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股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投资股票的五个成功案例股票投资一直被视为获取财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投资股票并非易事,需要正确的策略和合理的决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五个成功的股票投资案例,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
案例一: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作为最著名的股票投资者之一,沃伦·巴菲特的成功投资案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直以来都是股票市场中的巨头。
巴菲特通过选择具有潜力的公司并长期持有股票,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回报。
他善于发现行业领军者,并投资于这些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
巴菲特的案例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投资理念:持有优质公司的股票并耐心等待回报。
案例二:彼得·林奇的投资策略彼得·林奇是著名的基金经理,他在投资界享有盛名。
林奇主张选择高成长的小型或中型企业,通过深入研究和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找到具有潜力的股票。
他认为投资者应该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公司基本面的分析来选择股票,而不仅仅依赖于市场热点。
林奇的策略告诉我们,投资者应该全面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而不是盲目追随市场。
案例三:约翰·波格尔的价值投资约翰·波格尔是著名的价值投资者,他以深入分析公司的价值和估值而闻名。
波格尔选择那些低估而且有潜力的股票进行投资。
他相信市场会对公司的价值产生错误的判断,因此在合适的时机买入低估的股票,并等待市场重估这些股票的价值。
波格尔的投资策略提醒我们,正确评估股票的真正价值是投资成功的关键。
案例四:约翰·纳维尔的技术分析约翰·纳维尔是技术分析领域的专家,他的投资策略主要基于图表和价格走势分析。
他相信历史价格走势可以预测未来的股票价格。
纳维尔利用技术指标和趋势线等工具来研究股票的价格波动,并准确预测市场的趋势。
他的成功案例表明,技术分析在投资决策中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
案例五:乔治·索罗斯的套利交易乔治·索罗斯是一位在金融市场上有着卓越成就的投资者,他以套利交易而闻名。
从一个案例剖析优先股的性质——是股还是债?一、案情介绍及特点案件名称:原告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被告“西安白鹿原公司”、张平合同纠纷案。
案号:(2016)陕0111民初150号。
主要事实:被告于2010年11月20日召开股东大会,同意原告以现金出资向乙方投入1350000元,设置为优先股,年息2.4%,按年支付优先股股息,被告收到出资款后向原告出具出资款收款凭证。
2010年12月14日,原被告签订了《股权投资协议》,约定:原告不参与被告方经营,所享有的股权无权参与被告方股东会表决,但有权监督被告方财政扶持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被告方在执行事务时如因其过失或不遵守本协议而造成原告损失时,应承担赔偿责任;优先股设立期限为3年,到期由被告方按股本原值回购,被告方逾期向原告返还以上投资款时,每日应按应付款的万分之五向原告承担违约金。
到期被告没有按时支付相应的回购款和违约金,被告对上述事实没有争议。
审判理由: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可按照全体股东约定分取红利。
原告因与被告签订《股权投资协议》,经股东会表决而成为被告股东,按约定原告的出资设定为优先股,设定优先股的期限现已届满,被告有义务按股本原值回购优先股,被告未按约定期限向原告返还全部出资款构成违约,按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
其他类似案例:案号:(2015)灞民初字第01322号。
原告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被告西安巾帼实业有限公司股东出资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此类案件特点是公司先召开股东会,就增加注册资本纳入某一位投资人作为公司持有优先股的股东作出决议,然后公司与该投资人签订《股权投资协议》,明确持有优先股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此类案件中,原告主张按照优先股投资协议的内容支付相应股息或者回购款时,法院一般会予以支持,因为优先股的取得经过了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必要的程序,股东决议同意优先股的加入,并在股权投资协议中明确了优先股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法院以双方协议约定的内容进行判决。
