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当归
- 格式:pptx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16
第4卷第4期2020年12月现 代 牧 业MODERNANIMALHUSBANDRYVol.4 No.4Dec.2020 收稿日期:2020-07-26 基金项目: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重点培育学科资助项目(41000003,中兽药)。
作者简介:张雨晴(1998—),女,河南郑州人,学士。
通讯作者:李艳玲(1972—),女,河南焦作人,副教授,硕士。
当归不同产地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张雨晴,李艳玲(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医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46)摘要:为评价与控制当归药材的质量,将10个产地当归细粉的水提物、醇提物、醚提物及总挥发油进行比较。
水提物含量最高的是甘肃天祝65.89%,最低的是甘肃渭源42.33%;醇提物含量最高的是甘肃漳县16.69%,最低的是甘肃康乐12.96%;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甘肃凉州0.67%和云南维西0.67%,含量最低的是青海湟源0.40%;挥发性醚提物含量最高的是云南维西21.57%,最低的是青海湟源10.07%。
当归的水提物普遍高于醇提物的出膏率,而醚提物出膏率与挥发油提取率相似。
关键词:当归;水提物;醇提物;醚提物;挥发油中图分类号:Q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975(2020)04-0019-05ComparisonofdifferentextractionmethodsofAngelicafromdifferenthabitatsZHANGYuqing,LIYanling(CollegeofVeterinaryMedicine,HenanUniversityofAnimalHusbanryandEconomy,ZhengzhouHenan450046)Abstract:InordertoevaluateandcontrolthequalityofAngelicasinensis,thewaterextract,alcoholextract,etherextractandtotalessentialoiloffinepowderofradixAngelicasinensisfrom10placeswerecompared.Tostudythedifferenceandregularityofthewholeextractofdifferentpartsofangelica,evaluateandcontrolthequalityofAngelicaasowhole,andprovidetheoreticalbasisforclinicalapplication.Methods:thewaterextract,alcoholextract,etherextractandtotalvolatileoilofAn gelicafinesfromtenareaswereextractedandcompared.Results:CountyofGansuProvinceandtheleastwas42.33%inWeiyuanCountyofGansuProvince.Thehighestcontentofalcoholextractintenareaswas16.69%inZhangxianofGansuProvinceandtheleastwas12.96%inKangleofGansuProvince.Thehighestcontentofvolatileoilis0.67%inLiangzhouofGansuProvinceandWeixiCountyofYunnanProvince,andtheleastis0.40%inHuangyuanCountyofQinghaiProvince.Thehighestcontentofvolatileetherextractwas21.57%inWeixiCountyofYunnanProvince,andtheleastwas10.07%inHuangyuanCountyofQinghaiProvince.Conclusion:thewaterextractcontentofAngelicafinesisrelatedtoaltitude,butnotfullyproportional.Whenaltitudeismorethan2500meter,theextractrateofwaterextractwilldecrease.Angelicaisnotsuitableforgrowingathigheraltitude;blackhempsoilisgenerallysuitableforthegrowthofangelica,whileHuangmiansoilandHuangshasoilhavegoodoverallqualityevaluation.Keywords:Angelicasinensis,Overallqualityevaluation,Waterextract,Alcoholextract,Etherextract 药用植物当归,属伞形科,多年生植物[1],其根茎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2]。
岷县当归种植技术探析作者:安淑君卢爱军漆永红孙学保邓智伟来源:《南方农业·下》2024年第05期摘要甘肃省岷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其中当归产业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为全面推广标准化绿色种植技术,促进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药材种植的提质增效,以岷县当归种植为例,通过轮作倒茬、增加有机肥用量、选择无病害的优质苗木、使用生物杀虫剂防治及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措施,介绍了使当归种植提质增效的具体技术。
