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标准化施工
- 格式:pptx
- 大小:8.92 MB
- 文档页数:43
道路施工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1、地基处理;2、滑坡地段防护要求;3、管道施工;4、路基施工;5、路面施工。
-地基处理L地基处理应根据运输荷载、使用功能、环境条件进行设计和施工,不得破坏原有水系、降低原有泄洪能力,不得影响既有也构)筑物和设备的安全性。
2 .砍伐树木前,应做好防止树木伐倒后顺坡溜滑和撞落石块伤人的安全措施;清除的树木、丛草严禁放火焚烧,以防引起火灾。
3 .清除淤泥或处理空穴时,应查明地质情况,做好保证人员和机械安全的防护措施。
清淤作业应防止人员陷入、中毒或窒息,软土地段机械作业应考虑地基承载力能否满足机械作业要求,不能满足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4 .桩机等施工作业应采取警戒隔离、防雷、防倾覆等安全措施。
二.滑坡地段防护要求L距离滑坡地段5m以上应设置隔离区域,并设置截水沟与警示标示,截水沟应与原排水系统相衔接。
2 .滑坡地段的开挖,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进行,严禁全面拉槽开挖,弃土不得堆在主滑区内。
3 .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滑坡体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测。
4 .滑坡地段可采用种植措施进行防护,可根据不同的地质和坡度采用合理的植物,种植防护宜采用草、灌、乔结合。
植草的最小土层厚度不得小于15Cm ,灌木最小土层厚度不得小于30cm , 喷混植生的厚度不宜小于IOcm o5 .滑坡地段可采用减载措施进行防护,施工过程须先上后下,先高后低,均匀减重,且在滑坡前部的抗滑地段,须采取加载措施。
6 .滑坡地段可采用片石进行护坡(留设泄水孔),在稳定边坡上铺砌(浆砌.干砌)片石.块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等材料,防止地表径流或坡面水流对边坡冲刷。
所有石料应分层砌筑,当分段施工时,相邻段砌筑高差不大于1.2m o7 .岩石风化碎落面区,可采用表面喷锚进行防护,并设置泄水孔。
三、管道施工1 .基坑、沟槽,管井开挖与支护,上下通道.安全防护参照基坑工程执行。
(文章链接房建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基坑工程)2 .涉交通安全的基坑、沟槽临边防护,还应增设夜间红色指示灯。
市政道路标准化施工指南(路基+基层+面层)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必须遵循责任承诺、方案先行、样板示范、班前讲评、过程控制、量化评价、持续改进的要求,按照PDCA 循环运行,严格控制、持续改进、科学组织、规范管理,最终实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全面稳定可控。
以下为市政道路路基、基层、面层等标准化管理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一、路基工程1、挖方路基(1)在路基挖方开工前,将开挖工程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否则不得开挖。
(2)挖方作业应保持边坡的稳定,做到不得对邻近的各种结构物及设施产生损坏或干忧。
(3)路基挖方材料应尽量予以利用,除图纸规定或被定为非适用材料外,不得任意废弃。
(4)在整个施工期间,必须始终保证路基排水畅通。
(5)必须注意对图纸未示出的地下管道、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结构物的保护,开挖中一旦发现上述结构物应立即上报,且应停止作业并保护现场听候处理。
(6)居民区附近的开挖,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居民区房屋及保证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及交通提供临时便道或便桥。
2 、填方路基(1)路堤填筑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
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即:三阶段:准备阶段T施工阶段T验收阶段;四区段:填筑区段T平整区段T碾压区段T检验区段;八流程:施工准备T基底处理T分层填筑T摊铺整平T洒水或晾晒T机械碾压T检验签证T路基面整修;(2)地基处理应按相关规定处理完毕并检验合格。
(3)路基填料应通过试验确定,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4)在填方路基开工前,应进行路堤试验路段的施工。
现场试验应进行到能有效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试验路段原则上一般不小于100 米;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率等,试验结果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可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试验结束时,试验段若达到质量检验标准,可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否则,应予挖除,重新进行试验。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施工指南系列市政交通工程标准化施工指南(2019版)2019-11-22 发布2020-01-01 实施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施工指南系列市政交通工程标准化施工指南(2019版)组织编写: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主编单位: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经营分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为进一步提升市政交通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树立行业品牌形象,按照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交建”)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工作部署,根据中国交建“334”工程总体要求,中国交建路桥轨道交通事业部组织编写了《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市政交通工程标准化施工指南(2019版)》(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编写是在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交建现行的制度、办法、标准、指南等,系统总结了中国交建在市政交通工程施工领域的工程管理经验,吸纳了多个标准化施工示范项目管理经验和成果,充分体现了现代工程管理的理念。
