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津UV2501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配置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仪器分析实验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五紫外吸收光谱法结构分析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应用化学指导教师:魏波报告人:习雯影学号:2006141075 班级:06应化同组人员:赵倩冯倩张秋吉郑艳萍杨菲陈苗实验时间:2009-5-6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09-5-20教务处一、实验目的1、了解不同的助色团对苯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2、观察溶剂极性对丁酮、三氯乙烯的吸收光谱以及pH对苯酚的吸收光谱的影响;3、学习并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紫外吸收产生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概念紫外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
因此,这种吸收光谱决定于分子中价电子的分布和结合情况。
按分子轨道理论,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几种不同性质的价电子:形成单键的电子称为σ键电子;形成双键的电子称为π键电子;氧、氮、硫、卤素等含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称为n电子。
当饱和单键碳氢化合物中的氢被氧、氮、硫、卤素等杂原子取代时,由于这类原子中有n 电子,n电子较σ电子易于激发,使电子跃迁所需能量降低,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红移,此时产生n→σ* 跃迁。
这种能使吸收峰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的杂原子基团称为助色团。
芳香族化合物π→π*跃迁在近紫外区产生3个特征吸收带。
苯的特征吸收带为184nm (E1),204nm(E2),254nm(B)。
E1带、E2带和B带式苯环上三个共轭体系中的π→π*跃迁产生的,E1带和E2带属强吸收峰带,在230—270nm范围内的B带属弱吸收带,其吸收峰常随苯环上取代基的不同而发生位移。
当苯环上有助色基团如—OH、—Cl等取代基时,由于n —π共轭,使E2吸收带向长波长方向移动,但一般在210nm左右。
同时,n—π共轭还能引起苯吸收的精细结构消失。
生色基团为一类含有π键的不饱和基团,在饱和碳氢化合物或苯环上引入这些基团后其最大吸收波长将移至紫外及可见区范围内,产生红移效应。
7230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本规程规定了7230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技术指标:波长范围:330-900NM 波长准确度: 2NM波长重复性:2NM 100%?(T)稳定性: 0.5?(T)/3分钟透射比(透过率)准确度:<1.5%t(T)透射比重复性:0.5t(T)透射比范围:0.0%?(T)--110.0%t(T)吸光度范围:-0.041-1.999波长范围:0.000-9999 (T)A转换精度:0.1%t(T)2.步骤2、1 启动电源开关,仪器显示"F7230",预热30分钟。
2、2 调节波长旋钮使波长移到所需之处。
2、3 按"CLEAR"键,仪器显示"YEA"2、4 按"MODE"键,使显示?(T)状态或A状态。
2、5 四个比色皿,第一个放入参比试样,其余三个放入待测试样,将比色皿放入样品池内的比色皿架上,夹子夹紧,盖上样品池盖。
2、6 将参比试样推入光路,按"100%?" 键,至显示"T100.0"或"A0.000" .2、7 打开样品池盖,按"0%?"键,显示"T0.0"或"A E1".2、8 盖上样品池盖,按"100%?"键,至显示"T100.0"或"A0.000"2、9 将待测试样推入光路,显示试样的?(T)值或A值.2、10 按 "PRINT"键打印数据.3. 注意:3、1 每次测量前,检查波长是否所需值.3、2 比色皿在盛装样品前,应用所盛装样品冲洗两次,测量结束后比色皿应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后放起。
若比色皿内有颜色挂壁,可用无水乙醇浸泡清洗。
5、3 向比色皿中加样时,若样品流到比色皿外壁时,应以滤纸點干,镜头纸擦净后测量,切忌用滤纸擦拭,以免比色皿出现划痕。
