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模冲压模具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24.50 KB
- 文档页数:11
冲压模具设计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材料:08F,厚度1.5mm,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级进模)。
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1)材料O8F为优质碳素钢,抗剪强度=220~310Mpa、抗拉强度=280~390Mpa、伸长率为=32%、屈服极限=180Mpa、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加工。
(2)结构与尺寸工件结构比较简单,中间有一个直径为22的孔,旁边有两个直径为8的孔,凹槽宽度满足b2t,即6》2x1。
5=3mm,凹槽深度满足l,即5《5x6=30。
结构与尺寸均适合冲裁加工。
2.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工件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可采用一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综合考虑后,应该选择方案三。
因为方案三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所以应该选用方案三比较合算。
3.选择模具总体结构形式由于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级进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级进模。
(1)确定模架及导向方式采用对角导柱模架,这种模架的导柱在模具对角位置,冲压时可防止由于偏心力矩而引起模具歪斜。
导柱导向可以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2)定位方式的选择该冲件采用的柸料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板,无侧压装置;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侧刃粗定距;用导正销精定位保证内外形相对位置的精度。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因为该工件料厚1.5mm,尺寸较小,所以卸料力也较小,故选择弹性卸料,下出件方式. 4.必要的工艺计算(1)排样设计与计算该冲件外形大致为圆形,搭边值为a=1。
5mm,条料宽度为43。
57mm,步距为A=88.4mm,一个步距的利用率为63.98%。
见下图S=1668。
7-11x11x3.14-2x4x4x3。
14=1188.28冲压力的相关计算F=KLt=1。
3*275*1。
各种冲压模具结构形式与设计普通冲模的结构形式与设计凹模结构尺寸1.凹模厚度 H 和壁厚 C 凹模厚度 H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F ——最大冲裁力( N)。
但 H 必须大于 10mm,如果冲裁轮廓长度大于 51mm,则上式计算值再乘以系数1.1 ~ 1.4 。
凹模壁厚按下式确定:C=(1.5 ~2)H(mm)2.凹模刃口间最小壁厚一般可参照表1。
表 1 凹模刃口间最小壁厚(mm)材料厚度 t冲件材料≤ 0.50.6 ~ 0.8≥1铝、紫铜0.6 ~ 0.80.8 ~ 1.0(1.0~ 1.2)t 黄铜、低碳钢0.8 ~ 1.0 1.0 ~ 1.2(1.2~ 1.5)t 硅钢、磷铜、中碳钢 1.2 ~ 1.5 1.5 ~ 2.0(2.0~ 2.5)t常用凸模形式简图特点适用范围典型圆凸模结构。
下端为工作部分,中间的圆柱部分用以与固定板配合冲圆孔凸模,用以冲裁(安装),最上端的台肩承受向下拉(包括落料、冲孔)的卸料力直通式凸模,便于线切割加工,如各种非圆形凸模用以冲凸模断面足够大,可直接用螺钉固定裁(包括落料、冲孔)断面细弱的凸模,为了增加强度和凸模受力大,而凸模相刚度,上部放大对来说强度、刚度薄弱凸模一端放长,在冲裁前,先伸入单面冲压的凸模凹模支承,能承受侧向力整体的凸模结构上部断面大,可直单面冲压的凸模接与模座固定节省贵重的工具钢或硬凸模工作部分组合式质合金组合式凸模,工作部分轮廓完整,圆凸模。
节省工作部分与基体套接定位的贵重材料冲裁凹模的刃壁形式简特点适用范围图刃壁带有斜度,冲件或废料不易滞留在刃孔内,因而减轻对刃壁的磨适用于冲件为任何形状、各损,一次刃磨量较少。
刃口尺寸随刃种板厚的冲裁模(但料太薄不磨变化宜采用)凹模工作部分强度好α一般取5′~ 30 ′刃壁带有斜度,漏料畅通,但由于适用于材料厚度小于3mm 刃壁与漏料孔用台肩过渡,因此凹模的冲裁模工作部分强度较差凹模厚度即有效刃壁高度。
刃壁带有斜度,冲件或废料不易滞留在刃孔内,因而刃壁磨损小,一次刃磨量少。
冲裁模具凹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冲裁模具凹模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冲压加工中的应用。
2. 学生掌握凹模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材料选择、形状设计、尺寸计算等。
