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学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11
1、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的任务是什么?指生产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的工业部门。
进行的主要反应有裂解、氧化还原、加氢-脱氢、水解-水合和羰基化等。
产品有低级烯烃、醇、酸、脂和芳烃等2、天然气中的甲烷化工利用主要有哪三条途径?●经转化先制成合成气,或含氢很高的合成氨原料气,然后进一步合成甲醇、氨、高级醇和羰基化学品;●经部分氧化制乙炔;●直接制造化工产品,如制造炭黑、氢氰酸、各种氯甲烷、硝基甲烷、甲醇和甲醛。
3、催化裂化条件下,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烷烃的的裂解,产物以C3、C4和中等大小的分子居多●异构化、芳构化、环烷化,使裂解产物中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含量增多;●氢转移反应(即烯烃还原成饱和烃),使催化汽油中容易聚合的二烯烃类大为减少●聚合、缩合反应4、催化重整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那几类?六环环烷烃的脱氢;五元环烷烃异构化再脱氢;烷烃环化再脱氢;烷烃异构化;加氢裂化5、加氢裂化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有哪些?加氢裂化是催化裂化技术的改进,在临氢条件下进行催化裂化,可抑制催化裂化时的发生的脱氢缩合反应,避免焦炭的生成。
主要反应有加氢精制、加氢裂化。
加氢精制,以除去原料中的硫、氮、氧等杂质,和二烯烃,以改善加氢裂化所得的油料的质量;加氢裂化,在裂化活性较高的催化剂上进行裂化反应和异构化反应,最大限度的生产汽油和中间馏分油6、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有关煤的化学加工方法有哪些?焦化-气化-液化;热解-气化-发电;气化-合成-燃料;液化-燃料-气化;液化-加氢气化7、什么叫烃类热裂解法?烃类热裂解:轻质烃类在高温(850°C)下受热分解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烃类以制取乙烯、丙烯、丁二烯和芳烃等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化学过程。
8、烷烃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哪些?脱氢反应:R-CH2-CH3 R-CH=CH2+H2断链反应:R-CH2-CH2-R’R-CH2=CH2+R’H9简述在烷烃热裂解中,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同碳原子数的烷烃,C-H键能大于C-C键能,固断链比脱氢容易●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加而降低●脱氢难易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易脱去,仲氢次之●带支链的C-H键或C-C键,较直链的键能小●低分子烷烃的C-C键在分子两端断裂比在分子链中央断裂容易,较大分子量的烷烃反之。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1 前言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 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 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 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
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在考试要求中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 个层次的要求,这3 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
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编写组二○一七年一月2 考试内容及要求专业基础知识2.1 化工原理(化工单元操作)2.1.1 流体流动(1)考试要求掌握: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及流动规律,包括流体静力学机械能守恒方程熟悉:流体的性质,流体力学基本知识,能够分析和计算流体流动问题,包括流体流动阻力计算和管路计算了解:流速、流量的测定(2)考试内容①流体运动的考察方法,流体受力和能量守恒分析方法②流体静力学及压强测定③流体流动连续性方程及其应用④机械能守恒及伯努利方程的应用⑤流动形态(层流和湍流)及判据⑥流速分布及流动阻力分析计算⑦化工管路的构成、布置与安装、管路计算⑧流速和流量的测定、流量计2.1.2 流体输送机械(1)考试要求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流量调节和安装熟悉: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了解:各类化工用泵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用途(2)考试内容①主要流体输送机械的类型及特点②离心泵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特性曲线、流量调节、组合操作、安装和异常现象③往复泵的类型、工作原理、流量调节和特性曲线④其它主要化工用泵、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和真空泵的主要特性2.1.3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1)考试要求掌握:颗粒运动基本方法,沉降与过滤操作基本原理、基本方程式及应用熟悉:均相物系与非均相物系非均相物系分离方法;分离设备的分类及应用了解:分离设备的结构、特点(2)考试内容①曳力和颗粒自由沉降②降尘室、旋风分离器等主要沉降设备及操作原理③悬浮液的过滤原理和分类,过滤方程④压滤、吸滤和离心过滤设备2.1.4 传热及换热设备(1)考试要求掌握:传热过程的应用,工业换热方式,稳态传热与非稳态传热,传热推动力等熟悉:热量传递基本方式(三种),两流体通过间壁换热与传热速率方程式,传热的强化与弱化应用了解:对流传热影响因素,主要关联式,对流传热计算(2)考试内容①热传导,傅立叶定律与导热系数②平壁、圆筒壁热传导及计算③对流传热过程分析和数学描述④辐射传热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⑤间壁传热,总传热速率方程及其应用,热量衡算⑥传热推动力及计算方法⑦强化传热与消弱传热⑧加热介质与冷却介质⑨换热器的分类与选型2.1.5 气体吸收(1)考试要求掌握:传质、吸收与解吸过程的基本理论吸收的物料衡算,操作线与平衡线方程,以及吸收过程的计算熟悉:吸收操作的特点及影响吸收操作的因素了解:扩散系数、传质系数等参数的计算方法(2)考试内容①气—液相平衡,亨利定律②分子扩散和扩散系数③双膜理论和双膜控制阻力④吸收过程的推动力、传质速率、传质阻力⑤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2.1.6 