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测试技术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6
测量的定义:以同性质的标准量与被测量比较,并确定被测量相对标准量的比值。
按测量手段分:直接测量——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计数获取被测量量值。
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间接得到被测量的量值的测量方法。
组合测量——当测量结果需用多个未知参数表达时,通过改变测量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量与未知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并求解,得到未知量等精度测量——测量条件完全相同情况下重复测量非等精度测量——多次测量中,测量条件不尽相同测量方法的选择原则:被测量本身的特性、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测量环境、现有测量设备测量仪表的功能:物理变换功能,将被测量,通过敏感元件,转换便于处理,测量的一种物理量。
信号传输功能,现场测量通过有线或无线将结果传输至控制室。
测量结果显示功能,测量仪表都必须具备显示功能。
精度:测量仪表的读数或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相一致的程度;稳定性;输入电阻;灵敏度;线性度;动态特性1)精密度,仪表指示值的分散性。
反映:随机误差的影响2)正确度,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反映:系统误差3)准确度,精密度与正确度的综合反映真值——测量的物理量,客观存在的量值。
实际值:在每一级的比较中,以上一级标准所体现的值当做准确无误的。
系统误差:在多次等精度测量同一恒定量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当条件按某种规律变化的误差特点:测量条件不变,误差即为确切数值;条件变化时,误差遵循某种确定的规律变化具有可重复性原因:设计制作上的缺陷;测量环境条件与仪表使用要求不一致;采用近似的测量方法或计算公式;测量人员的习惯读数偏差。
系统误差体现了测量的正确度随机误差:同一恒定量值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时,其绝对值和符号无规则变化的误差。
特点:有界性,绝对误差的波动有一定界限;对称性:正负误差机会几乎相等;抵偿性:算术平均值趋近于零;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原因:仪表的不稳定等;温度、电源等无规则波动;测量人员读数无规则变化随机误差体现了多次测量的精密度粗大误差:测量值明显偏离实际值所形成的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方法不当;测量操作失误;测量条件突然变化确定系统误差的合成:代数合成法;绝对值合成法;方和根合成法液体膨胀式温度计1. 测温原理组成:液体储存器、毛细管、标尺原理:TV液∵ (体膨胀系数)∴ T V液 H液测温精度优点:直观、准确、简单、价廉。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_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选用和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关注建筑环境质量,提高建筑环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概述(1)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2)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重要性。
2.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原理(1)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2)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方法。
3. 建筑环境测试设备选用与操作(1)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选用;(2)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讲解:(1)讲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2)讲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讲解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选用和操作。
3. 实践操作:(1)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熟悉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选用和操作;(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学生参与度;(2)学生回答问题准确性;(3)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2. 课后作业评价:(1)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2)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材;2. 实验设备:建筑环境测试设备;3. 辅助材料:案例分析资料、实验指导书等。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在实际建筑项目中的应用,分享不同案例的经验和挑战。
