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3.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 格式:doc
- 大小:402.06 KB
- 文档页数:10
三大战的新阶段一、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1.三国结成政治同盟(1)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扩张行为使它们在国际上陷入孤立。
②他们试图打着“反共”旗号,达到互相支持、扩大侵略的目的。
(2)结盟: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形成,说明三国结成了政治同盟。
2.三国结成军事同盟(1)原因:法国败降后,德、意、日三国进入了全面合作的新阶段。
(2)结盟: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在德国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由政治同盟扩展成为军事同盟。
3.三国结盟的影响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一步步扩展,相继爆发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二、苏德战争爆发1.战争爆发(1)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军展开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的军事行动,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
(2)影响: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初期战况德军长驱直入,苏军节节失利,遭受严重损失。
3.莫斯科保卫战(1)爆发:1941年10月初,德军进攻莫斯科。
(2)结果: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莫斯科保卫战取得胜利。
(3)影响:莫斯科保卫战使德军遭到沉重打击,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
[课中思考] 从军事角度看,苏联在战争初期失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1)战争初期,苏德双方力量对比对苏军不利。
德国控制了整个欧洲心脏地带,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军事资源。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苏联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致使苏军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
(3)战前,苏联建立的“东方战线”,侵犯了一些小国的利益,战争初期一些小国反而支持德国。
三、日本偷袭珍珠港1.原因(1)日本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并派军侵入法属印度支那,加剧了日本与美、英等国之间的矛盾。
(2)美、英对日战略物资的禁运等措施沉重打击了日本。
(3)山本五十六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方案。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了解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及其意义。
体会反法西斯力量坚忍不拔的意志、浴血奋战的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智慧。
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1.莫斯科战役(1)战况①1941年9月底,德军以强大兵力向莫斯科发动进攻。
②12月初,苏军在朱可夫将军指挥下大举反攻,歼灭德军50余万人。
(2)意义:这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2.斯大林格勒战役(1)原因①莫斯科战役后,德军在东线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
②德军为夺取苏联重要的战略物资产地高加索,首先攻占伏尔加河下游西岸的交通枢纽斯大林格勒。
(2)战况①防御:1942年7月战役开始,德军一度突入市区,苏联军民与德军展开巷战。
②反攻:1942年11月苏军从南北两侧进行强大的钳形攻势,1943年2月德军惨败。
(3)意义①规模: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
②地位:是苏德战场局势的根本转折,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也具有深远影响。
[特别提醒] 苏德战争爆发前由于对法西斯侵略估计不足,苏联应战准备不够充分,再加上战略失误,苏军在遭受到德军进攻的时候,暂时遇到了挫折,但是,经过整顿与喘息之后,苏军展开了反攻,德军就难以抵挡了。
二、中途岛战役1.背景(1)1942年4月,美国对日本的东京、横滨等城市的轰炸,使日本举国震动。
(2)日本为巩固并加强在太平洋上的优势,诱使美国舰队主力出动,加以歼灭。
(3)美军事先破译了日军密码,了解日军的作战计划。
2.经过:1942年6月,日美双方在中途岛附近海域展开一场海空大战,日军惨败。
3.影响: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
[特别提醒] 中途岛战役中,日本虽然战败,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的实力对比,但并未彻底消灭日本太平洋舰队主力,日本太平洋海军仍有一定实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本课是高中《历史》选修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六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有以下几大构建:1、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2、中途岛战役;3、阿拉曼战役。
本课是第三单元第六课,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几次转折性战争,从这几次战役之后法西斯开始走向灭亡,反法西斯国家发起来反攻。
课本课内容丰富,知识点难易适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几场转折性战役无不惨烈艰辛,学习本课,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战争的罪恶,培养学生爱护和平信念,热爱生活。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美军空袭东京;中途岛战役和阿拉曼战役。
2、理解苏军在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获胜的原因以及美军在中途岛战役中获胜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综合归纳:综合归纳二战中各大战场如欧洲战场、亚太战场和非洲战场的转折性战役,剖析这些战役对二战胜利的影响。
2、问题探究:结合本课和前课内容,探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打开胜利之门的原因。
