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地球和地图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28
地理百科全书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有: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月食现象等。
2. 地球仪。
-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是北极,另一点是南极。
- 经纬线:-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 经纬度:- 纬度:赤道为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90°,分别称为北纬(N)和南纬(S)。
低纬度(0° - 30°)、中纬度(30° - 60°)、高纬度(60° - 90°)。
- 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分别称为东经(E)和西经(W)。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3. 地图。
-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 方向:-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比例尺:-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 表示形式:数字式(如1:100000)、线段式(如——)、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二、世界地理。
1. 陆地和海洋。
- 海陆分布: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知识点汇总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地球是一个( 两极稍扁 )、(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的表面积是(5.1 亿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是(6371 )千米。
赤道周长是( 4 万)千米。
(3) 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海边看船。
2、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过程中二分二至日的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1)经纬度(横纬竖经) (2)东西半球:20W 、160E ;南北半球:赤道(3)低中高纬度划分: 0° — 30°低纬;30°— 60°中纬;60°— 90°高纬 (4) 五带的划分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23.5°N—23.5°S );温带:回归线到极圈(北温带23.5°N--66.5°N ,南温带23.5°S —66.5°S );寒带:极圈到极点(北寒带66.5°N —90°N ,南寒带66.5°S —90°S )4、方向(注意在极点上空俯视的判断方法)默认:上 北 下 南 ,左 西 右 东 ” (2)指北针:箭头指北(3)在经纬网上辨别方向原则: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4)5、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大小是比值的大小(1)三种表示方法:文字式(五百分之一 / 图上距离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500 厘米)7、地形图(1)海拔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地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同线等高,间距相等,闭合曲线。
(3)等高线地形图山峰:闭合等高线,内高外低山脊:等高线弯向低处山谷:等高线弯向高处(河流一般分布于此)鞍部:在两个山顶之间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4)地形高度:平原——小于 200m;丘陵——200m 到 500m;山地——500m 以上。
专题一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证据:①间接证据:如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月食时地球的影子、登高望远、海边看帆船等。
②直接证据:地球的卫星照片。
2.地球的大小:在图中方框的横线上填上表示地球大小的数据。
3.地球仪上的点和线:(1)地轴:人们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地轴通过地心,连接南、北两极,和赤道平面垂直。
自制地球仪时要注意,地轴与水平面(或底座)要成66.5°夹角。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
其中对着北极星一端的叫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点,站在该点上,四周都向南;与北极对应的另一端叫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的点,站在该点上,四周都向北。
(3)两线: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特征经线(度) 纬线(度)示意图形状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两者度数和为180°,如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圆圈,每一条纬线自成一个纬线圈长度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并收缩成一点;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同一条纬线的某点出发,向东或向西走,可以回到原点相互位置所有经线在南北两极相交所有纬线相互平行度数划分0°的确定0°经线叫本初子午线0°纬线叫赤道度数范围0°~180°0°~90°表示代号东经E;西经W北纬N;南纬S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分别向东向西逐渐增大至180°(东西经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由赤道分别向北极、南极逐渐增大至90°(南北纬各分为90°)半球划分东西半球划分南北半球划分(1)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范围:①东半球: 20°W→0°→160°E②西半球:160°E→180°←20°W(1)南北半球分界线:0°纬线(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总结1. 地球的概况地球是太阳系中位于第三位的行星,其直径约为12756.32公里,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固体行星。
地球是由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结构组成的。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23.5度,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地球的自转一周为24小时,公转一周为365.25天。
地球的卫星是月球,月球是地球的唯一自然卫星,其直径为3474.8公里。
2. 地球的构造地球的结构主要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
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层,主要由岩石和熔岩组成。
地核包括外核和内核,是地球的最内层,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3. 地球的活动地球的活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和地球内部热力活动。
地壳运动表现为地震、火山喷发和地质构造的变化。
地球内部热力活动主要表现为地热、地磁和地球引力等现象。
