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全球化与多极化的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280.00 KB
- 文档页数:6
第21课全球化与多极化的趋势【内容标准】了解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目前仍处于“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考试标准】识记:冷战政策的含义;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及中国加入的时间;世界政治格局当前处于“一超多强”局面,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理解: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哪些具体表现?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哪些利和弊?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教学要点】要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重点:多极化与全球化.难点: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单元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W T O)成立时间:1995年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国.1。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
)2.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同学思考,教师解说。
)3.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哪些具体表现?(教师阐述。
)A。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B.世界贸易组织成立;C.跨国公司影响增大,国际分工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合材料思考.)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如果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说:“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请你根据他们两人的言论,结合课文思考: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哪些利和弊?二、世界多极化趋势1、世界格局的变化(1)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小关初中九年级历史自主学习方案科目:九年级历史下册课题:21、全球化与多极化的趋势主备课人:余治孟时间:2013-1班级:组别:学生姓名:组长签名:______【学习目标】1、掌握与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的知识。
2、了解与科索沃战争有关的史实,说明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的新现象。
3、通过了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认识到必须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合作,协调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自我发现】一、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阅读教材第121--123页,并结合小字部分和插图,请回答:1、关贸总协定⑴成立时间:年10月。
1948年元旦,总协定正式生效。
英文缩写是,中国为缔约国之一。
⑵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实行,逐步降低关税,并清除其他贸易壁垒。
2、世界贸易组织成立⑴成立的时间:年1月1日。
⑵宗旨:通过、等原则,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中国应对全球化的措施: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②制定有效的防范风险政策③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经济管理经验④重视科技创新二、科索沃战争阅读教材第123--124页,并结合小字部分和插图,请回答:⑴时间:年3月,以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动战争。
⑵结果:以南斯拉夫军队撤出,北约军队实际占领科索沃而告终。
⑶科索沃战争的影响:看课本124页。
★★中国应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措施: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阅读教材第124--126页,并结合小字部分和插图,请回答:⑴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人口爆炸性膨胀、、等。
⑵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解决办法是。
36【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以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为宗旨的经济组织是【】A、关贸总协定B、世界贸易组织C、欧盟D、北约2.下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你认为当今世界政治A、两极化趋势B、多极化趋势C、一体化趋势D、区域化趋势3.据统计,2001年全球有跨国公司65000家,雇员5400万人,销售总额19万亿美元,生产总值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1/3以上。
历史:第21课《全球化与多极化的趋势》教案【内容标准】(1)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2)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3)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试标准】识记:冷战政策的含义;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及中国加入的时间;世界政治格局当前处于“一超多强”局面,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理解: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参见【内容标准】。
2、过程与方法:综合教学法,加强学生对世界发展趋势的了解和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教学要点】要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重点:多极化与全球化。
难点: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单元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一、经济全球化趋势1、世界贸易组织(W T O)成立时间:1995年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国。
WTO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GATT),中国是缔约国之一。
1986年中国要求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此后,中国历经了15年的漫长、曲折、艰难的风雨之路,终于在入世谈判上取得成功。
中国加入WTO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它表明: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国际竞争空前加剧。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3)经济全球化使能源、环境等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1、世界格局的变化(1)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制”,即美苏两极格局。
第21课全球化与多极化的趋势教材解读:本节课主要讲述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以及两极格局结束以后政治格局呈现的多极化趋势。
学习目标:1、掌握与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的知识。
2、了解与科索沃战争有关的史实,说明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的新现象。
3、通过了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认识到必须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合作,协调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知识回顾:世界政治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世界经济格局:使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从孤立到联系的历史事件是。
自主学习: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背景:当今世界日益成为、的整体。
和不断推进和深化。
成立:1947年10月,美、英、法、等23国在签订了《》。
1948年元旦,总协定正式生效。
中国为之一。
发展: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取代其前身。
宗旨:通过、和,推动世界贸易的实现。
职责:组织实施及提供,定期审议成员国的贸易政策,统一处理,负责加强与和的合作等,以谋求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
