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镇痛药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52
执业药师镇静催眠药习题及答案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第十七章镇静催眠药一、最佳选择题1、苯巴比妥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A、镇静B、催眠C、镇痛D、抗惊厥E、抗癫痫2、地西泮无下列哪一特点A、口服安全范围较大B、其作用是间接通过GABA实现C、长期应用可产生耐受性D、大剂量对中枢有抑制作用E、为典型的药酶抑制剂3、焦虑引起的失眠症宜用A、巴比妥B、苯妥英钠C、水合氯醛D、地西泮E、氯丙嗪4、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抗惊厥作用的机制是A、增加Cl-通道开放的时间B、加强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C、激动GABAB受体D、使骨骼肌松弛E、增加Cl-通道开放频率5、关于地西泮的体内过程,下列错误的是A、肌注吸收慢而不规则B、代谢产物去甲地西泮也有活性C、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8%D、肝功能障碍时半衰期延长E、可经乳汁排泄6、有关地西泮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口服比肌注吸收迅速B、口服治疗量对呼吸及循环影响小C、能治疗癫痫持续状态D、较大剂量可引起全身麻醉E、其代谢产物也有活性7、地西泮的作用中哪项是错误的A、有抗焦虑作用B、有镇静催眠作用C、抗癫痫作用D、抗焦虑作用选择性差E、抗惊厥作用8、地西泮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A、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 B抗抑郁作用 C抗惊厥作用 D对快动眼睡眠影响小 E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9、下面有关口服水合氯醛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不刺激胃黏膜B、缩短快动眼睡眠时间C、催眠作用起效快D、无抗惊厥作用E、安全范围较大10、苯巴比妥过量中毒,为促其加速排泄,应A、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增加肾小管再吸收B、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减小,增加肾小管再吸收C、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D、酸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E、酸化尿液,使解离度减小,增加肾小管再吸收11、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中枢作用机制是A、直接激动GABA受体B、增强GABA能神经功能C、直接抑制中枢D、直接与GABA凋控蛋白结合,解除对GABA受体的抑制E、直接促进Cl-内流12、体内代谢后,可产生有生物活性代谢物的药物是A、苯巴比妥B、地西泮C、甲丙氨酯D、司可巴比妥E、水合氯醛13、指出下列正确的是A、地西泮的作用部位为中枢网状结构B、地西泮的作用部位为大脑皮层C、三唑仑催眠作用是地西泮的10倍D、三唑仑催眠作用是地西泮的45倍E、三唑仑对焦虑性失眠效差14、苯巴比妥急性中毒时,可加速其在尿中排泄的药物是A、氯化铵B、碳酸氢钠C、葡萄糖D、生理盐水E、硫酸镁15、巴比妥类药物急性中毒致死的直接原因是A、肝脏损害B、循环衰竭C、深度呼吸抑制D、昏迷E、继发感染16、长期应用地西泮可产生耐受性,其特点是A、催眠作用的耐受性产生较快,而抗焦虑作用的耐受性产生很慢B、抗焦虑作用的耐受性产生较快,而催眠作用的耐受性产生很慢C、催眠作用不产生耐受性,而抗焦虑作用产生耐受性D、抗焦虑作用不产生耐受性,而催眠作用产生耐受性E、催眠作用和抗焦虑作用的耐受性同时产生17、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中,催眠、抗焦虑作用强于地西泮的药物是A、奥沙西泮B、三唑仑C、硝西泮D、氯氮革E、艾司唑仑18、关于苯巴比妥的药理作用,不正确的是A、镇静、催眠B、加强中枢抑制C、镇痛D、抗惊厥E、麻醉19、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A、地西泮B、氯氮平C、地尔硫(艹卓)D、苯巴比妥E、水合氯醛二、配伍选择题1、A.苯巴比妥B.地西泮C.司可巴比妥D.硫喷妥E.巴比妥<1> 、起效最快的是<2> 、短效的是<3> 、对快动眼睡眠影响小、成瘾性轻的安眠药是<4> 、可用于诱导麻醉的是2、A.吗啡B.氯丙嗪.地西泮D.苯妥英钠E.苯巴比妥<1> 、小剂量就有抗焦虑作用的药物<2> 、可明显缩短快动眼睡眠时相的药物三、多项选择题1、无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的镇静催眠药是A、三唑仑B、异戊巴比妥C、水合氯醛D、奥沙西泮E、司可巴比妥2、下列关于地西泮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较强的肌肉松弛作用B、低剂量即可起镇静催眠作用C、对快速动眼睡眠没有影响D、口服安全范围较大E、作用机制是激动苯二氮受体,直接促进Cl-内流3、关于巴比妥类,正确的叙述有A、小剂量即可产生抗焦虑作用B、具有普遍性中枢抑制作用C、可增强GABA介导的Cl-内流D、久服可产生成瘾性E、有肝药酶诱导作用4、苯二氮艹卓类体内过程特点有A、口服及肌肉给药吸收起好B、口服后约1h达到血药峰浓度C、血浆蛋白结合率高D、可在脂肪组织中蓄积E、主要以原形从肾排出5、关于地西泮催眠作用特点,正确的有A、缩短睡眠诱导时间B、对睡眠持续无影响C、延长快动眼睡眠时间D、停药后反跳性REMS延长较轻E、连续应用可发生停药困难6、关于苯二氮艹卓类的药理作用,正确的是A、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B、抗焦虑C、镇静催眠D、抗惊厥E、抗抑郁7、苯二氮艹卓类的中枢作用机制A、激活苯二氮艹卓受体B、增加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的突触抑制效应C、增加Cl-通道开放频率D、促进GABA与GABAA受体结合E、延长氯通道开放时间8、巴比妥类药物急性中毒的解救措施包括A、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B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C应用中枢兴奋药 