岛津 UV-2501P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技术指标:一、概述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化工、生物制品以及天然产物等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二、仪器简介及技术指标日本岛津 UV-2501PC 型控制:微机自动控制和数据处理测试波长范围 :190nm~900nm (使用特殊检测器时 , 可达 1100nm )波长准确性: ± 0.3nm 内装有自动波长校正功能波长重复精度: ± 0.1nm扫描速度 : 波长移动时 : 约 3200nm/min波长扫描时 : 约 900~160nm/min监控扫描时 : 约 2500nm/min谱带宽度 :0.1/0.2/0.5/1/2/5nm 6 段转换分辩率 :0.1nm杂散光 :0.0003 以下 (220nm , NaI 10g/I 溶液)0.0003% 以下 (340nm , UV-39 滤光片)测光方式 : 吸光度( Abs ) , 透射率( % ) , 反射率( % ) , 能量( E )测光范围 : 吸光度 (-4~5Abs), 透射率、反射率( 0.0~999.9% )测光准确度: ± 0.002~0.5Abs(0~0.5Abs) ;± 0.004Abs(0.5~1.0Abs) ;± 0.3%T(0~100%T) 以上由 NIST930 标准滤光镜测试偏差: 0.0004Abs/h( 电源启动 2 小时后 )操作规程:1、打开主机电源;2、打开 PC 电源,进入 WINDOWS 界面;3、启动工作站,并连主机,仪器自动进行初始化自检;4、波长扫描选择 Spectrum 界面,定量分析选择 Quantitative 界面;5、设置波长、带宽、响应时间等参数,把样品、参比样分别放入样品池和参比池,即可测定;6、测定完毕,退出工作站,关掉 PC 电源和主机电源;7、清理台面,认真做好仪器使用登记。
注意事项1、强腐蚀、易挥发试样测定时比色杯必须加盖;2、样品溅入比色室后应立即用滤纸或软棉纱布擦拭干净;3、测定完成后把波长调到 550nm 处再退出工作站。
课程名称:实验名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结构分析学院部门:报告人:同组人员:实验时间:提交时间:α( 阿而法)β( 贝塔)γ(伽马)δ(德尔塔)ε(艾普西龙)δ(截塔)ε(艾塔)ζ(西塔)η约塔)θ(卡帕)ι(兰姆达)κ(米尤)λ(纽)μ(可系)ν(奥密克戎)π (派)ξ (若)ζ (西格马)η (套)υ (英文或拉丁字母)θ(斐)χ(喜)ψ(普西)ω(欧米伽)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2、了解并掌握不同的助色团对苯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3、了解并掌握溶剂极性对丁酮、三氯乙烯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4、了解并掌握pH对苯酚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2.1 紫外吸收光谱产生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概念紫外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
因此,这种吸收光谱决定于分子中价电子的分布和结合情况。
按分子轨道理论,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有几种不同性质的价电子:形成单键的电子称为ζ键电子;形成双键的电子称为π键电子;氧、氮、硫、卤素等含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称为n电子。
当饱和单键碳氢化合物中的氢被氧、氮、硫、卤素等杂原子取代时,由于这类原子中有n 电子,n电子较ζ电子易于激发,使电子跃迁所需能量降低,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红移,此时产生n→ζ* 跃迁。
这种能使吸收峰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的杂原子基团称为助色团。
芳香族化合物π→π*跃迁在近紫外区产生3个特征吸收带。
苯的特征吸收带为184nm(E1),204nm(E2),254nm(B)。
E1带、E2带和B带式苯环上三个共轭体系中的π→π*跃迁产生的,E1带和E2带属强吸收峰带,在230—270nm范围内的B带属弱吸收带,其吸收峰常随苯环上取代基的不同而发生位移。
当苯环上有助色基团如—OH、—Cl等取代基时,由于n—π共轭,使E2吸收带向长波长方向移动,但一般在210nm左右。
同时,n—π共轭还能引起苯吸收的精细结构消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及组成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这玩意儿可真是科学实验中的得力助手!它就像一位细心的侦探,帮你精准测量各种物质的“深浅”。
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仪器世界,看看它到底长啥样,怎么用,以及那些鲜为人知的小秘密。
得说说这个家伙的外观。
它长得有点像个大号的放大镜,但比那玩意儿要精致多了。
主体是一个透明的圆盘,中间镶嵌着一块玻璃,这就是它的“眼睛”——紫外-可见光源。
这个光源可是高科技的产物,能发出从紫外到可见光的全波段光线,就像是一盏神奇的灯,照亮了我们探索未知的道路。
接下来,咱们聊聊这家伙的“大脑”——光电检测系统。
这部分由一系列精密的光电二极管组成,它们就像是一群聪明的小精灵,能够捕捉到通过样品时产生的微弱信号。
这些信号被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送到数据处理单元——一个小型电脑芯片里。
这个芯片就像是个聪明的小管家,负责分析数据、计算结果,最后把答案告诉我们。
说到使用,这可是门大学问。
你得先准备好待测样品,把它放在仪器的样品架上。