地位:在法律上与等国际组织处于平等地位。
总部:。
中国加入时间:。
探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哪些?科索沃战争背景: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进一步向方向演变。
时间: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空袭,持续78天。
结果:最红以南斯拉夫军队撤出科索沃,北约军队实际占领科索沃而结束。
意义:是北约成立以来发动的军事进攻,加强了,但是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并没有实现。
探究:为什么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没有实现?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探究:当前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哪些共同的问题?如何解决?反馈练习1、世界格局体现了各种力量的对比。
右图反映当今国际形势呈现出A.两极格局B.冷战格局C.多极格局D. “一超多强”局面2、右图漫画画的是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等国的反对,这反映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A.美国建立起单极世界B.全球一体化不断加强C.国际恐怖主义横行D.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3、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而国际关系的变化又主导着世界格局的调整。
华师大版历史九下第21课《全球化与多极化的趋势》word教案【内容标准】(1)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相持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逼。
(2)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进展的趋向,明白得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3)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试标准】识记:冷战政策的含义;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及中国加入的时刻;世界政治格局当前处于“一超多强”局面,正朝着多极化方向进展;和平与进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明白得: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逼;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阻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参见【内容标准】。
2、过程与方法:综合教学法,加强学生对世界进展趋势的了解和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教学要点】要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重点:多极化与全球化。
难点: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逼。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单元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一、经济全球化趋势1、世界贸易组织(W T O)成立时刻:1995年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国WTO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GATT),中国是缔约国之一。
1986年中国要求复原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此后,中国历经了15年的漫长、曲折、艰巨的风雨之路,终于在入世谈判上取得成功。
中国加入WTO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的共同进展和繁荣,它说明: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2、经济全球化的阻碍(1)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国际竞争空前加剧。
(2)经济全球化对进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为进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3)经济全球化使能源、环境等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1、世界格局的变化(1)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制”,即美苏两极格局。
第21课全球化与多极化的趋势【内容标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开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使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开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平安的因素,霸权政策那么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
【考试标准】识记:冷战政策的含义;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及中国参加的时间;世界政治格局当前处于“一超多强〞局面,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开展;和平与开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理解: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平安的威胁;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哪些具体表现?经济全球化对于开展中国家来说,有哪些利和弊?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乱并存的局面。
【教学要点】重点:两极格局完毕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同时对科索沃战争要有正确的认识。
难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导入新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改变了世界。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进入高速开展时期;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虽然由于彼此间的扩军备战、争霸,使世界形势动乱不安,但由于势均力敌,防止了人类世界再次爆发战争,尤其是极具消灭力的核战争;但是由于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开场向多极化开展。
可以说,二战后,人类社会经历的几番动乱。
可是,世界经济的开展如何?五六十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时代,七八十年代是一些后起的国家的黄金时代,但全球经济开展的总趋势又是如何?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的新课。
【新课探究】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W T O〕成立时间:1995年中国于2001年正式参加世贸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国。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开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21课全球化与多极化趋势教材知识梳理1、当今世界日益成为相互竞争、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
其特征: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政治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多个综合实力强的国家和国家联盟)。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生产力的大力提高。
2、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英文缩写WTO)正式成立,取代其前身于1948年在日内瓦成立的关贸总协定(GATT),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目的:谋求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
世贸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其职责主要是谋求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
3、中国于2001年的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影响:中国的加入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这有力的说明: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
4、二战后,世界格局的趋势走向是:两极—一超多强—多极化;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进一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演变;在多极化趋势形成的过程中,“一超多强”态势最突出的表现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
