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1.8)课件(新版)
- 格式:pptx
- 大小:817.42 KB
- 文档页数:48
《报任安书》课件•引言•作者与时代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历史事件与人物关系梳理目•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探讨•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录01引言背景介绍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代表作《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报任安书》的创作背景该信是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为了回复好友任安的询问而写的一封回信,充满了悲愤和感慨。
课文概述课文主题《报任安书》是一篇充满激情的个人辩护词,表达了司马迁对遭受宫刑的悲愤之情,同时阐述了自己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宏伟抱负。
课文内容课文节选自《报任安书》的重要部分,主要涉及司马迁对遭受宫刑的看法、对忍辱负重的理解以及对自己著书立说的追求。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文学价值;掌握《报任安书》的背景、主题和内容;学习本文充满激情、慷慨陈词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文言语感;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深入理解文本内涵;通过比较阅读,拓展文学视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认识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02作者与时代背景03继任太史令与著《史记》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后,开始撰写《史记》,最终完成了这部不朽的史学巨著。
01早年经历与家学渊源司马迁出生于史官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
02游历四方与增长见识司马迁曾游历名山大川,考察风土人情,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素材。
司马迁生平及成就西汉时期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思想西汉时期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西汉时期文化思想活跃,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同时道家、法家等思想也有一定的影响。
030201西汉时期社会背景1 2 3司马迁在继承前人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广泛搜集史料,进行实地考察,最终编纂成《史记》。
《史记》的编纂背景《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报任安书》优秀PPT课件•引言•作者及时代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历史事件与人物关系梳理目录•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探讨•跨文化对比与现代社会意义挖掘•课堂互动与拓展延伸01引言司马迁与《史记》简介《报任安书》的写作背景汉代文化与文学背景背景介绍课文概述《报任安书》的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解析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010204学习目标掌握《报任安书》的背景、作者和写作目的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司马迁在逆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其阅读和写作能力0302作者及时代背景出生于史官世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游历各地收集史料。
早年经历官场生涯发愤著书曾任太史令,因李陵事件受牵连被处以宫刑。
忍辱负重,以极大的毅力完成《史记》的撰写。
030201司马迁生平简介西汉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达到巅峰。
政治背景儒学成为官方哲学,同时道家、法家等思想也有一定影响。
文化背景《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代表作,对后世史学产生深远影响。
史学发展时代背景分析司马迁在继承前人史学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整理。
《史记》的编纂全书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共130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史记》的内容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还对文学、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记》的价值司马迁与《史记》03文本解读与赏析文章结构梳理引言简述司马迁写作《报任安书》的背景和原因。
主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阐述自己的遭遇、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对任安的期望以及自己的写作计划。
结尾总结全文,表达自己的愤懑之情和写作《史记》的决心。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指出只有那些卓越非凡的人才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看法,认为人应该追求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