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6年立项的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职类立项建设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3.01.22•【字号】粤教高函[2013]13号•【施行日期】2013.0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职类立项建设项目的通知(粤教高函[2013]13号)各高等职业院校:按照《关于做好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2]80号)要求,省教育厅组织了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职类项目申报评审工作。
现将立项建设项目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立项建设项目经学校培育建设、申报、评审等程序,确定立项建设5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17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以上为立项建设项目,经省教育厅组织验收通过后,正式公布为省级项目,并授予相关称号。
项目建设期自2012年6月起计算。
二、建设要求(一)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
有关高职院校应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加大投入,以建设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联合依托单位从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改革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建设专兼结合指导教师队伍、建立开放共享机制、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等方面,加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项目建设期为2年。
(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
有关高职院校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关于组织开展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2]170号)等文件要求,做好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
国防科技大学《线性代数》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我校《线性代数》课程始于“哈军工”时期,当时的线性代数课程内容包含在《高等数学》课程中进行讲授,由孙本旺、卢庆骏等知名教授组成的教授会负责该课程的建设。
这门课程对学生影响最为广泛,被誉为“霸王课”。
我校《线性代数》课程2010年评为湖南省精品课程以来,课程组秉承“哈军工”优良传统,同时顺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按照瞄准“一个目标”,寻求“两个突破”,争创“三个一流”开展课程建设,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建设成效。
一、建立适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分层次教学模式我校《线性代数》精品课程建设以教育部新制定的“工科类本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基本指导原则,以我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为指导,根据新形势下我校线性代数教学对象的具体特点,对线性代数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建立了适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更有效的因材施教教学模式。
(1)钱学森创新拓展班线性代数,46学时。
在全校技术类学员范围内进行全面选拔,注重数学和英语基础,打破专业界限,组成钱学森创新拓展班,实施小班教学,由本课程的资深教授担任主讲任务,在使用自编教材《线性代数》的同时,参考国内外的著名教材,实施与国际知名大学接轨的线性代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整个线性代数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加深或加强数学理论知识学习、应用能力以及数学方法、数学素质的培养。
(2)线性代数普通班,46学时。
除钱学森创新拓展班外,全校技术类学员和合训类学员按原院系和原专业分班,称为线性代数普通班。
二、突出代数素质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提升,深化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线性代数教学团队以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内容改革为切入点,以教学方法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为突破口,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核心,以培养适应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懂技术、会指挥的新型复合型军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和深化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改革,并以教学改革为牵引,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工作。
温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介绍温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介绍温州大学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校占地总面积2352亩,分茶山校区和学院路校区。
茶山主校区位于温州高教园内,南眺罗山群峰,北蕴三垟湿地,山水灵秀与翰墨书香相得益彰,是莘莘学子修身治学的绝佳所在。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既有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又有较强的运动技能、体育师范技能、裁判技能,健身指导技能与社会体育管理能力,能很好地适应中学体育教育新课程体系改革的体育教师和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体育俱乐部经营、运动项目开发与创业等工作的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
1优势专业温州大学体育学院创建于1995年,是浙南地区师资力量最强的体育专业院系。
温州大学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生,2003-2008年评为省重点专业,2012-2016年评为校优势专业。
本科学生人数总计320人。
现设有体育教学训练部、体育科学部、大学体育部、体育场馆管理中心等四个学部,建有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与训练和体育社会科学等3个研究所,拥有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大学生体质测试中心、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和温州市健康体适能重点实验室。
2硕士点平台体育学院2006年获得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
现有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与教学论(体育方向)2个硕士专业,以及教育(体育方向)专业硕士项目。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共计62人。
体育教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实力强大。
3师资队伍体育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学科方向明确、梯队结构合理、研究方向稳定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60人,专任教师49位,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17名,高级职称比例为5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1人,占78.8%,其中博士9人,浙江省“151人才”2人,浙江青年优秀骨干教师4人,温州市“551人才”5人,国家级裁判8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校级教坛新秀教师4人,校级教学技能新秀教师2人,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南昌工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设方案为深入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意见》,结合我校实际,现提出如下建设方案.我校是一所新升格的本科高校,教学工作正处在一个相当关键的发展时期。
2011年是我校教学“标准年”,通过努力,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相关标准.标准的出台为教学的正常有序运行起到了正确引导作用。
经过一年的运行,教学运行稳中趋好,势头强劲。