结合小米集团的财务报表,探讨小米集团的亏损其影响?同时,请结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讨论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如何进行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才能更好的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小米集团招股说明书发布后,其披露的15至17年的财务报表引起了投资者的注意,其中最许多人都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其经营成果究竟是高额赢利还是巨大亏损上。
以17年为例,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计量,小米公司的当年经营成果分别亏损438亿,若不安IFRS计量,则是盈利53亿元,两者相差逾491亿。
我们稍加注意便会发现,最主要原因就是因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所造成的逾540亿的调减。
在科目的确认上,小米公司选择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指定为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这样就造成,当小米公司经营良好、收入增加、投资者预期向好时,其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也不断攀升,进而使其资产负债表里负债的金额增加,在基于IFRS计量的损益表上就体现为期间损益的下降。
回到案例,就如小米公司16-17年损益表所列示的,其经营利润增加了223%,年度亏损却增加了9028%,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增加了2043%.对于如此计量所造成亏损结果的影响,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对市场来说,我们将下文将提到,小米公司是一家偏向制造型的企业,市场更加看重其财务报表数据而非像互联网企业一样看重用户量。
另一方面作为一家广受关注的企业,其智能手机产品又以高性价比低综合利润率自称,所以上市前长期的报表亏损经媒体放大后,市场上非理性投资者易产生羊群效应,对小米公司的市值情况作出盲目而又错误的判断。
从投资人角度来看,小米公司依据IFRS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的计量结果确认为当期损益后,其报表利润便由正变负,将使投资人在一定期限内无利可分。
对小米公司来说,,,,,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这种既像股又像债的金融创新,究竟是属于权益还是负债?带给小米的到底是盈利还是巨亏?这种模糊了权益与债务的边界的创新资本工具,如何进行准确区分计量着实对我们提出了诸多挑战。
企业优先股融资案例分析作者:郭美阳来源:《中国市场》2018年第32期[摘要]文章以晨鸣纸业为例,探讨了晨鸣纸业发行优先股的动机,并进一步分析了优先股融资对其资本结构、财务风险、股权结构和盈利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优先股融资对晨鸣纸业有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风险。
在此基础上,文章就优先股融资的风险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晨鸣纸业;优先股融资;资本结构[DOI]1013939/jcnkizgsc2018320451引言优先股融资兼具股票和债券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在西方资本世界已得到广泛认可和运用。
我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企业陷入融资困境,传统的融资渠道已不能满足需要,实施优先股融资被提上章程。
2014年3月21日证监会审议并通过《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它的施行意味着我国优先股融资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对于资金密集型的造纸行业来说,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融资渠道的单一,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造纸业发展的瓶颈。
因此,造纸业必须努力向资金来源多渠道方向发展,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文章以晨鸣纸业集团为例,分析了其发行优先股的动机及其优先股融资对其各方面的影响,以期对其他非商业银行企业优先股融资提供一种参考。
2案例背景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制浆、造纸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全国首家A、B、H三种股票上市的公司。
晨鸣纸业于2014年12月30日首次发布非公开发行优先股预案公告,2015年6月5日修订非公开发行优先股预案:拟向不超过200名符合条件的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优先股4500万股。
2016年3月16日,优先股发行2250万股,面值总额人民币22500000万元。
