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培训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1
市(区县) 姓名 单位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22年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业务培训试题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单位等信息。
3、本卷共三大题型分别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请在指定位置作答。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从( )起施行。
A 、2015.1.1B 、2015.5.1C 、2015.6.1D 、2015.10.12、以下哪种情形可免予处罚( )。
A.履行了进货查验等义务,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采购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能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B.生产经营微生物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C.生产经营掺假掺杂的食品D.生产经营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3、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患有哪那些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 ) A 、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 B 、活动性肺结核C 、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D 、以上全部4、食品库房中,应与食品分开设置的是( )。
A.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 B.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非食品 C.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包装材料 D.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工用具5、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人员有权进入相关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经营场所采集样品、收集相关数据。
采集样品应当按照( )支付费用。
A.市场价格 B.出厂价格C.协议价格D.成本价格6、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A.有权 B.可以 C.依法 D.应当7、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未建立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农产品生产记录的,或者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 )罚款。
食品卫生疾病培训测验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一项不是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A. 食品原料的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B. 食品容器、餐具、设备等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C. 食品加工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通风良好。
D. 食品的包装应尽可能使用塑料制品,以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2. 以下哪种疾病不是通过食品传播的?A. 细菌性食物中毒B. 病毒性肝炎C. 寄生虫病D. 真菌性食物中毒3. 以下哪种食品不适合生食?A. 水果B. 蔬菜C. 生肉D. 鸡蛋二、判断题1. 食品卫生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不注重食品卫生会导致各种食品中毒疾病。
(正确)2.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只要经过高温杀菌,就可以消除所有的食品安全隐患。
(错误)3. 为了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我国的法律法规对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
答: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包括食品原料的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食品容器、餐具、设备等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食品加工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通风良好等。
2. 请简述食品中毒的分类及主要传播途径。
答:食品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食物中毒、寄生虫病和真菌性食物中毒。
其主要传播途径包括:食物被细菌、病毒、寄生虫或真菌污染;食品在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被污染;食品容器、餐具、设备等未进行清洗、消毒,导致食品被污染等。
四、案例分析题1. 案例:某餐厅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发现,此次事件是由于餐厅的食品容器未进行清洗、消毒导致的。
请根据此案例,提出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措施。
答:为防止类似事件发生,餐厅应加强对食品容器的清洗、消毒工作,确保食品在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同时,应对员工进行食品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卫生意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以上是食品卫生疾病培训测验的题目及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培训测验有所帮助。
食物中毒培训试卷一、单选题1.引起组胺中毒的鱼类是()A、河豚鱼B、青皮红肉鱼海产鱼C、红肉鱼D、内陆湖泊鱼2.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是由()引起A、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B、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的食物C、化脓性球菌污染的食物D、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3.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是由()引起A、肉毒梭菌B、肉毒杆菌C、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D肉毒梭菌产生的内毒素4.引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物是()A、米饭、米粉B、水果C、蛋类D腐败肉类5.属于有毒动植物中毒的是()A、毒中毒B、化学性食物中毒C、砷污染食品而引起的中毒D细菌性食物中毒6.常见的食物中毒是()A、毒中毒B、化学性食物中毒C、砷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D细菌性中毒7.食物中毒与其他急性疾病最本质的区别是()A、潜伏期短B、很多人同时发病C、急性肠道症状为主D病人曾进食同一批某种食物8.引起肉毒梭菌中毒最多见的食品是()A、肉制品B、鱼制品C、自制发酵食品D、罐头食品9.摄入大量亚硝酸钠,可是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引起()A、营养不良B、肠源性青紫症C、腹泻D、腐败变质10 。
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毒性。
A、肾脏B、神经C、内分泌D、血液E、肝脏二、判断题1.食物中毒就是食源性疾病()2.安全食品是指完全没有风险的食品()3.食物烧煮过程中只要中心温度达到65度就可保证食品安全卫生()4。
正确的餐具清洗消毒顺序是:刮、洗、过清、消毒、保洁()三、简答题食物中毒的分类?一、单选题:1、b 2、b 3、c 4、a 5、a 6、d 7、d 8、c9、b 10、b二、判断题:1、错2、错3、错4、错三、简答题:1、细菌性食物中毒2、真菌及其毒素性食物中毒3、动物性食物中毒4、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5、化学性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试题
1. 食源性疾病是指人通过食物摄入引起的疾病。
以下是对食源性疾病的一些试题,你可以针对每一题进行答案的书写。
请确保回答准确且简洁明了。
2. 试题一: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3. 试题二:列举三种常见的食源性疾病。
4. 试题三:食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5. 试题四: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6. 试题五:描述食源性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7. 试题六:针对以下情况,判断是否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
a) 在冰箱中存放食物的时间超过了保质期。
b) 食材没有彻底加热熟透而食用。
c) 在厨房操作食物时没有正确洗手。
8. 试题七:你如何保证在饭店用餐时不会患上食源性疾病?