液体蒸馏(1)考试要求掌握:蒸馏和精馏的基本原理能进行全塔物料衡算、回流比、理论板和全塔效率等的计算进料状态和位置特殊精馏的特点及应用熟悉:连续精馏的操作分析了解:平衡线、q 线方程、精馏段和提镏段操作线方程(2)考试内容①蒸馏原理与蒸馏操作②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③理想和非理想体系的气液相平衡④精馏原理和精馏过程的数学描述⑤精馏塔的操作和操作线方程⑥双组分精馏的设计型和操作型的计算⑦间歇精馏特点与计算⑧萃取精馏和恒沸精馏2.1.7 气液传质设备(1)考试要求掌握:填料塔和板式塔的主要结构、构件常见气液传质设备的不正常操作情况了解:塔内两相流动状况和气液传质特性填料塔和板式塔的相关计算(2)考试内容①板式塔的结构和操作②塔板和塔内的两相流体力学特性、塔板效率③填料塔的结构及主要填料的特性④填料层和填料塔内的流体力学性能和气液传质⑤填料塔的相关计算⑥气液传质设备的不正常操作情况2.1.8 固体干燥(1)考试要求掌握:湿空气的主要性质和状态参数影响干燥过程的因素熟悉: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了解:干燥器的主要型式和应用(2)考试内容①湿空气的性质和湿度图②湿物料中水分的性质③干燥速率及其影响因素④干燥过程计算,热、质同时传递过程的基本计算⑤常用干燥器及特点2.1.9 蒸发(1)考试要求了解:单效蒸发、多效蒸发流程与计算蒸发设备、操作要点(2)考试内容①单效蒸发、多效蒸发的实质、流程特点、效率计算②蒸发设备的结构及作用,蒸发操作要点2.1.10 液液萃取(1)考试要求萃取操作和设备特性(2)考试内容①液液萃取原理②液液相平衡和三角形相图③单级和多级萃取过程④萃取设备主要类型、特点和选型⑤萃取设备操作和液泛、液滴传质2.1.11 其它传质分离方法(1)考试要求掌握:结晶过程、结晶方法、结晶应用吸附原理、吸附速率3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结晶使用设备的特性吸附工艺膜技术的工业应用(2)考试内容①结晶②吸附分离与脱附③膜分离2.2 物理化学2.2.1 热力学基础(1)考试要求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系统与环境、状态函数、容量性质与强度性质、状态与过程热力学能、热、功、焓、熵、亥姆霍兹函数(△A)和吉布斯函数(△G)的定义、计算及对过程方向限度的判断熟悉:气体的基本性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式的应用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式了解:气体对应状态原理、气体压缩因子图的应用,混合气体 P-V-T 性质(2)考试内容①理想气体、真实气体、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②气体的P-V-T 性质③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④热力学三定律和热力学函数2.2.2 化学平衡(1)考试要求掌握: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间的关系熟悉:运用化学势、摩尔吉布斯函数等对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进行判定能运用热力学基本原理来分析化工生产中工艺条件变化对化学平衡及反应效果的影响了解: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及有关计算方法实际气体的化学平衡,逸度因子(2)考试内容①化学反应的平衡移动②平衡常数的各种表示方法及计算③各种因素对平衡组成的影响2.2.3 相平衡(1)考试要求掌握:相平衡的基本概念及相关计算几种溶液的性质、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了解:互溶体系气液平衡的二元体系的 P-T 图,P-X-Y 图以及T-X-Y 图(2)考试内容①相率、相平衡②溶液组成及相图③溶液组成的各种表示方法及计算2.2.4 化学动力学(1)考试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基元反应与复合反应、反应级数、质量作用定律、活化能等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处理方法及计算方法,阿累尼乌斯方程催化反应特点、历程熟悉: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了解:复合反应动力学特征,链反应特点及爆炸原因(2)考试内容①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方程、速率方程②典型复合反应的动力学特征③温度、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④催化反应动力学2.3 化工相关专业知识2.3.1 环境保护与化工清洁生产(1)考试要求掌握:化工污染及污染物,环境质量标准,清洁生产熟悉:化工“三废”的污染与治理了解:环境和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法律、法规(2)考试内容①废气、废液、废渣的污染与治理②相关法规与内容2.3.2 化工安全(1)考试要求掌握:化工设备、化工生产、化学品储运基本安全知识熟悉:劳动保护技术常识,化工作业安全知识(2)考试内容①化工设备、压力容器②化学药品的分类、储运③防爆、防静电、防雷、防火等化工生产的安全2.3.3 化工过程的技术开发与管理(1)考试要求掌握:可评价化工生产效果的常用指标,工艺技术的经济指标熟悉:常用指标及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了解:新产品开发的步骤、可行性(2)考试内容①工艺过程的管理与指标②化工过程的技术开发专业理论知识2.4.化学反应工程2.4.1 气固相反应本征动力学(1)考试要求掌握: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计量学及相关计算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反应速率常数固体催化剂的基本特征、基本要求5固体催化剂的活化、钝化和失活熟悉:温度对不同类型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固体催化剂的表面吸附(2)考试内容①化学计量式,多重反应系统中的相关计算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温度的影响③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④固体催化剂2.4.2 气固相反应宏观动力学(1)考试要求掌握:催化的基本原理,扩散对催化效率的影响熟悉: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及反应控制阶段催化剂颗粒形态、温度等对扩散因子的影响了解:气固相间的热量、质量传递过程及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2)考试内容①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宏观过程②催化剂颗粒内气体的扩散及扩散因子③扩散对反应的影响2.4.3 