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是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一超多强”就是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和多个世界强国并存的局面。
如中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欧盟等。
5、科索沃战争: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发动了代号为“联盟行动”的科索沃战争,战争以北约占领科索沃战争,战争以北约占领科索沃而结束。
科索沃战争说明了:①科索沃战争史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试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目的没有实现。
②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国际和平与发展的最大威胁。
③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曲折的斗争过程。
④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6、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中国应如何应对:(面对经济全球化,一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二是进一步对外开放,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体制。
第21课全球化与多极化的趋势【内容标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使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政策则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
【考试标准】识记:冷战政策的含义;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及中国加入的时间;世界政治格局当前处于“一超多强”局面,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理解: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哪些具体表现?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哪些利和弊?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教学要点】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同时对科索沃战争要有正确的认识。
难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导入新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改变了世界。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虽然由于彼此间的扩军备战、争霸,使世界形势动荡不安,但由于势均力敌,避免了人类世界再次爆发战争,尤其是极具毁灭力的核战争;但是由于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开始向多极化发展。
可以说,二战后,人类社会经历的几番动荡。
可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如何?五六十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时代,七八十年代是一些后起的国家的黄金时代,但全球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又是如何?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的新课。
【新课探究】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W T O)成立时间:1995年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国。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第一、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促进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在经济上打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扩大市场,发展大市场经济。
第课全球化与多极化的趋势(对应学生用书第45页)*一、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1.关贸总协定(1)背景:当今世界日益成为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推进和深化。
(2)签约:1947年10月,美、英、法、中等23国在瑞士日内瓦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成立:1948年元旦,总协定生效。
(4)宗旨:实现贸易自由化,逐步降低关税,并清除其他贸易壁垒。
(5)作用:经历了从“富人俱乐部”到“经济联合国”的变化。
2.世界贸易组织(1)背景:关贸总协定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2)时间: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
(3)宗旨: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二、科索沃战争1.背景: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进一步向多极化方向演变。
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
2.概况: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联盟行动”、以空袭为主要手段的战争。
科索沃战争持续78天,最终以南斯拉夫军队撤出科索沃,北约军队实际占领科索沃而告结束。
3.影响(1)它加强了美国在巴尔干和欧洲的主导权,加强了超级大国在全世界的强权地位。
(2)没有直接打垮南斯拉夫联盟,也未能完全撇开联合国和俄罗斯而结束危机,更没有实现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和从根本上改变世界多极化的进程。
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1.共同问题: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共同的问题:如地球生态环境危机、核战争的威胁、人口爆炸性膨胀、资源日益匮乏、国际恐怖主义和贫富差距拉大等等。
2.对策:必须依靠世界各国共同合作,协调行动。
*【问题导学】1.关贸总协定是怎样成立的?其宗旨是什么?答案:略。
2.20世纪以来,全世界人民面临着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去解决?答案:略。
【小贴士】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给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存在着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风险等。
【小贴士】多极化就是可以相互抗衡而又各不相同的几种力量,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局面。
(几种力量通常是国家或区域组织)【备课札记】(对应学生用书第46~47页)探究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从10年前惊呼外资“狼”来了,到与“狼”共舞,再到走出国门深入“狼群”腹地,在开放的鲶鱼效应促动下,中国金融业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这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1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0年近40万亿元人民币,世界排名由第6位跃升到了第2位。
——入“世”十周年解读*【问题探究】(1)入“世”指的是加入哪一国际经济组织?其前身是什么?(2)依据材料说明,中国入世十年与“狼”共舞,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不得摘抄原文)(3)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
但中国入世10年的经验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答案:(1)世界贸易组织;关贸总协定。
(2)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综合实力大大增强等。
(言之有理即可)(3)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提升自身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能力;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跳出国界,走向世界等。
【中考链接】 (2012温州)如图所示,中国企业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捍卫正当权益,应求助于( )A.上海合作组织B.联合国C.世界贸易组织D.欧洲联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根据图片中的“中国制造”“反倾销”“歧视”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图片与国家间的经济纠纷有关,而这是世贸组织管理的范畴。
答案为C。
探究二多极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世界呀!我在新筑的坟丘上高呼,气旋的围剿完全失控于哀怨的厮杀里;阿富汗的哭啜吞饮了科索沃的血,伊拉克贫民的疑惑又该何时休止呢?这一切的战祸又该由谁承担呢?——《狂妄的记忆》【问题探究】**【思路点拨】第(1)问属于客观问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直接作出解答。