各有关单位可依据本《指南》,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或强化,对未尽事宜应予补充完善。
本《指南》主要内容包括:总则、一般要求、城市道路工程、城市桥涵工程、管廊(管道)明挖基坑工程、综合管廊工程、给水排水管道工程、道路绿化工程、BIM 应用案例等共9个部分。
请各有关单位将使用本《指南》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中国交建路桥轨道交通事业部(地址:北京市德胜门外大街85号,邮编:100088),以便下次修订时研用。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11月目录1 总则 (1)2 一般要求 (3)2.1 一般规定 (3)2.2 前期策划 (3)2.3 施工总平面布置 (6)2.4 施工场地准备 (6)2.5 交通导改工程 (7)2.6 管线改移及保护 (12)2.7 绿色文明施工 (14)2.8 工程维稳 (15)3 城市道路工程 (17)3.1 一般规定 (17)3.2 明挖法施工人行地道 (17)3.3 装配式挡土墙 (22)3.4 附属构筑物 (27)3.5 人工铺筑面层 (34)4 城市桥涵工程 (38)4.1 一般规定 (38)4.2 旧桥拆除 (38)4.3 装配式墩柱和盖梁 (44)4.4 钢混结合梁 (47)4.5 顶进箱涵(通道) (52)4.6 装饰与装修 (57)5 管廊(管道)明挖基坑工程 (62)5.1 一般规定 (62)5.2 施工降排水 (62)5.3 基坑(槽)开挖与支护 (65)5.4 地基处理 (70)5.5 基坑(槽)回填 (72)6 综合管廊工程 (76)6.1 现浇钢筋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 (76)6.2 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 (79)6.3 防水施工 (83)6.4 附属设施 (87)6.5 综合管廊预制 (89)7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 (93)7.1 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 (93)7.2 工作井 (98)7.3 顶进法施工管道 (101)7.4 盾构法施工管道 (103)7.5 浅埋暗挖法施工管道 (106)7.6 定向钻及夯管法施工管道 (110)7.7 沉管 (113)7.8 桥管 (117)7.9 管道附属工程 (120)7.10 管道功能性试验 (123)8 道路绿化工程 (126)8.1 栽植基础工程 (126)8.2 栽植工程 (129)8.3 施工期养护 (133)9 BIM 应用案例 (136)9.1 项目简介 (136)9.2 BIM 应用实施方案 (136)9.3 BIM 模型应用 (142)9.4 BIM 管理平台应用 (144)附录一中国交建项目管理相关制度列表 (148)附录二市政交通工程质量管理相关法规、标准规范 (152)附录三市政交通工程HSE 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154)本指南用词用语说明 (160)1 总则1.0.1编制目的为规范中国交建市政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强化标准化建设,确保项目安全、质量、环保目标实现,提升企业工程管理水平,编制本指南。
市政工程施工标准化市政工程施工标准化是指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市政工程施工涉及道路、桥梁、排水、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施工标准化对于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保障城市运行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市政工程施工标准化能够提高施工质量。
通过制定统一的施工标准和规范,可以规范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操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例如,在道路建设中,标准化施工可以保证路面平整、排水畅通,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提高道路使用安全性。
在桥梁建设中,标准化施工可以确保桥梁结构稳固,符合承载要求,保障交通运输安全。
其次,市政工程施工标准化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通过统一的施工标准和规范,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重复工作,提高施工效率。
例如,在排水工程建设中,标准化施工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在供水工程建设中,标准化施工可以提高管道连接的准确性,减少漏水情况,提高供水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市政工程施工标准化能够提高施工安全。
通过规范的施工标准和规范,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安全。
例如,在供气工程建设中,标准化施工可以确保管道连接的牢固性,减少泄漏情况,保障供气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道路施工中,标准化施工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交通事故风险,保障施工人员和行人的安全。
总之,市政工程施工标准化对于提高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不断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标准化的推广和落实,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和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安全是保障城市道路工程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为了规范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提升施工质量,制定并实施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势在必行。
本指南旨在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提供全面、系统、可操作的安全标准化指导,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可控,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益。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项目概述市政道路工程项目需明确项目概况、建设规模、投资预算、工程周期等基本信息,并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过程合理有序。
