裔数学家丘成桐以及其他八位非华裔的顶尖数学家组成。
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已成为全球华人科学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顶级盛会,晨兴数学奖又是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的最高奖项,因有此“华人菲尔兹奖”之誉。
华罗庚数学奖是目前国内数学界最高奖,对于数学家来讲有非常崇高的荣誉。
以色列:沃尔夫数学奖沃尔夫数学奖与菲尔兹奖相媲美,被共同誉为数学界的最高荣誉,“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沃尔夫数学奖作为沃尔夫奖(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和农学)的一个奖项,是由沃尔夫捐资成立的沃尔夫基金会所设立。
从1978年开始颁发,通常为每年颁发一次,奖金为10万美元,也可由几人分得。
菲尔兹奖只授予四十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所以超过四十岁的数学家则无缘此奖项。
而沃尔夫数学奖无年龄限制,并具有终身成就奖的性质。
该奖项的评奖标准不是单项成就而是终身贡献。
所有获得该奖项的数学家可以说都是闻名遐迩的数学大师。
他们不仅在某个数学分支上有极深的造诣与贡献,而且博学多能,涉足多个分支且取得卓越成绩,形成自己的著名学派。
美国:丹齐克奖、伯格曼奖、波利亚奖丹齐克为美国数学家,线性规划的奠基人,曾在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他先后发表过100多篇关于数学规划及其应用方面的论文,1963年出版专著《线性规划及其范围》,此书至今仍是线性规划方面的标准参考书。
为了肯定丹齐克在数学领域中的贡献,为了奖励在数学规划领域获得成就的佼佼者,数学规划学会与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联合于1979年设立丹齐克奖。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简介名词解析“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
1934年和1935年,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行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难度大大超过大学入学考试。
有关专家以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途经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简介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奖项名称: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其他名称: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Olympiad开办时刻: 1959年主办单位: 由参赛国连番主办奖项介绍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国际中学生数学大赛,活着界上阻碍超级之大。
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目的是:发觉鼓舞世界上具有数学天份的青青年,为各国进行科学教育交流制造条件,增进各国师生间的友好关系。
这一竞赛1959年由东欧国家发起,取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
第一届竞赛由罗马尼亚主办,1959年7月22日至30日在布加勒斯特举行,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和苏联共7个国家参加竞赛。
以后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都是每一年7月举行(中间只在1980年断过一次),参赛国从1967年开始慢慢从东欧扩展到西欧、亚洲、美洲,最后扩大到全世界。
目前参加这项赛事的代表队有80余支。
美国1974年参加竞赛,中国1985年参加竞赛。
通过40连年的进展,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运转慢慢制度化、标准化,有了一整套约定俗成的常规,并为历届东道主所遵循。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由参赛国连番主办,经费由东道国提供,但旅费由参赛国自理。
参赛选手必需是不超过20岁的中学生,每支代表队有学生6人,另派2名数学家为领队。
试题由各参赛国提供,然后由东道国精选后提交给主试委员会表决,产生6道试题。
东道国不提供试题。
试题确信以后,写成英、法、德、俄文等工作语言,由领队译本钱国文字。
世界数学大奖尔兹奖Fields菲尔兹奖是以已故加拿大数学家.教育家J. C. 菲尔兹的姓氏命名的。
第1次菲尔兹奖颁发于1936年。
菲尔兹奖的最大特点是奖励40岁以下的那些能对未来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年轻人。
该奖每4年颁发一次,每次获奖者不超过4人。
每位获奖者可获得1500美元的奖金和一枚纯金制成的奖章。
奖章正面是阿基米德的浮雕头像,并刻有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头像,并用拉丁文镌刻“超越人类极限,做宇宙主人”的格言。
沃尔夫数学奖R. 沃尔夫1887年生于德国,1981年逝世。
他曾在德国研究化学,并因成功地发明了一种从熔炼废渣中回收铁的方法,而成为百万富翁。
1976年R. 沃尔夫及其家族捐献一千万美元成立了沃尔夫基金会,其宗旨是为了促进全世界科学.艺术的发展。
沃尔夫基金会设有: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农业五个奖(1981年又增设艺术奖)。
1978年开始颁发,通常是每年颁发一次,每个奖的奖金为10万美元,可以由几人分得。
由于沃尔夫数学奖具有终身成就奖的性质,该奖的评奖标准不是单项成就而是终身贡献。
阿贝尔奖Abel2001年,挪威政府宣布创设Abel奖,以挪威天才数学家Niels Henrik Abel (1802—1829)来命名,以纪念他诞生200周年。
Abel是19世纪数学一道闪亮的光辉,他不幸死于肺结核,年仅26岁。
其实,早在1902年已经提议设立Abel奖,但是由于瑞典王国和挪威士国的解体,这个提议被放弃。
现在Abel奖最终成为现实,将每年授予一位数学家,奖励他一生的成就。
2003年4月8日,挪威文理科学院宣告,首届Abel奖授予巴黎法兰西学院的Jean-Pierre Serre. 奖金为600万挪威克朗(约合80万美元)。
