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县借力发展蔬菜产业
- 格式:doc
- 大小:6.63 MB
- 文档页数:2
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法规类别】农业多种经营【发文字号】永政发[2015]4号【发布部门】永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5.02.14【实施日期】2015.02.1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永政发〔2015〕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府各委局、各直属机构: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下简称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
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3〕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思路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先导,以市场需求为引领,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完善政策扶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二、主要目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
到2020年,发展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5个以上,过亿元企业70个以上;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业、优势产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集中,形成一批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龙头企业集群,打造粮食加工、果蔬加工、禽畜加工、油茶加工、竹木加工百亿产业和百亿永州现代农业科技园;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建设一批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的生产基地;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培育一批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影响范围广的知名品牌,其中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0件以上、湖南省著名商标50个以上。
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作者:张跃斌来源:《新湘评论·上半月》2018年第01期近年来,双牌县紧扣整县脱贫摘帽的目标,突出“造血”扶贫,紧紧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南竹、生姜、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集中力量突出推进光伏发电、药材种植、茶叶扩园、反季马铃薯、牛羊养殖、森林土鸡养殖等六大重点产业,全县扶贫产业展现出风生水起、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
提升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突出绿色发展。
积极发展无污染、低能耗、不破坏生态、不浪费资源的绿色产业,在六大重点产业中,无论是特色种养,还是光伏发电,均符合环保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导向,其中光伏发电正是抢抓国家支持绿色能源发展政策机遇实施的一大扶贫项目,在全县67个贫困村实施了每村40千瓦至65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并已于2017年6月底全部并网发电,届时各贫困村仅此一项每年可实现增收5万元以上,为村集体经济开辟了一个稳定的增收源泉。
发掘资源优势。
积极发掘本土资源优势,努力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
双牌的地势、土壤、气候、光照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单江、云台山等高山野生茶在双牌有一定的基础。
为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双牌启动了茶叶扩园项目,依托现有的茶叶基地,整合全县茶叶资源,注册全县统一商标和有机农产品认证,这一项目实施后,全县茶叶基地可望到2018年形成10000亩的规模。
瞄准市场前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旅游将会全面兴盛,为此,双牌县积极做好旅游扶贫这篇文章,结合全省第三批特色县域经济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县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旅游+扶贫”发展战略,重点打造茶林桐子坳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项目。
2016年该村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00万元,桐子坳、坦田、白水岭等7个村也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积极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既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又着力完善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既让企业得到发展,又让贫困户得到实惠。
蔬菜产业兴旺民生新闻稿大气结尾有:
1.今天的蔬菜产业繁荣发展,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菜篮子,更为农
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真正做到了兴农惠民。
2.从田头到餐桌,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力地保障了广大市民
的食品安全和健康,这也是我们民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
3.蔬菜产业的兴旺,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有效推动了出
口创汇,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4.蔬菜产业的繁荣,带动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为农业现代
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5.蔬菜产业的稳步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促
