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路上课用
- 格式:pptx
- 大小:8.14 MB
- 文档页数:22
二、电流和电路(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的形成和方向2.知道电路的组成。
3.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
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5.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6.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7.能够根据实际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能根据文字叙述的要求画出它的电路图。
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的画法(三)教具:电池两节,电灯、开关、电铃各一个,磁性黑板一块,导线若干根,电路常用元件示教板块。
(四)教学过程一、电流1、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内容P10第三段,试说出电流时怎样形成的。
学生:看课本内容后回答: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教师:讲解电流方向的规定,并引导学生说出图11-2-2中的电流方向。
学生:说出图11-2-2中电流的方向:正极——用电器——负极,认识电流方向的规定。
二、电路的构成观察与实验:电路的连接引出电路的组成。
1、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以及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2、电路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
(2)用电器:指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
如电铃、电风扇、电视机等。
(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器件。
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按钮开关等。
(4)导线:传送电流。
三、通路、断路和短路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此时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如图所示:2、断路:断开的电路,也叫开路。
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
如图所示: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在一起或用导线把某一用电器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在一起。
电源短路时电路中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并使导线绝缘皮燃烧。
连接电路时必须避免短路。
如果电路是接通的,但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这种情况叫做该用电器被短接。
观察与实验:短接小灯泡按描述做实验,想一想,为什么当用一根导线接在一个小灯泡的两端,你会看到这个小灯泡熄灭了,而另一个小灯泡还发光?教师总结:实验现象表明,这个小灯泡被短接而熄灭,电流流经外加导线而绕过了这个小灯泡。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的方向。
2. 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
3. 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4. 学会按实物电路的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教学重点:1. 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
2. 电路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3. 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4. 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电流的形成。
2. 电路图的绘制。
教学准备:1. 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电路元件。
2. 电路图绘制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电流?电流是如何形成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形成需要电路中有电源并且是闭合的。
二、新课教学(20分钟)1. 电流的形成(10分钟)a. 讲解电流的形成原因,即电荷的定向移动。
b. 讲解电流的方向规定,即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c. 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的实际存在,如电灯泡的发光。
2. 电路的组成(10分钟)a. 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
b. 讲解各部分的作用: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导线传输电能,开关控制电能。
c. 示例展示常见的电路图,让学生认识并理解电路图的表示方法。
三、课堂实践(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电路连接实验,体验电路的通路、断路、短路现象。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电路的状态,并说明原因。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流的形成条件、电路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电路元件,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
2. 思考并回答:为什么电路中要有电源?电源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教学、课堂实践、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认识了电路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掌握了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电流和电路物理教案3篇电流和电路物理教案1教学目标:⒈通过类比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⒉知道电流表的用处的符号,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
⒊在试验探究中,培育同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熟悉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本节课重点是电流的概念、单位、电流表的使用;难点是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
教学预备:演示用器材:教学电流表一只、同学电流表一只、小灯泡两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假设干、电流表活动挂图。
同学用器材:同学电流表一只、小灯泡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假设干。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同学活动说明:一、电流是什么?①复习提问: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②引入新课:电流不但有方向,而且有大小,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电流的大小。
〔板书课题〕③教师提问: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怎样推断导体中电流的大小?④教师讲解:水管中的水,向肯定方向流淌,形成“水流”,与此类似,导体中的电荷向肯定方向移动,就会形成电流。
电流同水流一样也有大小,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的量来表示电流的强弱。
板书:电流。
⑤指导同学阅读“信息窗”,了解常见电器的电流大小,并选择其中几个进展单位换算。
回忆,答复思索、答复仔细听讲、领悟阅读、思索电流定义的引出不必太冗杂,用水流类比的方法同学很简单承受。
二、怎样使用电流表?①教师展现电流表实物,告知同学通常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A。
②让同学观看同学用电流表,进展分组商量,然后答复教材P72探究电流表的使用方法⑴—⑸条。
③教师检查探究结果,然后利用电流表活动挂图再次演示电流表的读数。
④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把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呢?⑤指导同学阅读教材中的“电流表使用说明”和观看教材P73图13—36,了解电流表的使用规章。
⑥组织同学以组为单位进展电流表的连接,并画出相应的电流图,教师巡察指导。
⑦教师组织同学归纳总结电流表的连接然后进展示范,强调留意事项。
