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10课转动的风车粤教版共16张
- 格式:pptx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4
幼儿园小班科学课件:《转动的风车》【篇一】活动目标1、能初步探究并感知风的大小与风车转动的关系。
2、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小风车。
3、进一步产生科技探究与制作的兴趣。
活动预备1、课件:风车步骤图2、小风车若干,卡纸,筷子,图钉等。
活动过程一、出示风车,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日我们小朋友都带来了风车,现在我们来玩一玩,怎样使小风车转动起来呢?玩的时候要留意安全,同伴之间不要相互碰撞。
2、幼儿玩风车,感知风车的转动。
二、争论叙述1、你刚刚是怎样玩风车的?你发觉了什么隐秘?请你先和旁边的好朋友讲一讲。
2、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玩风车的?你发觉了什么隐秘?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风车转起来呢?小结:让风车转起来的方法可真多,只要有风就可以了。
三、扩展谈话1、小风车转的一样快吗?为什么?请你拿着小风车和好朋友去玩一玩,看一看它什么时候转的快,什么时候转的慢?2、谁来说说小风车什么时候转的快,什么时候转的慢?小结:风大的时候,风车转的快;风小的时候,风车转的慢。
四、制作风车。
1、现在,我们也来制作小风车好吗?2、课件演示:风车步骤图要求:做的时候要留意动脑筋,找好中心点再去做,留意中心点的局部不能剪掉。
3、幼儿制作风车。
教师:风车制作好了,我们一起到院子里去玩一玩,比比看谁的转的快,好吗?【篇二】活动目标1.探究让风车动起来的方法,体验玩风车的乐趣。
2.能用清晰的语言描述自己玩风车的感受与发觉。
活动预备各种各样的风车。
活动过程一、自由玩风车,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引导幼儿拿着风车,自由地跑跑、走走,体验转动的乐趣。
2、提示幼儿观看快跑的时候风车会怎么样、慢走的时候风车又会怎么样。
二、探究让风车动起来的方法。
1、引导幼儿争论:你是用什么方法让风车动起来的?2、鼓舞幼儿边说边示范自己让风车转动的方法。
3、小结:让风车动起来的方法有许多,如拿着风车跑、走、摇吹等。
三、自由探究让风车转得很快的方法。
1、引导幼儿争论:你是用什么方法让风车转得更快的?2、小结:让风车转得更快的方法有快跑、快走、用劲吹……四、教师引导幼儿沟通、评价。
制作旋转风车“风车”大家小时候都玩过。
微风吹过,风车便轻轻地旋转,风车的色彩也便随之流动起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不少快乐的回忆。
除了实体的风车之外,E时代的我们其实还可以在我们的演示文稿中制作旋转的风车,既可以帮我们重拾童年的快乐,也可以为我们的演示文稿作品增光添彩的。
一、单个扇形的制作风车可以看成不同颜色的扇形面组成的。
我们可以利用自选图形来制作它。
比如简单一点的,用六个圆心角为60度半径相同的扇形,每个扇形填充不同的颜色,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风车图形了。
点击功能区“插入”选项卡“插图”功能组形状按钮,在弹出的列表中点击“线条”中的“直线”按钮,然后按住“Shif t”键,在窗口中拖出一条水平直线。
选中此直线,按下“Ctrl”键,然后用鼠标拖拉此直线,复制出第二条水平直线。
在直线上点击右键,在弹出菜单中点击“大小和位置”命令,打开“大小和位置”对话框。
点击对话框中“大小”选项卡,在“旋转”输入框中输入角度为“60度”,如图1所示。
这样,就可以使两条直线相交的夹角变成60度了。
这个角度呆会儿咱们要用。
完成后,用鼠标框选全部的扇形,然后点击右键,在弹出菜单中点击“组合→组合”,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对象。
这样,一个简单的风车就算是完成了。
选中组合后的对象,再复制两个。
我们要实现的是三个风车分别以不同的速度、不同的方向进行旋转。
三、旋转动画的添加选中全部的三个风车,然后点击功能区“动画”选项卡“动画”功能组“自定义动画”按钮,打开“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
在任务窗格的左上角,点击“添加效果→强调→其他效果”命令,打开“添加强调效果”对话框,在“基本型”列表中点击“陀螺旋”,确定后就可以在任务窗格的动画任务列表了,如图5所示。
三个任务的序号都是一样的。
点击下方的“播放”按钮,可以看到三个风车都以相同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旋转。
转完360度之后就停止不转了。
现在,分别选中动画任务中的一个,点击其右侧的下拉按钮,在弹出菜单中点击“效果选项”命令,打开“陀螺旋”对话框。
【2020出版新教材】粤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换》全单元教案目录第8课《游乐场里的能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换”的第1课。
本单元共7课,本课为起始课,让学生通过观察小钢珠在L形管里的运动,了解机械能,然后通过寻找游乐场里藏着的能量,让学生了解能量无处不在,能量有不同表现形世间万物的运作都需要能量教材包括情境导入、活动1“U形滑板的秘密”、活动2“游乐场里藏着哪些能量”等3个教学环节。
情境导入以主题人物被游乐场里的U形滑板吸引,提出U形滑板为什么能多次往复运动,激发学生对此现象的探究欲望。
活动1引导学生尝试用小钢珠和υ形管模拟实验,观察分析后发现小钢珠会往复运动是因为小钢珠具有能量。
活动2观察游乐场里的游乐设施,说出各种游乐设施靠哪些形式的能量来运行,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通过前面两个活动的学习,学生认识到能量是无处不在的,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起来,区分不同表现形式的能量为后面探究机械能、声、光、电、热、磁埋下铺垫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2.能量有很多种形式,声、光、电、热都是能量的形式3.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生活经验、资料和实验来认识能量,了解周围存在的能量和形式2.经历光、热、声是否是能量的探究过程3.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的知识科学态度目标:1.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的探究活动;2.能积极地域同伴一起合作、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研究能量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到运动着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形式的能量是机械能,找出游乐场中具有能量的有了摄食,说出游乐设施具有的能量形式。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小钢珠在U形管的运动情况,解释小钢珠能多次往复运动的原因。
课前准备:PPT课件、小钢珠、U形管、《科学活动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情境:波波和妍妍在游乐场里被U形滑板吸引了,他们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旋转》优秀教学课件《旋转》优秀教学课件1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新课讲授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四、课堂练习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我们知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转动的风车》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环保和可更生能源的认识和关注。
二、教学内容:1. 风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制作简易风车的步骤和方法;3. 风力发电的意义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风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对风力发电的兴趣。
2. 实验操作(40分钟):(1)准备材料:纸杯、牙签、剪刀、颜料、胶水等;(2)制作风车:老师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按照步骤制作简易风车;(3)实验观察:学生观察风车在不同风力下的转动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3. 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风力发电的意义和应用,并设计一个展示风车的方案。
4. 展示交流(2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风车方案,并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想法和效果。
5. 总结回顾(10分钟):老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风力发电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四、作业安置:1.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风力发电的小短文,包括对风力发电的认识、对可更生能源的看法以及未来的展望;2. 让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一个更加创新的风车模型,并在下节课展示。
五、评判方式:1. 实验操作的完成情况;2. 分组讨论和展示的表现;3. 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内容质量。
六、延伸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风力发电的讲座;2. 组织学生参观风力发电站,深入了解风力发电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风力发电的原理和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认识和环保认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