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酯与油脂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9
第三节羧酸酯第二课时——酯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中的第三节羧酸酯。
本章教材强调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尽力渗透结构分析的观点,使学生在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本节课酯的内容是以学生所学的有机化合物常识为基础的,提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介绍了有机物——乙酸的基础上引入的。
酯是高中有机化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高考重要考点,在有机化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酯是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建构于醇、酚和酸的知识体系之上,对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烃——醇——醛——酸——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酯的合成以及水解方法是教材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中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聚酯纤维的基础方法,对于学生掌握合成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铺垫和推动作用;酯类物质在自然界中有广泛的存在,日常生活中饮料、糖果以及糕点等都含有部分酯类香料,因此,酯类物质对人类的美好生活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必修2《有机化合物》以及选修5前两章内容的学习,已经基本了解了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及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初步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烃、卤代烃、醇、酚、醛知识的探究学习,学生初步构成了以官能团为线索的有机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因此在本节内容的讲授过程中,基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可以有效的开展探究式的教学,在原有的醇、酸的知识体系上建构羧酸酯的相关知识,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的内容由生活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口味各异的饮料,不同气味的清新剂引入,从生活角度来让学生体味化学的魅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必定有所期待。
三、教学目标依据教改精神、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酯的概念、命名,同分异构体以及物理性质;(2)根据酯的组成与结构的特点,理解酯的水解反应。
酯-油脂-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酯油脂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以乙酸乙酯为代表理解酯的结构,辅助学生掌握油脂的结构及水解反应2.从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出发,认识油脂的组成特点,了解油脂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
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油脂的组成、结构及水解反应。
三、设计思路从酯化反应的产物乙酸乙酯引入酯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油脂奠定基础,形成了乙酸乙酯-酯-油脂-肥皂制备(实践)的知识线索。
教学设计遵照这种知识间的因果顺序,突出酯与油脂结构上的差异,在水解反应中的相应变化。
从而理解酯与油脂间的从属关系-油脂是一种酯。
为了强化学生对油脂水解的理解,加入了肥皂制备实验,既树立了有机化学反应的实践价值,也培养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创设情景]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人要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就必须饮食,必须摄取营养物质。
在你的饮食中,每日摄取的有机物主要有哪些,你知道它们的主要成分吗?[交流与讨论]每日摄取的主要有机物及其主要成分:人们习惯称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为了能从化学角度去认识这些物质,我们首先来了解这些基本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
[引入]鸟语花香,花香来自何处?走过某家厨房,麻油炒菜,香气扑鼻,香气来自什么物质?烤肉四处飘香,来自什么物质?[板书]一、概念[讲述]酯:醇跟酸发生酯化反应的生成物(PPT2)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以把它看成高级脂肪酸跟甘油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脂:动物体内的脂肪,固态油:植物的果实,液态[复习]酯的形成,研究酯的结构(PPT4)[过渡]上节课我们介绍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通过控制一定的条件,反应可以朝逆方向移动。
3.3.3 酯和油脂(鲁科版必修2)【典例导悟】【典例1】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如下:(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 。
(2)A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得到B和C,C中含苯环,B和C的结构简式是B _________ ,C 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写反应类型)。
(3)室温下,用稀盐酸酸化C得到E,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4)在下列物质中,不能与E发生化学反应的是(填序号) _________ 。
①浓H2SO4、浓HNO3混合液,②CH3CH2OH(酸催化),③CH3CH2CH2CH3,④Na,⑤CH3COOH(酸催化)。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自主解答】由于化合物A中存在的酯基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羧酸盐和醇,C含有苯环,则B为:与浓H2SO4、浓HNO3混合液反应;由于E中存在—OH,E可以与Na、CH3COOH反应;由于E中存在—COOH,E 可以与CH3CH2OH反应;丁烷与E不发生反应。
与浓H2SO4、浓HNO3混合液反应;由于E中存在—OH,E可以与Na、CH3COOH反应;由于E中存在—COOH,E可以与CH3CH2OH反应;丁烷与E不发生反应。
