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一生物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8.00 KB
- 文档页数:7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民立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健那绿是一种活体染色剂B.健那绿具有专一性C.健那绿可以把线粒体染成蓝绿色D.健那绿无法通过生物膜参考答案:D2.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使细胞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B.细胞内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C.生物膜把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D.生物膜系统的生物膜是指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参考答案:D3.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全部清晰可见的结构是A.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 B.染色体、赤道板、核仁C.纺锤体、细胞板、细胞核 D.细胞壁、细胞板、赤道板参考答案:A4. 某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最好选择调查何种遗传病以及采用的方法是()A.白化病;在周围熟悉的4~10个家系调查B. 苯丙酮尿症;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红绿色盲;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D.原发性高血压;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参考答案:B略5. 右图表示以洋葱表皮为材料,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及清水进行相关实验(时间m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时间n表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洋葱表皮),测得该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图中代表尿素溶液处理结果的是A.a B.b C.c D.d参考答案:B6. 图中a→d表示连续分裂的动物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过程完成中心体的复制B. 染色体平均分配一般发生在d段C. 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D. 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参考答案:C分析题图可知,a、c持续的时间长,是细胞分裂的分裂间期,b、d持续的时间短,是细胞周期的分裂期;由题图中的箭头指向可知,一个细胞周期可以表示为(a+b)或(c+d)。
四川省成都市一中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A.乳酸B.酒精C.CO2 D.H2O参考答案:A【考点】3R: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分析】无氧呼吸是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不同生物无氧呼吸酶的种类不同,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解答】解:人体剧烈运动时,为了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骨骼肌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痛.故选:A.【点评】本题比较简单,对于无氧呼吸的产物的理解和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明确动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2. 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参考答案:B3. 一般人对苯硫脲感觉味苦是由遗传因子B控制的,对其无味觉是由遗传因子b控制的,称为味盲。
有三对夫妇,他们子女中味盲的比例各是25%、50%、100%,则这三对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①BB×BB②bb×bb③BB×bb④Bb×Bb⑤Bb×bb⑥BB×BbA.④⑤⑥B.④②⑤C.④⑤②D.①②③参考答案:C4. 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内物质的转变情况,细胞哪一过程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的ATP最多A.①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D5.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但Ⅰ、Ⅱ桶小球总数可不等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参考答案:D【考点】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I、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说明甲同学模拟的是基因分离规律实验;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A、a 和B、b,说明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实验.【解答】解:A、甲同学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即D与d分离,以及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即D与D、D与d、d与d随机结合,A正确;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表示两种配子的比是1:1;但两个小桶中小球总数可以不等,说明雌雄配子数量可以不相等,B正确;C、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如果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乙同学的实验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C正确;D、甲同学实验结果:DD占1/4,Dd占1/2,dd占1/4,乙同学实验结果AB,Ab,aB,ab都占1/4,D错误.故选:D.6. 下列表示纯合体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 C .AABb D.AaBB参考答案:A7. 利用秋水仙素可诱导产生多倍体,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周期的()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参考答案:B略8. (1)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化学元素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它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有和;(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其基本组成单位是;(3)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以及作为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的是,它们在细胞内的主要以形式存在;(4)核酸是遗传信息的,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高一生物月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1-20每小题1分,21-40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A.糖类B.核酸C.脂类D.蛋白质2.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病毒和柳树B.细菌和草履虫C.蓝藻和酵母菌D.青蛙和酵母菌3.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和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分别是( ) A.蛋白质、脂肪B.糖类、脂肪C.脂肪、糖类D.糖类、蛋白质4.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元素是( )A.C、H、O、N、P B.C、H、O、N C.C、H、O D.O、H 5.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是( )A.不同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B.不同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C.同一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D.同一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6.玉米叶肉细胞中,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B、叶绿体和液泡C、中心体和核糖体D、内质网和液泡7.食醋中的醋酸成分是活细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物质,蔗糖不是活细胞需要的大分子物质。