3. 学生了解冲裁模具凹模的使用与维护要点,以及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简单冲裁模具凹模的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凹模的图纸绘制,具备初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凹模设计的讨论、修正和优化,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模具设计专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2. 学生树立质量意识,注重细节,培养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3.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模具设计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增强对制造行业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以冲裁模具凹模的设计原理和实践操作为核心内容。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工业设计与制造专业,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对模具设计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践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凹模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冲裁模具的分类及凹模在其中的作用- 凹模的典型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凹模设计基础- 材料选择原则及常用材料性能- 凹模形状设计方法和原则- 凹模尺寸计算及其公差配合3. 凹模设计实践- 简单凹模设计案例分析- CAD软件操作教学,完成凹模图纸绘制- 小组讨论,凹模设计方案的修正与优化4. 凹模的使用与维护- 凹模安装、调试与使用注意事项- 凹模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方法- 常见凹模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法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冲裁模具分类及凹模结构组成第二周:凹模设计基础,包括材料选择、形状设计和尺寸计算第三周:凹模设计实践,分组进行简单凹模设计及图纸绘制第四周:凹模使用与维护知识学习,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第十章“冲裁模具设计”相关,具体涉及第10.2节凹模结构设计、10.3节凹模设计计算及10.4节模具使用与维护等内容。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现代工业制造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将金属板材或者其他形状的金属件置于模具中,然后通过冲压机的动作使得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以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工艺技术,以下将介绍其包括冲压工艺流程、模具设计原则、模具结构设计、模具构件选用等相关内容。
一、冲压工艺流程冲压工艺分为单道冲压和多道冲压两种。
单道冲压是指在一个冲压过程中完成产品的全体造型,多道冲压是指通过多次冲压工艺来完成产品的全体造型。
下面将以多道冲压为例介绍冲压工艺流程。
1.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板材材料,进行剪切、铺料等准备工作。
2.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合适的冲压模具。
3.上料:将材料板厚按照模具规格要求剪切成对应尺寸,然后放置在模具上。
4.开模:通过冲压机的动作,使得模具上的凸模与凹模对压,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
5.去杂及模具保养:在冲压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杂质,需要及时清理,并对模具进行保养和维护。
二、模具设计原则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在进行模具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性原则:模具结构要合理,能够满足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并且易于加工和调整。
2.稳定性原则:模具要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冲压机的冲击力和振动。
3.高效原则:模具设计要考虑工作效率,设计出能够实现快速冲压的模具结构。
4.经济原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成本要较低,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三、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设计是模具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模具的整体结构、分段结构、导向结构等。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模具结构设计方法:1.整体结构设计:将模具设计为一个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刚性和稳定性。
2.分段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将模具分为多个部分,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3.导向结构设计:模具需要具有良好的导向性,避免材料在冲压过程中发生歪斜和偏移。
4.其他辅助结构设计:模具还需要考虑各种辅助结构,如剪断边缘结构、定位结构、脱模结构等。
《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与目的冲模课程设计是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运用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练习。