4. 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是地球的缩影,是一种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特征的平面图。
地图可以根据比例尺、方位角、投影方式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比例尺的不同,地图可以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
5. 地图的投影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地图是一个平面图,因此需要通过投影技术将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转换为二维平面。
目前常用的地图投影方式包括等角投影、等距投影和等面积投影等。
不同的投影方式会导致地图上的形状、面积、方位等信息有所变化。
6. 地图的制作地图的制作包括测绘、编辑、制版等多个环节。
测绘是指对地球表面进行测量和记录,编辑是指将测绘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设计,制版是指将编辑好的地图图稿制成印刷版。
地图的制作需要依靠现代测绘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
7. 地图的使用地图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工具,可以用于指导军事行动、辅助航海航空、指导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
地图也是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重要工具,可以用于进行地理分析、地质研究和环境评估等工作。
8. 地图的类别根据地图内容的不同,地图可以分为地形图、气象图、交通图、经济地图等多个类别。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一)地球与地图(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6*3分)(2022·广东佛山·统考一模)飞夺泸定桥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篇章,为了开展体验式红色教育,广东某科技公司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还原这一战役:1935年5月27日拂晓,红军从安顺场出发,昼夜兼程沿河疾行,5月29日6时(东七区区时)抵达泸定桥西岸。
经过休整,下午4时开始抢夺东侧桥头,仅用2小时胜利夺取泸定桥。
下图示意红军飞夺泸定桥战役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军从安顺场至泸定桥的行军途中()A.需不断翻越崇山峻岭 B.行程超过85公里C.疾行方向始终向正北 D.沿大渡河顺流而下2.制作红军飞夺泸定桥的VR视频时,准确还原的画面是()A.抵达时当地仍然处于黑夜 B.休整时太阳直射两侧河岸C.进攻时太阳照射东侧河岸 D.胜利时日影朝向西北方向【答案】1.B 2.C【解析】1.材料信息表明,红军行进主要沿沿着河谷前进,并没有不地翻越崇山峻岭,A错误;从安顺场到泸定桥的纬度差约45′,根据1°=111km,折算为:83.25千米,在结合行进路线蜿蜒,行进路程超过85千米;B正确;图中显示,红军从安顺场至泸定桥行军的疾行方向先西北,后向正北,沿大渡河逆流(大渡河自北向南流),C、D错误。
故选B。
2.由材料可知,红军抵达泸定桥时,东七区区时(105°E地方时)为5月29日6时,此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泸定桥所在地6时以前日出,所以抵达时当地处于白天,A错误;读图可知,泸定桥约位于29.9°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泸定桥附近无阳光直射,B错误;进攻时东七区区时为5月29日16时,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河流东侧河岸为向阳岸,故太阳照射东侧河岸,C正确;胜利时为东七区区时(105°E地方时)5月29 日18时,此时刻泸定桥(约102.2°E)当地太阳位于偏西方向,日影朝向偏东方向,D错误。
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总结
地球:
位置与特性:地球是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也是人类已知的唯一孕育和支持生命的天体。
其表面大约29.2%是由大陆和岛屿组成的陆地,剩余的70.8%被海洋、海湾和其他咸水体覆盖。
结构:地球的外层分为几个刚性构造板块,这些板块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在地表迁移,而其内部仍然保持活跃。
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和氧组成。
气候与天气:地球的气候由多种因素决定,包括纬度、海拔和地区与海洋的接近程度等。
热带气旋、雷暴、热浪等恶劣天气多发于广大地区,对生活影响较大。
公转与自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365.25天,同时也以一定的速度自转。
公转使得太阳相对于恒星每日向东有约1°的视运动,这也影响了地球的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
地图:
定义: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
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种类与形式:古代地图一般画在羊皮纸或石板上,传统地图的载体多为纸张,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电子地图等多种载体。
作用:地图是国家版图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反映国家的主权范围,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定性。
同时,地图也是人们了解地理环境、规划行程、研究地理现象的重要工具。
以上是对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它们的基本特性、结构、功能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专题一地球与地图基础篇固本夯基知识点一经纬网(2022届陕西西安中学诊断一,2—3)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以下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两点相距约2 220千米B.③位于⑤的东北方C.③位于④的东南方D.①②两点间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距离答案A2.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是()A.一直沿正东方向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答案C知识点二地图三要素(2021北京,1—2,6分)我国某镇利用当地主产的粮食制作粮画,打造粮画小镇。
图a是M 学校设计的小镇地理位置指示牌,图b是该校设计的四条“行走的思政课”精华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该镇()A.位于北京东南方向B.地处华北平原C.粮画原料主要是稻米D.水路交通便捷答案B2.图中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A.5千米B.10千米C.15千米D.20千米答案B(2018课标Ⅱ,4,4分)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
下图示意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
据此完成下题。