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进程。
6.蔬菜产业的发展,拉动了消费,促进了市场繁荣,为国民经济
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7.从绿色生产到健康消费,蔬菜产业的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让
我们吃得安心,住得放心,真正实现了民生服务的精准落地。
8.蔬菜产业的兴旺发展,积极推动了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
产业的深度融合,使农业发展更具活力和多样性。
9.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力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使我们的餐桌更加丰富多样,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10.蔬菜产业的发展成果,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更体现在社会
效益上。
它弘扬了农耕文化,提高了农民的地位和收入水平,使我们的农村更加美丽、宜居。
这是我们民生工作的最大收获
和最终目标。
永州地区种植什么好吃在永州地区种植的好吃的农作物有很多,下面我将会详细介绍一些主要的农作物。
首先,永州地区是一个湖南省南部的山区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农作物。
这里有温暖湿润的气候,土壤肥沃,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种植。
以下是一些在永州地区种植的好吃的农作物:1. 永州橙:永州橙是当地的特产之一,因为气候条件适宜,所以永州橙的口感非常好,汁多味甜,酸甜适中,营养丰富。
永州橙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甘薯:永州地区是中国著名的甘薯产地之一,拥有历史悠久的甘薯种植传统。
永州的甘薯味道鲜美,质地细腻,口感丰富。
甘薯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是一种健康的食材。
3. 茶叶:永州地区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因为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永州茶叶的口感独特,汤色橙黄,香气浓郁,滋味醇厚。
永州的茶叶主要有安化黑茶和湖南绿茶等,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农产品。
4. 桑葚:桑葚是永州地区的特色农作物之一,永州的桑葚质地鲜脆,汁液丰富,味道酸甜可口。
桑葚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的水果,对于健康有很多好处。
5. 鱼类:永州地区有很多湖泊和水系,所以鱼类也是当地的特产之一。
永州的鱼类品种繁多,其中包括草鱼、鳙鱼、鲤鱼等。
这些鱼类的肉质鲜嫩,味道鲜美,非常适合作为食材。
6. 蔬菜:永州地区的蔬菜种类也非常丰富,包括青菜、白菜、茄子、豆角等等。
当地的蔬菜以品质好、新鲜多汁而闻名,适合在家庭烹饪和餐饮业中使用。
总之,永州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有很多好吃的品种,包括永州橙、甘薯、茶叶、桑葚、鱼类和蔬菜等。
这些农作物口感鲜美,营养丰富,非常适合作为美食材料和食品加工的原材料。
此外,这些农作物也是永州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对于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双牌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成效显著作者:暂无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3期湖南省双牌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何少波近年来,湖南省双牌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按照“建一流工程、树一流形象、创一流效益”的要求,坚持“三个结合”,落实“四项制度”,做到“五个统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创新机制,严格管理,通过项目实施,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2005至2011年,全县先后投入资金21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4.1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58万千克,项目区每亩增产168千克,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4600元,比非项目区提高410元。
2011年,双牌县被评为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永州市先进单位。
一、坚持“三个结合”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同部署、同规划、同实施,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与农村土地流转相结合。
以开展“小块并大块”、土地综合治理等工作为突破口,引导农村土地适度集中,发展粮食种植大户31家,其中百亩以上大户7家,为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相结合。
依托阳明山茶叶开发公司、鼎盛楠竹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先后实施6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投入财政资金1200多万元,培育发展了两万亩原生态茶叶产业基地,36万亩楠竹产业基地和3000亩反季蔬菜、水果产业基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生产方式转变,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落实“四项制度”一是严格资金管理制度。
建立农开办、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联合工作机制,严把资金审核、拨付、监督关,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二是严格招投标制度。
按照招投标有关规定,认真执行招标程序,公平、公正、公开确定项目施工单位。
三是严格工程监理制度。
全面推行专业监理公司、农业部门、乡镇干部和项目区群众共同参与监督的“四位一体”监管机制。
双牌县部署九大农业产业
作者:胡兴友
来源:《湖南农业》 2019年第6期
为科学有序推动乡村振兴,围绕实施农业产业振兴行动,提高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双牌县明确了2019年农业生产的重点任务,以九大主导产业战略框架部署全县农业产业发展。
九大主导产业主要指楠竹、茶叶、生姜、中药材、森林土鸡、特色果蔬、山羊养殖、农
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每个产业由一名县级领导挂帅,县农业农村局及相关部门组建一支技术队
