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课件)必修四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4.1
- 格式:ppt
- 大小:15.59 MB
- 文档页数:1
2.4.1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一、A组1.已知向量a,b满足|a|=2,|b|=,a与b的夹角为30°,则a·(a-2b)=()A.2-2B.4-2C.-4D.-2解析:a·(a-2b)=a2-2a·b=|a|2-2|a||b|cos 30°=4-2×2×=4-6=-2.答案:D2.已知|a|=2,|b|=1,|a+2b|=2,则a与b的夹角为()A.B.C.D.解析:∵|a+2b|=2,∴(a+2b)2=a2+4a·b+4b2=12.∵|a|=2,|b|=1,∴a·b=1.设a与b的夹角为θ,则|a||b|cos θ=2cos θ=1,∴cos θ=.又0≤θ≤π,∴θ=.答案:B3.(2016·新疆阿克苏高一期末)已知|a|=6,|b|=3,a·b=-12,则向量a在向量b方向上的投影是()A.-4B.4C.-2D.2解析:根据投影的定义,可得向量a在向量b方向上的投影为|a|cos α==-4,其中α为a与b的夹角.故选A.答案:A4.若向量a与b的夹角为60°,|b|=4,(a+2b)·(a-3b)=-72,则向量a的模为()A.2B.4C.6D.12解析:∵(a+2b)·(a-3b)=a2-a·b-6b2=|a|2-|a|·4cos 60°-6×16=|a|2-2|a|-96=-72,即|a|2-2|a|-24=0,∴|a|=6或|a|=-4(舍去),故选C.答案:C5.已知平面上三点A,B,C满足||=3,||=4,||=5,则的值等于()A.-25B.-20C.-15D.-10解析:由已知可得△ABC为直角三角形,则的夹角为,=0,∴·()==-||2=-25.答案:A6.已知向量a,b,且|a|=|b|=1,|a-b|=1,则|a+b|=.解析:∵|a-b|=1,∴a2-2a·b+b2=1.又|a|=|b|=1,∴a·b=.∴|a+b|2=(a+b)2=a2+2a·b+b2=1+2×+1=3,∴|a+b|=.答案:7.已知e1,e2是夹角为的两个单位向量,a=e1-2e2,b=k e1+e2,若a·b=0,则k的值为.解析:∵a·b=(e1-2e2)·(k e1+e2)=k-2k e1·e2+e1·e2-2=k-2k·-2=2k-=0.∴k=.答案:8ABC中,AB=2,AC=3,D是边BC的中点,则=. 解析:∵D是边BC的中点,∴).又,∴)·()=)=×(32-22)=.答案:9.已知向量a,b的长度|a|=4,|b|=2.(1)若a,b的夹角为120°,求|3a-4b|;(2)若|a+b|=2,求a与b的夹角θ.解:(1)∵a·b=|a||b|cos 120°=4×2×=-4.又|3a-4b|2=(3a-4b)2=9a2-24a·b+16b2=9×42-24×(-4)+16×22=304,∴|3a-4b|=4.(2)∵|a+b|2=(a+b)2=a2+2a·b+b2=42+2a·b+22=(2)2,∴a·b=-4,∴cos θ==-.又θ∈[0,π],∴θ=.10.已知向量a,b不共线,且|2a+b|=|a+2b|,求证:(a+b)⊥(a-b).证明:∵|2a+b|=|a+2b|,∴(2a+b)2=(a+2b)2.∴4a2+4a·b+b2=a2+4a·b+4b2,∴a2=b2.∴(a+b)·(a-b)=a2-b2=0.又a与b不共线,a+b≠0,a-b≠0,∴(a+b)⊥(a-b).二、B组1.(2016·山东淄川一中阶段性检测)若向量a,b满足|a|=|b|=1,a⊥b,且(2a+3b)⊥(k a-4b),则实数k的值为()A.-6B.6C.3D.-3解析:由题知,(2a+3b)·(k a-4b)=0,即2k a2+(3k-8)a·b-12b2=0,即2k-12=0,k=6.故选B.答案:B2.(2016·江西赣州期末考试)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1,∠BAD=60°,E为CD的中点.若=1,则AB的长为()A.2B.1C. D.解析: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1,∴1-×1×||×cos 60°=1,解得||=.答案:D3.在△ABC中,AB⊥AC,AC=1,点D满足条件,则等于()A. B.1C. D.解析:∵AB⊥AC,∴=0.∴·()==0+=·()=)=×(1-0)=.答案:A4.(2016·新疆阿克苏高一期末)已知向量a和b的夹角为120°,|a|=1,|b|=3,则|a-b|=()A.2B.C.4D.解析:因为向量a和b的夹角为120°,|a|=1,|b|=3,所以a·b=-.所以|a-b|2=a2-2a·b+b2=13.所以|a-b|=.答案:D5.已知a,b为共线的两个向量,且|a|=1,|b|=2,则|2a-b|=.解析:|2a-b|=.∵a,b为共线的两个向量,设a,b的夹角为θ,则θ=0°或180°,当θ=0°时,a·b=2;当θ=180°时,a·b=-2.∴|2a-b|=0或4.答案:0或46.已知|a|=|b|=2,a,b的夹角为60°,则使向量a+λb与λa+b的夹角为锐角的λ的取值范围是.解析:由a+λb与λa+b的夹角为锐角,得(a+λb)·(λa+b)>0,即λa2+(λ2+1)a·b+λb2>0,从而λ2+4λ+1>0,解得λ<-2-或λ>-2+.当λ=1时,a+λb与λa+b共线同向,故λ的取值范围是(-∞,-2-)∪(-2+,1)∪(1,+∞).答案:(-∞,-2-)∪(-2+,1)∪(1,+∞)7.已知|a|=3,|b|=2,a与b的夹角为60°,c=3a+5b,d=m a-3b.(1)当m为何值时,c与d垂直?(2)当m为何值时,c与d共线?解:(1)由向量c与d垂直,得c·d=0,而c·d=(3a+5b)·(m a-3b)=3m a2+(5m-9)a·b-15b2=27m+3(5m-9)-60=42m-87=0,∴m=,即m=时,c与d垂直.(2)由c与d共线,得存在实数λ,使得c=λd,∴3a+5b=λ(m a-3b),即3a+5b=λm a-3λb.又∵a与b不共线,∴解得即当m=-时,c与d共线.8)如图,在平面内将两块直角三角板接在一起,已知∠ABC=45°,∠BCD=60°,记=a,=b.(1)试用a,b表示向量;(2)若|b|=1,求.解:(1)=a-b,由题意可知,AC∥BD,BD=BC=AC.∴b,则=a+b,=a+(-1)b.(2)∵|b|=1,∴|a|=,a·b=cos 45°=1,则=a·[a+(-1)b]=a2+(-1)a·b=2+-1=+1.。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一、选择题1.【题文】下列各量中不是向量的是( ) A .浮力 B .风速 C .位移D .