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复习
- 格式:docx
- 大小:373.36 KB
- 文档页数:6
2024年高二生物期中考试的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二生物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请注意,由于每个学校的考试安排和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以下只是一个可能的知识点总结。
建议你仔细查阅你所在学校的课本和教材,以便全面准备考试。
一、细胞及细胞器1. 细胞的组成和特点-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组成部分-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磷脂双分子层的结构- 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核膜、核孔、染色体、核仁等的组成和功能- DNA的结构和功能- DNA的复制过程4.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线粒体:ATP的合成过程-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产物5. 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 高尔基体:合成和加工蛋白质的过程- 内质网:蛋白质的合成和修饰过程6. 溶酶体和细胞骨架- 溶酶体:分解和消化细胞内外的物质- 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态和细胞内物质运输7. 其他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 核糖体、脂球体等的作用和功能二、生物分子1.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氨基酸的组成和结构-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和调节机制- 蛋白质的功能和作用2. 糖类的结构和功能- 单糖、双糖和多糖的结构和分类- 糖类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糖类在细胞内的作用和功能3. 脂质的结构和功能- 甘油三酯、磷脂和固醇的结构和功能- 脂类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脂类在细胞内的作用和功能4.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苷酸的组成和结构- 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三、遗传与进化1.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单位因素的概念- 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 隐性遗传和显性遗传2. 遗传变异的原因- 突变的概念和分类- 交换和重组的概念和作用3. DNA的复制和遗传信息的转移- DNA的结构和特点- DNA的复制过程和机制- DNA的突变和遗传信息的变异4. 遗传病的分类和机制- 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和区别- 遗传病的生理机制和表现特点5. 人类遗传学和人类进化-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人类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适应四、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1. DNA的提取和分离- DNA提取的方法和步骤- DNA分离技术:凝胶电泳和聚合酶链反应(PCR)2. 基因克隆与基因工程- 基因重组和转基因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克隆和重组DNA的方法和步骤3. DNA测序和基因组学- DNA测序技术:Sanger测序和高通量测序- 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4. 其他生物技术应用- 基因组编辑:CRISPR-Cas9技术- 生物药物的开发和应用五、生物能量与物质的循环1.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产物2. ATP的合成和能量转换- ATP合成的条件和过程- ATP在细胞中的能量转换3. 糖类和脂质的合成与分解- 糖类和脂质的合成过程和调节机制- 糖类和脂质的分解过程和调节机制4. 物质的循环与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过程:碳循环、氮循环等- 能量的流动和能量转换六、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1. 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物种的定义和分类-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评估方法2.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因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调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3. 生态平衡与生态位- 生态平衡和生态位的概念和特点- 生态位的利用和竞争机制4.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知识点总结,具体的内容可能会根据学校的教学进度和教材有所调整。
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复习指导中牟四高生物组张小建孟德尔遗传定律部分一.知识点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二的过程,现象,推论。
2.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作用时间,主要内容,实质3.分解组合发的应用(重点,难点)新坐标P10分解组合法应用:(1)求配子类型(2)求配子组合方式(3)求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某一基因型所占比例(4)求子代表现型种类及某一表现型所占比例4.F2的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你能说出这9种基因型及其所占比例吗?你能说出杂合子,纯合子各占多少吗?你能用棋盘法来把这个表格分解组合吗?课本P13的拓展练习题你会运用这些知识做对吗?二.例题例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子二代个体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 C )A. 9/16 B .6/16 C .3/8或5/8 D. 3/16或1/16 例2 两对基因(A-a,B-b)独立遗传,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纯合子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B )A. 3/4B. 1/4C.3/16D. 1/16例3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和亲代表现型相同的一组是( A )A. AaBB ×AABb 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例4.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ddEeFF与DdEeff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A )A.5/8 B.3/8 C.1/12 D.1/4例5.鉴别兔子是否为纯合子,鉴别相对形状显隐性,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这三个分别用什么实验方法最佳答案测交、杂交、自交、三.规律:重点题型:(1)条形图反映出子代比例的(2)表格反映出子代比例的(3)遗传系谱图题型解法:①分别统计每一对性状的比例,推出各自的显隐性及基因位置②写出相应的基因型③按照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计算减数分裂部分一.知识点1.精细胞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2.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及图像3.一数二看三判断做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的辨别二.例题带细胞图像的题例1.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一、单选(共28 分)1.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以碳链为基本骨架B.动物脂肪主要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C.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其内部是磷脂的亲水端D.高温会破坏蛋白质中的肽键,导致其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2.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水解产物中含有C、H、O、N、P等元素B.染色质处于细丝状,有利于DNA完成复制、转录等生命活动C.成熟蛋白质出高尔基体后会被不同囊泡运往不同部位发挥作用D.溶酶体内水解酶合成、加工过程中(合成、加工均正确),内质网会接收、释放囊泡3. 假如蛋白酶1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羧基端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天冬氨酸(C4H7NO4)两侧的肽键,某四十九肽分别经酶1和酶2作用后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A.适宜条件下蛋白酶1和蛋白酶2同时作用于此多肽,可形成4条短肽和2个氨基酸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C.短肽D、E与四十九肽的0原子数减少2个,N原子数减少1个D.该四十九肽只含有3个赖氨酸和1个天冬氨酸4. 下列有关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调控,说法正确的是()A.用尿液反复浸过的黄泥封裹树枝能促进其生根,与生长素无关B.光敏色素通过吸收、传递、转化光能实现光信号对植物的影响C.年轮的宽度、春化作用均能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D.环境因素通过改变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来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5. 调节抗利尿激素合成和释放的最有效刺激是血浆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以及动脉血压的改变,此外,应激、疼痛刺激和情绪紧张也可影响其合成和释放,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促进抗利尿激素合成和释放是神经—体液调节B.渗透压感受器、容量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均位于下丘脑C.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导致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D.人体受到疼痛刺激或情绪激动时会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此时副交感神经兴奋6. 内耳中的毛细胞在听力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图中a所示为正常毛细胞中的信息传递过程,b 和c为两种由毛细胞功能改变造成的听力障碍机制。
