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混植生技术在铁路岩石边坡防护和绿化中的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14.37 KB
- 文档页数:1
喷混植生技术在石质路堑边坡防护中的应用湖南芷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长沙芷兰生态环保技术研究所王志强长期以来,在北方地区铁路路基边坡防护一般采用坡面浆砌片石,喷播植草,种植紫穗槐,爬藤植物为主及与土工合成材料防护为辅的防护形式。
以达到确保路基边坡稳定,又达到边坡绿化。
现今建设“以人为本”的绿色通道工程成为时代所需。
浆砌片石护坡虽能使路基边坡稳定,但无法达到绿化效果,喷播植草、种植紫穗槐等,一般用于土质路基边坡防护中,以达到绿化的效果。
对于石质路堑边坡,目前尚没有更好的绿色防护形式。
喷混植生技术运用在石质路堑边坡防护中,绿化效果独特,此项技术在北方铁路路堑边坡绿色防护中较为少见。
喷混植生技术是将种植土、有机质(蘑菇肥、木屑、谷壳等)、复合肥、接合剂、保水剂、固土剂、PH调节剂等与植物种子按一定比例配合成混合植生基材,用喷射机械将混合均匀的基材喷射于坡面上,并覆盖无纺布,经3个月洒水养护,达到仅靠自然降水能正常生长发育,根系伸入到石质裂隙中,植被露出率达到80%以上,以达到石质路堑边坡绿化的目的,使石质路堑边坡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通道”。
一、工程简介新建铁路胶新线第七标段DK66+350~DK67+500段,全长1.15Km,运用了此项技术,该段喷混植生面积共9600m2,被济南铁路局胶新指挥部定为绿色通道试验段。
本段线路位于山东省诸城市境内,以挖方通过,低丘缓坡,地形起伏较大,路堑边坡最大挖深6.36m,路堑边坡为1:1。
地层:表层粘土,黄褐色,硬塑,厚0.5m~1.0m,下为泥质砂岩,浅红色、棕红色,泥质胶结,风化严重。
水文地质条件:本区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水位埋深0.7m~2.5m,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位变幅2.0m~4.0m,地下水流向与地层倾向基本一致,以DK66+800向两端流动,以路堑两侧进水为主,渗透系数为0.21m/d,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0.40m,地震基本烈度VII度。
224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4.06大造成二次亏坡、造价高等问题,而且在植被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混凝土的抗侵蚀性增强,同时有机混凝土为植被的生存生长提供了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大幅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并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同时起到了美化环境、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作用。
省道长陵线北起长治市南关,经上党区和陵川县后,南止于陵川县杨寨河村,是上党区、陵川县煤焦外运的主要通道,也是促进上党区、陵川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干线公路。
随着近年来上党区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每年自然灾害频发,K30+920~K31+200段山体滑坡、危岩落石十分严重,直接威胁着过往行人安全。
上党区境内路线路堑坡体岩石由砂、泥岩二元地层组成,存在差异风化,加之节理裂隙发育,边坡呈碎石、块石状,坡面稳定性差,碎落、塌方时有发生,尤其在雨季更加突出,存在安全隐患。
根据当地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委托对该处边坡路段进行边坡优化治理。
2 边坡处治方案选择该处边坡冲刷较为严重,经过实地勘察测量边坡坡率为1:0.47。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边坡防护类型有:植物防护(种草、铺草皮、植树等)和工程防护(抹面、喷浆、勾缝、浆砌片石等)两种结构。
植物防护:植物防护可以美化道路两侧的路容,协调环境,调节边坡土的湿度和温度,起到固结和稳定边坡的作用。
它对于坡高不大(一般≤10 m),边坡比较平缓(坡率≤1:1)的土质坡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防护设施。
但结合本项目边坡较陡且坡高为17 m,属于高陡边坡。
施工时喷洒草籽较为困难,而且在后期遇到强降雨时会对植草边坡的稳定性造成很大倾覆滑坡隐患,成活率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工程防护:工程防护主要采用砂、片(块)石、水泥、石灰等天然矿质材料制成浆砌片石(块石)护面墙,主要适用于不宜使用植物防护或者当地石材较为丰富便于就地取材的石质路段。
结合本项目为风化的土质边坡(含风化碎石约摘要 现如今国省干线公路边坡防护已从单一的采用圬工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逐步向新材料、新工艺发展,以响应国家的碳中和设计理念。
浅谈TBS植生网护坡在岩石边坡治理中的应用一、概述TBS植生网护坡是在稳定岩质边坡上施工锚杆、铺挂镀锌铁丝网后,采用专用设备将拌合均匀的种植基材喷射到坡面上,植物依靠”基材”生长发育,形成植被护坡的施工措施,它可以达到恢复植被、改善景观、保护环境的目的。
