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类别分类简介
- 格式:pdf
- 大小:218.05 KB
- 文档页数:12
车辆类别分类及定义
M1类车辆——至少有4个车轮,或有3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超过1t,除驾驶员座位外,乘客座位不超过8个的载客车辆。
M2类车辆——至少有4个车轮,或有3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不超过5t,除驾驶员座位外,乘客座位超过8个的载客车辆。
M3类车辆——至少有4个车轮,或有3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5t 的载客车
N1类车辆——至少有4个车轮,或有3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不超过的载货车辆。
N2类车辆——至少有4个车轮,或有3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超过,但不超过12t的载货车辆。
N3类车辆——至少有4个车轮,或有3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12t 的载货车
O1类车辆——挂车,用于运输货物,且最大总质量小于。
O2类车辆——挂车,用于运输货物,且最大总质量大于小于.
O3类车辆——挂车,用于运输货物,且最大总质量大于小于10t.
O4类车辆——挂车,用于运输货物,且最大总质量大于10t.。
附件:《车辆产品系族划分原则及技术要求》一、车辆产品系族划分原则1、乘用车类(M1)同一车型系族产品至少应在下列主要方面无差别:(1)生产企业:指《公告》内车辆产品的生产企业名称相同(下同)(2)车身结构型式(3)承载方式:承载式和非承载式(4)多阶段制成车辆的前一级生产企业(5)动力装置:a.工作原理,如点燃式、压燃式b.燃料类别,如汽油、柴油、LPG、NG、两用燃料等c.位置(前、中、后)及布置方式(横置、纵置)(6)车轴数(7)转向轴(数量)(8)适用的排放标准及实施阶段。
注:车身结构型式是指车身在主要设计方面的结构、外形、尺寸无明显差别,但不包括由于加装/选装前后防撞杆、顶置行李架、天线、外挂式备胎、进气隔珊、附加照明灯具等引起的车身外形和尺寸变化;对于轿车,至少B柱之前车身结构相同。
2、客车类(M2、M3)同一系族产品至少应在下列主要方面无差别:(1)生产企业(2)多阶段制造车辆的前一级生产企业(3)产品用途分类(客车、城市客车)(4)GB/T 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的分类》定义的级别(A级、B级、I级、II级、III级)(5)车身/底盘:承载式车身主要结构相同;非承载式车身,底盘基本构成部件的设计和构造相同a.承载方式,如:承载式、非承载式等b.结构形式,单层/双层,低地板,整体式/铰接式c.车身型式,骨架车身与冲压车身等(6)动力装置:a.工作原理,如点燃式、压燃式b.燃料类别,如汽油、柴油、LPG、NG、两用燃料等c.位置(前、中、后)及布置方式(横置、纵置)(7)车轴数(8)驱动轴(数量、位置、连接)(9)转向轴(数量、位置)(10)适用的排放标准及实施阶段。
3、货车及底盘(非整体式)(N1、N2、N3 )同一系族产品至少应在下列主要方面无差别:(1)生产企业(2)多阶段制成车辆的前一级生产企业(3)GB/T 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的分类》定义的类别(N1、N2、N3)(4)车身/底盘:承载式车身主要结构相同;非承载式车身,底盘基本构成部件的设计和构造相同。
我国汽车的分类及表示方法我国汽车分类标准中国汽车分类标准(GB9417-89)将汽车分类为8类:1、载货汽车:微型货车Ga<=1.8t轻型货车 1.8T<GA<=6T中型货车6t<GA<=14T重型货车Ga>14t2、越野汽车:轻型越野汽车Ga<=5t中型越野汽车5t<=Ga<=13t重型越野汽车13t<GA<=24T超重型越野汽车Ga>24t3、自卸汽车:轻型自卸汽车Ga<=6t中型自卸汽车6t<GA<=14T重型自卸汽车Ga>14t矿用自卸汽车4、牵引车:半挂牵引汽车全挂牵引汽车5、专用汽车:箱式汽车罐式汽车起重举升汽车仓栅式汽车特种结构汽车专用自卸汽车6、客车:微型客车L<=3.5m轻型客车 3.5m<L<=7M中型客车7m<L<=10M大型客车L>10m特大型客车7、轿车:微型轿车V<=1L普通级轿车1L<V<=1.6L中级轿车 1.6L<V<=2.5L中高级轿车 2.5L<V<=4L高级轿车V>4L8、备用分类号9、半挂车:轻型半挂车Ga<=7.1t中型半挂车7.1t<GA<=19.5重型半挂车19.5t<GA<=34T超重型半挂车Ga>34t注:1、Ga——厂定最大总质量(单位:t-吨);L——车厂(单位: m—米);V——发动机排量(单位: l—升).2、载货汽车、自卸汽车、半挂车Ga为公路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越野汽车Ga为越野车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
3、中型、大型客车包括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及团体客车;特大型客车指铰接客车和双层客车。