克拉福德奖克拉福德奖是已故人工肾脏发明者、瑞典大工业家霍尔格·克拉福德与其妻子安娜-格蕾塔·克拉福德于1980年捐款设立的,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评选,从1982年开始每年颁发一次。
菲尔兹奖介绍世界上最高的国际数学奖核心提示:菲尔兹奖是以已故的加拿大数学家、教育家J.C.菲尔兹(FieldS)的姓氏命名的。
是世界上最高的国际数学奖。
菲尔兹奖奖金为什么这么少呢?它是由数学界的国际权威学术团体──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待,从全世界的第一流青年数学家中评定菲尔兹奖是以已故的加拿大数学家、教育家J.C.菲尔兹(FieldS)的姓氏命名的。
J. C.菲尔兹1863年5月14日生于加拿大渥太华。
他11岁丧父、18岁丧母,家境不算太好,J.C.菲尔兹17岁进入多伦多大学攻读数学,24岁时在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26岁任美国阿格尼大学教授。
1892年到巴黎、柏林学习和工作。
1902年回国后执教于多伦多大学。
1907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员。
他还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苏联科学院等许多科学团体的成员。
作为一个数学家,J.C.菲尔兹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代数函数方面并有一定建树。
例如,他证明了黎曼──罗赫定理等。
他的主要成就,在于他对数学事业的远见卓识、组织才能和勤恳的工作,促进了本世纪数学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从而名垂数学史册。
J.C.菲尔兹强烈地主张数学发展应是国际性的,他对于数学的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对于促进北美洲数学的发展都抱有卓越的见解并满腔热情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了使北美洲数学迅速发展赶上欧洲,是他第一个在加拿大推进研究生教育,也是他全力筹备并主待了1924年在多伦多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这是在欧洲之外召开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正是这次大会使他过分劳累,从此健康状况再也没有好转,但这次大会对于促进北美时数学发展和数学之间的国际交流,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他得知这次大会的经费有结余时,他就萌发了把它作为基金设立一个国际数学奖的念头。
他为此积极奔走于欧美各国谋求广泛支持,并打算于1932年在苏黎世召开的第九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亲自提出建议。
但不幸的是未等到大会开幕他就去世了。
J.C.菲尔兹在去世前立下了遗嘱,他把自己留下的遗产加到上述剩余经费中,由多伦多大学数学系转交给第九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大会立即接受了这一建议。
菲尔兹奖介绍世界上最高的国际数学奖核心提示:菲尔兹奖是以已故的加拿大数学家、教育家J.C.菲尔兹(FieldS)的姓氏命名的。
是世界上最高的国际数学奖。
菲尔兹奖奖金为什么这么少呢?它是由数学界的国际权威学术团体──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待,从全世界的第一流青年数学家中评定菲尔兹奖是以已故的加拿大数学家、教育家J.C.菲尔兹(FieldS)的姓氏命名的。
J. C.菲尔兹1863年5月14日生于加拿大渥太华。
他11岁丧父、18岁丧母,家境不算太好,J.C.菲尔兹17岁进入多伦多大学攻读数学,24岁时在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26岁任美国阿格尼大学教授。
1892年到巴黎、柏林学习和工作。
1902年回国后执教于多伦多大学。
1907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员。
他还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苏联科学院等许多科学团体的成员。
作为一个数学家,J.C.菲尔兹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代数函数方面并有一定建树。
例如,他证明了黎曼──罗赫定理等。
他的主要成就,在于他对数学事业的远见卓识、组织才能和勤恳的工作,促进了本世纪数学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从而名垂数学史册。
J.C.菲尔兹强烈地主张数学发展应是国际性的,他对于数学的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对于促进北美洲数学的发展都抱有卓越的见解并满腔热情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了使北美洲数学迅速发展赶上欧洲,是他第一个在加拿大推进研究生教育,也是他全力筹备并主待了1924年在多伦多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这是在欧洲之外召开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正是这次大会使他过分劳累,从此健康状况再也没有好转,但这次大会对于促进北美时数学发展和数学之间的国际交流,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他得知这次大会的经费有结余时,他就萌发了把它作为基金设立一个国际数学奖的念头。
他为此积极奔走于欧美各国谋求广泛支持,并打算于1932年在苏黎世召开的第九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亲自提出建议。
但不幸的是未等到大会开幕他就去世了。
J.C.菲尔兹在去世前立下了遗嘱,他把自己留下的遗产加到上述剩余经费中,由多伦多大学数学系转交给第九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大会立即接受了这一建议。