同时具有防护边坡的双重作用,可以取代传统的喷锚防护措施。
该技术使用的基材由种植土、混合草灌种子、保水剂、粘合剂、有机质和水组成,其关键在于在陡于1:0.75的岩质边坡上既具备一定的强度保护坡面和抵抗雨水冲刷,又具有足够的空隙率和肥力保证植物生长。
二、喷播材料(一)种植基材的选择种植基材由种植土、混合草灌种子、保水剂、粘合剂、有机质和水组成。
1、种植土。
种植土可因地取材,选择就近可以利用的黄土、粘土,主要干净无杂质、杂物,保持干燥,筛除大的颗粒。
2、保水剂。
保水剂是一种无毒无害的高分子化合物,遇水可吸水膨胀,所吸收水分不易被一般的物理方法排出,植物根系能吸收储存于保水剂中的水分。
3、粘合剂。
为避免风雨等自然因素对种植基材的侵蚀、冲刷,须在基材中加入相当的粘合剂,以保证基材和岩面的粘结以及基材自身的强度。
粘合剂常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但要严格控制水泥用量,最大用量不超过80kg/m3.4、有机质。
有机质主要增加基材的肥力和通气性。
常用的有锯木屑、谷壳等,它持水量高,通气良好,其质轻、持水、透气并富含有机质,可以改善基材结构,并保持长久肥效。
(二)植物种子的选择植物应以草本植物为主,根据施工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气候条件,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种类,特别要考虑以下因素:适应栽培区的气候,能抵抗不良环境,不易退化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短期内能覆盖;多年生,土壤固结能力强,分蘖多,茎叶繁茂。
灌草结合的形式,能充分利用草本植物速生、覆盖率高及灌木植株较高、冠幅大,根系深的优点,发挥植物间的互补依存关系,逐渐改善坡面微环境,实现植被护坡的可持续发展。
常用的草种有狗牙草、百喜草、画眉草、高羊茅等,灌木有海桐、合欢女贞、杜鹃等。
岩石边坡护坡绿化技术应用研究1、前言在水利、公路、铁路、矿山等建筑工程建设中,经常有大量的开挖,开挖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大量的裸露土坡和岩石边坡,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失衡。
如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局部小气候的恶化、光声污染及生物链的破坏等。
这些工程所形成的边坡靠自然界自身的力量恢复生态平衡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土质边坡通过人工防护和绿化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生态恢复,但岩石边坡很难恢复原有植被。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研究越来越重视。
国家颁布的?水土保持法?对植被环境保护也有了明文规定。
环境绿化在发达国家比较重视,如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到处绿色成茵。
边坡绿化日本起步比较早,在工程建设中他们的主导思想是建设与绿化同步进行。
边坡绿化常用的方法有钢筋水泥框格法、植生卷铺盖法、客土植生带法、纤维绿化法、生态多孔混凝土绿化法、厚层基材喷射绿化法等。
其中客土植生带法、纤维绿化法、生态多孔混凝土绿化法、厚层基材喷射绿化法可用于岩石边坡绿化。
但是客土植生带法、纤维绿化法和厚层基材喷射绿化法共同弱点是强度很低不能承担边坡防护作用,并且客土植生带法只能用于缓边坡,纤维绿化法和厚层基材喷射绿化法存在保水性能差、不耐旱等缺点。
生态多孔混凝土绿化法强度比较高防护作用好,但也存在两个几问题;为植物提供养分能力差且成本过高,其护坡工程费用大约在20000-30000日元/m2。
目前,国内在边坡防护与绿化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多限于模仿和引进国外的边坡防护绿化方法,如国内常用的客土植生带法、生态多孔混凝土绿化法、纤维绿化法等技术。
这些技术在日本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相当优越,很适应植物的生长,所以在日本是比较成功的。
我国内陆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属于干旱气候,研究开发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对岩石边坡地既有一定强度和抗雨水冲刷能力达到防护作用又长期适应植物生长达到绿化目的的环保新技术是工程技术人员当前的紧要任务。
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摘要】路基边坡液压喷播植草及喷混植生技术创新工艺,是一种新型植被护坡,它具有施工快、造价低、适应性广、防护性强、自然美观等特点,近年来已在铁路工程中得到较大的推广应用。
本文就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前言铁路是我国主要交通运输工具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我国铁路运营长度约六万公里,而且新建和待建的铁路有很多,在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及地质情况十分复杂的我国国土上修建和维护如此规模的工程时,势必会改变客观自然环境,影响生态,破坏植被。
若处置不当,将引发很多的环境问题及工程质量问题。
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在工程中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一、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的设计路基边坡绿色防护应具有保护路基稳定、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