同时公司分别于2016年8月17日、9月22日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三次优先股发行共计45亿元。
3晨鸣纸业发行优先股的动因首先,晨鸣纸业普通股的价格偏低,发行普通股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比较小,同时银行的贷款利率也偏高。
案例一:俏江南案例一、案情介绍1、创业初期1988年,一如数年之后热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所描述的,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张兰,放弃了分配的“铁饭碗”,成为潮涌般奔赴大洋彼岸洋插队者的一员,去了加拿大.在多伦多,张兰靠着刷盘子、扛牛肉、打黑工,进行着自己的原始积累。
她的目标是攒够2万美元,然后回国投资做生意.终于,在1991年圣诞节前夕,张兰怀揣着打工挣来的2万美元和创业梦,乘上了回国的飞机。
此时,张兰与日后“92派”(邓小平南方视察之后辞职下海的企业家)的代表性人物—诸如泰康人寿的陈东升、万通地产的冯仑、慧聪网的郭凡生—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1992年初,北京东四大街一间102平方米的粮店,被张兰租下并改造成了“阿兰餐厅”.伴随南方而来的春风吹遍神州,阿兰餐厅的生意随之逐渐红火。
之后,张兰又相继在广安门开了一家“阿兰烤鸭大酒店",在亚运村开了一家“百鸟园花园鱼翅海鲜大酒楼”,生意蒸蒸日上。
2000年4月,张兰毅然转让了所经营的三家大排档式酒楼,将创业近10年攒下的6000万元投资进军中高端餐饮业.在北京国贸的高档写字楼里,张兰的第一家以川剧变脸脸谱为Logo的“俏江南”餐厅应运而生。
2、快速扩张在多数餐饮业还处于满足顾客“吃饱”的粗放式状态时,张兰的俏江南开始追求让顾客“吃好”,于是高雅的就餐环境成为俏江南当时显著的卖点。
不仅如此,张兰还不遗余力地提升俏江南的品牌层次。
2006年,张兰创建了兰会所(LAN Club)。
她直言创建兰会所“就是冲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个千载难逢的创名机会去的”。
紧接着俏江南又中标了北京奥运唯一中餐服务商,在奥运期间负责为8个竞赛场馆提供餐饮服务。
张兰宣称首家兰会所总投资超过3亿元,其中花费1200万元请来巴黎Bacca-rat水晶宫的法国设计师菲利浦•斯塔克(Philippe Starck)担当会所设计。
当年,媒体以充满羡慕的笔调描述了会所的奢华:“一支水晶杯上万元,一把椅子18万元,一盏百乐水晶灯500万元,满屋镶嵌着约1600张油画……",其中就包括张兰于2006年在保利秋季拍卖会上耗资2000万元拍下的当代画家刘小东所作长10米、宽3米的巨幅油画《三峡新移民》。
案例一:俏江南案例一、案情介绍1、创业初期1988年,一如数年之后热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所描述的,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张兰,放弃了分配的“铁饭碗”,成为潮涌般奔赴大洋彼岸洋插队者的一员,去了加拿大。
在多伦多,张兰靠着刷盘子、扛牛肉、打黑工,进行着自己的原始积累。
她的目标是攒够2万美元,然后回国投资做生意。
终于,在1991年圣诞节前夕,张兰怀揣着打工挣来的2万美元和创业梦,乘上了回国的飞机。
此时,张兰与日后“92派”(邓小平南方视察之后辞职下海的企业家)的代表性人物—诸如泰康人寿的陈东升、万通地产的冯仑、慧聪网的郭凡生—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1992年初,北京东四大街一间102平方米的粮店,被张兰租下并改造成了“阿兰餐厅”。
伴随南方而来的春风吹遍神州,阿兰餐厅的生意随之逐渐红火。
之后,张兰又相继在广安门开了一家“阿兰烤鸭大酒店”,在亚运村开了一家“百鸟园花园鱼翅海鲜大酒楼”,生意蒸蒸日上。
2000年4月,张兰毅然转让了所经营的三家大排档式酒楼,将创业近10年攒下的6000万元投资进军中高端餐饮业。
在北京国贸的高档写字楼里,张兰的第一家以川剧变脸脸谱为Logo的“俏江南”餐厅应运而生。
2、快速扩张在多数餐饮业还处于满足顾客“吃饱”的粗放式状态时,张兰的俏江南开始追求让顾客“吃好”,于是高雅的就餐环境成为俏江南当时显著的卖点。
不仅如此,张兰还不遗余力地提升俏江南的品牌层次。
2006年,张兰创建了兰会所(LAN Club)。
她直言创建兰会所“就是冲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个千载难逢的创名机会去的”。
紧接着俏江南又中标了北京奥运唯一中餐服务商,在奥运期间负责为8个竞赛场馆提供餐饮服务。
张兰宣称首家兰会所总投资超过3亿元,其中花费1200万元请来巴黎Bacca-rat水晶宫的法国设计师菲利浦•斯塔克(Philippe Starck)担当会所设计。
当年,媒体以充满羡慕的笔调描述了会所的奢华:“一支水晶杯上万元,一把椅子18万元,一盏百乐水晶灯500万元,满屋镶嵌着约1600张油画……”,其中就包括张兰于2006年在保利秋季拍卖会上耗资2000万元拍下的当代画家刘小东所作长10米、宽3米的巨幅油画《三峡新移民》。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发表署名文章《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特性》,文中特别提到近日市场中较为火爆的优先股问题,称“优先股是有其用途的”。
我国股权市场缺少优先股工具,据周小川回忆,当初之所以没有优先股的设计,是因为在改革开放早期制定《公司法》时,认为股份制是一个新事物,股权结构、股东权益这些概念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再搞一个优先股,会不会更加忙中添乱?所以当时就没有正式提优先股。