2.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实验演示,解释测试过程和数据解读。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复习要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1、测量的11的是什么?答:准确及时地收集被测对象状态信息,以便对其过程进行正确的控制。
2、按测量手段分,测量方法有哪儿种?答: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
3、按测量方式划分,测量方法有哪儿种?答:偏差式测量法、零位式测量法和微差式测量法。
4、什么是偏差式测量方法?答:在测量过程中,用仪器仪表指针的位移表示被测量大小的测量方法。
5、什么是零位式测量方法?答:乂称为零示法或平衡式测量法。
测量时用被测量与标准量相比较,用指零仪表指示被测量与标准量相等,从而获得被测量。
6、什么是微差式测量方法?答:偏差式测量法和零位式测量法相结合,通过测量待测量与标准量之差来得到待测量量值。
7、测量方法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答:①被测量本身的特性;②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③测量环境;④现有测量设备等。
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正确的测量方法.8、是否可以认为,只有精密的测量仪器,才可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答:不是。
正确可靠的测量结果的获得,要依据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正确选择、正确操作和测量数据的正确处理。
9、测量仪表有什么作用?答:测量仪表是将被测量转换成可供直接观察的指示值或等效信息的器具。
10、测量仪表有哪些类型?答:模拟式测量仪表,数字式测量仪表。
的测量结果的获得,要依据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正确选择、正确操作和测量数据的正确处理。
11、测量仪表有哪些功能?答:①变换功能;②传输功能;③显示功能。
12、测量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答:①精度;[⑴精密度(§ );⑵正确度(£ );⑶准确度(丫)。
]②稳定度;③输入电阻;④灵敬度;⑤线性度;⑥动态特性。
13、什么是测量精度?答:精度是指测量仪表的读数或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相一致的程度。
14、可以表达精度的三个指标是什么?答:⑴精密度(§);⑵正确度(£) ; (3)准确度(T)。
建筑室内环境检测摘要:建筑室内环境的检测工作十分重要,主要围绕甲醛、氨和苯等污染物成分的测定,判断室内环境的安全性。
相关人员需要按照环境安全要求和检测标准执行对应操作,才能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室内环境的管理提供支持。
下文简要论述室内环境检测内容,并对检测工作要点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室内环境;检测内容引言:在室内环境的检测工作开展阶段,不难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环境检测工作的开展,是通过技术手段了解建筑室内经安全情况,如果环境安全存在问题,可采取解决措施,将安全风险是在合理范围内之内,让建筑环境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一、建筑室内环境检测内容(一)甲醛甲醛属于室内环境重要污染物之一,颜色透明,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溶于水。
在装修过程中,使用的酚醛树脂和脲醛树脂这类黏合剂,材料当中有大量的工业甲醛。
纤维板和胶合板材料也有大量甲醛。
甲醛可以和人体蛋白质结合,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人体出现头痛、呼吸道水肿、哮喘等疾病。
所以在环境检测方面,甲醛为重要的检测内容之一[1]。
(二)氨氨同样属于室内环境的污染物之一,此类污染物大多以过气态的形式存在室内环境当中。
由于其熔点、沸点相对较低,若温度变化,还会出现液化情形,可以溶于水,对于环境安全造成影响。
室内的装修材料,比如:家具涂装会利用增白剂,氨水的用量相对较大。
建筑施工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外加剂当中也有特定数量氨。
混凝土防冻剂,其中参加了尿素,能够将建筑保温性提高,随着建筑的使用,尿素可能释放氨气,导致室内的氨气浓度也逐渐变大。
氨对于人呼吸道、皮肤都可产生重要影响,导致人出现中毒现象,长期和皮肤接触,还容易导致人呼吸急促问题发生。
因此,需要通过环境检测,确定此类物质浓度是否为安全值域范围之内。
(三)苯苯的气味芬芳,液态、透明,属于室内环境不要污染物。
