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易混纠偏
29
1.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全部内容。(2024·广东中考) ( × ) 改正: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2.独具特色的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2024·天津中考)( × ) 改正: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3.参观博物馆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2024·广西中考)( × ) 改正:参观博物馆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4.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表明我国将解决老龄化问题 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心工作。(2024·广东中考) ( × ) 改正: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
4
1.结合央视春晚传统文化元素、央视传统文化类节目及山东卫视文创节 目,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的创 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山东 2.结合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理解此类活动开展的意义, 考向预 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测 3.结合建党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雷锋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理解中华民 族精神的特点,感受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在民族复兴中的作用 4.结合习近平主席关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讲话及我国环保 政策,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13
6.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原因: 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__精_神__支__柱___,是维系我 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__精__神_纽__带___,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 奋斗的不竭_精__神__动__力___。
27
6.(易错点)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7.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8.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9.(易错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判 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10.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11.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 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12.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