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海绵城市导则-常用植物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97.54 KB
- 文档页数:7
海绵城市中植物景观的品种选择作者:沈杨霞张建林来源:《现代园艺·综合版》2016年第21期摘要:植物是海绵城市建设五大要素之一,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景观感知和视觉感受,而且起到缓解城市内涝,降噪,雨污净化,降低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改善城市局部小气候环境,调节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等作用。
正确地选择植物种类,合理搭配,可以提升海绵城市效率,加速海绵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植物景观;雨水花园“海绵城市”即有景观功能的水循环基础设施。
土地本身具有一定的雨洪调节、涵养水源、雨污净化等能力,这些能力正好是建设“海绵城市”的基础。
由于各类关键性水循环过程的土地不均衡性分布,故需通过设计中的“安全格局”合理布局在城市水源涵养及保护、土壤净化、雨涝调节、补充地下水、净化污水、修复栖息地等重要的水循环过程中关键性的区域、位置和空间。
这是建设海绵城市水循环基础设施最为集约、高效的方式。
因而“海绵城市”的构建理念与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不可分割的。
植物作为景观的重要组成之一,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扮演着海绵中的小气孔的角色,单独存在时功能不大,组合在一起却可以发挥“1+1>2”的功效。
1海绵城市1.1概念海绵城市是一种象形的表述,专业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所谓海绵城市,就是利用原始地形地貌对雨水的蓄水功能,使雨水下渗到自然下垫面和生态本底,通过土壤、植物景观、湿地等对水体进行自然净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回补地下水,调节水生态。
使城市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如“海绵”般收放自如。
并且能够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灵活应变,让水在城市中根据需求自由移动。
伴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热岛效应、城市缺水、“路上行船”等城市问题的盛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
摒弃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优先考虑雨水花园、植草沟、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生态措施来解决径流雨水,采用“慢排缓释”和“分散源头”的方式达到缓解城市生态问题的目的。
海绵城市居住区绿地植物景观营造研究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多种手段和技术,将城市变成一个具有海绵性质的城市,能够在降雨过程中主动蓄存、渗透、净化和利用雨水资源,实现城市自然水文循环的一种理念和模式。
绿地植物景观营造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绿地植物景观营造是指通过对城市居住区内绿地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营造出具有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的景观。
在海绵城市的居住区内进行绿地植物景观营造时,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气候特点和居民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植物品种。
在南方地区可以选择一些耐热、耐湿、耐阴的树种,如扁柏、水杉等;而在北方地区,则可以选择一些耐寒、抗旱的树种,如杨树、白蜡树等。
在绿地植物景观营造中,要注重植物的布局和配置。
绿化植物的布局要考虑到观赏价值和景观效果,通过合理的选择和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同时要注重植物的配置,将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合理组合,形成生态链,提供各种生态功能。
可以在居住区内种植一些高大的乔木,起到遮阳、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可以种植一些低矮的灌木,形成花境,提供观赏价值。
还要注重绿地植物景观的养护和管理。
在植物景观营造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养护和管理,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提高景观效果。