理想流动反应器及在反应器中的混合(1)考试要求掌握:理想流动模型,理想流动反应器特征熟悉:理想流动反应器中的物料混合状态、混合程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了解:反应器组合型式和操作方式的评选,物料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分布(2)考试内容①理想流动模型及反应器②生产能力和反应选择性比较③连续反应器中物料混合状态分析④混合程度及对反应结果的影响2.4.4 气-固相催化反应及反应器(1)考试要求掌握:固定床反应器的结构特点、传热方式、传热过程、传热推动力流化床的结构特点,固体流化状态、气体流动特性典型工业化生产所选用反应器类型熟悉:固定床的压力降及其影响因素,“飞温”及参数敏感问题流化床操作要点了解: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机理固定床的物理特性、传质方式流化床的传热方式,流态化技术的本质特点、基本问题(2)考试内容①气-固相催化反应器的类型②固定床中的流体力学,传质、传热过程③各类固定床反应器的特点④管式催化反应器的“飞温”及参数敏感性问题⑤流化床反应器62.4.5 气-液反应及反应器(1)考试要求掌握:气-液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特征气-液反应器的类型及应用熟悉:典型气液反应器的结构、物料混合特征,操作要点了解:气-液相间传质过程及相平衡(2)考试内容①气-液反应历程、气-液平衡②伴有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特征③气液反应器分类和应用④鼓泡气-液反应器、搅拌鼓泡气-液反应器、填料反应器2.4.6 气-液-固三相反应工程(1)考试要求掌握:气-液-固三相反应器类型及宏观动力学熟悉:滴流床反应器了解:气-液-固三相反应器传质、传热过程(2)考试内容①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分类、适用范围②滴流床三相反应器2.4.7 流-固相非催化反应(1)考试要求了解:流-固相非催化反应的特点、机理流-固相非催化反应器(2)考试内容①流-固相非催化反应的分类及特点②流-固相非催化反应器的应用场合2.4.8 聚合反应工程(1)考试要求掌握:聚合反应分类,聚合反应机理,聚合反应动力学熟悉:聚合方法及特点,工业条件对聚合度的影响了解:聚合设备(2)考试内容①聚合分类及特征,共聚物特征②聚合实施过程的区别③自由基聚合机理2.5 典型化工产品工艺(1)考试要求掌握:典型的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能对工艺流程、工艺条件、所用原材料、设备等进行分析,找出其特点熟悉:烃类热裂解、合成氨、硫酸、烧碱、氯乙烯单体合成及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反应方程式了解:各工艺的副产物,三废治理,生产安全知识(2)考试内容①烃类裂解及裂解气净化、分离7②合成氨生产工艺(原料气的生产、脱硫脱氯、变换、脱碳、精制、氨的合成)③硫酸生产工艺(炉气的制备、净化与干燥,二氧化硫的转化,三氧化硫的吸收及尾气处理)④烧碱生产工艺(盐水的精制,几种电解方法的对比,副产物的形成原因等)⑤由乙烯为原料合成氯乙烯(乙烯直接氯化与乙烯氧氯化法对比,二氯乙烷裂解)⑥由氯乙烯为原料合成聚氯乙烯2.6 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了解知识产权法了解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了解专利与标准的关系和区别了解商标的定义了解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了解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了解专利权和商标保护的时效8。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化工工艺学考试科目代码:[086]一、考试要求了解掌握基本无机化工和有机化工工业生产过程中典型工艺过程的反应原理、选择生产方法的依据、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操作条件的影响和工艺优化、产物的分离、设备的作用、不同工艺路线和流程的技术对比等问题,应用化工热力学、动力学等理论分析典型反应过程的规律,研究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为解决化工产品实际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工艺过程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按原料和供热方式不同划分合成氨原料气的三种制备方法;间歇式制半水煤气的生产特点;间歇式制取半水煤气的工作循环;烃类蒸气转化法制合成氨原料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两步转化法的必要性;重油部分氧化法制合成氨原料气的反应原理、工艺流程及特点。
第二章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原料气净化的方法及步骤;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的选择依据和应用对象;一氧化碳变换的原理、目的、方法、催化剂、高温变换和低温变换的应用条件;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及应用条件;原料气最终净化的方法。
第三章氨的合成氨合成的催化剂;氨分离的目的、原理和方法;氨分离的流程及特点。
第四章烃类热裂解烃类管式炉裂解生产乙烯的生产方法及流程,其中各设备的作用;裂解气深冷分离的依据、裂解气所含杂质的净化方法;深冷分离流程的特点、三种深冷分离流程应用的对象、深冷分离流程中各设备的作用;复迭制冷。
第五章催化加氢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催化剂及相应操作条件的选择;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工艺流程;反应热移出的方式。
第六章催化脱氢和氧化脱氢的特点使用等温反应器和绝热反应器进行乙苯催化脱氢生产苯乙烯的工艺流程及特点;水蒸汽在两种反应器中生产苯乙烯过程的作用;烃类的氧化脱氢的特点;第七章催化氧化均相催化氧化和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的特点及工业应用;乙醛液相氧化制醋酸的催化剂、工艺流程及特点、操作条件;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的催化剂、工艺流程及特点、操作条件。
绪论1、化工是“化学工程”或是“化学工业”的简称。
《辞海》中定义“化学工业”为:利用化学反应改变物质结构、成分、形态等生产化学产品的工艺部门。
习惯上分为“无机化学工业”和“有机化学工业”两类。
2、《辞海》上定义的“工艺”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而“工艺学”定义为: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加工方法和过程的学科。
3、化工工艺学就是研究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经济地、先进的将各种原材料生产出化工产品的技术、过程和方法,是化工产品生产的工程技术、诀窍和艺术。
