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第2版)》第1章习题参考解答
- 格式:pdf
- 大小:95.92 KB
- 文档页数:1
17-识读公差原则一、填空题(共5题,25分)1、公差原则就是处理和尺寸公差的之间关系的原则,公差原则分为独立原则和两大类。
正确答案:第1空:几何公差第2空:相关要求2、独立原则是图样上给定的几何公差与相互无关,并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正确答案:第1空:尺寸公差3、采用包容要求的被测要素,当被测要素的提取圆柱面的局部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时,几何误差的允许值为,此时的几何误差最大补偿值为零。
正确答案:第1空:零4、可逆要求是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的附加要求,表示尺寸公差可以在实际几何误差小于几何公差之间的差值范围内(增大减小)。
正确答案:第1空:增大5、最大实体要求只有零件的(导出要素、组成要素)才具备应用条件。
正确答案:第1空:导出要素二、判断题(共15题,75分)1、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提取组成要素的局部尺寸和几何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正确答案:正确2、最大实体状态就是尺寸最大时的状态。
正确答案:错误3、实际要素处于上极限尺寸且相应的导出要素的几何误差达到最大允许值时的状态称为实效状态。
正确答案:错误4、独立原则是指零件无几何误差。
正确答案:错误5、包容要求是要求实际要素处处不超越最小实体边界的一种公差原则。
正确答案:错误6、方向公差、位置公差最小区域的形状和各自的公差带形状一致,其宽度或直径由被测实际要素确定。
正确答案:正确7、对一批零件来说,若已知给定的尺寸公差值和几何公差值,则可以分析计算出实效尺寸。
正确答案:错误8、被测要素处于最小实体尺寸和几何误差为给定公差值时的综合状态,称为最小实体实效状态。
正确答案:正确9、当包容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正确答案:错误10、当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则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可补偿给几何公差,几何误差的最大允许值应小于给定的公差值。
正确答案:错误11、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边界。
19-几何误差评定与检测
一、判断题(共10题,100分)
1、在国标中规定了几何误差有五种检测原则,分别是: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测量坐标值原则、测量特征参数原则、测量跳动原则、控制失效边界原则。
正确答案:正确
2、用两点法测量圆度误差时,在一个横截面内的几个方向上测量直径,取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的一半作为圆度误差。
这种检测方案是根据测量坐标值原则来设计的。
正确答案:错误
3、测量坐标值原则是测量被测实际要素的坐标值,经数据处理获得几何误差值。
正确答案:正确
4、用刀口尺测量工件的直线度误差,是以刀口作为理想直线,被测直线与它比较。
根据光隙大小或者用塞尺(厚薄规)测量来确定直线度误差。
这种检测方案是根据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来设计的。
正确答案:正确
5、国家标准规定,最小条件是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准则。
正确答案:正确
6、最小条件就是被测提取要素对其拟合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正确答案:正确
7、形状误差值可用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
正确答案:正确
8、最小区域是指包容被测提取要素,且具有最大宽度f或最大直径φf的区域。
正确答案:错误
9、方向、位置误差的评定,常采用定向或定位的最小包容区去包容被测提取要素,这个最小包容区与基准保持给定的几何关系,且使包容区的宽度或直径最小。
正确答案:正确
10、用V形架模拟基准轴线,并对零件轴向限位,在被测要素回转一周过程中,指示器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为该截面的径向圆跳动误差。
这种检测方案是根据测量特征参数原则来设计的。
正确答案:错误。
《现代普通测量学》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 绪 论略!!!!!!!第2章 测量学的基础知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测量学的基础知识,清楚参照系的选择以及地面点定位的概念。
2.了解水准面与水平面的关系。
3.明确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4.深刻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5.充分认识普通测量学的主要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1.地球特征,大地水准面的形成,地球椭球选择与定位。