建筑装修过程使用的涂料成膜阶段,有大量苯释放出来,对于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同时,苯还会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甲苯或者二甲苯这些有害物。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复习要点1.测试目的和方法-建筑环境测试的目的是评估和检测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各种参数和指标,以保证建筑物安全、舒适和环境友好。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实地测试、实验室测试和数值模拟等。
2.室内环境测试-室内环境测试包括空气质量测试、照明测试、噪音测试和振动测试等。
-空气质量测试主要包括室内空气中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有害气体浓度等指标的测试。
-照明测试主要包括室内照度、光色、色温、反射率和照明均匀度等指标的测试。
-噪音测试主要包括室内的环境噪声水平和声学隔声性能的测试。
-振动测试主要用于评估室内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3.室外环境测试-室外环境测试主要包括建筑物周围的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和水环境等方面的测试。
-大气环境测试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浓度、大气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指标的测试。
-土壤环境测试主要包括土壤污染物浓度、土壤水分、土壤酸碱度和土壤温度等指标的测试。
-水环境测试主要包括水质、水温、水流速和水位等指标的测试。
4.技术工具和设备-建筑环境测试主要依赖于各种仪器和设备,如空气质量测试仪、照度计、噪音测量仪和振动测量仪等。
-这些仪器和设备必须具备高精度、可靠性和易操作性的特点,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完成测试后,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测试结果和评估建议。
-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筛选、数据修正、数据统计和数据报告等环节。
- 常用的数据处理工具包括Excel、SPSS和Matlab等。
6.相关法规和标准-在建筑环境测试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测试和评估。
-国内常用的法规和标准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和《建筑物能耗标准》等。
7.建筑环境改善与控制-根据测试结果,可以提出建筑环境改善和控制的建议和措施。
-改善和控制的措施包括增加通风量、改善照明照度、降低噪音和振动水平等。
总之,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建筑环境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掌握这门课程的复习要点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熟练运用建筑环境测试技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舒适和环境友好的基础。
A/D转换: 模拟--数字转换BB标准偏差(标准差)的贝塞尔公式? 标准偏差的意义?B标准化热电偶有几种:①廉金属热电偶:T型热电偶,K型热电偶,E型热电偶,J型热电偶②贵金属热电偶:S型热电偶,R型热电偶,B型热电偶。
B标准节流装置有标准孔板,标准喷嘴,标准文丘利喷嘴和文丘利管B标准孔板的取压方式有角接取压,法兰取压,D--D/2取压B标准节流装置可根据计算结果直接制造和使用, 不必用试验方法进行检定B标准节流装置的使用(安装)要求:1.只适用于测量圆形截面管中的单相,均匀的流体的流量,流体应充满管道并作连续、稳定流动、流速应小于音速。
流体流过节流元件前应是充分发展紊流。
2.节流元件上、下游第一阻力与节流元件之间的直管段L1、L2长度,按表选取。
上游第一阻力与第二阻力件之间的直管段L0长度按上游第二阻力件形式和β=0.7由表查得的L1值折半。
节流装置安装时必须保证它的开孔与管道轴线同轴,并使其端面与管道轴线垂直。
B毕托管是能同时测得流体总压和静压之差的复合测压管B毕托管测园形管道流体的流速, 确定其特征点的位置有2种方法: 中间矩形法(等环面法),对数-线性法。
国际标准规定采用对数-线性法B苯及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VOC) 的测量仪器:火焰离子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热导检测器。
B变浮力式液位检测实质上就是锊液位转换成浮筒的位移, 然后通过差动变压器使输出电压与位移成正比例关系CC测量的定义:是以同性质的标准量与被测量比较,并确定被测量相对标准量的倍数.L=X/UC测量手段的不同,测量方法分: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
C测量的方式不同,测量方法分: 偏差法,零位法,微差法C粗大误差? 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测得值明显地偏离实际值所形成的误差成为粗大误差,也称为疏失误差,简称粗差。
C测量中同时存在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其具体处理的原则是什么?C测量(液体)气体介质时取压口如何选择:.a在管道或烟道上取压时,取压点要选在被测介质流动的直管道上;不要选在管道的拐弯,分叉死角或其他能形成漩涡的地方。