D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E、透析治疗9、地西泮的不良反应有A、嗜睡、头昏、乏力B、大剂量可产生共济失调C、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性、依赖性D、帕金森综合征E、凝血机制障碍10、地西泮和苯巴比妥的共同作用有A、抗疼痛B、抗惊厥C、抗癫痫D、抗休克E、镇静、催眠11、巴比妥类的不良反应包括A、肝药酶诱导作用B、耐受性C、依赖性D、溶血反应E、镇静催眠12、下列关于地西泮的说法,正确的是A、口服安全范围较大B、其机制是间接通过增强GABA实现C、长期应用可产生耐受性D、大剂量可产生呼吸抑制作用E、为典型的药酶诱导剂13、苯二氮(艹卓)类取代巴比妥类的优点包括A、无肝药酶诱导作用B、依赖性较轻C、耐受性轻D、停药后反跳性快动眼延长较轻E、治疗指数高,对呼吸影响小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C2、E3、D4、E5、C6、D7、D8、B9、C 10、C 11、B 12、B 13、D 14、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苯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的解救。
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2.1. 术语解释副作用及特点、毒性反应(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及特点,变态反应及特点,继发性反应,二重感染,后遗效应,致畸作用,“三致”,受体调节(向下调节和向上调节),激动剂,部分激动剂,竞争性拮抗剂,非竞争性拮抗剂,半数有效量(ED50),半数致死量(LD50),治疗指数,安全指数,安全界限。
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3.1.术语解释首关效应,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表观分布容积和意义及应用,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消除半衰期(t1/2),稳态血药浓度(Css)3.2.某弱酸性药物pKa 为3.4,请问在pH 为6.4 的尿液中有多少解离?3.3.一次静脉给药5mg,药物在体内达到平衡后,测定其血浆药物浓度为0.35mg/L,求表观分布容积。
3.4.何谓肝药酶诱导药与肝药酶抑制药?有何临床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3.5.比较一级消除动力学和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差异。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5.1.试述肾上腺素受体的分类、分布及效应。
5.2.试述胆碱受体的分类、分布及效应。
5.3.试述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灭活的主要途径。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药6.1.试述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6.2.新斯的明为什么对骨骼肌兴奋作用最强?6.3.双眼去动眼神经的兔,左眼滴毛果芸香碱,右眼滴毒扁豆碱,你认为哪只眼的瞳孔会缩小?请说明理由。
6.4.胆碱酯酶复活药解救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机制是什麽?6.5.阿托品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是什麽?最先解除哪些症状?6.6有机磷酸酯中毒症状有哪些?为什么要合用阿托品和碘解磷定解毒?第七章胆碱受体阻断剂7.1.试述阿托品的基本作用和临床用途。
7.2.给犬静脉阿托品后,再注射大剂量乙酰胆碱,犬的血压将有何改变?7.3.琥珀胆碱中毒时用什么药解救?为何不能用新斯的明解救?第八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8.1.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对受体的选择作用有何不同?8.2.用肾上腺素治疗心脏停搏采用何种给药方式?应注意哪些问题?8.3.试说明肾上腺素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优点?8.4.局麻药注射液中为什么要加微量肾上腺素?8.5.为什么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不能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治疗?8.6.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9.1.请解释给酚妥拉明后再给同样剂量的肾上腺素为什么犬血压会降低(“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9.2.为什么哌唑嗪可用于治疗高血压而酚妥拉明则不能?9.3.酚妥拉明的临床用途有哪些?9.4.β受体阻断药在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有哪些?9.5.普萘洛尔的严重不良反应及禁忌症有哪些?第十二章镇静催眠药12.1.地西泮药理作用及应用有哪些?12.2.巴比妥类急性中毒时抢救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为什么碱化尿液可加快其排泄?第十三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13.1.试述苯妥英钠抗癫痫机制。