伍负责具体实施,并明确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基地和重点扶持对象。
通过实施良种化、延长产业链和加强贮藏、包装、流通等环节的有机结合,提升产业价值链,发展高层次农产品,壮大农业新产业和新业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一是发展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家庭牧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尝试“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超市+基地+农户”“科技公司+基地+合作社”等合作模式。
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吸纳有文化知识、技能水平高、创业创新能力
强的新型职业农民,同时支持农民工、职业院校毕业生等人员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去。
三是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农产品基地、合作社、服务公司等为主要平台,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
四是适度规模化经营,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电商的综合合作关系。
双牌县:农业综合开发助推山区农业产业化作者:暂无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1年第5期双牌县农业综合开发紧扣山区农业开发新特点,以项目为抓手,围绕“茶叶、果蔬、楠竹”三大产业做文章,积极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
近三年,共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5个,获中央财政资金600万元,争取涉农贷款2000多万元。
通过农业开发项目的示范推动,有效地促进了该县农业区域化布局和经济板块化的形成,农业开发成为该县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
统筹安排,整合资金,打造原生态茶叶产业该县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统一协调退耕还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等支农资金,在打鼓坪林场、江村镇、尚仁里乡等"二镇三乡一场"交汇的单江河流中部投入涉农资金1200多万元建设了两万亩原生态茶叶基地,即7600亩天然有机绿茶、5800亩的银须茶和7600亩的绞股蓝茶三大茶叶基地。
县委、县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配套了20多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对全县原生态有机乔木茶进行了专项资源调查,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县有机乔木茶树保护,严厉打击毁林犯罪的通告》等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该县茶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我县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双牌县阳明山茶业开发有限公司2009年获国家农业开发资金补助90万元,该公司研发生产的塔山婆婆茶已获国家注册商标,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东南亚各国。
长远规划,连续扶持,壮大返季蔬菜、水果产业双牌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阳明山和紫荆山两大山系土质肥沃,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发展无公害返季蔬菜和水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因此,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返季蔬菜和水果作为全县一大主导产业来抓。
2010年,双牌县阳明山返季蔬菜专业合作社,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财政补助56万元,在阳明山新建西红柿和彩椒蔬菜基地1000亩,新建雪莲果基地3000亩。
我县永江乡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在紫荆山发展猕猴桃和返季西瓜3000亩。
通过农业开发项目的实施带动,目前,全县返季蔬菜和返季水果总面积达到10000亩,实现年产值5000多万元。
永州产业发展趋势永州市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是湖南省的重要县级城市之一。
近年来,永州市的产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本文将分析这些趋势,并探讨其对永州市经济的影响。
一、农业现代化趋势:永州市是湖南省农业强市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
近年来,永州市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农业生产方面,永州市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品质。
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永州市发展了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在农业服务方面,永州市建立了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专业的农业技术服务和农产品流通服务。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工业升级趋势:永州市的工业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升级的过程。
近年来,永州市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通过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永州市在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永州市发展迅速,涌现了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
同时,永州市还积极引进外资,加强国际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工业升级的推进,提升了永州市的产业竞争力,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三、旅游业蓬勃发展趋势:永州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桂阳丹霞地貌、江华瑶族风情、零陵雾漂湖等。