国内外一些重要的数学奖□徐品方(四川西昌师专 615022) 我国和国际上有哪些重要的数学奖?据笔者所及,初步收集整理与查证,大约有以下一些,供教学参考,因为今日教育就是明天的人才.一、中国的数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目前,我国没有单设的国家级数学奖,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有关奖励条例,设立由国家科委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其中包括数学科学,奖分为一、二、三、四等.第一届(1956年).首次自然科学奖共12个,数学家获奖者有3个:一等奖(2个):华罗庚,吴文俊.二等奖(1个):苏步青.第二届(1982年).自然科学奖共122个,数学家获奖者16个:一等奖(1个):陈景润、王元、潘承洞.二等奖(5个):冯康、关肇直,杨乐与张广厚,廖山涛,谷超豪、李大潜、俞文綢、陈恕行.三等奖(7个).四等奖(3个).第三届(1987年)数学家获奖者有15个:一等奖(2个):廖山涛,陆家羲.二等奖(3个):钟家庆,张恭庆,姜伯驹.三等奖(9个),四等奖(1个).第四届(1989年).数学家获奖者有6个:二等奖(1个)丁夏畦.三等奖(4个),四等奖(1个).第五、六届(1992年与97年)又颁发了两次,因交叉学科等原因,未能分类,资料暂缺.此外,还有一些重大奖,如中国科协于1988年设立和首次颁发了“青年科技奖”,有94人获奖.数学界的郑伟安、张继平获得此奖.又如“求实基金奖”(数学家吴文俊获过此奖);“国家图书奖”(数学家杨乐、廖山涛获过此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其中有数学奖(堵丁柱、王诗获过此奖),等等.另有以著名数学家命名的数学奖.中国数学会、有关基金会或集团以著名的数学家命名而设立的数学奖有:陈省身数学奖 由香港亿利达(EL IT E )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永龄先生的倡议,在中国设立“陈省身奖”.刘永龄先生是1972年从国内到香港去的,当时他口袋里只有5元钱,后来成为一位富有的香港实业家.他为奖励中国数学工作者突出的学术成就,加速数学的发展,在1991年到1996年资助奖励在国内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的优秀中青年数学家(一般不超过50岁),每年评选并颁发一次,每届两名,奖金港币2.5万元.陈省身(1911年—)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美籍华裔数学家.他从1972年8月从美国到中国提倡“双微”(微分几何和微分方程)的研究,并提出“中国21世纪成为数学大国”的倡议,这一倡议被誉为“陈省身猜想”.为实现这个理想,近20多年来,他不顾高龄,不辞劳苦,往来于太平洋两岸,他捐资约10万美金在天津南开大学建起了世界一流的“南开数学研究所”.为了表彰陈省身先生在国内外的伟绩,80年代中期,刘永龄先生建立起了这个奖.陈省身于1983—1984年曾获世界数学・43・●数学教育《数学教师》1997年第9期大奖——沃尔夫奖(后面介绍),他现已在美国退休,是中国(还有世界上许多国家)科学院名誉院士、名誉教授等.1987年首届(85、86年)“陈省身数学奖”奖给张恭庆和钟家庆.1988年第二届(87、88年)奖给李邦河和姜伯驹.第三届(89、90年)奖给肖刚和冯克勤.第四层(91、92年)奖给丁伟和忻元龙.第五届(93、94年)奖给洪家兴、马志明.第六届(95、96年)奖给文兰、王建磐.华罗庚数学奖 华罗庚(1910—1985年)著名数学家.由湖南教育出版社捐资(1991至1994年提供资助)与中国数学会共同设立.该奖主要奖励长期以来对发展我国的数学事业,在系统学术研究上有突出贡献的数学专家,没有年龄限制,每两年颁发一次,每届遴选获奖人两名.首届(91、92年)奖给陈景润、陆启铿.第二届(93、94年)奖给谷超豪、万哲先.第三届(95、96年)奖给杨乐、周毓麟.许宝禄统计数学奖 许宝禄(1910—1970年)北京大学一级教授,我国数理统计学奠基人,第一流数理统计学专家. 1984年,由我国数学家钟开莱、郑清水、徐利治发起“许宝禄统计数学奖”,奖励35岁以下研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青年工作者.1986年首次奖给郑伟安.钟家庆数学奖 钟家庆(1938—1987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7年4月12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学术访问时突然去世,49岁的英年过早离开人世.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生前多次表示:我国数学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积极培养与选拔优秀的年轻的数学人才,殷切希望建立基金奖励优秀青年数学家.我国数学界有关人士、华裔以及钟家庆的亲属友好,为钟家庆的遗愿募捐,于1987年设立了“钟家庆纪念基金”,并颁发“钟家庆数学奖”.奖励取得创造性成果的数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奖,每年各奖2名.1989年7月首届奖给4名研究生:刘克峰、夏琪、翁林、宗斌恒.1990年第二届由周向宇、邵启满、余保真、丁津泰、陆志勤获得.1991年第三届由朱力行、陈永高和谈胜利获得.1995年第四届由王跃飞、王凤雨获“优秀博士奖”,本届“优秀硕士奖”空缺.苏步青数学教学奖 苏步青(1902年——)著名数学家.由美国加州大学贝克莱分校项武义教授和夫人谢婉贞博士发起和资助,1991年成立的“苏步青数学教育基金会”设在上海,面向全国,奖励在中学数学教育中有突出贡献的数学教师和教研人员,每两年为一届.首届于1992年8月7日在上海颁奖,两个团体,三名中学数学教师获奖.1995年又评选颁奖一次.祖冲之奖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数学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推动教改和促进中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中国数学会普及委员会倡议,举办以“祖冲之”命名的数学邀请赛,自1988年至1996年已办了九届初中数学邀请赛.1991年11月24日又举办了第一届小学“祖冲之杯”数学邀请赛,现仍在举办.另外,还有“华罗庚金杯奖”,1986年设奖,向全国中小学数学竞赛优胜者颁发奖状和奖品,并在金杯上镌刻获得竞赛第一名的名字,从1986年至1991年已举办了第一、二、三届,至今仍在举办.此外,还有许多重大奖,如“陈嘉庚物质科学奖”(华罗庚与王元、吴文俊曾获过此奖),“何梁何利基金奖”(陈景润获过此奖).至于地方或单位设置的数学奖也不少(略).注:我国教育部于1941年、1942年曾颁发过两次全国数学奖,华罗庚、苏步青、陈建功曾获奖一次.二、国际性的一些重要数学奖各国的数学奖很多,但国际性的数学奖・53・《数学教师》1997年第9期●数学家与数学并不多,其中著名的一些数学奖约有以下几种:沃尔夫奖 沃尔夫是德国出生,古巴籍的化学家、外交家(R .W o lf ,1961年为古巴驻以色列大使,1981年逝世于以色列).该奖由“沃尔夫基金会”,每年给在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农业和艺术六大领域有杰出成就者分别颁奖.数学每次奖2人,奖金每人5万美元,从1978年到1996年共颁发16次,其中有29位数学家获奖.美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于1983年获此奖.这是当今国际数学最高奖之一.