9. 试题八:简述一种食源性疾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治疗方法。
10. 试题九: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你认为哪些环节容易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11. 试题十:阐述一下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12. 试题十一:你认为社会公众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对食源性疾病
的认识和防范?
13. 试题十二:食源性疾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14. 试题十三:简述一种食源性疾病的症状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15. 试题十四:如果你发现自己患上了食源性疾病,你应该采取哪
些措施?
以上是食源性疾病的试题,你可以根据每一题的要求进行详细回答。
食源性疾病的防治非常重要,希望通过这些试题,你能更加了解和关
注食品安全,从而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危害。
食源性疾病培训考试
科室:姓名:得分:
技术职称:填空题
(每空4分,共100分)
1、食源性疾病的特征包括食物传播、爆发性、地区性、季节性和散发性。
2. 按发病机制分,食源性疾病可分为食源性感染和食物中毒。
3. 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报告的对象包括感染性病例、中毒性病例、异常病例、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4. 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是指发病人数在2 人及以上或出现1名及1名以上死亡病例的食源性疾病事件。
5.引起食源性诺如病毒病的主要食品是贝类,此外,受污染的沙拉、水果、三文治、蛋糕、冰霜、冰块等也能引起食物中毒。
6. 生或未煮熟的菜豆含有较丰富的红细胞凝集素和皂苷,这两种生物毒素进入人体后发挥生物作用而导致食源性菜豆中毒。
7. 动物性毒素中毒。
8.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的易感人群包括孕妇、免疫力低下、和新生儿。
9. 紫绀是食源性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表现之一。
10. 食用发芽或表皮变为青绿色的马铃薯、未成熟的番茄可导致患龙葵碱中毒。
12. 食源性阪崎肠杆菌病的主要致病食品是婴儿配方奶。
食源性疾病培训试卷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食源性疾病培训考试
科室:姓名:得分:
技术职称:
填空题(每空4分,共100分)
1、食源性疾病的特征包括食物传播、爆发性、地区性、季节
性和散发性。
2. 按发病机制分,食源性疾病可分为食源性感染和食物中毒。
3. 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报告的对象包括感染性病例、中毒性病例、异常病例、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4. 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是指发病人数在 2 人及以上或出现1名及1名以上死亡病例的食源性疾病事件。
5.引起食源性诺如病毒病的主要食品是贝类,此外,受污染的沙拉、水果、三文治、蛋糕、冰霜、冰块等也能引起食物中毒。
6. 生或未煮熟的菜豆含有较丰富的红细胞凝集素和皂苷,这两种
生物毒素进入人体后发挥生物作用而导致食源性菜豆中毒。
7.