用食醋和蔗糖可将新鲜的大蒜头很快地腌成糖醋蒜,其原因是 ( ) 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存在于活细胞的间隙中B.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被吸附在活细胞的表面C. 醋酸能固定和杀死活细胞,细胞膜失去了选择性D.因腌的时间过久,两种物质均慢慢地进入活细胞8.下列核苷酸中,在DNA 结构中可能具有的是( )A.B.C.D.9.蛋白质、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A.氨基酸、核苷酸、核糖核苷酸B.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C.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D.氨基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10.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错误..的说法是( ) A.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B.脂肪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C.脂肪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D.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蓝色反应11.对某一生物小分子进行样品分析,发现其含有C、H、O、N、P 等元素,该物质可能是( )A.氨基酸B.核酸C.结晶牛胰岛素D.脱氧核苷酸1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运用的原理是()A.单独利用甲基绿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RNA的分布B.单独利用吡罗红对细胞染色,可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DNA的分布C.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可以分别提取到DNA和RNA,由此说明DNA和RNA的分布13.当植物由代谢旺盛的生长期转入休眠期时,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通常会()A.升高B.下降C.无变化D.产生波动14.“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A.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B.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染色→冲洗→水解→观察C.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D.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冲洗→水解→染色→观察15.人体某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 A.选择透过性B.主动运输C.保护性D.流动性16.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膜,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层膜。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日照市第五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最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参考答案:C2. 下列关于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线粒体受损伤,会影响人的红细胞吸收K+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胰岛素的分泌需要耗能参考答案:A【考点】35: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而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除此之外,一些大分子的物质还可以提供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解答】解: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供能.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其吸收钾离子所需要的能量是有无氧呼吸提供的,A错误;B、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由于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外流,导致原生质层收缩,而细胞壁几乎不收缩导致的.由于细胞液中水分子减少,而其他溶质分子没有减少,所以细胞液的浓度升高,即渗透压升高,B正确;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通过主动运输不断积累溶质,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吸水,可以防止细胞发生质壁分离,C正确;D、胰岛素是分泌蛋白其在核糖体合成、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经细胞膜胞吐到细胞外面去,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A.3. 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B.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C.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D.物种多样性上升参考答案:B4. 杂合子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前15株都高茎,第16株是高茎的可能性是A.75%B.25%C.100%D.0参考答案:A5.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D.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参考答案:D6. 两个遗传性状不同的纯种玉米杂交,得到F1在生产上种植能获得高产。
安徽省宿州市文庄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A. 氨基酸B. 核苷酸C. 核糖D. 脱氧核糖参考答案:A【分析】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详解】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A正确;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B错误;核糖是构成RNA的组成成分,C错误;脱氧核糖是构成DNA的组成成分,D错误。
故选A。
2. 人体内,HIV病毒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后产生沉淀,再被吞噬细胞摄取彻底水解后可得到()A.多种氨基酸、一种五碳糖 B.一种氨基酸、四种脱氧核苷酸C.多种氨基酸、五种含氮碱基 D.多种氨基酸、八种核苷酸参考答案:A3. 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
所有细胞中同时含有DNA和RNA,一种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种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D4. 水稻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占总数的A.25% B.50% C.75% D.100%参考答案:B5. 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抽搐,这是由于A.激烈运动排出了大量的水分,使得身体内水分失衡B.激烈运动时神经过度紧张C.随汗水排出了过量的钙盐D.肌肉持续紧张,超过了负荷参考答案:C6. 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