克雷福德奖 由于在设立诺贝尔奖时有些基础学科未予考虑.许多科学家认为这是美中不足的.80年代初瑞典银行家克雷福德(C rafoo rd )慷慨捐资,对诺贝尔没有涉及的数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六个学科进行奖励.由瑞典皇家科学院组织评定,奖金数额亦与诺贝尔相当.因此,“克雷福德奖”被国际上视为数学、天文学等学科的诺贝尔奖.此奖每年只评选一个学科,数学的“克雷福德奖”每六年评选一次,前两届(1982和1988年)奖已分别由苏联、美国、法国和比利时的四位数学家分享(每届2人).1994年第三届,奖给华裔数学家丘成桐与当纳松二人.丘成桐1949年生于广东汕头,后随家移居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获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博士学位.他对中国数学事业与人才培养十分关心,曾多次回国讲学,为中国21世纪成为世界数学大国而奔忙,他是中国科学院名誉院士,数学所名誉教授与学术委员,现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菲尔兹奖(C .F ields ,1863—1932年)的名字命名.用以奖励40岁以下的青年数学家.每四年颁发一次,每次2~4人,主要奖给一枚金质奖章,奖金只有1500美元.从1936年至1990年已评奖11次,有34人获奖.1994年是最近一次颁奖.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曾获1982年菲尔兹奖.由于此奖受年龄限制,因而不能代表数学最高水平,故不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或“数学界最高荣誉”.(贵刊今年第5期P 35的提法欠妥,特此指正.)国际罗巴切夫斯基数学奖 罗巴切夫斯基(Н・И・Лобачевскu ǔ,1792—1856年)是俄国著名数学家,非欧几何的创始人.他长期在俄国喀山大学工作,后来为该校校长.为纪念他诞辰100周年,俄国喀山大学数学物理会于1895年设立了此奖,奖励对数学(特别是几何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数学家.1897年首次颁奖.1950年以后改由苏联科学院颁发,每次奖1至2人.戴维逊奖 1976年开始,以英国已故青年概率论专家洛勒・戴维逊(Ro llo D avidson )的名字命名,奖励从事概率研究取得卓越成绩的青年数学家.到1987年已颁了18个奖.我国概率论专家侯振挺、邹捷中与余耀都曾获得过此奖.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 1983年在意大利雅斯特成立了第三世界科学院,并设数学奖.1985年首次颁发数学奖,我国数学家廖山涛(北大教授)获首次奖,后来吴文俊、张恭庆等也获过此奖.此外,还有一些国际数学奖,如1991年设立的厄多(E rdo s )国家奖,奖给各国在组织国家级数学竞赛等有突出贡献者.我国裘宗沪获1993年度奖;又如国际性的以数学专立设置的奖很多.如1989年设置的国际数值代数,以数学家豪斯霍尔得(Hou seho lder )教授命名的“豪斯霍尔得奖”,我国复旦大学徐洪国博士获第六届奖.至于各国国内,特别是美国数学会还设置了很多数学奖,在此略.主要参考资料1.《自然科学年鉴》,1979年以来各卷.2.中国数学会办公室编《中国数学通讯》各期.・63・●数学教育《数学教师》1997年第9期。
全球重要科技类奖项考点汇一、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指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奖项,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旨在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银行1968年设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于表彰在经济学领域杰出贡献的人。
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表示对他的尊敬与纪念。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是一项世界性的科学大奖,由世界文化理事会设立,每年颁发一次,授予为造福人类做出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三、南丁格尔奖南丁格尔奖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为表彰在护理事业中做出卓越贡献人员的最高荣誉奖。
它是为了纪念护士职业的创始人、英国护理学先驱和现代护理教育奠基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而设立的。
1907年国际红十字组织在第八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设立南丁格尔奖,1912年在华盛顿举行的第9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首次颁发。
该奖每2年颁发一次,每次最多50名。
四、图灵奖图灵奖是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的计算机奖项,名称取自艾伦·麦席森·图灵,旨在奖励对计算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图灵奖对获奖条件要求极高,评奖程序极严,一般每年仅授予一名计算机科学家。
图灵奖是计算机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被誉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2000年,华人科学家姚期智获图灵奖,是华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获得图灵奖。
五、菲尔兹奖菲尔兹奖是据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要求设立的国际性数学奖项,于1936年首次颁发。
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之一,因诺贝尔奖未设置数学奖,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每四年颁奖一次,在由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办的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举行颁奖仪式,每次颁给二至四名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
数学家的资料:数学界的荣誉沃尔夫奖,你知道多少?