近年来,永州市加大了对旅游业的开发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旅游产品和项目。
通过举办旅游文化节、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建设旅游度假区等方式,永州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永州市的经济增长带来了重要推动力,也为农民增加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四、文化创意产业兴起趋势:永州市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传统工艺,如宜章竹编、江华瑶族刺绣等。
近年来,永州市逐渐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开始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和发展。
通过培育文化创意企业、举办文化创意展销会、推出文化创意产品等方式,永州市逐步打造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品牌。
农旅融合欣欣向荣作者:暂无来源:《湖南农业》 2020年第3期双牌县农业农村局(425200) 何少波近年来,双牌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跳出农田建农田,着眼旅游建农田,农旅融合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涌现了桐子坳村、廖家村、永岚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大批农旅融合示范点。
2018年以来,双牌县投入财政资金1460万元实施的533公顷茶林桐子坳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集渠道衬砌防渗、田间道路、河岸护坡和观光道路于一体,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加旅游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桐子坳旅游开发。
桐子坳村在全国生态文化村、全省特色旅游名村、全省美丽宜居村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基础上,成功跻身国家AAAA级景区,形成了以银杏资源和四季花海为主的桐子坳乡村旅游综合体、以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为主的永岚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生态采摘和休闲观光为主的廖家村百香果产业特色基地。
双牌县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基础上,大力推行现代农业产业园、生态休闲观光园、美丽幸福新家园“三园”建设。
全县发展此类产业示范基地40余个,流转耕地3467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6%。
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涵盖了永岚现代农业产业园、国际慢城等农旅融合示范点,形成了财政出资、银行融资、民间投资的多方投入机制。
双牌县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对有规模、有成效的农旅融合点予以资金奖补,并在项目安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目前,双牌县初步构筑了上规模示范基地39个、水果基地2800公顷,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家、专业合作社459家、“三品一标”认证产品35个;推行“旅游+公司+农户”“乡村体验+基地”等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群众分享农旅融合红利。
2019年,桐子坳村民通过门票分成、提供劳务等途径增收达680万元,人均1.2万元。
将金滩村建成“淌金”的美丽乡村双牌县江村镇金滩村位于双牌水库中游,潇水河东岸,与集镇“山圩水市”隔河相望,傍山依水,风景怡人。
金滩村是水淹区移民村,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302户1397人(其中移民1317人)。
因交通不便,村民经济发展缓慢,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
近年来,该村凭借永州军分区、湖南中烟公司零陵卷烟厂、武警永州支队等多个部门驻村帮扶之东风,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164人已有41户156人成功甩掉贫困的帽子,2016年荣获全省扶贫攻坚示范村,成功退出贫困村序列。
一、突出党建引领。
该村结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突出抓好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
践行“135”治理模式,细化党员管理积分制、村干部值班制和周例会制度、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主抓村级党员队伍建设,将党员积分管理制日常基础分70分,细化为落实“三会一课”、带头缴纳新农合、新农保、遵守纪律、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结对帮扶等14个考核细则,民主评议30分,根据日常表现扎实展开“一会四评”,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党员实行加分,对不参与党组织活动、在脱贫攻坚不作为、甚至乱作为、起负面作用的党员实行减分。
推进基层民主,打牢村级党建基础。
凡村级重大民生工程决策、“三公”经费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均实行“四议两公开”,充分发挥村支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议事会的作用。
所有的扶贫资金,都通过制度约束,公开透明,扎扎实实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
抓作风建设,转变干部作风,打造过硬扶贫队伍。
认真开展“纠四风治陋习”和“雁过拔毛”式腐败专项整治活动,从我自身做起,从制度上、纪律上,严格要求班子成员、村组党员组长。
在脱贫攻坚战场始终突出党建引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清理四类人员、共产党员带头退出,帮扶贫困户,共产党员主动帮扶,实现了脱贫党建双推进工作成效。
通过有效措施和强力手段,把村支两委打造成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村全体党员变成高效、优秀、模范作用的优秀团队。
发展绿色蔬菜做强高效农业作者:王众豪来源:《湖南农业》 2019年第10期王众豪近年来,汉寿县农业农村局坚持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来抓,按照“稳面积、增设施、拓流通、创品牌”的思路,稳定蔬菜生产面积2.8万公顷,总产120万吨以上,外销100万吨,产值16亿元左右。
努力将汉寿建成湖南省放心蔬菜生产县、智慧蔬菜示范县、南方蔬菜主产县、湘菜进京和粤港澳地区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县。