养护和管理工作包括修剪、浇水、施肥、除草等,以确保植物良好的生长状态,并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控制。
在海绵城市居住区绿地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还应当注重与其他基础设施的协调。
在绿地植物的选取和布局过程中,要考虑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分布和使用需求,确保景观与基础设施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
海绵城市居住区绿地植物景观营造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合理布局和配置,以及定期的养护和管理,能够提高城市居住区的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贵安新区直管区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验收实施细则(试行)第一条为统一和规范贵安新区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验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规定》、《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贵安新区直管区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贵安新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技术导则》等规定和文件,结合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贵安新区直管区范围内所有新建、改建及扩建的建设项目的海绵城市专项验收均应遵守本细则。
第三条贵安新区海绵城市专项验收工作由海绵城市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具体工作由海绵城市建设主管部门与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共同实施。
第四条海绵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雨水花园、植草沟、碎石调蓄带、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湿塘、渗透塘、透水铺装、雨水罐、绿色屋顶、生态驳岸、渗透井/渗渠、蓄水模块、雨水调蓄池、监测设备等雨水“渗、滞、蓄、净、用、排”设施及其附属设施。
第五条海绵城市专项验收划分为: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和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4个阶段组成。
第六条隐蔽工程由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验收,并按表1.0.6填写形成验收文件。
重要部位的隐蔽工程应通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海绵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重要部位指雨水调蓄池,入河处的湿塘、雨水花园、湿地以及雨水利用设备。
隐蔽工程包括但不限于下沉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绿色屋顶、雨水湿地、渗管/渗渠等海绵设施的地基处理、换填层(包括碎石层、过滤层等)、渗排水设施(包括渗透管、透水土工布包裹、疏排水措施等)、溢流井、防水措施,雨水调蓄池、雨水管线等地下工程。
第七条检验批和分项工程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并按表1.0.1-1.0.2填写形成验收文件。
第八条海绵城市专项工程完成后,在监理单位检验合格基础上,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海绵城市专项验收的预验收,并按表1.0.3-1.0.5填写相应的质量验收记录表形成验收文件。
《遂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附件1遂宁市海绵城市植物名录(试行)遂宁市城乡规划管理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遂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6年2月前言科学选用和配置低影响设施植物,是保障低影响开发设施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按照优先选用本土植物、适当搭配外来物种的原则,本植物名录共收录适合遂宁市的低影响设施植物86 种,其中湿生植物14种、水生植物9种、耐水乔木6种、湿地植物和湿地草本植物24种、垂直绿化攀缘植物6种、绿色屋顶花灌木15种、绿色屋顶乔木12种。
