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新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内涵要义与实践路径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3)2. 新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4)二、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内涵要义 (5)1. 廉洁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7)2.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8)3.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 (9)三、新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10)1. 加强廉洁教育,培育廉洁意识 (11)1.1 制定廉洁教育课程体系 (13)1.2 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洁教育活动 (14)2. 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廉洁制度体系 (15)2.1 建立健全廉洁管理制度 (16)2.2 加强对制度的执行力度 (17)3. 强化监督机制,形成廉洁监督体系 (18)3.1 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19)3.2 引入外部监督力量 (20)4. 推进作风建设,营造廉洁校园环境 (21)4.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22)4.2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24)5.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廉洁文化建设 (25)5.1 参与国际廉洁文化交流与合作 (26)5.2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27)四、结语 (28)1.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29)2.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责任与担当 (30)3. 对未来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展望 (31)一、内容综述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校作为社会的精神高地和人才的摇篮,其廉洁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不仅关乎学校的形象,更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高校廉洁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含了廉洁教育的理念、廉洁制度的建设、廉洁行为的实践等多个层面。
廉洁教育是基础,它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廉洁制度是保障,它通过完善校规校纪、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等措施,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廉洁行为是关键,它要求师生员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公正无私。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的标志,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使命,也担负着加强和改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责任。
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锤炼一支廉洁勤政、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教师队伍,对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校必须认真探索新时代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路,积极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创建工作。
一、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价值意义1.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青年廉洁素养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大学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步成型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受到的教育对他们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我们国家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变局,国内外各种思想、价值观相互激荡,多元文化和思想给大学生带来各种利益诱惑和思想渗透;另一方面,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成果,90后大学生大多在经济宽裕、条件良好的成长环境下长大,他们中有一部分人理想信念不坚定、社会责任感不强、道德品质和廉政意识不强,造成了金钱至上、权利至上、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
高校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通过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大学廉政文化教育,能够让广大青年正确面对利益和诱惑,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从内心深处树立清正廉洁的观念,让大学生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自觉养成廉洁的价值观,提升廉洁素养,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
2.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清廉和谐校园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离不开优良的学风、宽松的学术环境、和谐的政治环境,也离不开清正廉洁的廉政环境。
面对社会的贪污腐败、低俗拜金的不良影响,作为高等教育学府应当自觉抵御不良习气对校园的侵蚀,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通过教育引导高校干部自觉廉洁从政,教师自觉廉洁从教,学生自觉廉洁修身,在校园内营造一种“廉荣败耻”的道德风尚、校园文化和良好的育人氛围,让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在风清气正、安定有序的校园环境中开展工作,潜心学习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高校廉政文化属于廉政文化的范畴,也属于高校校园文化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范畴。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廉政文化建设的要求。
本文分析了在常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取得的一定成就,亦存在价值传播不够深入人心、制度落实不够到位、主体不够明确等问题,并从明确一个主体、落实两个责任、完善三种机制、拓宽四种渠道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高校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高地,高校发生腐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腐败现象本身。
高校滋生腐败,既损害高等教育者形象,又会在学生中产生影响,让学生有一种“不可信”的心理影响。
作为培育高等人才的高校,应充分发挥教育引领,示范表率的作用,切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让不敢腐、不想腐的意识植根于高校师生。
一、高校廉政文化的概念高校廉政文化属于廉政文化的范畴,也属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范畴。
高校廉政文化带有明显的“高校”特征,是结合高校自身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而形成的文化。
有学者认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指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围绕廉政主题,以传播廉政知识、树立廉政理念、建立廉政机制、培养廉政精神为目标,通过各种途径陶冶全体师生的道德情操,培育崇尚廉政的校园风气,营造公平、公正的育人环境,为社会的廉政文化发展起带头作用。
综合以上,笔者认为,所谓高校廉政文化是指高校广大师生自觉增强廉洁从政、廉洁从教、廉洁意识的能力,以社会主义和价值观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培育清正廉洁作为价值目标,培养清风正气素养,牢固树立廉洁文化自信。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现状——以C市高校为例1.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成效(1)内容供给力度日益增加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既要有硬环境文化的支撑,也要有丰富的廉政文化建设内容作为源源不断的供给来丰富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科研创新和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廉政文化建设和传播具有丰富的载体资源优势,也是廉政环境文化建设的优势。
传统廉政文化融入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价值及路径研究作者:邹丹丹来源:《陕西开放大学学报》2024年第02期[摘要]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推动新时期的廉政文化建设,不仅是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而且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生态,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品质。
在新时期,以中国传统的廉政文化来滋润大学校园的廉洁文化,要从加强观念、健全制度、创新载体等方面入手,开创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新局面。