第(2)问主要概括材料中所描述的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第(3)问则是考查中国主动走向世界的经验,要从主动开放引进外资等角度构思。
(1)材料中“科索沃”“伊拉克”等地战祸发生于什么时期?(2)世界充满“战祸”的根源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3)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并不稳定的世界局势?答案:(1)20世纪90年代,在两极格局结束之后。
(2)美国霸权主义政策;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演变,但这一过程充满了曲折和斗争。
(3)奉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作为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原则;提高综合国力,为国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作贡献。
【中考链接】 (2013河北)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中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强国,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
”对尼克松上述讲话, 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B.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鼎足之势C.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D.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答案:A*(对应学生用书第87页)一、选择题1.(2012资阳)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成立于1993年②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③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交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④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其中的一员A.①③④B.②③④*【思路点拨】第(1)问主要考查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的大体时期,是在两极格局结束后。
第(2)问主要考查多极化趋势过程中的曲折历程,其根源是霸权主义政策。
第(3)问则要从提高综合国力、维护世界和平等角度构思。
*【备课札记】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所以含有①的选项都不对。
2.(2012徐州)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在评述经济全球化时说:“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
”这里的“不合理和荒唐”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 )A.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加剧贫富分化B.使发展中国家沦为发达国家的殖民地C.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D.会造成新的国际冲突,引发世界大战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题干中卡斯特罗认为经济全球化“不合理和荒唐”,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容易加剧不公平国际竞争,加剧贫富分化。
3.充当制定世界市场规则主角,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的标志是( )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抓住题干中“市场”“经济联合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
4.地区冲突是威胁世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介入地区冲突的典型事例是( )A.美国发动朝鲜战争B.美国发动越南战争C.苏联侵略阿富汗D.科索沃战争的爆发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注意题干中“‘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地区冲突”等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指的是科索沃战争。
5.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保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美国在未取得联合国的许可之下,对伊拉克宣战……这些充分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B.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D.和平与发展不可兼得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两极格局终结以后,世界格局在向多极化发展的道路中,充满着曲折和斗争,其根源在于霸权主义。
6.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狂轰滥炸。
科索沃战争表明( )①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②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③联合国主导地位受到挑战④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当今世界,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时期,出现了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7.2010年1月10日,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问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合作。
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经济地位下降B.经济全球化不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合理分配C.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解决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人类面临的问题有很多,单靠一个或几个国家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依靠整个世界人民团结合作,才有可能解决。
8.(2012滨州)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随着这一趋势的来临,全人类共同面临着众多的危机与挑战。
下列问题属于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的是( )①核战争问题②环境问题③资源问题④恐怖主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说历史材料二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网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应该反对全球化吗?》的文章,文章指出:单纯经济全球化、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增加了发达国家的资本出路,资本学会了“惹不起,躲得起”——躲到“低人权”国家。
资本外流后加剧了本国劳动的相对过剩,劳工讨价还价的实力大减,工会雄风不再,福利体制陷入危机,所以西方左派对全球化很反感,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请回答:(1)有人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是全球化的开端,为形成资本主义市场创造了条件。
这种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2)图二说明经济全球化存在着一种怎样的现象?结合图三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3)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应该反对全球化吗?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图二说明经济全球化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联系游戏规则制定的国家等因素说明;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属于主观性问题,但要明确地指出不应反对经济全球化,至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
(2)世界经济秩序不公平,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柄双刃剑,因为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不应该。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努力发展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积极推进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秩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