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B. 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C. 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D. 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参考答案:C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防止其自交而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时,不需要进行去雄操作,B错误;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以防止外来花粉干扰,C正确;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D 错误。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灵宝实验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右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D.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参考答案:B2.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复制时DNA分子不解旋B.不需要酶的参与C.形成两个不相同的DNA分子D. 为半保留复制参考答案:D3. 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质量相同的脂肪与糖原彻底氧化分解,脂肪耗氧少B. 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脂肪还有保温和缓冲压力的作用C. 性激素和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但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D.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参考答案:A与糖原相比,脂肪中H比例高,O比例低,故质量相同的脂肪与糖元彻底氧化分解,脂肪耗氧多,A错误;脂肪和糖原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脂肪还具有保温和缓冲压力的作用,B正确;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C正确;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
4. 需氧呼吸中CO2产生于()A.[H]和O2结合成H2O时B.丙酮酸被彻底分解时C.葡萄糖最初被分解时 D.生成ATP时参考答案:B5. 以下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不一定在活细胞中起作用B.可在0﹣4℃环境中保存酶C.酶的专一性可以保证反应快速高效D.一般不宜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参考答案:C【考点】酶的特性.【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可以在细胞内起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例如消化酶,A正确;B、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会逐渐恢复,常在低温下保存酶,B正确;C、酶的高效性可以保证反应快速高效,C错误;D、淀粉酶的最适pH近中性,一般不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D正确.故选:C.6. 下列各组物质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A.脂肪、脂肪酶B.纤维素、胰岛素C.氨基酸、核苷酸D.RNA、ATP参考答案:D【考点】1H:糖类的组成元素;1M:脂质的组成元素;3C: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分析】本题的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元素组成上的异同比较,糖类和脂肪的元素组成相同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本试卷共4页,24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施旺曾经指出细胞现象有两类,一类是“造型现象”,一类是“生理现象”,并首次称后者为“代谢过程”。
由此可以得出()A.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C.新细胞都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B.细胞是一个绝对独立的生命单位D.细胞既是结构单位,也是功能单位2、“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下列与该诗句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杏花属于生命系统中的器官层次B.孤村、芳草、斜日、杏花都属于生命系统C.诗中描述的场景中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群落D.一棵杏树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一个体-3、某同学在归纳细菌、松鼠和橡树的生命系统的层次时,列出了下表,表格中有一处归纳错误。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注:“✓”表示具有,“x”表示不具有A.甲、乙、丙依次代表橡树、细菌和松鼠B.表格中有归纳错误的是乙C.表中包含了所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一片橡树林中所有的成年松鼠构成了一个种群4、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通体绿色的海蛤蝓,这种奇怪的生物一半是动物,一半是植物。
研究发现,海蛤蝓能产生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海蛤蝓属于自养生物B.海蛤蝓为真核生物C.海蛤蝓能进行光合作用,其细胞内含有叶绿体D.海蛤蝓与蓝细菌的细胞结构不同5.绿藻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藻(属蓝细菌门)特有的藻蓝蛋白能提高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
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绿藻和螺旋藻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绿藻和螺旋藻大量繁殖会导致水华C.绿藻和螺旋藻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D.绿藻和螺旋藻都含有叶绿体,均能进行光合作用6、下列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示意图。
有关这些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 ②③⑤A 图中生物都有细胞膜和核糖体C.生物②③④一定是异养生物B.具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生物是①②③D ⑤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7、如图甲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DNA分子等②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染色体中含有DNA,原核细胞拟核中含有DNA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参考答案:C2.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C.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D.对濒危动植物集中于一地进行保护参考答案:A3. 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是A.细胞膜 B.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 D.细胞核参考答案:D4. 某人进行有关酶特性的实验,操作如表所示。
预计三支试管的最终颜色变化分别是( )C.Ⅰ、Ⅱ、Ⅲ均不变蓝D.Ⅰ、Ⅱ、Ⅲ均为蓝色参考答案:A5. 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处于饥饿状态时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B.进食后血液内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C.切除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D.甲状腺激素可通过“饲喂法”进行补充参考答案:A【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血糖调节的有关知识.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反应的结果将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解答】解:A、处于饥饿状态时.血糖浓度降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使血糖浓度升高,故分泌均增加,A错误;B、进食后血液内血糖浓度升高,故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B正确;C、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故切除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C正确;D、甲状腺激素本质为氨基酸的衍生物,可通过“饲喂法”进行补充,D正确.