第一章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1.测量: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这种操作就是测量中的比较过程—将被测参数的量值与作为单位的标准值进行比较,比出的倍数既为测量结果。
2.直接测量: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读数取被测量值的方法。
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间接得到被测量的量值的测量方法。
组合测量:当某项测量结果需要多个未知数表达时,可通过改变测量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量与未知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并求解,进而得到未知量。
3.测试:是测量和实验的全称,有时把较复杂的测量称为测试。
4.检测:是意义更为广泛的测量,是检验和测量的统称。
5.测量方法的选择原则:1.被测量本身的特性.2.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
3.测量环境。
4.现有测量设备。
6.测量仪表:将被测量转换成可供直接观察的指示值或等效信息的器具,包括各类指示仪器、比较仪器、传感器和变送器等。
7.测量仪表的类型:模拟式:将连续变化的被测物理量直接进行连续测量,显示成记录的一起。
数字式:将被测的模拟量首先转换成数字量再对数字量进行测量的仪表。
8.测量仪表的功能:物理量的变换、信号的传输、测量结果的显示。
9.仪表的性能指标:精度(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
稳定度、输入电阻、灵敏度、线性度、动态特性。
10.计量:利用技术和法制手段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11.单位制:任何测量都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现计量单位的量作为标准,这样的量称为计量标准。
12.计量基准:①主基准,②副基准③工作基准。
第二章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1.测量误差:测量仪器仪表的测量值与被测量值之间的差异,称为测量误差。
特点:必然性和普遍性。
产生原因:测量器具不准确,测量手段不完善,环境影响,测量操作不熟练以及工作疏忽。
2.真值A。
:一个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所呈现的客观大小或真实数值称为它的真值,指定值As:由国家设立各种尽可能维持不变的实物标准,已法令的形式指定其所体现的量值作为计量单位的指定值。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建环测试技术复习题1.测量:测量是以同性质的标准量与被测量比较,并确定被测量相对标准量的倍数。
2.测量方法:1)直接测量:通过测量能直接得到被测的数值;2)间接测量:通过一个或多个轻易测量量利用一定的函数关系式获得;3)女团测量:通过轻易测量测出值与间接测量值联立方程组。
3.测量方法分类;1)偏差就是测量法2)零位式测量法3)微差式测量法4.测量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精度、稳定度、输入电阻、灵敏度、线性度、动态特性。
精度:是指测量仪表的读数或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相一致的程度。
精密度:精密度则表示表明仪表命令值的分散性,则表示在同一测量的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展开多次测量时,获得的测量结果的集中程度。
5.测量误差:测量仪表的测得值与被测量值之间的差异,称为测量误差。
6.真值a0:一个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以呈现出的客观大小或真实数值称为它的真值。
7.等精度测量:在维持测量条件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对同一被测量展开的多次测量过程。
非等精度测量:如果在同一被测量的多次重复测量中,不是所有的测量条件都维持不变这样的测量方式称作非等精度测量或不等精度测量。
书上p20例题8.测量误差来源:仪器误差(读数误差、噪声误差、平衡误差、动态误差)、人身误差、影响误差、方法误差。
9.系统误差:在多次等精度测量同一恒定量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者条件改变时按某种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10.随机误差:就是所指对同一恒定量值展开多次等精度测量时,其绝对值和符号无规则变化的误差。
产生随机误差的主要原因:1)测量仪器元器件产生噪声,零部件配合的不稳定、摩擦、接触不良等;2)温度及电源电压的无规则变化而造成的读数不稳定等;3)测量人员感觉器官的无规则变化而导致的读数不平衡等。
例题、非常有限次测量、极限误差、11.粗壮误差:在一定测量条件下,测出数值显著地偏移实际值所构成的误差。
粗壮误差产生原因:1)测量方法不当或错误。
建筑工程环境检测方案1. 引言建筑工程环境检测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全面检测,以确保施工环境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本方案旨在通过对建筑工程环境检测的方法、程序和标准进行详细的规定,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2. 检测方法建筑工程环境检测主要包括空气质量检测、水质检测、大气检测、噪声检测和辐射检测等内容。