;食源性组胺中毒属于动物性毒素中毒。
8.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的易感人群包括孕妇、免疫
力低下、和新生儿。
9. 紫绀是食源性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表现之一。
10. 食用发芽或表皮变为青绿色的马铃薯、未成熟的番茄可导致患
龙葵碱中毒。
12. 食源性阪崎肠杆菌病的主要致病食品是婴儿配方奶。
食品安全培训课程的考核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安全指的是什么?- A. 保证食物的口感和质量- B. 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C. 提高食品加工效率和产量- D. 增加食品的保质期答案:B2. 食物中毒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A. 食品存放时间过长- B. 食品加工不当- C. 食品添加剂过量- D. 食物中存在致病菌或毒素答案:D3.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卫生原则是什么?- A. 保持食品加工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B. 使用过期的食材进行加工- C. 忽略食品存储的温度和湿度- D. 不进行食品消毒处理答案:A4. 食品安全法规中规定的食品召回是指什么?- A. 主动回收已上市的食品并销毁- B. 将过期食品重新加工销售- C. 对违规生产的食品进行处罚- D. 从市场上收回存在质量问题的食品答案:D5. 食品安全培训的目的是什么?- A. 增加企业的利润- B.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C. 培养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 D. 推广食品加工新技术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食品中毒的常见症状和处理方法。
答案: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有时也会伴随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处理方法包括立即停止食用有问题的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
2. 食品安全培训的重点内容有哪些?答案:食品安全培训的重点内容包括食品卫生知识、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加工和储存的卫生要求、食品中毒的预防和处理、食品召回和报告制度等。
3. 食品安全法规中的食品召回制度有什么作用?答案:食品召回制度的作用是确保市场上的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通过召回存在质量问题的食品,可以及时阻止这些食品的流通和销售,减少食品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食源性病原学答案要点1一、名词解释1.食源性病原学:是研究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及其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在食品链各阶段中的生存、流行、变异规律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预防控制策略的一门学科。
2.食品菌落总数:指单位质量(g)、容积(ml)的被检样品在营养琼芝培养基上37°C 有氧培养48h所能计数到的菌落数。
3.食品变败:食品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食品的成分被分解、破坏,失去或降低使用价值的一切变化。
4.细菌性食物中毒:由于使用大量带有病原活菌或/和其毒性产物污染了的食品而引起的以急性胃肠炎和相应毒素中毒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三、填空题1尚未建立标准2.高压蒸汽灭菌法3.盐腌、糖渍4.O∣57I117五、简答题1、食源性疾病的定义及种类WHO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通过食物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根据病原的不同食源性疾病分为食物中毒、食源性传染病、人畜共患食源性疾病、原因不明或其他食源性疾病。
六、论述题1.为维系生态平衡,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如何?归纳为8种方式:种间共处、偏利共生、互利共生、互同共生、(1)种间共处:种间共处(neutralism)指两种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
不发生竞争、不产生抑制对方的物质,也不提供对方有利的因素。
(2)偏利共生:两种微生物共同存在于一个生境中,一种微生物能产生某种物质或改变环境使另一种微生物生长,而对前者无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偏利共生.(3)互利共生:生活在同一生境中的两种微生物,相互之间能提供有利生长的条件,称为互利共生。
(4)互同共生:生活在同一生境中的两种微生物,相互受益并保持他们各自独立生存的松散关系,称为互同共生。
(5)竞争:营养竞争和空间竞争。
(6)拮抗:一种微生物产生一种物质能干扰其他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拮抗作用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
(7)捕食:微生物能相互捕捉吞食的现象,称为捕食。
(8)寄生:一种微生物寄生于另一种微生物上,从而获得营养叫做寄生。
食源性病原学
一、名词解释
1 .食源性病原学
2 .食品菌落总数
3 .食品变败
4 .细菌性食物中毒
二、多选题
1 .食源性嗜冷菌是()
A小肠耶尔森氏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李斯特菌
D副溶血性弧菌
2 .食源性疾病的病因包括()
A细菌
B病毒
C寄生虫
D金属污染物
3 .人畜共患食源性疾病()
A炭疽病
B病毒性肝炎
C李斯特菌病
D布氏杆菌病
4 .沙门菌属常可引起食源性疾病,其中致病性最强的是(
)
A猪霍乱沙门菌
B鼠伤寒沙门菌
C肠炎沙门菌
D伤寒沙门菌
三、填空题
1.国内对食源性寄生虫的限量标准是
2 .罐藏食品常用的除菌方法是
3 .腌渍食品常用的方法是和
