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数学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31.74 KB
- 文档页数:16
学前班数学教案【优质10篇】1.学前班数学教案活动目标:1、幼儿能说出要购买的物品与数量。
2、幼儿学习运用货币。
活动重点:幼儿学习运用货币。
活动难点:幼儿能说出要购买的物品与数量。
活动准备:玩具卡,教室中的小东西,价格牌,骰子,分类表。
我的数学操作材料,加减法操作材料,附加题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1、集体活动。
请幼儿三人一组。
其中两人各拿一张分类表。
第三人开银行,将钱币摆在桌子中间。
幼儿轮流掷骰子,按骰子上的点数拿出钱币。
请幼儿将自己的钱币分类放在分类表上。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我的数学材料。
第三、四组:加减法材料。
第五、六组:附加题材料。
3、活动评价。
请幼儿口述作业单,师生共同评价。
鼓励幼儿多参与操作活动,提高幼儿操作的能力。
2.学前班数学教案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8、9、10并了解其意义。
2、认识数字8、9、10,能够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物体匹配。
活动准备:1、大数字卡片1-10(2套)2、果树3棵3、苹果8个4、梨9个5、桃子10个活动过程:1、“拍手应数字”复习数字1-72、参观果园导入活动,认识数字8、9、10。
(1)认识数字8、9、10,初步感知数量8、9、10。
(2)请幼儿说说水果可以用几表示?"3、幼儿操作练习(1)请幼儿给相应的水果送上数字。
(2)请幼儿听声音匹配相应数字。
4、游戏:“1234567”(1)介绍游戏规则:“我们围成圆圈边走边唱歌曲《1234567》,当老师说3个小朋友是一家时,大家就要找三个小朋友,抱在一起组成一个家。
”(2)幼儿游戏3-4遍,教师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找朋友。
5、游戏:“数字蹲蹲”介绍游戏玩法:老师选4个小朋友分别拿上7-10的数字卡,教师手拿数字卡7,为游戏开头,如“数字7蹲,数字7蹲,数字7蹲完数字9蹲”“数字9蹲,数字9蹲,数字9蹲完数字8蹲”以此类推,直至4位小朋友全蹲完。
6、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3.学前班数学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分类。
学前班上册数学教案五篇第一篇:认识数字和数数一、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1-10。
2. 能够熟练数数1-10。
3. 能够画出与数字相应的数量。
二、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
2. 黑板、白板和笔。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数字1,然后问学生认识这个数字吗?数字1是什么形状?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数字,并回答问题。
2. 认识数字:教师逐一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跟读,并使用手指计数。
然后让学生自己画出相应数量的图片。
3. 数数和数量对应:教师出示一定数量的物品,让学生数数并写下数量,然后将相应的数字卡片放在物品旁边。
第二篇:认识形状一、教学目标:1. 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
2. 能够辨认并描述不同形状的特征。
二、教学准备:1. 形状卡片:圆、方、三角形、矩形。
2. 小玩具或图片。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圆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的形状。
然后问学生认识哪些其他形状,让他们尽量说出来。
2. 认识形状:教师逐一出示形状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特征。
然后让学生找出教室中与各个形状相同的物品。
3. 比较形状:教师出示两个不同形状卡片,让学生比较并说出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
第三篇:认识大小一、教学目标:1. 掌握形容词 "大" 和 "小" 的含义。
2. 认识物品的大小差异。
二、教学准备:1. 大小不同的物品:大球、小球、大石头、小石头等。
2. 图片或卡片。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物品,并问学生哪一个是大的,哪一个是小的。
让学生说出原因。
2. 比较大小:教师逐一出示大小不同的物品,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3. 游戏活动:教师将不同大小的物品混在一起,让学生挑选出指定大小的物品,并将其放到相应的盒子或篮子中。
第四篇:认识位置一、教学目标:1. 学习常见的位置词。
2. 能够描述物品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准备:1. 基础物品:球、书、桌子、椅子等。
学前班数学教案(最新3篇)学前班数学教案篇一一、学习目的:1、学习将一个形过体等份为四份的方法,进一步理解等分的含义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学习用不同的方法等分几何图形,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二、学习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各一张。
三、学习过程:1、出示圆形纸,问幼儿:老师要把这张圆形纸分成相等的四份,给4个小朋友扇面给怎样分?幼儿回答后教师用折叠法示范圆形的四等份,并将分成4张小扇形重叠比较给幼儿看,问幼儿:4张小扇形是不是一样大?2、问幼儿:把一个东西过图形分成相等的四份该怎么说?四等份。
使幼儿理解四等份的含义。
3、问幼儿:把这4个小扇形拼合起来会成什么形状?拼合起来的圆形是不是和原来一样大呢?一样大。
每一个小扇形比圆形大还是小?边提问边拼合比较给幼儿看,使幼儿进一步理解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知道每个小扇形分成相等的四份中的一份。
4、出示正方形纸,问幼儿怎样才能把正方形的纸分成相等的四份。
(1)在幼儿学会二等份的基础上,启发幼儿先将正方形纸耳等份,再把每份耳等份就是四等份了。
(2)知道幼儿折叠正方形纸,进行四等份练习。
要求幼儿尽量想出不同的分法,说说他们是怎样分的。
(3)要幼儿将各种分法的四等份剪开,进行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比较。
5、出示长方形纸。
问幼儿怎样分四等份?按四等份正方形纸的步骤,指导幼儿进行四等份长方形的练习。
提醒幼儿折叠时边角要对齐,剪时要按折叠线剪直,检查幼儿操作是否正确。
6、幼儿做《数学》第24页的练习。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二一、活动目标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
1-5的数字卡。
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