地球形状和大小。
水准面的特性。
参考椭球面。
2.确定点位的概念。
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
3.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
天文坐标(λ,φ),大地坐标(L ,B ),空间直角坐标(X ,Y ,Z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 ,y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x ,y )。
高斯投影中计算带号的公式:()()取整数部分取整数部分=+︒-==+=13/'30116/P P n N λλ计算中央子午线的公式:n N 33636=︒-︒=︒︒λλ 4.地面点的高程。
1985年国家黄海高程基准。
高程与高差的关系:''A B A B AB H H H H h -=-=。
5.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对距离的影响:223R D D D ≈∆ 对水平角的影响:"6.0≤ε 对高差的影响:R D h 2/2=∆6.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测量工作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检核。
测量工作的内容: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
三、习题与思考题1.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起何作用?答:静止平衡状态下的平均海水面, 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水准面。
特性: 唯一性、等位面、 不规则曲面; 作用:测量野外工作的基准面。
2. 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几种?各有何特点?不同坐标系间如何转换坐标?答: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有:天文坐标系、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3. 北京某点的大地经度为116º20′,试计算它所在的六度带和三度带带号,相应六度带和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答:()().391]3/'301[;201191]6[=+︒-==+=+=P P n N λλ L 0=6 ºN-3 º=117 º ;L ’0 =3ºn=117 º。
第8章习题参考解答8-1解释下列花键标记的含义:①8×52f7×58a11×10d10;②H7H10H1110828812f7a11d11⨯⨯⨯。
解:①外花键的尺寸公差带代号:花键键数N为8、小径d的公差带代号为52f7、大径D 的公差带代号为58a11、键宽B的公差带代号为10d10。
②花键副的配合代号:花键键数N为10、小径d的配合为82H7/f7、大径D的配合为88H10/a11、键槽宽与键宽B的配合为12H11/d11。
8-2某一配合为φ25H8/k7,用普通平键联接以传递扭矩,已知:b=8mm,h=7mm,L=20mm。
平键配合为一般联接。
试确定键及键槽各尺寸及其极限偏差、几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并标注在键槽剖面图上。
解:8-3某机床主轴箱中,有一个6级精度齿轮的花键孔与花键轴联接,花键规格:6×26×30×6,花键孔长30mm,花键轴长75mm,齿轮花键孔相对花键轴作轴向移动,要求定心精度较高。
试确定:1)齿轮花键孔和花键轴的公差带代号,计算小径、大径、键(槽)宽的极限尺寸。
2)分别写出在装配图上和零件图上的标记。
解:1)因内外花键有相对移动,定心精度要求较高,所以内外花键选紧滑动配合。
查表8-2得:小径d=26,采用H6/g6配合;大径D=30,采用H10/a11配合;键宽B=6,采用H7/f7配合。
极限尺寸分别为:查附表2、3和4得小径孔(Φ26H6):d max=26+0.013=26.013mmd min=26mm小径轴(Φ26g6):d max=26-0.007=25.993mmd min=26-0.02=25.98mm大径孔(Φ30H10):D max=30+0.084=30.084mmD min=30mm大径轴(Φ30a11):D max=30-0.3=29.7mmD min=30-0.43=29.57mm 键槽宽(6H7):B max=6+0.012=6.012mmB min=6mm键宽(6f7):B max=6-0.01=5.99mmB min=6-0.022=5.978mm2)装配图上的标记:H6H10H7 626306g6a11f7⨯⨯⨯零件图上的标记:内花键6×26H6×30H10×6H7外花键6×26g6×30a11×6f7。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复习题参考答案2013《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互换性;2. 先疏后密;3. 十进等比级数(数列);4. 标准化;5.互换性;6.检验;7.统一;8.功能;9.3;10.R5;11.位置;12.较低;13.基轴制;14.最大实体尺寸;15.正态分布;16.类比法;17.键;18.小于等于(不大于);19.形状公差;20.唯一的;21.位置;22.几何要素;23.变动量;24.最小条件;25.加工经济性;26.1;27.波纹度;27.5;28. 