然后,轻轻旋转那个带有刻度的转盘,让光源照射到样品上。
这时,光电二极管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捕捉那些微弱的信号。
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无声的交响乐,每个人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咱们来说说这家伙的一些“秘密”。
其实,这家伙并不神秘,但它确实很厉害。
它能轻松应对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无论是酸碱滴定还是沉淀反应,都能准确无误地给出结果。
而且,这家伙还能帮我们节省好多时间呢!以前我们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来观察颜色变化,现在好了,几分钟就能搞定!总的来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就像是一位全能的科学家,既能精确测量物质的浓度,又能揭示化学反应的秘密。
它让我们的实验更加高效、准确,也让我们的研究工作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这个小家伙时,不妨给它点个赞,感谢它为我们的研究工作做出的贡献吧!。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岛津-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仪器,用于测量样品溶液或气体中的光吸收程度。
其原理是根据不同物质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
该仪器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食品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和实验中。
本文旨在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通过阐述其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内容,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并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首先,我们将会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以帮助读者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相关概念。
然后,我们将详细描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步骤,包括仪器的开启与关闭、样品的准备与操作、光谱扫描的设置与保存等内容。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以帮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
最后,我们将探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维护与保养,包括仪器的清洁、日常维护以及故障预防等方面,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和保持其准确性。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能够全面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并能够正确合理地操作该仪器。
同时,本文还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强调了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操作规程的建议。
希望本文能够对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人员提供有益的指导,并促进该仪器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的应用。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每个部分包含若干小节,具体内容如下:1) 引言部分:- 1.1 概述: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背景。
- 1.2 文章结构:本小节解释了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 1.3 目的:明确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
- 1.4 总结:本小节在引言部分结束时对整体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为接下来的正文部分铺垫。
2) 正文部分:- 2.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包括光束路径、光源、检测器等相关知识。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设备清单及需求