4 .肠出血大肠埃希菌最常见的血清型是
四、判断题
1.食源性疾病不存在人传人现象()
2.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病潜伏期通常较短()
3.食源性传染病通常为明显消化道症状()
4.提高酸度可延长食品的保存期()
5.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志贺菌只有一个血清型()
6.真菌毒素主要引起急性胃肠炎()
7.食源性寄生虫病属于人兽共患病()
8.食源性寄生虫病经粪口途径传播()
9.弓形虫病可经垂直传播()
10.人的绦虫病和囊尾蝴病因食入了含有猪囊尾拗的猪肉()
五、简答题
1、食源性疾病的定义及种类
六、论述题
1.为维系生态平衡,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如何?。
食物来源疾病培训测验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种食物最容易导致食物中毒?- [ ] A. 蔬菜- [ ] B. 水果- [ ] C. 肉类- [ ] D. 面包答案:C. 肉类2. 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 ] A. 头痛和发热- [ ] B. 肌肉疼痛和关节炎- [ ] C. 呕吐和腹泻- [ ] D. 呼吸困难和胸闷答案:C. 呕吐和腹泻3. 下面哪种食物最容易受到污染?- [ ] A. 罐装食品- [ ] B. 速冻食品- [ ] C. 新鲜食材- [ ] D. 熟食答案:C. 新鲜食材4. 食物来源疾病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 ] A. 空气传播- [ ] B. 接触传播- [ ] C. 飞沫传播- [ ] D. 食物传播答案:D. 食物传播5. 以下哪种行为可以减少食物来源疾病的发生?- [ ] A. 经常洗手- [ ] B. 食用生肉- [ ] C. 随意堆放食物- [ ] D. 忽略食品过期日期答案:A. 经常洗手二、判断题1. 食物来源疾病只会通过食物传播,不会通过其他途径传播。
- [ ] 正确- [ ] 错误答案:错误2. 饭前洗手是预防食物来源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 [ ] 正确- [ ] 错误答案:正确3. 食物来源疾病主要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
- [ ] 正确- [ ] 错误答案:正确4. 食物中毒的症状一般会在几小时后出现。
- [ ] 正确- [ ] 错误答案:正确5. 食物来源疾病的发生与个人的卫生惯无关。
- [ ] 正确- [ ] 错误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食物来源疾病的预防措施。
答:预防食物来源疾病的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如经常洗手;避免食用生肉和生鱼片;避免食品交叉污染,如生熟食物分开存放;确保食物煮熟煮透;注意食品的储存和过期日期;选择正规的食品供应商等。
2. 食物来源疾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答:食物来源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食物传播和接触传播。
食品安全相关培训试卷食品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 大肠杆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沙门氏菌
d) 霉菌
食品中最容易滋生细菌的温度范围是:
a) 0°C - 4°C
b) 4°C - 60°C
c) 60°C - 100°C
d) 100°C以上
食品中最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是:
a) 腹泻
b) 头痛
c) 呕吐
d) 发烧
食品中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
a) 空气传播
b) 水传播
c) 飞沫传播
d) 食物传播
食品中最常见的保存方式是:
a) 常温保存
b) 冷藏保存
c) 冷冻保存
d) 真空保存
食品中最常见的食源性疾病是:
a) 肠道感染
b) 食物中毒
c) 肠胃炎
d) 肝炎
食品中最常见的污染源是:
a) 土壤
b) 空气
c) 水源
d) 昆虫
食品中最常见的防腐剂是:
a) 硫磺
b) 亚硝酸盐
c) 苯甲酸
d) 抗生素
食品中最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是:
a) 食用色素
b) 食用香精
c) 食用防腐剂
d) 食用增稠剂
食品中最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是:
a) 食品添加剂超标
b) 食品污染
c) 食品虚假宣传
d) 食品过期。
食源疾病教育评估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是食源疾病的定义?A. 因食物而引起的疾病B. 因空气而引起的疾病C. 因水而引起的疾病D. 因药物而引起的疾病答案:A. 因食物而引起的疾病2. 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是什么?A. 病毒B. 细菌C. 寄生虫D. 真菌答案:B. 细菌3. 下列哪一项不是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措施?A. 食品加热至适宜温度B. 食品储存于适当的温度C. 食品加工工具交叉使用D. 食品原料来源可靠答案:C. 食品加工工具交叉使用二、判断题1. 食源性疾病可以通过食品传播。
(对/错)答案:对2. 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因此我们不能通过食品摄入营养。
(对/错)答案:错3.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操作可以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
(对/错)答案:对三、简答题1. 请简述食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答案:食源性疾病主要通过食品传播,具体传播途径包括食品中的病原体通过口腔进入人体消化道,或者食品中的毒素被人体吸收后引起疾病。
此外,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也可能通过皮肤或呼吸系统进入人体。
)2. 请简述预防食源性疾病的主要措施。