取样长度; 29. 小径定心;30. 载荷分布均匀性;31. 循环负荷;32. 键宽;33. 传递运动准确性;34. 局部负荷;35.基轴制;36. 齿侧间隙;37.以下(之下);38. 位置度;39. 载荷分布均匀性;40. 对称度二、选择填空题1.B;2.C;3.C;4.C;5.D;6.B;7.C;8.D;9.D; 10.A; 11.B; 12.A(基轴制);13.C;14.B;15.C; 16.D; 17.D; 18.D; 19. A(基轴制); 20.D; 21.A; 22.C; 23.B; 24.A; 25.C; 26.A; 27.A; 28.B; 29.A; 30.C; 31.D; 32.D; 33.C ; 34.D; 35.A; 36.B; 37.A; 38.B; 39.A;40.D三、简答题四、标注与改错题1.标注题2. 标注题3. 标注题AØ35H7Ø10H7Ø20h60.010.02Ø0.05A0.0050.0060.05AØ0.05A4. 标注题5 .改错题6. 改错题7. 改错题8. 改错题五、计算题1. 解:因为 Ts=es-ei 所以 ei=es- Ts=-0.040-0.021=-0.061mm由 Xmax=ES-ei=+0.013-(-0.061)=+0.074mm有 Xmin =-Xmax+2 Xav=-0.074+2×0.057=+0.040mm则 Tf= Xmax- Xmin=+0.074-0.040=0.034mm由 Ymax=EI-es有 EI=Ymax+es=+0.040-0.040=0则 Th=ES-EI=+0.013-0=0.013mm由此可知:属于基孔制间隙配合。
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1、设A 点高程为15.023m ,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之间,读得A 尺读数a=2.340m ,B 尺读数b 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 点高程。
【解】水准仪的仪器高为=iH 15.023+2.34=17.363m ,则B 尺的后视读数应为b=17.363-16=1.363m ,此时,B 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
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 =23.2cm ,其测量中误差=dm ±0.1cm ,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D 及中误差Dm 。
【解】==dM D 23.2×2000=464m ,==dD Mm m 2000×0.1=200cm=2m 。
3、已知图中AB 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 →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解】=1B α197°15′27″+90°29′25″-180°=107°44′52″=12α107°44′52″+106°16′32″-180°=34°01′24″ =23α34°01′24″+270°52′48″-180°=124°54′12″ =34α124°54′12″+299°35′46″-180°=244°29′58″ 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①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39°40′42″; ②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9.487″;③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243″。
大学测量学(第二版)选择题库及参考答案选择题库及参考答案第1章绪论1-1、我国采用高程系则的标准名称就是(bd)。
a.1956黄海高程系b.1956年黄海高程系c.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d.1985国家高程基准1-2、我国使用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ac)。
a.1954北京坐标系b.1954年北京坐标系c.1980西安坐标系d.1980年西安坐标系1-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则中,纵轴为(c)。
a.x轴,向东为正b.y轴,向东为正c.x轴,向北为正d.y轴,向北为正1-3、a点的高斯座标为xa?112240m,ya?19343800m,则a点所在6°拎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d)a11带,66b11带,63c19带,117d19带,1111-4、在(d)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展开平面坐标测量时,可以用过测区中心点的乌平面替代大地水准面,而不必考量地球曲率对距离的投影。
a100kmb50kmc25kmd10km1-5、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d)。
a在以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替代b在以2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替代c不论多小距离都可以替代d无法替代1-6、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c)a纵坐标北端起至逆时针b横坐标东端起至逆时针c纵坐标北端起至顺时针d横坐标东端起至顺时针1-7、地理坐标分成(a)。