藉此利好趋势,我校因势启动2012 “教学质量年”活动.“教学质量年”的主旨是在2012年全面开展“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质量年"活动分为二大部分:一、常规教学,二、全面开展“教学质量工程”。
第一部分:常规教学加强常规教学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是高校深化改革的基础,是教学改革沿着正确轨道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完善常规教学管理体制,使常规教学管理制度科学化、规范化,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确保教学正常开展,平稳运行的前提下,2012年常规教学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四件事:一、教学管理制度与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网络化,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益;制定和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与目标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落实教学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
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培训工作,每学期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管理人员分别培训1~2次,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根据教育部教学水平合格评估和省教育厅新增学士学位的检查要求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活动的历史记录,它反映了一所学校历史发展的全貌。
教学档案作为最原始凭证,在评估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部门提供的教学档案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评估质量的整体水平.因此,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档案管理体制是保证教学评估质量必备的重要条件之一.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档案,在评估中就不可能取得好成绩。
[收稿时间]2020-01-09[基金项目]2018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专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编号:2018SJSZ007,嵇敏为项目负责人)。
[作者简介]嵇敏(1988-),女,江苏扬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陈璐(1987-),女,江苏靖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是国内各研究型大学的普遍共识。
在已有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模式下,基于河海大学荣誉学院——大禹学院的办学实践,课题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训练对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提出“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本科四年的科研实践磨砺引导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强化创新能力,提升科研实力,为硕士、博士阶段的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好准备。
[关键词]创新训练;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3-0027-03University Education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是我国七大发展战略之一。
因此,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是当前对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同时,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因而国内各研究型大学都有着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普遍共识。
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各高校的培养形式多样,但每所高校都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以此为抓手,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0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0.11.09•【字号】皖教高[2010]28号•【施行日期】2010.1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0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名单的通知(皖教高〔2010〕28号)各高等学校:根据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8〕1号)和《关于做好2010年度高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皖教秘高〔2010〕28号)精神,在高校推荐、专家评审的基础上,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经研究,批准106个单位2037个项目立项建设,其中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11所、省级重点支持建设高职院校3所,省级特色专业174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87个、省级开放实训基地19个,省级教学团队112个,省级教学研究项目883项,省级教坛新秀奖22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18项,省级优秀教学管理集体35个,省级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67名。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和经费资助质量工程项目承担高校要尽快组织项目负责人制定项目建设计划,并经学校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后,于2011年1月15日前,将《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任务书》(附件2)一式三份报省教育厅备案,同时将电子材料上传至“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2010年立项项目建设周期从2011年1月开始计算,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示范实验实训中心、教学团队建设周期为五年,教研项目研究周期为两年。
任务书作为项目执行、中期检查和验收的主要依据。
省财政设立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专项经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资助项目建设和奖励获奖成果。
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和示范实验实训中心资助建设经费分五年拨付;其它项目资助建设经费或奖励经费2011年一次拨付。
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本文系2016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职教体系中职与本科’3+4'试点项目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 2016SJB880146),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高等教育转型背景下高职高专与应用型本科课程衔接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项目编号:15YJA880065 ) , 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多样化生源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分型 培养模式的行动研究”(项目编号:2017JSJG247),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0年度重点智库研究课题“构建江苏现代化职业教育学的体制机制研究”(课题序号:070)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0-10-10作者简介:葛宏伟,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教务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教育;吴 济慧,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生态学、职业教育;王志华,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区域产业管理;胡维芳,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心理;王新国,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江苏省教育现代 化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3 ),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和政策。