关键词当归;种植技术;甘肃省岷县中图分类号:S567.2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10.019岷县位于甘肃省南缘,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与西秦岭三大高原的交汇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湿润生态环境,为我国优质中药材如当归、黄芪、党参等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其中岷县当归品质最好,产量最大,销路最广,药用历史已有2 000余年,栽培历史超过1 600年。
近年来,岷县抓住甘肃省建设“中药产业综合试验区”这一重要契机,加速了中药产业的转型与发展。
通过实施“三年倍增计划”,建立“551”产业发展格局,做大做强县域中药材产业。
2022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33万hm2,总产163 000 t,产值达60亿元,中药材销售收入占比已超过当年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种植户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1]。
因此,对岷县当归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岷县当归产业发展现状岷县以“道地、绿色、生态”为发展方向,以“种好药”为根本,全面推行岷县当归等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绿色种植和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
目前,以岷县当归为主体的“道地药材”已成为带领全县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是强县富民的重要支撑产业。
在生产方面,岷县将“外引内培”与“培强扶弱”相结合,以农业产业化、多元化发展和产业链延伸为重点,在全县建立13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个省级龙头企业、1个制药企业;有种植加工类合作社653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54家;已形成以九州天润、顺兴和、岷海药业为龙头,归茂堂、程源、颐和为骨干,益农、宏祥、康春为支柱的多种经营主体;已形成以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为主,以中药提取物、养生茶、药膳为主要原料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甘肃岷县当归产地鉴别研究进展作者:王文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4年第01期摘要由于地理环境影响,甘肃岷县当归与其它产地当归在主要成分及其含量上存在差异,地道药材岷县当归的鉴别方法有性状鉴别、组织鉴别、显微结构鉴别、指纹图谱鉴别和rRNA鉴别等,通过研究为当归药材的开发和利于提供参考。
关键词甘肃岷县;当归;产地鉴别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当归别名干归、马尾归、云归及金当归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甘肃、云南、青海及湖南等地。
当归的根可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1]。
甘肃岷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具有高寒阴湿的气候特点,素有“陇原旱码头”和千年药乡的美誉。
当归忌积水,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及腐殖质多的沙壤土为宜,故甘肃省岷县为当归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岷县当归与欧当归的鉴别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方法是从性状特征、外观特征出发进行辨认[2]。
另外还有组织鉴别、粉末鉴定、指纹图谱鉴别等。
1 性状鉴别就性状特征而言,岷县当归呈不规则圆柱形,表面黄褐色至棕褐色具有皱纹和皮孔,有油润感。
根头略显膨大直径1~4cm且有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残留的叶鞘和茎基。
主根粗短1~3cm,下部有支根2~10条。
欧当归较之岷县当归略长,表面灰褐色及有皱纹和皮孔,干枯无油润感。
根头较膨大,平截直径3~5cm,主根粗长一般长约10cm,下部有支根数条,多平直。
2 组织鉴别岷当归与欧当归的组织鉴别:需取全材研成细末,过60目筛。
并取当归和欧当归直径相当的支根做横向切片。
再就二者的粉末和支根切片进行显微观测。
两者切面大小相仿,但它们是同科不同属,故其组织结构有别。
可作为组织鉴别的依据有二:1)木质部导管和射线:岷县当归木质部欠发达,导管疏松,木射线宽广数10列细胞。
后者则木质部发达,导管紧密,木射线狭窄2~3列细胞。
2)淀粉粒:取二者粉末装片镜检发现,当归淀粉粒较少分散成单粒或抱成团,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18μm。
岷县当归药材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一、绪论1.研究背景中药材产业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
中药材产业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玫宝,其发展历史悠久。
数千年来为保护中华人民的健康,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人们对中医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认识到化学药物危害地加深,人们对纯天然医用药的疗效更加关注。