为便于低影响设施设计使用,按照绿色屋顶、植草沟、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雨水湿地和湿塘等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植物分类。
目录一、低影响开发设施植物配置表 (1)二、低影响开发设施植物习性表 (2)三、植物简介 (7)3.1湿生植物 (7)●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Cav.)Trin) (7)●花叶芦竹(ArundodonaxL.varversicolr Stokes) (7)●美人蕉(Canna indica) (7)●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 (8)●姜花(Hedychiumcoronarium Koen) (8)●茭白(Zizanialatifolia(Griseb.)Stapf) (8)●慈姑(Sagittariasagittifolia) (9)●石菖蒲(Acorustatarinowii) (9)●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9)●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 (10)●薏苡(Coix lacryma-jobi) (10)●旱伞草(Cyperusalternifolius) (11)●三白草(Saururuschinensis(Lour. )Baill) (11)●再力花(Thalia dealbata) (11)3.2水生植物 (12)●大薸(Pistiastratiotes) (12)●水蕹(Aponogetonlakhonensis A. Camus) (12)●水芹(Oenanthejavanica(Blume) DC) (12)●睡莲(Nymphaea) (13)●荇菜(Nymphoidespeltatum) (13)●马蹄莲(Zantedeschiaaethiopica) (14)●水竹(Phyllostachysheteroclada Oliver) (14)●荷花(Nelumbonucifera) (14)●菱角(Trapabispinosa Roxb) (15)3.3耐水乔木 (15)●湿地松(pinuselliottii) (15)●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 (15)●池杉(Taxodiumascendens) (16)●落羽杉(Taxodiumdistichum) (16)●垂柳( Salix babylonica) (17)●枫扬(Pterocaryastenoptera) (17)3.4湿地植物和湿地草本植物 (18)●马蹄金(DichondrarepensForst) (18)●细叶芒(Miscanthussinensis) (18)●金叶苔草(Carex) (18)●狗牙根(CynodondactylonPers) (19)●蒲苇(Cortaderiaselloana) (19)●雀稗(Cortaderiaselloana) (19)●斑叶芒(Miscanthussinensis Andress) (20)●细叶结缕草(Zoysiatenuifolia Willd) (20)●沟叶结缕草(Trib. Zoysieae Miq) (20)●普通早熟禾(Poatrivialis) (21)●高羊茅(Festucaelata Keng) (21)●吉祥草(ReineckiacarneaKunth) (21)●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 Ker~Gawl) (22)●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 Herb) (22)●美女樱(Verbena hybrida Voss) (22)●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 (23)●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 (23)●常夏石竹(Dianthus plumarius) (23)●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 Hogg) (23)●蓍草(Achilleasibirca) (24)●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 ) (24)●瓜叶菊(Pericallishybrida) (24)●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 (25)●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Ker-Gawler) (25)3.5垂直绿化攀缘植物 (25)●常春油麻藤(Mucunasempervirens Hemsl) (25)●木香(Radix Aucklandiae) (26)●紫藤(Wisteria sinensis) (26)●爬山虎(boston ivy) (26)●牵牛花(Pharbitis nil Choisy) (27)●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27)3.6绿色屋顶花灌木 (27)●黄刺玫(Rosa xanthine Lindl) (27)●凤尾兰(Yucca gloriosa) (28)●月季(Rosa chinensis) (28)●春鹃(Rhododendronsimsii&R) (28)●迎春花(Jasminumnudi florum) (29)●栀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 (29)●夏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29)●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30)●茶花(Camellia japonica) (30)●红花继木(Loropetalumchinensevar) (30)●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 (31)●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Willd) (31)●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31)●黄杨(Buxus sinica) (32)●木槿(Hibiscus syriacus) (32)3.7绿色屋顶乔木 (32)●桃花(Amygdalus persica) (32)●樱花(Cerasus) (33)●黄桷兰(Michelia champaca) (33)●石榴(Punica granatum) (33)●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34)●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34)●苏铁(Cycas revoluta) (34)●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35)●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 Koehne) (35)●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35)●红枫(AcerpalmatumThunbf) (36)●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36)。
海绵城市建设的五大基本要素包括坡度、土壤、地下水、给排水设施和植物。
植物能够收纳及净化雨水,是解决雨水面源污染和水体储存循环的关键一环。
在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系统中,植物更是海绵城市中收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地选择与配置植物是维持雨水设施性能长期有效的关键。
一、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植物选择与设计植物是天然的蓄水库,能够有效防止地表的水土流失,起到一定的蓄水作用。
合理的植物选择与设计是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能够长期有效地发挥其功能的关键。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中的植物选择不同于常规的植物选择,除了要考虑景观功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考量植物在特殊环境下的生长状况以及在雨水设施中的特殊功能。
(1)遵循场地条件,合理筛选植物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降雨条件及土壤类型等自然条件选择植物种类。
如北方冬天融雪剂的使用,容易使径流内盐的含量升高,因此对耐盐植物的选用尤为重要。
(2) 根据设施条件,选择适宜植物根据雨水设施的滞水深度、滞水时间、种植土性状及厚度、进水水质污染负荷等设施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耐淹、耐旱、耐污染、耐盐碱,并能适应土壤紧实等各种不利环境条件的植物。
其中,可着重考虑对禾本科植物的筛选。
该类植物种类多、分布范围广、抗逆性强、景观价值高、容易繁殖,是较好的雨水设施种植材料。
(3)优先选用乡土植物优先选择适应场地环境的乡土植物,慎用外来物种,尽量避免选择入侵物种或有破坏性根系的植物。
乡土植物对本地的适应能力强,维护成本低,构建的生态群落稳定。
入侵植物容易给已经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冲击,给管理维护带来压力。
(4) 丰富物种搭配,提高美学及生态价值根据场地景观美学要求,结合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观赏特性,丰富物种搭配,提高群落稳定性,优先选用景观价值好、生态效益高的植物。
(5)结合场地周边条件,协调其他设施海绵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自身环境条件复杂,而且通常与其他市政等设施有一定交集,或本身与市政设施紧密相连,常分布于道路、居住小区、公园等范围内。