a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b天文坐标和参考坐标c参考坐标和大地坐标d三维坐标和二维坐标1-8、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几带?(b)a28b29c27d301-9、高斯投影属(c)。
a等面积投影b等距离投影c等角投影d等长度投影1-10、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的区别是(b)。
ax与y轴交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bx与y轴交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cx与y轴维持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dx与y轴交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第2章水准测量2-1、水准仪的(b)应当平行于仪器竖轴。
第7章习题参考解答7-1解释下列螺纹标记的含义:①M24—6H ;②M36×2—5g6g —20;③M30×2—6H /5g6g 7-2查表确定M10—5g6g 螺纹制件的大径和中径的极限尺寸,并画出公差带图。
7-3有一螺纹M20—5h6h ,加工后测得实际大径d =19.980mm ,实际中径d 2s =18.255mm ,螺距累积误差∑∆P =+0.04mm ,牙型半角误差分别1α∆=-35′,2α∆=-40′,试判断该件是否合格?7-1①M24—6HM :螺纹特征代号24:公称直径24mm ,粗牙6H :公差带代号,中径和顶径公差带都为6H②M36×2—5g6g —20M :螺纹特征代号36×2:公称直径36mm ,螺距2mm5g6g :外螺纹公差带代号,中径公差带代号5g ,顶径公差带代号6g 20:旋合长度20③M30×2—6H /5g6gM30×2—6H 的内螺纹与M30×2-5g6g 的外螺纹配合M :螺纹特征代号30×2:公称直径30mm ,螺距2mm6H :公差带代号,中径和顶径公差带都为6H5g6g :外螺纹公差带代号,中径公差带代号5g ,顶径公差带代号6g 7-2查表确定M10—5g6g 螺纹制件的大径和中径的极限尺寸,并画出公差带图。
查附表21,M10螺纹的螺距为1.5mm ,中径9.026mm.查附表22,5级精度中径公差为106μm ,查附表23,6级精度顶径公差为300μm ,查附表24,g 基本偏差为-32μm ,所以,中径尺寸公差为φ0.0320.1389.026--mm顶径尺寸公差为φ0.0320.33210--mm 。
图略。
7-3有一螺纹M20—5h6h ,加工后测得实际大径d =19.980mm ,实际中径d 2s =18.255mm ,螺距累积误差∑∆P =+0.04mm ,牙型半角误差分别1α∆=-35′,2α∆=-40′,试判断该件是否合格?解:(1)确定中径、大径极限尺寸。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测量技术(第2版)》习题解答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1-1~1-5 答案参见书中的内容。
1-6:R10系列依次为:1.00,1.25,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1.50,40.00,50.00,63.00,80.00,100.00R10/2系列依次为: 1.60,2.50,4.00,6.30,10.00,16.00,25.00,40.00,63.00,100.00,160.00,250.00,400.00,630.00,1000.00,1600.00,2500.00,4000.00,6300.00,1000 0.00。
1-7:可装配性与互换性的区别在于,互换性强调零件需按统一规格要求制造,不需要挑选或修配,即能满足装配要求,而可装配性强调的是保证装配需求,忽视统一的规则和标准化。
1-8:答案参见书中的内容。
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1.填空2-1 公差2-2 +0.034 ,+0.0092-3 基本偏差,标准公差2-4 极限,基本2-5 20 ,IT012-6 0,-0.025,+0.0202-7 过盈,间隙2-8 满足使用要求,较低2.判断题2-9 ×2-10 ×2-11 √2-12 ×2-13 √2-14 √3.简答题答案略。
4.计算题(1)max min 0.131mm, 0.065mm,0.066mm;20H8/d8f X X T φ=+=+= (2)max max 0.023mm, 0.018mm,0.041mm;35K7/h6f X Y T φ=+=-= (3)max min 0.060mm, 0.011mm,0.049mm;55H7/r6f Y Y T φ=-=-= 2-21(1)φ70H7:ES=+30m μ EI=0;φ70g5:es=-10m μ ei=-23m μ 基孔制间隙配合;T f =43m μ,X max =+53m μ,X min =+10m μ (2)φ40H7:ES=+25m μ EI=0;φ40r6:es=+50m μ ei=+34m μ 基孔制过盈配合;T f =41m μ,Y max =-50m μ,Y min =-9m μ(3)φ55JS8:ES=+23m μ EI=-23m μ φ55h7:es=0 ei=-30m μ 基轴制过渡配合;T f =76m μ,X max =+53m μ,Y max =-23m μ 2-22(1)25H8/f8φ (2)40H7/u6φ (3)60H8/k7φ第3章习题参考答案3-1~3-6答案参见书中的内容。
