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模拟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36.00 KB
- 文档页数:16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试题(含答案)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测量温度的方法虽然很多,但从感受温度的途径来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的,即通过测温元件与被测物体的接触而感知物体的温度;另一类是( )的,即通过接收被测物体发出的辐射热来判断温度。
2、电动温度变送器,核心都是一个直流低电平电压—电流变换器,大体上都可分为( )、( )及( )三部分。
3、调节器的输出电路是一个电压—电流转换器,还承担( )的任务。
4、在数字控制系统中,当需要限制输出量的变化速率,以及需要实现自动/手动无扰切换等场合,使用增量算式有许多便利之处,所以有些控制系统中不直接计算y,而先算出( )。
n5、SLPC单回路控制器是按( )或( )的定周期节拍工作的。
6、DCS系统常采用多主站的令牌传送方式,在系统内,各( )和( )的地位都是相同的,没有固定的主站与从站划分。
7、集散控制系统的操作站主要有三大功能,即以系统生成、维护为主的( )功能,以监视、运行、记录为主的( )功能,以及与现场控制站和上位计算机交换信息的( )功能。
8、从结构来说,执行器一般由( )和( )两部分组成。
9、目前,用来测定对象动态特性的实验方法主要有( )、( )和( )三种。
10、为了克服用白色噪声作为输入,估算脉冲响应函数需要较长时间,可以采用( )信号作为输入探测信号。
得分评卷人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比例度P是一个无因次量,它表示在只有比例作用的情况下,能使输出量作满量程变化的输入量相对变化的百分数。
( )2、DDZ-?型调节器的运算电路是PD与PID两个运算电路串联组成的。
( )3、在混合过程PID算法的混合过程中要求的是瞬时流量的正负偏差积分为零( ) 4、SLPC型单回路控制器的指令共有46种。
( ) 5、一个功能块参数可分为三类:输入参数,输出参数及外含参数。
自动化仪表试题及答案【篇一:《自动化仪表》习题答案】1)简述过程控制的特点。
q:1)系统由被控过程与系列化生产的自动化仪表组成;2)被控过程复杂多样,通用控制系统难以设计;3)控制方案丰富多彩,控制要求越来越高;4)控制过程大多属于慢变过程与参量控制;5)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形式。
(2)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试用框图表示其一般组成。
q:1)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简称。
它泛指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轻工、建材、核能等工业生产中连续的或按一定周期程序进行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程控制通常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和物性等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使其保持为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并使生产过程按最优化目标自动进行。
2)组成框图:(3))单元组合式仪表的统一信号是如何规定的?q: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用统一的标准信号进行联络。
1)模拟仪表的信号:气动0.02~0.1mpa、电动Ⅲ型:4~20madc或1~5v dc。
2)数字式仪表的信号:无统一标准。
(4)试将图1-2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用框图表示。
q:是串级控制系统。
方块图:(5)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各自是如何定义的?q:1)最大偏差、超调量、衰减比、余差、调节时间、峰值时间、振荡周期和频率。
2)略(8)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
q:1)按结构不同,分为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按设定值不同,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
2)略(10)只要是防爆仪表就可以用于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吗?为什么?q:1)不是这样。
2)比如对安全火花型防爆仪表,还有安全等级方面的考虑等。
(11)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仪表都是安全火花型的吗?为什么?q:1)是。
2)这是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一个条件。
2、综合练习题(1)简述图1-11所示系统的工作原理,画出控制系统的框图并写明每一框图的输入/输出变量名称和所用仪表的名称。
FMEA培训试题姓名单位成绩一、是非题(每题2分)正确T错误F12.SFMEA是仅针对产品设计阶段的一种分析方法。
3.所谓潜在失效是指可能发生,但不一定发生的失效。
4.评价潜在失效后果的指标是频度。
5.设计FMEA的关键日期不应超过预定的开始生产的日期。
6.要降低失效的严重度级别,只能通过修改设计来实现。
7.潜在失效模式可能引起高一级的系统、子系统的潜在失效。
8.当建议措施被实施后,须简要记载具体的措施和生效日期。
9.设计FMEA一般由生产部门编制。
10.当严重度高时,不论RPN取值如何,都应特别注意。
11.设计FMEA的开发时机一般是在设计确认之前。
12.PFMEA只分析生产过程的失效模式13.过程FMEA的开发时机一般是在工艺流程确定之后,工艺文件形成之前。
14.过程FMEA只需要过程设计工程师的参与。
15.FMEA是一种预防质量问题发生的工具,仅在新品开发阶段进行。
16. FMEA是识别产品特殊特性的一种手段。
17. FMEA的格式是固定的不允许修改。
18. 对安全和环境方面明确要求并监控其实施的政府机构也是FMEA要考虑的顾客之一。
19. FMEA是风险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20. 系统FMEA的焦点是要确保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间的所有接口和交互作用以及该系统与车辆其他系统和顾客的接口都要覆盖。
