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测试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6.10 MB
- 文档页数:7
测量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 1、在工程设计中提供图纸资料、明确占地范围了解周边工程、了解占地范围内有无城市地下管线、是否对勘探和机械设施造成影响,如果没有工程测量带来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及管线探测图,工程设计就成了无米之炊。
2、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的第一步就是建筑物、构筑物的实地定位放样,因为建筑物在什么地方摆放,不可能随随便便找个地方,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流程或对于同一建筑物的各个不同部分,其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而且往往相差非常悬殊,此时应正确制定工程建筑物定位的精度要求,如果定得过宽,就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反之若定得过严,则给放样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从而增加放样的工作量,延长放样时间,也就无法满足现代化高速度施工的需要。
3、就是确定建筑物放样的精度,建筑物竣工时的定位误差是由施工误差和测量放样误差所引起的。
由于各种建筑物或同一建筑物中各不同的建筑部分,对放样精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应考虑到施工现场条件与施工程序和方法,分析这些建筑物是否必须直接从控制点进行放样,对于某些建筑元素,虽然它们之间相对位置精度要求很高,但在放样时,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几何联系直接进行。
因此工程测量工作前,制定必要的合理的精度,是关系到该工程建设中周期长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2.测试和测量是什么样的关系?答: 测量是通过相互比较的一个实验过程,目的是确定其量值大小,单位可以任意选定;测试是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目的是通过多参量的试验来确定其物体的特性或条件的最佳状态,单位也可以是任选的, 测试一般都是通过计量手段和应用计量科学原理进行的,而且对象都是“量”,所以测试又是保证量值统一的重要环节,测试的实质就是测量,都是为了确定其量的数值。
测试是测量和试验的全称,有时把较复杂的测量成为测试.1.某整齐供热系统的蒸汽压力控制指标为1.5 pa要求指示误差不大于±0.05MPa现用一只刻度范围为0~2.5MPa,精度等级为2.5级的压力表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为什么?应选用什么级别的仪表?解:△Xm=rm*Xm=±(2.5⁄100) X2.5=±0.0625(MPa)由于0.05 MPa<0.0625MPa 超过了要求指示误差。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_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选用和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关注建筑环境质量,提高建筑环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概述(1)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2)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重要性。
2.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原理(1)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2)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方法。
3. 建筑环境测试设备选用与操作(1)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选用;(2)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讲解:(1)讲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2)讲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讲解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选用和操作。
3. 实践操作:(1)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熟悉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选用和操作;(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学生参与度;(2)学生回答问题准确性;(3)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2. 课后作业评价:(1)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2)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材;2. 实验设备:建筑环境测试设备;3. 辅助材料:案例分析资料、实验指导书等。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在实际建筑项目中的应用,分享不同案例的经验和挑战。
2.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实验演示,解释测试过程和数据解读。
1、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即测量中的比较过程,将被测参数的量值与作为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比出的倍数即为测量结果。
2、直接测量: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读数获取被测量量值的方法。
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间接得到被测量的量值的测量方法。
组合测量:当某项测量结果需用多个未知参数表达时,可通过改变测量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量与未知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并求解,进而得到未知量。