1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技术参数
(1)波长范围190~1100nm;
(2)波长准确性±0.3nm;
(3)波长重复精度±0.1nm;
(4)谱带宽度0.1/ 0.2/ 0.5/ 1/ 2/ 5nm;
(5)分辨率0.1nm;
(6)杂散光0.0003% 以下;
(7)测光准确度±0.004Abs;
(8)重复测光精度±0.001Abs;
(9)基线平滑度±0.001 Abs以内;
(10)基线校正计算机自动校正(电源启动时,自动存储备份的基线,可以再校正);
(11)噪声 0.0015Abs;
(12)漂移小于0.0004Abs/h (电源启动2小时后) ;
(13)测量模式吸光度、透光率。
二、超纯水机设备清单及需求
1、设备清单
二、超纯水机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1)进水要求:城市自来水;
(2)纯化过程:将自来水连续经过活性炭预处理、RO反渗透处理、紫外消毒等过程,制备成一级超纯水;
(3)出水要求:
(3.1)出水电阻:18.2MΩ;
(3.2)微生物:≤1CFU/mL;
(3.3)颗粒:0.2μm;
(3.4)流速:RO水≥10L/H,超纯水≥2L/min;(4)RO贮水罐容积≥40L;
(5)自动操作,可连续再循环工作;
(6)有机碳≤5pp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技术参数1.主机功能:吸收、透射、反射、漫反射、漫透射测量2.测量对象:固体、液体、薄膜、粉末材料测量3.光源:氘灯(快速安装),卤钨灯,相应波长可自动切换*4.单色器:机刻衍射光栅分光,单个单色器, Seya-Namioka安装5.检测器:光电倍增管R9286.波长范围:190-900nm*7.波长准确度:Within ±0.1nm(656.1nm)*8.波长重复性:Within ±0.05nm9.杂散光:Within ±0.015%T10.光谱带宽:0.1,0.5,1,2,4,5nm*11.波长扫描速度:1.5,3,15,30,60,120,300,600,1200,1800,2400nm/min紫外扫描速度可变*12.光度计的检测模式:Abs, %T, %R, E(s), E(R)13.光度计的测试范围:-3.8~3.8 abs14.测光的准确性:Within±0.002abs(0~0.5abs)Within±0.003abs(0.5~1abs)Within ±0.3%T15.光度计的重复性(采用NIST SRM9300 标准):Within±0.001abs(0~0.5abs)Within±0.0015abs(0.5~1abs)Within±0.1%T*16.基线稳定性:Within±0.0002abs/h*17.基线平坦度:Within±0.0003abs18.数据图的坐标轴单位:nm,kcm-1,eVTHZ; Abs, %T,ε, F(R), LogF(R)*19.基线记忆:3通道(系统基线:1通道用户基线:2通道)20.数据处理单元:基于Windows XP Pro or Windows7操作系统下的操作软件21.必备附件:21.1 QNW电控温附件:温控范围:-15°至 +110°21.2 微量样品池支架21.3 50μl微量比色皿:光程:10mm21.4原装进口光源卤钨灯 2个21.5原装进口光源氘灯 1个21.610mm石英微量比色皿(含1.5mm挡光板):体积:340 μl-600 μl22.售后服务22.1安装及调试:到最终安装、调试合格后验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本技术参数运行环境1.1 工作电源:220V,50~60 Hz1.2 环境温度:15-35℃1.3 相对湿度:45~85%(一)技术参数:1硬件1.1光学系统:1.1.1分光器:单色器:使用高性能闪耀全息光栅,象差校正型切尼尔一特纳装置。
1.1.2光源:卤素灯和氘灯((2000小时寿命),内置光源位置自动调整机构1.1.3检测器:硅光电二极管系统★1.1.3测光方式:双光束测光方式1.2仪器性能★1.2.1 波长测试范围:190~1100nm1.2.2波长准确性:±0.1nm D2 656.1nm,±0.3nm全区域"1.2.3波长重复精度:±0.1nm1.2.4波长扫描速度:最快波长扫描速度3000nm/min,最快波长移动速度6000nm/min★1.2.5波长设定: 0.1nm(波长扫描区设定时为1nm单位)1.2.6光源切换波长:可在295-364nm范围内任意设定切换波长(0.1nm单位)★1.2.7谱带宽度: 1nm★1.2.8最高分辨率:1nm★1.2.9:杂散光:0.02% 以下 (220nm,Nal 10g/L 溶液与340nm, NaNO2 溶液)1.2.10测光范围:吸光度:-4~4Abs,透射率0.0 ~400%1.2.11测光准确度:±0.002Abs(0.5Abs),±0.004Abs(1.0Abs),±0.006Abs(2Abs)1.2.12重复测光精度:±0.001Abs(0~1.0Abs), ±0.003(2Abs)★1.2.13基线基线稳定性:±0.0003Abs/h(700 nm,预热1小时后)基线平滑度:±0.0006Abs/h (预热1小时后)1.2.14噪声:0.00005Abs(700nm)2 功能2.1测光类型:吸光度(Abs),透射率(%),能量(E)★2.2 测试模式:单波长测试、光谱模式、时间扫描、多波长测试模式、动力学模式、DNA/蛋白质★2.3操作方式:带液晶屏,实现单机操作也可选购软件进行联机操作2.4 可接打印机打印数据2.5具有测试数据、谱图储存功能;2.6 可用USB联接电脑软件3.1 主机一套,带自动六联池架 (用于方形10mm比色皿系列)3.2备用氘灯 1支、保险丝1个3.3操作软件、联想品牌电脑一套。
