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眼药水品管圈PPT
- 格式:pptx
- 大小:8.68 MB
- 文档页数:6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点眼药水正确率管理中的运用【】目的运用品管圈方法,提高眼科患者使用眼药水的正确率。
方法由10名护士组成光明圈,对2016年67月光明圈活动前72例次眼科患者点眼药水差错事件原因采用鱼骨图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规范应用眼药水流程,实施4个月后进行评价。
结果品管圈活动后,眼科患者使用眼药水目标达成率101.82% ,进步率59.55%,患者满意度从78.3%提升至97.6%。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点眼药水正确率,保证了用药安全,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眼科患者点眼药水正确率品管圈滴眼药水是治疗眼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眼科用药特点。
所以,工作中如何正确点滴眼液,保证用药及时、安全十分重要[1]。
本科于2016年611月将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应用于提高眼科患者点眼药水正确率的实践中,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眼科床位27张,护士10人,均为女性,年龄21~39岁,平均31.0岁。
学历本科7人,大专3人。
职称主管护师4人,护师3人,护士3人。
护龄1~19年,平均12.0年。
选取2016年611月由门诊眼科收治的124例216例次眼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67月的72例次为品管圈活动前2016年89月的72例次为活动中 2016年1011月的72例次为活动后。
三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品管圈活动的设定与实施1.2.1.1 品管圈成员的组成、圈名及主题的选定品管圈小组由本科10名护理人员组成,护士长担任辅导员。
在第1次圈会上投票确认,圈名定为光明圈,寓意光明有明亮的意义,让人眼前一亮,无限希望的感觉,圈徽象征着笔者将用笔者勤劳的双手,笔者的爱心呵护患者心灵的窗户,期许本圈能如一盏明灯,将光明带给每一个人,将希望充满每一个明天。
圈员运用头脑风暴和评价法,从本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不良事件中寻找问题,评价所发生的安全因素及不良事件的严重性,以及对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参与度、效果性、圈能力6个方面进行评估,每次按5、3、1分进行评分,将得分最高的提高眼科患者使用眼药水正确率定为本次活动主题,衡量指标为每月住院患者点眼药水发生不正确的个数[2]。
“品管圈”在提高眼科患者正确滴眼药水的运用目的通过在眼科开展品管圈活动,解决目前我科临床存在的住院患者眼药水使用正确知晓率偏低的问题。
方法通过组建彩虹圈,充分发挥圈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并随机抽取品管圈管理活动之前的患者200例纳入对照组(干预前),随机抽取品管圈管理活动之后的患者200例纳入实验组(干预后),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临床滴眼药水不能规范使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方案,实施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对滴眼药水的正确知晓率的心理疏导、滴眼药水间隔时间不符、滴漏、擅自停药、滴眼药水注意事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知晓率提高了17.28%,培养了圈组成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科室的团队凝聚力而且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遵医意识、主动咨询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
结论相较于传统的宣教,将”品管圈”应用于眼科住院患者眼药水正确使用的宣教中,不仅能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促进患者健康,而且能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利于护理团队文化的建设。
标签:品管圈;眼药水;正确品管圈亦称持续质量改进,是在自愿的原则下,由工作性质相同的人员组成的组织,其组建的目的是通过定期的选题会议和活动并进行讨论,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1-2]。
对住院患者进行如何正确滴眼药水的健康教育是眼科开展优质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点眼药水是眼科患者最重要的治疗之一,正确的方法能提高局部药物的浓度,持续时间长,治疗效果优于全身用药[3-4]。
行全面有效的指导,采取正确的滴眼药水的方法不仅能达到治疗作用,同时也可避免某些全身用药治疗眼病带来的毒副作用,增加患者痛苦[5]。
已成为护理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品管圈活动QCC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场所,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