极客数学帮盘点数学家的资料: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关于数学家的荣誉奖项中的沃尔夫奖,关于这个了不起的数学奖,不知道大家了解了多少,今天
就和极客数学帮一起来看看这个来不起的大奖吧。
沃尔夫奖
1976年1月1日,R.沃尔夫及其家族捐献一千万美元成立了沃尔夫基金会,其宗旨主要是为了促进全世界科学、艺术的发展。
沃尔夫奖主要是奖励
对推动人类科学与艺术文明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每年评选一次,分别奖励
在农业、化学、数学、医学和物理领域,或者艺术领域中的建筑、音乐、绘画、雕塑四大项目之一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士。
其中以沃尔夫数学奖影响最大,因为诺贝尔奖中没有数学奖。
创办人R.沃尔夫。
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和国际数学家大会诺贝尔奖金中为什么没有设数学奖?对此人们一直有着各种猜测与议论。
每年一度的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理学和医学奖,表彰了这几个学科中的重大成就,奖掖了科学精英,可谓举世瞩目。
不设数学奖,对于这个重要的基础学科,岂不是失去了一个在世界范围内评价重大成就和杰出人才的机会?其实,数学领域中也有一种世界性的奖励,这就是每四年颁发一次的菲尔兹奖。
在各国数学家的眼里,菲尔兹奖所带来的荣誉可与诺贝尔奖金媲美。
菲尔兹奖是由国际数学联盟(简称IMU )主持评定的,并且只在每四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简称ICM )上颁发。
菲尔兹奖的权威性,部分地即来自于此。
所以,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 联盟" 与" 大会" 。
十九世纪以来,数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新结果层出不穷。
面对琳琅满目的新文献,连第一流的数学家也深感有国际交流的必要。
他们迫切希望直接沟通,以便尽快把握发展大势。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苏黎世召开了。
紧接着,一九00年又在巴黎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在两个世纪的交接点上,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提出了承前启后的二十三个数学问题,使得这次大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迎接新世纪的会议。
自一九00年以后,大会一般每四年召开一次。
只是因为世界大战的影响,在一九一六年和一九四0~一九五0年间中断举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第一次大会是一九五0年在美国举行的。
在这次会议前夕,国际数学联盟成立了。
这个联盟联络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主要数学家,她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数学事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组织进行四年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及其他专业性国际会议,颁发菲尔兹奖。
自此以后,大会的召开比较正常。
从一八九七年算起,总共举行了十九次大会,其中有九次是在一九五0~一九八三年间举行的。
联盟的日常事务由任期四年的执行委员会领导进行,近年来,这个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二人,秘书长一人,一般委员五人,都是由在国际数坛上有影响的著名数学家担任。
菲尔兹奖百科名片菲尔兹奖正面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全名The International Medals for Outstanding Discoveries in Mathematics)是一个在国际数学联盟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奖项。
每四年颁奖一次,颁给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每次最多四人得奖。
得奖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
它是据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的要求设立的。
菲尔兹奖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目录简介设立背景影响发展奖章设计获奖名单特殊情况趣闻关于菲尔兹简介设立背景影响发展奖章设计获奖名单特殊情况趣闻•关于菲尔兹展开编辑本段简介菲尔兹奖背面[1]1936年开始颁发的菲尔茨(Fields)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是以已故的加拿大数学家、教育家J.C.菲尔兹(Fields)的姓氏命名的,中文全名:约翰•查尔斯•菲尔兹。
菲尔茨奖是最著名的世界性数学奖,由于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因此也有人将菲尔茨奖誉为数学届的“诺贝尔奖”。
J.C.菲尔兹1863年5月14日生于加拿大渥大华。
他11岁丧父,18岁丧母,家境不算太好。
J.C.菲尔兹17岁进入多伦多大学攻读数学,24岁时在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26任美国阿勒格尼大学教授。
1892年他到巴黎、柏林学习和工作,1902年回国后执教于多伦多大学。
J.C.菲尔兹于1907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
他还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苏联科学院等许多科学团体的成员。
J.C.菲尔兹强烈地主张数学发展应是国际性的,他对于数学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对于促进北美洲数学的发展都抱有独特的见解并满腔热情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了使北美洲数学迅速发展并赶上欧洲,是他第一个在加拿大推进研究生教育,也是他全力筹备并主持了1924年在多伦多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这是在欧洲之外召开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
正是这次大会使他过分劳累,从此健康状况再也没有好转,但这次大会对于促进北美的数学发展和数学家之间的国际交流,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沃尔夫奖(Wolf Prize)沃尔夫奖(Wolf Prize)由沃尔夫基金会颁发,该基金会于1976年在以色列创立,1978年开始颁奖。