海绵城市建设植物选择清单
海绵城市建设植物选择清单
注本文参考《海绵城市设计图解》整理而成
一、生物滞留设施设计植物选择
乔木:小果冬青、榉树、朴树、紫薇、国槐等;
灌木:金叶小檗、紫穗槐、醉鱼草、小叶女贞、栀子花、矮紫薇、红叶石楠等;
地被植物:鸢尾、狼尾草、蓝羊茅、细叶芒、结缕草、毛车前、野牛草、早熟禾、紫花地丁、狗牙根等;
水生植物:金鱼藻、细叶莎草、千屈菜、水葱、黄菖蒲、睡莲、黄菖蒲、花叶芦竹、香蒲、梭鱼草等;
二、绿色屋顶设计植物选择
矮生灌木类:矮生紫薇、六月雪、锦葵、木槿、小叶扶芳藤、扶桑、假连翘等;
景天属:佛甲草、垂盆草、凹叶景天、金叶景天等;
宿根草花类:石竹属、百里香属、大花金鸡菊、紫菀属等;
藤本地被类:蔓长春花、油麻常春藤等;
三、生态树池行道树植物选择
女贞、水杉、悬铃木、紫叶李、旱柳、白蜡、丝棉木、构树等;
四、大面积硬质场地植物选择
乔木:银叶金银花、三叶树、尖叶杜英、人面子、小叶榄仁、乌桕、龙爪槐、榔榆、枫香、槐树;
花灌木:金叶小檗、小叶女贞、醉鱼草、紫穗槐、栀子花、矮紫薇、红叶石楠等;。
海绵城市建设植物选择清单
注本文参考《海绵城市设计图解》整理而成
一、生物滞留设施设计植物选择
乔木:小果冬青、榉树、朴树、紫薇、国槐等;
灌木:金叶小檗、紫穗槐、醉鱼草、小叶女贞、栀子花、矮紫薇、红叶石楠等;
地被植物:鸢尾、狼尾草、蓝羊茅、细叶芒、结缕草、毛车前、野牛草、早熟禾、紫花地丁、狗牙根等;
水生植物:金鱼藻、细叶莎草、千屈菜、水葱、黄菖蒲、睡莲、黄菖蒲、花叶芦竹、香蒲、梭鱼草等;
二、绿色屋顶设计植物选择
矮生灌木类:矮生紫薇、六月雪、锦葵、木槿、小叶扶芳藤、扶桑、假连翘等;
景天属:佛甲草、垂盆草、凹叶景天、金叶景天等;
宿根草花类:石竹属、百里香属、大花金鸡菊、紫菀属等;
藤本地被类:蔓长春花、油麻常春藤等;
三、生态树池行道树植物选择
女贞、水杉、悬铃木、紫叶李、旱柳、白蜡、丝棉木、构树等;
四、大面积硬质场地植物选择
乔木:银叶金银花、三叶树、尖叶杜英、人面子、小叶榄仁、乌桕、龙爪槐、榔榆、枫香、槐树;
花灌木:金叶小檗、小叶女贞、醉鱼草、紫穗槐、栀子花、矮紫薇、红叶石楠等;。
贵安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海绵城市海绵开发模式海绵城市建设本研究以贵州省贵安新区中心区为例,采用模型模拟的方法对现状、传统开发、海绵开发3种情景进行了评估。
1贵安新区中心区概况1.1中心区简介贵安新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级新区,位于贵阳市和安顺市相连的中心地带,肩负“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大使命。
中心区位于贵安新区东部,规划用地面积43.25km2。
1.2中心区用地现状及规划规划范围内的现状用地主要由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特殊用地、工业用地、水域和农林用地构成。
规划范围内已建成贵安大道、白马路、金马路、寅贡路等骨干路网,以及月亮湖公园、清华生态文明创新园、碧桂园一期等几片用地,见图1。
根据《贵安新区中心区城市设计暨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中心区规划用地范围43.25km2,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共32.17km2,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和绿地与广场用地八大类。
“控规”用地如表1所示。
1.3中心区水系现状及规划中心区境内发育的主干河流为车田河,为长江流域水系清水河的一级支流。
车田河主要位于贵安新区湖潮乡,发源于清镇市红枫湖镇的茨菇塘一带,车田河上游称中八河,左岸有滴水河、兰花河在龙五寨附近汇入,寅贡河在百马大道东侧上坝汇入,右岸有汪官河和湖潮河,分别于汪官村、湖潮乡汇入车田河,最后经天河潭景区汇入花溪水库(见图2)。
根据“控规”,在满足城市排涝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月亮湖和星月湖等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规划通过筑坝成湖将中心区代表性景观资源串联起来,塑造都市型滨水景观廊道。
车田河上游规划布置月亮湖(已建,目前在改扩建)、卧龙湖、见龙湖、飞龙湖、星月湖(在建)、环翠湖、迴龙湖、腾龙湖(已建)和车田湖(已建)。
海绵型道路绿化LID设施植物选择配置摘要:针对目前海绵型道路绿化设计与建设中存在的现象,提出只有通过合理地选择与配置植物种类,才是维持海绵设施能够长期有效并发挥其生态功能的关键,亦是构建海绵型道路绿化植物配置的稳定模式,让道路绿化与海绵设施的结合更融洽,使得海绵型道路绿化建设成为海绵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海绵型道路绿化;植物选择;配置方式道路绿化是海绵型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是道路绿化中的重要元素,也是构成海绵型道路绿化中“海绵体”的重要材料。
随着城市海绵型道路的快速建设,对海绵型道路绿化也提出更高的品质要求与标准。
1海绵型道路绿化的概念与作用1.1海绵型道路绿化的概念“海绵型道路绿化”指在常规道路绿化的基本功能上,通过植物配置融合各类海绵设施实现道路雨水径流、滞蓄、净化等雨洪管理,达到提升道路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