(答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主要措施包括:确保食品原料来源可靠,加强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操作,食品加热至适宜温度,食品储存于适当的温度,避免食品加工工具交叉使用等。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学校食堂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请分析可能导致该事件的原因。
2. 请提出针对该事件的应对措施。
(答案:1. 可能导致该事件的原因包括食品原料污染、食品加工过程不卫生、食品储存温度不当等。
2. 针对该事件的应对措施包括:立即停止使用有毒食品,对受影响的学生进行救治,调查事件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等。
)。
2025年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上报管理及相关知识考核试卷一、单选题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中所列的发病、就诊时间应精确到( B )。
A、天B、小时C、分钟D、秒2、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的哪个部门报告?( C )A、县/区级质量监督部门B、县/区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C、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D、县/区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3、下列不属于《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的内容的是( D )。
A、姓名、性别、出生年月B、住址、电话C、实验室检查或辅助检查结果D、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4、某病人中午食用红烧肉、凉拌黄瓜、西红柿炒鸡蛋、辣椒炒肉,晚上出现腹痛、腹泻不适,首诊医师接诊后考虑食源性疾病病例,在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时应选择的食品分类为( A )A、多种食品B、混合食品C、肉与肉制品D、其他食品5、对外省短期来三元区旅游的食源性疾病病人,住址应填写( B )A、目前入住酒店B、外省的实际居住地C、户口所在地D、以上都不是6、传染病报告卡现住地址指( A )。
A、患者发病时的住址B、户籍所在地址7、下列哪种传染病能够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 D )?A、乙肝B、梅毒C、淋病D、水痘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水痘是指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 C )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A、4B、8C、10D、209、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分别是多久?( C )A、2小时;6小时;12小时B、2小时;12小时;24小时C、2小时;24小时;24小时D、2小时;24小时;48小时10、责任疫情报告人在诊疗过程中,若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应立即电话报告总值班、医务科、公共卫生科,并在( A )内填写院内传染病报告卡提交。
A、2小时B、6小时C、30分钟D、1小时11、下列哪种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管理?(C)A. 霍乱B. 乙肝C.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D. 麻疹12、流行性感冒属于哪类传染病?(C)A. 甲类B. 乙类C. 丙类13、手足口病发病后(A )内传染性最强?A、1周B、2周C、3周D、4周14、轮状病毒胃肠炎(RVGE)住院者多为(B)婴幼儿。
食源性疾病教育测评问题和解答
问题1: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摄入或食物相关途径传播的疾病。
这些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化学物质引起。
问题2:食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食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
- 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水。
- 未彻底加热的食物或生食。
- 使用污染的烹饪工具或餐具。
- 受到感染者的飞沫或接触。
问题3: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的传播?
预防食源性疾病传播的方法包括:
- 彻底洗手,特别是在处理食物之前和之后。
- 使用安全的饮用水,煮沸水或使用过滤器。
- 确保食物彻底煮熟,特别是肉类和海产品。
- 分开储存生食和熟食,避免交叉污染。
- 使用干净的烹饪工具和餐具。
- 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物。
-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食物被感染者的飞沫污染。
问题4:食源性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食源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 腹泻
- 呕吐
- 腹痛
- 发热
- 肌肉疼痛
- 头痛
- 恶心
问题5:如果患有食源性疾病,应该如何处理?如果患有食源性疾病,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 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 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防脱水。
- 避免进食固体食物,暂时只摄入液体或半流质食物。
-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以上是关于食源性疾病教育测评问题和解答的简要内容。
食源性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通过采取正确的卫生和食品安全措施,我们可以减少食源性疾病的传播风险。