密度2.【题文】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长度为的向量都是零向量;②零向量的方向都是相同的;③单位向量的长度都相等; ④单位向量都是同方向;⑤任意向量与零向量都共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③⑤3.【题文】若AB AD =且BA CD =,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为(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等腰梯形4.【题文】已知:如图,D ,E ,F 依次是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AB ,BC ,CA 的中点,在以A ,B ,C ,D ,E ,F 为起点或终点的向量中,与向量AD 共线的向量有()A .个B .个C .个D .个5.【题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②零向量的长度为;③共线向量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向量;④零向量是没有方向的向量;⑤共线向量不一定相等;⑥平行向量方向相同. A .个 B .个 C .个 D .个6.【题文】给出下列说法:①AB 和BA 的模相等;②方向不同的两个向量一定不平行;③向量就是有向线段;④0=0;⑤AB CD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A. B. C. D.7.【题文】若四边形ABCD 是矩形,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AB 与CD 共线B .AC 与BD 共线C .AD 与CB 是相反向量 D .AB 与CD 的模相等8.【题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向线段AB 与BA 表示同一向量 B .两个有公共终点的向量是平行向量C .零向量与单位向量是平行向量D .对任一向量,aa是一个单位向量 二、填空题9.【题文】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中,点O 为中心,以,,,,,,A B C D E F O 为起点与终点的向量中,与向量AB 平行的向量有个(含AB ).10.【题文】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a b ;②=a b ;③与的方向相反;④0=a 或0=b ,其中能使a b 成立的条件有________.11.【题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向量AB 的长度与BA 的长度相等;②向量a与向量b平行,则a与b的方向相同或相反;③两个有共同起点的单位向量,其终点必相同;④向量AB与向量CD是相等向量,则A、B、C、D能构成平行四边形.三、解答题12.【题文】如图,D,E,F分别是△ABC的边AB,BC,CA的中点,在以A,B,C,D,E,F为起点和终点的向量中:(1)找出与向量EF相等的向量;(2)找出与向量DF相等的向量.13.【题文】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F,G分别是DB,EC 的中点,求证:向量DE与FG共线.14.【题文】如图,EF是△ABC的中位线,AD是BC边上的中线,在以A,B,C,D,E,F为端点的有向线段表示的向量中请分别写出:(1)与向量CD共线的向量;(2)与向量DF的模相等的向量;(3)与向量DE相等的向量.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根据向量的定义,从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考虑,可知密度不是向量.考点:平面向量的概念.【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2.【答案】D【解析】由零向量与单位向量的概念知①③⑤正确.考点:零向量与单位向量.【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3.【答案】C【解析】四边形ABCD中,∵BA CD=,∴BA CD,且BA 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AB AD=,∴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考点:相等向量.【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4.【答案】C【解析】∵D,E,F分别为AB,BC,CA的中点,∴AD∥EF ,∴与向量AD共线的向量有AB,FE,EF,DA,BA,BD,DB,共7个.考点:共线向量.【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5.【答案】A【解析】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故①错误;长度为的向量叫零向量,故②正确;通过平移能够移到同一条直线上的向量叫共线向量,故③错误;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故④错误;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⑤正确;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故⑥错误,因此②与⑤正确,其余都是错误的,故选C.考点:相等向量,共线向量.【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6.【答案】B【解析】①正确,AB与BA是方向相反、模相等的两个向量;②错误,方向不同包括共线反向的向量;③错误,向量用有向线段表示,但二者并不等同;④错误,是一个向量,而为一数量,应为0=0;⑤错误,向量不能比较大小.只有①正确,故选B.考点:向量的有关概念.【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7.【答案】B【解析】∵四边形ABCD是矩形,∴AB CD且AB CD=,AD CB,∴AB 与CD共线,且模相等,AD与CB是相反向量,∵AC与BD相交,∴AC与BD不共线,故B错误.考点:共线向量,相等向量.【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8. 