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经济法概论》第七章担保法
- 格式:ppt
- 大小:469.50 KB
- 文档页数:15
第七章1、A市一公司B原是市里的赢利大户,后由于领导班子调整,经营不善,企业实力大减。
后一家国外的C公司有意与该企业共同组建一个合资企业,双方商定由C公司投资60%,B公司投资40%,C公司负责在国外购买机器设备,B公司负责提供厂房和外汇额度。
但C公司提出要B公司当地市政府作保证人,如果B公司到期不能提供厂房和外汇额度,由市政府负担赔偿C公司的损失,于是B公司就去找了市政府,市政府考虑到B公司过去对市里所做的贡献,碍于情面,答应做保证人。
结果,C公司把设备运抵A市后,发现B公司根本无力提供厂房和外汇额度。
于是,要求市政府按照约定,承担赔偿责任,赔偿C公司损失,并起诉到法院。
试问:该案应如何处理?解答:根据《担保法解释》规定,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1/2。
本案中主合同有效,债权人应当知道担保人市政府不具备担保资格,属于有过错,市政府承担民事责任最多只有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1/2。
2、陈某向李某借款10万元,并签订了借款合同。
张某向李某单方面提交了签名的保证书,其中仅载明“若陈某不清偿到期借款本息,张某将代为履行”。
借款到期后,陈某未清偿借款本息,经查,张某并不具有代偿能力,根据担保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保证合同效力及张某承担保证责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张某可以以自己不具有代偿能力为由主张保证合同无效B.张某可以以自己未与李某签订保证合同为由主张保证合同不成立C.张某须向李某承担一般保证责任D.张某须向李某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答案】ABC【解析】选项A:不具有完全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以保证人身份订立保证合同后,又以自己没有代偿能力要求免除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选项B: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出具担保书,债权人接受且未提出异议的,保证合同成立;选项CD: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