3、论从史出:引用相关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4、运用:通过对二战的转折,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认识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弘扬世界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美军获胜的原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护和平信念,热爱生活。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多媒体课件;2、做好预习和导学案。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导入:经过与法西斯势力的不懈斗争,最终国际反法西斯组织取得了胜利。
其中有几场战役起到了转折性的作用,今天,我们来看看这几场惨烈艰辛的转折之战。
[问题]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怎样实现转折的?2、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日军为什么败于中途岛战役。
【讲授新课】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板书)1、莫斯科战役(板书)过程:1941年9月至12月,德军在“闪电战”计划破产后,被迫缩短战线,妄图集中力量,迅速攻占莫斯科。
第 4 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与结束考点内容要求层级第二次世界莫斯科战斗、斯大林格勒战斗、半途岛海战、阿拉曼c 大战的转折战斗及其意义瓜岛战斗、意大利投诚、库尔斯克会战、诺曼底战斗c及其影响第二次世界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通告》大战的结束c及其主要内容德国、日本法西斯的投诚b一、从莫斯科战斗到斯大林格勒战斗1.莫斯科战斗(1)战况①1941 年 9 月尾,德军向莫斯科发动攻击,形势紧张。
②1941 年 12 月初,寒冬到临,苏军在朱可夫将军指挥下大力反扑,德军后撤。
(2)意义①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到的第一次重要失败。
②宣布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③大大改良了苏联的政治和国际地位,博得了美英盟军的支持和救助,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结盟的形成。
思想点拨莫斯科捍卫战是苏德战争先期的大规模战略性战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确立了基础。
斯大林格勒战斗是苏德战场上最为强烈的战斗,对推进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拥有重要意义。
2.斯大林格勒战斗(1)原由①莫斯科战斗后,德军在东线改全面攻击为要点攻击。
②为抢夺高加索,第一选择了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
(2)战况①防守: 1942 年 7 月战斗开始,德军一度闯入市里,苏联军民与德军睁开巷战。
②反扑:苏军从南北双侧包围德军,1943 年 2 月德军惨败。
(3)意义①规模:苏德战争中最为强烈的战斗。
②地位:使苏德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折,对于推进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也拥有深远影响。
思想点拨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在苏德战场迸发的斯大林格勒战斗使德国法西斯由战略攻击转为战略防守,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拥有重要的转折意义。
二、半途岛战斗1.背景(1)1942 年 4 月,美国舰载飞机对日本东京、横滨等城市的轰炸使日本举国震动。
(2)日本为稳固并增强在太平洋上的优势,诱出美国舰队主力加以剿灭。
(3)美军预先破译了日军密码,认识日军的作战计划。
2.经过: 1942 年 6 月,美日两方在半途岛邻近海疆睁开一场海空大战,日军惨败。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在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获胜的原因结合本课和前课内容,探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打开胜利之门的原因讲述过程问题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折是由世界各国人民在不同战场上完成的中途岛战役美军空袭东京;中途岛战役美军在中途岛战役中获胜的原因讲述过程问题探究阿拉曼战役阿拉曼战役讲述过程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点中途岛战役美军获胜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阶段(1942年6月~1943年6月),主要战场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
本阶段在各大战场上均发生了根本性的战略转折,随着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本节教材叙述的即为战争转折阶段的重大战役。
本课引言叙述发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尾声的一个小故事,意在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切入点,反映本课主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引言中包括本课学习任务: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探究的三个问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怎样实现转折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日军为什么败于中途岛战役?)、需要解决的四个概念(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
“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一目介绍苏德战场的转折。
一、莫斯科战役。
1941年9月,德军以180万兵力、1 700辆坦克和1 400架飞机,发动代号为“台风”的强大攻势,意在夺取苏联首都莫斯科。
德军初战告捷,在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地区合围苏军60万。
但苏联军民顽强抵抗,使德军最终止步于莫斯科城外20千米处。
12月6日,苏军发动反攻,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莫斯科战役中苏军获胜的原因有:① 苏联军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顽强的抵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教材分析本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为中心,讲述了战争形势的变化:首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最终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二战演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其次,欧、亚、非三大战场都出现了转折性战役,特别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此外,本课还揭露了法西斯国家的暴行。
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斯大林格勒战役;盟军胜利结束北非战事;墨索里尼垮台和意大利投降。