根据路基工程所处的人文环境,宜考虑绿色防护的景观效果。
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防护工程类型;植物建植方法;植物种类的选择与植物配置;边坡坡面处理(土质改良、换土、增加坡面粗糙度等);施工和养护要求: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植物的选择,应根据边坡防护目的、气温、降水、土质、施工季节等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抗逆性强,可抵抗公害、病虫害,易养护;不产生其它环境污染,不应成为对附近作物传播病虫害的中间媒介;易成活、生长快、萌根性强、茎矮叶茂、覆盖度大、根系发达和价格低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藤本植物;植物生长应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优先选择乡土植物;有条件时可选择具有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的植物。
二、国内主要边坡防护措施1、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是利用液态播种原理。
将草籽、肥料、粘着剂、纸浆、土壤改良剂和色素等按一定比例在混台箱内配水搅匀.通过机械加压喷射到边坡坡面而完成植草施工的绿化技术。
它是一种集机械、化学、生物、土壤学等为一体的先进综台技术。
2、土工合成材料与植草综合防护土工合成材料与植草综合防护是利用土工合成材料对路基边坡进行加筋补强和防护,代替传统的施工防护,并结合液压喷播技术进行的一种综合防护技术,可达到既稳定边坡,又美化环境的效果。
喷混植生技术在沪宁城际铁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摘要:近几年,我国铁路建设部门对于生态防护越来越重视。
新建的高速铁路线对于土质情况较差的边坡和岩石边坡,由于缺乏植物生长的基础,则往往采取浆砌片石、挂网喷锚等工程防护措施,不仅被破坏的植被得不到恢复,而且也影响了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及景观。
因此,如何既保证石质边坡的稳定又能实现长久绿化,已成为铁路建设部门的焦点和难点。
关键词:喷混植生技术边坡防护铁路中图分类号:u416.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近几年,我国铁路建设部门对于生态防护越来越重视。
新建的高速铁路线土质边坡已普遍采用了湿法喷播、三维网植草等技术来建植植被、固土护坡。
但土质情况较差的边坡和岩石边坡,由于缺乏植物生长的基础,则往往采取浆砌片石、挂网喷锚等工程防护措施,不仅被破坏的植被得不到恢复,而且也影响了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及景观。
因此,如何既保证石质边坡的稳定又能实现长久绿化,已成为铁路建设部门的焦点和难点。
为了解决石质边坡的稳定和绿化问题,我公司引进了日本喷混植生防护技术,结合喷混植生材料、施工工艺以及配套土木工程技术措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试验,在广泛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寻找适合该铁路线喷混植生的方式和方法。
一、喷混植生防护技术优点喷混植生防护技术是将客土(生育基础材料)、纤维(生育基础材料)、侵蚀防止剂、缓效性肥料和种子等按一定比例配合,加入专用设备中充分混合后,通过泵、压缩空气喷射到坡面上形成所需的基层厚度,从而实现绿化的目的。
该技术的突出优点在于:(1)以土壤结构改良为突破口,力求简化植被养护管理。
它是以经处理加工的树皮、纤维、养生材料、植物种子与少量当地优质土混合,添加营养剂、粘结剂和土壤稳定剂制成客土,借助喷播机均匀涂喷于坡面上。
(2)由于客土的应用,为灌木和树木根系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基础,能够实现草、灌木合理的植物群落配比,达到建设后路域植被与自然植被融为一体的效果。
(3)喷播设备性能优良,使岩石坡面及不具植物生长条件的高大边坡完全可能实现绿化。
喷混植生技术在铁路岩石边坡防护和绿化中的应用
董连顺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财富》
【年倦),期】2012(000)015
【摘要】就采用有机混合基材喷播绿化在铁路岩质边坡防护和绿化中的关
键技术进行了概述,为克服当前我国铁路岩质边坡防护和绿化一般方法的不足, 提高植被恢复效果提供了依据。
为建设铁路绿色通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总页数】1页(272-272)
[关键词】有机混合基材;岩质边坡;喷播绿化
【作者】董连顺
【作者单位】中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喷混植生技术在铁路岩石边坡防护和绿化中的应用[几董连顺
2.喷混植生技术在铁路岩石边坡防护和绿化中的应用[J],董连顺
3•岩质边坡喷混植生防护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几洪伟;丁新红;陈明德4•喷混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岩石边坡防护和绿化中的应用[J],李玉川5•喷混植生技术在客运专线岩石边坡防护和绿化中的应用[几杨功伟
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