1.2海绵型道路绿化的作用海绵型道路绿地作为道路雨水径流重要的消纳载体,不仅具有常规道路绿化的景观功能,还具有渗透、净化、存储、收集利用雨水径流的功能。
在有限的绿地空间内,实现道路绿化与海绵设施的统筹建设,在提升道路绿化景观效果的同时,减少道路地表径流,降低径流污染,节约水资源,发挥海绵设施效能,对改善与保护城市道路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2目前海绵型道路绿化建设存在的现象2.1海绵设施设置过于形式,设施功能缺失在海绵型道路绿化设计中,由于对海绵设施特性及海绵设施对植物景观功能的影响缺乏了解,过度偏重道路景观美观度与即时效果,不切实际地选用昂贵植物品种,对植物的选择缺乏针对性,导致海绵设施的设置过于形式而丧失有效的雨洪功能。
2.2植物造景缺少美感,海绵设施功能与植物景观功能相矛盾在海绵型道路建设中,海绵设施的雨洪功能虽有所提升,但缺乏对道路绿化功能的提升和拓展,因海绵型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缺乏合理性,导致道路绿化植物景观欠缺丰富性与美感。
3海绵型道路绿化植物选择原则3.1优选乡土植物,慎用外来物种本土植物适应能力强,适用范围广,构建的植物群落较稳定,后期维护管理成本低,优选适应场地环境的本土植物。
海绵城市中植物景观的品种选择策略摘要:海绵城市建设中植物是一项基础要素,能够降低大气污染,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促进局部小气候环境的改善,并且能够带给公众新的景观感受与视觉效果,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
本文就海绵城市进行简要介绍,明确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中的作用,进而探究海绵城市中植物景观的品种选择策略,旨在优化植物景观效果,提升海绵城市效率,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植物景观;品种选择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兼顾经济与生态,尤其是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环境恶化问题严重,给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城市排水系统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通过海绵城市的构建,能够依托自然力量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促进净化循环、持续健康的城市环境的打造,为公众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海绵城市所谓海绵城市,就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对原始地形地貌加以利用,发挥蓄水功能,促进雨水乡自然下垫面与生态本底下渗,依托土壤、植物景观等来自然净化水体,经吸收、存蓄、渗透和净化等一系列流程,来对水生态加以调节,此种方式下城市可如“海绵”一般吸收并释放雨水,在环境变化中保持适应性,灵活应对自然灾害,结合城市需求,水资源可实现自由移动。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热岛效应、城市缺水等问题纷纷表现出来,海绵城市理念也随之形成,不同于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在径流雨水方面采取生态措施进行处理,比如雨水花园、透水铺装、下沉绿地等,通过漫排缓释、分散源头等方式来对城市生态问题加以解决。
海绵城市中植物景观设计是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就低影响开发进行具体分析。
所谓低影响开发,就是通过雨水功能来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等,包括截污、下渗、积存、净化等。
海绵城市雨水处理方面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收水措施,主要对雨水进行回收;二是蓄水措施,主要对雨水进行积存和过滤;三是用水措施,致力于实现雨水再利用。
植物景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收水和蓄水措施方面。
二、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中的作用植物景观是海绵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通过外在表现形式来展现海绵城市,是由自然界植被、植物群落等所表现出的一种形象,经人体感官向大脑皮层传送,促进美好感受与联想的形成,也包括植物题材经人工运用后所创作出的景观。