其主要目的是:·1.使学生初步掌握冲压工艺过程的拟定和模具结构设计与计算的步骤和方法:2.巩固、深化所学的基础及专业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3.提高学生使用国标、手册和图册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在两周的时间内完成下列任务,统一交到指定的地点。
1.拟定冲压件的工艺过程,并填写工艺过程卡1份;2.填写凸、凹模(及凸凹模)的加工工艺卡片;3.设计指定冲压件的其中一道工序的冲压模(每人设计一副不同的模具),并绘制装配图和凸、凹模零件图:1套;(注:①指定冲压件的生产批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②未注尺寸公差按GB/T15055的m级)4.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约20页左右。
三、设计原则1.装配图的零件必须完整,保证冲出合格的工件;2.模具结构简单,寿命长,成本低且与生产批量相适应;3.操作方便,安全.四、设计前的准备1.熟悉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2.了解冲压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材料等技术要求和生产批量;3.配备资料:(1)冲压设备资料:从此资料中选择冲压设备的类型,规格,查出漏料孔尺寸,模柄孔尺寸,闭合高度,工作台面尺寸等,为模具设计作准备:(2)冲模标准化资料;(3)其他参考资料:《冷冲模设计》手册,《冷冲模结构图册》.五、冲模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及方法1.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冲裁件的工艺性主要从冲裁件的形状,尺寸(最小孔边距,孔径,材料厚度,最大外形)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性能等逐项分析,确定冲压工序图,若有不符者,应与指导老师协商更改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2.确定合理工艺方案(1)确定基本冲压工序的性质:冲孔,落料,冲搭边,切料边等.(2)根据基本工序的性质,数量,结合工件的形状尺寸,公差要求,材料性能,生产批量,冲压设备,模具加工条件等因素,考虑模具类型的同时确定工序组合和先后顺序,在满足冲件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一个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填写工艺过程卡片。
冲压件凸凹模具间隙设计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发展,冲压件在制造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冲压件的生产主要依赖于凸凹模具的质量和精度。
其中,凸凹模具间隙的设计对冲压件质量的影响非常关键。
下面将介绍冲压件凸凹模具间隙设计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冲压件凸凹模具间隙凸凹模具是冲压件生产过程中必需的关键部件。
凸模和凹模之间的距离称为凸凹模具间隙。
凸凹模具间隙的大小决定了冲压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
准确掌握凸凹模具间隙设计对于提高冲压件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为什么要设计凸凹模具间隙在冲压件生产中,加工压力必须通过凸凹模具间隙传递给冲压件上,通过变形使得原材料变成我们要求的形状。
凸凹模具间隙设计的目的在于保证凸模和凹模之间没有摩擦,同时又要保证模具间隙不至于过大而影响冲压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三、凸凹模具间隙如何设计凸凹模具间隙的设计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根据加工工艺选取最佳的模具间隙:在确定凸凹模具间隙的大小时,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厚度、加工过程中的变形系数以及原材料和凸凹模具之间的摩擦力等因素。
凸凹模具间隙应当能够让原材料在加工过程中适当地变形,从而避免原材料出现鼓包、皱纹等现象,同时还要保证凸模和凹模之间的距离不至于过大,影响冲压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2)根据冲压件表面质量要求确定最佳的模具间隙:不同的冲压件需要具备不同的表面质量要求。
一些外观部件,如汽车车身、手机外壳等需要具有较高的表面质量。
在此种情况下,凸凹模具间隙的大小应该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以避免影响表面光洁度。
而对于一些非外观部件,其表面质量要求较低,基本不影响其使用功能,因此,凸凹模具间隙的大小可以相对较大一些。
(3)根据不同的原材料确定最佳的模具间隙:冲压件的生产用料较多,不同的原材料需要根据不同的特性来确定凸凹模具间隙的大小。
如在生产不锈钢冲压件时,凸凹模具间隙应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而在铝合金冲压件生产中,凸凹模具间隙可能因原材料的本身密度小而需要设置大一些。
冲孔凹模加工设计
1.冲孔凹模的材料选择:冲孔凹模一般采用高硬度、高强度的工具钢或合金工具钢制作,以保证冲压过程中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并且加工后需要进行热处理,以增强其硬度。
常用的材料有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冷作模具钢等。