物理课程教案电路和电流物理课程教案:电路和电流引言: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换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在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中,电路和电流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教案将重点讲解电路和电流的基本原理,并提供教学活动和互动练习,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和其应用。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是指将电流沿特定路径流动的系统。
学生首先需要了解下面几个基本概念:1.1 电流(Electric Current)电流指的是通过导体中的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数量。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流:I = Q/t,其中I为电流,Q为通过导体所携带电荷的数量,t为时间。
1.2 电压(Voltage)电压是指电路中电荷在电磁场中势能的差异。
电压通过定义两点之间的电位差来表示。
电位差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V = W/Q,其中V 为电压,W为电势差,Q为电荷。
1.3 电阻(Resistance)电阻是指电流流动的过程中阻碍电流通过的物质或元件。
电阻可以用来控制电流的强度。
单位电阻的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以下关系:V =I × R,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二、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在课堂上,我们将介绍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并展示它们的应用。
2.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将电子元件或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依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能顺序通过每个元件。
当元件连接在一起时,电阻值相加,电流通过每个元件的数量也相同。
2.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将电子元件或电池的正极与正极、负极与负极连接在一起的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分流通过每个元件。
当元件连接在一起时,电阻值求倒数相加,总电阻值会减小。
三、实验活动:理解电路和电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我们将进行一个实验活动。
实验材料:电池、导线、电灯泡、电阻等。
实验步骤:1. 使用导线将电池与电灯泡连接。
2. 观察电灯泡是否亮起。
若亮起,则说明电流在电路中流动,否则需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电流和电路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局部的作用。
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元件电路中的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能区分通路、开路、短路,并说出短路的危害。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路中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过程方法1、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通过活动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2、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标准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点1. 记住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 短路及其危害教学难点电路图的画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问题与情境演示板上有一个电铃,还有电池、导线、开关等,怎样让电铃响起来?电铃响起来了,是因为有电流通过了电铃。
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设备是利用电流工作的?肯定同学列举的电灯、电视、电风扇等事例,进而概括出什么是用电器。
怎样才能使用电器工作呢?这就需要学习有关电路和电路连接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学生思考问题并讨论后答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1、电路观察前面电铃的连接图〔投影显示〕提问:电铃有电流通过,满足什条件?讨论:一个最简单的电路,必不可缺的是哪些元件?如果把电池和小灯泡直接连接起来,会发生什么现象?2.通路、开路和短路教师:在前面的分组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把小灯泡、导线、开关连接起来后,闭合开关,灯却没亮,这是什么原因呢?小结: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接通的电路学生: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提供电流;〔2〕电路闭合为通路。
学生讨论总结: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四种元件缺一不可。
学生思考原因,然后自学课文总结电路的三种常见状态:通路、断路、短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总结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叫做通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
初中一年级物理科目教案学习电的电流和电路的应用初中一年级物理科目教案:学习电的电流和电路的应用导言: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学习电的电流和电路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路的基础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电流的概念和电流计的使用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传递的速率,通常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A)。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向学生展示电流的概念。
为了测量电流的大小,我们需要使用电流计。
可以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电流计,并让学生参与实验,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电流计。
实践活动:制作一个简单的电流计二、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阻的概念电路是由电源、导体和负载等组成的。
学生需要了解电源的种类,如干电池、电池组、电动机等,并学习如何正确连接电路。
另外,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是电路中的重要元素。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和示意图,向学生解释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阻的概念。
实践活动: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应用串联电路中,电流依次通过各个电器;而并联电路中,电流分成几条支路分别通过各个电器。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对比,观察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实践活动:比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亮度四、用电安全和节约用电学生需要了解正确的用电安全知识,并明白电能的宝贵和节约用电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和观看相关视频,向学生传授用电常识和用电安全知识,并鼓励学生制定合理的用电计划。
实践活动:制定家庭用电计划五、电路故障排除和简单修理当电路发生故障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排除和修理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小组活动,模拟电路故障排除和简单修理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实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活动:排除电路中的问题结语:通过学习本教案,学生将对电的电流和电路的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