3.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A.东北部B.西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答案C知识点三等高线地形图(2022届河南部分名校摸底联考,1—3)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在图中最可能发育河流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2.规划在图中修建一座大坝,库区最高蓄水位为250米,则大坝的高度最合理的是()A.40米B.110米C.140米D.210米答案B3.大坝建成后,下列欣赏“高坝出平湖”壮丽景观的最佳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答案D(2020贵州3月检测,1—2)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图中山峰与村庄的高差最接近()A.450mB.650mC.750mD.850m答案B5.图中四地海拔可能相同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②和④答案C(2018江苏单科,15,2分)“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
地理参考知识点汇总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经纬线与经纬度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度范围是0° 180°,本初子午线(0°经线)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约4万千米),纬度范围是0° 90°,赤道为0°纬线,向北为北纬(N),向南为南纬(S)。
3.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有数字式(如1:10000)、线段式(如———)和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方向:一般地图上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标识;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山高水深等的文字和数字。
二、世界地理1. 陆地和海洋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如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如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各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 世界的地形五种基本地形: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但坡度和缓)、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专题1 地球和地图一、单项选择题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2010年11月29日~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6次会议在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召开。
读图1回答1-2题。
1.图1尤卡坦半岛为墨西哥著名半岛,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在比例尺1︰5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A.4cm2B.40cm2C.80cm2D.8cm22.会议期间,某日坎昆日出时,某地也恰好日出,但昼长比坎昆长,则该地位于坎昆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3.图2四地水系图中,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的是A.①B.②C.③D.④图2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1-2题。
4.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 )A.200米B.239米C.250米D.300米5.河滩A、B之间河段的河流流向大致为( )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6.(2012届信阳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考试)下列三幅等高线地形图所表示的三种地形,比例尺分别为1:100 000, 1:10000, 1:100,则坡度由大到小排列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丙乙甲右图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
据此回答5-6题。
7.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B.AC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C.AB段的比例尺为1:10 000 000D.CD段的比例尺比AB段大2倍读以下两幅经纬网图,完成7-8题。
9.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正确叙述是( ) A.甲地乙的东南方B.丙在乙的东北方向C.丁在甲的西北方向D.乙在丁的西南方向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E点的海拔可能为A.142米B.192米C.98米D.298米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处地势落差大,宜建水电站B.观察者在C处可直接观察到D处C.图中的湖泊是外流湖、咸水湖D.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图是一幅虚拟地图。
图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
d、e线为等温线,g、f线为等高线。
读图回答13--14题。
13.根据图中信息,判定正确的判断A.位于南半球,a<b<c B.位于北半球,f>gC.位于南半球,e<d D.位于北半球,d=a=f14.导致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位置C.地形(盆地) D.人类活动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
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5,回答17-18题。
15.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可能的是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B.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C.甲地较丙地纬度低,气温较高D.乙地较丁地海拔低,气温较高16.若a为12°C等温线,则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A.15 B.14 C.9 D.16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判断7—9题。
17.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B.①②C.⑤⑥D.③⑦右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图,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R1为输水管道,R2、R3为天然河流,读图回答5~6题。
19.图中某村与甲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42米B.18米C.62米D.20米20.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B.R1可自流输水C.R2西流补给R3D.R3可能有凌汛读图7,回答12-13题。
21.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A .①附近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B .②地坡度最陡C .③地分布有茶园D .④地有瀑布出现22.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A .450米B .500米C .550米D .600米 图4为某区域等高线分布状况,等高距为200m 。