2.冲孔凹模的结构设计:冲孔凹模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模具形状、模穴尺寸、孔形状和数量等。
根据产品的尺寸和形状要求,合理设计冲孔凹模的结构,确保冲压过程中板材能够顺利进入和退出模具,避免因尺寸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问题。
3.冲孔凹模的夹具设计:冲孔凹模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夹具将板材固定在冲床上,确保冲击过程中板材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夹具设计要考虑到夹紧力的大小、夹紧方式的选择和夹具结构的合理设计,以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效率。
4.冲孔凹模的防护设计:冲孔凹模加工过程中,由于冲击力较大,容易产生噪音和振动。
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需要进行相应的防护设计。
可以采用隔音材料和减震材料进行线性振动的减震和隔音处理,同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耳塞和防护手套等。
5.冲孔凹模的冲击力计算和调整:冲孔凹模加工过程中,冲击力的大小对冲模和机床有较大的影响。
冲孔凹模的冲击力与板材的材料性质、板材的厚度和冲模的形状等因素有关。
需要合理计算和调整冲击力的大小,以确保冲压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
以上是冲孔凹模加工设计的一些基本内容,设计师在进行冲孔凹模加工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确保模具的稳定性、加工精度和质量。
这样才能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冲孔模的凹模设计摘要从实例出发,详细论述了如何由已知零件,设计出冲孔模凹模的过程。
关键词冲孔模凹模凸模冲裁间隙一前言由于冷冲压加工具有材料消耗少、生产率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其在工业各行业中已广泛应用。
由于现在模具的居多零件已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所以本文以设计加工某箱盖钥匙孔的模具为例,仅对冲孔模的凹模进行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设计。
二已知条件图1三计算过程(一)凸模刃口尺寸计算经判断,凸模磨损后尺寸均减小。
先将制件孔的尺寸化成d+Δ的形式,凸模尺寸计算公式为:d凸=(d+KΔ)-δ凸式中:d凸—冲孔凸模公称尺寸;d—制件孔的公称尺寸;Δ—制件公差;δ凸—凸模制造公差,取δ凸=(0.25%~0.2%)Δ;K—系数。
按表2选取。
间隙大小主要与材料厚度和塑性有关,其合理间隙理论值为:Z理=2(t-t)tgβ=2t(1-t/t)tgβ=2×2(1-0.3)tg5°=0.245式中:Z理—间隙理论值;t—塑性剪切深度,即凸模压入材料深度;β—裂纹斜度(度)。
t/t、β与材料性质及其状态有关,其值见表5。
等。
间隙过大,使断面光亮带减小,毛刺增加,冲孔尺寸增大,冲裁力减小,但模具寿命延长;间隙过小,使冲孔尺寸减小,卸料力增大,凸模磨损快,但断面毛刺减少。
在经验法中,查相关手册可知,Zmin=0.24,Zmax=0.36。
取间隙为0.24~0.32。
(三)凹模尺寸计算1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因为冲孔尺寸随凸模尺寸而定,所以一般是先制凸模,然后用凸模配制凹模。
但由于实际情况凹模比凸模难制,所以我们常常将凸模尺寸换算到凹模上去,以凹模配凸模。
d=26.5D凹=D=26.76+0=a-0,即a=0-0.13=b-0.08,即b=-0.052凹模外形尺寸计算、凹模壁厚C的近确定凹模的外形尺寸,可由图3、图4、图5查得凹模厚度H凹似值,然后按表8和表9可查得矩形、圆形凹模的外形尺寸及工作部分最大允许尺寸,其结果见表7。
模具设计技术要求江淮福臻车体装备有限公司2005年3月16日甲方:安徽江淮福臻车体装备有限公司乙方:安徽江淮福臻车体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委托(以下简称乙方)设计项目中个冲压件套模具,为保证设计质量,经双方认真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所设计冲压件的资料序号零件名称件号材质材料厚度模具套数使用的生产线备注123456789101112合计注:1 各工序模具使用生产线及设备在工艺方案会签时确定2 模具详细资料见工程图(DL)二、双方承担的工作和责任1、甲方1)提供完整、清晰的产品图纸和数模,产品更改时提供书面通知,明确更改内容;2)提供设备规格(附后);3)负责确定设计所选用标准件的厂家;4)负责工程图、模具图纸的会签及泡沫模型实物状态的确认;5)负责确定工程图及模具图纸的会签日期。
2、乙方1)审查工艺合理性,对无法完成的工序提交双方讨论,经甲方、乙方双方审查完成甲方签字后方可进行更改;2)自双方签订订货合同日起,乙方按甲方确定的会签日期进行设计及会签;3)乙方必须向甲方提供完整的电子版工程(DL)图(工序内容完整,图形表示清晰)和其他相关图纸、资料;4)乙方必须对所设计的图纸进行认真校对和审核,电子版图纸上必须有设计人员、校对人员、审核人员的签名;5)所有结论前的产品及工艺更改,涉及到设计内容的则需要修改相应工程图、模具图及检具图。
对于工作量较大的,增加费用问题与甲方协商解决;6)按甲方清单注明的零件需做成型模拟分析的,提供模拟结果并对结果负责;7)乙方所设计模具必须符合甲方自动化生产要求:机械手上下件、气动挺件、废料自动滑出等;8)如甲方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乙方所设计的图纸存在疑问,乙方有责任在24小时内派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解疑及指导。
三、模具寿命及冲压线分布1、开发模具生产纲领要求:总寿命万辆,(双、单)班万辆/年。
