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19
教案标题: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掌握简单的事件排序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沏茶问题的实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提高效率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生活效率。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沏茶过程的图片、钟表模型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老师出示一个沏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沏茶的过程。
b.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沏茶的过程中需要做哪些事情吗?2. 学习新课a. 老师引导学生将沏茶的过程进行排序,并说明排序的理由。
b.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些事情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来完成呢?c. 学生分享自己的排序方法,老师总结并给出正确答案。
d. 老师讲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3. 实践环节a. 老师出示一个沏茶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
b. 提问:同学们,如果我们在沏茶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会怎么解决呢?c.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老师总结并给出正确答案。
4. 总结与反思a.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b. 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了吗?c.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老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并举例说明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2.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写出解决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2. 板书内容:a. 沏茶过程的排序b. 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c. 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沏茶问题的实例,让学生理解了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并学会了简单的事件排序方法。
1、小明帮妈妈烧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怎样安排比较合理并且省时间呢?已知洗水壶需要1分钟,水壶装水需要1分钟,烧水需要8分钟,洗茶杯需要2分钟,找茶叶需要1分钟,沏茶需要1分钟。
解决问题:第一步,洗水壶(1分钟);第二步,接水(1分钟);第三步,烧水(8分钟)的同时可以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 分钟);第四步,沏茶(1分钟)。
上面的过程共需要的时间是1+1+8+1=11(分钟)。
2、星期天,小明想帮妈妈做家务:用洗衣机洗衣服需要20分钟,扫地需要6分钟,擦家具需要15分钟,晒衣服需要5分钟。
请你帮小明想一想,怎样才能尽快完成这些事情,最少需要用多少分钟?解:先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同时擦家具(15分钟)和扫地(5分钟),共用21分钟,最后晒衣服(5分钟),这样安排最快。
21+5=26(分钟)答:最少需要用26分钟。
3、妈妈做早饭。
淘米:2分钟,拌小菜:5分钟,熬粥:20分钟,盛粥:1分钟,煎鸡蛋:5分钟。
妈妈准备完这顿早饭至少要用解:淘米:2分钟;熬粥:20分钟;盛粥:1分钟(同时)拌小菜:5分钟;煎鸡蛋:5分钟2+20+1=23(分钟)4、王欢星期六午休起来,整理房间5分钟,喝果汁5分钟,练软笔书法10分钟,听英语20分钟。
请你安排一下做这几件事的顺序,尽可能节约时间,最少需要几分钟解:听英语20分钟(同时:这几项顺序不限)整理房间5分钟;喝果汁5分钟;练软笔书法10分钟20+10=30(分钟)5、家里来客人了,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其中: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洗茶壶:1分钟,洗茶杯:1分钟,拿茶叶、沏茶:2分钟)客人喝到茶,最少需要等多少分钟?解:先洗水壶用1分钟烧开水15分钟的同时,可以洗茶壶,洗茶杯,等开水烧开后再拿茶叶,沏茶需要2分钟,需要一共需要1+15+2=18分钟.。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认识:时、分、秒的认识,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2. 合理安排时间: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3. 沏茶问题:探讨在沏茶过程中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以最少的时间完成沏茶任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时间的谜语,引起学生对时间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观察钟表,了解时、分、秒的关系,并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
3. 案例分析:呈现一个关于合理安排时间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
4. 沏茶问题:介绍沏茶问题的背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沏茶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以最少的时间完成沏茶任务。
5. 总结提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总结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6. 课后作业:设计一些与合理安排时间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时间的概念,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交流与合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的教案,这是一堂四年级上册的数学课。
一、教学内容我们选用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讲的是第116页例1和第117页的练习题。
例1描述了这样一个情景:小明要沏茶,需要烧开水,同时还要洗茶杯和拿茶叶。
烧开水需要15分钟,洗茶杯需要5分钟,拿茶叶需要3分钟。
问小明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沏茶?这个例题主要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能够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时间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时间相关的教具,比如计时器,还有一些沏茶的工具,如茶壶、茶杯等。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笔和纸,用来记录计算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先让学生们描述一下自己平时沏茶的过程,以及需要多长时间。
2. 讲解:然后我会出示例1,让学生们独立思考小明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沏茶。
之后,我会引导学生们一起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过程。
3. 练习:接着我会让学生们做第117页的练习题,巩固他们对于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4. 应用:我会让学生们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我早上起床后,需要洗脸刷牙,还需要吃早餐,我应该如何安排时间才能不迟到?”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合理安排时间1. 例1:小明沏茶问题烧水(15分钟)洗茶杯(5分钟)拿茶叶(3分钟)总共需要:(15+5+3)分钟=23分钟2. 练习题(略)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还要完成洗碗的任务,需要10分钟,他应该如何安排时间才能最有效率地完成所有任务?2. 你平时如何安排早上起床后的时间?请写出来,看看是否合理。
作业答案:1. 小明可以在烧水的同时洗碗,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合理安排沏茶的问题中,学会用画流程图的方式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在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过程中积极数学活动经验,感悟优化的数学思想。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培养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事情的先后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难点:选择最优方案,画简单流程图。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早上起来,陈老师烧开水需要5分钟,拖地需要8 分钟。
师:你认为怎样安排这两项活动最省时间?生:烧开水的同时拖地,这样安排最省时间。
师:节省时间,我们在数学上把她叫做合理安排时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板书课题:合理安排时间)【设计意图】简单而平实的导入把课堂和生活融合在一起, 让学生体会到我们要学的,正是我们生活中要用到的,学有所用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积极性。
与此同时,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明白虽然可以同时做不同的事,但并不是毫无限制、随意安排的,它需要我们根据实际进行合理的安排,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探索新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昨天下午,李阿姨来小明家里做客,我们来看一下小明的妈妈让小明帮忙做什么?师:这是小明要做的六件事情。