3、测量方法的选择原则:①被测量本身的特性;②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③测量环境;④现有测量设备。
4、测量仪表:将被测量转换成可供直接观察的指示值或等效信息的器具,包括各类指示仪器、比较仪器、记录仪器、传感器和变送器等。
5、测量仪表的类型模拟式:对连续变化的被测物理量直接进行连续测量、显示或记录的仪表。
数字式:将被测的模拟量首先转换成数字量再对数字量进行测量的仪表。
6、测量仪表的功能:物理量的变换、信号的传输、测量结果的显示。
7、仪表的性能指标:精度(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稳定度、输入电阻、灵敏度、线性度、动态特性。
8、计量:利用技术和法制手段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9、测量差误:测量仪器仪表的测量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异,称为测量误差。
特点:必然性和普遍性。
产生原因:测量器具不准确,测量手段不完善,环境影响,测量操作不熟练以及工作疏忽。
10、真值A0:一个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所呈现的客观大小或真实数值称作它的真值。
指定值A S:由国家设立各种尽可能维持不变的实物标准,以法令的形式指定其所体现的量值作为计量单位的指定值。
实际值:在每一级的比较中,以上一级标准所体现的值当做准确无误的值,称为实际值。
11、示值:由测量器具指示的被测量量值称为测量器具的示值,也称测量器具的测量值或测得值,包括数值和单位。
12、绝对误差:Δx=x-Α;x为测得值,A为实际值。
13、误差来源:仪器误差、人身误差、影响误差、方法误差。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_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案第一章: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了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如室内空气质量、噪声、振动、温湿度等。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了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的掌握情况。
进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室内空气质量测试2.1 教学目标了解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步骤。
了解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标准和评价方法。
2.2 教学内容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采样、分析、数据处理等。
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步骤,如空气流量计、粒子计数器等。
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标准和评价方法,如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步骤。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了解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标准和评价方法。
2.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进行实验操作评估,检查学生对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步骤的掌握情况。
布置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噪声测试3.1 教学目标了解噪声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答案思考练习题1、按照测量手段进行分类,测量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1)直接测量2)间接测量3)组合测量2、按照测量方式进行分类,测量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 1)偏差式测量2)零位式测量3)微差式测量 3、测量系统由哪几个环节组成?测量系统由被测对象和测量设备组成,测量设备一般由传感器、变换器、显示装置、传输通道组成。
4、当测量次数N→∞时,测量值的数学期望为什么等于被测量的真值? 当测量次数n??时,样本平均值的极限定义为测得值的数学期望。
Ex?limn???1??nn?i?1?xi? ?nnnin??i?xi?A ???i?i?1?xi?1n?nA ???i?i?1n?xi?1i?nA根据随机误差的抵偿特性,n1n当 n??时,??i?0 ,即?xi?nA?A?i?1i?1?xi?1i?Ex所以当测量次数 n??时,样本平均值的极限定义为测得值的数学期望。
5、间接测量的误差分配通常采取什么原则? ①等作用原则,②调整原则。
6、温标的三要素是什么?温度计、固定点和内插方程。
7、热电偶的冷端温度为什么需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根据热电偶的测温原理,从 EAB(T,T0)?f(T)?f(T0) 的关系式可以看出,热电偶回路所产生的电势,只有在固定冷端温度T0时,其输出电势才是热端温度T的单值函数。
在热电偶的分度表或分度检定时,冷端温度都保持在0℃;在使用时,往往由于现场条件等原因,冷端温度不能维持在0℃,使热电偶输出的电势值产生误差,因此需要对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进行处理。
8、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的温度电阻特性一致吗? 金属导体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正值;半导体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负值,但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呈非线性9、对于露点法,为什么测量干球温度和露点温度可以得到被测空气的相对湿度???PlPb?100% Pl―空气在露点温度Pb―空气在干球温度Tl时的饱和水蒸气压力;T 时的饱和水蒸气压力。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住宅、商业大楼,还是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建筑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因此,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应用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人们对于室内环境质量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发展迅速。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室内环境的改善与控制。