【典例2】已知:某天然油脂A的分子式为C57H106O6。
1 mol 该油脂水解可得到1 mol甘油、1 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2 mol 直链饱和脂肪酸C。
经测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
(1)写出B的分子式:___________。
(2)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C的名称是______ 。
(3)写出甘油与浓HNO3、浓H2SO4混合加热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解答】(1)由B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C、H、O原子个数比可以确定B的分子式。
(C9H16O)n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即:140n=280,n=2,B的分子式为C18H32O2。
第3课时酯和油脂1.了解酯的组成、物理性质和水解反应。
(重点)2.了解油脂的组成、性质及应用。
(重点)酯[基础·初探]1.概念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2.结构简式R1—COO—R2(R1可以是H)。
3.物理性质(1)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密度:比水小。
(3)气味: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酯大都有芳香气味。
4.化学性质(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反应方程式现象:无明显现象结论:中性条件下乙酸乙酯几乎不水解—现象:油状层液体减少,有一点儿醋的气味结论:酸性条件下乙酸乙酯发生部分水解反应CH3COOCH2CH3+H2O稀硫酸△CH3COOH+CH3CH2OH现象:分层现象及酯的气味消失结论:碱性条件下乙酸乙酯发生水解且趋于完全CH3COOC H2CH3+NaOHCH3COONa +CH3CH2OH [思考探究]1.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是什么?【提示】CH3COOH和C2H5—18OH。
2.能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吗?【提示】不能。
因为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认知升华]酯化反应与酯的水解反应的比较【温馨提醒】酯化反应和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都是可逆反应,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不完全,所以化学方程式中用“”;在碱性条件下,由于生成的酸与碱反应,促使酯完全水解,所以化学方程式中用“―→”。
水解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题组·冲关]题组1酯化反应与酯的水解反应的比较1.下列关于酯的水解反应与酯化反应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两个反应均可采用水浴加热B.两个反应使用的硫酸作用完全相同C.两个反应均可看作取代反应D.两个反应一定都是可逆反应【解析】酯化反应温度较高,需要采用酒精灯加热,选项A错误;酯化反应中使用的是浓硫酸,作用为催化剂和吸水剂,而酯的水解反应中使用的是稀硫酸,作用只是催化剂,选项B错误;酯的碱性水解,不是可逆反应,选项D错误。
姓名班级酯油脂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5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1.下列性质属一般酯的共性的是( ) A.具有香味B.易溶于水 C.易溶于有机溶剂 D.密度比水大2.有机物甲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有机物,乙中①~⑥是标出的该有机物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在水解时,断裂的键是( )A.①④ B.③⑤ C.②⑥ D.②⑤3.在乙酸乙酯、乙醇、乙酸、稀H2SO4水溶液共存的化学平衡体系中加入重水,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稍加热),可以发现,除水外体系中含有重氢的化合物是 ( ) A.只有乙醇B.只有乙酸 C.只有乙酸乙酯D.乙醇、乙酸4.在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中硫酸的作用分别是( ) A.催化剂、脱水剂;催化剂B.催化剂、吸水剂;催化剂C.都作催化剂D.吸水剂;催化剂5.具有一个醇羟基的有机物A 7 g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生成10.2 g乙酸某酯,经分析还有1 g A剩余,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①CH3CH2OH ②CH3CH2CH2CH2OH ③CH2CHOOH ④CH3CHCH3OH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和脂是同系物 B.油和脂是同一类物质C.油脂兼有酯和烯烃的一些化学性质 D.同碳原子数的油和脂是同分异构体7.食品店里出售的冰淇淋是硬化油,它是以多种植物油为原料来制取的,制作过程发生的反应是 ( ) A.水解反应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D.氧化反应8.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9.我国某些地区用石蜡等工业油加工大米的“毒米”,威胁我们的健康,给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食用油和石蜡油虽然都称作“油”,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食用油属于有机物,石蜡油属于无机物 B.食用油属于纯净物,石蜡油属于混合物C.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 D.石蜡油属于食用油10. 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A.乙醇和乙酸B.乙醇和水C.醋酸和水D.苯和水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0分)11.可已知A是乙烯,B、C、D、E均为常见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第17课 酯 油脂一、酯1、酯的组成与结构(1)概念:酯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 被—OR′取代后的产物,其结构可简写为,其中R 和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R 是烃基,也可以是H ,但R′只能是烃基。
(2)羧酸酯的官能团:酯基)。
(3)通式:饱和一元羧酸C n H 2n +1COOH 与饱和一元醇C m H 2m +1OH 生成酯的结构简式为C n H 2n +1COOC m H 2m +1,其组成通式为C n H 2n O 2(n ≥2)。
(4)命名:根据生成酯的酸和醇命名为某酸某酯。
如:CH 3COOCH 2CH 3乙酸乙酯;HCOOCH 2CH 2CH 3甲酸正丙酯,HCOOC 2H 5甲酸乙酯 2、酯的存在与物理性质(1)存在:酯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低级酯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