沃尔夫奖主要是奖励对推动人类科学与艺术文明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每年评选一次,分别奖励在农业、化学、数学、医药和物理领域,或艺术领域中建筑、音乐、绘画、雕塑四大项目之一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士。
其中以沃尔夫数学奖影响最大。
沃尔夫奖具有终身成就性质,是世界最高成就奖之一。
数学沃尔夫奖获得者1、盖尔范德(Israel MoiseevichGelfand,1913-2009)苏联数学家。
泛函分析、群表示论。
1978年获奖。
1943年起任莫斯科大学教授,后兼任该校生物数学研究所所长。
1966—1970年任莫斯科数学会主席。
是苏联数学函授学校的奠基者及其科学委员会主席。
2、西格尔(Carl Siegel,1896—1981)德国数学家。
数论,多复变函数,天体力学。
1978年获奖。
1951年在哥廷根大学任数学所所长。
3、让〃勒雷( Jean Leray,1906-1998)法国数学家,由于他对发展及应用拓扑方法研究微分方程的先驱性工作,于1979年获奖。
1970年9月在法国尼斯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担任大会主席。
4、安德烈〃韦伊(André Weil ,1906 —1998)法国数学家。
在数论、代数几何、微分几何、复几何、李群及其不连续子群、拓扑学等领域取得光辉成就。
1979年获奖。
5、昂利〃嘉当(Henri Paul Cartan1904 —2008)法国数学家。
在复变函数、代数拓扑、同调代数等领域有杰出贡献。
1980年获奖。
1967—1970年任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席。
担任过法国数学会会长。
6、科尔莫格罗夫(AndreyNikolaevich Kolmogorov,1903—1987)苏联数学家。
对概率论、调和分析、动力系统做出杰出贡献。
1980年获奖。
1933年任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研究所所长。
菲尔兹奖与沃尔夫奖简介众所周知,诺贝尔奖中没有设立数学奖,因此世界各国设立了多项数学奖,其中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这两项影响最大。
1.菲尔兹奖菲尔兹奖是为了纪念加拿大数学家菲尔兹(J.C.Fields,1863-1932)而命名的。
菲尔兹出生于加拿大渥太华,在多伦多上大学,而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他1892-1902年游学欧洲,而后回到多伦多大学执教。
1924年,菲尔兹作为多伦多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成功地主持了该届大会,并在会后提议利用这次大会节余的经费设立一项国际性数学大奖。
菲尔兹的建议在1932年苏黎世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得到通过。
但遗憾的是,菲尔兹已在数月前去世,临终前他捐献出一大笔钱作为奖金的一部分,并再次强调奖金的国际性。
1936年奥斯陆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首次颁发了菲尔兹奖,规定每次获奖者不超过4人,每人获得一枚金质奖章和一笔奖金,奖章正面为阿基米德头像,背面鎸刻着“数学是宇宙的语言”的拉丁文。
此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中断,1950年恢复颁奖。
菲尔兹奖的获得者由国际数学家联盟执委会选定,主要奖励年轻数学家的杰出成就。
1974年温哥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更明确规定该奖项只授予40岁以下的数学家。
因此,于1994年证明费尔马大定理的英国数学家维尔斯未能获得菲尔兹奖(维尔斯1994年刚过40岁)。
由于历届获奖成果的重要性,菲尔兹奖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2.沃尔夫奖沃尔夫(R.Wolf,1887-1981)是一位富有的犹太工业家,曾担任古巴驻以色列大使,后移居以色列。
1976年以其家族名义捐赠巨款创设沃尔夫奖,其中分设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奖项。
1978年首次颁奖,每年一次。
评奖委员会由世界著名科学家组成,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评选,允许某一奖项在该年空缺。
以数学为例,在1991年、1994年就曾空缺。
沃尔夫数学奖评选条件十分苛刻,它是对候选人数学成就的综合评价,获奖者获奖时大多已是世界知名的数学家,迄今获奖者的平均年龄已超过60岁,最年轻的是证明费尔马大定理的英国数学家维尔斯(1996年获奖,时年43岁)。
“诺贝尔”数学奖及获得者总汇费尔兹(J.Fields)奖和沃尔夫(R.Wolf)奖是著名的两项世界性数学大奖,由于诺贝尔奖没设数学奖,因此也有人将费尔兹奖和沃尔夫奖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
费尔兹奖于1932年第9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时设立,1936年首次颁奖。
该奖每4年评选颁发一次,每次获奖者不超过4人,每人可获得一枚纯金制成的奖章和1500美元奖金。
虽然这与诺贝尔奖上百万美元的奖金比起来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费尔兹奖70年来在各国数学家心中的“含金量”却一点不比诺贝尔奖低。
奖章上面有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头像,并且用拉丁文镌刻上“超越人类极限,做宇宙主人”的格言。
费尔兹奖专门用于奖励40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的杰出成就,这项奖为纪念加拿大数学家约翰·费尔兹而以他的名字命名。
费尔兹于1924年主持第7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时,曾设想利用大会结余的经费设立一项基金,用于鼓励青年数学家。
1932年他去世前又捐赠一部分财产,加上第7届大会的结余作为基金,设立一项“不署国名、团体名和个人名的”奖金。
1932年第9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正式决定设立费尔兹奖,获奖者经由国际数学家联合会执委会选定的8人评委会评选,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奖。
沃尔夫(Wolf)奖于1976年由德国出生的犹太人发明家里卡多·沃尔夫(Ricardo Wolf)在以色列设立,1978年首次颁奖。
沃尔夫奖是具有极高学术声望的多学科国际学术奖项,授奖学科为物理学、数学、化学、医学和农学,1981年增设艺术奖。
沃尔夫奖具有终身成就性质,是世界最高成就奖之一。
主要奖励对推动人类科学与艺术文明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奖金金额为沃尔夫基金的年息,每年颁发一次。
Fields奖获得者Wolf奖获得者。
沃尔夫数学奖沃尔夫数学奖是世界数学界最著名的奖项之一,其目的在于表彰对数学研究作出卓越贡献的个人或团体。