故选:A.【点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人体血糖平衡的两种重要激素,相互拮抗,在准确理解两种激素的生理作用的基础上,解答本题并没有太大的困难.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血糖水平将会上升,多余的血糖将会从尿中排出,出现糖尿病.6.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C.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 D.蛋白质、核酸、糖类、细胞参考答案:C7. 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其具有()A.叶绿体和细胞壁B.线粒体和拟核C.核糖体和细胞核D.叶绿素和藻蓝素参考答案:D8. 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如果将一瓶叶绿素提取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就会出现一些黑色条带,这些条带应位于A.绿光区B.红光区和绿光区C.蓝紫光区和绿光区D.红光区和蓝紫光区参考答案:D9. 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A.肽键 B.肽链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参考答案:C10.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8对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内DNA分子数依次为A. 8、8、8B. 16、0、16C. 32、32、32D. 32、0、32参考答案:D【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其它时期不变(2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恢复到体细胞数目(2N);(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教院附属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图 6A. 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B.蓝藻遗传物质是B,但不存在染色体中C.A的多样性决定B的多样性D.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参考答案:B2. 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A.叶绿素吸收光能 B.ATP的形成 C.CO2的固定 D.C3的还原参考答案:A3. 不在内质网上合成或加工的生物分子是( )A.抗体 B.胆固醇 C.维生素D D.核酸参考答案:D4.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A.过程①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变异B.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C.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幼苗D.此育种方法理论上可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参考答案:D5. 下列有关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高倍镜放大了倍数,扩大了观察的范围B.高倍镜下的视野暗C.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D.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参考答案:A6.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说法不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B.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具有DNAC.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核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参考答案:C7. 下列环境中的生物,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公园中的花卉B、一个牧场里的家禽C、一条河里的鱼D、一个蜂巢里的蜂。
参考答案:D8. 人的骨髓中有许多造血干细胞,它们能够通过增殖和分化,不断产生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补充到血液中去。
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这些造血干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B.这些造血干细胞还没有分化,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C.这些造血干细胞能合成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等需要的蛋白质D.这些造血干细胞具有与受精卵相同的全套遗传物质参考答案:D9. 下列对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B.细胞膜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C.不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参考答案:D10. 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核苷酸的数量多少参考答案:B11. 菠菜叶肉细胞和人的骨骼肌细胞都有,而蓝藻细胞没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线粒体和核糖体B.染色体和叶绿体C.RNA和叶绿体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参考答案:D略12. 连续分裂的动物体细胞的生长即体积增大,发生在细胞周期的()A.分裂间期B.分裂前期C.分裂中期D.分裂后期参考答案:A【考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细胞体积的增大发生在间期,因为在这个时期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等,同时细胞的体积增大;在其他时期细胞只发生一系列变化,细胞的体积并不增大.【解答】解:A、细胞体积的增大发生在间期,A正确;B、分裂前期发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纺锤体,细胞体积并不增大,B错误;C、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体积并不增大,C错误;D、分裂后期的主要特点是着丝点一分为二,导致染色体的数目暂时加倍,细胞的体积不增大,D错误.故选:A.1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③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没有细胞壁④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的相似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参考答案:C14. 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参考答案:B15.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是()参考答案:C16. 某DNA分子中有脱氧核苷酸4000个,已知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60%,那么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所需要的游离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A.800个B.1600个C.2400个D.3200个参考答案:C17. 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容易得到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ks5u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参考答案:D18. 兔毛色的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控制。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民爱高级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
这说明了()。