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我们将采用以下检测方法:2.1 空气质量检测空气质量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将采用颗粒物浓度检测仪、有毒气体检测仪和甲醛检测仪等设备对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
检测点将设置在施工现场的主要区域和周边区域,以确保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2 水质检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到水的使用和排放,我们将采用水质监测仪器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地下水、地表水和排水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3 大气检测大气污染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环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将采用大气颗粒物监测仪、二氧化硫检测仪和氮氧化物检测仪等设备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大气质量进行检测,以保证大气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2.4 噪声检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噪音污染,为了保障周边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我们将采用噪声检测仪对施工现场的噪声水平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噪声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2.5 辐射检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到辐射污染,我们将采用辐射检测仪对施工现场周边的辐射水平进行检测,以确保辐射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3. 检测程序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环境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我们将采用以下检测程序:3.1 设定检测时间表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和环境检测的需要,我们将设定合理的检测时间表,确保检测工作能够覆盖整个施工过程的不同阶段。
3.2 确定检测点位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环境的特点,我们将确定合适的检测点位,以确保检测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第一章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1.测量: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这种操作就是测量中的比较过程—将被测参数的量值与作为单位的标准值进行比较,比出的倍数既为测量结果。
2.直接测量: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读数取被测量值的方法。
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间接得到被测量的量值的测量方法。
组合测量:当某项测量结果需要多个未知数表达时,可通过改变测量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量与未知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并求解,进而得到未知量。
3.测试:是测量和实验的全称,有时把较复杂的测量称为测试。
4.检测:是意义更为广泛的测量,是检验和测量的统称。
5.测量方法的选择原则:1.被测量本身的特性.2.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
3.测量环境。
4.现有测量设备。
6.测量仪表:将被测量转换成可供直接观察的指示值或等效信息的器具,包括各类指示仪器、比较仪器、传感器和变送器等。
7.测量仪表的类型:模拟式:将连续变化的被测物理量直接进行连续测量,显示成记录的一起。
数字式:将被测的模拟量首先转换成数字量再对数字量进行测量的仪表。
8.测量仪表的功能:物理量的变换、信号的传输、测量结果的显示。
9.仪表的性能指标:精度(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
稳定度、输入电阻、灵敏度、线性度、动态特性。
10.计量:利用技术和法制手段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11.单位制:任何测量都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现计量单位的量作为标准,这样的量称为计量标准。