2. 人员组织与培训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施工人员,明确各岗位职责,并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合理安排并配备必要的安全监督人员,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
3. 施工材料与设备准备合理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的材料与设备,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验,保证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与设备的质量和完好性。
二、施工中的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严格执行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有序。
要确保施工现场通道畅通,安排专人负责物料堆放并设置有效的防护措施。
2. 劳动防护与岗位安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帽、安全鞋、口罩等劳动防护用品,并对特殊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岗位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
3. 施工设备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设备的安全操作,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并进行定期维护与检修。
设备使用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清理与归位,杜绝设备故障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施工后的安全控制1. 工程质量管理根据国家标准和规范,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施工结果符合要求。
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和问题,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2. 安全记录和事故分析建立健全的安全记录制度,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事故及时处理情况等相关信息。
对事故进行深度分析,总结教训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施工作业标准化在当今的工程施工环境中,施工作业标准化已经成为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安全和提升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施工作业标准化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标准不一致、执行不严格、信息不透明等。
因此,推行施工作业标准化至关重要。
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制定和执行标准化的施工作业流程,可以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重复工作。
确保施工安全: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可以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降低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提升施工质量:通过标准化的施工作业,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符合相关质量标准,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增强施工的可追溯性:标准化的施工作业使得施工过程和结果具有可追溯性,有利于在出现问题时进行调查和解决。
建立完善的作业标准:制定全面、实用的施工作业标准,涵盖各种施工场景和环节,确保每个施工步骤都有明确的指导和要求。
加强培训和教育: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他们了解并掌握施工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强化执行和监督:制定严格的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标准化作业的贯彻和落实,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作业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罚。
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建立施工作业标准化管理系统,实现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建立激励机制:对于积极推行和落实施工作业标准化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形成积极的反馈机制。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行业协会应积极推广施工作业标准化的理念和实践,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和技能竞赛等活动,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持续改进和完善:施工作业标准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收集反馈、改进和完善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施工环境和需求。
施工作业标准化是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安全和提升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立完善的作业标准、加强培训和教育、强化执行和监督、引入现代技术手段以及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推行和落实施工作业标准化。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方法标准化分析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地区都在加速城市化的步伐,人民的经济和居住条件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当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已不符合各地区发展的需求,其根源在于路面施工控制方法的运用不够标准化。