2.思想教育:①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促使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二战演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②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保证。
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能力培养:通过分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①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1939 年~1941年欧洲战场的态势?(学生回答略)面对法西斯侵略的猖獗肆虐,出现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新局面,促使战争形势出现转折。
(讲授新课)一、太平洋战争爆发(板书)1.日本偷袭珍珠港(板书)德国在欧洲闪电战的成功,使日本获得一个机会,得以夺取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的殖民地。
1940 年7 月,已经陷入中国抗战汪洋大海的日本侵略者,决意扩大侵略,确立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基本方针,妄图把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
因此日本同英、美,特别同美国的矛盾日益尖锐。
论综合国力,日本难以同美国抗衡,因而演出了1941 年12 月7 日偷袭珍珠港基地,先发制人的一幕。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了解偷袭珍珠港的概况)12 月8 日,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12 月11 日,德、意对美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了。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课程标准]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一、苏德战场的转折1.莫斯科战役(1)概况①1941年9月底,德军向莫斯科发动进攻。
②12月初,苏军在__________将军的指挥下大举反攻,德军仓皇后退,被歼50万人。
(2)影响:莫斯科之战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德军“________”的破产。
2.斯大林格勒战役(1)背景:1942年,希特勒将德军进攻的重点指向南方,准备夺取苏联重要的战略基地__________,为此,必须首先攻占斯大林格勒。
(2)概况①1942年7月,战役开始。
德军虽然不断向斯大林格勒投入兵力,但却始终不能占领全城。
②1942年11月,苏军发起反攻。
第二年2月发起最后攻势,德国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
(3)影响:____________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局势发生了________转折,而且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具有深远影响。
二、太平洋战场的转折——中途岛海战1.背景(1)1942年,美国舰载飞机对日本的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进行了轰炸,日本举国震动。
日本军方决定进攻美国太平洋舰队重要基地中途岛,歼灭美国舰队主力。
(2)美日双方的兵力对比极为悬殊,但日本把舰队分成5个相隔甚远的编队,分散了占绝对优势的兵力;美军事先破译了日军密码,了解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将有限的兵力集中于中途岛海域,伺机歼敌。
2.概况(1)1942年6月,日军向中途岛发动进攻。
美军立刻发动进攻,日本航空母舰错失了战机。
(2)在海战中,日本4艘航空母舰被击沉,损失了300余架飞机和大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
3.影响:中途岛海战后,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上的______________,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
三、北非战场上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1.1942年,北非德意军队进逼阿拉曼,________告急。
2.1942年10月,在__________的指挥下,英军发动大规模反攻,德军处于劣势,被迫全线西撤。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学习目标】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转折点的重大事件。
2.掌握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的重大意义(重点)。
3.认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苏美获胜的原因(难点)。
【基础知识】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1.莫斯科战役(1)战况①1941年9月底,德军向莫斯科发动进攻,局势紧张。
②1941年12月初,严冬来临,苏军在朱可夫将军指挥下大举反攻,德军后撤。
(2)意义:①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②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③大大改善了苏联的政治和国际地位,赢得了美英盟军的支持和援助,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斯大林格勒战役(1)原因:①莫斯科战役后,德军在东线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
②为夺取高加索,首先选择了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
(2)战况①防御:1942年7月战役开始,德军一度突入市区,苏联军民与德军展开巷战。
②反攻:苏军从南北两侧包围德军,1943年2月德军惨败。
(3)意义:①规模: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
②地位:是苏德战场局势的根本转折,对于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也具有深远影响。
二、中途岛战役1.背景(1)1942年4月,美国舰载飞机对日本东京、横滨等城市的轰炸使日本举国震动。
(2)日本为巩固并加强在太平洋上的优势,诱出美国舰队主力加以歼灭。
(3)美军事先破译了日军密码,了解日军的作战计划。
2.经过:1942年6月,美日双方在中途岛附近海域展开一场海空大战,日军惨败。
3.影响: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
三、阿拉曼战役1.起因:1942年北非德意军队进逼阿拉曼,开罗告急。
2.战况(1)1942年10月,英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大举反攻。
(2)德意军队处于劣势,全线西撤。
3.意义: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
4.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的意义(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牢牢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