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本试卷共7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1.有一批抗锈病(显性性状)得小麦种子,要确定这些种子就是否为纯种,正确且最简单得方法就是( )A .与纯种抗锈病小麦杂交B .与易染锈病小麦进行测交C .与杂种抗锈病小麦进行杂交D .自交2.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得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
下列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得就是( )A .F 2得表现型比为3∶1B .F 1产生配子类型得比为1∶1C .F 2得遗传因子组成比为1∶2∶1D .测交后代得性状分离比为1∶13.请根据如下鼠毛色(基因F 、f )遗传得杂交实验,推测胚胎致死(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得基因型为( )①黑色×黑色→黑色 ②黄色×黄色→2黄色∶1黑色 ③黄色×黑色→1黄色∶1黑色A .FFB .FfC .ffD .不能确定 4.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得两纯合亲本杂交,F 2出现得重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得个体约占 ( )A .18B .15C .15或13D .1165.豌豆种子黄色(Y )对绿色(y )显性,圆粒(R )对皱粒(r )显性,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F1出现黄圆、绿圆、黄皱、绿皱四种表现型碗豆,比例为3:3:1:1, 其亲代杂交组合得基因型就是A .YyRr ×yyRrB .YyRR ×yyRrC .YYRr ×yyRRD .YYRr ×yyRr6.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得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得就是( )A .甲为初级精母细胞,含8条染色体B .乙处在有丝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C .丙表示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 .丙处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含2对同源染色体7.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与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得染色体组成就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就是( )A .2、4B .1、3C .1、3或2、4D .1、4或2、38.若考虑交叉互换,1个精原细胞最多产生多少种精子,1个卵原细胞最多产生多少种卵细胞()A.2,1 B.不确定,不确定C.4,4 D.4,19.红绿色盲得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含(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1、有一批抗锈病(显性性状)的小麦种子,要确定这些种子是否为纯种,正确且最简单的方法是()A、与纯种抗锈病小麦杂交B、与易染锈病小麦进行测交C、与杂种抗锈病小麦进行杂交D、自交2、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
下列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2的表现型比为3∶1B、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为1∶1C、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为1∶2∶1D、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3、请根据如下鼠毛色(基因F、f)遗传的杂交实验,推测胚胎致死(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基因型为()①黑色黑色→黑色②黄色黄色→2黄色∶1黑色③黄色黑色→1黄色∶1黑色A、FFB、FfC、ffD、不能确定4、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2出现的重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A、B、C、或D、5、豌豆种子黄色(Y)对绿色(y)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显性,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F1出现黄圆、绿圆、黄皱、绿皱四种表现型碗豆,比例为3:3:1:1,其亲代杂交组合的基因型是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6、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初级精母细胞,含8条染色体B、乙处在有丝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C、丙表示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丙处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含2对同源染色体7、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A、2、4B、1、3C、1、3或2、4D、1、4或2、38、若考虑交叉互换,1个精原细胞最多产生多少种精子,1个卵原细胞最多产生多少种卵细胞()A、2,1B、不确定,不确定C、4,4D、4,19、红绿色盲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生物2:遗传与进化》期中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遗传实验(一)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例如:狗的卷毛和直毛,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看书)2、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都是小写)杂交相关概念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如D和d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AA的个体)AABBaa的个体)aabb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例如:Aa、AaBB、AaBb、AABb等配子: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例如:AB 、Ab是配子,但Aa或Bb就不是配子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五、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原理: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比例杂合子(Aa ):(1/2)n纯合子(AA+aa):1-(1/2)n(注:AA=aa)例: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T控制的,如果亲代(P)的基因型是TT×tt,则:(1)子一代(F1)的基因型是____,表现型是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期中试题(-附答案)1.XXX的遗传规律只适用于某些生物,正确的答案是B,乳酸菌。
2、豌豆在自然环境中是纯种的原因是因为它是自花授粉和闭花授粉的植物,正确的答案是A。
3、水稻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占总数的答案是C,75%。
4、关于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正确陈述是,两个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正确的答案是B。
5、一对有耳垂的父母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这说明无耳垂是显性性状,正确的答案是B。
6、如果一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的父亲也正常,而妻子的弟弟是色盲,那么他们的儿子是色盲的几率是1/4,正确的答案是C。
7、要判断一只黑毛兔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纯种黑毛兔,正确的答案是A。
8、性染色体存在于体细胞、和卵细胞中,正确的答案是D。
9、如果希望达到200珠矮杆早熟纯种水稻,那么F2在理论上要有1600株,正确的答案是C。
10、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3:1,上述实验实质是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正确的答案是A。
11、只能产生一种表现型的杂交组合是BBss×bbSS,正确的答案是D。
12、要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板结构,所选择的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正确的答案是B。