第一章几何精度设计概论1-1 判断题1.任何机械零件都存在几何误差。
(√)2.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3.为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必须把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4.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规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是GB/Q,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是GB/T (×)1-2 选择填空1.最常用的几何精度设计方法是类比法(计算法,类比法,试验法)。
2.对于成批大量生产且精度要求极高的零件,宜采用分组互换(完全互换,分组互换,不需要互换)的生产形式。
3.产品标准属于技术标准(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
4.拟合轮廓要素是由测得轮廓(理想轮廓,实际轮廓,测得轮廓)形成的具有理想形状(理想形状,实际形状,测得形状)的要素。
第二章尺寸精度2-1 判断题1.公差可以认为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只要两零件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认为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3.基本偏差用来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4.孔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5.30f7与30F8的基本偏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6.30t7与30T7的基本偏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7.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配合精度的高低。
(×)8.孔的实际尺寸大于轴的实际尺寸,装配时具有间隙,就属于间隙配合。
(×)9.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10.配合公差越大,配合就越松。
(×)11.轴孔配合最大间隙为13微米,孔公差为28微米,则属于过渡配合。
(√)12.基本偏差a~h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其中a配合最松。
(√)13.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14.有相对运动的配合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均选用过盈配合。
(×)15.不合格的轴孔装配后,形成的实际间隙(或过盈)必然不合格。
第1章 金属切削基本理论1-1刀具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哪些平面组成?它们是如何定义的?1-2刀具的基本角度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定义的?1-3已知下列车刀切削部分的主要几何角度为:1)外圆车刀:0015=γ、008=α、︒=︒15k s 'r =-、λ15; 2)端面车刀: γ0=15°、α0=10° 、κr =45° κr ’= 45°3) 切断刀: γ0=10° α0=6° κr =90° κr ’=2°(见题图) 试绘出这三种刀具的刀切削部分的工作图。
1-4普通高速钢有什么特点?常用的牌号有哪些?主要用来制造哪些刀具?1-5什么是硬质合金?常用的牌号有哪几大类?一般如何选用?如何选用合理的刀具切削角度?1-6常用的车刀有哪几大类?各有何特点?1—1 外圆车削直径为100mm .长度200mm 的45#钢棒科,在机床CA6140上选用的切削用量为p a =4mm .f =0.5mm/r ,n =240 r /min 。
试 1)选择刀具材料;2)计算切削速度c v 、刀具移动的速度f v ;3)如果r k =75°,计算切削层宽度c a 、切削层厚度w a 和切削层横截面积Ac 。
第2章 切削过程与控制1.切削力是怎样产生的?与哪些因素有关?2.切削深度和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有何不同?为什么23.切削热是怎样传出的?影响切削热传出的因素有哪些?4.切削深度和进给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有何不同?为什么?5.刀具磨损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磨损持点如何?6.何谓刀具耐用度?它与刀具寿命有何不同?7.何谓积屑瘤?如何减少或避免它产生?8.为什么当加工工艺系统刚性差时,特别是车削细长轴时,应取大的主偏角。
2-4 试述积屑瘤的形成原因,分析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生产中应如何控制积屑瘤? 2-5 试述工件材料、刀具前角、切削速度和切削厚度等因素对切削变形的影响规律。