二、选择题(每题2分)1.与潜在失效起因/机理相关的评价指标是:( b )a.(S)b.(O)c.(D)2.过程FMEA的关键日期是:( c )a. FMEA的编制日期b. FMEA的修订日期c.初次FMEA应完成的日期d.PPAP提交日期3.产品特性与过程特性的关系是:( d )a.毫无关系b.完全相同c.产品特性是原因,过程特性是结果d.过程特性影响产品特性4.在做FMEA时,考虑频度(O)与探测度(D)之间的关系应认为:( d )a.基本相同b.完全相同c.因果关系d.相互独立5.FMEA分析发现RPN=200,其中S=9,为了降低S值,应采取如下哪条措施:(a )a.修改设计b.重新评价c.提高检测能力d.分析原因6.下列可能是DFMEA中现行设计控制方法的是:( e )a.计算b.试验c.模拟d.过程检验e. a+b+c7.设计FMEA的关键日期是:( c )a. DFMEA的编制日期b. DFMEA的修订日期c.图纸定型发布的日期d.样品提交日期8. PFMEA和控制计划的关系,正确的是:(c )a.无关系,属不同的文件b.先编制控制计划,然后根据控制计划编PFMEAc. PFMEA的结果要体现在控制计划中d. PFMEA的控制方法可以和控制计划不一致9.在做PFMEA时,“现行的过程控制”指的是:(b )a.过去类似过程的控制方法b. 目前类似过程的控制方法c.将来的该过程的控制方法d. a+b10. FMEA的作用是:(d )a. 预防缺陷b. 持续改进c. 降低成本d. 以上都是11. 以下哪项不属于产品框图可能包含的内容:( d )a. 能量b. 信息流c. 流体d. 工序名称12. 进行FMEA分析时项目的功能要求应基于:(d )a. 顾客要求b. 小组讨论结果c. 供方的要求d. a+be. a+b+c13. DFMEA在体现设计意图时,还应保证制造和装配能够实现设计意图,以下哪项措施属于DFMEA应考虑的内容:( d )a. 必要的拔模b. 要求的钢材强度c. 过程能力/性能d. 以上都是14. 进行FMEA分析时列出失效模式后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检查失效模式识别的完整性:( e )a. 相似设计的比较b. 不合品报告c. 客户投诉报告d. b+ce. a+b+c15. 以下哪项不属于DFMEA应考虑的内容:( c )a. 材料选择错误b. 公差设计不合理c. 工人误操作d. 不易装配e. c+d16. 进行PFMEA分析时不可以作以下哪项假设:( a )a. 顾客要求已满足b. 产品设计可满足设计意图c. 零件/材料是合格的d. b+c17. 进行PFMEA分析时不需要以下哪些人员参加:(d )a. 产品设计人员b. 采购人员c. 供应商d. 都可以邀请参加18. 以下哪项不属于进行PFMEA的输入:( b )a. 过程流程图b. 产品框图c. DFMEAd. 内外部发生的不合格19. PFMEA中描述的失效后果应与DFMEA中描述的失效后果:( b )a. 不一样b. 一样c. 部分一样d. 二者没有关系20. 以下哪种描述失效原因的方式是不好的:( d )a. 温度过高b. 操作者错误c. 机器不正常d. b+c二、选择1个你所熟悉的制造过程,完成PFMEA(20分)。
建设工程质量、投资、进度控制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17一、单项选择题1. 建设工程流水施工方式的特点是______。
A.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复杂B.各专业队窝工现象少C.单位时间内投入的资源量比较均衡D.单位时间内投入的资源量较少答案:C本题考核的是流水施工方式的特点。
流水施工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尽可能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比较短;(2)各工作队实现了专业化施工,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3)专业工作队能够连续施工,同时使相邻专业队的开工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地搭接;(4)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施工机具、材料等资源量较为均衡,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5)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2. 用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方面进展状态的参数是______。
A.施工过程B.施工段C.流水步距D.流水节拍答案:A本题考核的是流水施工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主要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方面进展状态的参数,通常包括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两个参数。
3. 某分部工程有4个施工过程,分为3个施工段组织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已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4天、6天、4天和2天,则拟采用的专业工作队应为______个。
A.4B.5C.8D.12答案:C本题考核的是流水施工中专业工作队的计算。
流水步距=min[4,6,4,2天=2天;专业工作队=(4/2+6/2+4/2+2/2)个=8个。
4. 某分部工程有3个施工过程,分为4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
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3天、5天、4天、3天,3天、4天、4天、2天和4天、3天、3天、4天,则流水施工工期为______天。
A.20B.21C.22D.23答案:D本题考核的是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
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累加数列错位相减求得差数列:第一个与第二个施工过程:第二个与第三个施工过程:第一个与第二个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max[3,5,5,4,-13天=5天;第二个与第三个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max[3,3,4,3,-14天=4天;施工工期=(5+4+4+3+3+4)天=23天。
过程控制系统试题一、填空题(20')1、典型的过程控制系统由控制器、执行机构、被控对象和测量变送装置等环节构成。
2、对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性能要求有三点,分别为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3、根据使用的能源不同,调节阀可分为气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和电动调节阀三大类。
4、扰动通道静态放大系数越大,则系统的稳态误差越大。
控制通道的静态放大系数越大,表示控制作用越灵敏,克服扰动能力越强。