[关键词]传统廉政文化;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价值及路径[中图分类号]D6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648(2024)02-0024-04Study on the Value and Path of China’s TraditionalClean and Honest Culture Integrating into theConstruction ofClean and Honest Culture in UniversitiesZou DanDan(The Open University of Shannxi,Xi’an 710119)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clean government culture i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China’s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erve as the primary institutions for "moral cultivatio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lean government culture in the new era is not only a requirement for party building and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with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essential for creating a favorabl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continuously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development. In this new era, to instill the campus with a clean culture root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s, we shoul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ideologies, refining systems, and innovating platforms to usher in a new phase of constructing clean cultures with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words:China’s Traditional Clean Government Culture;Construction of clean and honest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Value and path一、中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文化中国是一个注重伦理道德的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厚的廉政文化基因。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须把握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我国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廉政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开展相关廉政文化教育,从而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避免高等院校教学腐败现象。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实施廉政文化教育人才稀缺,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学教育形式过于落后。
因此,本文通过对高等院校廉政文化建设制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以及主要发展途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1、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高等院校对廉政文化建设认识的缺乏高等院校在实施廉政文化建设时,容易从以下三个方面产生错误观点:(1)认为建设廉政文化主要是通过提高高等院校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而建设廉政文化教育主要是为了辅助建设高等院校建设,对教学育人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建设廉政文化相关工作。
(2)高等院校只是一昧的认为建设廉政文化的主体是高等院校的纪检部门,而学院其他部门只是辅助作用,无法实现全面提高高等院校廉政文化格局。
(3)高等院校管理人员认为廉政文化的建设,不需要强制性、制约性,与其他教学内容不同,不需要对廉政文化教学采取规范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从而有效的影响高等院校廉政文化教学建设质量和水平。
1.2廉政文化建设的单边化高等院校通过建设廉政文化教育,从而提高整体师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但由于高等院校在建设廉政文化时,只是单纯的提高廉政文化教育,没有将廉政文化教育与其他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导致无法更好的建设思想道德、精神文明、党风党纪等等内容,无法将高等院校教学内容和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统一规划部署的教学模式。
1.3廉政文化建设内容形式的单一性高等院校在建设廉政文化教育时,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对高等院校在校师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
廉政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该校的文化、地域风情、建校历史等等内容相结合,从而时廉政文化教育更具有“人情味”。
但高等院校在建设廉政文化教育过程中,只重视廉政教育本身内容,而忽略了师生是否可以接受这种教育方式,这样将会导致廉政文化教学过程过于枯燥、乏味,无法与时俱进,缺乏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
立德树人与校园文化建设立德树人与校园文化建设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逐渐成为了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校园文化建设日益成为教育发展的重心,立德树人正在逐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立德树人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一、理论探讨立德树人是一种教育理念,它的核心在于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的实践需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落实。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推行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因为校园文化是一种全员参与、全方位体现的课程,可以让学生在校园内充分感受到学校重视品德和素养教育的理念。
校园文化建设和立德树人的实现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辅相成。
学校要在确定文化建设主题上下功夫,通过主题的确定,让广大师生沉浸在文化生活的氛围里,为立德树人教育营造出有益的氛围。
学校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品德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学生德性与智性的平衡发展。
二、实践探究实战才是检验立德树人与校园文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
通过课程设置等方式,学校可以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通过有益的教学活动的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道德情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与此同时,学校在开展社团活动和组织文化节庆活动时,也注重让活动更加有利于品德教育的推行。
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序列化管理和主题式活动的魅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培养爱国、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和社会主义道德的意识。
同样重要的是,学校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优秀的教育教师是立德树人工程的中坚力量。
教师应该认识到其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品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法以及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注重教育方式和教育质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性格。
同时,学校还应该运用适当的方法评估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成效。
校园廉政文化建构途径校园廉政文化建构途径随着国家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推进,校园廉政文化也越来越被重视。
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维护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为培养学生廉洁意识和道德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将探讨校园廉政文化建构的途径,以期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一、开展廉洁教育开展廉洁教育是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应该加强课堂廉政教育和校园廉洁文化的普及宣传,争取将抵制、揭露和惩治腐败的法律常识和道德准则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在课程安排上,应该加强职业道德等重要教育内容的覆盖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操守和价值观念。
此外,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廉政教育宣传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举行模拟法庭、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活动。
二、强化廉洁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校园廉洁组织,加强对学生组织、团体或社团等的廉政监督,可有效推进校园廉政文化的建设。
学校可以成立学生廉政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学生会廉政分会等专门机构,通过多个层次的廉政组织建设,建立学生个人及组织的自律机制,推进校园廉政文化的建设。
三、打造廉政文化特色活动校园廉政文化的特色活动是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结合实际,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创造出一些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校园廉政文化品牌。
这些活动可以涵盖多个方面,如法制教育、思想引领、形势分析、社会实践等,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和普及校园廉政文化,带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中来。
四、利用科技手段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对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也是有益的。
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微信、APP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校园廉洁文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传播廉政知识,提高学生们的关注度和认知度。
另外,学校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校园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建立廉政公示栏,及时公布学校的管理信息和财务决算情况等,增加校园廉政文化的透明度。
总之,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一步。
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考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廉洁意识的培养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我们需要认识到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廉洁文化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道德观念和人生态度的塑造。