2、冲压设备流水分布图示:1) A线:2000 1000 800 8000 1000ES2) B1线:10008008006306303) B2线:120080063063080010004) C1线:6304004004006305)C2线:630400400400400四、制图标准的基本要求1、乙方在进行工艺方案和模具设计时,应按本协议要求执行,如设计时有超出本协议的内容,可双方协商解决。
第1篇一、引言冲压工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成形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航空等行业。
冲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精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
模具是冲压工艺中的关键设备,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冲压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对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进行简要介绍。
二、冲压工艺概述1. 冲压工艺原理冲压工艺是利用模具对金属板材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
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是金属的塑性变形,即金属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连续性的过程。
2. 冲压工艺分类(1)拉深:将平板金属沿模具凹模形状变形,形成空心或实心零件的过程。
(2)成形:将平板金属沿模具凸模形状变形,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零件的过程。
(3)剪切:将平板金属沿剪切线剪切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的过程。
(4)弯曲:将平板金属沿模具凸模形状弯曲,形成具有一定角度的零件的过程。
三、模具设计概述1. 模具设计原则(1)满足产品精度和尺寸要求:模具设计应保证冲压产品具有高精度和尺寸稳定性。
(2)提高生产效率:模具设计应优化工艺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加工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3)降低生产成本:模具设计应选用合适的材料,降低模具成本。
(4)确保模具寿命:模具设计应考虑模具的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2. 模具设计步骤(1)产品分析:分析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等,确定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2)工艺分析:根据产品形状和尺寸,确定冲压工艺类型,如拉深、成形、剪切、弯曲等。
(3)模具结构设计:根据工艺要求,设计模具结构,包括凸模、凹模、导向装置、压边装置等。
(4)模具零件设计:根据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件,如凸模、凹模、导向装置、压边装置等。
(5)模具加工:根据模具零件设计,进行模具加工。
(6)模具调试:完成模具加工后,进行模具调试,确保模具性能符合要求。
四、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要点1. 冲压工艺要点(1)合理选择材料:根据产品形状、尺寸、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
目录前言 (1)设计内容 (2)1、工艺性分析 (2)2、工艺方案的确定 (2)3、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2)4、工艺设计 (3)(1)计算毛坯尺寸 (3)(2)画排样图 (3)(3)计算材料利用率 (4)(4)计算冲压力 (5)(5)初选压力机 (5)(6)计算压力中心 (5)(7)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6)(8)卸料板各孔口尺寸 (6)(9)凸模固定板个孔口尺寸 (6)5、模具结构设计 (6)(1)模具类型的选择 (6)(2)定位方式的选择 (6)(3)凹模设计 (6)(4)凹模刃口与边缘的距离 (6)(5)确定凹模周界尺寸 (7)(6)选择模架及确定其他冲模零件尺寸 (7)6、绘制典型零件图和装配图 (8)7、结束语 (9)致谢 (9)参考文献 (10)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产品技术的也在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模具种类繁多,但在“十一五”期间其发展重点应该是既能满足大量需要,又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特别是目前国内尚不能自给、需大量进口的模具和能代表发展方向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又由于模具标准件的种类、数量、水平、生产集中度等对整个模具行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一些重要的模具标准件也必须重点发展,而且其发展速度应快于模具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模具标准化水平,从而提高模具质量,缩短模具生产周期及降低成本.由于我国的模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因此对于出口前景好的模具产品也应作为重点来发展.而且应该是目前已有一定基础,有条件、有可能发展起来的产品.如:1)大型精密塑料模具塑料模具占我国模具总量的比例正逐年上升,发展潜力巨大.