5、串级控制系统主回路一般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副回路一般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6、常用的解耦控制设计方法有前馈补偿解耦、反馈解耦法、对角解耦法、单位阵解耦法。
二、单项选择题(10')1、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 C )是衡量系统快速性的质量指标。
A)最大偏差B)衰减比C)振荡周期D)余差2、下列叙述中不是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的是( C )A.结构上由两个闭环组成B.对二次扰动有很明显的克服作用C.系统中有两个调节阀D.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3、串级控制系统系统中存在的二次扰动来源于它的(B)A)主回路B)副回路C)主副回路都有D)不能确定4、下面前馈控制系统中对过程的控制质量没有影响的是(D)A)控制通道放大倍数Ko B)扰动通道放大倍数KfC)扰动通道时间常数D)扰动通道纯滞后时间5、用于迅速启闭的切断阀或两位式调节阀应选择( A )特性的调节阀。
A、快开特性B、等百分比特性C、线性D、抛物线特性三、判断题(10')1、串级控制系统中应使主要和更多的干扰落入副回路。
(√)2、过程控制系统的偏差是指设定值与测量值之差。
(√)3、扰动量是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答案:扰动量是除操纵变量外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
4、对干扰通道时间常数越小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
(×)答案:时间常数越大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5、串级控制系统中主调节器以“先调”、“快调”、“粗调”克服干扰。
过程控制工程课后作业试题以及答案(邵裕森)过程控制工程课后作业试题以及答案(邵裕森版)《过程控制工程第2版》是06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邵裕森图书简介:编辑作/译者:邵裕森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06月 ISBN:9787111076025 [十位:7111076028]内容提要:编辑过程控制作为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很快,并已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轻工、原子能、环保等许多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
.具有跨世纪学科特色的规划教材--《过程控制工程》,不仅介绍了过程建模,将数字检测、数字控制仪表与计算机控制贯穿于全书的各章节,使模拟与数字技术融于全书,而且突出了系统的工程设计与工程应用。
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过程建模,模拟及数字检测控制仪表,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设计,dcs和工程应用举例等。
..本书内容丰富新颖,能适应跨世纪人才培养需要,是工业自... [显示全部]图书目录:编辑前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过程控制发展概况第二节过程控制的特点第三节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分类第四节“过程控制工程”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思考题与习题第二章过程建模和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第一节过程建模第二节过程变量检测及变送第三节过程控制仪表第四节其它数字式过程控制装置思考题与习题第三章简单过程控制系统--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第一节过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概述第二节控制方案设计第三节检测过程控制工程第2版简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过程动态测试和建模、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单回路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先进控制系统以及典型的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具备分析和设计能满足实际工业生产需要的控制系统的技能;掌握常用控制仪表选用,能熟练地操作、运行、安装、校验与维护常用控制仪表,能熟练地调试并进行技术改造,能熟练地正确调试简单控制系统及常用复杂控制系统,较熟练地掌握简单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组织实施能力。
过程控制工程模拟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蒸汽锅炉的自动控制过程中的“冲量”是( )。
A、控制变量的信号B、引入系统的测量信号C、扰动量信号D、调节变量的信号正确答案:B2、串级调节系统中一步整定法是按( )整定调节器参数。
A、经验法B、衰减曲线法C、反应曲线法D、临界比例度法正确答案:A3、串级调节系统中,主变量是( )。
A、工艺控制指标B、副干扰量C、主干扰量D、工艺随动指标正确答案:A4、前馈控制是一种( )控制,是按干扰大小进行补偿的控制,因此它的控制规律不是常规的PID规律,而是一个专用控制器。
A、开环B、闭环C、双闭环D、定值正确答案:A5、串级调节系统中,主.副参数要求都不高时,主.副调节器的调节规律应选( )。
A、主调节器P.副调节器PB、主调节器PI或PIC、主调节器PI.副调节器PID、副调节器PE、主调节器P.副调节器PI正确答案:D6、对于选择性控制系统,下列说法哪一个不正确( )A、选择性控制系统是对生产过程进行安全软限控制。
B、在生产过程要发生危险时选择性控制系统可以采取联锁动作,使生产硬性停车。
C、选择性控制系统可以有两个控制回路,其中一个控制回路工作,另一个控制回路处于开环状态。
D、选择性控制系统用选择器进行控制。
正确答案:B7、单纯的前馈控制是一种能对( )进行补偿的控制系统。
A、被控变量的变化B、测量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C、控制信号的变化D、干扰量的变化正确答案:D8、定值控制系统是按( )进行控制的。
A、给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B、干扰量的大小C、被控变量的大小D、给定值的大小正确答案:C9、下列控制系统中,( )是开环控制系统。
A、随动控制系统B、定值控制系统C、前馈控制系统D、程序控制系统正确答案:C10、前馈环节参数整定( )调节系统的稳定性。