汽车产品型号的构成汽车的产品型号由企业名称代号、车辆类别代号、主参数代号、产品序号组成。
必要时附加企业自定代号。
对于专用汽车及专用半挂车还应增加专用汽车分类代号。
机动车及其分类、产品编制规则1.1 机动车及其分类、产品编制规则机动车一般是指本身具有动力装置,可以单独在公路及城市道路行驶,并完成运载任务的车辆。
机动车分类方法很多,公安车管部门一般按下列方法分类:1.1.1 按管理分类如表5.1所示。
表1 机动车按管理分类1.1.2 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客车、货车、牵引车、专用车和特种车等。
1.1.3 按使用燃料分类可分为汽油车、柴油车、混合油车、代用燃料车等。
现国内大部分为汽油车和柴油车。
国外在研究代用燃料车及电动车。
1.1.4 按驱动方式分类可分为前轮驱动、后轮驱动和全轮驱动。
摩托车按国家标准分为轻便摩托车和摩托车两大类。
轻便摩托车是指汽缸工作容积50ml及以下、供单人乘骑、最大时速低于50km/h的摩托车。
摩托车包括二轮和三轮摩托车,二轮摩托车的气缸工作容积在50ml以上,能双人乘骑,设计车速超过50km/h。
三轮摩托车的发动机气缸工作容积一般均大于250ml,总质量在750kg以下。
摩托车按用途分为交通摩托车、运动摩托车、货运和客运三轮摩托车。
1.1.5 机动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各类机动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大同小异,以汽车为例,国标GB9417-88规定由图1所示构成。
图1中,企业名称代号用代表企业名称的两个或三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示车辆类别用以为阿拉伯数字表示,按表2规定。
主参数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载货汽车、越野汽车、自卸汽车、牵引汽车、专用汽车与半挂车主参数代号为车辆总质量(t),牵引汽车的总质量包括牵引座上的最大质量,总质量超过100t时,允许用三位数字表示。
客车及半挂客车以车辆长度(m)表示,长度小于10时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并以长度(m)值的十倍数值表示。
当主参数图1不是两位数时,在参数前以“0”占位。
专用汽车分类代号中的结构特性代号按表1-3规定,也使用于专用半挂车企业自定代号用于汽车结构略有变化而需要区别时,位数有企业自定。
例:CA1091——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二代载货汽车总质量为9310kg。
中国汽车分类的标准一、轿车轿车是一种用于载人或货物的汽车,根据其排量、品牌、车型等因素进行分类。
1.微型轿车:排量在1L以下,如比亚迪F0等。
2.小型轿车:排量在1L-1.6L之间,如大众Polo等。
3.中型轿车:排量在1.6L-2.5L之间,如大众帕萨特等。
4.大型轿车:排量在2.5L以上,如奔驰S级等。
二、商用车商用车是一种用于商业用途的车辆,包括货车、客车等。
1.货车:一种用于运输货物的车辆,根据其载重量、用途等因素进行分类,如轻型货车、重型货车等。
2.客车:一种用于载人的车辆,如城市客车、旅游客车等。
三、越野车越野车是一种适合在崎岖路面行驶的汽车,具有较高的离地间隙和越野能力。
1.轻型越野车:如吉普牧马人等。
2.中型越野车:如丰田陆地巡洋舰等。
3.重型越野车:如奔驰G级等。
四、跑车跑车是一种以速度和性能为主要特点的高性能汽车,具有较轻的车身、大功率的发动机和流线型的外观。
1.入门级跑车:如福特野马等。
2.中级跑车:如奥迪R8等。
3.高级跑车:如法拉利LaFerrari等。
五、多功能车多功能车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汽车,如SUV、MPV等。
1.SUV:运动型多功能车,具有较高的离地间隙和良好的通过性能,如丰田汉兰达等。
2.MPV:多用途汽车,内部空间宽敞,可容纳多人乘坐,如别克GL8等。
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1.纯电动汽车:以电池为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车辆行驶。
2.增程式电动汽车:以电池和内燃机为动力源,内燃机带动发电机给电池充电,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车辆行驶。
3.混合动力汽车:同时装备有内燃机和电池,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源,电池辅助提供电能。
机动车和挂车分类的标准(Classification of power-driven vehicles and trailers) 2008.05. 一、汽车(MOTOR VEHICLE)(按GB/T 3730.1-2001、GB 7258 –2004)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或货物;牵引载运货物的车辆或特殊用途的车辆;特殊用途。