药理学(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它主要包括药效学,即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动学,即机体对药物的影响两个方面。
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它的任务是通过实验研究观察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 进而阐明其作用机理、药物的体内过程、不良反应 ,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目的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药理学的教学中,要运用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的知识来理解和掌握临床常用各种药物的分类、主要药理作用、重要的不良反应、禁忌证,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体内过程,并会联系其临床应用。
本课程的后续课是临床各学科。
对于教学内容,本大纲按“掌握”、“熟悉”、“了解” 三个层次要求。
因此学习药理学的重点在于掌握各种药物的分类、主要药理作用,并联系其临床应用,掌握重要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对药物的作用机理应有所了解。
掌握和熟悉的内容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要求重点学习,也是考核的重点。
考虑到护理学专业与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考核的侧重点有区别,具体要求在本课程的考核说明中体现。
三、课内学时分配本课程课内学时数为 108,电视 IP 课学时数 16,实验学时数 27,本课程为 6 学分。
大纲本文绪论( 1 学时)[ 教学内容 ]一、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二、药理学发展史[ 教学要求 ] 了解药理学主要内容和任务及新药研究。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5 学时)[ 教学内容 ]、药物的作用和药理效应二、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三、量效关系四、构效关系五、药物作用机制六、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及受体学说[ 教学要求 ]掌握:1.药物作用基本表现。
2.极量的概念。
3.兴奋和抑制。
4.量效关系的概念。
5.激动剂、拮抗剂、部分激动剂的概念。
熟悉:1.选择性和影响因素。
2.ED50 和 LD50 的概念。
第十七章兴奋剂与运动(一)填空题1.使用兴奋剂违反了国际体育比赛的原则,同时对运动员的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目前对运动员的兴奋剂检测主要是采用和两种方法。
3.一切运动训练和正常的营养方法以外的,旨在提高体能和运动成绩的和统称为兴奋剂。
4.刺激剂和麻醉剂具有,突然停止使用会引起。
5.多数镇痛药物属于,占领受体,产生镇痛效应,因此有人担心今后作为新的兴奋剂使用的可能性。
6.麻醉止痛剂强制性地抑制痛觉感受,降低运动员机体对的预警功能,造成其在运动中盲目承受负荷,导致诱发更严重的后果。
7.合成类固醇具有作用,作为兴奋剂使用的类固醇主要是等物质。
8.合成类固醇作为兴奋剂使用后,会使肌肉的增加,而并未相应地加固,容易造成剧烈运动时的损伤,甚至骨折。
9.长期使用类固醇会导致血液中减少,增加,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10.长期使用类固醇会导致肝功能异常,特别是和升高。
11.长期使用类固醇会导致体内代谢和紊乱,产生效应,引起水钠潴留,表现为局部水肿。
12.类固醇的使用相对集中在和类型的运动项目中。
13.β阻断剂的作用机理是阻断和的作用。
14.β阻断剂的药理与体能效应主要是和的作用。
15.β阻断剂常被用于对要求较高的项目,其代表药物是。
16.利尿剂的药理作用是通过在短时间内增加排尿来,从而间接提高运动竞争能力。
17.利尿剂的副作用之一是大量和离子排出对神经肌肉兴奋性会产生抑制效应。
18.人体生长激素的最大副作用是效应,如与类固醇合用,可使副作用叠加。
19.EPO是的英文缩写,是常被用于耐力运动的一种兴奋剂。
20.人体生长激素、EPO、促性腺激素和胰岛素等都被称为物质。
(二)判断题1.自从开始反兴奋剂药检以来就一直同时采用血检和尿检两种方法。
()2.目前对所有的兴奋剂药检的技术问题都已经解决。
()3.对中枢和外周神经的抑制是兴奋剂的主要作用之一。
()4.兴奋剂产生的作用主要是药理性的,而不是心理性的。
()5.使用兴奋剂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在停用兴奋剂后均可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