A、影响B、不影响C、能降低D、提高正确答案:B11、选择性控制系统产生积分饱和的原因是( )A、积分时间选择不当B、其中一个控制器开环C、两个控制器均开环D、两个控制器均闭环正确答案:B12、为避免出现“气蚀”.“气缚”现象,离心泵工作时,控制阀一般不允许安装在其( )管道上A、出口B、旁路C、进口D、回流正确答案:C13、下列关于阀门定位器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 ①改变阀门流量特性②改变介质流动方向③实现分程控制④延长阀门使用寿命A、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③正确答案:D14、主调节器控制严格,副调节器要求不高允许有较大波动时,主.副调节器的调节规律应选( )。
秋季学期《化工过程控制》在线考试(适用于12月份考试)
以下对微分控制规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微分作用太强,会引起系统振荡
B:微分时间越小,积分作用越弱
C:微分作用有抑制振荡的效果
D:微分作用能够克服恒定偏差
参考选项:D
由于微分调节规律具有超前作用,因此控制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用来()。
A:克服被控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容量滞后和纯滞后
B:克服被控对象的纯滞后
C:克服被控对象的惯性滞后(时间常数T)、容量滞后
D:克服信号的传送滞后
参考选项:C
控制阀的泄漏量是指()。
A:在规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阀门全关状态的流量
B:控制阀可以控制的最小流量
C:控制阀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之比
D:被调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阀门相对行程之比
参考选项:A
串联水槽对象与一阶水槽对象相比,其对象特性增加了()。
A:纯滞后
B:传送滞后
C:容量滞后
D:测量滞后
参考选项:C
雷达跟踪系统属于()
A:定值控制系统
B:随动控制系统
C:程序控制系统
D:前馈控制系统
参考选项:B
气动薄膜控制阀接收信号范围是()Kpa。
A:20~100
B:20~60
C:90~120
D:10~150
参考选项:A
1。
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CICS资格认证模拟考试题一、判断题1.《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出台标志着美国证券法律根本思想的转变,即从披露信息转向实质性监管。
A.正确[正确]B.错误2.1977年《海外反腐败法案》将不合规的会计控制定性为一种违法行为,为此企业应杜绝财务造假行为。
A.正确[正确]B.错误3. COSO的基本原则指出:“良好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所有组织长期成功的必要条件。
”A.正确[正确]B.错误4,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的设计覆盖了组织应关注的所有重大风险,相关控制活动合理和适当。
A.正确B.错误[正确]5.内部控制以降低风险为导向,正因如此,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可以用风险管理来替代内部控制。
A.正确B.错误[正确]6.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建立和实施过程应当“留痕”,内部控制文档不足不能简单地被视为是一项控制缺陷。
A.正确B.错误[正确]7.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有权对违反证券法规者担任公司的董事或管理人员采取禁入措施。
A.正确8.错误[正确]8.公司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应监督管理层规划和实施404条款的程序、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工作。
A.正确[正确]B.错误9•根据当今的商业环境和《萨•奥法案》的规定,外部审计师和内部审计师没有义务监控高层基调。
A.正确B.错误[正确]10.企业执行管理层需要有领导力,领导力包括公司治理,公司如何处理道德、法律和社区责任。
A.正确[正确]B.错误二、单项选择题11.有关美国内部控制的法规体系,下列哪一部法案对美国企业的国际化运营产生了重要的束作用?A.《出口管理法》B.《海外反腐败法》[正确]C.《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D.《多德-弗兰克法案》12. COSO 2017年版企业风险管理新框架强调治理和文化部分。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企业风险管理的聚焦点?A.支持企业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的实现[正确]B.与运营目标相关的持续及独立评估C.与财务报告目标相关的舞弊风险D.与合规目标相关的控制活动13.《萨•奥法案》要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对其行为更加负责任,下列哪一选项的规定是错误的?A.企业必须制定高级管理人员的道德规范B.企业可以向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个人贷款[正确]C. CEO和CFO签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书面声明D.企业高管人员不得对公司审计工作施加不当影响14.执行管理层应当建立一个有益于有效控制的环境,控制环境涉及的制度和措施不包括下列哪一选项?A.组织结构与不相容职务分离B.管理层参与控制活动C.将内部审计职能外包[正确]D.奖励合规性控制行为15.组织应展现对其主体核心价值观的承诺。
DCS系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DCS 系统⼀、填空(共23题):1、⼀个最基本的DCS应包括四个⼤的组成部分:控制站、操作员站、⼯程师站、⽹络。
2、DCS的软件构成包括控制层软件、监控软件、组态软件。
3、过程检测和控制流程图⽤⽂字符号中,TRC-210、LIC-101、PT-104分别表⽰温度记录控制功能、液位指⽰控制器和压⼒变送器功能。
4、趋势画⾯包括实时趋势和历史趋势两类。
5、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态包括硬件组态和软件组态。
6、我⼚使⽤的DCS系统有横河CS3000、浙⼤中控ECS-100。
7、集散控制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集中分散型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