4、化工工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的工艺操作控制条件和技术管理控制;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
5、化工工艺学和化学工程学的关系。
P2-3(自己概况下)6、在研究一个生产过程时,将它分为四个或是五个板块。
如“反应过程”、“原料”、“产物的分离”、“产品后加工”、“三废治理”五个板块。
第一章概论1、(P7-30 任抽一段考填空)2、古代、近代、现代化工的差异时间差异工艺特点测控手段古代间歇式人工、感官近代半间歇半连续电子管、模拟量现代连续式计算机、控制数字量3、化学工业的行业特点:(1)、发展和更新速度快(2)、设备特殊,设备投资高、更新快(3)、知识技术密集,投资和资金密集(4)、能量消耗密集和物质消耗密集(5)、有一定的规模效益(6)、要求环境保护和防治,要求自动控制条件比较严格(7)、化工的市场竞争激烈,国际竞争也十分激烈(8)、市场经营注意,用户开发和用户技术指导3、化学工业分类P32(自己看看)4、化工装置的操作方式:连续操作、间歇操作、半连续操作5、化工新技术开发的目的与任务:P35目的:就是开发出技术先进、数据完整、实用可靠、有效益、有竞争力的单项技术或成套技术的成果,根本目的是创造财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是探索实现工业化或半工业化。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工业化学课程代码:02486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工业化学是化学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课。
本课程从化工生产的工艺角度出发,运用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阐明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介绍典型产品的生产方法与工艺原理、典型流程与关键设备、工艺条件与节能降耗分析。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当今化学工业概貌极其发展方向;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工艺过程的方法、原理、流程及工艺条件;了解化工生产中的设备材质、安全生产、三废治理等问题。
以便学生在以后的生产与开发研究工作中开拓思路、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重点放在分析和讨论生产工艺中反应、分离部分的工艺原理、影响因素、确定工艺条件的依据、反应设备的结构特点、流程的组织等。
同时,对工艺路线、流程的经济技术指标、能量回收利用、副产物的回收利用以及废物处理作一定的论述。
通过加强基础、面向实际、引导思维、启发创新,使学生掌握广博的化学工艺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其将来从事化工过程的开发、设计、建设和科学管理打下牢固的化学工艺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覆盖的专业课程内容较多,它的先修专业基础课为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工业催化等,与其平行讲授的专业课为分离过程、反应工程等。
上述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化工工艺学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煤气的种类、组成和用途。
掌握以煤和甲烷为原料制气的方法和工艺路线;制气过程的主要没备;催化剂的组成及使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煤气的种类、组成和用途;不同类型的气化炉及特点;了解蒸气转化炉的结构。
化工工艺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操纵工程课程代码:3289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工程(环境生物治理方向)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以大气污染为研究对象,研究燃烧、挥发性有机物的性质与特点,利用大气污染气象学的知识,研究大气颗粒的运动规律,进而查找气态污染物操纵技术,并进行管道系统的设计,并进行设备的选型,最优化工艺路线等,以实现产品的工业化、经济化。
二、课程设置目的和要求本课程通过对大气气象学分析和大气污染现状的分析,使学生把握该大气污染的各种阻碍因素,操纵方式与处理方法,并进行设备的选型以及探讨最新技术动向,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大气污染操纵的差不多知识,指导生产实践。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正确明白得大气污染操纵工程中有关的差不多概念、差不多原理、把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咨询题和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大气污染操纵工程》是环境工程(环境生物治理方向)专业学生的要紧专业课程,它与环境工程类的其他许多课程有紧密关系。
《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工程》、《环境生物学》差不多上本课程的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自然界大气与大气污染的概念、形式、来源及阻碍,介绍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思想,了解和学习在操纵大气污染过程中应明白得的环境空气质量操纵标准,确立为我国的环境科学事业的进展做出奉献的思想。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一)大气与大气污染(一样)识记: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概念。
(二)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一样)识记:大气污染物的概念。
明白得:大气污染物的要紧内容与来源。
(三)大气污染的阻碍(次重点)明白得: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植物、器物、材料、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的重要阻碍。
(四)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一样)(五)环境空气质量操纵标准(一样)识记:空气污染指数的概念。
附件4-(1):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工工艺类专业基本技能考试大纲(试行)一、制定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化工工艺类专业基本技能考试,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意见》(苏教职〔2018〕9号)、《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技能考点标准化建设的通知》(苏教职〔2017〕27号)等要求,以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化学工艺、精细化工、生物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技能教学标准为依据。