完成8~9题。
23.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300 300①② ③ ④ ba河流图4 图726.②曲线在2500米左右有明显弯曲变化,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面状况B.大气环流C.地形坡度D.牧业发展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城内地表径流汇流到河口时间相等的各点连线),读图回答20~21题。
27.据图中信息判断( )A.该河流干流的流向为东南向西北B.该流域S 1、S 2 、S 3范围中,河床坡度较缓的是S 3C.该河流干流长度约为20千米D.该图不能为防洪提供决策参考28.当该流域等流时线为一年中最密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B.福建正值台风多发季节C.该流域河流含沙量最大D.该流域面积最大图6为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3-14题。
29.图中丁地的气温最有可能是A .-1℃B .3℃C .7℃D .9℃ 30.图中甲、乙、丙三地等温线出现了较大的弯曲,下列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A .洋流B .地形C.海陆差异 D .自然带差异图6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
图1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3~4题。
31.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B.溪谷的蒸发量l溪流的水深和流速C.溪谷的台风降水量;堆积物粒径大小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32.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A.甲、乙B.甲、丙C.乙、丁D.乙、戊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6-7题.33.图中陡崖从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A.50米 B. 90 米 C.155 米 D. 220米我国1000多年前的古文字留下这样的记载:古人把财宝藏于“右岸,自飞瀑右行八百步”(注:这里的八百步相当于现在1108米。
据《孙子算经》)。
经现代考证该地岩石为比较容易被侵蚀的砂岩组成。
图3为目前该瀑布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35.图示区域地势A.东南高、西北低B.西北高、东南低C.东北高、西南低D.西南高、东北低读右下图,回答10-11题。
37.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图示方向驶向180°经线,若时速相同则( )A. 同时到达B. 到达的顺序是甲、乙、丙C. 到达的顺序是甲、丙、乙D. 到达的顺序是丙、乙、甲38.若甲船于8月21日10时(区时)起,经过1时40分越过了180°经线,则此时它到达地点的区时是( )A. 8月20日8时20分B. 8月20时11时40分C. 8月21日11时40分D. 8月22日11时40分水准仪测量法是高程测量最精确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进行测量的方法,如下图所示进行测量。
回答29—30题。
39.已测得A点的海拨为53.195米,通过水准仪A标尺的读数为1.386米,B标尺的读数为0.824米,请判断:B点的海拨高度及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53.757米0.562米B.55.405米 2.210米C.53.757米0.824米D.54.581米 1.386米40.乙图所示为一中学地理活动小组用简易方法测得某地高程情况,如果该地降水丰富,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区域可能有几条较明显的溪沟A.一条B.二条C.三条D.四条读下图“我国西南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6~18题。
41.与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 )A.200kmB.400kmC.600kmD.800km读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9~20题。
44.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猛的是( )A.①河B.②河C.③河D.④湖45.若a居民点遭受泥石流威胁,最佳逃生路线是( ) A.aK线 B.aL线 C.aM线 D.aN线(2012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图中,三条等值线的数值关系为a<b <c。
回答16-18题。
46.若三条线为北半球等压线,则甲处吹A.偏西风B.偏东风C.南风D.东北风47.若三条线为等高线,.处不可能是A.集水线B.分水线C.山谷D.小河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
读图回答24~26题。
49.影响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50.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c B.从②引水灌溉比①有利C.d>e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51.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数据”,读图完成27~28题。
52.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坡度:甲>乙 B.气温:丙>丁C.降水:乙>丁 D.海拔:甲>丙53.图中四地中,林木分布最茂密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
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
读图回答3-4题。
54.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B.②地坡度最陡C.③地分布有茶园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55.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450米B.500米C.550米D.600米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5-7题。
56.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A.西北向东南流B.东南向西北流C.东北向西南流D.西南向东北流57.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如图)。
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A.1处B.2处C.3处D.4处58.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A.W B.X C.Y D.Z下图为“某地全年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读图,完成15-16题59.该地7月的月均温最接近()A.6 ℃B.16℃C.20 ℃D.25 ℃60.该地气候与下列各地相似的是()图6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8题。
图6聚落古寺山峰河流与湖泊比例尺1:10000甲村图例海拔(m)二、综合题63.(2012届河南省豫南九校上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1)同学们沿图中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的地点选在A、B、C、D哪一处?( )处。
简述理由(4分)(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若用现代化的手段动态监测森林火灾,最好采用技术。
(4分) (4)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