8、接地按其作⽤可分为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两⼤类。
9、模拟量信号包括模拟输⼊和模拟输出信号。
10、集散型控制系统的回路控制功能由控制站完成。
11、在DCS中,控制算法的编程是在⼯程师站上完成的,⼯作⼈员对现场设备的监视是在操作员站上完成的。
12、浙⼤中控ECS-100系统中FW243X是主控制卡。
13、操作站的基本功能包括显⽰、操作、报警、系统组态、系统维护、报告⽣成。
14、LIAH表⽰液位指⽰⾼报警。
15、PSHH表⽰压⼒⾼⾼联锁。
16、数字量信号包括数字量输⼊和数字量输出。
17、横河CS3000系统硬件中,卡件AAI143为模拟量输⼊卡,AAI543为模拟量输出卡。
18、横河CS3000系统硬件中,端⼦SARM15A为数字量输⼊卡,SMRT 为热电阻输⼊卡。
19、浙⼤中控ECS-100系统中,机笼与机笼之间采⽤DB9线连接,卡件与端⼦之间采⽤DB25线连接。
20、浙⼤中控ECS-100系统中,模拟量输⼊卡为FW351,模拟量输出端⼦为TB372。
21、DCS由哪四部份组成:I/O板、控制器、操作站、通讯⽹络。
22、DCS系统中DI表⽰数字量输⼊、DO表⽰数字量输出、AI表⽰模拟量输⼊、AO表⽰模拟量输出。
23、⾃动调节系统⼀般是由被调对象、测量变送、调节器、调节阀四个主要环节组成。
热⼯程控保护⼯试题库热⼯程控保护⼯试题⼀、填空题1、旁路系统的主要被调量是温度和压⼒。
2、热⼒发电⼚中的汽机和锅炉联合运⾏时,有母管制和单元制两种不同的原则性热⼒系统。
3、发电⼚热⼯过程⾃动控制包括⾃动检测、顺序控制、⾃动保护、⾃动控制。
4、汽温全程控制系统包括过热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全程控制系统5、对PI调节器⽽⾔,⽐例作⽤是保证系统稳定的主要因素,积分作⽤总是使稳定性降低。
6、全程控制系统是指在启停过程和正常运⾏时均能实现⾃动控制的控制系统。
7、在单、三冲量的给⽔全程控制系统中,在单冲量和三冲量进⾏切换的同时,还要进给⽔调节阀的切换。
8、DEH装置控制⽅式中,单阀控制指的是对所有⾼压调门进⾏同步控制。
9、任何情况下,只要转速⼤于103%则关闭⾼、中压调门。
10、DEH液压系统采⽤的油为⾼压抗燃油。
11、⽣产⼚房内外的电缆,在进⼊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必须⽤防⽕材料严密封堵。
12、热量传递的3种基本⽅式是:导热、对流和辐射。
13、DCS最常⽤的⽹络拓扑结构有星形、总线形、环形。
14、屏蔽层应⼀端接地,另⼀端浮空。
15、测振传感器的原理不同可以分成为接触式和⾮接触式两类16、接触式振动传感器有感应式和压电式;⾮接触式振动传感器有电容式、电感式和电涡流式17、旁路控制系统有两⽅⾯功能,⼀个功能为⾃动调节功能。
另⼀个功能为⾃动保护功能。
18、汽轮机轴向位移测量系统由传感器、信号转换器、位移监视器组成19、PR6422~PR6424型传感器是根据涡流效应原理⼯作的。
由CON010信号转换器中的⾼频振荡器向传感器的测量线圈提供激磁电流,测量线圈产⽣⾼频磁通,使传感器对⾯的⾦属被测量件的表⾯感应出电涡流,当两者间的距离变化时,被测量件内的电涡流将随之⽽变,从⽽使测量线圈的电感量改变。
20、被控的⽣产设备或⽣产过程称为调节对象。
21、所谓顺序控制,是根据⽣产过程的要求,按照⼀定的⼯艺流程,对开关量进⾏逻辑运算的控制。
《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为了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进度,必须事先对影响进度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和预测。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建设工程进度的(B)0A动态控制B主动控制C事中控制D纠偏控制2监理工程师控制建设工程进度的组织措施是指(D )。
A协调合同工期与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B编制进度控制工作细则C及时办理工程进度款支付手续D建立工程进度报告制度3监理工程师控制建设工程进度的组织措施是指(B )0A编制进度控制工作细则,指导监理人员实施进度控制B建立图纸审查、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管理制度C推行CM承发包模式,对建设工程实行分段发包D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对建设工程进度实施动态控制4监理工程师控制建设工程进度的技术措施是指(D )。
A建立工程进度报告制度及进度信息沟通网络B协调合同工期与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C加强风险管理,预测风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D审查承包商提交的进度计戈∣J,使承包商在合理的状态下施工5在某大型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处理地下文物造成工期延长后,所延长的工期(B )oA应由施工承包单位承担责任,采取赶工措施加以弥补B应经监理工程师核查证实后纳入合同工期C经监理工程师核查证实后,其中一半时间应纳入合同工期D不需监理工程师核查证实,直接纳入合同工期6当监理工程师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对建设工程实施全过程监理时,为了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进度,监理工程师最早应在(B )阶段协助建设单位确定工期总目标。
A前期决策B设计准备C建设准备D施工准备7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应在(C )阶段编制。
A施工准备B设计C设计准备D前期决策8为了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进度,监理工程师要在设计准备阶段(A )。
A进行环境及施工现场条件的调查和分析B编制设计阶段工作计划及详细的出图计划C进行工期目标和进度控制的决策工作D审查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9监理工程师受建设单位委托对某建设工程设计和施工实施全过程监理时,应(D )oA审核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交的进度计划,并编制监理总进度计划B编制设计进度计划,审核施工进度计划,并编制工程年、季、月实施计划C编制设计进度计划和施工总进度计划,审核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D审核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交的进度计划,并编制监理总进度计划及其分解计划10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中不应包括的内容是(C )。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A卷)分析说明或计算下列各题:1.画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分别说明各单元的作用。