二、适用专业本考纲适用于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化工工艺类专业,包括化学工艺(专业代码:060100)、精细化工(专业代码:060600)、生物化工(专业代码:060700 )等专业。
三、命题原则1.通用性原则。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及技能教学要求,以化工工艺专业类中各专业通用技能、岗位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共性要求为主要考核内容,注重构成岗位职业能力的技能核心素养的考核。
考试范围包括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常用化工阀门管件识别、典型化工单元操作等。
2.基础性原则。
着重于对化工工艺专业类中各专业学生所必备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相应的专业能力的考核。
注重考核学生的化学化工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化工单元操作能力、化工生产DCS操作能力、识读图样能力、HSEQ知识应用能力等,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3.科学性原则。
信息化综合实训平台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相结合。
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项目四:化工仿真操作项目五:常用化工管件识别备注:具体考试有关要求详见当年度化工工艺类专业技能考试实施方案及有关考试说明。
高纲1351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30450化工工艺学(二)南京工业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化工工艺学(二)》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从化工生产工艺角度出发,运用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介绍典型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与原理、流程组织、关键设备、操作条件以及介绍生产中的设备材质、安全技术、三废治理、节能降耗等问题。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应考者了解当今化学工业概貌及其发展方向,获得较多的化学工艺知识,培养应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思路,触类旁通,为从事化工过程的生产、开发、设计、和管理打下牢固的化学工艺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教材内容共分为九章。
本课程的教学与学习的重点放在分析和讨论典型化工产品生产工艺中反应、分离工序的工艺原理、影响因素、确定工艺条件的依据、关键设备的结构特点、流程的组织比较等。
同时,对不同工艺路线和流程的经济技术指标、能量回收、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及废物处理作一定的学习。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化学工艺学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覆盖的专业课程内容较多,它的先修专业基础课为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等,与其平行学习的专业课为分离过程、反应工程等。
上述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化学工艺学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1.化学工业的分类及特征,包括化学工业的分类、化学工业的特征。
2.化工原料、产品及其工艺,包括石油及其加工工艺,天然气及其加工工艺,煤及其加工,化学矿及其加工,生物质的加工工艺。
3.化工工艺计算,包括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二)学习要求本章学习化学工业的分类及特点、主要化工原料的加工工艺及产品、化工过程涉及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方法。
从而认识化学工艺学这门课程的基本概貌。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化学工业的分类及特点、主要化工原料的加工工艺及产品。
化工工艺自学考试大纲考试概述化工工艺自学考试是针对从事化工工艺相关岗位的相关人员进行的一项考试。
该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化工工艺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和工艺优化技能的掌握程度。
通过该考试的合格者将获得化工工艺自学证书,提升自身在化工工艺领域的竞争力。
考试内容1. 化工基础知识•常用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解读•化学平衡与化学动力学•酸碱中和与盐的生成•溶液浓度计算2. 化工原理与工艺流程•反应热力学与热平衡•分离技术与设备•反应器的类型与选择•催化剂的种类及应用•固体颗粒的流动性质•流体的流变性质与传热特性3. 化工工艺优化与控制•提高产率与改善产品质量的方法•优化反应条件与反应过程•自动化控制与仪表设备•质量控制与质量标准•安全生产与环保要求•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利用考试要求•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了解常用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
•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有一定的理解。
•能够书写、解读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了解化学平衡与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理解酸碱中和与盐的生成的原理,并能够进行溶液浓度的计算。
•理解反应热力学与热平衡的基本原理,以及分离技术与设备的工作原理。
•理解不同类型的反应器,并能够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反应器。
•了解催化剂的种类及应用,并掌握固体颗粒的流动性质与流体的流变性质。
•了解提高产率与改善产品质量的方法,并能够优化反应条件与反应过程。
•理解自动化控制与仪表设备的基本原理,以及质量控制与质量标准的要求。