岛津UV-2501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配置1.工作条件:1电源:220V AC(交流,±10%,50Hz2环境温度:15--35︒C3相对湿度:45-85%(但温度小于30︒C时,湿度应小于70%2.分光光度计:1波长范围:190—900nm2谱带宽度:0.1,0.2,0.5,1,2,5nm可调3分辨率:0.1nm4波长表示:至0.1nm5波长设置:扫描开始波长和结束波长能够以1nm单位设置,其他为0.1nm单位6波长精度:±0.3nm (狭缝宽度为0.2nm,内装优自动波长校正功能7波长重现精度:±0.1nm8波长扫描速度:Goto WL(波长移动命令:大约2400nm/minPop Up San 大约1400nm/min(进样间隔2nmFAST 大约550nm/minMIDDLE 大约210 nm/minSLOW 大约140 nm/minVERY SLOW 大约85 nm/min9光源转换:和波长同步自动转换,转换波长可在282-293nm范围任意设定(0.1 nm/min单位10杂散光:<0.015%(NaI,220nm;NaNO2,340nm11波长移动速度:4500nm/min12吸光度量特性测量范围:-2.0~3.0ABS(吸光度单位测量精度:± 0.002ABS(D 0—0.5AU时基线稳定性:±0.0004ABS/小时(340nm基线平直度:± 0.001ABS基线校正:由数据处理系统控制自动校正3.数据处理系统:1工作站PC:CPU≥PⅣHD≥40GRAM≥256M2应用软件:要求对仪器的各项操作进行编程控制,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设定仪器分析条件,包括设定波长扫描,单组分或多组份、多皮长测定其他装置的工作条件和参数。
具备数据采集与分析、样品定性和定量测定、报告制作、实时显示、紫外/可见光吸收谱图的储存和检索功能。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结构,学习UV-2501的操作。
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钠的吸收光谱图。
3.掌握标准曲线法测定样品中苯甲酸钠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为了防止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腐蚀、变质,常在食品中添加少量防腐剂。
防腐剂使用的品种和用量在食品卫生标准中都有严格的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钾盐是食品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主要防腐剂之一,根据GB2760- 1996规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允许最大使用量为0.2g/kg。
苯甲酸具有芳香结构,在波长225nm和272nm处有K吸收带和B吸收带。
根据苯甲酸(钠)在225nm处有最大吸收,测得其吸光度即可用标准曲线法求出样品中苯甲酸钠的含量。
三、仪器和试剂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501(日本岛津),1.0cm石英比色皿,50ml容量瓶。
2.NaOH溶液(0.1mol/L)3.苯甲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1)苯甲酸钠标准贮备液(1.000g/L):准确称量经过干燥的苯甲酸钠1.000g(105℃干燥处理2h)于1000mL容量瓶中,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后定容。
该贮备液可置于冰箱保存一段时间。
(2)苯甲酸钠标准溶液(100.0mg/L):准确移取苯甲酸钠储备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稀释定容。
(3)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分别准确移取苯甲酸钠标准溶液1.00mL、2.00mL、3.00mL、4.00mL和5.00mL于5个50mL容量瓶中,各加入0.1mol/L NaOH溶液1.00mL后,用蒸馏水稀释定容。
得到浓度分别为2.0 mg/L、4.0mg/L、6.0mg/L、8.0mg/L和10.0mg/L的苯甲酸钠系列标准溶液。
4.雪碧(500mL)5.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吸收曲线的绘制(1)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50mL瓶编号 1 2 3 4 5 6 100.0mg/L苯甲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0.00 1.00 2.00 3.00 4.00 5.000.1mol/L NaOH溶液体积(mL) 1.00用蒸馏水容量50.0系列标准溶液浓度(mg/L)0.0 2.0 4.0 6.0 8.0 10.0 记录吸光度A值(2)吸收曲线的测定用某一浓度较高的标准液如4号或5号溶液,于210nm~3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即的苯甲酸钠的吸收曲线。