(15分)2.写出数字PID位置型和增量型控制算法的计算式,并比较两种算法的优缺点。
(15分)3.在数字PID中,采样周期T的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15分)4.已知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采样周期Ts,采用零阶保持器,单位负反馈系统。
要求针对单位阶跃输入信号设计最少拍无纹波系统的,并计算输出响应和控制信号序列。
()(15分)5.被控对象的脉冲传函,采样周期T=1s,试用达林算法设计τ=2s的,对于单位阶跃输入的数字控制器D(z),并计算输出响应和控制信号序列。
()(15分)6.动态矩阵控制算法为何只能适用于渐近稳定的对象?对模型时域长度N有什么要求?若N取得太小会有什么问题?(10分)7.说明计算机控制网络的特点以及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区别。
(15分)附录常用Z变换表拉氏变换时域函数f(t)Z变换 F(z)F(s)1 δ(t) 1δ(t-kT)1(t)t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答案(A卷)1.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如下:(8分)①测量变送器:测量被控对象的控制参数,并变换成一定形式的电信号;(1分)②A/D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反馈给计算机;(1分)③控制器:将反馈信号与给定值信号进行比较,得到的偏差信号按照一定的控制算法输出数字控制信号;(2分)④D/A转换器:将数字控制信号转换为模拟控制信号驱动执行器;(1分)⑤执行机构:接受模拟控制信号,改变被控对象的控制参数值;(1分)⑥被控对象:工艺参数需要控制的生产过程、设备或机器等。
(1分)2.答:位置型PID算法:(3分)增量型PID算法:(3分)位置型PID算法与增量型PID算法比较:①增量型算法不需要做累加,计算误差或计算精度问题,对控制量的计算影响较小。
而位置型算法要用到过去误差的所有累加值,容易产生大的累加误差。
(3分)②增量型算法得出的是控制量的增量,误动作影响小,而位置型算法的输出是控制量的全量输出,误动作影响大。
第1 页共5 页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试卷一、填空题:1、简单控制系统由控制装置、调节阀、被控对象和测量元件或变送器四个环节组成。
2、动态前馈控制的设计思想是通过选择适当的前馈控制器,使干扰信号经过前馈控制器致被控量通道的动态特性完全复制对象干扰通道的动态特性,并使它们符号反(正、反),从而实现对干扰信号进行完全补偿的目标。
3、随着控制通道的增益K的增加,控制作用增强,克服干扰的能力减弱,系统的余差减小,最大偏差增大。
(增大、减小)4、调节器参数工程整定法包括有临界比例法、衰减曲线法、经验凑试法。
5、热电偶回路的热电动势由温差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和接触电动势两部分组成。
6、某调节器的TI=∞,TD及δ分别放在任一中间位置,则调节器具有比例微分作用。
7、4~20mADC模拟电流信号与1~5VDC模拟电压信号为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的国际标准。
8、某台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为0~500℃,校验该表得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3℃,则该仪表的精度等级为一级。
9、当广义过程控制通道时间常数较大或容量滞后较大,应引入微分环节调节。
10、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确定依据是:保证控制系统为负反馈。
二、选择题1、下面关于补偿导线说法不正确的有( B )(A) 补偿导线与对应的热电偶在0~100℃的温度范围内有相同的热电特性(B) 补偿导线无极性(C) 不同的热电偶用的补偿导线也不同(D) 热电偶测温时使用补偿导线是为了将冷端延伸到温度比较恒定的地方2、在单回路控制系统中,增大比例系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衰减率增大 B.残差减小C.超调量增大 D.振荡频率升高3、下列(A )不是描述对象特性的参数。
A.过渡时间B.时间常数C.放大系数D.滞后时间4、在合成纤维锦纶生产中,熟化罐的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其期望值是一已知的时间函数,则熟化罐的温度控制系统属于(D )。
C. 正反馈控制系统D. 程序控制系统5、如图所示的液位控制系统是一个(B )。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题与答案学习中心姓名学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题一一、简答题(共25分)1、简述闭环系统的特点,并绘制闭环系统的结构框图。
(8分)2、简要画出二阶系统特征根的位置与响应曲线之间的关系。
(10分)3、串联校正的特点及其分类?(7分)二、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 K,试确定使系G(s)2ss(s24)统产生持续振荡的K值,并求振荡频率。
(15分)三、设某系统的结构及其单位阶跃响应如图所示。
试确定系统参数K,K2和a。
1 (15分)四、某最小相角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图示。
要求(20分)1)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2)利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3)将其对数幅频特性向右平移十倍频程,试讨论对系响。
五、设单位反馈系数为 G(s)K s(s 1) 试设计一串联超前校正装置,使(25分)(1)在单位斜坡输入差e ss 115;(2)截ωc ≥7.5(rad/s);(3)相角裕度γ≥45°。
模拟试题一一题 1、简述闭环系统的特点,并绘制闭环系统的解:闭环系统的闭环系统的特点:闭环控制系统的最大特测偏差、纠正偏差。
1)由于增加了反,系统的控制精度得到了提高。
2)由于存在系统的反馈,可以较好地抑制系统各环节存动和由于器件的老化而引起的结构和参数的不确定性。
3)反馈环节的存在可以较好地改善系。
2、简要画出二阶系统特征根的位置与响应系。
解:113、串联校正的特点及其分类?答:串联校正简单,较易实现。
设于前向通道中能量低的位置,减少功耗。
主要形式有相位超前校正、相位滞后校正、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二、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 G K,试确定使系(s)2ss(s24)统产生持续振荡的K值,并求振荡频率。