A.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参考答案:A2.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不会出现的是A. 间期染色体的复制B. 前期纺锤体的形成C. 中期赤道板的出现D. 后期着丝点的分裂参考答案:C【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有丝分裂中,间期染色体的复制,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A不符合题意;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在后期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B不符合题意;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位置,而不是出现赤道板结构,C符合题意;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D不符合题意。
【点睛】熟悉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是解答本的关键。
3. 鸡的毛腿(B)对光腿(b)为显性。
现让毛腿雌鸡甲、乙分别与光腿雄鸡丙交配,甲的后代有毛腿,也有光腿,比例为1:1,乙的后代全部是毛腿,则甲、乙、丙的基因型依次是()A.BB、Bb、bb B.bb、Bb、BBC.Bb、BB、bb D.Bb、bb、BB参考答案:C4. 某成熟植物细胞经某种处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0.3g/rnL蔗糖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实验操作正确。
试问:先前的“某种处理”所用的试剂是A.纤维素酶 B.0.5g/mL蔗糖C.清水 D.10% HCl溶液参考答案:A略5.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B.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C. Aa的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D.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参考答案:D在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但性状表现却相同,A项错误;孟德尔在豌豆花未成熟时进行去雄,然后套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的花的雌蕊柱头上,实现亲本的杂交,B项错误;Aa的豌豆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2种,它们之间的数量之比为1:1,C项错误;由于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使得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D项正确。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随州市府河第一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绿叶放到加热的酒精中的目的是:A.将叶肉细胞杀死B.去掉叶绿素C.便于碘液渗透到叶片内部D.去除表皮参考答案:B2. 下图显示了人体内部分物质的代谢途径,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反应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①和②分别是在缺氧和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的B. 过程②既有水的消耗也有水的生成C. 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 物质Y产生乳酸的同时也会产生少量的CO2参考答案:B过程①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可以发生,A错误;过程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产生水,B正确;过程③表示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C错误;人体内物质Y产生乳酸的同时没有二氧化碳产生;若在植物细胞中,在产生酒精的同时有二氧化碳的产生,D错误。
3. 胰岛素是一种由51个氨基酸缩合成的,具有两条肽链的蛋白质,描述不正确的是()A.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B.分子中含有50个肽键C.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D.分子中至少含2个氨基和2个羧基参考答案:B4. 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不确定B.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C.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D.由图3实验结果可知Cl﹣是酶的激活剂参考答案:C【考点】酶的特性;酶促反应的原理.【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 等.在最适温度(pH)下,酶的活性最高;当温度(pH)低于最适温度(pH)时,酶的活性随温度(pH)的升高而增强;当温度(pH)高于最适温度(pH)时,酶的活性随温度(pH)的升高而减弱.分析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先解读曲线,然后根据选项描述分析判断.【解答】解:A、分析题图1只能说明在这三个温度中,30℃比较适宜,温度梯度大,测不出最适宜温度,A正确.B、分析题图2,曲线知酶的最小pH为7,而胃蛋白酶的最适宜pH是2左右,图4酶能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B正确.C、由图4知,酶具有专一性.C错误.D、由图3知,Cl﹣是酶的激活剂.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注意:①低温和高温时酶的活性都降低,但两者的性质不同.②在过酸或过碱环境中,酶均失去活性而不能恢复.③同一种酶在不同pH下活性不同,不同的酶的最适pH不同.④反应溶液酸碱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5. 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黑藻细胞细胞质环流时,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A.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B.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上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C.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D.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上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参考答案:B6. 人的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但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细胞的功能完全不同,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造成蛋白质功能不同的原因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化学元素不同C.组成蛋白质的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参考答案:B7. 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直接参与活动的细胞器有()A.高尔基体 B.核糖体、中心体和高尔基体C.叶绿体和线粒体 D.中心体和高尔基体参考答案:B8. 细胞核中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A.核膜B.染色质C.核仁D.核孔参考答案:C9.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职业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能生成大量ATP的时间是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时B.丙酮酸彻底分解为CO2和氢时C.丙酮酸分解成CO2和酒精时D.葡萄糖分解的氢和丙酮酸分解的氢结合氧生成水时参考答案:D2. 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参考答案:D3. 右图是一家族某种遗传病(基因为H或h)的系谱图,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A.此系谱中致病基因属于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B.此系谱中致病基因属于隐性,位于X染色体上C.系谱中第Ⅲ代中患者的外祖父的基因型一定是X h Y,其父亲基因型一定是X H YD.系谱中第Ⅲ代中患者的母亲的基因型可能是X H X h或Hh参考答案:D4. 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有助于研磨充分B. 滤液细线应浸入在层析液中C. 无水乙醇在色素的分离和提取实验中的作用是提取色素D. 滤纸条上分离的色素带由上至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黄素、叶绿素b参考答案:C【分析】(1)提取色素的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