本文将介绍沃尔夫数学奖的历史、评选标准以及部分获奖者的成就。
一、沃尔夫数学奖的历史沃尔夫数学奖由名为沃尔夫的犹太人家族创办,首次颁发于1978年。
沃尔夫家族十分重视对人类发展做出提升的学术研究,特别是对数学的贡献。
因此,他们设立了这个奖项,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数学家投身于高水平的数学研究。
二、沃尔夫数学奖的评选标准沃尔夫数学奖的评选标准十分严格,候选人需要经过多轮筛选和严格的评审过程。
奖项的评选委员会由世界各地顶尖数学家组成,他们会从全球范围内提名和评选潜力突出的数学家。
评选委员会主要关注候选人在数学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包括但不限于解决重要的数学难题、发展新的数学理论、开创新的数学方法等。
此外,候选人的研究成果需要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创新性,对推动数学领域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三、部分获奖者的成就1. 安德鲁·怀尔斯(Andrew Wiles)安德鲁·怀尔斯是沃尔夫数学奖的获得者之一,他以解决数学界著名的费马大定理而闻名于世。
费马大定理是数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难题之一,怀尔斯通过多年的艰辛努力,最终给出了完美的证明,填补了数学史上的一大空白。
2. 佩雷尔曼(Grigori Perelman)佩雷尔曼是另一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数学家,在数学界留下了重要的足迹。
他于2003年解决了庞加莱猜想,这是数学领域中一项至关重要的难题。
佩雷尔曼通过构建革命性的拓扑手段,成功地证明了庞加莱猜想。
4. 约翰·库拉(John Forbes Nash)库拉是沃尔夫数学奖的得主之一,也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同时他也以其非凡的经历而闻名。
库拉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他的研究对于经济学等其他领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总结沃尔夫数学奖的设立旨在表彰对数学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为激励数学界的研究者们继续追求卓越而努力。
世界上的数学奖简介(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列)爱尔特希奖(Erdes Prize)由以色列数学联合会授奖。
此奖由P.爱尔特希教授捐赠而于1976年设立,每年授奖一次,奖励一位取得突出成果的以色列数学家。
安培奖(Prix Ampere)巴黎科学院授奖。
法国电气公司于1975年为纪念物理家安培(1775-1836)诞生200周年而设立,每年授奖一次,奖励一位或几位在纯粹数学、应用数学或物理学领域中研究成果突出的法国科学家。
”奥斯特洛斯基奖(Ostrowski Prize)瑞士奥斯特洛斯基基金会颁发。
此奖系国际性,著名瑞士数学家 A.M.奥斯特洛斯基(1893-1986)留下遗产建立了奥斯特洛斯基基金。
1987年设此奖,每两年颁奖一次,奖励一、二位在纯粹数学或数值分析的基础理论方面于前五年中有突出成就的数学家。
1989年首次颁奖。
巴尔扎恩奖(Eugenio Balzan Prize)国际巴尔扎恩基金会(意大利)颁奖。
该基金会于1956年由E.巴尔扎恩捐资设立。
每年颁发三个奖,主要奖励在文学,道德科学与艺术,物理、数学与自然科学、医学等学科的成就1962-1993年共有4位数学家获此奖。
贝维克奖(Berwick Prize)伦敦数学会颁奖。
此奖分初级与高级两等,即JuniorBerwick Prize和Senior Berwick Prize。
分别奖励青年数学家和资深数学家的成就。
伯格曼奖(Bergman Prize)伯格曼信托基金会授奖。
出生于波兰的美国数学家S。
伯格曼的遗孀去世后,按其遗愿为纪念其丈夫把她的捐款设立了伯格曼信托基金会并设立此奖。
由美国数学会审选受奖者,每年一次,1989年首次颁奖,奖励在核函数理论及其在实与复分析中的应用、函数理论方法在椭圆型偏微分方程中的应用,特别是伯格曼算子方法等方面的成果。
伯克霍夫奖(Geore David Birkhoff Prize)美国数学会和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联合颁奖。
此奖于1967年设立,每五年颁奖一次。
奖励在应用数学领域有突出贡献者。
博谢纪念奖(B6cher Memorial Prize)美国数学会颁奖。
1923年为纪念M.博谢教授而设立,每五年颁奖一次。
奖励过去五年内在分析方面值得注意的研究成果。
波利亚奖(Georg Póle Award)美国数学会颁奖。
1976年设立,每年颁奖,奖励发表在《学院数学杂志》(Colloge Mathematical Journal)上高水平的阐述性文章。
波利亚奖(George Póle Prize)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颁奖。
1969年设立,每五年或十年颁奖一次,奖励在组合论应用方面于过去五年或十年内作出杰出成就者。
波利亚奖(Póle Prize)伦敦数学会颁奖。
1987年设立并首次颁奖。
布劳威尔奖章(Brouwer Medal)荷兰数学会颁奖。
为纪念荷兰数学家L.E.J.市劳威尔而设立,奖励在布劳威尔原来感兴趣的数学领域中有突出成果者。
丹齐克奖(George。
Dantzig Prize)数学规划学会(美国)和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联合颁奖。
奖励一位或多位在数学规划领域的研究中有突出影响的个人。
德·摩根公章(De Morgen Medal)伦敦数学会颁发。
伦敦数学会为纪念该学会的首任主席而设立,每三年颁发一次。
第三世界科学院奖(Third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第三世界科学院(意大利)颁奖。
1985年首次颁奖范德·波尔金质奖章(van der Pol Gold Medal)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颁奖。
1963年由荷兰无线电专家巴尔萨·范德·波尔(188W1961)教授遗孀设立。
每三年授奖一次,奖励对无线电科学有特殊价值的成果,且需在受奖前经六年的实践检验。
菲尔兹奖章(Fields Medals)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
192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采纳了在每届这样的大会上颁发两枚金质奖章,奖励突出的数学成果。
该次大会秘书、加拿大数学家J.D。
菲尔兹教授后来捐赠了部分经费,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按菲尔兹教授的愿望,此奖既奖励已有的工作,也承认对未来有促进的工作。
此奖授予不超过40岁的数学家,这点已达成共识。
因数学研究领域的扩展,1966年决定每次颁发四枚奖章。
费萨尔国际奖(The King Fasial International Prize)费萨尔国王基金会授奖。
沙特阿拉伯前国王的第八子为纪念其父费萨尔国王于1976年建立费萨尔国王基金会,于1979年设立此奖,世界各国的学术机构、组织都可提出受奖候选人。