通过廉洁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道德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廉洁自律的品格,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廉洁文化教育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其全面发展,提高其文明素质和素养,使其成为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公民。
可见,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把廉洁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高校可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强廉洁文化教育。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关于廉洁文化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廉洁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廉洁情感和廉洁意识。
在专业课程中,可以增加一些相关案例或者材料,让学生了解一些不当行为的后果,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高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廉洁文化教育。
学校可以积极宣传廉洁文化,开展相关主题的讲座、展览、演讲、文艺演出等,并通过这些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了解社会不公平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校可以通过导师制度、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廉洁自律的意识和自觉。
廉洁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政策和制度的支持。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研究3篇第一篇:校地共建背景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探索一、“校地共建”背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高校内部还涉及社会,这需要形成“校地共建”。
“校地共建”是指高等学校与当地检察院、纪委、廉政研究机构等相关党政机构或事业单位在预防犯罪、廉政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共同合作,形成资源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其中,高等学校可以发挥学科、专业、人才、教育优势为共建单位提供人才培养、职工培训、图书共享、智力支持等服务;当地共建单位可以发挥实践经验、综合资源优势为高等学校提供实习与见习场所、参观访问、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等服务。
高等学校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培育教师、学生的廉政意识和预防高校领导干部职务犯罪;而当地共建单位也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以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反腐工作效率等。
“校地共建”模式已在国内部分高校中进行了有益探索。
如:北京工业大学与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的“校检合作”;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5所高校与南京市栖霞区纪委的“廉政共建联盟”;西南民族大学与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检察院的“检校共建”;四川内江学院与内江市检察院成立了“预防职务犯罪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南通大学、聊城大学都分别与当地纪委成立了“廉政研究中心”;广西科技大学也与柳州市检察院签署了共建协议。
这些“校地共建”模式有效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廉政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内涵“廉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含义是“使政治廉洁”,即政治上公正廉洁,不以权谋私,不贪污腐败。
中国古代就存在廉政思想:“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意思是廉洁的官吏可以作为人民的榜样,而贪污腐败的官吏是窃取人民利益的盗贼。
又如:“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意思是只有做到公平公正才能显得清明,只有做到廉洁才能有威望、让人敬佩。
在现代社会,“廉政”是“腐败”的对立面,确保廉政、消除腐败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追求。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是我国廉政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对我国高校学生的培养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都带来不少麻烦。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要严格按照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的反腐精神以及教育的根本任务,从“立德树人”的视角来看待廉政文化建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反腐建设,使我国高校蓬勃向上发展。
本文说明了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指出了目前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给出了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标签:立德树人视角;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一、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
立德树人就是以道德教育为出发点,将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这个层面上的廉政建设就是要求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把廉洁的观念深入心中。
自觉地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廉洁的态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我们社会主义廉政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教师和领导对学生进行反腐教育时,要以德育为出发点,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国家的反腐行动中去,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目前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
(1)对高校廉政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廉政文化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点,在高校中也是这样。
只有真正认识到廉政的重要性和价值,才能更好地开展廉政建设。
但是,一些高校的领导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没有按照廉洁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甚至还存在贪污受贿现象。
(2)高校中廉政文化制度不够完善。
完善的制度是预防以及惩治高校贪污腐败行为的有效手段。
目前一部分高校廉政文化制度很不完善,廉政文化制度建设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这也就为那些想要利用职务或者权力来牟利的人提供了机会。
(3)高校中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数量少,效率低,而廉政文化活动的开展是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廉政文化教育开展的活动数量少,影响也不大,廉政文化没有完全融入高校的校园文化之中。
因此,在实际建设中,我们首先要改变单一的廉政文化内容,充分考虑学校领导以及师生对廉政文化的需求的特殊性,开展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活动。
三、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加强对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的廉政意识培育。
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只有在正确思想的指引下,行动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走。
立德树人视角要求我们
要对学校各个层次的人员进行廉政思想指导,让他们明确廉政建设对学生以及党和国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要把廉政工作建设看得和人才的培养一样重要。
另一方面,要求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自身做好廉政建设工作,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2)加大高校的廉政文化制度和机构建设。
反腐文化氛围的形成不仅要靠相关的法律,还要依靠我们道德的规范。
廉政文化制度的建立能够塑造健康的廉政文化建设环境,能够维持廉政文化建设秩序,因此,廉政文化制度建设是高校廉政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科学、合理以及完善的廉政文化制度有助于规范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的作风,能够预防和惩治高校的贪污腐败现象,能形成廉洁的校园风气。
立德树人观念下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以明确的规章制度来帮助师生树立廉洁的意识,让廉洁的思想和原则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除此之外,每所高校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具体的反腐监督机构,让廉政建设落到实处。
(3)拓展廉政文化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载体,加强廉政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廉政建设的一个很重要内容就是反腐教育。
因此,我们要在学校多开展一些有关反腐方面的活动,让廉政文化为大家所熟知。
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积极利用高校的一些平台,例如校园网、校园贴吧等平台进行宣传和教育。
还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如廉政建设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大家都能亲身感受到廉洁就在我们身边。
总之,高校必须立足实际,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去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培育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李冰水,谢一锋.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4).
[2]周虹.关于城区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