创新模式,为蔬菜产业谋好篇一是“品牌化+基地”的模式。
精心打造12个鲜菜和加工品牌,其中“围堤湖”“凤迎”获湖南省著名商标。
借助品牌效应, 推进标准化生产,发展设施蔬菜333公顷、机械化移栽蔬菜400公顷,工厂化育苗能力超过1亿株,所有园区基本普及生态栽培;发展“三品”蔬菜生产基地5333公顷,有“三品一标”认证产品78个,其中地理标志产品1个、有机食品20个。
2019年,利兴、华诚、恒友、顺民4家蔬菜合作社有蔬菜出口订单基地面积1333公顷,出口量达10万吨。
二是“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全县123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和14家蔬菜加工企业以“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联合5万多农户发展蔬菜生产,其中直接入社3万多户、土地流转1万多户、订单生产等其他利益联结1万多户。
根据市场形势,2019年汉美蔬菜合作社引导菜农减少白菜、甘蓝种植面积,增加松花菜100多公顷,可增产值300多万元。
三是“互联网+农业”的模式。
汉寿县蔬菜经纪人158个、全国联网的货运信息中心5个、出境蔬菜备案基地667公顷、出口蔬菜企业5家。
特别是作为全国电商进农村示范县,有农村电商企业126家、微商网店上千家。
汉寿邮政依托国家地标品牌玉臂藕,联手惠湖莲藕等蔬菜合作社,上线了全省邮三湘电商平台。
强化措施,为蔬菜生产服好务一是与农民增收相结合。
一方面,大力引进名优特蔬菜新品种,推广普及机械化播种、移栽,工厂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引入无土栽培、可视化管理、质量追溯系统,依靠科技实行标准化生产。
文丨文|刘园子 (全南县农业和粮食局)好山好水出好菜——全南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全南县将蔬菜产业作为全县的重点特色产业、农业支柱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扩大蔬菜种植规模,提升蔬菜产业品质,打造蔬菜产业品牌,按照种植规模多样化、销售渠道多元化、群众受益最大化的“三化”思路,着力建设赣粤边际的农副产品供应区。
蔬菜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种植面积持续增长。
着力推进高山蔬菜规模化,建设赣粤边际的农副产品供应区。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县的蔬菜种植面积保持稳定、种植品种日益丰富、科技含量显著提升、蔬菜质量不断提高、利益联结日趋紧密,逐渐成为助推群众脱贫致富、经济跨越发展的绿色产业、富民产业、长效产业。
联产联销稳步推进。
借力全南县江禾田园综合体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全县9个乡镇发展蔬菜联产联销,通过龙头企业在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全县蔬菜产业蓬勃发展。
目前,全县发展联产联销种植面积1.2万亩,辐射带动面积2万亩。
产业效益大幅提升。
由于改变了传统蔬菜种植模式,推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蔬菜产业效益大幅上升,农户发展蔬菜种植,人均年增收1.62万元;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群众纳入蔬菜产业链条之中,带动约2362户贫困群众通过发展蔬菜种植脱贫致富。
主要做法发展大产业,壮大龙头。
加大蔬菜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企业,建设江禾田园综合体;引进中农益康科技农业公司兴建大吉山镇蔬菜产业基地;引进深圳和众农业有限公司建设南迳镇大田村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园,引进了广州华行农业公司打造龙源坝镇直供广州市、中山市蔬菜基地。
建立蔬菜产业带。
将蔬菜产业发展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协同推进,推进土地流转,建设高标准蔬菜产业基地。
提出打造乡镇蔬菜产业发展带,沿公路线旁形成特色蔬菜发展带。
标准生产。
借力龙头企业。
加快推进双牌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蒋小华
【期刊名称】《湖南农机》
【年(卷),期】2014(0)6
【摘要】湖南省双牌县十分重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
本文对双牌县农业优
势特色产业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双牌县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做法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对双牌县如何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提出了建议。
【总页数】3页(P3-4)
【关键词】双牌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总体情况;主要做法;突出问题;建议
【作者】蒋小华
【作者单位】双牌县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3
【相关文献】
1.加快花卉产业发展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关于北京市延庆县花卉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J], 盛德林
2.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松脂产业发展--关于加快吉安市松脂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J], 文尚卿; 黄理
3.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松脂产业发展--关于加快吉安市松脂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J], 文尚卿; 黄理
4.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松脂产业发展--关于加快吉安市松脂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J], 文尚卿; 黄理
5.汪洋在黑龙江调研并出席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经验交流会时强调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和制度优势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永州市樟树港辣椒引种表现及秋季延后大棚栽培技术
夏龙腾;廖家艳;易俊良;曾群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24()10
【摘要】永州市立足于大力发展特色蔬菜产业的政策,利用当地丰富的光热资源,从湘阴县引进优良辣椒品种樟树港辣椒。
本文介绍了樟树港辣椒在永州地区的引种表现(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抗逆性等),分析了其种植效益,并总结了其秋季延后大棚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适度规模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213-214)