在过去,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建筑本身的外观和功能,而对于室内空气质量、温湿度等因素则缺乏足够的重视。
然而,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应运而生。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包括对建筑物内部环境各种因素进行测试和评估。
首先,空气质量是建筑环境测试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检测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细颗粒物含量等,可以评估空气的质量是否达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例如,在办公楼中,通过定期测试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系物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保障员工的健康。
其次,温湿度控制也是建筑环境测试的重要内容。
在居住环境中,温湿度的适宜程度直接影响人们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室内温湿度参数,并结合人体舒适度标准,评估是否存在温湿度异常现象,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措施。
例如,在炎热的夏季,通过测试室内温度和湿度,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增加空调、加湿器等设备,以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
另外,光照度测试也是建筑环境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适宜的光照度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而过强或过弱的光线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测试室内光照度,可以评估是否需要增加或调整灯具配置,以提供合理的照明环境。
例如,在学校教室中,适宜的光照度可以促进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而过弱的光线则可能导致学生视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
此外,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还可应用于建筑声学环境的评估。
噪音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建筑物周围的噪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复习要点1.测试目的和方法-建筑环境测试的目的是评估和检测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各种参数和指标,以保证建筑物安全、舒适和环境友好。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实地测试、实验室测试和数值模拟等。
2.室内环境测试-室内环境测试包括空气质量测试、照明测试、噪音测试和振动测试等。
-空气质量测试主要包括室内空气中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有害气体浓度等指标的测试。
-照明测试主要包括室内照度、光色、色温、反射率和照明均匀度等指标的测试。
-噪音测试主要包括室内的环境噪声水平和声学隔声性能的测试。
-振动测试主要用于评估室内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3.室外环境测试-室外环境测试主要包括建筑物周围的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和水环境等方面的测试。
-大气环境测试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浓度、大气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指标的测试。
-土壤环境测试主要包括土壤污染物浓度、土壤水分、土壤酸碱度和土壤温度等指标的测试。
-水环境测试主要包括水质、水温、水流速和水位等指标的测试。
4.技术工具和设备-建筑环境测试主要依赖于各种仪器和设备,如空气质量测试仪、照度计、噪音测量仪和振动测量仪等。
-这些仪器和设备必须具备高精度、可靠性和易操作性的特点,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完成测试后,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测试结果和评估建议。
-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筛选、数据修正、数据统计和数据报告等环节。
- 常用的数据处理工具包括Excel、SPSS和Matlab等。
6.相关法规和标准-在建筑环境测试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测试和评估。
-国内常用的法规和标准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和《建筑物能耗标准》等。
7.建筑环境改善与控制-根据测试结果,可以提出建筑环境改善和控制的建议和措施。
-改善和控制的措施包括增加通风量、改善照明照度、降低噪音和振动水平等。
总之,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建筑环境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掌握这门课程的复习要点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熟练运用建筑环境测试技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舒适和环境友好的基础。
建筑物理环境测试技术规程一、前言建筑物理环境测试是对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噪声等参数进行测试,以保证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介绍建筑物理环境测试的具体技术规程,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更好地进行测试。
二、测试设备1.温湿度计温湿度计是测量建筑物内部温度和湿度的主要设备,一般采用数字式温湿度计,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2.空气质量检测仪空气质量检测仪可以测量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包括PM2.5、CO2、TVOC等指标。