为促进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进度,各地区都要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采取标准化的方法,提高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确保市政道路项目的总体质量,进而为城市化建设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方法;标准化1导言当前,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出行需求,市政道路建设需要以安全性、便捷性为根本,确保城市交通整体运行水平有所提升。
作为当前市政道路工程当中常见的施工材料,沥青混凝土的应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全面优化技术效果,有效确保施工质量。
2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实际概况分析与其他项目相比,市政道路路面施工项目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
尤其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建设中,存在着一些环境问题。
如:道路表面油污、外界温度变化,以及车辆荷载造成的路面永久性竖向变形等。
由于受交通流量大、活动范围比较小、车辆速度越来越快等多种因素的约束,导致交通堵塞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很多市政道路在质量和使用年限上都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
沥青混凝土路面往往也会出现一些质量上的问题,比如路面开裂、路面塌陷等,严重时会对交通的安全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也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城市形象。
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项目是市政道路工程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市政道路工程中存在问题较多的项目。
同时,它还具备耐磨、耐用等特点。
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市政公路建设中的控制较为繁琐。
如果没有正确处理好这些细节,就会出现质量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文章特别研究了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对路面施工控制方法标准化的分析。
3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方法标准化3.1沥青混凝土施工材料选择在施工前需要对沥青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主要包含沥青、矿料、矿粉填料等。
市政道路标准化施工公路路基是公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是必不可少的,它一方面是通过完善的设计予以保障,另一方面则是依靠科学严谨的施工方法得以实现,路基的质量好坏同样也决定了路面的质量,最直接影响的就是交通与我们的人生安全,今天小编就和各位一起来学习公路路基如何做到标准化施工吧!一、施工准备1.总体要求路基开工前,应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
在做好现场调查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合同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并报批。
在开工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环保、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并对各类施工班组、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技术、安全交底。
场地规划、三通一平、现场的标示标牌等。
做好现场取、弃土场的位置选择。
2.技术准备技术交底、岗前技术培训各种试验、检测、工序交验等表格的补充及统一,编制收集各种资料目录测量放样:导线复测、水准复测、中线复测、横断面复测选择代表性路段进行试验,总结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3.施工机具及人员进场施工机具的类型、数量满足现场要求;各类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满足投标承诺。
4.施工场地清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应在清表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
应对路幅范围内的原地面表层腐殖土、表土、草皮等进行清理,填方地段还应按设计要求整平压实。
对于路堑路段的边坡开挖线至截水沟范围的原生植被应予以保留。
二、一般路基施工1.土质路堑开挖①临时排水常见问题:标准化施工要求:完成临时排水设施,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截水沟应与排水系统接顺,水流通畅。
②开挖方法:常见问题:标准化施工要求:土方挖运必须自上而下顺序放坡进行,不得乱挖超挖欠挖,严禁掏底开挖,弃土下方和有滚石危及范围内的道路应设警告标志,作业时坡下严禁通行。
③边坡修整常见问题:标准化施工要求:开挖高度每在3-4米时对开挖面进行一次修整,边坡自上而下层层修整,每层坡面达到设计边坡坡率要求时,方可继续施工。
XX建设集团施工工艺标准化XX建设集团施工工艺标准化市政分册2013- - 发布 2013- - 实施XX建设集团发布第二章——城镇道路工程施工第一节--基层1.石灰土基层1.1一般规定1.1.1适用于城镇道路工程石灰土稳定土类基层施工。
1.1.2石灰稳定土类材料宜在冬期开始前30~45d完成施工,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宜在冬期开始前15~30d 完成施工。
1.1.3高填土路基与软土路基,应在沉降值符合设计规定且沉降稳定后,方可施工道路基层。
1.1.4 稳定土类道路路基材料配合比中,石灰、水泥等稳定剂计量应以稳定剂质量占全部土(粒料)的干质量百分率表示。
1.1.5 基层材料的摊铺宽度应为设计宽度两侧加施工必要附加宽度。
1.1.6 基层施工中严禁用贴薄层方法整平修补表面。
1.2施工准备1.2.1材料要求(1)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采用塑性指数10~15的亚粘土、黏土。
2)土中有机物含量宜小于10%。