解: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KG(s)B2432sssK3ssK2特征方程为:()240Dss列劳斯表314s22Ks1(8-K)/2s0Ks24K要使系统稳定,则K0;0。
过程控制模拟试题(一)1、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 其基本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5分)2、什么是机理分析法建模? 该方法有何特点? (5分)3、何谓调节阀的流通能力?对数流量特性有何特点?(5分)4、何谓单回路系统?说明组成单回路系统各部分的作用。
(10分)5、选择调节器控制规律的依据是什么? 若已知过程的数学模型,怎样来选择PID控制规律? (10分)6、什么叫比值控制系统? 常用比值控制方案有哪些? 并比较其优缺点。
(10分)7、试推导单容过程数学模型(输入量为q1,被控量为h1)。
(15分)8、某生产过程中,冷物料通过加热炉对其进行加热。
热物料温度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故设计下图所示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
试画出其框图,并确定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和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20分)加热炉9、对于下图所示的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试画出系统的结构框图,并分析其工作过程。
及单回路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有哪些主要特点?(20分)过程控制模拟试题(一)答案1、答案过程控制是通过各种检测仪表、控制仪表和电子计算机等自动化技术工具,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检测、自动监督和自动控制。
一个过程控制系统是由被控过程和过程检测控制仪表两部分组成的。
按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可进行如下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系统被控量的偏差进行工作的,偏差值是控制的依据,最后达到消除或减小偏差的目的。
2)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直接根据扰动量的大小进行工作,扰动是控制的依据。
由于它没有被控量的反馈,所以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3)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开环前馈控制的最主要的优点是能针对主要扰动及时迅速地克服其对被控参数的影响;对于其余次要扰动,则利用反馈控制予以克服,使控制系统在稳态时能准确地使被控量控制在给定值上。
按给定值信号的特点可进行如下分类:1)定值控制系统:就是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保持在规定值不变,或在小范围附近不变。
2) 程序控制系统:它是被控量的给定值按预定的时间程序变化工作的。
控制的目的就是使系统被控量按工艺要求规定的程序自动变化。
3) 随动控制系统:它是一种被控量的给定值随时间任意变化的控制系统。
其主要作用是克服一切扰动,使被控量快速跟随给定值而变化。
2、答案机理建模:是根据过程的内部机理(运动规律),运用一些已知的定律、原理,如生物学定律、化学动力学原理、物料平衡方程、能量平衡方程、传热传质原理等,建立过程的数学模型。
特点:机理分析法建模的最大特点是当生产设备还处于设计阶段就能建立其数学模型。
由于该模型的参数直接及设备的结构、性能参数有关,因此对新设备的研究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对于不允许进行试验的场合,该方法是唯一可取的。
机理分析法建模主要是基于分析过程的结构及其内部的物理化学过程,因此要求建模者应有相应学科的知识。
通常此法只能用于简单过程的建模。
对于较复杂的实际生产过程来说,机理建模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实际过程的机理并非完全了解,同时过程的某些因素如受热面的积垢、催化剂的老化等可能在不断变化,难以精确描述。
另外,一般来说机理建模得到的模型还需通过试验验证。
3、答案流通能力C表示执行器的容量,其定义为:调节阀全开,阀前后压差为0.1MPa,流体密度为1g/cm3时,每小时流过阀门的流体流量(体积(m3)或质量(kg))。
对数(等百分比)流量特性:是指单位相对行程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化及此点的相对流量成正比关系。
调节阀对数流量特性曲线的斜率即放大系数是随行程(开度)的增大而递增的。
在行程变化值相同的情况下,当流量小时,则流量变化亦小;当流量大时,则流量变化亦大。
从过程控制工程来看,利用对数(等百分比)流量特性是有利的。
调节阀在小开度时,调节阀的放大系数小,控制平稳缓和;调节阀在大开度时,其放大系数大,控制作用灵敏有效。
4、答案单回路过程控制系统亦称单回路调节系统简称单回路系统,一般是指针对一个被控过程 (调节对象),采用一个测量变送器监测被控过程,采用一个控制(调节)器来保持一个被控参数恒定(或在很小范围内变化),其输出也只控制一个执行机构(调节阀)。
从系统的框图看,只有一个闭环回路。
检测变送器作用:对被控参数(变量)以及其它一些参数、变量进行迅速、准确地测量的检测和将测量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是设计过程控制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执行器(调节阀)作用:在过程控制中,执行器(亦称执行机构)大多采用阀的形式,控制各种气体或液体的流量及流速,是过程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性好坏对控制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控制器(调节器)作用:将给定信号及过程被控量的检测信号进行综合运算,控制执行器的动作,以保证被控量的稳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
在过程控制中,控制器常称为调节器(控制常称为调节)。
在采用计算机控制时,控制是由计算机的数字运算来实现的。
在过程控制发展史中,控制器(控制规律)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并由此来划分过程控制的各个阶段。
可见控制器的选型及控制规律的确定是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必须充分重视。