13、由于偶然因素,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没有分开,产生的不正常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3或3+XY,正确的答案是C。
14、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它是有丝分裂的一种形式,正确的答案是错。
1.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第一次分裂中着丝点在后期一分为二,导致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但DNA数不变;第二次分裂的末期染色体数目再次减半,形成四分体。
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其显著特点是在中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而不是排列在赤道板上。
3.该遗传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4.另一条链中(A+T)/(G+C)=0.5,整个分子中也是如此。
5.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8,染色单体数为8,DNA分子数为8.6.能在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有毒S型和无毒R型。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中复习要点期中考试已悄然临近,能否有效地进行高中生物学科的期中复习是决定能否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所在,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二期中复习要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中复习要点(一)(1)基因工程的概念标准概念:在生物体外,通过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细胞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通俗概念: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2)基因操作的工具A.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①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②作用特点: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③结果:产生黏性未端(碱基互补配对).B.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①连接的部位:磷酸二酯键,不是氢键.②结果:两个相同的黏性未端的连接.C.基困的运输工具--运载体①作用: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②具备的条件:a、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地保存.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c、有某些标记基因.③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④质粒的特点: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3)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A.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概念: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如人的胰岛素基因、抗虫基因、抗病基因、干扰素基因等.提取途径: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DNA(运载体),使其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将切割下的目的基因与切割后的质粒混合,并加入适量的DNA连接酶,使之形成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动植物细胞D.目的基因检测与表达检测方法如:质粒中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大肠杆菌细胞放入到相应的抗菌素中,如果正常生长,说明细胞中含有重组质粒.表达: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性状,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如:抗虫棉基因导入棉细胞后,棉铃虫食用棉的叶片时被杀死;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后能合成出胰岛素等.(4)基因工程的成果和发展前景 A.基因工程与医药卫生 B.基因工程与农牧业、食品工业C.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高中生物必修二期中复习要点(二)1.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特点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2.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包括:①提取目的基因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3.重组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必须表现出特定的性状,才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4.区别和理解常用的运载体和常用的受体细胞,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目前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5.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6.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高中生物必修二期中复习要点(三)1.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2.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3.隔离就是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其作用就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在自然选择中向不同方向发展,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环节.4.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区别:生物进化是指同种生物的发展变化,时间可长可短,性状变化程度不一,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进化的范围,物种的形成必须是当基因频率的改变在突破种的界限形成生殖隔离时,方可成立.5.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有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6.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高中生物必修二期中复习要点>[END]。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着基因的分离定律二、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豌豆的粒形和粒色分别由一对基因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Y和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R和r控制。
2、P的纯种黄圆和纯种绿皱的基因型就是YYRR和yyrr,配子分别是YR和yr。
F1的基因型就是YyRr,所以表现为全部为黄圆。
3、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基因彼此分离,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
F1产生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比例为1:1:1:1。
4、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方式有16种,F2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有4种。
三、自由组合定律内容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_分离____,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自由组合__。
四、五、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①选材准确②从简单到复杂③把数学统计分析用于实验④假说-演绎实验证实逻辑上环环相扣十分严谨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基因——孟德尔的“遗传因子”2、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3、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4、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七、表现型和基因型以及它们的关系1、表现型= 基因型+ 环境2、基因型是决定表现型的主要因素。
3、在相同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八、题型1、求配子种类数:某基因型的生物,产生配子数,等于该基因型中每对基因单独产生配子的种类数的乘积2、子代表现型的种数==亲代每对性状相交时产生的表现型数的乘积3、子代某表现型的比例==亲代每对性状相交时出现的相应性状比例的乘积4、子代基因型种数==亲代每对基因分别相交时产生的基因型种数的乘积。
5、子代某基因型的比例==亲代每对基因分别相交时产生的子代相应基因型比例的乘积。
6、推测亲代的基因型(1)若后代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为显:隐=3:1,则双亲基因型一定为Aaⅹ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