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四、活动准备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小班数学教案(5篇)小班数学教案(5篇)小班数学教案1一、说教材认识三角形是幼儿几何形体教育的内容之一,幼儿的几何形体教育使幼儿数学教育的重点内容。
幼儿学习一些几何形体的简单知识能帮助他们对客观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体做出区分和区分。
小班幼儿在他们充分获得对圆形的感知和确认后,再让他们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这对开展幼儿的观察力、比拟才能和空间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目的一、二、说目的:1、教幼儿知道三角形的名称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3个角。
2、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进展比拟,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开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才能。
围绕教学目的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三角形的特征,难点是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条边、三个角。
三、说活动准备。
经历准备:3以内的点数材料准备:1、圆形、三角形娃娃各一个。
2、图形拼图、3、彩笔〔长的〕四、说教学方法。
为了让幼儿更好的掌握知识,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互动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采用游戏法和启发探究法,表达老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突出重点,打破难点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准备分以下几个步骤完成教学任务:1、复习3的数数设计这一环节的的是为了在下步学习三角形特征时幼儿能更好地学习掌握,能准确感知图形特征这一环节,采用体态动作一集体复习的形式进展。
2、学习三角形特征: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我准备分以下几步完成,以突出重点、打破难点。
⑴引导幼儿观察比拟圆形娃娃和三角形娃娃的不同,提供幼儿每人一三角形,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⑵引导幼儿观察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过验证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3、复习稳固三角形的特征。
在幼儿初步掌握三角形特征的根底上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才能得以稳固,准备分三步完成这一环节。
[必备]学前班数学教案学前班数学教案1一.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内容分析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8和9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
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逐步养成从数量上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53页8和9的认识。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与序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常与数交朋友,关于数的秘密可多了,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校园里探索8和9的知识。
(板书:8、9的认识)(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1.教学主题图(课件出示)师: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悄悄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同桌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师:你从这幅校园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字信息?主题图为师生提供的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a.校园两旁有8棵树。
b.花坛里有8朵花。
c.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d.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师小结:8棵小树,8朵花,8个小朋友,黑板上的8个字,他们的个数都是8,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8)师:而蝴蝶的只数,人的个数,花盆数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9)2.寻找身边的数师:在校园里,我们探索了8和9所表示的物体数量。
幼小衔接五月第一周课程
(五)游戏:接龙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全班幼儿围一圈,一名幼儿开始数1,下一名幼儿按着顺序接着数,连续接龙数数,一直数到一百。
2.两个两个地数,数到100.
3.5个5个地数,数到100.
4.10个10个地数,数到100.
结束部分
作业纸
附录
幼小衔接五月第二周课程
幼小衔接五月第三周课程
幼小衔接五月第四周课程
元,算式是什么。
要求表述清晰。
其他幼儿仔细听,认真看,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及时纠正。
(二)花完100元
1.幼儿每人一张100元面值的计数币,到超市选购几样物品,花完100元。
2.请幼儿在纸上记录购买的物品和价格,列出算式。
3. 请幼儿在全班展示、分享自己购买的物品是什么,价格多少,一共花了100元,算式是什么。
要求表述清晰。
其他幼儿仔细听,认真看,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及时纠正。
(三)还剩多少钱
1.幼儿每人一张100元面值的计数币,到超市选购一样物品,但是不能花完。
2.请幼儿在纸上记录购买的物品和价格,列出算式。
3. 请幼儿在全班展示、分享自己购买的物品是什么,价格多少,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算式是什么。
例如,买了一个洋娃娃花了30元,还剩70元,算式是100-30=70元。
(四)一起购物
1.两个小朋友一组,一共100元,去买几样东西都可以,但是不能花完。
买完后,分两步记录,第一步:花了多少钱,用什么算式?第二步:还剩多少钱,用什么算式?