3)使用旧路的级配碎石、砂石或杂填土等应先进行试验,级配碎石、砂石等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分层厚度的60%,且不应大于10cm.土中欲掺入碎砖等粒料时,粒料掺入含量应经试验确定。
(2)石灰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用1~3级新灰,石灰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2.1规定。
表1.2.1石灰的技术指标注:1.硅、铝、镁氧化物含量之和大于5%的生石灰,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指标,Ⅰ等≥75%,Ⅱ等≥70%,Ⅲ等≥60%;未消化残渣含量指标与镁质生石灰指标相同。
2.本表摘自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表7.2.1。
2)磨细生石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块灰应在使用前2~3d完成消解,未能消解的应筛除,消解石灰的粒径不得大于10mm。
3)对于贮存较久(超过3个月)或经雨期的消解石灰应先经过试验,根据活性氧化物的含量决定能否使用和使用方法(小于30%的不宜使用)。
(3)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必须遵循责任承诺、方案先行、样板示范、班前讲评、过程控制、量化评价、持续改进的要求,按照PDCA循环运行,严格控制、持续改进、科学组织、规范管理,最终实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全面稳定可控。
下面就对市政道路路基、基层、面层等标准化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图文总结,非常值得收藏!一、路基工程1、挖方路基(1)在路基挖方开工前,将开挖工程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否则不得开挖。
(2)挖方作业应保持边坡的稳定,做到不得对邻近的各种结构物及设施产生损坏或干忧。
(3)路基挖方材料应尽量予以利用,除图纸规定或被定为非适用材料外,不得任意废弃。
(4)在整个施工期间,必须始终保证路基排水畅通。
(5)必须注意对图纸未示出的地下管道、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结构物的保护,开挖中一旦发现上述结构物应立即上报,且应停止作业并保护现场听候处理。
(6)居民区附近的开挖,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居民区房屋及保证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及交通提供临时便道或便桥。
2、填方路基(1)路堤填筑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
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即: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基面整修;(2)地基处理应按相关规定处理完毕并检验合格。
(3)路基填料应通过试验确定,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4)在填方路基开工前,应进行路堤试验路段的施工。
现场试验应进行到能有效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试验路段原则上一般不小于100米;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率等,试验结果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可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试验结束时,试验段若达到质量检验标准,可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否则,应予挖除,重新进行试验。
1总则1.0.1为提高城市道路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做到项目管理规范、组织科学、施工标准化,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xx省城市道路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1.0.3城市道路工程文明施工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xx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文明施工Civilizedconstruction项目管理规范,组织科学,施工标准化、智能化,作业区整洁、美观、环境优美。
2.0.2围挡Enclosure围挡是为使作业区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而将工程作业区与外部环境隔离的设施。
2.0.3通透性围挡Permeabilityenclosure面层采用铁丝网制作能够透视的围挡。
2.0.4绿篱围挡Hedgerowenclosure利用绿色植物或仿绿色植物材料制作成的围挡。
2.0.5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InfbnnationModel(BIM)在建设工程及设施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简称模型。
2.0.6绿色施工Greenconstruction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3基本规定3.0.1施工企业应建立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制定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实施目标管理。
3.0.2项目部应编制文明施工专项方案,制定文明施工管理措施,并应经上一级安全管理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审批。
3.0.3项目部应组织文明施工专项方案交底,并留存记录。
3.0.4施工企业应按照文明施工管理制度进行专项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3.0.5企业宜进行Vi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并在施工现场进行标准化应用,作业区人员服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着装整洁,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和精神面貌,工作服应标识企业名称。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规范化施工方案⑴、施工现场临街面要设不低于2米高的坚固、美观、符合市容要求的围墙,制作安装规范、耐用的场区大门,大门口悬挂建设、施工单位标牌,在门内设门卫室、建立门卫登记制度,出入人员、车辆进行严格登记,门卫管理制度上墙。
