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专科医院评审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937.50 KB
- 文档页数:30
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一、前言精神病医院评审是加强我国精神病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实施细则旨在为各级精神病医院提供具体、详尽的评审标准,以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以下为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内容。
二、评审组织与程序1. 评审组织成立由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管理专家、精神病学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申请三级精神病医院的医疗机构进行评审。
2. 评审程序(1)医疗机构提交申请材料,包括医院基本情况、医疗服务能力、医疗质量与安全、科研与教学等方面。
(2)评审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符合条件的进入现场评审。
(3)现场评审,评审委员会对医疗机构进行全面评估。
(4)评审委员会根据现场评审情况,提出评审意见。
(5)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评审意见,作出审批决定。
三、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1. 基本条件(1)医疗机构具备合法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医疗机构设有精神科门诊、住院部和急诊科。
(3)医疗机构具备一定的床位规模,住院部床位不少于100张。
(4)医疗机构具备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2. 人力资源(1)医疗机构应配备具有高级职称的精神科医师不少于5人,中级职称医师不少于10人。
(2)医疗机构应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护士、技师、药师等专业技术人员。
(3)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 医疗服务能力(1)医疗机构应具备以下医疗服务项目:①精神科门诊、急诊、住院服务;②心理咨询与治疗;③康复治疗;④精神疾病防治与健康教育;⑤精神疾病鉴定与评估。
(2)医疗机构应具备以下医疗设备:①脑电图仪;②心理测验软件;③康复设备;④急救设备。
4. 医疗质量与安全(1)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2)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安全管理。
(3)医疗机构应建立病历管理制度,确保病历真实、完整、规范。
(4)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化解医疗纠纷。
三级精神病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解答三级精神病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是一项针对精神病院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医疗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评估体系。
以下是对三级精神病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详细解答,内容丰富,涵盖了各个方面。
一、前言三级精神病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旨在规范我国精神病院的管理和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提高精神病防治水平。
本细则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结合国内外精神病院评审经验,对三级精神病院评审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
二、评审指标及内容1. 评审指标三级精神病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分为八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医院管理、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护理质量、医院感染管理、医院伦理、医院文化建设、医院信息化建设。
2. 评审内容(一)医院管理医院管理一级指标下设有五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
(1)组织管理:评审内容包括医院组织架构、科室设置、岗位职责、管理制度、质量控制等。
(2)人力资源管理:评审内容包括人员配置、培训、考核、职称晋升、福利待遇等。
(3)财务管理:评审内容包括财务制度、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财务报表等。
(4)设备管理:评审内容包括设备采购、维护、报废、更新等。
(5)安全管理:评审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消防、信息安全、医疗纠纷处理等。
(二)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质量一级指标下设有五个二级指标,分别为:诊疗质量、服务质量、服务流程、服务满意度、服务质量改进。
(1)诊疗质量:评审内容包括病例质量、诊断准确率、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
(2)服务质量:评审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流程、服务效率、服务安全等。
(3)服务流程:评审内容包括挂号、就诊、检查、治疗、收费、出院等流程的合理性、便捷性。
(4)服务满意度:评审内容包括患者满意度调查、投诉处理等。
(5)服务质量改进:评审内容包括质量改进计划、措施、效果等。
(三)医疗技术医疗技术一级指标下设有五个二级指标,分别为:专业技术水平、技术创新、科研能力、继续教育、技术规范。
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精神病医院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专业医疗机构,其评审标准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医疗设施和设备。
精神病医院的医疗设施和设备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建筑结构、安全设施、医疗设备等。
医院应当定期对设施和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转。
二、医疗人员。
医院的医疗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和执业证书,包括精神科医生、护士、心理医生等。
医疗人员应当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确保对患者的科学、有效的治疗。
三、治疗方案。
精神病医院应当制定科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进行治疗。
治疗方案应当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内容,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
四、安全管理。
精神病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防火、防护、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
医院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五、患者权益保障。
精神病医院应当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益,保障患者的隐私和安全。
医院应当建立投诉和申诉机制,及时处理患者和家属的投诉和意见,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体验。
六、医疗质量评估。
精神病医院应当建立医疗质量评估制度,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
医院应当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总之,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涉及医疗设施、医疗人员、治疗方案、安全管理、患者权益保障和医疗质量评估等多个方面,对于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精神病医院能够严格遵守评审标准,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四川省二级精神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省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参照卫生部《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2011 年版)》(卫医管发〔2012〕16 号)制定《四川省二级精神专科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一、本细则适用范围《四川省二级精神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适用于二级精神医院。
本细则共设置7章, 61节334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六章共58节316条,用于对二级精神医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在本说明的各章节中带“★”为“核心条款”共 29项。
第七章共3节18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精神医院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二、细则的项目分类(一)基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二级精神专科医院。
(二)核心条款为保持医院的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对那些最基本、最常用、最易做到、必须做好的标准条款,且若未达到合格以上要求,势必影响医疗安全与患者权益的标准,列为“核心条款”,带有★标志。
(三)可选项目主要是指可能由于区域卫生规划与医院功能任务的限制,或是由政府特别控制,需要审批,而不能由医院自行决定即可开展的项目。
表1 第一章至第六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三、评审表述式(一)评审采用A、B、C、D、E五档表达方式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E-不适用,是指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院功能任务未批准的项目,或同意不设置的项目。
判定原则是要达到“B-良好”档者,必须先符合“C-合格”档的要求,要到“A-优秀”,必须先符合“B-良好”档的要求。
(二)标准条款的性质结果评分说明的制定遵循PDCA循环原理,P即plan,D即do,C即check,A 即act,通过质量管理计划的制订及组织实现的过程,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精神科评分标准(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公立精神病专科医院改革,完善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精神病专科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平安,改善医疗效劳,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整体效劳水平与效劳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卫生效劳需求,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的根底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关注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的同时,紧紧围绕医改中心任务,结合公立医院改革总体设计,将评价的重点放在改良效劳管理、加强专科护理管理、保障精神障碍患者权益和患者平安、公共精神卫生效劳、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推进标准诊疗和以精神科急危状况处置为主的临床路径等工作落实情况。
同时,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重点考核反映医院管理理念、效劳理念的制度、措施及落实情况,以及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辐射带动作用等。
促使精神病专科医疗机构改良思维模式和管理习惯,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走以内涵建设为主、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开展道路。
本标准在借鉴?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21年版〕?框架的根底上,调整并增加了具有精神病医院特点的内容。
本标准共7章61节,设置335条评价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六章共58节321条标准,用于对三级精神病医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良之用。
第七章共3节14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三级精神病医院的运行、医疗质量与平安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三级公立精神病医院,其余各级各类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特别说明:在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在本标准中引用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采用卫生部公布的?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21年版〕?的分类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