•了解安全生产与环保要求,并了解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利用的方法。
考试时间和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参考资料1.张琴. 化工基础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8: 1-100.2.王红. 化工工艺学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 150-200.3.李明. 化工工艺优化与控制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300-350.以上是化工工艺自学考试的大纲,希望考生能够根据该大纲进行系统的自学,准备充分后参加考试。
化工工艺学考试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不:专业必修总学时数:72学分数:5I、考试对象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II、考试目的本课程为化工工艺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是从事化工生产和治理的必备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典型的化工工艺过程的原理、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及要紧设备:初步把握工艺过程操作及英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化工工艺学的坚实基础。
通过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规泄的教学内容的把握情形。
III、考试方法和考试时刻1、考试方法:闭卷,笔试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3、考试时刻:120分钟本课程期末考试,考生不得携带任何纸张、教材、笔记本、作业本、参考资料、电子读物、电子器具和工具书等进入考场。
IV、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重点和考核要求)一、考核知识点1、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取2、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3、氨的合成二、考核重点1、原料气制取、净化、氨合成过程中的要紧化学反应及催化剂2、合成氨生产的工艺过程及要紧工序的工艺条件3、差不多的工艺运算三、考核要求1、原料气的制取炷类蒸汽转化把握坯类蒸汽转化的差不多原理,甲烷蒸汽转化要紧反应:温度、压力、水碳比的阻碍及转化工艺条件:催化剂及催化剂的使用条件。
了解二段转化过程、转化工艺流程及转化炉。
2、原料气的净化(1)脱硫把握干法脱硫、湿法脫硫的脱硫剂及适用场合,了解氧化锌法、ADA法的要紧反应。
(2)一氧化碳变换把握中温变换、低温变换的反应温度,变换后一氧化碳的含量;一氧化碳变换反应:一氧化碳变换率的运算:中温变换和低温变换所用催化剂。
了解变换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
(3)二氧化碳的脱除了解常用的脱碳方法种类:碳酸丙烯酯法。
把握碳酸钾水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转化度、再生度的运算方法。
了解碳酸钾溶液脱除二氧化碳的工艺流程。
(4)少量一氧化碳的脱除把握原料气净化对一氧化碳含量的要求;把握铜氨液吸取法溶液的组成;吸取一氧化碳的活性组分; 总铜、铜比的定义,铜比操纵范畴:氨在铜液中的三种形式。
《化学工艺学》复习纲要1 绪论(1) 化学工业的范围、现状和发展方向?(2) 无机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有机化工、煤化工和高分子化工等概念的含义。
(3) 化学工艺学和化学工业以及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工业催化和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关系?2 化工资源及其初步加工(1) 为什么说石油、天然气和煤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资源?它们的综合利用途径有哪些?(2) 试述煤化程度与煤性质及其应用的关系。
(3) 组成煤和石油的元素、化合物各有哪些?煤和石油在组成、结构和性质上有何差别?目前合成有机化工产品原料路线多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原因?(4) 为多产芳烃,在催化重整中要控制哪些工艺参数?(5) 石油通常可以按照哪几种方法进行分类?(6) 围绕原油的常减压流程图:①简述流程;②原油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③原油直接蒸馏后为什么还要经过减压蒸馏?(7) 衡量汽油的质量指标有哪些?(8) 什么是辛烷值?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测定辛烷值?(9) 什么是热裂化、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各有哪些特点?(10) 什么是催化重整?其主要反应有哪些?简述催化重整催化剂的组成、作用及其发展趋势?(11) 石油的一次加工、二次加工和三次加工过程有什么区别?加氢精制属哪类过程?它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三次加工过程主要指将二次加工生产的各种气体进一步加工,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和各种化学品,包括石油烃烷基化、烯烃叠合、石油烃异构化等。
(12) 什么是芳烃抽提?(13) 原油的馏分?3 通用反应单元工艺(1) 氧化反应单元的含义、特点,这些特点和工艺流程的组织有什么具体的联系?氧化反应单元工艺中如何合理利用反应热?(2) 生产硫酸的主要原料和选择原则?(3) 围绕接触法制硫酸的工艺流程图:①简述流程;② SO2催化氧化生成SO3 的机理?③ SO2催化氧化生成SO3时,为什么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段进行?④接触法生产硫酸时SO2转化反应的温度应如何控制?⑤三废如何治理?(4) 表述催化剂活性的概念有哪些?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5) 结合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反应的特点,简述:①环氧乙烷生产中车间的安全问题;②对氧化反应器的要求;③工艺条件,尤其是反应温度的控制;④管式反应器壳程冷却液传统采用导生油或煤油,为何现多改用沸水反应器?(6) 氢化和脱氢反应单元各有哪些特性?影响氢化和脱氢反应单元的因素各有哪些?如何抑制脱氢反应过程中的结焦副反应?(7) 氢有哪些制备方法?烃类水蒸气转化制氢的流程?(8) 乙苯与丙烯共氧化法生产苯乙烯的优缺点?(9) 如何判断一个催化反应过程是否受内外扩散过程的影响?乙苯脱氢制苯乙烯时,如何选择适当的氧化铁系催化剂颗粒大小并控制乙苯液空速?采用稀释剂水蒸气的目的?(10) 评价一个工艺过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哪些?4 无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1) 简述化学矿物加工成产品的一般生产流程。