(课件出示:烧水8分钟、洗水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设计意图】此环节本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的原则,创设了“为客人沏茶”这一熟知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师:小明要做这么多事,观察情景图中的沏茶顺序,你们认为最先干什么?生:自由回答师:最后一个工作肯定是什么?生:沏茶师:那中间的工作怎样做能节约时间呢?师:大家在沏茶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被开水烫伤,如果沏茶时候不小心烫到了,我们要及时处理。
(二)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师:现在我们小组合作,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帮助小明尽快沏好茶,我们先来看看要求。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沏茶问题,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2. 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流程图和列表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2. 学习流程图和列表法的应用。
3. 解决沏茶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掌握流程图和列表法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解决沏茶问题,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流程图和列表法的应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沏茶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合理安排时间。
2. 新课导入:讲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管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3. 讲解流程图和列表法:通过实例,讲解流程图和列表法的概念及作用,让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
4. 沏茶问题:提出沏茶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流程图和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以及流程图和列表法的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与沏茶问题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时间。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及流程图和列表法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沏茶问题的解决能力。
3. 课后访谈: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掌握流程图和列表法的应用,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
3. 让学生掌握沏茶问题的解题方法,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沏茶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掌握沏茶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将合理安排时间的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沏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合理安排时间。
2. 新课导入(1)教师讲解沏茶问题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决沏茶问题,体会合理安排时间带来的好处。
3. 实践操作(1)教师出示几个类似的沏茶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2. 观察生活中的沏茶问题,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沏茶问题,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沏茶问题,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培养他们的优化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教案第【1】篇〗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一、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沏茶问题。
二、教学目标:1、学生在解决合理安排沏茶的工序问题中,学会用流程图的方式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案,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解决沏茶这一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和用流程图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案。
四、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五、教学准备:课件、工序卡纸片、六、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引出话题。
31、师:王老师是一名数学老师,一直给大家上的是数学课,但是今天王老师在上数学课之前想先考一考我们班同学的语文知识怎么样。
大家有没有信心?2师:你能用“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说一句话吗?板书:一边()一边()生1:……生2:……(老师即时评价)师:刚才同学们在造句中说的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都是同时做几件事,不仅在语文中有这样的表述,在今天的数学课里也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好不好?2、引题:在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把能同时做的事情同时做了,就会节省时间。
今天就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板书课题)1二、创设情境,探究方法。
31、(让学生翻到课本113页)星期天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
(教师模拟门铃声)谁来了原来是李阿姨来做客,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一名同学说)谁还想说一说?引导学生观察思考:(1)从图上你了解到了什么?妈妈让小明干什么?小明想什么?尽快是什么意思?2、导入:为了使李阿姨能尽快喝到水,我们来帮帮小明好吗?三、讨论分析,设计方案。
201、讨论:2师:根据你平时沏茶的做法和小明家当时的情况,你想一想,小明需要做哪些事?(洗水壶、烧水、找茶叶、找茶杯、沏茶。
)2、看图分析:(出示各项工序图。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教学设计(区级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理解沏茶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时间管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经验。
但是,他们在解决涉及时间安排的问题时,可能还缺乏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沏茶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沏茶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时间管理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沏茶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接触到沏茶问题,理解其基本原理和方法。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沏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沏茶问题的解决方法。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沏茶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工具:准备计时器等教学工具,方便学生进行时间管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的沏茶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小明要沏一杯茶,他需要烧水、洗茶杯、拿茶叶,请问他应该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才能最快地喝到茶?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的沏茶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沏茶问题的解决方法。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教学案例《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教学案例:
假设一个老师想让学生通过沏茶问题来了解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老师会在课堂上安排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需要沏一杯茶。
然后老师会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沏茶的方式,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沏茶的任务。
在完成任务后,每个小组会分享他们的沏茶经验和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的建议。
具体步骤如下:
1. 安排小组比赛,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沏茶的方式,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沏茶的任务。
比赛时间是5分钟。
2. 每个小组会花费5分钟的时间介绍他们选择的沏茶方式,包括沏茶的步骤、所需的材料、时间、优点和缺点等。
3. 然后,老师会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茶,并介绍这种茶的特点、优点和缺点,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来选择浸泡时间和茶具等。
4. 每个小组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沏茶任务,并汇报结果。
比赛结束后,老师会统计每个小组的表现,并选出最佳小组。
通过这个教学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包括选择适当的茶具、浸泡时间和茶叶等,以提高沏茶的效率。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比赛来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