1.4 想一想、做一做1.测量的定义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哪几个要素? 答案:测量就是把被测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比值(即被测量值)的实验过程。
任何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含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等四个要素,这又称为测量四要素。
2.计量器具的基本度量指标有哪些? 答案: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是选择、使用和研究计量器具的依据。
主要有以下指标:分度值、分度间距、示值范围、测量范围、示值误差、示值变动、灵敏度、灵敏阈、回程误差、测量力、修正值、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
3.几何量测量方法中,绝对测量与相对测量有何区别?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有何区别? 答案:绝对测量是指被测量的全部数值从计量器具的读数装置直接读出。
如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测量时能直接读出零件的尺寸。
相对测量是计量器具上的数值仅表示被测量相对于已知标准量的偏差,而被测量的量值是计量器具的数值与标准量的代数和。
如用量块或标准环调整内径百分表零位测量孔的直径,内径百分表读出的数值加上量块的数值为孔的直径尺寸。
直接测量是直接量出被测量的量值。
如用外径千分尺直接测量圆柱体直径就属于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是先测出与被测量值有关的几何参数,然后通过已知的函数关系经过计算得到被测量值。
如用正弦规测量锥体的锥度偏差、三针法测量螺纹的中径都是间接测量。
4.何为测量误差?其主要来源有哪些? 答案:测量所得到的测得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异称为测量误差。
产生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1)计量器具误差 2)基准件误差 3)测量环境误差 4)测量方法误差5)人员误差5. 测量误差的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有何区别?两者的应用场合有何不同? 答案:测量误差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之分。
1)绝对误差δ是指被测量的测得值x 与其真值0x 之差,即0x x δ=- 。
对同一被测量而言,绝对误差的绝对值越小,说明测得值越接近真值,测量精度越高,反之,测量精度就低。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一.1、按优先数的基本系列确定优先数: (1) 第一个数为10,按R5系列确定后五项优先数。
解:后五项优先数是16,25,40,63,100。
(2) 第一个数为100,按R10/3系列确定后三项优先数。
解:后三项优先数是200,400,800。
2、试写出R10优先数系从1~100的全部优先数(常用值)。
解:R10优先数系从1~100的全部优先数是1,1.25,1.6,2,2.5,3.15,4,5,6.3,8,10,12.5,16,20,25,31.5,40,50,63,80,100。
3、普通螺纹公差自3级精度开始其公差等级系数为:0.50,0.63,0.80,1.00,1.25,1.60,2.00。
试判断它们属于优先数系中的哪一种?其公比是多少?解:它们属于R10 (0.50,2.00),公比是1.25。
三.1、孔的基本尺寸D=50mm ,最大极限尺寸D max =50.087mm ,最小极限尺寸D min =50.025mm ,求孔的上偏差ES ,下偏差EI 及公差T D ,并画出公差带图。
解:根据公式可得孔的上偏差 ES=D max -D = 50.087-50 = +0.087 mm 孔的下偏差 EI=D min -D = 50.025-50 = +0.025 mm 孔的公差 T D =︱D max - D min ︱=0.062 mm2、设某配合的孔径为027.0015+φ,轴径为016.0034.015--φ,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和配合公差,并画出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
解:(1)极限尺寸:孔:D max =φ15.027 D min =φ15轴: d max =φ14.984 d min =φ14.966+ 0 -+0.087+0.02550(2)极限偏差:孔:ES=+0.027 EI=0轴:es= -0.016 ei= -0.034 (3)尺寸公差:孔:T D =|ES-EI|= |(+0.027)-0|=0.027 轴:T d = |es-ei|=|(-0.016)-(-0.034)|=0.018(4)极限间隙:X max = ES -ei=(+0.027)-(-0.034)=+0.061 X min = EI -es=0-(-0.016)=+0.016 平均间隙()0385.021min max +=+=X X X av(5)配合公差:T f = T D + T d =0.027+0.018=0.045 (6)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