《化学工艺》考试大纲一、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判定、问答题、计算题二、考试参考用书《化学工艺学》(第二版),米镇涛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化学工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化学工艺的共性知识1.化工工艺流程的组织方法2.磷矿、硫铁矿、石油、煤及天然气的加工利用方法3.化工过程主要效率指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第三章烃类热裂解1.烃类热裂解反应规律,原料烃组成对裂解结果的影响,裂解过程工艺参数2.动力学裂解深度函数KSF对产物分布的影响;3. 裂解气顺序分离流程,裂解气所含杂质的各种净化方法4. 深冷分离过程中影响乙烯收率的因素分析5. 甲烷塔、乙烯塔的作用和特点第五章合成气的生产过程1.以天然气、固体燃料为原料生产合成气的原理、工艺路线、主要设备和工艺条件的选择及催化剂的使用条件2.天然气-水蒸气转化法制合成气工艺条件优化3.合成气净化的内容及基本原理第六章加氢与脱氢过程1.合成气的精制方法2.氨合成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在工业上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催化剂的应用,氨合成塔的结构特点及最适宜温度分布,氨合成反应热的回收方式,工艺条件的确定3.尿素合成原理,尿素合成工艺条件的选择,分解未转化物的原理4.合成甲醇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的确定5.乙苯催化脱氢的基本原理及反应条件的选择。
第七章烃类选择性氧化1.催化氧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催化氧化反应催化剂的作用及选择,催化氧化反应的分类及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2.乙烯环氧化法制环氧乙烷的反应条件及工艺流程3.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的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分析、操作条件的选择及工艺流程第九章氯化过程1.氯代烃的主要生产方法2.氯乙烯生产工艺的比较第十一章生物技术生产大宗化学品生物技术生产化学品的特点及应用第十二章绿色化学化工概论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及实现的途径和手段。
《化工工艺学》考试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总学时数:72学分数:5I、考试对象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II、考试目的本课程为化工工艺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是从事化工生产和管理的必备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典型的化工工艺过程的原理、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初步掌握工艺过程操作及其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化工工艺学的坚实基础。
通过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III、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1、考试方法:闭卷,笔试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3、考试时间:120分钟本课程教学内容共9章,分两学期授课,第一学期考核第1~5章内容,第二学期考核第6~9章内容。
本课程期末考试,考生不得携带任何纸张、教材、笔记本、作业本、参考资料、电子读物、电子器具和工具书等进入考场。
IV、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重点和考核要求)第一章合成氨一、考核知识点1、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取2、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3、氨的合成二、考核重点1、原料气制取、净化、氨合成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催化剂2、合成氨生产的工艺过程及主要工序的工艺条件3、基本的工艺计算三、考核要求1、原料气的制取烃类蒸汽转化掌握烃类蒸汽转化的基本原理,甲烷蒸汽转化主要反应;温度、压力、水碳比的影响及转化工艺条件;催化剂及催化剂的使用条件。
了解二段转化过程、转化工艺流程及转化炉。
2、原料气的净化(1)脱硫掌握干法脱硫、湿法脱硫的脱硫剂及适用场合,了解氧化锌法、ADA法的主要反应。
(2)一氧化碳变换掌握中温变换、低温变换的反应温度,变换后一氧化碳的含量;一氧化碳变换反应;一氧化碳变换率的计算;中温变换和低温变换所用催化剂。
了解变换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
(3)二氧化碳的脱除了解常用的脱碳方法种类:碳酸丙烯酯法。
掌握碳酸钾水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转化度、再生度的计算方法。
了解碳酸钾溶液脱除二氧化碳的工艺流程。
(4)少量一氧化碳的脱除掌握原料气净化对一氧化碳含量的要求;掌握铜氨液吸收法溶液的组成;吸收一氧化碳的活性组分;总铜、铜比的定义,铜比控制范围;氨在铜液中的三种形式。
了解铜氨液吸收一氧化碳的反应、铜洗工艺条件及流程。
掌握甲烷化法的适用场合及甲烷化反应。
了解甲烷化法工艺条件。
掌握铜洗法、甲烷化法脱除碳氧化物所能达到的净化度。
(5)热法与冷法流程的比较了解热法与冷法流程各自的特点及缺点。
3、氨的合成(1)氨合成反应的化学平衡掌握氨合成反应、用逸表示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了解平衡氨含量及反应热的计算。
(2)氨合成反应动力学了解氨合成反应机理、动力学方程的形式、催化剂的反应速度常数。
(3)催化剂掌握氨合成反应所用催化剂、催化剂活性组分、还原反应、还原温度空速。
了解引起催化剂中毒的毒物。
(4)工艺条件的选择掌握操作压力的确定、氨合成反应温度、空速、氨净值定义,空速、氢氮比的选择。
了解催化剂生产强度的计算,惰性气含量及初始氨含量的确定。
(5)氨合成工艺流程了解大型氨厂流程。
掌握中型氨厂的合成工艺流程,能对合成回路进行物料衡算。
(6)氨合成塔掌握氨合成塔的一般结构、内件与外筒的作用;并流双套管式氨合成塔的结构、气体流路。
了解冷激式合成塔的结构、气体流路。
第二章化学肥料一、考核知识点1、尿素2、硝酸铵3、酸法磷肥4、氯化钾5、复合肥二、考核重点1、尿素生产的原理、工艺条件、气提法生产工艺2、过磷酸钙生产原理3、磷酸铵生产原理三、考核要求1、尿素识记尿素的性质、生产过程的步骤。
了解尿素生产全循环的流程。