在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加入碳酸钙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2)分离色素的原理:绿叶中的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因而不同色素分子会随层析液在滤纸上通过扩散而分离开。
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会溶入层析液中。
(3)分离的结果:滤纸条上呈现四条颜色、宽度不同的色素带。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奚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
依据细胞分裂特点,鉴别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佳的方法是检查( )A. 0A段DNA的复制方式和数量B. AB段是否出现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C. CD段是否含有叶绿体和大液泡D. DE段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参考答案:D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O~A段表示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B段表示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B~C段表示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E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建,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DNA复制的方式相同,A错误;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不易观察,B错误;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能够进行有丝分裂的植物细胞不含有大液泡,C错误;末期植物细胞中间会出现细胞板,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可以作为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标志,D正确。
选择D。
2. 下列关于基因、DNA、遗传信息和染色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 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个DNA分子参考答案:D【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详解】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A正确;B、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其次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的基因,B正确;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正确;D、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D错误。
故选D。
3. 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有其相同的运输方式()A. H2OB. K+C. 甘油D. 脂肪酸参考答案:B据图分析,该物质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还需要消耗能量,故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H2O、甘油和脂肪酸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K+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武鸣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亮度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参考答案:D2. 广告语“聪明的妈妈会用心(锌)”道出了锌的重要性,研究发现生物体内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这说明无机A.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C.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对调节细胞内液的浓度有重要作用参考答案:C3. 哺乳动物的血液中某种无机盐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会引起动物抽搐,这种无机盐是A.钠盐B.钾盐C.钙盐D.镁盐参考答案:C4. 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解离的目的是让细胞彼此容易分开B.用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染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C.用清水漂洗约10min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料,便于观察D.制片时用橡皮或笔端轻轻敲击盖玻片几下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参考答案:C【考点】4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洋葱根尖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5、观察: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解答】解:A、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A正确;B、用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染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B正确;C、用清水漂洗约10min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C错误;D、制片时用橡皮或笔端轻轻敲击盖玻片几下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5. 观察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则A应该是CB. 如果该图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则A中含有的元素为H、OC. 如果该图是已经完全脱水后的细胞的化合物组成情况,则A是蛋白质D.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则其中微量元素的总量不超过3%参考答案:AA、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中,占鲜重最多的是O元素,A错误;B、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由H、O两种元素组成,B正确;C、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C正确;D、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则其中微量元素的总量不超过3%,D正确【考点定位】碳原子的结构特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细胞周期的概念【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1、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微量元素有:Fe、Mn、Zn、Cu、B、Mo、Cl等.C是最基本元素.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差异很大,这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3、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6. 生活在沙漠地带的仙人掌叶肉细胞中,占干重和鲜重最多的化合物分别是A.蛋白质、核酸 B.蛋白质、脂质 C.蛋白质、水 D.核酸、水参考答案:C7. 某一基因型为Aa的生物个体,在自然状态下,下列有关它产生配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雄配子种类通常为A:a = 1:1B.雌配子种类通常为A:a = 1:1C.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一样多D.雌配子的种类和雄配子的种类一样多参考答案:C 8. 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高一9月月考(7-12班)生物试题1.某同学在运动会上跑完 3000 米后突发腿部抽搐,若进行血常规检验,最有可能缺乏的无机盐是()A.Na +B.Fe 2+C.Mg 2+D.Ca 2+2.