2.两名幼儿商量购买物品后,在纸上按要求记录。
学前班数学教案(16篇)学前班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把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退1”的连续退位减法,并正确地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2、使同学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3、在合作学习中理解和把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重点把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教法点拨法启发引导法学法观看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沟通法教具:小黑板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测评反思〔5分〕1、口算〔卡片〕70-532-5 24-22 35-844-6 63-4 86-7 48-16提问:个位不够减怎么办?2、列竖式计算〔板演〕68-34 98-57 54-18提问:笔算减法要留意什么?二、谈话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2分〕三、探究新知〔20分〕1、自学例1内容:22页画面23页例时间:8分钟方法:思索后,同桌沟通思索:〔1〕口述22页图中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2〕从昆明到丽江中途要经过哪里?〔3〕观看23页上线段图348千米表示什么?517千米表示什么?大理到丽江有多远?怎样列式?先估算下,再列竖式计算。
〔4〕个位上7-8不够减向十位退1,是17-8=9,那接下来该怎么做?〔5〕例1和前面的练习题54-18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2、沟通反馈:〔1〕同学汇报,重点说一说,怎样连续退位?个位:7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十,与个位的7相加得17,17-8=9,在个位上写9。
十位:先减去退位点1是0,0减4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十,与十位的0相加得10,10-4=6,在十位上写6。
百位:5先减去退位点1是4,4减去3得1,在百位上写1。
〔2〕例1和前面的练习题54-18 比较相同点:都是减法,都需要向前一位退1.不同点:54-18不连续退位,517-348连续退位。
3、老师总结:笔算减法,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4、跟踪练习、反馈信息638 742 821- 59- 567 - 734①指名板演。
学前班数学教案(15篇)学前班数学教案(15篇)学前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的:1、比拟、区别白天和黑夜,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2、开展幼儿区分简单事物的才能。
3、丰富词汇:白天、黑夜、热闹、静悄悄。
活动准备:1、太阳、月亮头饰各一个,小白兔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热闹的音乐和摇篮曲各一段,多媒体课件3、白天和黑夜的图片两幅,小图片与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一)以谈话导入,设计环节让幼儿进入情景。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两位好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这两位好朋友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
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呢?那好,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送他们。
(二)区别认识太阳公公和月亮姐姐。
1、请两位老师分别扮演“太阳和月亮”:小朋友你们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幼:太阳公公,月亮姐姐)2、“太阳和月亮”:很快乐来到小一班作客,可是我们俩遇见了件比拟难办的事,我们都想白天出来玩,你们说这样行吗?(幼儿各抒己见)老师小结:太阳公公和月亮姐姐它们都想白天出来玩,有的小朋友说可以,有的小朋友不可以,那就让幼儿一起来理解一下太阳和月亮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吧。
(三)播放多媒体课件,感受白天和黑夜。
1、播放早晨课件,听公鸡叫。
师:你们看见画面上有什么?幼:有太阳、公鸡。
师:太阳出来是什么时候呢?幼:天亮了、早晨或白天。
2、放白天课件,听热闹音乐。
师:你们看见画面上有什么?幼:小朋友、小花、小树。
师:它们醒来做了个什么动作?幼;揉揉眼睛、伸伸懒腰、打个哈哈。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
(幼儿学做)师:白天天亮了,我们小朋友都要做哪些事情呢?人们要做哪些事情呢?(幼儿发言)老师小结:白天,太阳出来了,人们都要做各种各样的事,白天真热闹。
3、出示晚上课件,播放摇篮曲。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时候?幼:天黑了、晚上。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幼:月亮、星星出来了。