(2)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人民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2015年高中历史 3.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建议】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点:中途岛战役美军获胜的原因。
突破方法:1.有条件可以观看《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等历史影片,认识战争的残酷性。
2.列表格学习各大战场的转折及相关内容。
3.重点分析每一战役的意图、特点、成败原因及影响等重要问题。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漫画】纳粹“胜利快车: 1944年初,纳粹的“胜利快车”在斯大林调整过的轨道上,飞驰着走向灭亡。
1942年 7月,德军向斯大林格勒发动进攻,苏联军民殊死抵抗,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由此开始。
德军一度攻入市区,但苏军的顽强抵抗使德军始终不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反而消耗了大量的有生力量,11月苏军展开战略反攻,将德军分割包围,并于次年2月将敌军全歼,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学案导学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1、莫斯科战役:(1)概况:1941年9月底,德军以强大兵力,向莫斯科发动进攻,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英勇作战,于12月初,苏军在朱可夫将军指挥下大举反攻,被歼50余万人。
(2)意义:莫斯科之战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2、斯大林格勒战役:(1)德军1942年夏季攻势战略意图: 1942年德军的进攻重点指向南方,准备夺取苏联重要的战略物资产地高加索,为此必须首先攻占伏尔加河下游西岸的交通枢纽斯大林格勒。
(2)过程: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11月,苏军发起反攻, 1943年2月,苏军发起最后进攻,德国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
(3)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使苏德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问题探究】观察下面两幅图片:红场阅兵惨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请思考:指出以上两幅图片反映事件的内在联系?图片所示事件对二战发展的影响?答案:莫斯科战役失败后,德军集中主力南下进攻斯大林格勒。
莫斯科战役打破了德国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斯大林格勒战役则成为苏德战争和二战的转折点。
二、中途岛战役1、背景: 1942年4月,美国舰载飞机对日本的东京、横滨等城市进行了轰炸,日本举国震动。
2、战况:日军进攻中途岛损失巨大,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3、意义: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
【问题探究】阅读材料:中途岛海战中美、日损失对照表国家航空母舰(艘) 飞机(架) 人员(人)日本 4 322 2000美国 1 147 307请思考:日本为什么发动中途岛战役?结果如何?有何影响?答案:(1)美国舰队威胁日本,为诱出美国舰队主力加以歼灭,日本决定发动中途岛战役。
(2)结果日本战败。
(3)中途岛战役后,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权动,太平洋战场出现转折。
三、阿拉曼战役1942年,北非在蒙哥马利指挥下,英军集中兵力,发动大规模反攻,德意军队处于劣势,折损过半,被迫全线西撤,北非战场的形势也发生了转折。
【问题探究】丘吉尔说“在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是战无不败;在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是战无不胜。
”你是怎样理解的?答案:经过阿拉曼战役,德意军队失去在北非战场的主动权,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战的意义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战役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主要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人民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问题探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如何打开胜利之门的?答案: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盟国在各大战场上协调步骤,广大军民浴血奋战,实现了各战场的转折。
课堂小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阶段(1942年6月一l943年6月),主要战场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本阶段在各大战场上均发生了根本性的战略转折,随着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
知识网络:重难点释疑:1.(1(2地位,其仆从国从此埘希特勒的信心发生动摇,法西斯集团内部开始出现裂痕。
(3)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提高r苏联的国际威望,增强了苏联军民迅速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信心。
这次战役后,苏军掌握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并开始转入侵略进攻。
(4)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给世界人民以极大的鼓舞,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典例1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图一斯大林格勒战役图二中途岛海战图三阿拉曼战役请思考:(1)以上三幅图片描绘的战役各开始于什么时间?作战双方是谁?(2)三次战役在战略上有何历史意义?解析:回答第(1)问只要阅读图片信息,再现基础知识,即可回答。
第(2)问回答出图片所示三次战役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即可。
答案:(1)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于l942年7月,苏军对德军;中途岛战役开始于l942年6月,美军对日军;阿拉曼战役开始于l942年10月,英军对德意军队。
(2)三次战役分别是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和北非战场的转折性战役,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规律技巧】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使苏德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也具有深远影响。