12.计量基准:①主基准,②副基准③工作基准。
第二章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1.测量误差:测量仪器仪表的测量值与被测量值之间的差异,称为测量误差。
特点:必然性和普遍性。
产生原因:测量器具不准确,测量手段不完善,环境影响,测量操作不熟练以及工作疏忽。
2.真值A。
:一个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所呈现的客观大小或真实数值称为它的真值,指定值As:由国家设立各种尽可能维持不变的实物标准,已法令的形式指定其所体现的量值作为计量单位的指定值。
实际值:在每一级的比较中,以上一级标准所体现的值当做准确无误的3.标称值:测量器具上标定的数值称为标称值。
4..等精度测量:在保持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同一被测量量进行的多次测量过程。
5.示值:有测量器具指示的被测量量值称为测量器具的示值,也称测量器具的测量值或测得值,包括数值和单位。
5.绝对误差:△x=x-A;x为测量值,A为实际值。
(利用满度相对误差求最大绝对误差)6..误差来源:仪器误差、人身误差、影响误差、方法误差。
7.误差的分类:1.系统误差:在多次等精度测量同一恒定量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当条件改变时,按某种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是指对同一恒定值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时,其绝对值和符号无规则变化的误差。
3.粗大误差: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测得值明显地偏离实际值所形成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
10.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1.测量仪器设计原理及制作上的缺缺陷,2.测量时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电源电压与仪器使用要求不一致3.采用近似的测量方法或近似的计算公式,4.测量人员估计读数时的习惯。
11.系统误差的主要特点:只要测量条件不变,误差即为确切的数值,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不能改变或消除误差,当条件改变时,误差也随之遵循某种规定的规律而变化,具有可重复性。
12.产生随机误差的主要原因:1.测量仪器元件产生噪声,零部件配合的不稳定、摩擦、接触不良等。
2.温度及电源电压的无规则波动、电磁干扰、地基振动等3.测量人员感觉器官的无规则变化而造成的读数不稳定。
13.随机误差的特点:1.多次测量中误差绝对值的波动有一定的界限,既有界性。
2.算术平均值趋于零,即具有抵偿性,3.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几乎相同,具有对称性。
14.产生粗大误差的原因:1.测量方法不当或错误。
2.测量操作疏忽或失误。
3.测量条件的突然变化。
15.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1.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和原理。
2.选用正确的仪表类型,准确度满足测量要求。
3.定期检定、校准测量仪器,测量前要正确调节零点。
4.采用数字显示仪器代替指针式仪器5.提高测量人员的学识水平、操作技能。
16.随机误差的分析:(24~34)第三章温度测量1.测量温度的方法:接触法和非接触法。
2.热电偶的工作原理:两种不同导体A和B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两个连接点1和2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动势,导体A、B称为热电极,测量时将连接点1置于测温场所感受被测温度,故称为测量端,连接点2要求稳定恒定,称为参考端。
热电偶是通过测量热电动势来实现测温的。
热电偶实际是一种换能器,它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用所产生的热电动势测量温度。
3.热电偶的应用定则:1.均匀热导体定则。
说明两点①两种材料相同的热电极不能构成热电偶。
②当热电偶的两端温度相同时,也不能产生热源 2.中间导体定则: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只有与第三种导体相连接的两端温度相同,接入第三导体后对热电偶回路中的总电动势没有影响。
3.中间温度定则:指热电偶在两点温度为T1。
T2 时热电势等于该热电偶在两节点温度分别为T1,Tn和Tn,To时相应热电动势的代数和。
4.热电偶的分类及相对应的结构:按结构不同分,1.铠装热电偶:热电极、绝缘套管、保护套管、接线盒。
2.薄膜式热电偶:热电极、热极点、绝缘基板、引出线3.标准化热电偶:指生产工艺成熟,成批生产,性能优良并已列入工业标准文件中的热电偶,具有同一的分度表,可互换并有配套的显示仪表供使用。
4.非标准化电偶:尚无定型产品,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也没有标准化称为非标准化热电偶。
5.热电偶参考端的温度处理:1.补偿导线法: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采用与热电偶的热电特性相应的一对带有绝缘套的廉金属导线作为补偿导线。
2.计算修正法: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的冷端延长到某一温度To处,然后再对冷端温度进行修正。