UVProbe 简介UVProbe主要包括四部分光谱模块:可进行紫外、可见区的光谱扫描和波长分析;光度模块:分析定量数据,可进行多波长、单波长、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校准曲线可使用多点、单点、K因子等方法。
由于具有自定义方程的功能,DNA/蛋白质测定等可使用UVPROBE自编程序进行测定;动力学模块:对时间变化和Michaelis-Menten计算,一般测定吸收值随时间的变化,通常用于酶反应随时间的变化。
报告模块:自定义或调用格式,可使用链接或嵌入数据建立报告模板来打印数据。
各模块在软件上的显示(此时“报告模块”被选中):第0页共 21页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目录第1章:初始画面1第2章:装置连接2第3章:光谱测定方式3-1参数和显示的设置3 3-2光谱测定4 3-3数据处理功能1.波长范围和纵轴范围的变更52.峰谷检测63.光谱线色彩的改变等84.面积计算95.数据计算116.其他11第4章:光度测定方式4-l 参数和显示的设置154-2 定量测定16第5章:动力学方式19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第 1 页共 21页第1章:启用软件初始画面双击桌面UVProbe图标以后,出现以上对话窗,需输入设定用户名和密码,点击OK 确定。
(默认:admin, 无密码)也可以采取非安全模式安装系统,那么进入系统时不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口令。
第 1 页 共 20页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第2页 共 20页第2章 装置的连接首先从下拉式菜单的仪器项上追加需要的仪器。
操作完毕如下图①所示,从加装的仪器列表选择;使用时点击实际连接的仪器,例如下图的UV- 2450,然后点击下图的连接键②,这样装置与PC 机连接(连机前必须先确认通讯电缆的连接、通讯COM 口的指定)并开始初始化界面。
初始化大约需要5分钟,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初始化,如一切顺利通过就可以开始测定。
初始化界面:第3章光谱测定方式3-1参数和显示的设置1.参数的设定:点击菜单栏上的键,即可出现如下图所示的选择测定条件的画面:在此对话框中可选择波长测定的范围、扫描的速度、采样间隔等条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组成零件一、背景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Spectrophotometer)是一种用于测量样品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吸光度的仪器。
它通过将光源发出的电磁波通过样品,然后测量透过的光或被吸收的光的强度,以确定样品的浓度或物质特性。
而组成这一仪器的零件,则是保证光学准确性和性能的关键。
二、主要组成零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以下零件组成:1. 光源系统光源系统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核心部分,它提供紫外和可见光的光源。
常用的光源系统有钨灯和氘灯。
钨灯广泛用于可见光区域的测量,而氘灯则适用于紫外光区域的测量。
2. 单色器单色器用于选择并分离光源发出的光束,使特定波长的光通过。
它由一个狭缝和一个光栅组成。
光束首先通过狭缝,然后通过光栅,只有特定波长的光被反射或折射出来,其余波长的光被消失或散射掉。
3. 样品室样品室是放置样品的地方,它允许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样品。
样品室通常由玻璃或石英材料制成,以确保光的透射率和传输率的最大化。
4. 探测器探测器用于测量透射或吸收的光的强度。
常见的探测器有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和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等。
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将光能转化为电信号,其灵敏度和响应速度较高。
光电倍增管则是一种真空管,它能够将弱光信号放大,提高测量的灵敏度。
5. 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对探测器测量到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数字转换等处理,以得到准确的光谱数据。
信号处理器还可以进行光谱的平滑、峰值检测、定量分析等操作。
6. 数据显示和处理系统数据显示和处理系统用于显示和分析测得的光谱数据。
它可以提供吸光度的数值、曲线图、峰值信息等,还可以进行校准、计算、存储和导出数据。
三、工作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如下:1.光源系统发出一束宽谱光,该光通过单色器进行分离。
2.分离后的光线经过样品室,在样品中产生吸收或透射。
3.探测器接收到透过或吸收的光,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及组成介绍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及组成介绍。