4、出示夜晚课件,播放摇篮曲。
师:小朋友要做哪些事情?晚上过后又是什么时候?(幼儿发言)老师小结;晚上天黑了,月亮、星星出来了,家家户户开启了电灯,有的人再看书,有的人再看电视,到了黑夜,小朋友睡觉了,到处静悄悄的。
学前班数学教案设计(精选6篇)学前班数学教案设计篇1活动目标:1、幼儿利用层级分类板将三角形、圆形、方形、菱形等若干图形进行二级次分类。
2、观察分类板、看是否标记尝试把图形二次分类。
3、在“闯关游戏”中充分体验分类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过程:一、出示图形宝宝,引入主题。
“今天除了客人老师,还有谁来到了我们班?是什么图形宝宝?图形宝宝来干什么呢?”二、在闯关游戏中把图形二次分类。
1、闯关开始:请观看唐老鸭设计的路线图,这个路线图应该怎么走?幼儿尝试操作。
2、幼儿操作,看标记把图形进行第一次分类,并请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3、继续闯关:(1)小组讨论路线图;(2)请个别幼儿介绍操作方法;(3)幼儿操作,教师巡导;(4)幼儿的操作结果展示在黑板上,一起验证。
三、闯关成功。
请幼儿讲讲在这次闯关游戏中的感觉?学前班数学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1—2;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3、会用手指头表示1—2;4、会写1和2;教学重、难点:写1和2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1—2、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1—220分钟,写1和215分钟,5分钟互动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小朋友们会数数吗?那你们知道数字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吗?(阿拉伯数字)那你在哪见到过数字?(出示课件)2、师:从今天起咱们就要来学习这些数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
咱们要来比一比看一看,看谁的数字学得好!二、新授1、师:请小朋友伸出你们的手指。
你们知道哪个手指表示1吗?那你觉得哪个手指做起来最舒服?那我们可以用食指表示1。
谁会写1,那就更厉害了。
(指名)2、齐读,指名读。
3、师:1像什么?(1像铅笔来写字)(出示课件)4、(出示课件)咱们来数一数5、师:这有几只小鸭?(出示课件)引出2有谁会写2?(指名)(齐读)6、师: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用手指怎么表示呢?三、巩固练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导语】简单的规律在⽣活中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能发现,让我们⼀起到外⾯找⼀找在我们的⾝边有哪些规律,好吗?为⼤家准备了学前班数学《找规律》教案三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找规律⼀ 活动⽬标 1、幼⼉通过观察物品、图形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物品是什么。
2、培养幼⼉初步的观察、推理能⼒提⾼幼⼉的创编以及创新能⼒。
3、引导幼⼉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并让幼⼉体验与分享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能在各种事物中找出其排列规律。
活动难点:在掌握其排列规律后继续创编其规律 活动准备 根据本次活动内容创设我做了精⼼的准备: 1、⼩兔⼦过⽣⽇情景图。
2、⼀串两⾊的项链;⼀串两黄,⼀红糖葫芦。
3、打击乐器若⼲;彩⾊图⽚若⼲;⾳乐磁带。
活动过程 ⼀、情景导⼊ 1、课前律动(智慧宝宝) 2、⼩朋友们可真棒个个都是聪明可爱的智慧宝宝,那智慧宝宝们你们知道⾃⼰的⽣⽇是哪天吗?谁能说说你过⽣⽇时最快乐的事是什么?看来⼩朋友们过⽣⽇那天过的都很快乐,还有那么多的⽣⽇礼物。
3、今天是⼩兔⼦的⽣⽇它想邀请⼩朋友们参加它的⽣⽇宴会你们愿意去吗?⽼师还为它准备了⼀件⽣⽇礼物,谁能告诉⽼师这是什么?(出⽰项链)可是⽼师还没完成智慧宝宝们能帮帮我吗?下⾯请⼩朋友们仔细观察这条项链珠⼦的排列有怎样的规律?(幼⼉先观察再发⾔最后动⼿) ⼆、引导幼⼉感知、探索AB、ABB、ABC等排列规律,并创编新的排列规律。
(基本过程) 1、⼩朋友们不愧为智慧宝宝这么快就帮⽼师完成了礼物那就让我们带上礼物坐上公共汽车快快出发吧!⾳乐《公共汽车》。
2、⼩朋友们快看我们来到了⼩兔⼦的家,看⼩兔⼦家漂亮吗?知道⼩兔⼦家为什么这么漂亮吗?请⼩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在⼩兔⼦家发现了哪些有规律的摆设?(观察后说⼀说)原来⼩兔⼦家之所以这么漂亮是因为家⾥的摆放很有规律。
3、看,⼩兔⼦还为⼩朋友们准备了⼀样⼩朋友们都爱吃的这是什么?(出⽰糖葫芦)你们想吃吗?⼩兔⼦说了要想吃得有⼀个条件,谁发现糖葫芦的排列规律就把它送给谁吃(⾃由发⾔) 4、为了给⼩兔⼦助兴⽼师想⽤这串糖葫芦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师表演)出⽰糖葫芦你发现它有什么变化?怎么了少了⼀个,少了⼀个什么颜⾊的?你怎么知道的?(幼⼉根据糖葫芦的排列规律⼀红⼆黄总结) 5、现在⽼师就代替⼩兔⼦把糖葫芦送给表现的⼏个⼩朋友。