【答案】C【解析】向量AB 与BA 方向相反,不是同一向量;有公共终点的向量的方向不一定相同或相反;当=0a 时,aa无意义,故A 、B 、D 错误.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是平行向量,C 正确.考点:平行向量;单位向量.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二、填空题 9. 【答案】10【解析】正六边形ABCDEF 中,点O 为中心,以,,,,,,A B C D E F O 为起点与终点的向量中,与向量AB 平行的向量有,,,,,,,,,AB BA OC CO OF FO CF FC DE ED ,共10个. 考点:平行向量.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10.【答案】①③④【解析】因为与为相等向量,所以a b ,即①能够使a b 成立;=a b 并没有确定与的方向,即②不能够使ab 成立;与方向相反时,a b ,即③能够使a b 成立;因为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共线,所以0=a 或0=b 时,a b 能够成立.故使a b 成立的条件是①③④.考点:平行向量.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11. 【答案】①【解析】对于①,向量AB 与BA 互为相反向量,长度相等,正确;对于②,因为零向量与任何向量平行,但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不能说方向相同或相反,所以②错误;对于③,两个有共同起点的单位向量,其终点不一定相同,因为方向不一定相同,所以③错误; 对于④,向量AB 与向量CD 是相等向量,则A 、B 、C 、D 可能在同一直线上,则A 、B 、C 、D 四点不一定能构成平行四边形,所以④错误.综上,正确的是①. 考点:平面向量的概念.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三、解答题 12.【答案】(1),BD DA (2),BE EC【解析】(1)∵E ,F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 ∴EFBA ,且12EF BA =,又D 是BA 的中点, ∴EF BD DA ==,∴与向量EF 相等的向量是,BD DA .(2)∵D ,F 分别为BA ,AC 的中点, ∴DFBC ,且12DF BC =, 又E 是BC 的中点,∴DF BE EC ==, ∴与向量DF 相等的向量是,BE EC . 考点:共线向量.【题型】解答题【难度】较易13.【答案】详见解析【解析】证明:∵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 BC,∴四边形DBCE是梯形.又∵F,G分别是DB,EC的中点,∴FG是梯形DBCE的中位线,∴FG DE.∴向量DE与FG共线.考点:向量共线.【题型】解答题【难度】一般14.【答案】(1),,,,,,BD BC EF DB CB FE DC(2),,,,FD AE EA EB BE(3),CF FA【解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及共线向量及相等向量的概念即可得到:(1)与向量CD共线的向量为,,,,,,BD BC EF DB CB FE DC.(2)与向量DF的模相等的向量为,,,,FD AE EA EB BE.(3)与向量DE相等的向量为,CF FA.考点:相等向量,平行向量. 【题型】解答题【难度】一般。
向量的几何表示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解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人教A 版)第二章第一节“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第一课时。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是向量知识体系中的起始内容,起着为其他知识学习奠基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它能为其他向量知识的学习奠基,通过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向量的含义及几何表示等内容,奠定学生学习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它能为学习新的数学对象奠基,学生通过认识向量,形成向量相关概念的过程,可以获得认识其他数学对象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可以为学习和研究其他数学对象奠定方法基础。
所以,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作为向量的起始课及概念型课,其教学必须要有“交代问题背景、引入基本概念、渗透研究方法、构建研究蓝图”的大气。
由于是第一课时,所以笔者重点在于章引言,向量概念的引入,向量的表示,零向量、单位向量和平行向量的教学,不讲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
2.教学目标设置课堂教学目标如下.(1)从如何由A点确定B点的位置,速度既有大小和方向抽象出向量的概念并与数量区分;(2)经历从实数的表示到“带箭头的线段”,从有向线段到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符号表示,模的表示,感受类比的思想,体会数学的实用性、表达的简洁美;(3)理解从大小看:零向量、单位向量,从方向看:平行向量;(4)体会认识新的数学概念基本思路:1.归纳共性;2.抽象定义;3.符号表示;4.认识特殊;5.研究一般;进而提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3.学生学情分析(1)在物理学中,已经知道速度,力,位移等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2)如何作力的图示;(3)已经经历并了解实数的形成过程;(4)对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量,能识别它们是否具有大小、方向;(5)在以前的学习中,能运用类比的思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但是,高一学生在思维辨析方面还比较薄弱,教师要适度加以引导,指导学生进行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