如:苹果里含有戊酸戊酯,菠萝里含有丁酸乙酯,香蕉里含有乙酸异戊酯等。
(2)物理性质:低级酯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密度一般比水小,并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中。
3、酯的化学性质 (以乙酸乙酯为例) (1)乙酸乙酯的结构、物理性质及用途 1)乙酸乙酯分子的组成与结构2)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有果香味,甜味,易挥发,微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乙醇等有机溶剂。
(2)乙酸乙酯的化学性质1)(1)机理:酯化反应形成的键,即是酯水解反应断裂的键(形成的是哪个键,断开的就是哪个键) 【探究——乙酸乙酯的水解p77】【问题】的解答思路:乙酸乙酯水解是一种化学反应,要应用已学习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来分析乙酸乙酯水解的速率与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
但要注意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沸点较低。
【设计与实验】(1)在碱性条件下乙酸乙酯水解生成的乙酸与碱反应生成了乙酸盐,消除了乙酸乙酯水解平衡中的生成物,使乙酸乙酯水解的平衡一直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反应是不可逆的。
(2)一是要设计对照实验;二是要使变量单一化,即在影响化学反应的多个因素中,只使其中的某一个在实验项和对照项中不同。
实蹲市安分阳光实验学校课时跟踪检测(十九)酯和油脂糖类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酯类B.油脂没有固的熔沸点C.油脂是脂肪酸的甘油酯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退色解析:选D 若油脂的烃基中含有碳碳双键,则能使溴水退色。
2.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
它在一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产生一种醇和一种酸。
水解时发生断裂的化学键(填箭头所指的选项标号)是( )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④解析:选C 酯水解时断键部位在碳氧单键处,故本题中的断键部位在①③处。
3.已知:皂化反指油脂在强碱条件下的水解反。
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A.反液使石蕊试纸变蓝色B.反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C.反后静置,反液分为两层D.反后静置,反液不分层解析:选D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盐,二者均易溶于水,故皂化反基本完成时反液不分层。
4.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油不能使KMnO4(H+)溶液退色B.用热的烧碱溶液可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C.油脂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D.从溴水中提取溴不可用植物油作为萃取剂解析:选A 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A项错误;植物油属于酯,在NaOH作用下可水解不分层,而矿物油属于烃类,不与NaOH 溶液反,B项正确;C项正确;植物油中不饱和键与Br2发生加成反,D项正确。
5.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植物油和脂肪B.蔗糖、麦芽糖C.淀粉、纤维素D.葡萄糖、蔗糖解析:选B 识记内容,须记忆。
6.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一种单糖,能发生水解反B.葡萄糖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6个水分子C.常温下,葡萄糖可与制的Cu(OH)2悬浊液反D.1 mol葡萄糖完全燃烧需要6 mol氧气解析:选D A项,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错误;B项,葡萄糖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但不是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错误;C项,葡萄糖和制的Cu(OH)2悬浊液反必须加热,错误;D项,理论计算时,葡萄糖的分子式可变形为C6(H2O)6,正确。
课时考点8 酯和油脂考点阐释:1.掌握酯的分子结构主要化学性质2.了解酯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用途3.了解酯的分类和命名重点: 乙酸乙酯的化学性质一、基础巩固1.(6分)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2.(6分)油脂是油与脂肪的总称。
它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脂。
油脂既是重要食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油脂的以下性质和用途与其含有的不饱和双键(C=C)有关的是( )A.适量摄入油脂,有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和胡萝卜素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C.植物油通过氢化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3. (6分)A、B、C、D都是含碳、氢、氧的单官能团化合物,A水解得B和C,B氧化可以得到C或D,D氧化也得到C。
若M(X)表示X的摩尔质量,则下式中正确的是( )A.M(A)=M(B)+M(C)B.2M(D)=M(B)+M(C)C.M(B)<M(D)<M(C)D.M(D)<M(B)<M(C)4.(6分)下列各组混合物,不管以任何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固定,经过燃烧后产生CO2的量为一定恒定值的是A.甲醛和甲酸甲酯B.乙醇和乙酸C.丙烯和丙烷D.乙炔和苯蒸气5.(6分)油脂是油与脂肪的总称,它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油脂既是重要食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油脂的以下性质和用途与其含有的不饱和双键()有关的是A.衣服上的油脂可用汽油洗去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C.植物油通过氢化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6.(6分)有机物甲经氧化后得乙(化学式为C2H3O2Cl),而甲经水解得丙。
1mol丙和2mol乙反应得到一种含氯的酯(C6H8O4C l2)。
由此推断甲的结构简式为7.(23分)有机物A、B、C、D、E有如下衍生关系又知C和E在浓H2SO4作用下加热,得到一种具有果香味的液体,分子式为C6H1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