(1)尿素生产的基本原理掌握尿素合成的总反应,了解尿素合成反应机理及合成速度。
(2)合成过程的适宜条件掌握尿素合成反应中温度、氨碳比、压力的选择。
(3)水溶液循环生产工艺了解水溶液循环法尿素生产工艺条件及生产流程。
(4)气提法生产工艺掌握二氧化碳气提法的原理。
了解气提法生产流程。
(5)尿素的结晶与造粒了解结晶尿素和粒状尿素的生产原理和工艺条件。
2、硝酸铵(1)硝酸铵主要性质掌握硝酸铵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硝酸铵的生产方法了解中和法、转化法生产过程。
(3)典型工艺流程了解硝酸铵生产的典型工艺流程。
3、磷酸(1)湿法磷酸生产的基本原理掌握湿法磷酸生产的主要化学反应、硫酸钙结晶过程、酸分解磷矿动力学。
(2)湿法磷酸的工艺流程了解典型二水物湿法磷酸流程、半水-二水法新工艺流程。
(3)湿法磷酸的浓缩了解湿法磷酸的浓缩方法。
4、过磷酸钙(1)过磷酸钙生产原理掌握硫酸分解磷矿制造过磷酸钙的总反应,了解反应的两个阶段。
(2)生产工艺条件掌握硫酸用量确定的依据及用酸浓度,了解酸温度、磷矿粉细度等条件。
(3)生产工艺流程了解过磷酸钙生产流程的主要工序。
5、氯化钾(1)溶解结晶法抽取氯化钾了解溶解结晶法抽取氯化钾的原理及工艺流程。
(2)浮选法抽取氯化钾了解浮选法抽取氯化钾的原理及工艺流程。
6、复合肥了解磷酸铵、硝酸钾、复混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的生产过程。
第三章硫酸与硝酸一、硫酸(一)考核知识点1、二氧化硫炉气的制备2、二氧化硫炉气的净化3、三氧化硫的催化氧化4、三氧化硫的吸收(二)考核重点1、硫铁矿焙烧过程2、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过程(三)考核要求1、二氧化硫炉气的制备(1)硫铁矿的焙烧过程掌握硫铁矿焙烧过程的化学反应、炉气的组成、温度条件。
了解焙烧速度及影响因素。
(2)沸腾焙烧与焙烧炉掌握气流速度确定的条件,了解沸腾焙烧炉的结构。
(3)焙烧工艺条件了解硫铁矿焙烧过程的工艺条件。
2、炉气的净化(1)炉气净化的方法掌握炉气净化的基本方法及作用。
了解旋风除尘、电除尘及文丘里除尘的工作原理。
掌握旋风除尘、电除尘的特点及适用场合,文丘里的优缺点。
掌握炉气中不分的危害,转化对水分的要求,干燥所用吸收剂、硫酸浓度的确定、干燥条件。
(2)炉气净化的工艺流程了解水洗流程和酸洗流程的组成、优缺点。
3、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1)二氧化硫氧化反应的化学平衡掌握二氧化硫氧化反应及平衡转化率的表达式。
(2)二氧化硫氧化反应速度与催化剂了解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机理;反应速度。
了解二氧化硫氧化反应催化剂及活性组分、国内常用的催化剂。
(3)氧化工艺条件的选择掌握确定反应温度的原则、二氧化硫初始浓度、最终转化率的选择。
(4)二氧化硫转化器掌握多段间接换热式转化器的工作原理。
了解多段冷激式转化器的工作原理。
(5)二氧化硫氧化的工艺流程了解一次转化工艺流程。
掌握二次转化工艺流程。
4、三氧化硫的吸收(1)吸收原理掌握三氧化硫吸收过程吸收剂的选择;吸收酸浓度、吸收酸温度、进塔气体温度的确定。
(2)吸收流程了解浓硫酸吸收工艺流程。
5、三废治理了解硫酸生产过程产生的尾气、烧渣和废液的处理方法。
二、硝酸(一)考核知识点1、氨的催化氧化制取一氧化氮2、一氧化氮的氧化3、氮氧化物气体的吸收4、稀硝酸生产工艺流程5、尾气的治理和能量利用6、浓硝酸的生产简介(二)考核重点1、氨氧化工艺流程2、稀硝酸生产工艺流程(三)考核要求1、氨的催化氧化制取一氧化氮(1)掌握氨氧化的化学反应、铂系和非铂系催化剂性能特点、氨氧化工艺条件选择。
(2)掌握氨氧化工艺流程及反应器。
2、一氧化氮的氧化(1)了解一氧化氮氧化反应的化学平衡、反应速度、影响因素。
(2)掌握一氧化氮氧化的工艺过程3、氮氧化物气体的吸收(1)了解吸收反应平衡、平衡浓度以及吸收速度。
(2)掌握氧氮化物吸收条件的选择。
(3)掌握氧氮化物吸收流程。
4、稀硝酸生产工艺流程(1)掌握稀硝酸生产的常压法、加压法、综合法3种工艺流程。
(2)了解各种硝酸生产方法的技术经济指标。
5、尾气的治理和能量利用掌握尾气治理的催化还原法、溶剂吸收法、固体吸附法的原理。
6、浓硝酸的生产简介(1)由氨直接合成浓硝酸掌握制造浓硝酸的生产过程和直接合成浓硝酸的工艺流程。
(2)间接法生产浓硝酸简介了解浓硫酸法浓缩硝酸和硝酸镁法浓缩硝酸的生产方法。
第四章纯碱与烧碱一、考核知识点1、氨碱法制纯碱2、联合法抽取纯碱和氯化铵3、烧碱二、考核重点1、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生产步骤、氨盐水的碳酸化2、联合制碱生产原理三、考核要求1、氨碱法制纯碱掌握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生产步骤。
(1)石灰石的煅烧与石灰乳的制备了解石灰石的煅烧反应和反应温度、氧化钙的消化反应;了解煅烧设备。
(2)盐水的精制与吸氨了解盐水精制的目的、常用方法。
了解盐水也氨及CO2的化学反应、反应条件及主要设备。
(3)氨盐水的碳酸化掌握氨盐水碳酸化的化学反应,Na+、NH4+‖、Cl-、HCO3——H2o四元体系相图,P1、P2代表的意义,碳酸化过程的工艺条件的分析。
了解氨盐水碳酸化过程的反应机理,碳化塔的结构及操作。
(4)重碱的煅烧掌握重碱煅烧反应及操作条件,了解煅烧设备、重质纯碱的制造。
(5)氨的回收了解蒸氨的原理、母液的蒸馏设备及工艺条件。
(6)氨碱法制碱生产总流程了解氨碱法制碱生产总流程。
掌握氨碱法制碱的特点和总的反应式。
2、联合制取纯碱和氨化铵掌握联合制碱法中的制碱、制铵两个过程构成的循环。
(1)联合法制碱生产原理掌握联合制碱循环生产原理,能将两个过程在示意相图(图4-16)中标出。
了解氯化铵结晶原理及相图分析。
掌握循环过程中的三相工艺指标。
(2)联合制碱法工艺流程了解联合制碱法工艺流程。
(3)联合法与氨碱法的比较掌握联合法也氨碱法各自生产过程的优缺点。
3、烧碱识记食盐水溶液电解制取烧碱的反应,电解制碱的常用方法。
(1)解过程的基本原理识记民解过程的基本定律、阳极、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了解理论分解电压、超电压、槽电压等定义。
(2)隔膜法电解的工艺流程了解隔腊法电解的工艺流程及电解槽工作原理。
(3)烧碱溶液的蒸发和固碱的生产了解多数蒸发器的蒸发流程、降膜法制固碱的流程。
第五章基本有机化工的主要产品一、考核知识点1、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的原料2、乙烯系列主要产品3、丙烯系列主要产品4、碳四系列主要产品5、芳烃系列主要产品6、涤纶二、考核重点1、乙烯系列主要产品2、碳四系列主要产品三、考核要求1、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的原料识记天然气、石油、煤、农副产品等基本有机化学工业原料的特点。
2、乙烯系列主要产品(1)聚乙烯掌握低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性能特点及生产流程、工艺条件。
(2)环氧乙烷掌握环氧乙烷的生产原理、催化剂性能特点、生产工艺条件及乙烯氧化法生产环氧乙烷工艺流程。
(3)乙醛了解传统工业生产乙醛的主要方法;掌握乙烯液相直接氧化法生产乙醛的原理和工艺过程。
3、丙烯系列主要产品(1)聚丙烯了解低聚丙烯的性能特点、生产方法,掌握聚丙烯生产工艺过程、催化剂构成、工艺条件。
(2)丙烯腈了解丙烯腈的生产方法,掌握丙烯氨氧化主副反应及工艺流程,所用催化剂构成,分析工艺参数对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