目前虽然已有相当技术基础并正在快速发展,但技术水平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总量也供不应求,每年进口几亿美元.2)主要模具标准件目前国内已有较大产量的模具标准件主要是模架、导向件、推杆推管、弹性元件等.这些产品不但国内配套大量需要,出口前景也很好,应继续大力发展.虽然如此,我国的冲压模具设计制造能力与市场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些主要表现在飞行器钣金件、高档轿车和大中型汽车覆盖件模具及高精度冲模方面,无论在设计还是加工工艺和能力方面,都有较大差距.覆盖件模具,具有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可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虽然在设计制造方法和手段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在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有代表性的是集机电一体化的铁芯精密自动阀片多功能模具,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因此我们在学习完飞行器板金成形和模具相关基础课程后,老师让我们进行简单冲压件的模具设计,我们可经通过简单件的设计初步了解一下模具设计的过程.设计内容1、工艺性分析此工件只有落料一个工序.制件材料为Q235,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相对简单,厚度为2mm,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图1),但应加以注意:图1(1)孔与零件边缘最近处为3mm在设计模具是应加以注意.(2)有一定批量,应重视模具材料和结构的选择,保证一定的模具寿命. (3)冲裁间隙,凸凹模间隙的确定应符合制件的要求.(4)各工序凸凹模动作行程的确定应保证各工序动作稳妥、连贯.2、工艺方案确定根据制件工艺性分析,其基本工序只有落料,可得以下简单方案:落料,单工序冲裁.3、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因制件材料较薄,为保证制件平整,采用固定卸料装置.为方便操作和取件可初选双立柱可倾压力机,横向送料.采用圆柱头式挡料销.生产效率高,材料消耗也小.综上所述:由《模具设计指导》[1]书表5—2,5—7选用固定卸料横向送料典型组合结构形式,后侧导柱滑动导向模架.4、工艺设计4.1计算毛坯尺寸制件长为L=72mm ,宽为B=50mm4.2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因材料厚度2mm 由参考书《模具设计指导》表4-4得材料厚度允许偏差为±0.13mm,属于A 级精度.故材料为A 级精度的Q235.由参考书《飞行器钣金成形原理与工艺》[3]表3-17选a=a 1=3mm.式3—25和表3-17,3-18,无侧压装置,则有:B -Δ=()010D+2(a )b -∆+∆+其中:B —条料板公称宽度(mm )D —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工件尺寸(mm )a 1—侧搭边值(mm )b 0—条料与导板之间的间隙(mm )Δ—条料宽度公差(mm )查表3-18,有Δ=0.6,b 0=0.2则;B -Δ=()010D+2(a )b -∆+∆+ =50+2(3+0.6) +0.2 =57.4-0.60mm条料步距L=72+a=72+3=75mm 按图排样板料可剪成1600mm ×57.4mm ×2mm图24.3计算材料利用率ηη=0A A×100% 其中: A 0=2680,得到制件的总面积.A=4275,一个步距的条料的面积.故η=62.6%4.4计算冲压力完成本制件所需冲压力由冲裁力、卸料力组成.由参考资料《模具设计指导》[1]表4-11得b σ=432~461Mpa①F 冲裁=1.3Lt kp τ=1.3Lt (0.7~0.9)b σ=Lt ×b σ=450×272×2=244.8KN②F 推件=nk 推F 冲③F 卸料=K 卸F 冲其中:n 为同时卡塞在凹模内的零件数一般为3~5,本设计取3.由参考书《飞行器钣金成形原理与工艺》[3]表3-15得K 推=0.08,K 卸=0.045~0.055故得:F 推件=3×0.05×244.8=36.72KNF 卸料=0.05×244.8=12.24KNF 冲压= F 冲裁+F 推件+F 卸料=244.8+36.72+12.24=293.76KN4.5初选压力机由参考文献《模具设计指导》[1]表4-38选取GKP -F40型精冲压力机.4.6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可按配合加工计算刃口尺寸.由《飞行器钣金成形原理与工艺》[3]表3-14,可取:每个尺寸,x =1①凹模磨损后增大尺+10(max )d A X A δ=-⨯∆所以有A 1d =(40-1×0.17)+0.0425=39.83+0.0425A 2d =(72-1×0.2)+0.05=71.8+0.05A 3d =(50-1×0.2)+0.05=49.8+0.05A 4d =(26-1×0.12)+0.03=25.88+0.03B 1d =(30+1×0.12)0-0.03=30.120-0.03C1d=50+0.05-0.05②凸模的尺寸的配制:按凹模的实际尺寸配制,保证双面合理间隙为Z=0.180mm 所以凸模尺寸为:A 1d =39.69+0.0425A 2d =71.66+0.05A 3d =49.66+0.05A 4d =25.74+0.03B 1d =29.940-0.03C1d=49.86+0.05-0.054.7计算压力中心.由于该制件图形规则,压力中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先画出确定压力中心示意图,如图3建立坐标系.图3确定压力中心示意图则有:A1=800,X1=20,Y1=40A2=780,X2=50,Y2=26A3=1100,X3=72,Y3=50所以对于中心点坐标有:X=Y=4.8卸料板各孔口尺寸.由文献《冲压手册》[2]表2-55得C=0.05mm,对于带固定卸料装置的冲模,卸料板不仅起卸料作用而且还起压料作用.卸料板各型孔应与凸模配合保持Z.