跟踪训练1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是因为①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②德国是轴心国的中坚力量③这次战役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④这次战役的胜利使苏联能抽出兵力参与其他战场作战⑤这次战役的胜利减少了其他战场的压力A.①②③⑤ B.①②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解析:应从苏德战场是二战中三大战场的主战场角度思考分析。
③④⑤不能说明题干的要求。
答案:B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战争优势的转变及转变的原因(1)二战初期,战争优势在德、意、日法西斯一方。
其主要原因是英法集团长期以来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推行绥靖政策;法西斯在充分做好战争准备的前提下,发动了一系列的突然袭击,取得了暂时的军事优势。
(2) 1942~1943年,战争优势转到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一方。
其原因是:①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苏联和美国的参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空前团结,互相配合与支援。
②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在人力、物力各方面都大大超过轴心国,而法西斯国家在战争初期人力、物力消耗巨大。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法西斯德国被迫转入战略防典例2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处于战略优越地位的原因有①对战争蓄谋已久,准备比较充分②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战备松懈③法西斯采取“闪电战”的战术④英、法等国综合国力不如德国A.①②③ B.②⑧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思路分析:由二战初期,英法综合国力强如德国,但由于其推行绥靖政策而使德处于优势地位而排除含④的B、C、D三项。
答案:A【规律技巧】解答本题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
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
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坚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跟踪训练2 “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
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仑的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
”材料中“灭亡的决定点”是指A.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乃至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B.斯大林格勒战役消灭了希特勒的主力C.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D.莫斯科打败了希特勒的主力点拨:歼灭了法西斯军队的有生力量,对整个反法西斯战局有深远影响,成为苏德战争乃至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答案:A备课资料:【斯大林格勒的战略地位】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是苏联欧洲部分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和石油中转站。
莫斯科战役后,受到重大损失的德军无力再发动全面攻势。
希特勒决定集中力量进攻南线,企图占领斯大林格勒,以便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的粮食、工业及石油产区,进而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湾。
所以,斯大林格勒的得失关系着苏德双方整个战局的命运。
【中途岛】中途岛位于北美洲至亚洲的太平洋航线中点,因而得名,距旧金山和横滨均为 2 800海里(约5 185千米),距珍珠港l l35海里(约2 037千米),由沙岛和东岛两个岛屿围成一个直径约6海里(约11千米)的圆形环礁,陆地面积4.7平方千米,是个天然良港。
l867年被美国占领,1903年起美国在岛上开始建立海军基地和海底电缆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美军在中太平洋的重要的海空基地。
【中途岛海战美军作战序列】战役总指挥: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1.第l7特遣舰队:司令弗莱彻海军少将约克城号航母、重巡洋舰2艘、驱逐舰5艘、舰载机75架2.第l6特遣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海军少将企业号、大黄蜂号航母、重巡洋舰5艘、驱逐舰9艘、舰载机158架3.北太平洋部队:司令西奥博尔德海军少将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14艘、潜艇8艘、岸基飞机l05架4.中途岛岸基航空兵:司令赛马德海军陆战队上校岸基飞机120架5.中途岛地面部队:司令香农海军陆战队上校【沙漠之狐隆美尔】战绩:1940年2月,隆美尔被任命为第7装甲师师长。
在进攻法国战役中,该师攻击速度之快、挺进距离之远为其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
1941年1月,隆美尔担任德国驻非洲军中将军长。
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内就扭转了北非战局。
l942年6月22日,隆美尔被擢升为德国陆军元帅,达到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顶点。
阿拉曼战役失败后,隆美尔出任西线B集团军司令,但他的“大西洋壁垒”并未挡住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评价:隆美尔把德国军事学说的进攻精神融于自己的军事指挥之中,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果断发起进-攻,被誉为“沙漠之狐”。
丘吉尔曾这样评价隆美尔:“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厮杀,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优化训练:一、选择题1.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A.不列颠之战 B。
莫斯科战役 C。
阿拉曼战役 D。
斯大林格勒战役解析:B 在解答本题时,要首先明确题目要选择的是德军被首先打败的战役,A项战役中,德军没有被打败;B、C、D三项中的战役都是德军被打败的战役,但发生时间最早的是B项。
2.下列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表述正确的是①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②全歼了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③使德军在苏德战场上转入战略防御④推动了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
②③④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