“汽车”还包括与电力线相连的车辆,如无轨电车;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的三轮车辆。
1、汽车/机动车依其用途分为:a) GB 9417 - 88 —轿车、客车、载货汽车、越野汽车、牵引汽车、自卸汽车、专用汽车、半挂车、(改装车、农用汽车)等。
b) GB/T 15089-2001 —汽车(M 、N 、G 类)、挂车(O)、摩托车(L);c) GB/T 3730.1-2001 ―汽车、挂车和汽车列车类型,汽车—乘用车、商用车辆;d) GB 7258 –2004 —机动车分为汽车、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组成拖拉机运输机组的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汽车”直接分为乘用车、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等四类;e) QC/T 775-2007 <乘用车类别及代码》—M1a 轿车(三箱、两厢)、M1g 运动型乘用车、M1b 多用途乘用车、M1z 专用乘用车;f)GB/T 17350-1998<专用汽车和专用半挂车术语和代号》—专用汽车:厢式汽车、罐式汽车、专用自卸汽车、起重举升汽车、仓栅式汽车、特种结构汽车;专用半挂车:同专用汽车。
2、其它分类方法:A)按动力装置类型-内燃机、电动、其它动力(蒸汽机、太阳能、氢气燃料汽车);B)汽车轴数及驱动型式― 2 、3 、4轴汽车(4×2 、4×4 、6×6 、8×8 );3、轿车分类:a) GB 9417 - 88 ―按发动机排量(微型、普通、中级、中高级、高级轿车) ;b) QC/T 775 - 2007 —乘用车分为轿车(M1a)、运动型乘用车(M1g)、多用途乘用车(M1b)、专用乘用车(M1z);c) GB/T 15089-2001 ―按座位数(M1),不超过九座(含驾驶员)载客车辆;d) GB/T 3730.1-2001 ―按座位数(小于9个)的载运乘客及行李乘用车;(e) 其它(结构布置)—按发动机的位置及驱动型式分为前置、前驱动;前置后驱动;后置后驱动及全轮驱动;4、客车分类a)GB/T 15089-2001 —按座位数、最大设计总质量(M2-A 级、B 级、Ⅰ级、Ⅱ级、Ⅲ级 / M3-A 级、B 级、Ⅰ级、Ⅱ级、Ⅲ级载客机动车);b)GB/T 3730.1-2001 ―小型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铰接客车、无轨电车、越野客车等商用车辆;c)GB 9417-88 ―按汽车总长(微型、轻型、中型、大型-城市长途旅游及团体客车和特大型-铰接及双层)d)按发动机的位置(前置后驱动、中置后驱动、后置后驱动);5 载货汽车分类:a) GB 9417-88 ―按厂定最大总质量(微型、轻型、中型、重型);b)GB/T 15089-2001 ―按最大设计总质量(N1 / N2 / N3 );c)GB/T 3730.1-2001 ―按用途(普通、多用途、全挂牵引、越野、专用作业、专用货车);d)按驾驶室结构—长头、短头、平头、单排、双排司机座等;e)按货箱型式—栏板式、自卸式、厢式、罐式、平台式、蓬式、牵引半挂式等;6 越野汽车分类a) GB 9417 - 88 ―按厂定最大总质量(轻型、中型、重型、超重型型);b) GB/T 15089-2001 ―按最大设计总质量及N / M类(M1G / N1G;N1G / N2G / M2G / M3G;N3G / M3G。
我国汽车的分类及表示方法我国汽车分类标准中国汽车分类标准(GB9417-89)将汽车分类为8类:1、载货汽车:微型货车Ga<=1.8t轻型货车 1.8T<GA<=6T中型货车6t<GA<=14T重型货车Ga>14t2、越野汽车:轻型越野汽车Ga<=5t中型越野汽车5t<=Ga<=13t重型越野汽车13t<GA<=24T超重型越野汽车Ga>24t3、自卸汽车:轻型自卸汽车Ga<=6t中型自卸汽车6t<GA<=14T重型自卸汽车Ga>14t矿用自卸汽车4、牵引车:半挂牵引汽车全挂牵引汽车5、专用汽车:箱式汽车罐式汽车起重举升汽车仓栅式汽车特种结构汽车专用自卸汽车6、客车:微型客车L<=3.5m轻型客车 3.5m<L<=7M中型客车7m<L<=10M大型客车L>10m特大型客车7、轿车:微型轿车V<=1L普通级轿车1L<V<=1.6L中级轿车 1.6L<V<=2.5L中高级轿车 2.5L<V<=4L高级轿车V>4L8、备用分类号9、半挂车:轻型半挂车Ga<=7.1t中型半挂车7.1t<GA<=19.5重型半挂车19.5t<GA<=34T超重型半挂车Ga>34t注:1、Ga——厂定最大总质量(单位:t-吨);L——车厂(单位: m—米);V——发动机排量(单位: l—升).2、载货汽车、自卸汽车、半挂车Ga为公路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越野汽车Ga为越野车运行时厂定最大总质量。
3、中型、大型客车包括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及团体客车;特大型客车指铰接客车和双层客车。
汽车产品型号的构成汽车的产品型号由企业名称代号、车辆类别代号、主参数代号、产品序号组成。
必要时附加企业自定代号。
对于专用汽车及专用半挂车还应增加专用汽车分类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