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外对纯天然的中药材更加青睐,对中药的认识也不断科学化,理性化。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来,当归的药用价值不断在提高,其疗效也越来越被全世界的人认可,中药材产业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研究了岷县当归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 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岷县当归产业发展的要素,目的在于促进岷县当归产业的发展,实现岷县当归科技化、绿色化、可持续化发展。
对岷县当归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通过对岷县当归产业的发展地研究,针对岷县当归所面临的问题而提出建议,使得当归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
二是为政府出台宏观政策提供依据,协调好政府、企业、农民三者的利益。
三是希望对本文的研究,最终使农民利益最大化,能实现当归的资源优化配置。
3、国内外究综述国内很多专家围绕岷县当归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开展了大量考察与研究。
赵杨景等[1]分析比较了当归道地产区、非道地产区和近道地产区共7 个地区的土壤,研究结果表明,以甘肃岷县当归栽培土壤的物理性状、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综合因子最佳。
朱国庆[2]提出了甘肃省当归的最适宜种植区域为岷县、漳县与渭源南部半山区。
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先后选育出了岷归1 号、岷归2号和岷归3 号等优良新品种[3]。
龙全江等[4]建立了当归饮片的质量标准。
在当归产地加工与深加工方面已初步实现产业化,康达生物科技XX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当归精油的产业化项目即将投产,岷海制药公司的浓缩当归丸、天容公司的当归系列保健食品与岷当生物公司的鲜当归美容产品已行销市场。
2017 年第 6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147科研◎技术推广岷县当归生育期主要病害防治技术席峙凌岷县是药材大县,享有“中国当归之乡”的美誉,其当归产品个大、色正、味浓、质优,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但近年来,由于当归价格稳中升,面积逐年增加,轮作倒茬不到位,导致当归病虫害严重发生,给农民造成极大损失。
当归在生育期主要病害有麻口病和根腐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等。
1 当归麻口病:主要是腐烂茎线虫1.1 症状:麻口病是影响当归质量、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
当归各产区均有分布,发病率40—50%,严重地块高达100%,在当归整个生育期均有危害,但以前期危害为主。
主要症状是:田间初侵染病斑多见于地表以下的叶柄基部,产生红色斑痕呈条斑状病斑,与组织分界明显,严重时导致叶柄断裂,叶片由下而上逐渐黄化、枯死、脱落,但苗不死,病原线虫主要危害归根皮层组织而对根部的输导组织影响不大,至使地上部分仍能正常生长,从归根的表皮、伤口、茎基处入侵根部为害。
随着当归的生长,根表皮呈现长短不一的黄褐色纵裂纹,深1—2毫米,裂口初为白色,后呈锈色斑,毛根增多主根退化变形,严重时表皮破裂而呈糠腐烂根。
在土壤0—10厘米范围内寄生线虫密度较高,每年发生6—7代,成虫在种植过当归的土壤和当归染麻口病个体中越冬。
1.2 防治措施1.2.1 农业防治1.2.1.1 轮作倒茬:种植当归的地块需要轮作倒茬3年以上,并以小麦等禾本科茬口为主,能够减轻病害的的发生;1.2.1.2 精耕细作:种植当归地块最好在伏天耕翻晒垡一个月以上,这样可以消灭部分病原菌和寄生线虫卵,就能降低来年当归种植时病害发生率;1.2.1.3 改良土壤:一是深翻土壤25—30厘米;二是当归生产田应增施有机肥,每亩施用有机肥不低于4000公斤。
1.4 清除带病当归残体:秋季采挖后,及时清除当归病残体,运出田间,进行集中处理。
宣传材料当归种植技术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别名秦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尤以甘肃岷县当归品质最佳,有“中国当归城”之称。
主产于甘肃,陕西、云南、四川等省也有种植。
甘肃主产岷县、宕昌、漳县、渭源等县。
当归为常用中药,具补血、活血、止痛、润肠之功效。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仆损伤,痈疽疮疡。
有妇科要药之称。
栽培技术一、育苗:用种子繁殖。
种子质量:纯度≥80%,净度≥80%,含水量≤15%,发芽率≥50%;外观橘黄至黄褐色、无霉变,具本品种色泽。
种子处理:播前除去杂质、秕籽、霉变、虫伤等种子。
温水浸种:将种子置入30~40℃温水中,边撒子边搅拌,捞去浮在水面上的秕籽,将沉底的饱满种子浸24h之后,取出催芽,待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苗床宜选择在背风、荫蔽的山坡或荒地,于5月烧掉杂草翻地,耙平作畦,从芒种到夏至间(6月上旬)撒种于畦内,每666.7m2约需种子3~5kg。
均匀撒在深翻整平的苗床上,覆盖3cm细土;再覆草3cm保墒,使透光度≤10%。
苗床管理:播后20d左右出苗,待苗齐且高1cm以上,即播后40d时,须把覆草轻轻挑松1次,并拔除杂草。
苗高3cm,子叶3片时,再松土1次,拔除杂草。
伏天过后(8月中旬),可将覆草轻轻揭去。
再拔草松土1次,促其生长。
二、起苗贮藏:起苗时间在寒露前后。
起出的苗子,去掉叶子,扎成直径8cm小把(0.15~0.2kg),稍晾干,运回进行越冬贮藏。
苗子贮藏有两种方法:①窖藏(湿藏):选择干燥阴凉无鼠洞不渗水的场所,按苗子多少挖出方形或圆形土坑,将苗单层摆在坑底,覆半干的生土3~5cm,逐层贮藏6~7层,上面堆覆土30~40cm,高出地面,形成龟背,防止积水。
此后要随时检查,严防腐烂。
此法贮藏的苗子抗旱能力较差。
②干藏(坑栽子):在无烟阴凉的室内,用土坯砌成1m见方的土池,池内铺生土5cm,将苗子由里向外摆1层,苗根向内,苗头向外,苗把间留6~8cm空隙,将池贮满后加厚土1层,顶部培成鱼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