费萨尔(科学)奖轮流颁发给数学、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领域,每年一个学科。
1987年第一次为数学学科颁奖,获奖者是英国著名数学家阿蒂亚。
费希尔奖(R.A.Fisher Prize)统计学会主席委员会(美国)授奖。
1963年统计学会主席委员会为纪念P。
A。
费希尔而设立,奖励在统计科学与科学研究中有重大意义的统计方法等方面有杰出成就的统计学家。
福特奖(Lester R。
Ford Awards)美国数学协会颁奖。
1964年为纪念美国数学协会前主席、《美国数学月刊》(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前主编L.R。
福特而设立,奖励发表在《美国数学月刊》上的高水平阐述性文章国家科学奖章(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颁奖。
1959年由美国国会设立,奖励在物理、生物、数学、工程、行为或社会科学等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
由美国总统授奖,1962年首次为数学颁奖。
洪堡奖(Humboldt Prize)德国洪堡基金会授奖。
1972年联邦德国政府设立洪堡基金会。
此奖主要奖励美国科学家,设奖目的是为促进德美两国的各机构间的合作。
受奖者必须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工程学、计算机和地学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中有国际声望的人。
每年授奖。
受奖人由德国研究人员中的领袖人物和机构推荐。
怀德海奖(Whitehead Prize)伦敦数学会颁奖。
此奖有两种:高级怀德海奖(Senior whitehead Prize)和初级怀德海奖(Junior Whitehead Prize)。
皇家奖章(Royal Medal)英国皇家学会颁奖。
又称为女皇奖章,每年颁发三枚奖章,二枚授予两大自然科学学科,另一枚授予对应用科学有杰出贡献者。
受奖的工作必需在颁奖前不超过十年而不少于一年的时间内发表。
基思奖(Koith Prize)爱丁堡皇家学会授奖。
京都奖(Kyoto Prize)稻森基金会授奖。
基金会由稻森五雄捐资于1984年成立,奖励数学、基础数学等多个学科中的工作。
柯尔代数奖、柯尔数论奖(Frank Nelson Cole Prize in Algebra,Frank Nelson ColePrize in Number Theory)美国数学会授奖。
1928年首次授奖,每五年一次,奖励代数与数论领域的成果。
为纪念F。
N柯尔教授而设立。
克雷福德奖(Crafoord Prize)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奖。
瑞典银行家克雷福德于1980年捐资设立,目的是为促进瑞典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诺贝尔奖没有覆”盖的领域中的突出科学工作者,每六年授予数学学科一次,1982年首次为数学学科颁奖。
科普利奖章(Copley Medal)英国皇家学会颁奖。
1731年由戈德弗雷·科普利爵士捐资设立,每年颁发一次,奖励与此奖相称的研究工作。
颁奖当年是皇家学会理事的不能受奖。
科学大奖(Grand Prix des Sciences)巴黎科学院颁奖。
18世纪由法国国会设立,是法国最古老的奖项之一。
每年授奖一次,轮流授予数学、物理、化学和自然科学家。
罗巴切夫斯基奖(Lbachevsky Prize)前苏联科学院颁奖。
1895年喀山数学物理学会为纪念俄国数学家、非欧几何创始人罗巴切夫斯基(1792-1865)诞生100周年而设立,奖励对数学(特别是几何)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数学家。
1897年首次颁奖,1950年开始由苏联科学院授奖。
奈望林纳奖(Rolf Nevanlinna Prize)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奖。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出资设立,奖励青年数学家在信息科学的数学方面的贡献。
1982年首次颁奖。
内勒奖(Naylor Prize)伦敦数学会颁奖。
奖励应用数学方面的成果。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瑞典皇家科学院授奖。
现在六个奖中的五个是按A.B.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896)的意愿设立的,他把他在化工方面的发明所获建立了一个基金会,每年以利息分成五等分奖励在物理学中有重大发现或发明的人、在化学领域有重大发现或改进的人、在生物或医学领域有重大发现的人、在文学领域中在作品理想主义倾向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在为废除或裁减军队或为举行或者促进和平会议而建成各国兄弟关系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这五个奖一般称为诺贝尔物理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物与医学奖、诺贝尔文学奖和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捐资设立了第六个奖,即诺贝尔经济奖。
每年在诺贝尔去世日和诺贝尔基金会成立纪念日12月10日颁奖。
和平奖在奥斯陆颁发,其余在斯德哥尔摩颁发。
此奖包括一枚金质奖章、奖金和证书。
已有多位数学家因在数理经济方面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奖。
庞加莱金质奖章(Golden Medal Henri Potncaré)巴黎科学院颁奖。
此奖只在特殊情况下才颁发,自1962年以来只颁发过三次奖,获奖者为J.阿达马(1962)(JacquesHadamard)、P.德利涅(1974)(Pierre Deligne)、J.汤普森(1992)(Job ThomPson)美国全国科学院科学进步卡蒂奖(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Johon J.Carty Award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s)美国全国科学院颁奖,1930年在约翰J.卡蒂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副总裁职位退休时设立此奖。
美国全国科学院数学奖(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Award in Mathematics)美国全国科学院颁奖。
在美国数学会成立100周年时,美国数学会与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共同设立此奖,每四年颁一次,奖励过去十年内发表的杰出数学研究成果。
1988年首次颁奖。
美国全国科学院应用数学与数值分析奖(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Awards inApplied Mathematics and Numbercal Analysis)美国全国科学院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