【作者】夏龙腾;廖家艳;易俊良;曾群
【作者单位】永州市柑桔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1.3
【相关文献】
1.简易中棚瓠瓜套种秋季延后辣椒高效栽培技术
2.黔东北秋季延后辣椒高效栽培技术
3.日光温室辣椒秋季延后活保鲜短贮存栽培技术
4.秋季塑料大棚西红柿延后栽培技术
5.秋季延后塑料大棚辣椒栽培新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永州市设施蔬菜产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罗前亮(永州市零陵区菱角塘镇农林水服务中心,湖南永州425015)通过分析永州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永州市的气候、土地、品种资源等条件,提出了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永州市;设施蔬菜;问题;对策天气时,栽培的蔬菜易出现损坏。
蔬菜设施基础建设特别是节能日光温室建设,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这也是导致基地建设力度不够的重要原因。
另外,缺乏多茬次的高产、高效栽培理念和相关知识,大部分地区设施蔬菜只种一季蔬菜或瓜果,这也导致设施利用率偏低。
1.2蔬菜品种杂乱,缺乏品牌产品永州市现有的蔬菜产品仍以传统的蔬菜品种为主,蔬菜品种结构趋同,高档、特色菜品种比例小,各级部门及生产者的品牌意识差,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
同时,部分菜农在蔬菜生产中普遍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十分突出,土壤盐渍化现象特别严重,加上缺乏有力的检测,设施蔬菜产品的品质得不到保障,直接影响了设施蔬菜的销路和经济效益。
因此,必须树立品牌意识,进行无公害蔬菜规范化生产,创出自己的品牌。
1.3栽培管理技术不科学、不规范,菜农重产量、轻质量观念陈旧菜农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一味地追求产量,有机肥的使用严重不足,而化学肥料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蔬菜产品质量严重下降,有害物质超标,达不到消费者的要求,销售市场中经常出现供过于求,且价钱也达不到反季蔬菜的状态。
同时过量地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又污染了地下水和土壤,破坏生态环境,形成恶性循环,难以实现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建议蔬菜设施栽培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提供蔬菜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促进蔬菜生长、开花、结果,或推迟其开花、结果,增加产量,提高蔬菜品质,并根据市场的需要,适时生产出相应的、可口的蔬菜产品,在市场上错季或反季供应,以提高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
发展蔬菜设施栽培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高土地利用率;能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物安全和社会稳定;也能促进农民就业、缓解农业人口压力。
74--农业经济与管理 引用格式:祝琪雅,陈俊宇,周克艳,等. 永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J]. 湖南农业科学,2021(1):74-77. DOI:10.16498/ki.hnnykx.2021.001.019永州市位于湖南南部,处于湘江源头,其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蔬菜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永州市作为全国蔬菜重点生产区、湖南南销出口蔬菜重点区,蔬菜产业是永州市重点培育的特色农业产业之一,也是永州市经济增长新的发力点。
近年来,在湖南省着力打造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战略背景下,市委市政府扎实推进产业强市,围绕蔬菜生产增效、菜农增收的目标,不断深化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蔬菜产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 永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1.1 蔬菜生产稳步增长2019年永州市蔬菜播种面积20.1万hm 2(含复种),总产量564.7万t ,总产值115亿元,分别较2015年增长15.7%、17.0%、24.3%,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其中食用菌生产面积为864万m 2,总产量16.05万t ,总产值12.9亿元。
截止2019年底,全市“二品一标”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11%,其中绿色蔬菜认证53个,有机蔬菜认证62个,拥有陶岭三味辣椒、江永香芋、江永香姜、祁阳槟榔芋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1.2 优势区域初步形成永州市蔬菜产业逐步向适宜地区和优势区域集聚。
2019年全市有4个县(区)的蔬菜播种面积在2.0万 hm 2以上,总面积达10.6万hm 2、总产量274.78万t ,分别占全市的52.89%和54.34%。
初步形成了以江永、江华、宁远、蓝山、道县、新田6县为主的外销型蔬菜基地;以零陵、冷水滩、祁阳、东安为主的城镇专业蔬菜基地;以双牌、江华为重点的高海拔反季节外销蔬菜基地。
冷水滩区、零陵区、东安县、道县、江永县、江华县、蓝山县等7个县(区)被列为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
“互联网+”架起农产品出村进城“桥梁”作者:唐仕云邓乐乐荆浩孙荣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5期“以前是人找货,现在是货找人。
”天津金仓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光昭介绍道。
2015年天津金仓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作为天津市首批“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企业,以农副产品仓储配送为核心业务,依靠大数据和互联网有效衔接都市农业的生产端和消费端,建立多层次的营销网络,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助力农民整合“产、供、销”渠道,打通产业链,带动农户稳定增收。
联农带农促农业发展升级位于静海区的前邓村,种植皇冠梨已有20年历史。
世代相传的手艺并没有让村民致富,由于采摘成熟期短、无存储能力,让全村八成农户常常低价倾销。
“我们协助前邓村申请合作社,将纳入合作社的农户组织起来,通过邀请天津市农学院、市农委等单位的专家,对农户种植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培训指导,引导农户进行科学、绿色种植。