5、答案根据τ0/T0比值和过程特性来选择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根据τ0/T0比值来选择控制器的控制规律1)当τ0/T0<0.2时,选用比例或比例积分控制规律;2)当0.2<τ0/T0<1.0时,选用比例积分或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3)当τ0/T0>1.0时,采用单回路控制系统往往已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应采用复杂控制方案。
根据过程特性来选择控制器的控制规律:1)比例控制规律(P):适用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控制要求不高、被控参数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有余差的场合。
2)比例积分控制规律(PI):适用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被控参数不允许有余差的场合。
3)比例微分控制规律(PD):具有超前作用,对容量滞后过程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4)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PID):PID控制规律是一种较理想的控制规律,它在比例的基础上引入积分,可以消除余差,再加入微分作用,又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它适用于控制通道时间常数或容量滞后较大、控制要求较高的场合。
6、答案凡是两个或多个参数自动维持一定比值关系的过程控制系统,统称为比值控制系统。
常用的比值控制方案1)单闭环比值控制:从动量Q2是一个闭环随动控制系统,主动量Q1却是开环的。
Q2跟随Q1的变化而改变。
该控制方案的优点是能确保Q2/Q1=K不变。
同时方案结构较简单,因而在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该方案中Q1不受控制、易受干扰。
2)双闭环比值控制:它是由一个定值控制的主动量回路和一个跟随主动量变化的从动量随动控制回路组成。
主动量控制回路能克服主动量扰动,实现其定值控制。
从动量控制回路能克服作用于从动量回路中的扰动,实现随动控制。
当扰动消除后,主、从动量都回复到原设定值上,其比值不变。
双闭环比值控制能实现主动量的抗扰动、定值控制,使主、从动量均比较稳定,从而使总物料量也比较平稳,这样,系统总负荷也将是稳定的。
双闭环比值控制的另一优点是升降负荷比较方便,只需缓慢改变主动量控制器的给定值,这样从动量自动跟踪升降,并保持原来比值不变。
不过双闭环比值控制方案所用设备较多、投资较高,而且投运比较麻烦。
2)变比值控制单闭环比值控制和双闭环比值控制是实现两种物料流量间的定值控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其比值系数希望(并设定)是不变的。
在有些生产过程中,要求两种物料流量的比值随第三个参数的需要而变化。
为了满足上述生产工艺要求,开发了采用除法器构成的变比值控制。
这实际上是一个以某种质量指标y1(常称为第三参数或主参数)为主变量,而以两个流量比为副变量的串级控制系统。
当Q1、Q2出现扰动时,通过比值控制回路,保证比值一定,从而不影响或大大减小扰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7、答案8、答案1)系统框图20 0120()()()11H s R K W sQ s R Cs T s===++式中T0——液位过程的时间常数,T0=R2C;K0——液位过程的放大系数,K0=R2;C ——液位过程的容量系数,或称过程容量W c(s):调节器(TC);W v(s):调节阀(控制燃料);W0(s):加热炉过程;W m(s):温度测量出口温度稳定在给定值上,当扰动破坏了平衡工况时,串级控制系统便开始了其控制过程。
(1)燃料压力、热值变化f2和烟筒抽力变化f3——二次扰动或副回路扰动扰动f2和f3先影响炉膛温度,于是副调节器立即发出校正信号,控制调节阀的开度,改变燃料量,克服上述扰动对炉膛温度的影响。
如果扰动量不大,经过副回路的及时控制一般不影响炉出口温度;如果扰动的幅值较大,虽然经过副回路的及时校正,仍影响炉出口温度,此时再由主回路进一步调节,从而完全克服上述扰动,使炉出口温度调回到给定值上来。
(2)被加热物料的流量和初温变化f1——一次扰动或主回路扰动扰动f1使炉出口温度变化时,主回路产生校正作用,克服人f1对炉出口温度的影响。
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加快了校正作用,使扰动对炉出口温度的影响比单回路系统时要小。
(3)一次扰动和二次扰动同时存在假设加热炉串级系统中调节阀为气开式,主、副调节器均为反作用。
如果一、二次扰动的作用使主、副被控参数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少,主、副调节器对调节阀的控制方向是一致的,即大幅度关小或开大阀门,加强控制作用,使炉出口温度很快调回到给定值上。
如果一、二次扰动的作用使主、副被控参数一个增大(炉出口温度升高),另一个减小(燃料量减少,即炉膛温度降低),此时主、副调节器控制调节阀的方向是相反的,调节阀的开度只要作较小变动即满足控制要求。
2)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串级控制系统及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即其在结构上多了一个副回路,形成了两个闭环——双闭环或称为双环。
串级控制系统在结构上及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双环系统相同,其系统特点及分析方法亦基本相同。
串级控制系统,就其主回路(外环)来看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而副回路(内环)则为一个随动系统。
以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为例,在控制过程中,副回路起着对炉出口温度的“粗调”作用,而主回路则完成对炉出口温度的“细调”任务。
及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多用了一个测量变送器及一个控制器(调节器),增加的投资并不多(对计算机控制系统来说,仅增加了一个测量变送器),但控制效果却有显著的提高。
其原因是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增加了一个包含二次扰动的副回路,使系统①改善了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②对二次干扰有很强的克服能力;③提高了对一次扰动的克服能力和对回路参数变化的自适应能力。
过程控制模拟试题(二)1、过程控制系统有哪些特点?(5分)2、什么是试验法建模? 该方法有何特点? (5分)3、如何选择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5分)4、被控参数的选择有何重要意义?选择原则有哪些?(10分)5、控制通道时间常数T0对控制系统性能有何影响?(10分)6、如何进行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整定?(10分)7、试推导双容过程数学模型(输入量为q1,被控量为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