选择空气质量检测仪时应注意其灵敏度、准确度和测量范围等因素。
3.噪声测量仪噪声测量仪可以测量建筑物内部的噪声水平,一般选择A级声级计,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三、测试方法1.温湿度测试温湿度测试应在建筑物内部不同位置进行,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位置。
测试时应将温湿度计放置在室内或室外不同高度和不同位置,记录每个位置的温湿度值。
测试时间应为连续24小时,并记录每小时的温湿度值。
2.空气质量测试空气质量测试应在建筑物内部不同位置进行,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位置。
测试时应将空气质量检测仪放置在室内或室外不同高度和不同位置,记录每个位置的空气质量指标。
测试时间应为连续24小时,并记录每小时的空气质量指标。
3.噪声测试噪声测试应在建筑物内部不同位置进行,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位置。
测试时应将噪声测量仪放置在室内或室外不同高度和不同位置,记录每个位置的噪声水平。
测试时间应为连续24小时,并记录每小时的噪声水平。
四、测试结果的分析和评价1.温湿度测试结果的分析和评价根据温湿度测试结果,应比较不同位置和不同时间的温湿度值,评估建筑物内部的温湿度分布情况。
若温湿度值超出标准范围,应对建筑物进行调整和改善。
2.空气质量测试结果的分析和评价根据空气质量测试结果,应比较不同位置和不同时间的空气质量指标,评估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分布情况。
若空气质量指标超出标准范围,应对建筑物进行调整和改善。
第一章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1.测量: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这种操作就是测量中的比较过程—将被测参数的量值与作为单位的标准值进行比较,比出的倍数既为测量结果。
2.直接测量: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读数取被测量值的方法。
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间接得到被测量的量值的测量方法。
组合测量:当某项测量结果需要多个未知数表达时,可通过改变测量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量与未知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并求解,进而得到未知量。
3.测试:是测量和实验的全称,有时把较复杂的测量称为测试。
4.检测:是意义更为广泛的测量,是检验和测量的统称。
5.测量方法的选择原则:1.被测量本身的特性.2.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
3.测量环境。
4.现有测量设备。
6.测量仪表:将被测量转换成可供直接观察的指示值或等效信息的器具,包括各类指示仪器、比较仪器、传感器和变送器等。
7.测量仪表的类型:模拟式:将连续变化的被测物理量直接进行连续测量,显示成记录的一起。
数字式:将被测的模拟量首先转换成数字量再对数字量进行测量的仪表。
8.测量仪表的功能:物理量的变换、信号的传输、测量结果的显示。
9.仪表的性能指标:精度(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
稳定度、输入电阻、灵敏度、线性度、动态特性。
10.计量:利用技术和法制手段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11.单位制:任何测量都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现计量单位的量作为标准,这样的量称为计量标准。
12.计量基准:①主基准,②副基准③工作基准。
第二章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1.测量误差:测量仪器仪表的测量值与被测量值之间的差异,称为测量误差。
特点:必然性和普遍性。
产生原因:测量器具不准确,测量手段不完善,环境影响,测量操作不熟练以及工作疏忽。
2.真值A。
:一个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所呈现的客观大小或真实数值称为它的真值,指定值As:由国家设立各种尽可能维持不变的实物标准,已法令的形式指定其所体现的量值作为计量单位的指定值。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建环测试技术复习题1.测量:测量是以同性质的标准量与被测量比较,并确定被测量相对标准量的倍数。
2.测量方法:1)直接测量:通过测量能直接得到被测的数值;2)间接测量:通过一个或多个轻易测量量利用一定的函数关系式获得;3)女团测量:通过轻易测量测出值与间接测量值联立方程组。
3.测量方法分类;1)偏差就是测量法2)零位式测量法3)微差式测量法4.测量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精度、稳定度、输入电阻、灵敏度、线性度、动态特性。
精度:是指测量仪表的读数或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相一致的程度。
精密度:精密度则表示表明仪表命令值的分散性,则表示在同一测量的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展开多次测量时,获得的测量结果的集中程度。
5.测量误差:测量仪表的测得值与被测量值之间的差异,称为测量误差。
6.真值a0:一个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以呈现出的客观大小或真实数值称为它的真值。
7.等精度测量:在维持测量条件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对同一被测量展开的多次测量过程。
非等精度测量:如果在同一被测量的多次重复测量中,不是所有的测量条件都维持不变这样的测量方式称作非等精度测量或不等精度测量。
书上p20例题8.测量误差来源:仪器误差(读数误差、噪声误差、平衡误差、动态误差)、人身误差、影响误差、方法误差。
9.系统误差:在多次等精度测量同一恒定量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者条件改变时按某种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10.随机误差:就是所指对同一恒定量值展开多次等精度测量时,其绝对值和符号无规则变化的误差。
产生随机误差的主要原因:1)测量仪器元器件产生噪声,零部件配合的不稳定、摩擦、接触不良等;2)温度及电源电压的无规则变化而造成的读数不稳定等;3)测量人员感觉器官的无规则变化而导致的读数不平衡等。
例题、非常有限次测量、极限误差、11.粗壮误差:在一定测量条件下,测出数值显著地偏移实际值所构成的误差。
粗壮误差产生原因:1)测量方法不当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