这样有利于保护凸,凹模刃口不被啃伤,0.5min4.9凸模固定板个孔口尺寸.凸模固定板各孔与凸模采用H7/m6配合.5、模具结构设计:5.1模具类型的选择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压力机一次冲裁即可完成一个工序,所以模具类型单工序冲裁模.5.2定位方式的选择因为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板,无侧压装置.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初定距,导正销精定距.而第一件的冲压位置因为条料长度有一定余量,可以靠操作工目测来定.5.3凹模设计.因制件材料简单,总体尺寸不大,选用整体式矩形凹模较为合理.因生产批量较大,由文献《模具设计指导》[1]表3-5选用T10A 为凹模材料.凹模孔型由该文献中表2—38选出第三种孔型,且β=3°,h=5mm 由该文献表2-39得凹模高度h=22mm 和凹模壁厚c=30mm.5.4凹模刃口与边缘的距离.由文献《冲压手册》表2—41得a=30mm5.5确定凹模周界尺寸L ×B.5025023011072272230132B c X L c X =+=+=⎧⎨=+=+=⎩ 所以:L ×B=160×125据文献《模具设计指导》表5—43得160mm ×125mm ×22mm其中L=160mm ,B=125mm ,5.6选择模架及确定其他冲模零件尺寸.由凹模周界尺寸及配用模架闭合高度在H=120~145mm 查《模具设计指导》[1]5-7选用对角导柱模架,标记为100X80X120~145I (GB/T2851.1-1990),并根据此标准画出模架图.类似也可查出其他零件尺寸参数,此时即可画装配图.6、绘制典型零件图和装配图.a凸模b凹模结束语钣金冲压成形课程设计是我在大学期间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是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过程.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学会如何去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从而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创新,是要我们学会将理论很好地联系实际,并不断地去开动自己的大脑;并使我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加深了对冲压成形的理解,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把以前不懂或模糊的知识上升到了深刻理解,相信对我们将来从事工作将有很大帮助.本设计是一个小型的钣金零件成形工艺的设计.主要包括了冲孔和冲压模具的设计计算以及主要零件和模具的CAD制图,使我学到了不少东西,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也发现了大量的问题,有些在设计过程中已经解决,有些还有待今后慢慢学习.只要学习就会有更多的问题,更多的难点,但也会有更多的收获.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在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还请老师批评指正.致谢在本设计完成之际,衷心感谢指导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在我设计过程中,张春元老师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指导,并为我们提供了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风格,使我深受启发,在此我要感谢几位老师对我的帮助和他们耐心的辅导;以及同学们的支持,和同学们之间的相互探讨也使我获益匪浅,也要同学们对我的关心,使我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快乐.我再次感谢老师和我的同学们,并感谢学校给予我们一个实践的平台,使我们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参考文献【1】史铁梁.模具设计指导.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王孝培.冲压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瞿平.飞机钣金成形原理与工艺.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4】杨玉英.实用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伍先明.塑料模具设计指导.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6】申开智.塑料成型模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齐晓杰.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8】姜奎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9】丁松聚.冷冲模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许树勤.模具设计与制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涂序斌.模具制造技术.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2】张国志.材料成型模具设计.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13】徐慧民.模具制造工艺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10 -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