3.冷端恒温法,用补偿线把冷端引致电加热的恒温器内,维持冷端为某一恒定温度。
4.补偿电桥法:在热电偶测湿系统中串联一个不平衡的电桥,此电桥输出的电压随热电偶冷端的温度变化而变化,从而修正热电偶冷端温度波引入的误差。
6.热电偶的检定、校准:检定:按照规程规定的热电偶的检定进行检定、校准:按照误差定出坚定点,鉴定之后给出检定点的误差值,以供热电偶测量时进行校准使用。
七.热电偶的检定方法:比较法和定点法。
比较法:用被校热电偶和标准热电偶同时测定同一对象的温度,然后比较两者的示值,以确定被检热电偶的基本误差等质量指标。
第四章.湿度测量1.干湿球法:干湿球法是根据干湿球温度差效应(在潮湿物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而冷却的效应)原理进行湿度测量的。
即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测量空气的干球温度t1和湿球温度ts,利用h-d图来确定空气的相对湿度的。
2.湿度计:普通干湿球温度计、电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露点温度计、光电式露点温度计。
露点法测量相对湿度的基本原理:先测定露点温度tl,然后确定对应于tl的饱和蒸汽压力Pl。
显然,Pl即为被测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Pn。
(通过测量空气露点温度tl,干球温度t1,利用h-d图来确定空气的相对湿度)3.露点温度:是指被测温空气冷却到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并开始凝结出水分的对应温度。
4.露点温度的测定方法:先把一物体表面加以冷却,一直冷却到与该表面邻近的空气层总得水蒸气开始在表面凝集成水分为止。
开始凝集水分的瞬间,其邻近空气层的温度,即为被测空气的露点温度。
5.电子式传感器:是利用空气中含湿量与物体的电阻或电容的关系,来确定空气的相对湿度。
6.常用的湿度传感器:1.氯化锂电阻湿度传感器2.高分子湿度传感器3.金属氯化物瓷器湿度传感器4.金属氯化物膜湿度传感器。
氯化锂电阻湿度传感器,仪表原理:随着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LicL的吸湿量也随之增加,从而使LicL中导电的离子数目也随之增加,然后导致它的电阻减小,当LicL的增气压高于空气中水蒸汽的分压时,LicL放出水分,导致电阻增大,LicL电阻湿度传感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LicL传感器使用交流电桥测量其电阻值,不允许使用直流电源,使用要求:最高使用温度是55度,使用环境保持空气清洁、无粉尘、纤维等。
7.高分子湿度传感器:1.高分子电容式湿度传感器:介电系数随空气中的湿度变化而变化,所以只要测定电容C就可测的相对湿度2.高分子电阻式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对水分子的吸附和释放可通过电极间电阻的变化监测出来从而得到相应的湿度值。
优点:灵敏度高、线性度高、相应时间快、易小型化及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
三.饱和盐溶液湿度校正装置的工作原理:风机运行一段时间后,箱中空气的水蒸气分压等于该恒定温度下盐溶液的饱和蒸汽压,这时可用光电露点温度计测的空气的露点,同时根据箱当温度计的读书值,可求出箱当的相对湿度,从而将装置在标定室中的被校准湿度计校准。
第五章弹性压力计一.弹性式压力检测是利用弹性元件作为压力敏感原件,并把压力转换成弹性原件位移的一种检测方法。
二.弹性压力检测的弹性原件有:膜片、波纹管和弹簧管。
三.膜片:膜片的特性一般用中心的位移和被测压力的关系来表征。
工作原理:膜片受压力作用产生位移,可直接带动传动机构指示。
膜片的使用:膜片更多的是和其他转换元件合起来使用,通过膜片的其他转换元件把压力转换成电信号。
常用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光纤式压力传感器,力矩平衡式压力传感器一、端式电容压力传感器:用来测量单端压力工作原理:在膜片的一侧安装一个与该膜片平行并且固定不动的极板,使膜片与极板构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当膜片受到了压力产生位移时,改变了极板与膜片的距离,从而改变了电容值。
通过测量电容量变化即可间接获得被测的大小。
二、差动式电容压力传感器:用于压力和压差信号的测量工作原理:在膜片的一侧安装一个与该膜片平行并且固定不动的极板,使膜片与极板构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当膜片受压产生位移时,改变了膜片与极板的距离,一个电容器的电容增大,另一个减小,测量这对电容值的变化,并且经过测量电路转化后成电流或电压信号输出。
三、光纤式压力传感器的核心:采用光纤及其调制机构实现位移光纤的转换,进一步用光电转换原件以及有关电路处理,可把光信号转换成通用的电信号。
这种传感器可用在为环境下的压力检测。
四、力矩平衡式压力变送器。
它是应用杠杆、电磁反馈等机构,根据力矩平衡远离我将膜片的位移变换成标准电信号输出。
五、波纹管是一种具有等间距通州环状波纹管,能沿轴向伸缩的测压弹性元件。
由于波纹管的位移相对较大,故一般可在气顶端安装传动机构,带动指针直接读书。
六、弹簧管:均匀壁厚的圆形弹簧管不能用作压力检测的敏感元件工作原理:被测压力介质从开口端进入充满整个弹簧管内腔,由于弹簧管的非横截面,使它具有变成圆形并且伴有甚至的趋势,因此产生力矩,其结果是弹簧的自由端产生位移,同时改变其中心角,利用中心角的改变量和压力的关系得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