⑵、整个施工场区必须严格遵守陕西省文明工地标准,场地四周砌砖围护墙,并刷白,大门柱和围墙必须牢固完整,整齐美观。
在大门口显眼的地方“六牌一图”即指:施工标牌、项目责任人牌子、施工现场防汛规定、十项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现场纪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施工平面布置科。
尺寸统一、牌面整洁。
⑶、施工现场主要道路人行处采用红砖硬化,设置排水系统,场内禁止有积水。
施工现场内设有完善的排水措施,妥善处理泥浆水,末经处理的不得排入市政设施及河流。
⑷、场内道路要平整、坚实、畅通。
主要场地应全部硬化。
杜绝运输中泥浆、散体、流体物料撒漏。
车辆出入工地前,轮胎、车身必须冲洗干净,并防止掉土污染路面。
⑸、建筑物内外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绝对禁止在楼层上往外抛垃圾。
⑹、现场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布置,材料堆放整齐,做到现场清洁有序。
搞好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
各种零星构件及材料要按类堆放,并设有标识牌,并标明名称、规格、产地、禁止混放,乱放无名姓。
⑺、施工现场合理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并附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标明实际使用情况,水、电布置情况。
⑻、施工现场、施工操作层做到工完场清,指定垃圾放点,当天垃圾当天清运,材料堆放不得超标,彻底杜绝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现场。
⑼、施工现场配备专职保卫人员,昼夜值班,建立健全保卫制度,施工现场的车辆必须登记进场,在场内服从现场人员的调度安排。
⑽、施工现场要利用黑板报等形式对员工进行法纪宣传教育工作,使施工现场各类施工人员知法、懂法并自觉遵守和维护国家法规法令,提高员工的法纪观念,防止和杜绝盗窃、斗殴的发生。
⑾、标准化管理图表要齐全、清晰、实用。
⑿、对消防栓要有明显标志。
平潭天大北路(天大山东路~金井五路)市政道路工程标准化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江西中南建设工程集团公司二○一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平潭天大北路(天大山东路~金井五路)市政道路工程标准化建设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为确保平潭天大北路(天大山东路~金井五路)市政道路工程标准化建设达标,保证工程施工有序正常开展。
我项目部根据《福建省市政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并结合本工程施工建设实际情况,本着“合理规划、有效利用、节约求实、优质高效”的施工理念,特制定本方案。
二、项目部标准化建设组织管理保障为保障平潭天大北路(天大山东路~金井五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部标准化建设顺利开展,项目部成立标准化施工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邱仕华担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标准化建设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胡卫平担任。
领导小组组织管理机构如下:组长:邱世华副组长:胡卫平组员:万亮华、孙剑、万文辉、胡国云、涂菊芬、罗志华、罗建全、汤佰昌、万红兰、杨帮友。
三、驻地建设(一)驻地建设选址及总体说明1.本工程项目部驻地选址位置在金井二路台创园附近,便于施工管理,交通十分便利,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掌控及对施工班组管理十分方便。
2.经实地考查,项目部建点设置在台创园北侧。
项目部自建活动房,项目施工结束后清除地表临时性建筑。
3.项目部驻地建设包括办公区与生活区。
4.临时驻地和场站建设利用道路红线外场地面积共计1000m2。
临时驻地和建设场地采用清表整平、回填、整平、碾压、硬化的方案。
标准硬化方案:拌和场、料场、场内道路采用碎石基层,20cmC30水泥砼面层;剩余场地采用30cm山皮石垫层,20cmC15水泥砼面层。
(二)办公区、生活区建设1.场地建设。
办公区和生活区规划建设共计15间。
规划建造项目经理室、总工及副经理室、工程部、会议室等。
所有办公区和生活区住房为租用民房。
平面布置简洁、统一、整齐。
员工住宿区5间,办公室4间,会议室40m2,同时规划澡堂、食堂等生活设施。
道路工程标准施工指南手册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必须遵循责任承诺、方案先行、样板示范、班前讲评、过程控制、量化评价、持续改进的要求,按照PDCA循环运行,严格控制、持续改进、科学组织、规范管理,最终实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全面稳定可控。
下面就对市政道路路基、基层、面层等标准化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图文总结,非常值得收藏!一、路基工程1、挖方路基(1)在路基挖方开工前,将开挖工程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否则不得开挖。
(2)挖方作业应保持边坡的稳定,做到不得对邻近的各种结构物及设施产生损坏或干忧。
(3)路基挖方材料应尽量予以利用,除图纸规定或被定为非适用材料外,不得任意废弃。
(4)在整个施工期间,必须始终保证路基排水畅通。
(5)必须注意对图纸未示出的地下管道、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结构物的保护,开挖中一旦发现上述结构物应立即上报,且应停止作业并保护现场听候处理。
(6)居民区附近的开挖,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居民区房屋及保证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及交通提供临时便道或便桥。
2、填方路基(1)路堤填筑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
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即: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四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基面整修;(2)地基处理应按相关规定处理完毕并检验合格。
(3)路基填料应通过试验确定,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4)在填方路基开工前,应进行路堤试验路段的施工。