贵州常用植物品种及栽培特点植物特性植物种类栽培特性观叶常绿乔木五针松喜光树种,对光照要求很高,不耐水湿香樟喜光,稍耐荫,较耐水湿,但不耐涝广玉兰喜光,耐烟抗风,抗污染,不耐水湿雪松喜光,稍耐阴,不耐水湿女贞耐水湿,喜光耐荫,抗污染罗汉松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性强,抗污染杜英喜光,稍耐阴,抗二氧化硫楠木喜湿耐荫龙柏喜阳,稍耐阴,抗干旱,忌积水,对氧化硫和氯抗性强,但对烟尘的抗性较差黑松喜光,耐旱,不耐水涝苏铁喜暖热湿润的环境,不耐寒冷蒲葵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旱,能耐短期水涝棕榈喜光,稍耐阴,耐一定的干旱与水湿。
抗大气污染能力强红豆杉喜荫、耐旱、抗寒观花观叶常绿乔木金桂喜光,稍耐阴,耐干旱,抗污染日香桂喜光,稍耐阴,耐干旱,抗污染八月桂喜光,稍耐阴,耐干旱,抗污染红花木莲耐阴乐昌含笑喜光,不耐旱深山含笑喜光,不耐旱观叶观花落叶乔木银杏阳性树,不耐积水之地,较能耐旱三叶树喜光,稍耐荫,较耐水湿,抗风、抗有毒气体皂角树喜光,稍耐荫法国梧桐喜光,较耐寒,抗空气污染能力较强鸡爪槭弱阳性树种,耐半荫,不耐水涝红叶李喜光,稍耐荫青枫弱阳性树种,耐半荫,不耐水涝垂柳喜光,较耐寒,特耐水湿,抗污染马褂木喜光,不耐旱,不耐水湿白玉兰喜光。
不耐干旱,也不耐水涝,抗性差紫玉兰喜光。
不耐干旱,也不耐水涝,抗性差石榴喜温暖向阳的环境,耐旱、耐寒,耐瘠薄,不耐阴,不耐涝碧桃喜光,耐旱,不耐湿垂丝海棠喜阳光,不耐阴,不耐寒,不耐水涝珙桐喜阳光,不耐瘠薄,不耐干旱刺桐喜阳光,耐旱也耐湿国槐喜光而稍耐荫,耐干旱、瘠薄,抗污染日本樱花喜光,不抗旱,不耐涝,不耐污染贫瘠黄金槐耐旱能力和耐寒力强,耐盐碱,耐瘠薄紫薇喜光,略耐阴,耐干旱,忌涝日本贴梗海棠喜光,也耐半阴,耐寒,耐旱紫荆较耐寒,喜光,稍耐阴,不耐湿红梅喜温暖气候,有一定的耐寒力香花槐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耐盐碱小叶女贞喜光照,稍耐荫,较耐寒八角金盘耐阴,不耐干旱,有一定耐寒力龟甲冬青适应性强,阳地、阴处均能生长海桐喜光,耐半阴,抗污染性强大叶黄杨喜光,稍耐阴,有一定的耐寒力红花继木喜光,稍耐阴,但阴时叶色容易变绿,耐旱小叶黄杨抗逆性强,耐水肥,抗污染,耐寒六月雪畏强光,耐寒、耐旱金边黄杨抗逆性强,耐水肥,抗污染,耐寒洒金珊瑚喜光,不耐寒,抗污染金叶女贞喜光,稍耐阴,耐寒大叶棕竹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稍耐寒细叶棕竹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稍耐寒万年青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稍耐寒南天竹喜光,较耐阴,耐湿,耐旱十大功劳耐荫、忌烈日曝晒,抗干旱,耐寒,怕水毛叶丁香阳性,耐旱,较耐寒,耐瘠薄观花常绿灌木茶花惧风喜阳,耐酸性土壤茶梅喜阴湿夏鹃耐寒怕热;要求土壤肥沃偏酸性木槿耐干燥和贫瘠,喜光,稍耐阴,好水湿而又耐旱茉莉畏寒、畏旱,不耐霜冻、湿涝和碱土栀子花喜光也能耐荫,耐热也少耐寒,耐干旱瘠薄,耐污染草本花卉麦冬要求光照充足,对土壤条件有特殊要求,适宜种植在壤土类土壤上石蒜耐寒性强,喜阴,耐干旱唐菖蒲喜光,不耐寒葱兰喜阳光充足,耐半阴与低湿,宜肥沃、带有黏性而排水好的土壤。
海绵城市常见植物图谱常⽤植物图谱【学名】Ligustrum ovalisolium【形态特征】常绿⼩乔⽊,⽼枝灰⾊,⼩枝圆且细长,叶对⽣,叶厚纸质或薄⾰质,椭圆形或卵形,叶缘镶有乳⽩⾊边环。
花序顶⽣或腋⽣,花期4-6⽉。
核果近球形,果期9-10⽉。
【⽣长习性】稍耐荫,对⼟壤适应性强,酸性、中性和碱性⼟壤均能⽣长,对严寒、酷热、⼲旱、瘠薄、强光均有很强的适应能⼒。
1.1 银姬⼩蜡【学名】Ligustrum japonicum'Howardii'.【形态特征】⼤型常绿灌⽊,⾼3-5⽶,叶及树⼲⽆⽑。
叶对⽣,单叶卵形,⾰质、厚实、有⾁感,枝叶稠密。
花期6⾄7⽉份,圆锥状花序,花⽩⾊。
果实10⾄11⽉份成熟,呈⿊紫⾊,椭圆形。
【⽣长习性】⽣低海拔的林中或灌丛中。
喜光、耐旱、耐寒。
对⼟壤要求不严格,酸性、中性和微碱性⼟均可⽣长1.2 ⾦森⼥贞【学名】Forsythia suspensa(Thunb.) Vahl.【形态特征】连翘属于落叶灌⽊。
枝开展或下垂,棕⾊、棕褐⾊或淡黄褐⾊,⼩枝⼟黄⾊或灰褐⾊,疏⽣⽪孔,叶通常为单叶,叶⽚卵形、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椭圆形,先端锐尖,基部圆形、宽楔形⾄楔形,叶缘除基部外具锐锯齿或粗锯齿,裂⽚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果卵球形、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先状渐尖,表⾯疏⽣⽪孔,花期3-4⽉,果期7-9⽉。
【⽣长习性】喜光,有⼀定程度的耐荫性;喜温暖,湿润⽓候,也很耐寒;耐⼲旱瘠薄,怕涝。
不择⼟壤,在中性、微酸或碱性⼟壤均能正常⽣长。
1.3 连翘【学名】Jasminum mesnyi Hance.【形态特征】常绿直⽴亚灌⽊,⾼0.5-5⽶,枝条下垂。
⼩枝四棱形,具沟,光滑⽆⽑。
【⽣长习性】性耐阴,全⽇照或半⽇照均可,喜温暖植物。
花果期3~4⽉,花期过后应修剪整枝,有利再⽣新枝及开花。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候。
中性,不耐寒,适应性强。
⽣峡⾕、林中,海拔500-2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