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上报管理及相关知识考核试卷一、单选题1.我国法定传染病共有( C )种。
A、甲乙丙三类、39种B、甲乙丙三类、40种C、甲乙丙三类、41种D、甲乙丙三类、42种2.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A)小时内完成网络报告。
A、2B、6C、12D、243.抗-HCV 检测结果阳性,符合临床诊断但未开展 HCV RNA 检测的病例,诊断类型应为(B)。
A、疑似病例B、临床诊断病例C、确诊病例D、阳性检测4.医疗卫生机构在作出传染病诊断时,如已知该患者曾经在本院或者其他医疗机构作出诊断并已明确报告过的可不再进行报告,下列传染病均不需要再报告的是(A)。
A、乙肝、丙肝、梅毒B、乙肝、丙肝、梅毒、流行病感冒C、艾滋病、戊肝、梅毒D、梅毒、淋病、乙肝、丙肝5.传染病报告遵循()原则,传染病报告实行( A )负责制。
A、属地管理、首诊医生B、户籍管理、首诊医生C、属地管理、会诊医生D、异地管理、会诊医生6.我国现行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参照甲类管理的病种有(D)。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7.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B)。
A、脊髓灰质炎、艾滋病、肺炭疽B、脊髓灰质炎、霍乱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D、艾滋病、霍乱8.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人员在接到传染病信息报告后,检查传染病报告卡内容时发现填写不完整、不准确,或有错项、漏项等情况,应由(B)修改后再录入至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
A、保健科工作人员B、报告医生C、会诊医生D、无需修改9.在诊疗过程中,抗-HCV 检测结果阴性、符合临床诊断且 HCV RNA 检测阳性的病例,应填报的诊断类型为( B )。
A、临床诊断病例B、确诊病例C、疑似病例D、病原携带者10.病人同时患两种及以上的传染病是否需要分别报卡?( A )A、是B、否11.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纸质或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相关记录应保存( C )年。
食源性疾病流行学试卷A 【考试试卷答案】食源性疾病流行学课程考试试卷A适用专业: 考试日期:试卷所需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食源性疾病:2、食源性疾病的流行:3、食源性疾病监测:4、土源性寄生虫:5、黄变米或黄霉米:6、病原体的带菌状态: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 1分,共24分)1、食源性疾病的分类依据有: 、 、 、 。
2、食源性疾病主要通过 和 途径引起疾病的传播。
3、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控制与处理,针对病人的一般治疗措施有: ; ; 。
4、吞噬细胞的作用: 和 。
5、对食源性疾病病原物质感染量或毒性剂量的研究,目前主要采取 、和 两方面获取食源性疾病与病原菌数量之间的关系数据。
6、动物腺体中毒多由“三腺”引起,即误食动物的 、 和病变的淋巴结引起。
7、木薯(树薯、树番薯)中毒临床表现有三类: ; ; 。
8、特殊治疗即针对病因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如 是甲醇中毒的解毒剂, 是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剂9、霉变甘蔗中毒的毒素为 ,是一种神经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也累及消化系统,但较轻。
10、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过程中收集的资料主要有 、和 3类,这些调查分析资料也是认定事故责任和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
三、选择题(共12小题,每空 1.5分,共18分)1、下列属于非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的是( ): A.细菌; B 金属玻璃等杂.; C. 病毒; D. 寄生虫。
2、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溶血性链球菌,其血清型90%属于( )群链球菌。
A. A 群;B. B 群;C. E 群;D. F 群。
3、甲型肝炎(HAV )的基因组为( )A. 正单链 RNA ;B. 负单链 RNA ;C. 正单链 DNA ;D. 负单链 DNA 。
4、轮状病毒(RV )分型复杂,有亚型、基因型和血清型之别。
国际上将RV 分为A,B,C,D 4组,儿童感染多为( )组。
食源性疾病培训考试
科室:姓名:得分:
技术职称:
填空题(每空4分,共100分)
1、食源性疾病的特征包括食物传播、爆发性、地区性、季节性和散发性。
2. 按发病机制分,食源性疾病可分为食源性感染和食物中毒。
3. 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报告的对象包括感染性病例、中毒性病例、异常病例、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4. 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是指发病人数在2 人及以上或出现1名及1名以上死亡病例的食源性疾病事件。
5.引起食源性诺如病毒病的主要食品是贝类,此外,受污染的沙拉、水果、三文治、蛋糕、冰霜、冰块等也能引起食物中毒。
6. 生或未煮熟的菜豆含有较丰富的红细胞凝集素和皂苷,这两种生物毒素进入人体后发挥生物作用而导致食源性菜豆中毒。
7.
组胺中毒属于动物性毒素中毒。
8.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的易感人群包括孕妇、免疫力低下、和新生儿。
9. 紫绀是食源性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表现之一。
10. 食用发芽或表皮变为青绿色的马铃薯、未成熟的番茄可导致患龙葵碱中毒。
12. 食源性阪崎肠杆菌病的主要致病食品是婴儿配方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