现场试验应进行到能有效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试验路段原则上一般不小于100米;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率等,试验结果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可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试验结束时,试验段若达到质量检验标准,可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否则,应予挖除,重新进行试验。
市政道路标准化施工指南(路基+基层+面层)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必须遵循责任承诺、方案先行、样板示范、班前讲评、过程控制、量化评价、持续改进的要求,按照PDCA 循环运行,严格控制、持续改进、科学组织、规范管理,最终实现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全面稳定可控。
以下为市政道路路基、基层、面层等标准化管理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一、路基工程1、挖方路基(1)在路基挖方开工前,将开挖工程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否则不得开挖。
(2)挖方作业应保持边坡的稳定,做到不得对邻近的各种结构物及设施产生损坏或干忧。
(3)路基挖方材料应尽量予以利用,除图纸规定或被定为非适用材料外,不得任意废弃。
(4)在整个施工期间,必须始终保证路基排水畅通。
(5)必须注意对图纸未示出的地下管道、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结构物的保护,开挖中一旦发现上述结构物应立即上报,且应停止作业并保护现场听候处理。
(6)居民区附近的开挖,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居民区房屋及保证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及交通提供临时便道或便桥。
2、填方路基(1)路堤填筑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
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即: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四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基面整修;(2)地基处理应按相关规定处理完毕并检验合格。
(3)路基填料应通过试验确定,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4)在填方路基开工前,应进行路堤试验路段的施工。
现场试验应进行到能有效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试验路段原则上一般不小于100米;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率等,试验结果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可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试验结束时,试验段若达到质量检验标准,可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否则,应予挖除,重新进行试验。
中交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标准化手册中交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标准化手册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交通的畅通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提高道路工程的标准化水平,中交市政推出了道路工程质量标准化手册。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来评估道路工程质量标准化手册的价值,并予以回顾和总结。
一、道路工程质量标准化手册的深度评估1. 深度分析相关规范和标准道路工程质量标准化手册涵盖了大量的规范和标准,对道路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包括设计、施工、验收等。
通过对这些规范和标准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道路工程质量的要求和评估标准,提高我们对道路工程质量评估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2. 融入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道路工程质量标准化手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融入了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
这些案例和分享不仅提供了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实施方法和经验,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标准的应用和实际情况之间的联系。
通过学习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手册中的规范和标准。
3. 强调质量管理和监督机制道路工程质量标准化手册明确了质量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性,并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和方法。
通过对质量管理和监督机制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道路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还可以有效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率,保障道路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二、道路工程质量标准化手册的广度评估1. 多角度考虑道路工程质量道路工程质量标准化手册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了道路工程质量的各个方面,如工程设计、土方开挖、路基填筑、路面铺装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全面的规范和要求,手册使得道路工程质量得以从细节和整体两个层面得到全面提升,确保了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可靠性。
2. 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工程质量标准化手册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