后来由于法律上没有优先股这一提法,一直难以突破,也使资本工具缺少了一个层次。
文章认为,优先股是有其用处的。
在美国处理AIG危机时,国家需要对AIG开展救助。
一些欧洲国家采用国有化、国家注资的办法,但美国人比较反感国有化,认为国有化会影响私营企业的积极性,会影响市场效率,因此就需要一种安排,既体现国家投入资金的成本,又要保持公司的私人治理,防止国家资本干预企业经营。
这种情况下,优先股是个有用的工具,在救助AIG时美国政府就采用了这一工具,实现了上述目标,体现了优先股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市场工具层
周小川指出,在我国资本市场,一说上市公司,人们就理解为IPO并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股份制企业。
后来发现“上市公司”这个词其实不太准确,想要纠正也很难,人们都形成习惯了。
实际上,公众公司有很多类型:有只挂牌不做公开发行的,也有公开发行后不挂牌交易的。
这就是说,上市这个概念还可以再细化一些。
周小川认为,创新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更好地管理风险,但创新也容易导致新的风险,这是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教训。
这涉及金融监管问题,需要在支持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监管,否则容易出事。
从我国的经历看,金融创新一旦出了大的问题,往往影响深远,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跌倒以后爬起来很不容易。
因此需要处理好金融创新、风险防范和加强监管等方面的关系。
他在文中分析,处理好创新、风险和监管的关系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有关。
在我国改革早期,能搞清楚什么是股票、什么是债券已经很不容易了,那时候根本就不具备创新复杂产品和多层次市场的条件。
如果贸然前行,就会有很大的风险。
章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伴随着体制转轨的过程,转轨总会有一定的摩擦,有改革的痛苦。
要从过去的集中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但这个过程初期会缺乏明确、有效的规则。
在这种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转轨过程中,跌跟头、出乱子就特别多,而且金融业出事涉及的金额都很大,社会震动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非常大,所以就容易导致过度反应,压制创新,在金融业实施过分严格的管制。
周小川指出,过去的历史过程也有其合理性,因为毕竟是从体制转轨一路发展成为新兴市场这么过来的。
但是,经过这么一个阶段的改革发展,应该说,现在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这时候人们就会感到现有的制度、规则开始束缚手脚了,就需要考虑如何推动更多的创新。
这时候外部环境也给创新提供更充分的条件,往往可以创新出更多的产品及其层次,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更安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
“优先股是个有用的工具,在救助AIG时美国政府就采用了这一工具,……体现了优先股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市场工具层次所能发挥的独特作用。
”这是昨日晚间央行在其官方网站上刊登央行行长周小川一篇名为《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特性》的署名文章中阐述的。
对近来不断升温的优先股问题,周小川表示,在改革开放早期制定《公司法》时,考虑到不能忙中添乱等因素,没有正式提优先股。
后来由于法律上没有优先股这一提法,一直难以突破,也使资本工具缺少了一个层次。
周小川强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资本市场仅有股票和债券不够用,还有不少产品可以发展,特别是一些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的产品会有发展的需要。
其中,一种产品就是优先股。
所谓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主要指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
在一定条件下,优先股具有债的性质。
他举例称,在美国处理AIG危机时,国家需要对AIG开展救助。
国家如何介入呢?一些欧
洲国家采用国有化、国家注资的办法,但美国人比较反感国有化,认为国有化会影响私营企业的积极性,会影响市场效率,因此就需要一种安排,既体现国家投入资金的成本,又要保持公司的私人治理,防止国家资本干预企业经营。
这种情况下,优先股是个有用的工具,在救助AIG时美国政府就采用了这一工具,实现了上述目标,体现了优先股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市场工具层次所能发挥的独特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