下列生物具有细胞核的是()A.蓝细菌B.噬菌体C.烟草花叶病毒D.烟草3.生活在干燥沙漠中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蛋白质B.纤维素C.油脂D.水4.下列关于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均属于单糖B.葡萄糖和麦芽糖均可被水解C.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和果糖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5.衰老或破损的细胞或细胞结构会发生“自溶”分解,这与下列哪种细胞结构直接有关()A.核糖体B.高尔基体C.溶酶体D.线粒体6.下列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①线粒体膜②囊泡③细胞壁④溶酶体膜⑤核糖体⑥核膜A.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⑥C.④⑥D.①②④⑥7.水被认为是生命的摇篮,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中凡是有极性的分子大都不易溶于水B.水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C.水是细胞内某些代谢的产物D.水能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8.细胞学说在当时主要阐明了()A.细胞的多样性B.细胞结构的复杂性C.生物界的统一性D.生物界的多样性9.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供给能量B.所有的糖类都可以作为生物体的能源物质C.细胞内的糖类都有甜味,其水解都可产生葡萄糖D.纤维素、淀粉和蔗糖都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10.红萝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
将红萝卜切成小块放到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若进行加热,随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
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加温后受到破坏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加热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加热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细胞膜11.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表示细胞膜外表面有些糖分子与膜蛋白结合而成的糖蛋白B.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通过②来实现的C.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与物质进出无关D.细胞膜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12.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的说法错误的是()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应使用苏丹Ⅲ染液B.在切片上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是为了加快染色C.观察装片时需先用低倍物镜找到已染色的材料D.选取最薄的切片,染色和观察效果会更好13.下图是某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是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B.①~⑦中没有膜结构的只有③C.植物细胞中不一定含有⑥D.动物细胞中一般没有③和⑦14.脱水缩合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有机分子相互作用后以共价键结合成一个大分子,同时失去水的反应,它是缩合反应的一种形式。
2021-2022学年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天门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哪项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A. B.C. D.参考答案:B2. 细胞核是由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组成,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染色质主要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C.核仁与某种 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核孔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参考答案:D略3. 人体细胞因某种原因改变了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下列受到影响的细胞结构是()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核糖体④中心体⑤高尔基体⑥内质网⑦液泡⑧叶绿体⑨溶酶体A.①②⑤⑥⑦⑧⑨B. ①②⑤⑥⑨C. ①②③④⑤⑥D.③④⑤⑥⑨参考答案:B4. 一般情况下,蛋白质、糖类和脂质占细胞鲜重的比例如表1所示,热量价如表2所示。
由此可得出三者在细胞中的能量代谢方面的结论是表1 物质占细胞鲜重的比例表2 物质的热量价A. 三者都可作为能源物质B. 脂质是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C. 蛋白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D. 糖类是生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参考答案:A蛋白质、糖类和脂质氧化分解都可以释放出能量,都可作为能源物质,A项正确;题中信息不能反应蛋白质、糖类和脂质在细胞能量代谢中的地位,不能确定主要的储能物质。
选A。
5. 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 x H y O p N q 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最多为()A.q-1 B.q+1 C.p-1 D. p+1参考答案:C6. 检测细胞中蛋白质所用试剂是A.苏丹Ⅳ B.斐林试剂 C.碘液 D.双缩脲试剂参考答案:D7.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细菌为自养生物 B.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但有多种细胞器C.蓝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大肠杆菌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参考答案:D8. 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中DNA分子均为14N—DNA,在氮源为15N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中DNA分子均为15N—DNA。
2021-2022年高一生物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共100分。
2.请将第Ⅰ卷、第Ⅱ卷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
1、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下列关于蛋白质说法正确的是()
A、都能催化生物体中的化学反应
B、都含有20种氨基酸
C、都能在生物体内起运输作用
D、某些蛋白质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鉴定正确的是()
A、淀粉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B、蛋白质可被苏丹ш染成橘黄色
C、只有脂肪的检测的实验可以用到显微镜
D、还原性糖在水浴加热下生成紫色沉淀
3、下列各种生物中,即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又属于细胞层次的有()
①HIV病毒②霍乱(霍乱弧菌)③乳酸菌④草履虫⑤小猫
⑥发菜⑦结核杆菌⑧烟草花叶病毒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4、下图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a、b、c、关系三者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A 细胞蛋白质氨基酸
5、在细胞学说创立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 、第一个命名细胞的科学家是列文虎克
B 、魏尔肖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木栓组织细胞
C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
D 、虎克提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6、下列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哪个结构层次( )