农产品安全不是检测出来的,是种植出来的。
我们与前邓村签订订单协议,在给予相关补贴、高于市场50%的保底收购价等多种支持下,黄冠梨基地按照绿色食品认证标准进行种植,并已申请了绿色食品认证,这是天津市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绿色黄冠梨基地。
”刘光昭介绍说。
2018年,刘光昭成立了天津金仓农副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天津市内200余家合作社签订协议,聘请专家围绕作物生产开展选种、育苗、播种、收割等全周期培训。
公司采用“订单种植”的模式,针对市场需求,与合作社或农户签订收购订单,引导合作社根据订单标准化种植、采收,达到公司品控标准后出售,实现生产端与消费端对接,把消费者对优秀农产品的需求准确地传递给生产者,推动优质农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增收,同时也建立起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标准。
农产品田间仓冷链创新農产品产业链中最难的当属农产品上行的“最前一公里”,即田间仓,这与农民将农产品卖出好价格息息相关。
公司在天津市内众多基地建有田间仓,这些田间仓不光是通过温度进行控制,而是根据不同农产品的保鲜要求调整仓库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建立监控追溯系统,确保全程各项参数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从而延长蔬菜、水果、肉类的贮藏期,提高贮藏效果。
双牌县设施蔬菜蓬勃发展
今年,泷泊、麻江等乡镇抢抓设施农业发展机遇,多方筹集资金,以土地流转、入“社”合作等方式,新建面积过百亩的设施蔬菜基地2个,钢架大棚220个,新增设施蔬菜面积500余亩。
当前,各基地正在抓紧时间制种移栽,棚内菜苗均长势良好,一片碧绿青葱,丰收在望。
同时,另有多个乡镇,也在积极谋划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全县设施蔬菜呈现出一副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
近年来,我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不断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强力推动设施蔬菜快速良性发展,积极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蔬菜大棚308个,设施蔬菜面积达1500余亩,极大地降低了蔬菜外进量,对有效利用耕地、增加农民收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陈娟)。
第4期(总第412期)2024年4月No.4农业技术与装备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QUIPMENT双牌县红薯连作栽培藤薯两收高产技术胡旭君(双牌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双牌425200)摘要双牌县适宜夏秋红薯生长,配合红薯连作栽培藤薯两收高产技术的应用,能大量采摘红薯藤蔓,立冬后还可收获红薯,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结合当地推广的藤薯两收高产栽培经验,介绍了双牌县红薯连作栽培藤薯两收高产技术,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薯;连作栽培;藤薯两收;高产技术中图分类号S53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4.04.062High Yield Techniques for Continuous Cultivation of Vineand Sweet Potato Double Harvest in Shuangpai CountyHu Xujun(Shuangpai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Shuangpai 425200,Hunan,China)Abstract :Shuangpai County is suitable for summer and autumn sweet potato growth,with the application of sweet potato continu ‐ous cultivation rattan potato two yield technology,can pick a large number of sweet potato vines,after the start of winter can also har ‐vest sweet potatoes,economic benefits greatly bining with the local promotion of rattan potato double harvest high-yield cultivation experience,introduced the sweet potato continuous cultivation rattan potato double harvest high-yield technology in Shuangpai County,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personnel.Key words :sweet potato;continuous cropping culture;vine and sweet potato double harvest;high yield technology随着人们对合理膳食、营养搭配的追逐,不仅口感甜糯、大小适中、果型端正的红薯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且红薯藤蔓已走到人们的饭桌上,红薯及藤蔓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双牌县借力发展蔬菜产业
为了推动双牌县蔬菜产业发展,扩大菜篮子供应,该县围绕招商引资,通过深入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工作,采取返租、参股、与流转户签订用工合同等方式,因势利导合理推进土地整体流转,成功引进一家总投资3000万元,规划用地2000亩,集蔬菜生产、加工、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永州绿润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该公司的落户,将使该县尚仁里乡成为双牌县最大的专业蔬菜生产基地,对推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将起到里程碑式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确保产业园健康发展,县农业局在技术、资金和物资上给予了大力扶持。
目前,该蔬菜产业园已完成了平整翻耕、部分大棚建设、喷灌安装、蔬菜种植等相关工作,园区建设现已形成了初步规模。
其中200亩钢架结构大棚已完成搭建、500亩百香果和200亩罗汉果种植以及紫茄、黄秋葵、黄金瓜、菜心、红苋菜、水果玉米等各类蔬菜种植300余亩。
据了解,该县农业局正在协助该蔬菜产业园积极申报国家级蔬菜标准园。
双牌县农业局汤凤娇
2015年7月9日
双牌县绿润蔬菜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