——以江苏省为例学术视界】一葛宏伟吴济慧王志华胡维芳王新国摘要:对江苏省自2012年起实施的现代职教体系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试点项目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概括总结: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机制不断完善、中高职与本科衔接的课程体系实现一体化 重构、转段考核方案设计渐趋合理、职业教育吸引力显著增强。
提出了分段培养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做了原因分析,从完善顶层设计、推进协同育人、强化过程监控、实施分型培养、扩 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创新职教教师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胡岳华副校长在第四届教学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2013-05-27 20:58(阅读次数:507)各位代表:大家好!中南大学第四届教学工作会议今天正式召开, 我受学校党政的委托,就学校2012年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向各位代表做报告,报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 2012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本科教学坚决落实十八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要求,在学校党政的高度重视下,全年共投入经费1.4亿元用于本科人才培养,比2011年增加经费投入7000万元,增幅达90%。
教授、副教授授课比例达到89.2%,较2011年提高6.1%;2012版培养方案顺利实施;开设了知名教授领航的“新生课”,扩展了学生视野;课程体系与教学安排更加合理;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改革试点逐步铺开,学生反映课堂教学活力不断提升;开展了以提高听说能力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分级教学;首次在18个学院实行实验室开放,学生自主参与设计创新性实验和创新创业活动人数不断增加;科教结合促进人才培养,组织二级学院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学科竞赛协会或俱乐部,大力支持学生开展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共建课程、共同实施实践环节、双导师制等改革不断完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获得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67项,进校经费2236万元,居国内高校前列;“数字中南”取得突破性成果,和中国电信合作投入1.6亿元完成学生区一万多间学生宿舍网络设施改造,建成智慧网。
通过深入组织实施改革,本科教学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为下阶段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改革工作全面推进、进展顺利1、第三届教学工作会议顺利召开2012年5月,以“推进本科教学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组织召开了中南大学第三届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全校师生解放思想、献计献策、共议改革、凝聚共识,为部署落实改革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项目的通知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管理办法》(教高…2012‟27号),在学校开展校级教改立项的基础上,经过学校申报,专家评审,结果公示,我厅决定批准郑州大学《基础物理教育的内容与教材的现代化建设》等402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予以立项建设,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立项项目分为省级重点研究项目60项,省级研究项目— 1 —342项。
二、省级教改项目立项建设周期一般为两年。
无故不能完成研究任务或自行中止的项目,按规定予以撤销。
三、我厅负责省级教改项目的指导、检查和验收鉴定。
学校负责项目过程管理,保证经费投入,加强年度检查指导,及时将项目研究阶段性成果应用到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中。
四、省级教改项目实行项目主持人负责制,具体负责项目的调研论证、方案设计、成果总结、实践应用和经费使用等工作。
项目组成员在立项建设期内原则上不允许变更,对因工作变动等原因不能继续研究者,由学校提出变更意见,报教育厅审批。
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措施和办法,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以科学研究指导改革实践,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附件:2012年度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项目名单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九日— 2 —附件2012年度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项目名单— 4 —— 5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主题词:高等教育教育改革立项通知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2年4月23日印发。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统计表(截止2016年9月)一、专业建设1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备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2007年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教高函〔2007〕25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教高函〔2007〕31号)(桂教高教【2008】12号)2.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备注:2011年立项批文《关于同意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桂教高教〔2011〕66号)3.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群)(品牌专业)备注:关于公布2015年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桂教高教〔2015〕41号)4.自治区级精品专业(省级品牌专业)5.自治区级优质专业(地方优势专业)桂教高教【2006】162号;桂教高教【2007】106号6.自治区优势特色本科专业(桂教高教【2015】93号)7.校级精品专业二、课程建设1.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国家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七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5]11号)3.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备注:见桂教高教【2006】80号、桂教高教[2007]111号、桂教高教[2008]133号、桂教高教【2009】151号、2010年8月10日评审,桂教高教【2010】100号。
4.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备注:关于公布一批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的通知(桂教高教〔2016〕62号)5.广西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备注:见桂教师范【2008】3号、2008年桂教师范【2009】5号、2009年桂教师范【2009】110号6.校级精品课程见师政教学〔2006〕59号、教务【2009】93号7.校级重点课程8.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课程名单三、教材建设1.2003-2006年自治区级以上优秀教材奖2.“十五”以来国家级教材立项情况(1)“十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2)“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参编3.“十五”以来自治区级教材立项情况(1)“十五”期间第一批广西高等学校精品教材立项项目(2)“十五”期间第一批广西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项目四、教学团队建设1.国家级教学团队19号,桂教高教〔2008〕170号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