这可是一个让科学家们眼花缭乱的家伙,它的出现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物质的世界,甚至还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概念。
它是一种利用物质对紫外-可见光谱区域的吸收特性来定量分析物质浓度的仪器。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测量光线在样品中的吸收和透过情况,来计算出样品中某种物质的含量。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玩一场“猜谜语”的游戏,我们通过观察光线的变化,来猜测样品中隐藏的秘密。
那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到底有哪些组成部分呢?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我们要有一把“眼睛”,也就是光源。
这里的光源可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灯泡,而是专门为了测量光线而设计的紫外线灯、白炽灯或者氙气灯等。
有了这把“眼睛”,我们才能看到光线的变化。
接下来,我们需要一个“接收器”,也就是检测器。
检测器的作用就是捕捉到光线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拍照片,我们通过镜头捕捉到了光线的变化,然后将这些信息传递给相机。
这里的相机可不是手机上的那款,而是专业的光电探测器,可以精确地测量光线的强度和波长。
除了光源和检测器之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还需要一个“平台”,也就是样品室。
样品室的作用就是让样品处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以便于我们观察光线的变化。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给植物浇水一样,我们将样品放在一个特殊的容器里,让它在这个环境中生长茁壮。
我们还需要一个“指挥官”,也就是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的作用就是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我们想要的结果。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做数学题一样,我们通过各种公式和算法,将数据变成了我们想要的形式。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部分。
那么,它是如何工作的呢?其实很简单,当我们将样品放入样品室后,光源发出的光线就会被样品吸收或透过。
岛津UV-2501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配置
1.工作条件:
1)电源:220V AC(交流),±10%,50Hz
2)环境温度:15--35︒C
3)相对湿度:45-85%(但温度小于30︒C时,湿度应小于70%)
2.分光光度计:
1)波长范围:190—900nm
2)谱带宽度:0.1,0.2,0.5,1,2,5nm可调
3)分辨率:0.1nm
4)波长表示:至0.1nm
5)波长设置:扫描开始波长和结束波长能够以1nm单位设置,其他为0.1nm单位
6)波长精度:±0.3nm (狭缝宽度为0.2nm),内装优自动波长校正功能
7)波长重现精度:±0.1nm
8)波长扫描速度:Goto WL(波长移动)命令:大约2400nm/min
Pop Up San 大约1400nm/min(进样间隔2nm)
FAST 大约550nm/min
MIDDLE 大约210 nm/min
SLOW 大约140 nm/min
VERY SLOW 大约85 nm/min
9)光源转换:和波长同步自动转换,转换波长可在282-293nm范围任意设定(0.1 nm/min单位)
10)杂散光:<0.015%(NaI,220nm;NaNO2,340nm)
11)波长移动速度:4500nm/min
12)吸光度量特性
测量范围:-2.0~3.0ABS(吸光度单位)
测量精度:± 0.002ABS(D 0—0.5AU时)
基线稳定性:±0.0004ABS/小时(340nm)
基线平直度:± 0.001ABS
基线校正:由数据处理系统控制自动校正
3.数据处理系统:
1)工作站PC:
CPU≥PⅣ
HD≥40G
RAM≥256M
2)应用软件:
要求对仪器的各项操作进行编程控制,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设定仪器分析条件,包括设定波长扫描,单组分或多组份、多皮长测定其他装置的工作条件和参数。
具备数据采集与分析、样品定性和定量测定、报告制作、实时显示、紫外/可见光吸收谱图的储存和检索功能。
自动记录和审核分析过程中的所有分析数据,提供功能完整的质量控制软件。
仪器操作人可设计、改进和储存适合自己的分析方法。
当调出已存方法时,所有仪器
参数可自动调节至该方法所贮存的数值。
4.配置
主机1台
UV-Probe英文版操作控制系统
四联池架(用于方形10mm比色皿系列)1个
10mm 方形石英比色皿5个
消耗品:卤素灯1个,氘灯1个,0.5A保险丝5根
中国制造的品牌电脑与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