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②蘑菇 ③君子兰的花 ④池塘的所有生物
A 、细胞、个体、系统、群落
B 、细胞、个体、器官、群落
C 、细胞、细胞、器官、群落
D 、细胞、个体、器官、生态系统
7、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同时生成一分子水,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
A 、氨基和羧基
B 、羧基
C 、氨基
D 、连在C 原子上的H
8、下列既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属于组成蛋白质的元素的是( )
A 、C 、O 、S 、Fe
B 、
C 、H 、O 、Fe
C 、C 、H 、P 、N
D 、C 、H 、O 、N
9、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所用实验材料均较合理的一组是( )
A 、韭菜叶、豆浆、大豆
B 、梨、鸡蛋清、花生子叶
C 、苹果、花生子叶、大豆
D 、番茄、豆浆、花生子叶
10、有关生物体细胞组成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不同生物的体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B 、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
C 、H 、0、N
C 、生物体中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和无机自然界大不相同
D 、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都能在组成生物体细胞中找到
11、已知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254,在合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水的总相对分子质量为2106,假设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12、下列四种氨基酸中,哪项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
A 、
B 、
C 、
D 、
13、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遗传物质是RNA ),有很高的致死率.下列关于该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系统 器官 个体
C 群落 种群 个体
D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A、为了获得大量的埃博拉病毒,可以在体外用富含营养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B、该病毒的蛋白外壳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氨基酸合成
C、该病毒没有细跑结构,所以不属于生命系统,也不是生物
D、该病毒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14、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三中有机物的鉴定试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都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用到显微镜
B、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都是由0.1g/ml的NaOH和0.05g/ml的CuSO4配制而成
C、双缩脲试剂是由0.05g/ml的CuSO4液滴4滴到1ml的0.1g/ml的NaOH溶液中配制而
成
D、使用斐林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并且需要水浴加热50-65℃,才能由浅蓝色变为砖红
色
15、下列物质中一定不含有“-CO-NH-”结构的是()
A、抗体
B、雌性激素
C、胰岛素
D、酶
16、占细胞鲜重百分比最高的化合物和占细胞干重百分比最高的化合物分别是()
A、水、蛋白质
B、水、水
C、蛋白质、蛋白质
D、蛋白质、水
17、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种类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18、人体中某蛋白质的一条肽链上有201个肽键,则形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分子数及它们相互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201个、202个
B、202个、202个
C、201个、201个
D、202个、201个
19、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除了有核糖体外还有叶绿体故它是一种自养生物
B、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遗传物质集中分布的区域称为拟核
C、拟核是由染色体集中分布形成
D、颤藻、小球藻都不属于原核生物
20、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时候,发现视野内有一个污点,移动目镜污点不动,转换物镜污点还是没有动。
那么这个污点可能在()
A、目镜上
B、物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二、填空题(21题10分,22题14分,23题16分)
21、(1)下图为脑啡肽的结构简式,据图回答:
①脑啡肽是由5个氨基酸失去4分子的水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________。
该化合物中有
________个羧基。
②脑啡肽分子是由________种氨基酸形成的,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些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非常复杂,高温、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其原因主要是。
(3)现有8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________个肽键和________个氨基,至少含有的O个数是________。
22、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糖所用的试是,该试剂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色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
中的存在。
(2)一般选用苹果、梨等作为还原糖检测的生物材料,原因是①,②。
(3)鉴定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红色的染液是,用其染色时,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而不是蒸馏水洗去浮色,这是因为。
在视野下可见一些染色的脂肪颗粒是否一定在细胞内(是或不是)。
(4)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是否需要加热(需要或不需要),双缩脲是与蛋白质结构中的作用显紫色。
23、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图象(A为口腔上皮细胞,B为蓝藻细胞,C为小麦叶肉细胞,D为猪的红细胞,E为细菌细胞),请据图回答:
(1)图中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有(填标号);E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生物;
(2)在显微镜下观察C细胞,某同学在实验前,先用擦镜纸擦拭镜头,制好装片。
放在显微镜载物台的中央,并用压片夹夹住。
在低倍镜下看清物体后,发现C细胞在左上方,先将镜筒上升,然后转动物镜换成高倍镜,之后转动光圈、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亮,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看清物象。
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改正:
①;
②;
③。
(3)图中五种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DNA,这反映了细胞的;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很大差异,这反应了细胞的。
(4)在上述五种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填标号),它们均含有的光合色素是;湖泊水体被污染、富营养化,湖中的B会使湖泊发生现象。
(5)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填标号),其原因
是。
24254 5EBE 庾q23361 5B41 孁31314 7A52 穒29081 7199 熙Ps29528 7358 獘33908 8474 葴35779 8BC3 诃 27742 6C5E 汞38735 974F 靏
24616 6028 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